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ap trans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pelvic fracture and defective hip
1
作者 Bo Feng Kecheng Niu +2 位作者 Zhi Zhang Lan Zhang Yunyan Tan 《Discussion of Clinical Cases》 2014年第1期33-39,共7页
A case of flap trans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pelvic fracture and defective hip in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diagnosis,physical exa... A case of flap trans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pelvic fracture and defective hip in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diagnosis,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treatment.The patient was in serious condition with large necrotic area and prone to lead to various complications.The paper aims to share experience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imilar cases amongst surge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lvic fracture Soft tissue defect skin flap 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应激系统理论下的系统化护理在手部软组织缺损行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秦霞 姚瑶 张宇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0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应激系统理论下的系统化护理在手部软组织缺损行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0例拟行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应激系统理论下的系统化护理在手部软组织缺损行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0例拟行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系统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应激系统理论下的系统化护理,均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皮瓣成活情况、血管危象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应激反应[应激反应问卷(SRQ)评分]及创伤后成长水平[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分]。结果两组皮瓣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RQ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PTGI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部软组织缺损行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患者采用应激系统理论下的系统化护理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改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软组织缺损 带蒂皮瓣移植 系统化护理 应激系统理论
下载PDF
股前外侧区游离皮瓣移植术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博 李难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4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股前外侧区游离皮瓣移植术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于2020.6~2023.6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87例,按术式不同分2组,对照组(常规移植术)41例和观察组(股前外侧区游离皮瓣移植术)46例,对照分析两... 目的探讨分析股前外侧区游离皮瓣移植术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于2020.6~2023.6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87例,按术式不同分2组,对照组(常规移植术)41例和观察组(股前外侧区游离皮瓣移植术)46例,对照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皮瓣成活率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疗效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感觉功能评分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股前外侧区游离皮瓣移植术可提高皮瓣成活率及疗效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也能改善感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区 游离皮瓣移植术 四肢软组织缺损 并发症 感觉功能
下载PDF
轻中度颅脑损伤致头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游离皮瓣修复术后皮瓣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宋敬畏 石珂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2期26-31,共6页
目的分析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头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皮瓣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头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皮... 目的分析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头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皮瓣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头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皮瓣修复术后是否发生皮瓣血栓,将研究对象分为无血栓组和血栓组,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到105例患者,皮瓣修复术后发生皮瓣血栓21例(血栓组),发生率为20%,其中动脉血栓8例(38.09%),静脉血栓10例(47.62%),混合血栓3例(14.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空腹血糖水平、术前术后血压水平、D-二聚体水平、术后是否给予抗凝药物应用、是否加压包扎是皮瓣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空腹血糖偏高、术后血压水平偏低、D-二聚体水平较高、术后进行加压包扎是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头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发生皮瓣血栓的危险因素。结论轻中度颅脑损伤所致头面部大面积组织缺损患者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皮瓣血栓形成发生率较高,术前空腹血糖偏高、术后血压水平偏低、D-二聚体水平较高、术后进行加压包扎是其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其风险评估,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提升皮瓣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头面部 大面积组织缺损 游离皮瓣 皮瓣移植修复 血栓形成
