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ified contralateral C7 nerve transfer: the possibility of permitting ulnar nerve recovery is confirmed by 10 cases of autopsy 被引量:7
1
作者 Guang-Hui Hong Jing-Bo Liu +3 位作者 Yu-Zhou Liu Kai-Ming Gao Xin Zhao Jie La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8期1449-1454,共6页
Contralateral C7 nerve transfer surge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rgical techniques for treating total brachial plexus nerve injury. In the traditional contralateral C7 nerve transfer surgery, the whole ulnar ner... Contralateral C7 nerve transfer surge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rgical techniques for treating total brachial plexus nerve injury. In the traditional contralateral C7 nerve transfer surgery, the whole ulnar nerve on the paralyzed side is harvested for transfer, which completely sacrifices its potential of recovery. In the present, novel study, we report on the anatomical feasibility of a modified contralateral C7 nerve transfer surgery. Ten fresh cadavers (4 males and 6 females) provided by the Department of Anatomy,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at the Medical College of Fudan University, China were used in modified contralateral C7 nerve transfer surgery. In this surgical model, only the dorsal and superficial branches of the ulnar nerve and the medi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erve on the paralyzed side (left) were harvested for grafting the contralateral (right) C7 nerve and the recipient nerves. Both the median nerve and deep branch of the ulnar nerve on the paralyzed (left) side were recipient nerves.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surgery, the distances between each pair of coaptating nerve ends were measured by a vernier caliper. The results validated that starting point of the deep branch of ulnar nerve a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medi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erve at the elbow were close to each other and could be readily anastomosed.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fiber number of donor and recipient nerves matched one another. The axons were counted in sections of nerve segments distal and proximal to the coaptation sites after silver impregnation. Averaged axon number of the ulnar nerve at the upper arm level wa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e sum of the median nerve and proximal end of medi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erve (left: 0.94:1;right: 0.93:1). In conclusion, the contralateral C7 nerve could be transferred to the median nerve but also to the deep branch of the ulnar nerve via grafts of the ulnar nerve without deep branch and the medi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erve. The advantage over traditional surgery was that the recovery potential of the deep branch of ulnar nerve was preserved. The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Ethics Committee of Fudan University (approval number: 2015-064) in July, 2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brachial plexus avulsion injury NERVE transfer CONTRALATERAL C7 NERVE MODIFIED surgery deep branch of ULNAR NERVE median NERVE medi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ERVE hand function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全厚皮片回植治疗四肢累及关节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2
作者 吴卫宾 杜云峰 +1 位作者 王红星 张番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全厚皮片回植治疗四肢累及关节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疗效。方法将15例四肢累及关节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采用全厚皮片回植治疗。记录回植皮片成活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评价瘢痕外观情况,采用Highet评价系统评价感觉... 目的探讨全厚皮片回植治疗四肢累及关节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疗效。方法将15例四肢累及关节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采用全厚皮片回植治疗。记录回植皮片成活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评价瘢痕外观情况,采用Highet评价系统评价感觉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受累关节不同,分别采用膝关节HS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肘关节改良Cassebaum评分、腕关节Cooney评分评价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年。①术后1个月回植皮片成活情况:优14例,可1例。②术后1年VSS评分评价瘢痕外观:满意11例,尚可4例。③术后1年Highet评价系统评价感觉神经功能:S4级5例,S3级9例,S2级1例。④术后1年,9例累及膝关节者HSS评分为优2例、良5例、可1例、差1例;2例累及踝关节者中1例AOFAS踝-后足评分为优,另1例截肢;5例累及肘关节者改良Cassebaum评分为优1例、良3例、可1例;1例累及腕关节者Cooney评分为良。结论全厚皮片回植治疗四肢累及关节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方法简便易行且皮片成活率高,在外观、感觉恢复方面都能取得满意疗效,待皮片成活后早期配合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累及关节 全厚皮片 回植 负压封闭吸引技术
