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Ashworth量表在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张力评定中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65
1
作者 黄华玉 史惟 +3 位作者 陈洁清 陈冬冬 赵燕萍 钟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0期973-97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在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张力评定中的信度。方法 31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平均(51.3±26.8)个月;双瘫20例,四肢瘫7例,偏瘫4例;采用MAS评定患儿左右两侧下肢的内收肌、腘绳... 目的探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在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张力评定中的信度。方法 31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平均(51.3±26.8)个月;双瘫20例,四肢瘫7例,偏瘫4例;采用MAS评定患儿左右两侧下肢的内收肌、腘绳肌及比目鱼肌的肌张力。通过比较2名不同评定者评定结果之间以及同一评定者前后评定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确定MAS测试的信度。结果不同评定者间的信度较低,总体ICC值为0.68;而同一评定者内的信度较高,总体ICC值为0.83。结论 MAS用于评定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张力时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改良ashworth量表 信度 脑瘫
下载PDF
改良Ashworth量表用于痉挛评定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254
2
作者 郭铁成 卫小梅 陈小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目的:检验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评定肌痉挛患者肌张力时的信度。方法:共收集了23例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其中16例为偏瘫患者,5例为截瘫患者,2例为四肢瘫患者。由两名医生用MAS分别测量偏瘫患者患肢的屈肘肌、屈腕肌和股四头肌的肌张力,... 目的:检验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评定肌痉挛患者肌张力时的信度。方法:共收集了23例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其中16例为偏瘫患者,5例为截瘫患者,2例为四肢瘫患者。由两名医生用MAS分别测量偏瘫患者患肢的屈肘肌、屈腕肌和股四头肌的肌张力,而对截瘫患者只测股四头肌,以检验MAS的评定者间和评定者内信度。结果:屈肘、屈腕肌和股四头肌的评定者间和评定者内信度较高(Kendall′s tau-b为0.621-0.862),符合率也较高(≥50%)。结论:MAS是一种可靠的评估肌痉挛的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改良的ashworth分级 信度
下载PDF
Ashworth量表法评定痉挛的信度探讨 被引量:58
3
作者 杨今妹 纪树荣 林华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1998年第1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ashworth量表法 痉挛 信度 评定方法
下载PDF
改良Ashworth屈肘肌张力评估与肱二头肌B超测量值相关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仲荣洲 褚立希 +4 位作者 王陶黎 张红 黄永磊 黄龙珠 许嘉宁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3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B超肌肉测量值评估肌肉痉挛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卒中单侧偏瘫患者,屈肘肌肉痉挛组20例,无屈肘肌肉痉挛组20例。采用B超对肱二头肌关键点两侧肌腱、肌腹处及肌膜处进行测量,同时进行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估。不同组B超测得值进... 目的:探讨B超肌肉测量值评估肌肉痉挛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卒中单侧偏瘫患者,屈肘肌肉痉挛组20例,无屈肘肌肉痉挛组20例。采用B超对肱二头肌关键点两侧肌腱、肌腹处及肌膜处进行测量,同时进行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估。不同组B超测得值进行比较,并与改良Ashworth值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肱二头肌B超测量值中,痉挛组患侧肌膜厚度较健侧明显增厚,痉挛组肱二头肌肌膜患侧与健侧比值较非痉挛组明显增高(P<0.01)。肱二头肌肌膜与Ashworth测得值中度相关(r=0.608,P<0.01);肱二头肌肌膜患健比与Ashworth测得值高度相关(r=0.742,P<0.01)。结论:B超测量值中肌膜厚度与肌肉痉挛的常规评估指标高度相关,可作为肌肉痉挛即时、精准的简易辅助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痉挛 改良ashworth B超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改良的Ashworth分级应用于上下肢肌张力评估时的比较 被引量:39
5
作者 郭铁成 卫小梅 《中国康复》 2008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比较应用改良的Ashworth分级(MAS)评估上、下肢肌肉张力的信度。方法:收集上运动神经损伤致肌张力增高患者23例,其中偏瘫16例,截瘫5例,四肢瘫2例。采用MAS评定偏瘫和四肢瘫患者患肢的屈肘肌、屈腕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和... 目的:比较应用改良的Ashworth分级(MAS)评估上、下肢肌肉张力的信度。方法:收集上运动神经损伤致肌张力增高患者23例,其中偏瘫16例,截瘫5例,四肢瘫2例。采用MAS评定偏瘫和四肢瘫患者患肢的屈肘肌、屈腕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肌张力;截瘫患者评定双下肢肌肉,将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以评估MAS应用的信度。结果:被评估的患者上肢肌肉以及膝屈和伸肌的信度较高(0.582~0.832),而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的信度较低(0.095~0.486)。结论:MAS用于评定下肢肌特别是下肢远端肌群时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 改良的ashworth分级 信度
下载PDF
改良Ashworth量表与改良Tardieu量表在痉挛型脑瘫患儿评定中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131
6
