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ted use of GIS, remote sensing and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to assess ecological land suitability in multi-functional forestry 被引量:5
1
作者 Naser Ahmadi Sani Sasan Babaie Kafaky +1 位作者 Timo Pukkala Asadollah Mataj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127-1135,共9页
The Zagros forests are a treasure of valuable oak forests, but they have been severely degraded from long-term misus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nd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MCDA) have been inc... The Zagros forests are a treasure of valuable oak forests, but they have been severely degraded from long-term misus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nd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MCDA) have been increasingly use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vulnerable ecosystems to prevent further degradation and increase the sustainability of land use. This study presents a methodology to assess land suitability using remote sensing (RS) to obtain wall-to-wall data for the calculations, GIS to analyze the data, and MCDA to rank alternative land uses. The criteria and subcriteria affecting the suitability of land for different uses were identified and weighted using a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Variables used as subcriteria were assessed using satellite data and other sources of information such as existing maps and field surveys. Numerical values for the subcriteria were classified, and each class was given a priority rating according to expert judgments. Based on the ratings and weights of the subcriteria, a priority map was created for each land use using the weighted linear combination method. The priority maps for different land uses were overlaid to obtain a preliminary land use map, which often indicated several simultaneous land uses for the same location. The preliminary map was further edited by removing unrealistic, mutually exclusive land-use combinations. The study tested and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of integrating RS, G1S and MCDA techniques for solving complicated land allocation problems in forested regions using a scientifically sound and practical approach for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allocation of forestland for different u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ecisionanalysis Ecological suitability land allocation land-use planning - Spatial analysis - Zagros forests
下载PDF
Review on simulation of land-surface process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4
2
作者 Rui Chen MeiXue Yang +1 位作者 XueJia Wang GuoNing Wan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9年第2期93-115,共23页
The Tibetan Plateau(TP) has powerful dynamics and thermal effects, which mak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ts land and atmosphere significantly affect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in the regional or global area. By retrospect... The Tibetan Plateau(TP) has powerful dynamics and thermal effects, which mak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ts land and atmosphere significantly affect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in the regional or global area. By retrospecting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simulation of land-surface processes(LSPs) over the past 20 years, this study discusses both the simulation ability of land-surface models(LSMs) and the modification of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from two perspectives, the models' applicability and improved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Our review suggests that different LSMs can well capture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physical quantities of LSPs; but