下载PDF
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巨大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6
5
作者 唐举玉 李康华 +6 位作者 刘俊 谢松林 刘鸣江 廖前德 朱勇 胡懿颌 雷光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探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跟合并小腿或足底、足背巨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3月~2005年5月,采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0例足跟合并小腿或足底、足背软组织缺损的巨大创面。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32~60岁。病程:2h^... 目的探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跟合并小腿或足底、足背巨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3月~2005年5月,采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0例足跟合并小腿或足底、足背软组织缺损的巨大创面。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32~60岁。病程:2h^2个月。耕田机损伤5例,交通事故伤2例,毒蛇咬伤2例,电击伤1例。其中足跟后侧合并小腿后侧皮肤、腓肠肌及跟腱不同程度缺损8例,缺损范围21cm×12cm^35cm×15cm;足跟合并足底、足背和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缺损分别为27cm×14cm和30cm×21cm。均合并骨外露,6例合并骨折,2例合并胫后血管及胫神经损伤,4例合并踝关节开放感染。切取背阔肌皮瓣25cm×14cm^33cm×24cm,其中1例背阔肌皮瓣达38cm×18cm。供区均采用大张中厚皮片移植覆盖。结果术后10例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和感染发生,创面均期愈合。术后获随访3~24个月,其中5例皮瓣外形臃肿,影响穿鞋,二期行皮瓣修薄整形术;重建感觉的5例患者3例恢复保护性感觉,2例胫神经损伤患者足底痛、温觉恢复,足内在肌功能无明显恢复;5例桥接腓肠肌的背阔肌肌力恢复至级,踝关节功能部分恢复。无继发溃疡发生,所有患者均恢复负重与行走功能。3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其中2例经换药后治愈,1例二期植皮修复,余供区植皮均成活。结论背阔肌皮瓣血运丰富,切取范围大,肌瓣可填塞死腔,抗感染能力强,是修复足跟合并邻近巨大皮肤软组织缺损和骨外露感染创面的一种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皮瓣 游离移植 下肢 巨大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不同形状蒂部减张瓣在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厉孟 蓝旭 +3 位作者 甄平 刘兴炎 高秋明 宋明甲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8期627-630,共4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形状蒂部减张瓣在皮神经营养皮瓣逆行转移术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皮瓣坏死患者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4~58岁,平均35岁;应用三角形、椭圆形或圆形蒂部减张皮瓣改善逆行皮神经营养皮瓣转移... 目的:探讨3种不同形状蒂部减张瓣在皮神经营养皮瓣逆行转移术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皮瓣坏死患者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4~58岁,平均35岁;应用三角形、椭圆形或圆形蒂部减张皮瓣改善逆行皮神经营养皮瓣转移后的血运,三角形瓣10例,圆形瓣8例,椭圆形瓣3例。手部软组织缺损5例,面积为5.0cm×2.0cm~8.0cm×5.0cm;足部、踝周及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16例,面积6.0cm×4.0cm~13.0cm×7.0cm;均伴有肌腱及骨骼等深部组织外露。采用足背皮神经营养皮瓣5例,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2例,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均为逆行转移。观察术后皮瓣成活,外观及感觉恢复情况。结果:1例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愈合,其余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均I期愈合。术后患者随访3个月~2年,平均7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平整美观,恢复痛温觉。结论:蒂部减张皮瓣能改善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运,促进其成活,并改善修复创面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皮肤移植
下载PDF
足趾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指和手指皮肤缺损效果 被引量:14
7
作者 侯书健 杜玉凤 +4 位作者 迟焕芳 程国良 刘亚平 王振军 孙乐天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53-354,358,共3页
目的探讨6种足趾皮瓣游离移植修饰性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8年6月,采用6种足趾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82例。其中,吻合血管的趾腓侧趾腹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22例;吻合血管的第二趾胫侧皮瓣... 目的探讨6种足趾皮瓣游离移植修饰性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8年6月,采用6种足趾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82例。其中,吻合血管的趾腓侧趾腹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22例;吻合血管的第二趾胫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5例;吻合血管的趾甲瓣移植修复指甲缺损6例;拇甲瓣或第二趾趾甲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套状撕脱伤37例;拇趾近节腓侧半月形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近节与(或)中节皮肤环形缺损7例;拇趾末节腓侧半复合组织瓣或第二趾胫侧半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末节半侧缺损5例。结果成功81例,成功率为98.8%。术后经0.5-5.0年(平均1.5年)的随访,皮瓣血运、质地、弹性及拇、手指外形良好,修复的指腹二点辨别觉为5-8 mm,6例移植指甲外观、生长良好。结论针对性采用6种类型的足趾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拇、手指特定部位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趾骨 组织移植 拇指 手指 皮肤缺损
下载PDF