作者 严晓华 何璐 +1 位作者 郑韵 徐开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检验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与改良Tardieu量表(MTS)评定脑瘫(CP)儿童肢体痉挛时评定者间的信度。方法:共收集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其中8例为偏瘫型脑瘫,12例为双瘫型脑瘫,30个痉挛下肢,分别由两名治疗师使用MAS与MTS对患儿患侧下肢... 目的:检验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与改良Tardieu量表(MTS)评定脑瘫(CP)儿童肢体痉挛时评定者间的信度。方法:共收集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其中8例为偏瘫型脑瘫,12例为双瘫型脑瘫,30个痉挛下肢,分别由两名治疗师使用MAS与MTS对患儿患侧下肢痉挛的腘绳肌、踝跖屈肌群进行测量,以检验MAS与MTS的评定者间的信度。结果:MAS在腘绳肌和踝跖屈肌群的评定者间信度较低(kappa值为0.379—0.436);而MTS的肌肉反应特性X评定者间信度较好(kappa值为0.653—0.829);而各角度测量的评定者间信度的ICC值(除腘绳肌R2-R1外)均大于0.75,且在95%置信区间集中(P<0.001)。结论:MTS在脑瘫下肢的应用信度较好,能较好地反映肌肉痉挛情况,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而MAS量表在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肢体痉挛评定的信度较低,临床中应用于疗效评定时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Tardieu量表 改良ashworth量表 信度 痉挛 脑瘫
下载PDF
等速测试指标与改良Ashworth量表用于踝痉挛评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邓思宇 卢茜 +2 位作者 郄淑燕 刘畅 毕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研究等速被动测试指标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3月,本院接收康复治疗慢性脑卒中患者18例作为痉挛组,16名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MAS评定痉挛组踝关节肌张力,BIODEX等速运动测试系统评定两组... 目的研究等速被动测试指标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3月,本院接收康复治疗慢性脑卒中患者18例作为痉挛组,16名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MAS评定痉挛组踝关节肌张力,BIODEX等速运动测试系统评定两组踝关节被动运动,角速度分别为10°/s、60°/s、120°/s、180°/s、240°/s。测试峰力矩(PT)、峰力矩体重比(PT/BW)、平均力矩(AT)、峰力矩-角速度线性斜率(SLOPE)。运用Spearman法对上述两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痉挛组不同角速度PT、PT/BW、AT均大于对照组(P〈0.05),等速指标随角速度增大而增大,120°/s后上升缓慢。痉挛组4个等速指标与MAS相关系数为0.3043~0.7632(P〈0.01),SLOPE的数值最大。结论等速指标与MAS具有相关性,符合痉挛中速度依赖的定义。120°/s敏感性最高,SLOPE与MAS相关性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等速测试指标 痉挛 改良ashworth量表 相关性
下载PDF
改良Ashworth量表及改良Tardieu量表应用于卒中患者屈肘肌评估的信度比较 被引量:36
8
作者 吴跃迪 李放 熊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51-1152,共2页
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止状态时的肌肉紧张度。临床上常用触摸患者肌肉的硬度及被动屈伸其肢体时检查者所感知的阻力来判断^[1]。肌痉挛是指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具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亢进^[1]。肌张力增高和肌痉挛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止状态时的肌肉紧张度。临床上常用触摸患者肌肉的硬度及被动屈伸其肢体时检查者所感知的阻力来判断^[1]。肌痉挛是指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具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亢进^[1]。肌张力增高和肌痉挛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及康复治疗。肌痉挛和肌张力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评价可了解患者肌痉挛和肌张力增高的程度,为确定治疗目标,制定治疗计划、评价疗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hworth量表 患者 屈肘肌 肌张力增高 改良 肌肉紧张度 运动神经元损害 信度
下载PDF
应用改良Ashworth评价眼针配合舒筋方对痉挛模式改善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胡楠 彭博 姜南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86-88,共3页
目的:应用改良Ashworth评价在现代康复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配合眼针与局部中药方剂舒筋方外敷相结合,对脑血管病病人痉挛模式、患肢肌肉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患者肢体痉挛状态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和思路。方法:临床... 目的:应用改良Ashworth评价在现代康复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配合眼针与局部中药方剂舒筋方外敷相结合,对脑血管病病人痉挛模式、患肢肌肉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患者肢体痉挛状态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和思路。方法:临床收集存在痉挛模式的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康复运动疗法。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眼针及舒筋方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并在患者治疗前后,应用改良Ashworth对肢体肌肉张力的变化进行评分后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Ashworth评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上、下肢Ashworth评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眼针配合舒筋方外敷对脑血管病病人患肢肌肉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shworth 舒筋方 眼针 痉挛模式
下载PDF
关于改良Ashworth量表的探讨 被引量:126
10
作者 魏鹏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68,共2页
改良Ashworth量表由RichardW.Bohannon和Melissa B.Smith于1987年发表,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使用。
关键词 ashworth量表 改良 国内外
下载PDF
改良Tardieu量表与Ashworth量表评估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响应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璐 李金玲 +2 位作者 付超琼 郑韵 徐开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21期3323-3328,共6页
