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the Ecological and Climatic Advantages of Tea Production in Western Guizhou
1
作者 Yuewen HU Zaixiang CHI +2 位作者 Jin ZUO Xianju LONG Lijuan LIU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20年第3期99-103,共5页
The ecologica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in the main tea areas of western Guizhou were analyzed,and the comparison with Meitan,Duyun and Leishan tea areas in Guizhou Province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rin... The ecologica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in the main tea areas of western Guizhou were analyzed,and the comparison with Meitan,Duyun and Leishan tea areas in Guizhou Province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ring,summer and autumn tea can be picked in western Guizhou Province;spring tea can be picked for about 100 d,and summer and autumn tea can be picked for about 50 d. The average content of amino acids in tea from western Guizhou was 0.9%-2.9%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and the average content of polyphenols was 10.9%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maximum,while the average content of caffeine was 1.4%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maximum. In the first ten days of February,the temperature in the western tea area began to rise,which was earlier than Meitan,Duyun,Leishan tea areas and had a larger warming range,which was conducive to the germination of tea trees.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en days in the western tea area from middle May to early July was lower than that of Meitan,Duyun and Leishan tea areas,and the temperature rise was not violent,which was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summer shoots and vigorous growth of tea buds. The ten-day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western tea area from the first ten days of August to the last ten days of September was lower than Meitan,Duyun and Leishan tea areas,and its precipitation was more than Meitan,Duyun and Leishan tea areas,and the number of rainy and foggy days was more. The climate conditions are favora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tea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ing tea Summer tea autumn tea Climate advantage CONTRAST
下载PDF
乳酸菌的健康功效及其在发酵茶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善敏 王奕 +3 位作者 常睿 罗红玉 袁林颖 杨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65-372,共8页
乳酸菌在植物基发酵食品中研究应用广泛,对改善并形成发酵产品的独特风味品质、促进营养健康功效多元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乳酸菌的健康功效,综述了近几年其在发酵茶叶中的应用现状,简述了乳酸菌在发酵茶叶中的应用基础、... 乳酸菌在植物基发酵食品中研究应用广泛,对改善并形成发酵产品的独特风味品质、促进营养健康功效多元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乳酸菌的健康功效,综述了近几年其在发酵茶叶中的应用现状,简述了乳酸菌在发酵茶叶中的应用基础、工艺差异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并对乳酸菌在发酵茶叶中的研究及应用提出了展望,以期为乳酸发酵茶制品的研发和夏秋茶资源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健康功效 夏秋茶 生物转化 发酵茶叶