none of them can be fully applied to the plateau, meaning that all need to be revis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specific to the TP. Avoiding the unstable iterative computation and determining the freeze-thaw critical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equation, the unreasonable freeze-thaw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can be improved. Due to the complex underlying surface of the TP, no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of roughness length can well simulate the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rbulent flux over the TP at different temporal scales. The uniform soil thermodynamic and hydraulic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is unreasonable when it is applied to the plateau, as a result of the strong soil heterogeneity.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e snow-cover process so far,and the improved scheme has no advantage over the original one due to the lack of some related physical processes. The constant interaction among subprocesses of LSPs makes the improvement of a multiparameterization scheme yield better simulation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review of existing research, adding high-quality observation stations, developing a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suitable for the special LSPs of the TP, and adjusting the model structures can be helpful to the simulation of LSPs on the 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land - ATMOSPHERE interaction land-SURFACE models model APPLICABILITY parameterized modification
下载PDF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field and present-day tectonic activity 被引量:1
3
作者 Jin Ma Shunyun Chen Xiaoyan Hu Peixun Liu Liqiang Liu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2010年第1期57-67,共11页
This study attempts to acquire information on tectonic activity in western China from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field data. On the basis of the established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t and strain, we analyzed the ... This study attempts to acquire information on tectonic activity in western China from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field data. On the basis of the established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t and strain, we analyzed the LSTdistribution in western China using the satellite data product MODIS/Terra. Our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are departures from annual changes of LSTin some areas, and that these chang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activity of some active tectonic zones. 2. When annual-change background values caused by climate factors are removed, the long-period component (LSTLow) of temperature residual (AT) of the LSTis able to serve as an indicator for tectonic activity. We have found that a major earthquake can produc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ST fields of surrounding areas. These effects are characterized by both rises and drops in temperature. For example, there was a noteworthy temperature decline associated with the Sumatran M9 earthquake of 2004 in the Bayan Har-Songpan block of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3. On the other hand, the LST field of a single area may respond differently to major shocks occurring in different areas in the regions surrounding China. For instance, the Kun- lun M 8.1 event made the LSTon the Longmen Mountains fault zone increase, whereas the Zaisan Lake M 7.9 quake of 2003, and the Sumatran M 9 event of 2004, caused decreases in the same area's LST. 4. The variations of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over time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tectonic areas. These phenomena may provide