目的研究改良Tardieu量表(MTS)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A型肉毒毒素(BoNT-A)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响应度。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康复科接受BoNT-A治疗的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19例,... 目的研究改良Tardieu量表(MTS)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A型肉毒毒素(BoNT-A)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响应度。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康复科接受BoNT-A治疗的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19例,女11例,年龄(78.30±45.50)个月。随机数字表分入BoNT-A联合物理治疗组(B+P组)和单纯物理治疗组(P组),各15例。在BoNT-A注射前1天和注射后2周,应用MTS和MAS评估踝跖屈肌群和肘屈肌群的痉挛程度,采用标准化响应均数(SRM)、Guyatt’s响应指数(GRI)计算MTS、MAS的响应度。结果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与基线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评估踝跖屈肌群痉挛时,MTS(SRM=0.86~3.17,GRI=0.56~4.93)和MAS(SRM=1.11~1.26,GRI=1.52~1.84)指标均有中等至较高的响应度;评估肘屈肌群痉挛时,MTS的肌肉反应角度Y、快牵角度R1(SRM=7.21,GRI=7.59~9.80)、MAS(SRM=1.09,GRI=1.59)亦有较高的响应度,但MTS的肌肉反应性X、快牵角度R1只有很低的响应度(SRM=0.10,GRI=0.10)。结论MTS和MAS均能较好地检测BoNT-A注射后痉挛型脑瘫患儿肢体痉挛的变化,其中MTS快牵角度R1在随机对照研究中有最高的响应度,提示其可能是评估痉挛的首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度 痉挛 脑性瘫痪 改良Tardieu量表 改良ashworth量表 A型肉毒毒素 儿童
下载PDF
痉挛评定时人工(Ashworth法)和等速活动的运动学参数及足底屈肌反射反应的差异
12
作者 Rabita G. Dupont L. +1 位作者 Thevenon A. 郭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8期25-25,共1页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first to compare the kinematic parame ters of imposed ankle mobilizations measured during Ashworth or isokinetic tests and, second, to better understand why the stretch reflex ...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first to compare the kinematic parame ters of imposed ankle mobilizations measured during Ashworth or isokinetic tests and, second, to better understand why the stretch reflex was more or less easil y elicited by one method or the other. Methods: Passive dorsiflexions were appli ed on eight adult patients with plantarflexor spasticity in two conditions: (i) manually, using the Ashworth test where passive dorsiflexions were performed fre ely by seven rehabilitation clinicians, and (ii) instrumentally, using an isokin etic device (Cybex(r) Norm(tm) and a dorsiflexion velocity at 300°/s.Mean value s of initial ankle position, maximal angular velocity(θ′max), maximal angular acceleration (θ″max) and plantarflexorreflex responses obtained with each meth od were compared.Results: During the Ashworth test, all the patients presented r eflex activities in the triceps surae while, during the isokinetic mobilization, only three out of the eight patients tested shown reflex responses. θ′max val u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P < 0.05) in the manual test (308±80°/s vs 216± 5.5°/s for the isokinetic test). The most marked difference concerned the θ″m ax values (5046±2181°/s2 for the Ashworth test vs 819±18°/s2 for the isokine tic test, P < 0.001). This parameter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mean rms-EMG values of the gastrocnemius lateralis (GL) and the soleus (SOL). Conclu sions: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passive dorsiflexions imposed during Ashworth an d isokinetic tests largely differ in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and the higher d ynamic parameters evaluated during the Ashworth test could mainly explain that t he stretch reflex was more easily elicited during this manual testing. Significa nce:If isokinetic devices offer numerous advantages in the assessment of passive resistance to spastic muscle stretch,they cannot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manual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肌反射 ashworth 运动学参数 牵张反射 比目鱼肌 小腿三头肌 最大角速度 最大角加速度 背屈 人工测试
下载PDF
艾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康复期单侧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13