下载PDF
夏秋茶对中温大曲中主要微生物区系及白酒风味的影响
3
作者 肖严严 程伟 +4 位作者 陈兴杰 潘天全 薛锡佳 杨金玉 杜先锋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38-144,共7页
为探究夏秋茶对酒曲中主要微生物区系和酒体香气物质的影响,在制曲过程中添加不同量的夏秋茶(5%、10%和15%)制备茶型大曲,选择15%茶型大曲并添加夏秋茶酿制茶香型白酒(原酒),设置普通大曲和普通浓香型白酒(原酒)作为对照组。对普通大曲... 为探究夏秋茶对酒曲中主要微生物区系和酒体香气物质的影响,在制曲过程中添加不同量的夏秋茶(5%、10%和15%)制备茶型大曲,选择15%茶型大曲并添加夏秋茶酿制茶香型白酒(原酒),设置普通大曲和普通浓香型白酒(原酒)作为对照组。对普通大曲、5%、10%和15%茶型大曲中主要微生物数量和发酵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相较于普通大曲,5%、10%和15%茶型大曲中细菌数量有不同程度减少,霉菌数量有10倍量级的增加,其中15%茶型大曲霉菌数量达到1.9×10^(5) CFU·g^(-1),5%和10%茶型大曲酵母菌数量均有增加;3种茶型大曲的发酵力和糖化力也有显著增加。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chromatography mass-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2种白酒中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筛选2种白酒的差异香气物质,最终确定了茶香型白酒中的4种差异香气物质,分别是庚酸乙酯、月桂酸乙酯、癸酸乙酯和苯甲酸乙酯。由于夏秋茶的添加对微生物进行选择性培养,使得霉菌和酵母菌分别成为发酵前期、发酵后期的优势菌种,并且代谢利用夏秋茶中的内含成分产生更多的酸类物质,最终形成庚酸乙酯、月桂酸乙酯、癸酸乙酯和苯甲酸乙酯等香气物质。结果为夏秋茶资源的增值利用以及茶香型白酒的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茶 茶型大曲 茶香型白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庚酸乙酯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夏秋茶工艺优化和理化特性分析
4
作者 郑选东 许姗姗 +5 位作者 刘江文 孙磊 吴学凤 穆冬冬 陈祥松 李兴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20-230,共11页
为改善夏秋茶品质,采用冠突散囊菌对夏秋茶进行发酵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夏秋茶茶多酚、总游离氨基酸、总黄酮、水浸出物的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选取4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chromatograp... 为改善夏秋茶品质,采用冠突散囊菌对夏秋茶进行发酵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夏秋茶茶多酚、总游离氨基酸、总黄酮、水浸出物的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选取4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最佳工艺下发酵夏秋茶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夏秋茶含水量30%、冠突散囊菌接种量15%、发酵时间9 d,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加工的夏秋茶,其水浸出物含量显著提升了22.51%(P<0.05),茶多酚含量显著下降了27.71%(P<0.05),总黄酮含量显著下降了6.41%(P<0.01),游离氨基酸变化不明显,感官评分极显著提升了10.33分(P<0.01)。此外,发酵后风味化合物总量提升了296.76%,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的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Ⅰ、α-松油醇、水杨酸甲酯和乙酸苯乙酯物质含量增加尤为明显,为夏秋茶带来了丰富的果香和花草香。因而经过发酵处理后,夏秋茶整体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茶 冠突散囊菌 工艺优化 理化特性 品质提升
下载PDF
灵芝菌固态发酵夏秋梅占红茶风味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宇樵 罗学尹 +5 位作者 刘亚兵 李琴 刘忠英 张拓 潘科 龙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19,共10页
