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强 于亚军 +5 位作者 贾岭 冷新 刘筝 张晓敏 范胜南 赵东利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8-20,共3页
本研究以膜荚黄芪的子叶、下胚轴、幼茎、幼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及再生芽,建立膜荚黄芪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子叶是最佳的外植体。在6-BA与2,4-D或NAA培养基组合中,以MS+6-BA 0.5mg/L+NAA 0.5mg/L为最佳的愈伤组织及芽诱导... 本研究以膜荚黄芪的子叶、下胚轴、幼茎、幼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及再生芽,建立膜荚黄芪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子叶是最佳的外植体。在6-BA与2,4-D或NAA培养基组合中,以MS+6-BA 0.5mg/L+NAA 0.5mg/L为最佳的愈伤组织及芽诱导培养基。黄芪再生植株较难生根,在IAA、IBA和NAA激素培养基组合中,以1/2MS+IBA 2.0mg/L或1/2MS+IBA 1.0mg/L+NAA 1.0mg/L为最佳的试管苗生根培养基,生根率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愈伤组织 再生体系
下载PDF
Study on Pollinating Insect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csh) Bunge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建 杨发君 +2 位作者 刘顺 郭爽 任跃英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2期27-30,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species and pollinating character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csh)Bunge pollinating insects and lay a theory foundation for the breeding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csh)Bunge.[Method...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species and pollinating character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csh)Bunge pollinating insects and lay a theory foundation for the breeding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csh)Bunge.[Method] With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csh)Bunge as research object,the species of pollinating insect and pollination behavior were investigated.[Result] There were 16 pollinating insect species,among which,Bombus ignitus,Bombus lucoru,Apis sp.,Betasyrphus serarius(wiedemann)and Colias erate(Esper)w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csh)bunge Pollinating insects Flower-visiting behavior Flower-visiting frequency
下载PDF
Amino Acid Analysi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
3
作者 Huang Qintian Chen Bingying Sun Aimin(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 P.R.China)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1995年第1期38-38,共1页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AMB)was analysed by automatic analyz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combined amino acids was 8.05%of total weight,the free amino acids was 0.38%and the wh...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AMB)was analysed by automatic analyz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combined amino acids was 8.05%of total weight,the free amino acids was 0.38%and the whole amino acids was 8.43%.AMB contains all of the essential amino acids except Trp xysshhant.Besides the therapy effect,the AMB has significant nutrient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combined amino acid free amino acid
下载PD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Astragaloside Ⅳ in Astragalus from Three Different Regions by HPLC 被引量:2
4
作者 Wei XIN Jiangli NIE +4 位作者 Ye HAN Yi PEI Nan YANG Yujie LANG Xi ZHA 《Medicinal Plant》 CAS 2018年第6期15-18,22,共5页
[Objectives] The content of astragaloside in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var.mongholicus(Bge.) Hisao from three different regions was determined.[Methods] Referring to the method recorded in the Chinese Pharma... [Objectives] The content of astragaloside in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var.mongholicus(Bge.) Hisao from three different regions was determined.[Methods] Referring to the method recorded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2015 edition),the content of astragaloside IV in A.membranaceus was determined by HPLC.