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心脏房室结、房室环及主动脉后结的巨微解剖 被引量:5
1
作者 娄阳云 王征 +5 位作者 安国防 季华 孙凤侠 朱祖明 赵红军 陈启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6-321,共6页
目的解剖分离人体心脏房室结和房室环的结构,阐述它们的形态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通过体视显微镜解剖12例人体心脏的房室结、主动脉后结及房室环,再进行组织学观察,并绘图演示它们的结构关系。结果在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靠近冠状窦前缘... 目的解剖分离人体心脏房室结和房室环的结构,阐述它们的形态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通过体视显微镜解剖12例人体心脏的房室结、主动脉后结及房室环,再进行组织学观察,并绘图演示它们的结构关系。结果在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靠近冠状窦前缘处分别暴露了左、右房室环(12/12),直径分别为(0.69±0.12)mm、(0.78±0.13)mm。此处的左、右房室环穿行在房室隔内的心房肌与心室肌之间的间隙中,向房室结方向延伸。主动脉后结在主动脉根后方的房间隔中被探查到(7/9),它的后上方的房间隔间隙中有肌纤维与其相连,它的前下方分出左、右房室环,并且此处的左环比右环粗。在中心纤维体后方的心内膜下的深部,主动脉后结与房室结之间有直接的心肌组织连接通路,这条通路有别于另两条通路(左、右房室环)。结论主动脉后结和房室环可通过体视显微镜解剖暴露,主动脉后结与房室结之间有3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传导系统 房室结 房室环 房室束 体视显微术 解剖学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定量房室瓣环运动在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晓艳 袁振茂 刘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5期38-40,共3页
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技术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变化进行评价。方法 75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高血压心脏病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DTI技术及多普勒血流频谱测量舒张早期充盈峰(E)及舒张晚期充盈峰(A)... 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技术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变化进行评价。方法 75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高血压心脏病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DTI技术及多普勒血流频谱测量舒张早期充盈峰(E)及舒张晚期充盈峰(A)、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及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并进行组间对照研究。结果高血压心脏病组Ea(7.90±2.50)cm/s、Aa(9.30±2.60)cm/s及Ea/Aa值(0.84±0.05)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4.80±5.30)cm/s、(12.50±2.30)cm/s、(1.18±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心脏病组E(64.90±19.71)cm/s、A(75.03±18.42)cm/s及E/A值(0.91±0.21)均低于健康对照组(89.33±18.86)cm/s、(87.65±22.80)cm/s、(1.19±0.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技术结合多普勒血流频谱测定可更为有效的对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室舒张功能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房室瓣环 高血压心脏病 左心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及胎儿心脏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玮 余杨 +5 位作者 李瑛 丁琳灵 彭波 蒋明 刘惠莲 秦岚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991-994,共4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TI)检测妊娠糖尿病(GDM)孕妇与胎儿心脏功能状况,明确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为临床处置提供必要依据。方法对50例糖尿病组和50例正常对照组的孕妇及胎儿分别进行常规心脏参数及房室瓣环平面四个位点的心肌运动...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TI)检测妊娠糖尿病(GDM)孕妇与胎儿心脏功能状况,明确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为临床处置提供必要依据。方法对50例糖尿病组和50例正常对照组的孕妇及胎儿分别进行常规心脏参数及房室瓣环平面四个位点的心肌运动速度的检测,了解其心脏功能状况,并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组孕妇及胎儿心肌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心肌厚度增加在妊娠晚期(>33周)表现更为明显;糖尿病组胎儿较对照组胎儿Sm、Em及Am均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射血分数EF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孕妇房室瓣环心肌运动速度Sm、Em均降低,Am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舒张功能Em值的降低与胎儿Em值降低呈正相关(r=0.79,P<0.05),Am值的升高与胎儿Am值升高呈正相关(r=0.77,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成像能直接观察房室瓣环的运动,能精确地反映GDM孕妇及胎儿心脏功能受损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房室瓣环平面 心脏功能 孕妇 胎儿 妊娠糖尿病
下载PDF
房室间隔缺损矫治伴人工瓣环植入22例的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4
作者 姚泽阳 谢稳 +6 位作者 陈泽文 季尔超 徐小维 刘涛 温树生 许刚 庄建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62-1366,共5页
目的探索房室间隔缺损矫治伴人工瓣环植入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2020年7月12日期间,诊断为房室间隔缺损并行人工瓣环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纳入22例患者,男9例、女13例,年龄... 目的探索房室间隔缺损矫治伴人工瓣环植入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2020年7月12日期间,诊断为房室间隔缺损并行人工瓣环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纳入22例患者,男9例、女13例,年龄35.00(14.10,53.00)岁。其中左侧房室瓣植入人工半环或者全环9例(40.9%),右侧房室瓣植入人工半环或者全环18例(81.8%)。结果中位术后住院时间7.00(6.00,8.80)d,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11.00(6.25,19.00)h。术后房室瓣中度以上反流2例(9.1%),左右侧各1例。术后残余室间隔缺损1例(4.5%)。中位随访时间152.00(124.00,1030.00)d。随访期间无左室流入道、流出道梗阻,无术后残余房间隔缺损。结论人工瓣环植入对房室间隔缺损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改善患者瓣环结构强度。该操作对瓣环生理发育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更远期的随访结果需要被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间隔缺损 瓣膜反流 人工瓣环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