下载PDF
巴克无菌敷贴在手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3
作者 冯亚高 惠连旺 +5 位作者 杨小冬 于彦红 李丽 唐金阁 吴翠霞 费存玲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0-170,共1页
2018年12月~2021年12月,我科采用巴克无菌敷贴局部换药治疗26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19~73岁。均为手部皮肤缺损,创面大小为2.5 cm×1.6 cm~21.0 cm... 2018年12月~2021年12月,我科采用巴克无菌敷贴局部换药治疗26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19~73岁。均为手部皮肤缺损,创面大小为2.5 cm×1.6 cm~21.0 cm×15.0 cm。伤后至治疗时间2~72 h。巴克无菌敷贴由巴克(唐山)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鲁械注准20152640217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克无菌敷贴 手损伤 皮肤缺损 创面愈合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对手外伤皮瓣移植术后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芳 于秀荣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0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究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对手外伤皮瓣移植术后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8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手外伤皮瓣移植术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 目的:探究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对手外伤皮瓣移植术后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8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手外伤皮瓣移植术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SBAR沟通模式,两组均持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分、应对方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总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分、应对方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创伤后应激自评量表(PTSD-SS)中主观评定、反复重现体验、回避症状、警觉性提高及社会功能受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中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能够有效减轻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帮助其积极应对疾病,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皮瓣移植术 SBAR沟通模式 创伤后应激障碍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足跟撕脱皮肤预制皮瓣移植修复足跟撕脱伤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如祥 陈新荣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54-25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足跟撕脱皮肤于股前外侧预制成皮瓣移植修复足跟负重区撕脱伤创面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兰州手足外科医院急诊收住院治疗的13例足跟皮肤撕脱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足跟撕脱游离皮肤修薄... 目的探讨应用足跟撕脱皮肤于股前外侧预制成皮瓣移植修复足跟负重区撕脱伤创面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兰州手足外科医院急诊收住院治疗的13例足跟皮肤撕脱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足跟撕脱游离皮肤修薄成全厚皮片于股前外侧区预制成带血运皮瓣,完全成活后游离移植,修复足跟区创面。结果13例游离移植足跟预制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8个月,足跟原有组织结构恢复,皮纹、质底、感觉均基本恢复,与健侧足跟对比无明显差异,外形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足跟撕脱游离皮肤于股前外侧预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跟区撕脱伤创面可恢复足跟特殊的组织结构,后期外形功能满意,是解决足跟脱套伤较为可靠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跟撕脱伤 预制皮瓣 股前外侧 皮瓣移植 疗效
下载PDF
双层人工真皮治疗手部皮肤缺损伴肌腱、骨质外露 被引量:4
6
作者 潘露 常景辉 +1 位作者 王伟 白雪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4期533-536,共4页
目的 探讨双层人工真皮修复手部皮肤缺损伴肌腱、骨质外露的疗效。方法 采用双层人工真皮治疗24例手部皮肤缺损伴肌腱、骨质外露患者,术后根据创面缺损大小与位置选择是否再行中厚自体皮片移植。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12个月。术后... 目的 探讨双层人工真皮修复手部皮肤缺损伴肌腱、骨质外露的疗效。方法 采用双层人工真皮治疗24例手部皮肤缺损伴肌腱、骨质外露患者,术后根据创面缺损大小与位置选择是否再行中厚自体皮片移植。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12个月。术后3周,人工真皮全部获得血管化,并形成了淡红色类真皮样组织。11例未行自体皮片移植,术后20~37 d创面自然上皮化爬行愈合。13例采用中厚自体皮片移植,术后2周创面愈合良好,外形美观,质地柔软有弹性。末次随访时,24例患者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患者对治疗效果均满意。结论 双层人工真皮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伴肌腱、骨质外露的良好方法,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较小的缺损面积无需行游离皮片移植,避免了额外手术创伤及风险,能够较好地恢复患肢(指)外形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人工真皮 皮肤缺损 肌腱骨质外露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7
作者 石建国 杨彦君 王继宏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8期172-175,共4页