[Results] There we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astragaloside IV content of A.membranaceus among different regions.The content of astragaloside IV in A.membranaceus cultivated in Inner Mongolia was highest(0.155%),followed by that(0.143%) in A.membranaceus cultivated in Gansu,and the content of astragaloside IV in A.membranaceus cultivated in Shanxi was lowest(0.080%).The contents of astragaloside IV in A.membranaceu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were all in line with the standard(not less than 0.040%)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2015 edition).[Conclusions]The content of astragaloside IV in A.membranaceus cultivated in three different regions met the medicinal stand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isao ASTRAGALOSIDE IV HPLC CONTENT determination
下载PDF
Effect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research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on inhibiting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six alkaloids of Aconitum carmichaelii in spleen deficiency rats 被引量:1
5
作者 Xulong Chen Xinli Liang +6 位作者 Xiaoqiang Kong Miaomiao Ji Abid Naeem Cheng Li Hao Zheng Mingxia Gao Zhenggen Liao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22年第1期117-124,共8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the mechanism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Huangqi in Chinese,HQ)extract on the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six alkaloids of Aconitum carmichaelii(Fuzi in Chinese,FZ)in rats with spl...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the mechanism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Huangqi in Chinese,HQ)extract on the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six alkaloids of Aconitum carmichaelii(Fuzi in Chinese,FZ)in rats with spleen deficiency and provide novel insights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HQ on modulating intestinal barrier.Methods:Four-week-old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fed with Xiaochengqi Decoction to induce the spleen deficiency model for 40 d.Single-pass intestinal perfusion model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HQ extract on the absorption of alkaloids.Protein expression and mRNA levels of MRP2 and BCRP and tight junction proteins(TJ,including Claudin-1,Occludin and ZO-1)were measured using Western blot and real-time PCR,respectively.The lo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J protein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the immunofluorescence method.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MRP2,BCRP and TJ proteins in the mode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HQ,the alkaloid absorption in intestinal villi was inhibited,MRP2,BCRP and TJ proteins were up-regulated,the green fluorescence staining of Claudin-1,Occludin,and ZO-1 was enhanced,and a thick layer of mucus was deposi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epithelium of the intestinal cavity.Conclusion:HQ as an intestinal barrier modulator improves the 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the intestinal environment of spleen deficiency to reduce the absorption of toxic components,leading to a decrease in the absorption of drug-like molec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OIDS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BCRP intestinal absorption MRP2 spleen deficiency tight junction
原文传递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甘肃省蒙古黄芪潜在适生区预测及生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万广珍 罗永慧 +2 位作者 张鼎新 晋玲 陈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对甘肃省蒙古黄芪地理分布的影响,预测其潜在适生区,为甘肃省蒙古黄芪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实地调查的蒙古黄芪分布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模拟当前(1970-2000)和未来(2041-2060)时期蒙古黄芪在...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对甘肃省蒙古黄芪地理分布的影响,预测其潜在适生区,为甘肃省蒙古黄芪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实地调查的蒙古黄芪分布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模拟当前(1970-2000)和未来(2041-2060)时期蒙古黄芪在甘肃省的潜在适生区,综合环境因子贡献率和刀切法检验结果评估影响蒙古黄芪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影响甘肃省蒙古黄芪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最湿月份降水量、最湿季度平均温度和海拔。当前气候条件下甘肃省蒙古黄芪潜在适生区面积为65902.66 km2,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定西市;未来时期SSP126、SSP370和SSP585情景下,甘肃省蒙古黄芪的适生区面积均呈缩小趋势,尤其是高适生区面积大幅缩小。结论未来气候变化导致甘肃省蒙古黄芪适生区大幅缩小,适生区主要向高海拔山区移动,可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持蒙古黄芪资源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最大熵模型 甘肃省 适生区预测 生态特征