目的探究灵芝菌固态发酵下夏秋梅占红茶的风味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电子舌(electronic tongue,E-tongue)与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相结... 目的探究灵芝菌固态发酵下夏秋梅占红茶的风味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电子舌(electronic tongue,E-tongue)与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相结合,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对夏秋梅占灵芝菌茶的滋味与香气品质特征进行判定。结果与夏秋梅占红茶相比,梅占灵芝菌茶在滋味与香气特征上具有差异,HPLC检测结果显示儿茶素类、咖啡碱类苦涩味物质及部分氨基酸类物质含量显著下降,电子舌结果表明甜味响应值增加,苦味、鲜味响应值降低。其中梅占灵芝菌茶中脯氨酸、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与苦味特性呈显著负相关,天冬氨酸、丙氨酸与涩味特性呈显著负相关,丙氨酸与鲜味特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没食子儿茶素与鲜味特性呈显著正相关。挥发性成分上,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模型,选取模型中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值>1的香气化合物作为关键香气差异特征化合物,经筛选共得到48个,其中酮类6个,醛类9个,醇类15个,酯类7个,酸类化3个,其他芳烯类、呋喃等烷烃类8个,共有8个化合物相对含量上升,40个化合物相对含量下降。结论在灵芝菌影响下,对夏秋梅占红茶滋味与香气特征具有改善作用,此研究为夏秋茶的品质改善与多元化利用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菌 电子舌 夏秋茶 梅占 香气
下载PDF
夏秋绿茶的杀青工艺及加工设备研究
6
作者 杨莹 黄泽界 +2 位作者 何端 冯文颖 龙开进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本项目基于对贵州省夏秋茶的前期研究基础,通过结合先进的加工工艺和高效智能的加工设备可以生产出数量可观的优质绿茶。这种绿茶具有丰富的内含物,耐泡、鲜爽醇厚、香气高雅、汤色亮绿且安全可靠。通过这一项目,可以解决贵州省茶产业... 本项目基于对贵州省夏秋茶的前期研究基础,通过结合先进的加工工艺和高效智能的加工设备可以生产出数量可观的优质绿茶。这种绿茶具有丰富的内含物,耐泡、鲜爽醇厚、香气高雅、汤色亮绿且安全可靠。通过这一项目,可以解决贵州省茶产业能效不足、茶农收入不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绿茶 杀青 新型隧道式高效杀青机
下载PDF
低氘水生物技术对咖啡碱和茶多酚浸出率的作用
7
作者 张红艳 林娟 黄守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0,共8页
为探讨低氘水含量对茶叶中咖啡碱和茶多酚浸出率的作用,以南岳云雾茶夏秋红茶为例,开展低氘水生物技术以及沸水浴浸提实验、微观结构测试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1)4种含氘水的红外光谱图几乎重叠,在波长为1500~3400 cm^(-1)区间具有明... 为探讨低氘水含量对茶叶中咖啡碱和茶多酚浸出率的作用,以南岳云雾茶夏秋红茶为例,开展低氘水生物技术以及沸水浴浸提实验、微观结构测试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1)4种含氘水的红外光谱图几乎重叠,在波长为1500~3400 cm^(-1)区间具有明显的特征峰。(2)对比蒸馏水组,低氘水组的南岳云雾茶夏秋红茶的茶汤颜色均有所增加;50 mg/kg低氘水组茶叶表面出现明显的裂痕和塌陷,而其他组没有显著的区别;与蒸馏水组相比,4个采集点不同低氘水组咖啡碱的浸出率均更高。(3)对比刚开始浸泡时间,4组咖啡碱的浸出率均有所提高,且在5、10、15 s不同低氘水组咖啡碱的浸出率均更高。研究表明不同含量的低氘水均有利于南岳云雾茶夏秋红茶中咖啡碱和茶多酚的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氘水 咖啡碱 茶多酚 南岳云雾茶夏秋红茶
下载PDF
提升夏秋季茶青原料加工品质技术浅析
8
作者 胡腾 齐兴源 +3 位作者 杨家干 刘春波 王应芬 林蜀云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湄潭是茶业大县,目前主要以加工绿茶、红茶为主。香茶属于绿茶类,市场受众广,在湄潭的加工量比较大。以往香茶的加工以春茶为主,夏秋季用来加工香茶的数量不多、品质欠佳,这制约了茶产业的效益。本文介绍了湄潭茶产业和湄潭香茶的生产现... 湄潭是茶业大县,目前主要以加工绿茶、红茶为主。香茶属于绿茶类,市场受众广,在湄潭的加工量比较大。以往香茶的加工以春茶为主,夏秋季用来加工香茶的数量不多、品质欠佳,这制约了茶产业的效益。本文介绍了湄潭茶产业和湄潭香茶的生产现状,从夏秋茶叶原料加工湄潭香茶的工艺和感官评审方面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按照摊放—杀青—揉捻—干燥工序,设计了不同杀青投叶量、不同揉捻处理、不同干燥处理等变量,对所制作的茶叶进行感官品质比较,通过试验比较优选最佳工艺技术参数,就湄潭夏秋茶加工湄潭香茶品质提升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国内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 夏秋季 加工 品质
下载PDF
不同颜色遮阳网遮光对丘陵茶园夏秋茶和春茶产量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秦志敏 付晓青 +3 位作者 肖润林 黎星辉 王玉花 徐华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509-4516,共8页