外固定术、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皮瓣和皮片移植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邵锋 吴俊涛 +1 位作者 王天刚 张春旺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161-1163,1167,共4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术、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皮瓣、皮片移植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 目的探讨外固定术、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皮瓣、皮片移植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术+常规换药+二期皮瓣、皮片移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术+封闭负压引流+二期皮瓣、皮片移植治疗。评估2组患者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记录2组患者住院费用、皮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评估2组患者术后1 a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48/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0%(36/5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皮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踝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96,P<0.05)。结论采用外固定术、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皮瓣和皮片移植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软组织缺损 皮瓣移植 封闭负压引流 外固定术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7
9
作者 周荣 金光哲 +7 位作者 巨积辉 魏诚 刘跃飞 赵强 李雷 李建宁 刘新益 侯瑞兴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0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4cm×6cm~23cm×12cm,供区直接缝合或以全厚皮片植...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4cm×6cm~23cm×12cm,供区直接缝合或以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4例皮瓣全部存活,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无溃疡发生,8例获保护性感觉,骨折愈合后下肢可负重行走。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损伤 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 移植
下载PDF
游离移植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胫前骨外露组织缺损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良军 孙良业 +1 位作者 邵松 程文丹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4期441-44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胫前较大面积骨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导致骨外露创面8例,创面面积为11 cm×7 cm~14 cm×9 cm,皮瓣切取面积12 cm×8 cm~15 cm×10 c...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胫前较大面积骨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导致骨外露创面8例,创面面积为11 cm×7 cm~14 cm×9 cm,皮瓣切取面积12 cm×8 cm~15 cm×10 cm。结果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移植皮瓣全部成活。8例均获随访,时间1~24个月。皮瓣生长良好,外形满意,弹性好,创面完全修复稳定。结论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恒定,直径粗,切取面积大,效果可靠,是修复胫前较大面积骨外露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移植 骨外露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早期负压封闭吸引联合组织瓣序贯治疗深度电烧伤的疗效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曹玉立 余又新 +5 位作者 王一冉 蒋智永 段声梁 蒋薇 孟承颖 胡德林 《安徽医学》 2018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负压封闭吸引(VSD)联合组织瓣序贯治疗深度电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深度电烧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VSD联合组织... 目的探讨早期负压封闭吸引(VSD)联合组织瓣序贯治疗深度电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深度电烧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VSD联合组织瓣序贯治疗修复创面,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创面扩创VSD吸引肉芽植皮治疗修复创面。近期(创面拆线前)及远期(出院后半年)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瘢痕指数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1,P=0.021);治疗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2,P=0.046);治疗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2,P=0.002);治疗组瘢痕指数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9,P=0.019)。结论早期VSD联合组织瓣序贯治疗是深度电烧伤的有效修复方法,并能最大限度恢复电烧伤部位的功能和外观,其疗效明显好于使用单纯创面扩创VSD吸引肉芽创面植皮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烧伤 组织瓣 负压封闭吸引 植皮 瘢痕指数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刘军 章伟文 +3 位作者 冯建翔 刘文虎 张飞 姜佩珠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总结回顾我院运用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体会。方法 :从 1998年 12月~ 2 0 0 1年 9月运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全手脱套伤 2例 ,前臂、腕部软组织缺损、瘢痕粘连 6例 ,小腿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16例。其中组合皮瓣 2例 ,顺行股前外侧皮瓣... 目的 :总结回顾我院运用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体会。方法 :从 1998年 12月~ 2 0 0 1年 9月运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全手脱套伤 2例 ,前臂、腕部软组织缺损、瘢痕粘连 6例 ,小腿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16例。其中组合皮瓣 2例 ,顺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骨盆部感染 1例。结果 :1例由于肌皮穿支找寻困难 ,术中放弃改为游离小腿内侧皮瓣。 1例组合皮瓣术后发生动脉危象 ,经探查后成活。余均无血管危象发生。所有病例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 6~ 3 0月 ,平均 12 .5月。全手脱套伤修复后手部显臃肿 ,余均获满意功能及外形。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可切取面积大 ,血运丰富 ,不损伤主要血管 ,是修复软组织缺损、瘢痕挛缩、局部感染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移植 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扩大的耳廓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 被引量:7