clues for the study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processes. On the basis of these phenomena, we use a combi- nation of temperature data obtained at varied depths, regional seismicity and strain results obtained with GPS measurements, to test th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ectonic activity derived from variations of the LST field, and discuss its implications to the creation of models of regional tectonic d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surtace temperature(LST) field North-south seismic zone(N-S seismic zone) Bayan Har - Songpanblock Present-day tectonicactivity EARTHQUAKE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the Structure of Chute-feed and Card Auto-leveller and Their Selec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4
作者 程隆棣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98年第3期62-65,共4页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chute - feed and autoleveHer, an analysis of their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verification of their practical production resul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inally, the future investigation direet...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chute - feed and autoleveHer, an analysis of their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verification of their practical production resul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inally, the future investigation direetiom of chute - feed and card autuleveller are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UTE - FEED CARD auto - leveller IRREGULARITY among shifts.
全文增补中
自动固相微萃取(SPM E)GC-MS、GC-MS-MS法检测环境水中有机磷杀虫剂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魏立青 郭杰 +1 位作者 蒋华宇 种法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26-230,共5页
  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液-液提取、液-固提取相比,SPME更适用于提取、浓缩液态或气态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物质,SPME技术可将采样、萃取、浓缩和样本引...   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液-液提取、液-固提取相比,SPME更适用于提取、浓缩液态或气态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物质,SPME技术可将采样、萃取、浓缩和样本引入集中于一个步骤完成,尤其随着自动SPME与GC-MS等联用技术的日益完善,使SPME技术优点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ophosphate insecticides auto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auto-SPM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 - MS) Gas chromatography - multiple mass spectrometry(GC - MS - MS)
下载PDF
MAGIC CARPET着舰控制的稳定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汪节 朱飞翔 +2 位作者 韩维 万兵 尹大伟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3,共7页
魔毯(MAGIC CARPET)是美国最近几年非常成功的舰载机着舰控制技术,是未来主要的着舰方式。研究了MAGIC CARPET控制的稳定性。首先,分析MAGIC CARPET着舰和常规着舰的控制结构。然后,进行人在环实时仿真实验,实验有MAGIC CARPET控制和常... 魔毯(MAGIC CARPET)是美国最近几年非常成功的舰载机着舰控制技术,是未来主要的着舰方式。研究了MAGIC CARPET控制的稳定性。首先,分析MAGIC CARPET着舰和常规着舰的控制结构。然后,进行人在环实时仿真实验,实验有MAGIC CARPET控制和常规控制两组,每组中又分油门不动和自动油门接通两种情况。实验显示稳定能力(轨迹稳定性、轨迹可控性、速度稳定性、迎角稳定性),从高到低的排序是:MAGIC CARPET控制(正常有自动油门情况)?MAGIC CARPET控制(油门不动情况)?常规控制(正常有自动油门)?常规控制(油门不动情况),可见MAGIC CARPET的稳定性能非常优秀。最后,从D-V曲线、信号流图、复域等多角度,综合分析了MAGIC CARPET控制和常规控制的稳定性机理。研究结果可为飞机着舰和直接力控制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舰 魔毯 飞行控制 舰载机 综合直接升力控制 反区 稳定性 自动油门
下载PDF
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模拟及发展模式选择 被引量:3
7
作者 武艺杰 孔雪松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8-248,共11页