为研究不同颜色遮阳网遮光对夏秋茶与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以"碧香早"茶树为试验材料,选用不遮光和中度遮光(遮光率(50±3)%)的黑色、绿色、银白色遮阳网开展遮光试验。试验表明:与对照相... 为研究不同颜色遮阳网遮光对夏秋茶与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以"碧香早"茶树为试验材料,选用不遮光和中度遮光(遮光率(50±3)%)的黑色、绿色、银白色遮阳网开展遮光试验。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季节茶园经遮光后百芽重、芽密度均高于对照茶园。百芽重夏秋季黑色和绿色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高10.21%、6.07%,春季黑色、绿色和银白色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4.29%、11.11%、5.30%。芽密度夏秋季黑色与对照间差异显著,比对照高7.40%,春季黑色、绿色、银白色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高32.47%、31.50%、22.28%;在不同季节茶园遮光后可增加新梢含水率,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遮光可降低水浸出物含量,不同遮光处理间无明显规律性;夏秋季节茶园应用黑色和绿色遮阳网,春季应用3种颜色遮阳网遮光可增加茶叶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降低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与对照茶园相比,夏季、秋季、春季黑色遮阳网处理的氨基酸含量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高14.22%、17.07%、6.23%;夏秋季节不同遮阳网处理的茶多酚含量与对照间差异性不显著,春季黑色和绿色处理的茶多酚含量与对照间差异性显著,分别比对照低27.66%、19.21%;夏季黑色处理的酚氨比显著低于对照,比对照低16.40%,秋季和春季黑色和绿色处理的酚氨比均与对照间差异显著,秋季黑色和绿色处理分别比对照低20.13%、11.79%,春季分别比对照低31.82%、20.55%;不同季节黑色遮光处理的咖啡碱含量与对照间达到显著性差异,夏季、秋季、春季黑色处理的咖啡碱含量分别比对照高9.48%、8.10%、7.28%。试验结果说明夏秋季节应用黑色和绿色遮光设施,春季应用3种颜色的遮光设施均可有效改善丘陵茶园绿茶品质,不同季节黑色遮阳网遮光均显著增加名优绿茶产量并改善绿茶内含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生态管理 夏秋茶 春茶 遮光 产量 生化成分
下载PDF
秋茶光合作用与品质成分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兰 魏吉鹏 +4 位作者 沈晨 颜鹏 张丽平 李鑫 韩文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1-280,共10页
以茶树品种龙井43为材料,测定8月19日和9月23日不同时间点茶树冠层处光强、叶片温度、光合参数、品质成分含量及品质成分合成基因表达,初步明确光强、叶片温度对秋茶光合作用及三者对秋茶品质成分积累和相关合成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 以茶树品种龙井43为材料,测定8月19日和9月23日不同时间点茶树冠层处光强、叶片温度、光合参数、品质成分含量及品质成分合成基因表达,初步明确光强、叶片温度对秋茶光合作用及三者对秋茶品质成分积累和相关合成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秋茶叶片温度以及叶肉细胞光合活性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关键原因,并且叶片温度可能通过调控儿茶素合成基因Cs PAL、Cs F3′5′H、Cs ANS、Cs UFGT及氨基酸合成基因Cs GS、Cs GOGAT、Cs TS1表达来影响秋茶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另外,秋茶冠层处光强和净光合速率与部分品质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茶 光强 叶片温度 光合作用 品质成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不同杀青工艺对秋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敖存 唐德松 +2 位作者 张俊 龚淑英 顾志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9-311,共3页
杀青过程是绿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采用滚筒、汽热混合、热风3种杀青方式,对秋季绿茶进行8种杀青处理。利用热像仪对杀青叶叶温进行测定,结合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研究了不同杀青过程对秋茶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青条件下... 杀青过程是绿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采用滚筒、汽热混合、热风3种杀青方式,对秋季绿茶进行8种杀青处理。利用热像仪对杀青叶叶温进行测定,结合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研究了不同杀青过程对秋茶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青条件下,杀青叶叶温及理化成分含量有所差异,滚筒杀青对秋茶鲜叶的杀青效果较难控制,而汽热杀青和热风杀青比较容易控制杀青效果,而采用汽热混合杀青能够获得茶样更好的香气品质。理化分析也表明,采用汽热混合杀青能够较多地固定茶多酚、儿茶素等物质,降低花青素、黄酮甙等苦味物质,可以作为提高秋茶品质的加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茶 杀青 香气品质