目的分析显微镜外科手术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游离皮片... 目的分析显微镜外科手术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游离皮片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部皮肤存活情况、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指标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部皮肤逆行撕脱的存活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部功能总恢复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术后第3天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3天,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外科手术可有效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改善患者手部情况,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游离皮片移植 逆行撕脱伤 手部
下载PDF
足背为供区的Y型分叶静脉皮瓣修复深Ⅱ~Ⅲ度热压伤致手背复杂软组织缺损的价值
8
作者 樊友滨 郑华梁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9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讨足背为供区的Y型分叶静脉皮瓣修复深Ⅱ~Ⅲ度热压伤致手背复杂软组织缺损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深Ⅱ~Ⅲ度热压伤致手背复杂软组织缺损的患者83例,按照供区部位不同,将其分为足背组(n=41)和腹部组(n... 目的 探讨足背为供区的Y型分叶静脉皮瓣修复深Ⅱ~Ⅲ度热压伤致手背复杂软组织缺损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深Ⅱ~Ⅲ度热压伤致手背复杂软组织缺损的患者83例,按照供区部位不同,将其分为足背组(n=41)和腹部组(n=42),足背组采用足背为供区修复手背复杂软组织缺损,腹部组采用腹部游离皮瓣为供区修复手背复杂软组织缺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后每日平均渗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1周,比较两组患者皮瓣血运(颜色、温度、肿胀程度),术后1个月进行随访,通过手部关节活动测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手部关节恢复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瘢痕痉挛、皮瓣边缘坏死、局部缺血坏死)发生率。结果 足背组的手术时长、术后平均每日渗血量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腹部组(P<0.05),足背组和腹部组的住院时长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时,足背组和腹部组患者的皮瓣颜色、皮瓣温度和肿胀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时,足背组患者的腕关节、大拇指、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的手部关节活动分数均显著高于腹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背组患者瘢痕痉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腹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皮瓣边缘坏死和局部缺血坏死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足背为供区的Y型分叶静脉皮瓣修复深Ⅱ~Ⅲ度热压伤致手背复杂软组织缺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能减少其手术时长且促进创面愈合,有效促进手部关节恢复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型分叶静脉 手背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热压伤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反植皮法治疗严重创伤后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被引量:32
9
作者 陈川 孙士锦 +1 位作者 姚元章 张连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69-1070,1073,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反植皮法治疗严重创伤后大面积皮肤撕脱伤42例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42例,采用筛孔状原位取皮中厚皮片反植法修复,皮片表面用多聚乙烯醇...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反植皮法治疗严重创伤后大面积皮肤撕脱伤42例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42例,采用筛孔状原位取皮中厚皮片反植法修复,皮片表面用多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材料(VSD敷料)覆盖封闭,50~60 kPa负压持续吸引。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常规换药治疗57例严重创伤后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平均使用VSD 6.5 d。39例生存患者全部治愈,外观和功能均满意。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VSD联合反植法能Ⅰ期关闭创面,降低感染的发生,促进皮片与创面的良好贴附,有利于皮片存活,治疗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与损伤 皮肤撕脱伤 治疗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下载PDF
腹部S型皮瓣修复手部多指脱套伤的经验与教训 被引量:9
10
作者 宫可同 张建兵 +2 位作者 阚世廉 费起礼 孔令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 对腹部S型皮瓣修复手部多指脱套伤进行总结。方法 1994 年~1997年对47 例手部多指脱套伤在腹部侧方做S型切口,形成两个基底相反的皮瓣,将两皮瓣对合成袋状,同时直接关闭腹部伤口,最后将患手指置于袋状皮瓣之中,一期修复创面。... 目的 对腹部S型皮瓣修复手部多指脱套伤进行总结。方法 1994 年~1997年对47 例手部多指脱套伤在腹部侧方做S型切口,形成两个基底相反的皮瓣,将两皮瓣对合成袋状,同时直接关闭腹部伤口,最后将患手指置于袋状皮瓣之中,一期修复创面。结果 术后除1 例因感染导致手术失败,其余创面均Ⅰ期愈合。结论 腹部S型皮瓣是修复手部多指脱套伤的一种很实用的手术方法,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供区隐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皮瓣 手部 脱套伤 修复
下载PDF
猪后肢皮肤撕脱伤后TNFα和IL-1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向东 鲁开化 +1 位作者 郭树忠 高政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2-564,共3页
目的 探讨TNFα和IL 1在皮肤撕脱伤后早期继发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在猪后肢形成 12cm× 4cm撕脱皮瓣 ,不同时间取皮肤并抽取静脉血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技术和3[H] TdR掺入法 ,检测血浆和皮肤中TNFα的含量和血清IL 1活性。结... 目的 探讨TNFα和IL 1在皮肤撕脱伤后早期继发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在猪后肢形成 12cm× 4cm撕脱皮瓣 ,不同时间取皮肤并抽取静脉血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技术和3[H] TdR掺入法 ,检测血浆和皮肤中TNFα的含量和血清IL 1活性。结果 血浆和皮肤中TNFα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1) ,3d分别为 (415± 2 4)、(2 98± 18.5 )ng·L-1;血清中IL 1的活性 3d时也增高明显 (P<0 .0 5 ) ,为 (2 .5 9± 0 .85 )。结论 血浆、皮肤内TNFα和血清IL 1含量和活性变化在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 皮肤撕脱伤
