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diment record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south end of the Zhejiang-Fujian coastal mud area 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琳淼 李广雪 +3 位作者 高飞 刘玲 刘勇 DADA Olusegun A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899-908,共10页
Previous studies carried out in the East China Sea(ECS) mud area focused on long-term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sedimentary records during the Holocene, especially during the mid-Holocene high-stand water levels period... Previous studies carried out in the East China Sea(ECS) mud area focused on long-term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sedimentary records during the Holocene, especially during the mid-Holocene high-stand water levels period.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nsitive grain size groups can be used as a sedimentary proxy to reconstruct the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EAWM). The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mainly in the northern and middle portions of the Zhejiang-Fujian coastal mud, however, similar research in the southern portion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edimentary proxy and modern measured data of EAWM are lacking. In this paper, we focused on a sedimentary record of the past 100 years with an enhanced resolution of 1.8 years. Investigations of the southern end of the Zhejiang-Fujian coastal mud area were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210 Pb chronology, grain-size analysis and chemical element analysis.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mean grain size(Mz) of sediment sensitive grain size and the measured EAWM was confirmed for the first time. We found that during the recent 100 years, the variation of the mean grain size of the sensitive population in the southern portion of the Zhejiang-Fujian mud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EAWM intensity changes; and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changes in the sediment discharge from Datong station of the Changjiang River(DTSD). Finally, recent changes in the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in study area refl ect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记录 环境变化 海泥 平均晶粒尺寸 测量数据 粒度分析 全新世中期 东亚冬季风
下载PDF
Heinrich events recorded in a loess-paleosol sequence from Hexigten,Inner Mongolia 被引量:2
2
作者 Ji-Ling Song Hong-Yan Sun +3 位作者 Ming-Zhong Tian Xu-Jiao Zhang Xue-Feng Wen Miao Sun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431-439,共9页
We describe the last glaciation climatic history Marine Isotope Stage(MIS, 2-4) from 66.7 ka to 14.5 ka in Hexigten, northeast Inner Mongolia, North China. The climate of the region experienced frequent and significan... We describe the last glaciation climatic history Marine Isotope Stage(MIS, 2-4) from 66.7 ka to 14.5 ka in Hexigten, northeast Inner Mongolia, North China. The climate of the region experienced frequent and significant fluctuations between dry-cold and less dry-cold during the late MIS4. The climate was generally warm and humid during early MIS3(MIS3 c) and late MIS3(MIS3 a), whereas it was cold and dry in middle MIS3(MIS3 b) and during MIS2. In this study, the