下载PDF
提高夏秋绿茶品质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常硕其 张亚莲 +3 位作者 曾跃辉 傅海平 刘红艳 黄仲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1-564,共4页
在夏秋季节,通过采用对茶树遮荫处理、改进加工工艺、运用轻修剪调控夏、秋季茶叶产量比例等技术措施提高秋茶产量,实现夏秋茶增值增效.结果表明,遮荫可降低夏秋茶多酚含量,较对照最大降幅为20.56%,增加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最大增幅为50.9... 在夏秋季节,通过采用对茶树遮荫处理、改进加工工艺、运用轻修剪调控夏、秋季茶叶产量比例等技术措施提高秋茶产量,实现夏秋茶增值增效.结果表明,遮荫可降低夏秋茶多酚含量,较对照最大降幅为20.56%,增加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最大增幅为50.93%,酚氨比值降低;长时间鲜叶摊放可提高夏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增幅可达11.80%;新工艺加工的秋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叶绿素含量增幅分别为9.15%、9.89%、8.84%和0.83%,夏秋茶感官品质得到提升.修剪调控可提高夏秋绿茶中的秋茶比例,使秋茶增加1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绿茶 遮荫 茶叶品质
下载PDF
夏秋绿茶的品质特征及其提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跃云 叶阳 +2 位作者 杨坚 陈小强 周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2-344,348,共4页
从色泽、香气、滋味等方面综述了夏秋绿茶的品质特征,提出了有利于夏秋绿茶品质提升的方法,分析了运用在茶叶初加工中的高新技术,认为这些高新技术可以运用在改善夏秋绿茶色香味的研究上。
关键词 夏秋绿茶 品质提升 色泽 香气 滋味
下载PDF
夏秋名优茶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汪兴平 张驰 +2 位作者 钟建国 张建新 陈根洪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41-43,共3页
以夏秋鲜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夏秋名优绿茶加工技术,结果表明:采取鲜叶——摊放──蒸青──脱水──整形──提香──千燥加工工艺生产的名优绿茶较传统工艺生产的绿茶颜色绿、滋味爽、叶绿素和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降低。
关键词 夏秋茶 加工技术 绿茶 工艺
下载PDF
猕猴桃与茶间作对茶园生态环境及夏秋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清平 毛清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66-2568,共3页
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与茶(Camellia sinensis)间作能有效改善夏、秋季茶园的生态环境条件,提高夏、秋季绿茶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猕猴桃与茶间作能将茶园的相对湿度提高3~5个百分点,茶园日最高温度降低2~7℃,日均温降低2~... 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与茶(Camellia sinensis)间作能有效改善夏、秋季茶园的生态环境条件,提高夏、秋季绿茶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猕猴桃与茶间作能将茶园的相对湿度提高3~5个百分点,茶园日最高温度降低2~7℃,日均温降低2~5℃,茶蓬面上的光照度降低25个百分点左右;猕猴桃与茶间作将夏茶和秋茶产量分别提高了12.2%和18.6%;猕猴桃与茶间作还能够改善夏秋绿茶的品质,提高夏秋茶的氨基酸含量,特别是能大幅度度降低茶叶的酚氨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 茶(Camellia sinensis) 间作 生态条件 夏秋茶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丽水茶园土壤肥力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丽红 吴全聪 +3 位作者 李阳 王建清 王伟 陈栎安 《茶叶》 2012年第3期146-150,共5页