为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江苏省的区域发展模式,综合运用Logistic,Auto-Logistic和SBS-Logistic这3种回归方法,识别江苏省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的驱动力,进而运用Markov-CLUES模型模拟了江苏省2030年4种情景下的“生态-农业-建设”用地空间格... 为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江苏省的区域发展模式,综合运用Logistic,Auto-Logistic和SBS-Logistic这3种回归方法,识别江苏省土地利用格局演化的驱动力,进而运用Markov-CLUES模型模拟了江苏省2030年4种情景下的“生态-农业-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结果表明:①3种回归方法精度优劣顺序为Auto-Logistic>SBS-Logistic>Logistic,Auto-Logistic回归下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接收者操作特性检验值均大于0.75;Markov-CLUES模型在2005—2018年江苏省土地利用格局验证模拟中效果较好,精度评定Kappa值为0.758。②自然增长情景保障了“三圈”“四沿”地区的快速发展,但是部分河流缩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发展可持续性较弱;生态保护情景通过大力开展河渠及环湖地区生态环境整治,使得流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耕地保护情景下粮食主产区的优质耕地得到有效保护,苏北和苏中地区的耕地面积增长明显;生态与耕地双保护情景下的发展可持续性较强,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受到了明显限制,但短期内建设用地需求与供给矛盾较为突出。③太湖与淮河流域、长江湿地保护区域和沿海区域所属县区宜采取生态保护情景发展模式;苏北、苏中平原宜采取耕地保护情景发展模式;苏南五市宜采取生态与耕地双保护情景发展模式;苏中地区的扬州市和泰州市由于沿江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可采取自然增长情景发展模式。研究揭示了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化的时空规律,不同情景下的用地格局模拟可为江苏省实现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模式提供决策支持,有助于推进江苏省形成生态、农业和建设用地耦合协调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Logistic回归 auto-Logistic回归 CLUE-S模型 区域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建设”用地 江苏省
下载PDF
2009-2018年中国农用地多功能利用与乡村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文辉 周兴 钟锦玲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4-254,共11页
[目的]探讨中国农用地多功能利用与乡村发展的协调水平及其时空异质性特征,助力乡村振兴。[方法]重构农用地多功能利用与乡村发展指标体系,应用TOPISIS模型测算2009—2018年中国农用地多功能利用与乡村发展指数,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空... [目的]探讨中国农用地多功能利用与乡村发展的协调水平及其时空异质性特征,助力乡村振兴。[方法]重构农用地多功能利用与乡村发展指标体系,应用TOPISIS模型测算2009—2018年中国农用地多功能利用与乡村发展指数,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两者的协调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及集聚程度。[结果](1)中国农用地多功能利用指数与乡村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二者在空间分布上呈"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特征且表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2)中国农用地多功能利用与乡村发展协调水平略有提升,各省份已由濒临失调为主优化为初级协调类型为主,耦合协调类型呈"东高西低,中部以湖北省为高值"的分布特征,西部初级协调类型呈由分散布局演变为集中排列的地理特征,优化趋势显著。(3)中国各省份间耦合协调性Moral’s I始终保持正值,空间集聚程度较高,中部江西、安徽、河南成为区域极化中心,西部与东北多为"L-L"型。[结论]中国农用地多功能利用与乡村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地域差异明显,随着乡村振兴实施进程的加快,有逐渐均衡的态势。统筹推进乡村土地综合整治,开展生态治理与修复和优化产业布局是促进农用地多功能利用与乡村高质量协调发展,缩短区域差距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多功能利用 乡村发展 耦合协调度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欠驱动VTOL飞行器的自耦PID控制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喆昭 章禛昊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46,共9页
针对非最小相位欠驱动垂直起降(vertical taking-off and landing, VTOL)飞行器的控制难题,提出了一种自耦PID(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rential, ACPID)控制理论方法.首先通过坐标变换将VTOL飞行器的质心映射为Huyg... 针对非最小相位欠驱动垂直起降(vertical taking-off and landing, VTOL)飞行器的控制难题,提出了一种自耦PID(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rential, ACPID)控制理论方法.首先通过坐标变换将VTOL飞行器的质心映射为Huygens振动中心,不仅能实现新系统控制输入解耦,而且也能避免非最小相位VTOL飞行器零动态不稳定的问题;然后对Huygens振动中心分别设计纵横向位置的ACPID控制器,并分别获得VTOL飞行器底部推力和滚转姿态角虚拟指令,进而设计滚转姿态角的ACPID控制器形成滚转力矩,从而实现VTOL飞行器系统的位置跟踪控制;最后通过复频域分析理论证明闭环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在非最小相位欠驱动控制系统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耦PID控制 垂直起降飞行器 非最小相位 欠驱动系统 坐标变换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村镇土地宗地多边形自动构建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治东 封宁 米红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2期13-15,24,共4页
针对村镇土地宗地多边形自动构建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以及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宗地多边形自动构建方法。该算法具有以下特点:根据无序界址点位置信息构建宗地多边形,充分挖掘宗地多边形内在数学约束,加入宗... 针对村镇土地宗地多边形自动构建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以及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宗地多边形自动构建方法。该算法具有以下特点:根据无序界址点位置信息构建宗地多边形,充分挖掘宗地多边形内在数学约束,加入宗地转角频率分布这一关键优化参数,将宗地各个转角频率乘积作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并针对宗地多边形的自相交问题进行了检验;该算法只需要获取界址点位置坐标和宗地代码信息,比较简洁高效。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的准确率达到了8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村镇土地 宗地多边形自动构建
下载PDF