cold and dry conditions were correlated with a stronger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nd strong dune activity; whereas, warm and humid conditions were related to a stronger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EASM) and weak dune activity. This study establishes six distinct dry and cold intervals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eriod(66.7-14.5 ka) based on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a, multi-proxies record(magnetic susceptibility, grain size analysis, Rb/Sr, SiO2/TiO2) and 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may be correlated with Heinrich events 1 to 6 which were further confirmed by comparison with the Hulu cave stalagmites and Greenland ice core record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tudy area was substantially affected by the EASM, as compared with the loess-desert transition zone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especially in MIS3 c and suggested that the East Asian monsoon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climate and dune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record DUNE activity Inner Mongolia East asian MONSOON Marine ISOTOPE stage 2-4 Heinrich events
下载PDF
8 ka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对东亚冬季风的响应
3
作者 朱亚美 田元 +3 位作者 印萍 段晓勇 曹珂 刘冬雁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依据东海内陆架泥质区D03钻孔岩芯沉积物高分辨率粒度分析结果,筛选了对东亚冬季风有良好显示的敏感粒级,结合高精度年代框架,揭示了近8 ka以来东亚冬季风波动在泥质区的沉积记录,包括11个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事件和5.4~4.9、1.8 kaBP以... 依据东海内陆架泥质区D03钻孔岩芯沉积物高分辨率粒度分析结果,筛选了对东亚冬季风有良好显示的敏感粒级,结合高精度年代框架,揭示了近8 ka以来东亚冬季风波动在泥质区的沉积记录,包括11个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事件和5.4~4.9、1.8 kaBP以来的百年尺度的快速气候波动。与石笋、冰芯和泥炭的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发现,东亚冬季风增强与世界范围的“8.2 ka”、“4.9 ka”、“3.8 ka”、“1.4 ka”和小冰期事件均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建立了全新世东亚冬季风增强与气候变冷事件的内在联系。8 ka以来东亚冬季风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8.2~4.8 kaBP中高频波动期、4.8~1.8 kaBP波动较弱稳定期和1.8 kaBP以来的高频波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内陆架 敏感粒级 东亚冬季风 全新世 沉积记录
下载PDF
吕秀芝打破女子20km竞走亚洲纪录技术动作和战术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浩祥 魏良忠 +3 位作者 郭子渊 游永豪 王国伟 李厚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2,共6页
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研究打破纪录的竞技成绩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录像拍摄和影像解析等方法,对吕秀芝在2015年世锦赛选拔赛上打破亚洲纪录的技术动作和战术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高水平女子竞走提供科研参考。研究发现... 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研究打破纪录的竞技成绩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录像拍摄和影像解析等方法,对吕秀芝在2015年世锦赛选拔赛上打破亚洲纪录的技术动作和战术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高水平女子竞走提供科研参考。研究发现:吕秀芝打破纪录的技术特点:1)随着阶段的进行,吕秀芝步长不断增加,重心移动速度不断加快,摆动越发积极,上下肢的摆动速度和不断加快的重心移动速度高度一致。2)犯规参数指标符合人肉眼可见的规范和要求,但还有改进空间,在高速行走情况下,膝关节偶有曲腿情况的发生,应注意避免。吕秀芝打破纪录的战术特点:全程速度均值较大,且速度的波动较小,节省了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为最后冲刺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秀芝 女子20 KM 亚洲纪录 技术 战术
下载PDF
小达氏涡虫属(扁形动物门,单肠目,达氏科)亚洲一新纪录种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小英 李逸 汪安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0-953,F0003,共5页