下载PDF
撕脱皮瓣修剪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后对成活面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树忠 鲁开化 +1 位作者 张琳西 季红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25-327,共3页
目的 研究撕脱皮瓣修剪制成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后对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方法 采用 3~ 4月龄白色约克夏小猪 7头 ,麻醉后在自行研制的皮肤撕脱伤模型机中复制撕脱伤模型 ,将一侧的撕脱皮瓣制成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 ,另一侧为撕脱皮瓣 ... 目的 研究撕脱皮瓣修剪制成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后对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方法 采用 3~ 4月龄白色约克夏小猪 7头 ,麻醉后在自行研制的皮肤撕脱伤模型机中复制撕脱伤模型 ,将一侧的撕脱皮瓣制成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 ,另一侧为撕脱皮瓣 ,原位缝合 ;7天后 ,对两侧皮瓣的成活和坏死面积进行测量和计算分析。结果 修剪制成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后的成活面积为 (6 0 .90± 15 .2 6 ) % ,而撕脱皮瓣组的成活面积为 (4 0 .41±9.2 3) % ,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皮肤撕脱伤撕脱皮瓣修剪制成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后增加了成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撕脱伤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 皮瓣成活面积 治疗
下载PDF
手部皮肤撕脱伤皮瓣修复术后臃肿畸形的整形治疗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圣利 曹卫刚 +3 位作者 程开祥 王善良 刘阳 张涤生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201-202,共3页
目的探讨手部皮肤撕脱伤皮瓣修复术后臃肿的一次整形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15例手部皮肤撕脱伤皮瓣修复术后患者,术中在受区基底保留1mm~2mm厚的薄层筋膜脂肪层,将皮瓣全部修薄成全厚皮或者中厚皮重新游离植皮。结果本组15例患者手部... 目的探讨手部皮肤撕脱伤皮瓣修复术后臃肿的一次整形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15例手部皮肤撕脱伤皮瓣修复术后患者,术中在受区基底保留1mm~2mm厚的薄层筋膜脂肪层,将皮瓣全部修薄成全厚皮或者中厚皮重新游离植皮。结果本组15例患者手部皮瓣一次修薄整形术后回植皮全部成活,手部外形显著改善,手指接近正常形态。结论本方法适用于手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和多指外伤皮瓣修复术后皮瓣臃肿的整形,方法简便,可通过一次手术达到手部外形最大限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 皮肤撕脱伤 皮瓣修复 修复术后 畸形 治疗方法 整形手术 游离植皮 一次手术 外形 术后患者 皮瓣臃肿 指外伤 脂肪层 全厚皮 大面积 指接 形态 皮重 筋膜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胫骨骨折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付明 周良安 姜志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82-584,共3页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在治疗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胫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 2 6例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胫骨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临床疗效。结果 :撕脱皮肤全部成活或大部分成活 ,无出现大片感染、坏死 ;骨折无延迟愈合和骨...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在治疗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胫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 2 6例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胫骨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临床疗效。结果 :撕脱皮肤全部成活或大部分成活 ,无出现大片感染、坏死 ;骨折无延迟愈合和骨不连 ,关节活动、肢体负重功能完全恢复。结论 :(1)交锁髓内钉 :①能在早期最大限度地为撕脱皮肤的成活提供一个必需的稳定环境 ;②利于护理、早期下床行走 ;(2 )根据软组织和骨折具体情况 ,灵活掌握内固定、创面闭合的时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皮肤撕脱伤 胫骨骨折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大面积腰臀后部撕脱伤的治疗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宁 姜英令 +4 位作者 孙树 王玉山 刘晓红 谭策 邵亮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66-369,共4页
目的通过对典型病例的研究,提高大面积腰臀后部撕脱伤的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对7例大面积腰臀后部撕脱伤患者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在维持机体状态稳定后,采用手术植皮、撕脱皮肤反取皮和原位缝合及负... 目的通过对典型病例的研究,提高大面积腰臀后部撕脱伤的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对7例大面积腰臀后部撕脱伤患者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在维持机体状态稳定后,采用手术植皮、撕脱皮肤反取皮和原位缝合及负压吸引等方法进行治疗。并分析研究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总结治疗方法。结果原位缝合的7例患者及其中2例患者的部分创面行反取植皮后,其皮片成活率约90%。术后随访7例患者1年,死亡1例,存活6例。结论大面积腰臀后部撕脱伤病情复杂,应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案。早期创面和撕脱皮肤血液循环的判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是临床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撕脱伤 腰部 臀部 皮肤移植 负压引流
下载PDF