下载PDF
基于MaxEnt和ArcGIS的山西省蒙古黄芪适宜性区划研究
7
作者 徐子豪 侯蕾 +9 位作者 武延慧 雷子莹 张俊 王妙 张小波 史婷婷 张朔生 杜晨晖 裴香萍 贺润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目的 掌握影响蒙古黄芪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对蒙古黄芪在山西省适宜区分布进行预测,为山西省蒙古黄芪资源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山西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收录的蒙古黄芪样点经纬度信息,查询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及检... 目的 掌握影响蒙古黄芪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对蒙古黄芪在山西省适宜区分布进行预测,为山西省蒙古黄芪资源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山西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收录的蒙古黄芪样点经纬度信息,查询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及检索文献记录补充,将筛选后的347个蒙古黄芪样点分布数据和环境因子添加到最大熵(MaxEnt)模型中运行,筛选出影响蒙古黄芪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及贡献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对山西省蒙古黄芪生态适宜区进行划分。结果 建立的MaxEnt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9,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准确。共筛选出19个环境因子,其中气候因子是影响蒙古黄芪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其次是生物因子与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的影响最小。山西省蒙古黄芪潜在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省内北部山区,呈现从北到南适宜等级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山西省蒙古黄芪最适宜区面积为15 424 km^(2),适宜区面积为19 856 km^(2),次适宜区面积为59 436 km^(2),不适宜区面积为61 894 km^(2)。结论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山西省蒙古黄芪适宜区分布状况,对山西省蒙古黄芪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布局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环境因子 适宜性区划 MaxEnt模型 ArcGIS软件
下载PDF
蒙古黄芪响应反复干旱胁迫的代谢机制
8
作者 杨萍 王茹亚 +2 位作者 曹舒男 陈贵林 孙淑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0-960,共11页
[目的]蒙古黄芪是黄芪药材的重要基原植物,其主要种植地内蒙古、山西、甘肃等地均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定期间歇式降雨造成了植物干旱复水循环。研究蒙古黄芪在干旱及复水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变化特征对于了解其响应自然间歇降雨的干旱... [目的]蒙古黄芪是黄芪药材的重要基原植物,其主要种植地内蒙古、山西、甘肃等地均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定期间歇式降雨造成了植物干旱复水循环。研究蒙古黄芪在干旱及复水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变化特征对于了解其响应自然间歇降雨的干旱胁迫机制非常关键。[方法]试验以1年生蒙古黄芪种苗为材料,进行反复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后,测定盆栽土壤养分及其根长、根粗,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蒙古黄芪的初生差异代谢物,并进行差异代谢物筛选及代谢通路分析;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和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反复干旱胁迫处理下蒙古黄芪根中总黄酮、总皂苷及多糖物质含量。[结果](1)蒙古黄芪在干旱胁迫时会呈现根粗减小,根长和须根密度增加的趋势。(2)干旱及复水处理下,代谢组共检测到42种代谢产物,主要是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胺类及氨类化合物和糖类等;代谢通路分析表明,植株在反复干旱胁迫过程中主要影响体内的氨基酸代谢途径,通过增加天冬氨酸、丙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及精氨酸的含量,降低天冬酰胺、色氨酸和4-氨基丁酸的含量来增强自身抗旱性,具体表现为丙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等代谢物增加1~3倍,色氨酸和4-氨基丁酸等代谢物下降1~2倍。(3)在第1轮干旱胁迫下蒙古黄芪总皂苷积累,而第2轮干旱胁迫后黄芪皂苷、总黄酮类、多糖3种活性物质的生成量减少,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与蒙古黄芪响应水分胁迫的机制密切相关,同时植株也会调节自身的次生代谢产物以响应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干旱胁迫 复水 代谢产物
下载PDF
旱作区立旋耕和地表覆盖对蒙古黄芪土壤水热、冠层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丽 潘晓春 +4 位作者 汪淑霞 杨荣洲 刘莉莉 王文娟 王富胜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索旱作区调节蒙古黄芪土壤水热、促进蒙古黄芪冠层发育和抗旱增收的栽培模式。方法:采用裂区设计,设置立旋耕和普旋耕2种旋耕方式,黑膜、玉米秸秆和露地栽培3种覆盖方式,研究立旋耕和地表覆盖对蒙古黄芪土壤水热、冠层发育及产... 目的:探索旱作区调节蒙古黄芪土壤水热、促进蒙古黄芪冠层发育和抗旱增收的栽培模式。方法:采用裂区设计,设置立旋耕和普旋耕2种旋耕方式,黑膜、玉米秸秆和露地栽培3种覆盖方式,研究立旋耕和地表覆盖对蒙古黄芪土壤水热、冠层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因种子成熟期蒙古黄芪耗水量较大,其0~100 cm土壤贮水量低于苗期和花期,但立旋耕覆黑膜和普旋耕覆黑膜两个覆膜处理在苗期至种子成熟期0~100 cm土壤贮水量均显著高于普旋耕+露地栽培(CK);不同处理苗期至种子成熟期8∶00、14∶00和18∶00不同深度土层温度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立旋耕覆黑膜处理与CK的土壤温差在花期最高(5.5℃);不同处理苗期至种子成熟期蒙古黄芪冠层温度均表现为CK最高,立旋耕覆黑膜处理最低;蒙古黄芪各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值(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单根鲜重、产量和经济收益均以立旋耕覆黑膜处理最高,立旋耕露地栽培、立旋耕覆黑膜和立旋耕覆秸秆处理各指标均显著高于CK。结论:立旋耕结合地表覆盖可使蒙古黄芪处于相对稳定的土壤水热环境中,尤其立旋耕覆黑膜是促进旱作区蒙古黄芪冠层发育、提高土壤水热和产量的重要栽培模式。考虑到覆黑膜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立旋耕露地和覆秸秆栽培模式可代替覆黑膜应用于蒙古黄芪的栽培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旋耕和地表覆盖 蒙古黄芪 土壤水热 冠层发育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子洲黄芪休眠期的质量差异