本文报道了采自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花棚村池塘的中国淡水扁形动物单肠目达氏科小达氏涡虫属1新纪录种,即褐小达氏涡虫Microdalyellia fuscaFuhrmann,1894;详细描述了涡虫的形态特征,介绍了整装片标本的制作方法;同时比较了中国标本与产... 本文报道了采自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花棚村池塘的中国淡水扁形动物单肠目达氏科小达氏涡虫属1新纪录种,即褐小达氏涡虫Microdalyellia fuscaFuhrmann,1894;详细描述了涡虫的形态特征,介绍了整装片标本的制作方法;同时比较了中国标本与产自德国的模式标本间的异同,其关键分类性状骨质阴茎的大体形态一致,但阴茎长度及其末端各分支的大小存在明显差异,推测是地理分布产生的品系间差别。所有标本保存在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形动物门 单肠目 小达氏涡虫属 亚洲新纪录
下载PDF
晚中新世以来亚洲季风阶段性演化的海陆记录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洪波 黄湘通 +1 位作者 刘锐 强小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本文在综合对比晚新生代以来中国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沉积、西北太平洋粉尘沉积、南海有孔虫、阿拉伯海有孔虫记录的基础上,探讨了大约8 Ma以来亚洲季风的阶段性演化历史。结果发现,黄土高原粉尘沉积在8 Ma前后大规模出现,在3.5 Ma前后... 本文在综合对比晚新生代以来中国黄土高原黄土红粘土沉积、西北太平洋粉尘沉积、南海有孔虫、阿拉伯海有孔虫记录的基础上,探讨了大约8 Ma以来亚洲季风的阶段性演化历史。结果发现,黄土高原粉尘沉积在8 Ma前后大规模出现,在3.5 Ma前后大幅增加;印度季风在8 Ma前后形成(或显著加强);南海ODP1146站位浮游有孔虫Neogloboquadrina丰度也有两次明显增加,表明海水表面温度不断降低和海洋生产力的增加,指示东亚冬季风作用增强。北太平洋ODP885/886钻孔风成粉尘通量也有增加,指示亚洲内陆进一步的干旱化和冬季风作用的增强。印度洋沉积通量在11Ma前后开始增加,在9-8 Ma时出现峰值,表明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南部逐渐隆起。当隆起达到足够高度时,导致亚洲内陆干旱气候带扩大,同时提供大量粉尘并向东传输到中国北方和北太平洋地区。青藏高原北缘山前盆地的沉积记录显示,在3.6 Ma时,高原北部的进一步快速隆升过程可能影响到整个高原,从而导致亚洲内陆更加干旱化,东亚季风增强,粉尘沉积加快,南海及印度洋陆源沉积作用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季风 阶段性 晚中新世 海水表面温度 亚洲内陆 青藏高原北缘 黄土高原 西北太平洋 浮游有孔虫 海洋生产力 喜马拉雅山 太平洋地区 晚新生代 综合对比 阿拉伯海 演化历史 印度季风 沉积通量 中国北方 沉积记录 可能影响
下载PDF
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在东北亚大陆边缘的地质记录述评 被引量:18
7
作者 郭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2-1089,共8页
古太平洋起源于泛大洋,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环绕泛大陆的全球性大洋。随着古特提斯洋盆的关闭和泛大陆的裂解,逐渐形成了古太平洋板块,以及大西洋、北冰洋和印度洋板块等等。本文综合了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古太平洋板块(或伊佐... 古太平洋起源于泛大洋,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环绕泛大陆的全球性大洋。随着古特提斯洋盆的关闭和泛大陆的裂解,逐渐形成了古太平洋板块,以及大西洋、北冰洋和印度洋板块等等。本文综合了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古太平洋板块(或伊佐柰琦板块)向东北亚大陆边缘的俯冲作用始于早侏罗世,俯冲带逐渐由西向东迁移,其中夹杂着微陆块或地体,构成了多岛洋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板块 俯冲作用 东北亚大陆边缘 地质记录
下载PDF
王峥打破女子链球亚洲纪录投掷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董海军 《山东体育科技》 2017年第4期34-41,共8页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测试、解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王峥打破亚洲纪录的投掷技术进行研究,发现她技术上存在优势和需要改进的问题。旋转速度快,加速节奏好是她的最大优势;整个投掷过程中进旋转、一、二圈技术较为合理,三...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测试、解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王峥打破亚洲纪录的投掷技术进行研究,发现她技术上存在优势和需要改进的问题。旋转速度快,加速节奏好是她的最大优势;整个投掷过程中进旋转、一、二圈技术较为合理,三、四圈需要改进的问题较多;上肢主要存在肩带肌肉群舒展程度差,器械轨迹路线缩短等问题;下肢主要存在左膝关节蹬伸幅度偏大,器械上的离心力向身体方向转移,右侧以髋关节为核心的转动不积极,右脚在离地后存在小腿折叠严重、着地位置偏后等问题。对王峥77.68米这一投技术的研究,有利于训练中改进技术和稳定竞技状态,同时发现自身不足,为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运动成绩提供帮助,进一步提高我国该项目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链球 亚洲纪录 投掷技术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环境记录的年代校正与古气候重建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子亭 杨小平 朱秉启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5-933,共9页