基于Canny算子的农田线状工程地物自动提取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超 王志浩 +1 位作者 杨建宇 朱德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0-275,共6页
以0.5 m分辨率的World View-2为数据源,根据田间道路和沟渠在该影像中的特点,基于Canny算子,设计了一种适合云环境下自动检测农田沟渠、道路等线状工程地物的方法。在Canny算子边缘检测的基础上,首先通过设计连接断点算法,抑制单像素断... 以0.5 m分辨率的World View-2为数据源,根据田间道路和沟渠在该影像中的特点,基于Canny算子,设计了一种适合云环境下自动检测农田沟渠、道路等线状工程地物的方法。在Canny算子边缘检测的基础上,首先通过设计连接断点算法,抑制单像素断点现象;然后,利用种子点生长法,通过判定欧氏距离,识别疑似线状工程地物片段,并拟合疑似片段所在直线方程;进一步利用低长度阈值过滤,连接疑似地物片段;再通过高长度阈值筛滤伪线状片段,最终实现线状工程地物的提取。以内蒙古达拉特旗土地整治工程区为研究区,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取长度精度优于95%,对于地物简单的区域正确率优于95%,满足土地整治工程等建设监管的基本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 土地整治 线状工程地物 自动提取 CANNY
下载PDF
基于PLC的农田自动灌溉无线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石建飞 刘超 +1 位作者 李爱传 衣淑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8-31,共4页
为了加快农业生产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提高农田灌溉中的生产效率,以PLC为核心,通过无线传输对农田灌溉中的流量和阀门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和监控。通过监控系统可以高效地完成农田作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的自动灌溉监控,同时可利用上... 为了加快农业生产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提高农田灌溉中的生产效率,以PLC为核心,通过无线传输对农田灌溉中的流量和阀门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和监控。通过监控系统可以高效地完成农田作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的自动灌溉监控,同时可利用上位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实现了数据报表的自动生成和数据库的访问、排序、查询等多种功能,达到远程实时监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无线传输 自动灌溉 农田
下载PDF
利用遥感信息决策树方法分层提取荒漠化土地类型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51
13
作者 王建 董光荣 +2 位作者 李文君 王丽红 汤瀚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3-247,共5页
选择甘肃省民勤县绿洲作为典型荒漠化区域 ,根据荒漠化土地分类体系确定决策树的结构及各类地物在树形中的位置。基于各类地物的光谱反射特性和图象数据反映的综合特征 ,采取相应的识别和提取方法 ,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遥感数据源。对于非... 选择甘肃省民勤县绿洲作为典型荒漠化区域 ,根据荒漠化土地分类体系确定决策树的结构及各类地物在树形中的位置。基于各类地物的光谱反射特性和图象数据反映的综合特征 ,采取相应的识别和提取方法 ,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遥感数据源。对于非荒漠化土地分类 ,利用土壤调节植被指数、阈值数字信号统计可以分离成一类树枝 ;而重点讨论的 3种荒漠化土地类型的分层分类 ,则相继采用光谱特征提取、几何特征提取、纹理特征提取、监督分类以及植被指数等复合识别指标进行分枝。结果表明 :利用决策树分层提取法可以有效地排除和避免提取地物时所有多余信息的干扰及影响 ,目标明确。同时 ,为提高分类的精度 ,开展野外遥感调查和特征分析是极其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土地类型 分层提取 遥感信息决策树
下载PDF
计算机视觉辅助无人机自主着陆系统 被引量:6
14
作者 白亮 陈楸 滕科嘉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5期320-321,324,共3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卡尔曼滤波器对捷联惯导和图像信息进行组合的方法,并给出误差方程,对无人机的进场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说明,通过对图像和捷联惯导进行组合可以提高无人机入场过程中的定位精度,特别对高度方向的定位精度有很大提高。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无人机 自主着陆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若尔盖湿地土地利用遥感自动调查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宝雷 张淑敏 周万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287,共5页
以2004年10月份的TM数据为基础,以相近时段的ETM、SPOT影像和DEM、坡度坡向等数据为参考,在经过遥感图像增强、地形纠正和去云雪等预处理以后,将以上多源数据形成的待分类图像分割成图斑.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阈值法分层分类和模糊分类相结... 以2004年10月份的TM数据为基础,以相近时段的ETM、SPOT影像和DEM、坡度坡向等数据为参考,在经过遥感图像增强、地形纠正和去云雪等预处理以后,将以上多源数据形成的待分类图像分割成图斑.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阈值法分层分类和模糊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自动提取了若尔盖湿地的土地利用类型,经检验在定性和定量方面均取得了较高的验证精度。将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经修改后进行面积统计并与2000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若尔盖湿地主要地物类别为大片的中、高覆盖度草地,其次为沼泽湿地,有林地面积较小且集中分布在湿地东北部。近5年若尔盖湿地的高覆盖度草地有向中、低覆盖度草地转变的趋势;湿地大面积减少,裸地面积不断增大,若尔盖湿地正在面临着退化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遥感自动调查 土地利用 若尔盖湿地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分布格局下的岩溶泉水化学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敏 曾成 +1 位作者 叶文炳 刘再华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4-220,共7页