13
作者 刁立君 刘文礼 +1 位作者 李建放 郭文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9期1601-160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扩大的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术后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根据患者病理确诊后实施鼻部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术,依据缺损范围,采用单侧或双侧扩大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术中彻底切... 目的:探讨应用扩大的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术后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根据患者病理确诊后实施鼻部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术,依据缺损范围,采用单侧或双侧扩大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术中彻底切除癌组织,病理证实切缘(-),将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楔形植入鼻部缺损区,适度加压包扎固定,术后2周拆线.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移植成功,外形满意.修复创面面积约2.0~ 2.5cm,随访患者3~6个月,移植初期创面组织高出鼻部周缘,后期均发生不同程度回缩,与周缘组织融合自然,外形基本满意.结论:通过病理学证实肿物性质,确保周缘阴性,形成扩大创面,选用扩大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通过对移植组织块精细缝合和适度加压固定技术,使创面得以修复,外形自然,供区隐蔽.本术式是较理想修复鼻部较大创面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鼻部皮肤缺损 耳廓复合组织瓣 游离移植
下载PDF
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与前臂游离静脉皮瓣疗效分析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锦辉 杨福周 +1 位作者 朱伟荣 罗毅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比较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与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手部软组织缺损并进行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治疗的63例的病史资料,根据采用皮瓣的... 目的:比较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与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手部软组织缺损并进行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治疗的63例的病史资料,根据采用皮瓣的类型分为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组(35例)和前臂游离静脉皮瓣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远期恢复情况。结果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组住院时间、术后感染率、Ⅰ期愈合率均显著优于前臂游离静脉皮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年后,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组手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前臂游离静脉皮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具有“类生理性皮瓣”的特性,移植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皮瓣 移植
下载PDF
应用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威 陈峰 +1 位作者 林琅山 赵小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8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9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手术,血管采用端端吻合法。结果19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存活,...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9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手术,血管采用端端吻合法。结果19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存活,经过随访,皮瓣的外形、质地及色泽均满意,手指功能及感觉恢复均满意,两点辨别觉8-17 mm,平均9例两点辨别觉<10 mm,皮瓣感觉恢复S3级以上,供区感觉对日常工作和生活无影响。手指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4.7%。结论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患者耐受度高,手指感觉及功能恢复良好,不影响手部外观,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动脉 皮瓣游离 手部皮肤软组织受损
下载PDF
肩胛皮瓣在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静琦 刘宁 曹建功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肩胛皮瓣修复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设计以旋肩胛动脉及其皮支为供血系统的肩胛皮瓣,采用岛状皮瓣、吻合的游离皮瓣及借助知名动脉吻合携带的皮瓣修复头面、腋胸部及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10... 目的探讨应用肩胛皮瓣修复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设计以旋肩胛动脉及其皮支为供血系统的肩胛皮瓣,采用岛状皮瓣、吻合的游离皮瓣及借助知名动脉吻合携带的皮瓣修复头面、腋胸部及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10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患者局部外形及功能均比较满意。结论肩胛皮瓣的供瓣区较大,血供稳定充足,具有多种形式皮瓣移植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供瓣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皮瓣 移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岛状皮瓣
下载PDF