巴丹吉林沙漠地处东亚夏季风区的西北缘,是认识东亚季风演变及其区域响应的窗口。文章在系统研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环境记录的年代进行了新的校正,并重建了全新世环境演变的历史。分析结果显示,巴丹吉林沙漠在早全新世开始出现高湖面... 巴丹吉林沙漠地处东亚夏季风区的西北缘,是认识东亚季风演变及其区域响应的窗口。文章在系统研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环境记录的年代进行了新的校正,并重建了全新世环境演变的历史。分析结果显示,巴丹吉林沙漠在早全新世开始出现高湖面,早中全新世在湖区广泛出现高湖面和淡水环境并在沙漠东北缘发育了古土壤,晚全新世时湖泊水位下降,沉积地层以风成砂为主。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环境变化总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初气候干旱;在10.0cal.kaB.P.左右气候由于向湿快速变化,并在8.5~4.0cal.kaB.P.期间气候最为湿润,但同时存在短期的干湿波动;4.0cal.kaB.P.以来气候总体干旱,但在2.2cal.kaB.P.左右出现短期的湿润。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气候变化反映了该地区在早全新世东亚夏季风降水明显增强,中全新世季风降水较强,晚全新世季风降水减弱,同时具有短时期的不稳定性。10.0cal.kaB.P.以来巴丹吉林沙漠气候总体由湿润向干旱变化,应与北半球全新世以来太阳辐射的持续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东亚季风 古气候 荒漠地貌 湖泊记录 巴丹吉林沙漠
下载PDF
台湾头社盆地湖沼相沉积孢粉记录的6.2~1.3 cal ka BP以来气候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振辉 马春梅 +1 位作者 齐士峥 赵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2-600,共9页
头社盆地位于中国台湾省中部,东亚季风区的最前沿,对东亚季风的响应十分敏感,研究其中晚全新世以来古植被、重建古气候序列,探讨其气候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文章对头社盆地泥炭—湖泊沉积的AMS14C测年、体积磁化率测... 头社盆地位于中国台湾省中部,东亚季风区的最前沿,对东亚季风的响应十分敏感,研究其中晚全新世以来古植被、重建古气候序列,探讨其气候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文章对头社盆地泥炭—湖泊沉积的AMS14C测年、体积磁化率测试的基础上,基于孢粉记录,重建晚全新世来植被变化,恢复古气候。结果表明全新世中晚期以来分六个阶段:6.2~6.0 cal ka BP,气候凉干,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0~4.0 cal ka BP,气候转暖湿,植被类型为含较多热带成分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0~2.2 cal ka BP,气候相对凉干,植被类型转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2~1.9 cal ka BP,气候又变暖湿;1.9~1.7 cal ka BP,气候快速冷干事件,森林退化;1.7~1.3 cal ka BP,气候重转温暖湿润,植被类型为接近现代的沼泽草原。整体上6.2~2.2 cal ka BP的气候变化是由温暖湿润向温凉干燥转变的趋势,这是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的太阳辐射量减少所导致的,太阳辐射量的减少导致热带辐合南移,进而导致东亚夏季风减弱,而2.2 cal ka BP之后气候波动较大,可能是在东亚夏季风减弱的背景下,ENSO活动加强与人类活动的干扰下耦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全新世 东亚夏季风 古气候 孢粉纪录
下载PDF
日本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虹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56,共6页
本文以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参观日本国家档案馆——国立公文书馆以及对国外文献调研所收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对日本国家档案馆包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施状况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当前档... 本文以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参观日本国家档案馆——国立公文书馆以及对国外文献调研所收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对日本国家档案馆包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施状况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当前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建设应具备的实施条件、基本理念和工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 档案馆数字化 日本国家档案馆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
下载PDF
13500年以来青藏高原红原泥炭沉积的孢粉记录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卫健 刘钊 +1 位作者 王浩 于世永 《地球环境学报》 2011年第5期605-612,共8页
作者对青藏高原红原泥炭沉积的AMS放射性碳测年及孢粉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13500年以来高山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历史。孢粉的百分含量及其通量的变化显示了研究地区植被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从13500~11500cal.aBP高山针叶林一草... 作者对青藏高原红原泥炭沉积的AMS放射性碳测年及孢粉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13500年以来高山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历史。孢粉的百分含量及其通量的变化显示了研究地区植被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从13500~11500cal.aBP高山针叶林一草句到11500~3000eal.aBP高山针叶林植被景观.3000eal.aBP至今又回到高山针叶林一草甸植被景观。这一记录反映了研究地点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并与山宝洞和董哥洞石笋记录有相似的气候变化趋势,而与青海湖的记录趋势不一致。这种差异是由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的相对贡献不同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孢粉记录 加速器HC测年 西南季风