10
作者 张花平 崔靖靖 贺学林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4期672-67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年限子洲黄芪休眠前期和休眠后期的有效成分含量,揭示子洲黄芪在休眠期各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子洲黄芪的最适采收期。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收集8批不同生长年限休眠前期及休眠后期的子洲黄芪,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年限子洲黄芪休眠前期和休眠后期的有效成分含量,揭示子洲黄芪在休眠期各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子洲黄芪的最适采收期。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收集8批不同生长年限休眠前期及休眠后期的子洲黄芪,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为指标,结合聚类分析法分析其质量差异。结果:各指标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各成分含量呈规律性动态变化。黄芪甲苷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质量分数均在生长5年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166%、0.079%;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在生长7年时达到最高值,为21.290%。对不同生长年限休眠前期和休眠后期的各成分含量进行对比发现,休眠后期黄芪甲苷质量分数显著下降,且下降幅度逐年增大,生长7年时下降幅度最大,为54.09%;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质量分数增加,生长5年时增幅最大,为145.83%;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生长7年时增幅最大,为18.40%。结论:子洲黄芪有效成分积累受生长年限及采收时间的影响,且变化趋势不一致,如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为指标,宜在生长5年休眠后期采收;如以黄芪甲苷为指标,宜在生长5年休眠前期采收;若综合考虑黄芪甲苷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宜在生长6年休眠前期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洲县 蒙古黄芪 生长年限 休眠期 采收期
下载PDF
基于Biomod2平台组合模型的蒙古黄芪生产区划研究
11
作者 孟乡 李耿 +1 位作者 刘斌 史楠楠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1期1843-1847,I0001-I0008,共13页
目的:分析蒙古黄芪生境适宜性,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确定其生产适宜区。方法:基于蒙古黄芪的分布数据和包含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等的环境变量数据,采用Biomod2平台组合模型,筛选蒙古黄芪的主要生态因子,构建其生产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 目的:分析蒙古黄芪生境适宜性,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确定其生产适宜区。方法:基于蒙古黄芪的分布数据和包含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等的环境变量数据,采用Biomod2平台组合模型,筛选蒙古黄芪的主要生态因子,构建其生产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模型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的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蒙古黄芪,高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吉林东北部、黑龙江东部、河北北部、甘肃东南部和山西、陕西部分地区。结论:组合模型与单一模型各有优缺点,虽然单一模型中的推进式回归树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在精度和面积分布方面均表现较好,但组合模型整体表现优于任意单一模型。因此,组合模型对蒙古黄芪的生产适宜性评价更为精确,可为其生产区划研究提供更好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od2平台 组合模型 蒙古黄芪 生产区划
下载PDF
蒙古黄芪种子带菌检测及种衣剂处理
12
作者 宋洁 包芳 +4 位作者 郑司浩 王浩 樊良帅 曾燕 王继永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4期665-671,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蒙古黄芪种子外部携带真菌孢子数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筛选适合蒙古黄芪种子的专用种衣剂。方法:采用离体平皿法检测不同地区采集的10批蒙古黄芪种子外部真菌孢子数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对所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 目的:通过检测蒙古黄芪种子外部携带真菌孢子数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筛选适合蒙古黄芪种子的专用种衣剂。方法:采用离体平皿法检测不同地区采集的10批蒙古黄芪种子外部真菌孢子数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对所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采用发芽盒及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皿培养基法检验4个常用种衣剂组合对蒙古黄芪种子的抑菌效果。结果:不同批次蒙古黄芪种子外部携带真菌孢子负荷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甘肃省陇西县最多、山西省五寨县最少;蒙古黄芪种子内部主要携带青霉属、链格孢菌属等真菌。不同产地种子适用的种衣剂配方不同。满益佳种衣剂+锐胜种衣剂对甘肃省陇西县蒙古黄芪种子的抑菌效果较佳,但对甘肃省民乐县、青海省互助县、山西省五寨县种子的抑菌效果较差;利农种衣剂+锐胜种衣剂、顶苗新种衣剂+锐胜种衣剂对山西省应县、甘肃省民乐县、青海省互助县蒙古黄芪种子的抑菌效果较佳,但对其他产地种子抑菌效果较差。结论:不同产地黄芪种子适用种衣剂配方不同,研究结果为开发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种子专用种衣剂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带菌检测 种衣剂 抑菌效果