作者 孙夏莹 林苏进 +1 位作者 陈飞飞 俞晓露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146-150,共5页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康复期单侧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康复期单侧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艾灸联合中...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康复期单侧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康复期单侧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艾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上肢功能[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肿胀程度。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2.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偏身麻木、肢体屈伸不利、关节酸沉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RAT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ARA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上肢疼痛VAS评分、肿胀程度较均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VAS评分、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中药熏蒸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上肢功能,减轻肌肉痉挛与肿痛,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中药熏药 艾灸 上肢动作研究量表 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
下载PDF
电热砭石联合循经推拿法在脑瘫高危儿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欣 历虹 +5 位作者 乔颖欣 秦光林 刘文娟 张静怡 王智勇 李洁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1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电热砭石联合循经推拿法在脑瘫高危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治疗的78例脑瘫高危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 目的观察电热砭石联合循经推拿法在脑瘫高危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治疗的78例脑瘫高危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热砭石联合循经推拿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AIMS、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IMS评分均升高,M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AIMS评分高于对照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热砭石联合循经推拿法能提高脑瘫高危儿运动功能发育水平,改善肌肉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高危儿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循经推拿 电热砭石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梗死肌张力异常对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冬梅 郭美芹 +1 位作者 苗芬 韩桂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781-783,共3页
脑梗死后肌张力异常所致肢体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致残率中所占比例较高,因而对其治疗尤显重要[1]。研究表明,针刺疗法对卒中肌张力异常有着一定的良性干预效应。本文选取脑梗死肌张力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 脑梗死后肌张力异常所致肢体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致残率中所占比例较高,因而对其治疗尤显重要[1]。研究表明,针刺疗法对卒中肌张力异常有着一定的良性干预效应。本文选取脑梗死肌张力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针刺时机、选穴配伍、电针选择、疗程等四因素三水平不同搭配组合方案进行优选,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异常 ashworth 针刺疗效 肢体功能障碍 头穴 体穴 组合方案 肢体运动功能 醒脑开窍针刺法 阳经
原文传递
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61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磊 张彤 于淼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spastc hemiplegia after stroke,SHAS)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1月阜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SH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给予常规药物+康复训练,研究组6...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spastc hemiplegia after stroke,SHAS)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1月阜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SH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给予常规药物+康复训练,研究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针。比较疗效、改良Ashworth分级、运动功能、上肢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80%)显著高于对照组(78.69%)(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改良Ashworth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的改良Ashworth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均大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增幅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SHAS疗效肯定,能改善肢体痉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康复训练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临床疗效 改良ashworth分级 运动功能 改良巴氏指数
下载PDF
壮瑶药泥疗治疗中风后偏瘫上肢痉挛临床观察:基于阳化气理论
17