下载PDF
晚第四纪以来中纬度北太平洋古生产力记录
13
作者 吴枫 安芷生 曹军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3-89,共7页
综合论述了晚第四纪以来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海洋古生产力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晚第四纪以来,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海洋古生产力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冰期 间冰期尺度波动特征,冰期条件下海洋古生产力增加,而间冰期条件下古生产力较低。在综... 综合论述了晚第四纪以来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海洋古生产力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晚第四纪以来,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海洋古生产力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冰期 间冰期尺度波动特征,冰期条件下海洋古生产力增加,而间冰期条件下古生产力较低。在综合考虑影响北太平洋古生产力变化的各种因素后,初步认为:冰期气候条件下,亚洲粉尘携带的浮游生物生长所必需养分的增加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可能是导致本区冰期时古生产力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第四纪 北太平洋 海洋古生产力 亚洲粉尘
下载PDF
黄土高原朝那剖面风尘堆积序列磁化率的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传想 宋友桂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33-40,共8页
黄土高原中部连续的风尘堆积黄土红粘土序列,蕴含着东亚季风演化与高原隆升等重要的古气候与构造信息。结合已有的古地磁年代,根据磁化率的变化特征对黄土高原中部朝那黄土红粘土剖面记录的古环境变化进行了划分,共划分Ⅰ(8.1~5.6MaBP... 黄土高原中部连续的风尘堆积黄土红粘土序列,蕴含着东亚季风演化与高原隆升等重要的古气候与构造信息。结合已有的古地磁年代,根据磁化率的变化特征对黄土高原中部朝那黄土红粘土剖面记录的古环境变化进行了划分,共划分Ⅰ(8.1~5.6MaBP)东亚季风的初显期、Ⅱ(5.6~4.8MaBP)东亚夏季风开始增强期、Ⅲ(4.8~2.8MaBP)青藏高原隆升和东亚季风波动增强期、Ⅳ(2.8~2.6MaBP)气候转型期、Ⅴ(2.6~1.2MaBP)弱季风期、Ⅵ(1.2~0.62MaBP)季风增强期和Ⅶ(<0.62MaBP)季风鼎盛期等7个阶段。并将其与全球冰量、太阳辐射进行对比,初步讨论各阶段演化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红粘土 朝那剖面 磁化率 古气候 东亚季风
下载PDF
Changes in South Asian monsoon: New high-resolution paleoclimatic records from Tibet, China 被引量:18
15
作者 J.T.Overpeck LIU Kambiu J.T.Overpeck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0年第1期87-91,共5页
High-resolution pollen records from 6 small lak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provided the details of evolution of South Asian monsoon since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Prior to 16 kaBP, the region was a desert-steppe charac... High-resolution pollen records from 6 small lak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provided the details of evolution of South Asian monsoon since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Prior to 16 kaBP, the region was a desert-steppe characterized by cold and dry climates, the January temperature was 7 -10℃lower than that of present and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only accounted for 40% of the present. Th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trees began to live in the region after 12 kaBP, but during the interval from 9.2 to 6.3 kaBP, forest and forest-meadow appeared occasionally. From 8 to 5 kaBP, both January and July temperature was 2-3℃ higher and annual precipitation was also about 200 mm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resent. After 5 kaBP,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ecreased linearly and steppe vegetation began to degene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asian MONSOON pollen recordS PALEOVEGETATION and PALEOCLIMATE Tibet.