足背外侧血管神经的解剖及足背外侧逆行筋膜蒂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远清 杨福周 +1 位作者 易远历 陈奇鸣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7期18-22,共5页
目的:研究带腓肠神经供应血管的逆行筋膜蒂皮瓣(FPSF)在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移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25例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9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成人尸体标本6具共12侧肢体。... 目的:研究带腓肠神经供应血管的逆行筋膜蒂皮瓣(FPSF)在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移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25例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9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成人尸体标本6具共12侧肢体。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FPSF移植修复,9例健康体检者以彩超血管探测仪对体检者小腿部远端后外侧腓动脉的肌间隔支、终支进行探测,并对成人尸体标本6具共12侧肢体予腓肠神经及其供应血管的解剖观察。结果:(1)25例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修复全部成活。皮瓣最大(18.0×13.0)cm^2,最小(3.0×2.5)cm^2。其中1例由于静脉回流受阻有小部分坏死出现,其余24例均无并发症。经18个月随访,复诊时患者足背部皮瓣弹性良好、均未见畸形。(2)标本解剖所见,小隐静脉由足背静脉弓及其中外侧缘的汇合处发起,自外踝的后缘与跟腱直接上行,至腘窝下角穿过深筋膜,再经腓肠肌的两头间上行,注入腘静脉。小腿后部、足外侧部浅层结构静脉血汇至小隐静脉,且小隐静脉伴行腓肠神经,相距1~10 mm。(3)体检彩超组腓动脉终支、肌间隔支距外踝距离与尸检标本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腓肠神经供应血管的逆行FPSF,不仅具有皮瓣血运佳、血管神经蒂长、变异小、旋转范围大、易成活等特点,而且兼具充分的静脉回流、可靠的动脉供血、切取皮瓣时操作简单、无需血管吻合、不影响主干动脉等多方面优势,适用于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移植修复,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蒂皮瓣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 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移植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复杂头皮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有来 李舒琳 +2 位作者 陆九州 蒋军健 徐雷 《骨科》 CAS 2015年第5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复杂头皮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20例复杂头皮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颅骨外露6例,合并颅骨缺损3例,合并感染4例,合并头皮瘢痕挛缩9例。头皮缺损面积6 cm×10 cm^22 cm×...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复杂头皮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20例复杂头皮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颅骨外露6例,合并颅骨缺损3例,合并感染4例,合并头皮瘢痕挛缩9例。头皮缺损面积6 cm×10 cm^22 cm×13 cm,颅骨外露6 cm×8 cm^21 cm×12 cm。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19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柔软,无明显色素沉着。1例小儿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皮瓣远端颅顶部部分发黑,予以换药、温盐水热敷、蒂部缝线拆除后皮瓣成活,但遗留色素沉着。20例患者中,仅1例发生供区植皮边缘坏死,予以换药处理后创面愈合。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可有效修复创伤及肿瘤所致的复杂头皮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缺损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皮肤移植
下载PDF
第2跖背动脉皮瓣移植修复单手指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勇 裴国献 +4 位作者 张成进 王成琪 李忠 姚旺祥 梅良斌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第2跖背动脉皮瓣移植修复单手指大面积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在解剖学基础上,采用第2跖背动脉皮瓣移植修复单手指大面积软组织缺损43例。结果43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0个月,移植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色泽良好,厚度适... 目的探讨第2跖背动脉皮瓣移植修复单手指大面积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在解剖学基础上,采用第2跖背动脉皮瓣移植修复单手指大面积软组织缺损43例。结果43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0个月,移植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色泽良好,厚度适中。感觉恢复满意,两点分辨觉平均达5~8mm。结论应用以第2跖背动脉皮瓣移植修复单手指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其血供可靠,手术简便、对供区破坏小,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跖背动脉皮瓣 软组织缺损 皮肤移植
下载PDF
外固定架联合VSD及皮瓣移植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文飞 王卫东 宋瑞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7期3098-3100,共3页
目的分析采用外固定架联合封闭负压引流(VSD)及皮瓣移植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63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采用外固定架联合封闭负压引流(VSD)及皮瓣移植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63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外固定架及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接受外固定架联合VSD治疗,所有患者二期均行皮瓣移植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踝关节评分(Kofoed评分)和欧洲生活质量评分系统(EQ-5D)评分,记录所有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7. 9%(19/28)、97. 1%(34/3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外固定架联合VSD及皮瓣移植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有利于创面的愈合,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软组织缺损 外固定架 封闭负压引流 皮瓣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