下载PDF
蒙古黄芪叶片不同表型叶形状差异比较分析
13
作者 吕丽娟 穆赢通 +4 位作者 路景诗 李晓杰 王俊杰 刘雪娜 张晓明 《草原与草业》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蒙古黄芪是具有多种研究价值的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探究蒙古黄芪不同叶色叶型各项指标差异,选取6种田间常见叶片颜色及叶片形状,对其叶色、复叶、小叶、叶绿素等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片颜色与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小... 蒙古黄芪是具有多种研究价值的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探究蒙古黄芪不同叶色叶型各项指标差异,选取6种田间常见叶片颜色及叶片形状,对其叶色、复叶、小叶、叶绿素等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片颜色与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小叶数呈显著负相关,叶色深绿色叶绿素总含量最高,为4.07 mg/g,小叶数最少,为34片。叶片表型与小叶数量、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紧密相关。为进一步研究叶片形态和蒙古黄芪药材产量质量的关系、改善和提高蒙古黄芪药材产量品质、挖掘蒙古黄芪植株饲用价值和优良种质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叶片表型 叶绿素含量 性状
下载PDF
黄芪毛状根多糖与黄芪多糖化学组成及免疫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42
14
作者 单俊杰 王易 +3 位作者 翁颖琦 谢长宜 刘涤 胡之璧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 比较生物技术培养的黄芪毛状根中多糖与栽培黄芪中多糖的化学组成和免疫活性。方法 采用乙醇分级沉淀和凝胶渗透柱层析分离纯化多糖 ;硫酸 -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 ;完全酸水解、乙酰化、气相色谱测定单糖组成 ;采用免疫器官重量 ,... 目的 比较生物技术培养的黄芪毛状根中多糖与栽培黄芪中多糖的化学组成和免疫活性。方法 采用乙醇分级沉淀和凝胶渗透柱层析分离纯化多糖 ;硫酸 -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 ;完全酸水解、乙酰化、气相色谱测定单糖组成 ;采用免疫器官重量 ,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溶血素生成 ,〔3H〕- Td R掺入 ,诱生 IFN- γ的含量测定等方法研究免疫活性。结果 黄芪毛状根中多糖为 1.85 % ,黄芪中多糖为 2 .6 1%。黄芪毛状根多糖 (HAPS)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 ,摩尔比为 1∶ 2 .2 6∶ 0 .2 1∶ 0 .74∶ 2 .4 9∶ 19.4 7。黄芪多糖 (APS)组成与 HAPS相同 ,摩尔比为 1∶ 4 .34∶ 3.92∶ 1.95∶ 11.4 1∶ 2 0 .5 2。采用乙醇分级沉淀各自获得 3个部分多糖 ,经DEAE- Sepharose FF柱层析表明 :HAPSI和 APSI,HAPSII和 APSII图谱相似 ,HAPSIII与 APSIII有一定的差异。 HAPS和 APS均能显著增加小鼠脾脏重量 ,HAPS能提高小鼠胸腺重量 ;二者均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 ,APS显著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巨噬功能 ;HAPS和 APS均抑制小鼠溶血素生成 ;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 ;APS使脾淋巴细胞诱生 IFN- γ的作用高于 HAPS。结论  HAPS和 APS化学组成相似 ,二者具有相同的免疫活性 ,只是强度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毛状根 黄芪 多糖 免疫活性 IFN-Γ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蒙古黄芪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2
15
作者 马晓丰 田晓明 +1 位作者 陈英杰 屠鹏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为该中药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蒙古黄芪中分离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Ⅰ)、(3R)-...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为该中药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蒙古黄芪中分离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Ⅰ)、(3R)-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3R)-8,2′-dihydroxy-7,4′-dimethoxy-isoflavane,Ⅱ]、毛蕊异黄酮(calycosin,Ⅲ)、(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6aR,11aR)9,10-dimethoxypterocarpan-3-O-β-D-glucoside,Ⅳ]、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7,2′-di-hydroxy-3′,4′-dimethoxy-isoflavane-7-O-β-D-glucoside,)、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formononetin-7-O-β-D-glucoside,Ⅴ)、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calycosin-7-O-β-D-glucoside,Ⅵ)、红车轴草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pratensein-7-O-β-D-glucoside,Ⅶ)和染料木苷(genistin,(Ⅸ))。结论化合物为首次从黄芪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获得,化合物~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属 蒙古黄芪 黄酮类
下载PDF
安国引种黄芪的质量初步评介  被引量:13
16
作者 胡世林 刘岱 +2 位作者 崔淑莲 杨立新 杨连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53-455,共3页
测定安国县10个村引种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平均值为0.199%,比传统道地黄芪高2倍,比《中国药典》标准(不得少于0.04%)高近4倍,但外观质量难以相比,10个村黄芪药材中砷、汞、铅、镉、镍、钴等 6种元素的平... 测定安国县10个村引种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平均值为0.199%,比传统道地黄芪高2倍,比《中国药典》标准(不得少于0.04%)高近4倍,但外观质量难以相比,10个村黄芪药材中砷、汞、铅、镉、镍、钴等 6种元素的平均值分别为 0. 244、0. 009、1.731、0. 036、0. 214、0. 302 μg/g,与土壤中6种元素的比值即富集系数≤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芪甲苷 道地药材 引种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中不同组分对正常及血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0