利用多参数自动记录仪CTDP300对具有不同土地利用分布格局的贵州普定陈旗和灯盏河两个岩溶泉域的降雨量、泉水位、水温、pH值和电导率进行了一个完整水文年的连续监测,并依据化学平衡热力学原理进行计算,得到连续的水的CO2分压(PCO2)和... 利用多参数自动记录仪CTDP300对具有不同土地利用分布格局的贵州普定陈旗和灯盏河两个岩溶泉域的降雨量、泉水位、水温、pH值和电导率进行了一个完整水文年的连续监测,并依据化学平衡热力学原理进行计算,得到连续的水的CO2分压(PCO2)和方解石饱和指数(SIc)。结果表明这两个泉的这些水化学指标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暴雨动态变化。然而,两泉水的这些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对于土壤分布较多和水田分布在排泄区的陈旗泉而言,HCO3-和PCO2较高,而pH和SIc值明显低于土壤分布较少且水田分布于补给区的灯盏河泉,且变幅较小。此外在暴雨后,陈旗泉pH升高、PCO2降低,而灯盏河泉pH降低、PCO2升高。这些反映了不同土地利用分布格局对岩溶水化学调节作用的差异。灯盏河泉Ca2+、SO2-4、Mg2+和EC较高主要是其流域中石膏和白云岩含量较多的缘故。这些发现说明,pH、电导率、HCO3-、Ca2+、SO42-、Mg2+、PCO2和SIc等岩溶水化学参数可以作为不同土地利用分布格局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动态变化 岩溶泉 自动化监测 土地利用分布格局
下载PDF
无人机航迹角的非线性增益递归滑模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秀霞 刘希 +3 位作者 徐嵩 蔡鸣 高杨军 唐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9-384,共6页
针对固定翼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自主着陆过程中的航迹角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增益递归滑模控制方法。通过引入一个新的非线性增益函数,并设计含有积分项的递归滑模面,在保证航迹角跟踪控制精度的同时有效改... 针对固定翼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自主着陆过程中的航迹角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增益递归滑模控制方法。通过引入一个新的非线性增益函数,并设计含有积分项的递归滑模面,在保证航迹角跟踪控制精度的同时有效改善了控制系统的动态品质,克服了常规动态面控制(dynamic surface control,DSC)方法对于量测噪声敏感、容易引起执行器饱和的缺点。理论证明了所得航迹角跟踪控制系统所有状态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航迹角跟踪误差可以收敛至原点的指定小邻域,且对于非时变干扰和常值指令不存在稳态跟踪误差。在YF-22模型机上进行的数值仿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角控制 非线性增益 滑模控制 自主着陆
下载PDF
自动气象站资料在海陆风等局地环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邱晓暖 范绍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利用珠江口西侧广州市南沙区4个自动气象站2001-2008逐时风向风速资料,建立了自动气象站数据处理筛选方法和海陆风等局地环流的分离与判定技术。该数据处理筛选方法和局地环流分离与判定技术,可利用程序编程程序化。利用该方法对广州市... 利用珠江口西侧广州市南沙区4个自动气象站2001-2008逐时风向风速资料,建立了自动气象站数据处理筛选方法和海陆风等局地环流的分离与判定技术。该数据处理筛选方法和局地环流分离与判定技术,可利用程序编程程序化。利用该方法对广州市南沙区自动气象站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海陆风的分析结果符合一般规律,符合当地海陆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数据处理 局地环流分离与判定技术 海陆风
下载PDF
不同农地经营权流转方式的空间依赖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珊 洪名勇 +1 位作者 吴昭洋 何玉凤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4-51,共8页
研究目的:探究不同农地经营权流转方式的空间依赖性。研究方法:基于2015年省级截面数据,对转包、出租和入股三种农地经营权流转方式进行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结合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探讨不同流转方式下空间依赖的机制及强度。研究... 研究目的:探究不同农地经营权流转方式的空间依赖性。研究方法:基于2015年省级截面数据,对转包、出租和入股三种农地经营权流转方式进行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结合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探讨不同流转方式下空间依赖的机制及强度。研究结果:(1)全局层面,经营权流转空间收敛特征显著,转包和出租方式表现为空间正自相关,入股方式则呈现随机分布特征;(2)局部层面,"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各省区主要空间聚集模式,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冷点区域主要分布于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同一省区、不同流转方式下,空间聚集模式存在显著差异;(3)针对不同流转方式,基于传统最小二乘法回归的残差项检验均拒绝无空间依赖关系的原假设;进一步使用SLM和SARAR空间计量模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整体层面的经营权流转、转包以及出租等流转方式均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研究结论:不同农地流转方式具有经济行为上的空间规律,不应简单地视流转为一个抽象概念,应将具体的流转行为从空间依赖和空间异质层面纳入政策制定过程,更为精准地制定具有区域化与省域化特征的农地流转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地经营权 流转方式 空间依赖性 空间自相关检验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外业调查记录表自动填写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琪 尤淑撑 刘顺喜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4年第3期37-41,共5页
土地利用外业调查工作是核实变化图斑范围、类型和面积的重要环节,在整个遥感监测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利用高分辨遥感数据进行年度或若干年度变化监测,每个县平均能检测的图斑数以千计,采用以往人机交互方式填写外业记录表,工作... 土地利用外业调查工作是核实变化图斑范围、类型和面积的重要环节,在整个遥感监测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利用高分辨遥感数据进行年度或若干年度变化监测,每个县平均能检测的图斑数以千计,采用以往人机交互方式填写外业记录表,工作量大、易出错且极易造成图表内容的不一致。本文以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动态研究为基础,在对外业调查记录表各表项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外业调查记录表自动填写技术,并编程实现了部分表项的计算机自动填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监测 外业调查记录表 自动填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