作者 许志威 覃伟钊 +6 位作者 封桂宇 钟雪梅 李贤 邓源 林洁洁 任小冬 伍酉林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0期93-97,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阳化气理论运用壮瑶药泥疗治疗中风后偏瘫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中风后偏瘫上肢痉挛诊断的患者122例,按入院时间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2例、对照组6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 目的:观察基于阳化气理论运用壮瑶药泥疗治疗中风后偏瘫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中风后偏瘫上肢痉挛诊断的患者122例,按入院时间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2例、对照组6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壮瑶药泥疗外治法,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周。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量表(ADL)等评估患者临床疗效。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或组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量表(ADL)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对比:(1)肌张力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改良Ashworth指数评分及临床痉挛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张力明显改善;(2)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能力明显改善。结论:基于阳化气理论运用壮瑶药泥疗治疗中风后偏瘫上肢痉挛,能有效改善患者肌张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中风后偏瘫 壮瑶药泥疗 改良ashworth 临床痉挛指数 ADL
下载PDF
推拿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璨 王跑球 +2 位作者 刘跃琴 刘洪文 龙亚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60-962,共3页
目的探讨推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运动、针灸、电疗、中药蒸气浴等康复治疗,观察组在运动治疗前和运动治疗中进行推拿治疗。治疗前后由专人用改良Ashworth量... 目的探讨推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运动、针灸、电疗、中药蒸气浴等康复治疗,观察组在运动治疗前和运动治疗中进行推拿治疗。治疗前后由专人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对患儿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行进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M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GMFM-88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推拿能进一步改善肌张力,提高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脑性瘫痪 推拿 神经发育疗法 改良ashworth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
下载PDF
平衡针刺法对脑卒中后上肢高痉挛患者正中神经F波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朱国祥 包烨华 +6 位作者 曾友华 陈红薇 龚燕 邹超 王翀敏 李江 张文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0期2185-2187,共3页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法对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正中神经F波的影响,并对其疗效做出正确的评价。方法:治疗组30例,拮抗肌治疗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肌电F波的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P<0...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法对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正中神经F波的影响,并对其疗效做出正确的评价。方法:治疗组30例,拮抗肌治疗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肌电F波的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P<0.01)。治疗前后治疗组波幅下降(P<0.01),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阈值均有提高,但治疗组(P<0.001),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平衡针刺法通过降低脊髓前角细胞的兴奋性,减弱牵张反射以缓解痉挛,对中风后患肢高痉挛状态的治疗作用优于传统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针刺法 F波 脑血管意外 痉挛 经络电 ashworth评分
下载PDF
早期针刺督脉穴、夹脊穴干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被引量:36
20
作者 林飞燕 郑武熙 +3 位作者 张文琪 吴有玲 刘志华 滕春光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6期614-618,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夹脊穴对中风偏瘫痉挛的发生及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软瘫期患者分为观察组(针刺督脉穴、夹脊穴)、针刺组(常规针刺)及康复组(单纯康复训练),每组30例。观察组针刺百会、...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夹脊穴对中风偏瘫痉挛的发生及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软瘫期患者分为观察组(针刺督脉穴、夹脊穴)、针刺组(常规针刺)及康复组(单纯康复训练),每组30例。观察组针刺百会、风府、大椎、陶道、身柱、神道、命门穴及C1-7、T1-3、Ll-5、S1夹脊穴(双侧);针刺组针刺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穴;康复组单纯进行康复训练。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改良的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P<0.01),在缓解肌痉挛方面,观察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及康复组(P<0.01)。结论早期针刺督脉穴、夹脊穴干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比常规针刺和单纯康复治疗疗效显著提高,同时更明显改善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中风后遗症 偏瘫 肌痉挛 督脉 夹脊 ashworth评分 FUGL-MEYER评分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