通过检测丽水市名茶及普通茶相应茶园土壤养分指标、茶叶品质指标,并运用dps3.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秋茶品质最关键的土壤养分指标是速效氮含量,它与5个茶叶品质指标存在相关性;其次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它与茶... 通过检测丽水市名茶及普通茶相应茶园土壤养分指标、茶叶品质指标,并运用dps3.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秋茶品质最关键的土壤养分指标是速效氮含量,它与5个茶叶品质指标存在相关性;其次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它与茶叶中的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和酚氨比呈线性相关。春茶品质主要受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丽水市土壤速效氮和有机质含量较高,这是该地区茶叶具有较高品质的主要原因。应保持有机肥、氮肥适量施用,配施钾磷肥,促进茶叶产量及品质的稳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茶 秋茶 茶叶品质 土壤肥力 相关性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
下载PDF
不同绿茶品种秋季叶绿素与光合效率比较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刘晓军 唐晓波 李春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975-978,共4页
选择3年生树龄的树冠面枝梢第3~5片叶片,测定分析了在秋季同等条件下不同品种与不同叶位的叶绿素含量与光合效率变化及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叶位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相关,以南江大叶茶和第5片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光化学效率... 选择3年生树龄的树冠面枝梢第3~5片叶片,测定分析了在秋季同等条件下不同品种与不同叶位的叶绿素含量与光合效率变化及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叶位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相关,以南江大叶茶和第5片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光化学效率(Fv/Fm、Fv/Fo)以福鼎大白茶和第3片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与叶绿素含量并不完全一致,在第4、5叶位极显著负相关,可将第4、5片叶的叶绿素b含量作为高光效的选择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秋季 叶绿素 光合效能 相关性
下载PDF
夏秋茶增产提质的茶园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啟亮 王春光 龚永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0期2895-2896,共2页
针对夏秋茶增加产量、提升品质的问题,对茶园管理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茶后对茶树适度修剪处理,有利于提高秋茶所占比例,提高夏秋茶总产量;追施复合肥与单一追施尿素相比,夏秋茶氨基酸含量的增幅较高、酚氨比较低,夏秋茶品... 针对夏秋茶增加产量、提升品质的问题,对茶园管理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茶后对茶树适度修剪处理,有利于提高秋茶所占比例,提高夏秋茶总产量;追施复合肥与单一追施尿素相比,夏秋茶氨基酸含量的增幅较高、酚氨比较低,夏秋茶品质较好;遮阴处理有利于提高夏秋茶总产量,夏秋茶的茶多酚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增加,酚氨比降低,有利于夏秋茶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茶 修剪 追肥 遮阴 品质
下载PDF
杀青方式对秋季绿名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钟应富 李中林 +5 位作者 袁林颖 周正科 敬廷桃 尹旭敏 邓敏 刘佳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385-1387,共3页
本文通过对秋季不同品种茶鲜叶进行绿茶杀青工艺试验,从杀青叶叶象、成品茶感官品质和内含物3个方面分析了杀青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认为:微波、汽热杀青能很好地保持绿茶色泽和提高茶叶鲜味品质,更适于秋季绿名茶的杀青工艺,锅炒杀青... 本文通过对秋季不同品种茶鲜叶进行绿茶杀青工艺试验,从杀青叶叶象、成品茶感官品质和内含物3个方面分析了杀青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认为:微波、汽热杀青能很好地保持绿茶色泽和提高茶叶鲜味品质,更适于秋季绿名茶的杀青工艺,锅炒杀青虽然熟粟香更明显,但对于叶质较厚的中、大叶种,不容易杀透、杀匀,而且苦涩味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青方式 秋季绿名茶 品质
下载PDF
夏秋鲜叶加工红茶的萎凋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虞昕磊 姚燕妮 +2 位作者 朱雯 朱琳琳 黄友谊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424-427,共4页
为提高夏秋红茶的品质,对利用夏秋鲜叶加工红茶的萎凋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合感官品质和理化品质,得出夏秋鲜叶制红茶的最佳萎凋时间为4-16 h,最佳萎凋方式是日光萎凋,并辅以中度做青,有利于夏秋红茶品质的提高。
关键词 夏秋红茶 萎凋技术 感官品质 理化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