猪皮肤撕脱伤组织中钙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树忠 鲁开化 张琳西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 :研究细胞内钙超负荷在皮肤撕脱伤组织坏死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分别测定猪后肢撕脱皮瓣近端和远端皮肤、皮下组织 ,正常、伤后 1、 2、 4、 8、 12、 2 4小时的组织内总钙含量。 结果 :发现伤后撕脱皮瓣近... 目的 :研究细胞内钙超负荷在皮肤撕脱伤组织坏死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分别测定猪后肢撕脱皮瓣近端和远端皮肤、皮下组织 ,正常、伤后 1、 2、 4、 8、 12、 2 4小时的组织内总钙含量。 结果 :发现伤后撕脱皮瓣近、远端皮肤和皮下组织中钙含量均增加 ,其中皮瓣近端伤后 12小时达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而皮瓣远端伤后 2 4小时以后钙含量仍保持较高的水平。 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 ,撕脱皮瓣组织中有钙超负荷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撕脱伤 皮瓣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
下载PDF
自研手多功能支具在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朝辉 高峻青 +4 位作者 张家盛 付记乐 杨松 罗桦杰 詹晓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自研手多功能支具应用于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7月-2017年7月,对佛山市中医院骨二科急诊116例术后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支具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研手多功能支具,应用... 目的:探讨自研手多功能支具应用于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7月-2017年7月,对佛山市中医院骨二科急诊116例术后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支具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研手多功能支具,应用于患者手术和术后康复过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性清创、消毒、清洗、肌腱修复和植皮缝合,最后使用VSD技术并使用敷料覆盖),每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患指的虎口角及虎口距离增加情况、手指活动度、TAM评级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8周、第12周支具治疗组虎口角及虎口距离增加情况、主动活动范围、最大伸展角度、最大屈曲角度和TAM评级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不同时点比较,两组患者随着时间迁移,虎口角和虎口距离增加情况、主动活动范围、最大伸展角度及最大屈曲角度均有明显上升,TAM评级优良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具治疗组术后关节僵硬、肌腱粘连、虎口挛缩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部支具应用于手部皮肤逆行撕脱的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瘢痕挛缩、肌腱粘连等病情,进而促进患者手指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支具 手部皮肤 逆行撕脱伤 瘢痕挛缩 手部功能
下载PDF
车祸致皮肤撕脱伤20例治疗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闻 李伟人 刘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3780-3781,共2页
目的探讨车祸致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车祸致皮肤撕脱伤20例患者的临床情况、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20例患者中3例撕脱皮肤完全成活;13例撕脱皮肤I期成活,成活面积>撕脱创面面积的90%;4例撕脱皮肤Ⅱ期成活,成活面积&... 目的探讨车祸致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车祸致皮肤撕脱伤20例患者的临床情况、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20例患者中3例撕脱皮肤完全成活;13例撕脱皮肤I期成活,成活面积>撕脱创面面积的90%;4例撕脱皮肤Ⅱ期成活,成活面积<撕脱创面面积的50%。结论皮肤撕脱伤的治疗应掌握手术时机,判断撕脱皮肤存活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法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撕脱伤 机动车辆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在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梅海龙 王志烈 +2 位作者 王军海 孔凡奇 邬守凯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6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术后50~60KPa中心负压吸引,连续2~3个周期治疗后对创面行中厚皮片植皮或局部...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术后50~60KPa中心负压吸引,连续2~3个周期治疗后对创面行中厚皮片植皮或局部皮瓣转位。结果经2~3个周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本组30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呈粉红色颗粒状,26例患者创面直接行中厚皮片植皮,4例创面行局部皮瓣转位,创面全部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引流充分彻底,是一种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创伤 撕脱伤 感染
下载PDF
负压封闭技术在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探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黄思贵 刘春 钟吉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aum staling drainage,VSD)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44例采用筛孔状全厚皮片移植法修复,皮片表面用多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材料(商品名"...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aum staling drainage,VSD)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44例采用筛孔状全厚皮片移植法修复,皮片表面用多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材料(商品名"维克伤")覆盖封闭,24h不间断负压吸引(维持负压在-40~-60kPa之间)。结果:平均使用VSD7d,39例皮片全部存活创面愈合,5例皮片存活95%~98%,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患肢运动功能及外观恢复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在平均住院天数、植皮的愈合率、换药次数及总费用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筛孔状全厚皮片移植法原位修复结合VSD处理下肢皮肤撕脱创面能在Ⅰ期关闭创面的同时更好地进行创面引流,降低感染地发生,促进创面地良好贴附,有利于皮片存活,是治疗下肢皮肤撕脱伤较好地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原位植皮术 下肢皮肤撕脱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