原文传递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网上档案展览特点与启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志强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网上档案展览建设起步较早,经验较为丰富。其以用户为中心的建设理念、多样的展览主题、对馆藏资源的深入挖掘、展览页面设计注重细节、全方位进行宣传的特点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可从制度保障与过程控制两方面总结对我国...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网上档案展览建设起步较早,经验较为丰富。其以用户为中心的建设理念、多样的展览主题、对馆藏资源的深入挖掘、展览页面设计注重细节、全方位进行宣传的特点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可从制度保障与过程控制两方面总结对我国网上档案展览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上档案展览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 档案开发
下载PDF
嘉陵江流域第四纪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
17
作者 郭朝伟 文星跃 周如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4期413-420,共8页
嘉陵江流域对亚洲季风和西风环流变化响应敏感,研究流域第四纪环境变化对深入理解区域性地表过程和人地关系具有科学意义。系统分析了嘉陵江流域第四纪风成黄土、溶洞石笋、泥石流和古人类遗迹等沉积物记录的环境变化,指出了该区第四纪... 嘉陵江流域对亚洲季风和西风环流变化响应敏感,研究流域第四纪环境变化对深入理解区域性地表过程和人地关系具有科学意义。系统分析了嘉陵江流域第四纪风成黄土、溶洞石笋、泥石流和古人类遗迹等沉积物记录的环境变化,指出了该区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方向。嘉陵江流域在早更新世期间气候较为稳定,以冷干为主,中更新世以后气候波动加大;在嘉陵江流域史前文明的扩散过程中,全新世气候波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未来应加强沉积地层的时间分辨率、定量重建古环境、山原黄土环境指标提取、泥石流频发成因及石笋氧同位素的量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环境 沉积记录 亚洲季风 嘉陵江流域
下载PDF
河南省鸟类新纪录烟腹毛脚燕
18
作者 郭凌 刘冰许 +6 位作者 梁子安 王恒瑞 李全新 张建华 李进萍 马小峰 赵文珍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8-730,共3页
2016年6月2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夏馆镇葛条爬村发现烟腹毛脚燕,此次发现为烟腹毛脚燕在河南省鸟类新纪录。本文报道了其形态特征,并对该物种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烟腹毛脚燕 河南 鸟类新纪录
下载PDF
网络检索对抗战史研究的史料功用——以亚洲历史资料中心为例
19
作者 王进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07-110,共4页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是基于日本政府的力量建立起来的历史资料检索网站,收录了海量的各类原始文件、档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型网上档案馆"。自2008年起,重庆市就开启了对"以重庆为中心的整个抗战大后方"的研究工程,...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是基于日本政府的力量建立起来的历史资料检索网站,收录了海量的各类原始文件、档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型网上档案馆"。自2008年起,重庆市就开启了对"以重庆为中心的整个抗战大后方"的研究工程,短短几年来成效显著,引起了国内乃至世界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要深化和加强对抗战大后方的研究就需要充分挖掘更多有价值的史料,"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势必会在史料挖掘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历史资料中心 史料 重庆
下载PDF
Ecological Responses to Holocene Millennial-Scale Climate Change at High Altitudes of East and Central Asia: A Case Study of Picea/Abies Pollen Changes in Lacustrine Sediments 被引量:2
20
作者 LI Yu ZHANG Cheng-qi ZHOU Xue-hu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3期674-687,共14页
Ecosystem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high-altitude regions is a focus on global change research. Picea/Abies forest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at high altitudes of East and Central Asia, and their distribution changes... Ecosystem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high-altitude regions is a focus on global change research. Picea/Abies forest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at high altitudes of East and Central Asia, and their distribution changes are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Humidity is an important climatic factor that affects high-altitude ecosystems;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ribution changes of Picea/Abies forests and millennial-scale variability of humidity is still not clear. Palynological records can provide insights into millennial-scale paleovegetation changes, which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to reconstruct past climate change in East and Central Asia. In this study, we synthesized 24 Picea/Abies pollen and humidity/moisture changes based upon Holocene lake records in East and Central Asi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sponse of high-latitude ecosystem to millennial-scale climate change.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Holocene lacustrine Picea/Abies pollen in arid Central Asia differs from that of monsoonal East Asia, which can be due to different millennial-scale climate change patterns between monsoonal and arid Central Asia.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in Picea/Abies pollen and humidity/moisture conditions was examined based on a comparison of pollen and humidity/moisture recor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illennial-scale Picea/Abies distribution changes aremainly controlled by moisture variability at high altitudes, while the temperature effect plays a minor role in Picea/Abies distribution changes. Moreover, this research proves that lacustrine Picea/Abies pollen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millennial-scale humidity/moisture evolution at high altitudes in East and Central 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尺度变化 高海拔地区 气候变化 湖相沉积物 生态系统 冷杉林 全新世 云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