17
作者 王燕平 李晓玉 +2 位作者 宋纯清 陈长勋 胡之璧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 比较当归补血汤中的不同组分对正常及血虚小鼠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 MTT法测 T、B淋巴细胞的增殖率 ;分光光度法检测脾细胞中抗体的生成 ;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制备小鼠血虚模型。结果 黄芪中的 4个不同组分对正常小... 目的 比较当归补血汤中的不同组分对正常及血虚小鼠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 MTT法测 T、B淋巴细胞的增殖率 ;分光光度法检测脾细胞中抗体的生成 ;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制备小鼠血虚模型。结果 黄芪中的 4个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均具有增强 T、B淋巴细胞增殖率及促进抗体生成作用 ,而当归中的 3个不同组分则作用各异 ,但是对血虚模型小鼠均表现出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体外实验发现 :在 2 .5~ 2 5 0 μg/m L 浓度范围内 ,黄芪黄酮、黄芪皂苷以及黄芪和当归的挥发油部分均表现为良好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而黄芪和当归的多糖组分则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作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当归 黄芪 免疫调节作用 血虚模型 组分 影响 中药 小鼠
下载PDF
生长年限对黄芪药材中黄酮及皂苷类成分含量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辛博 马生军 +2 位作者 谢景 王文全 侯俊玲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66-1369,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生长年限对黄芪药材中黄酮及皂苷类成分含量积累的影响,为确立药材的最佳采收年限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集的不同生长年限黄芪药材中黄酮及皂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生长年限黄芪药材中黄酮及皂... 目的:探究不同生长年限对黄芪药材中黄酮及皂苷类成分含量积累的影响,为确立药材的最佳采收年限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集的不同生长年限黄芪药材中黄酮及皂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生长年限黄芪药材中黄酮及皂苷类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地区生长年限越长其含量相对较高。结论: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黄芪药材中黄酮及皂苷类成分含量大致呈逐年升高趋势,生长年限对这两类成分的积累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生长年限 黄酮 皂苷 积累
下载PDF
砷胁迫对药用植物黄芪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姜志艳 王建英 徐彩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279-8281,共3页
[目的]探讨砷胁迫对药用植物黄芪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揭示砷毒害植物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药用植物黄芪为材料,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愈创木酚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及硫代巴比妥酸法研究不同浓度砷胁迫下对药用... [目的]探讨砷胁迫对药用植物黄芪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揭示砷毒害植物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药用植物黄芪为材料,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愈创木酚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及硫代巴比妥酸法研究不同浓度砷胁迫下对药用植物黄芪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影响以和丙二醛(MDA)的浓度变化。[结果]随着砷浓度升高,黄芪叶片中这3种酶的活性能够维持,特别是POD活性显著增加。从时间动态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黄芪叶片中的CAT活性先升高再降低,POD活性增加,SOD活性变化不显著;MDA含量先升后降,第8天达到最大值。[结论]该研究可为中药材重金属含量控制和药理活性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VAR. mongholicus(Bge.)Hsiao) 砷胁迫 药用植物 抗氧化酶 酶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配比对黄芪产量和多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秦梦 田伟 +2 位作者 张益铭 陈燕涛 尹春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8-151,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黄芪产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为黄芪标准化栽培提供参考,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黄芪中多糖含量;以黄芪的产量及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黄芪产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黄芪产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为黄芪标准化栽培提供参考,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黄芪中多糖含量;以黄芪的产量及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黄芪产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900 kg·hm-2、过磷酸钙360 kg·hm-2、硫酸钾240 kg·hm-2处理组合对黄芪产量和多糖含量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因此,过磷酸钙对黄芪产量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P<0.05),硫酸钾对黄芪多糖含量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产量 多糖含量 正交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