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能射流引爆屏蔽PBX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涛 袁宝慧 梁争锋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0-13,共4页
为得到聚能射流引爆屏蔽PBX和B炸药的临界条件,采用某制式聚能装药对不同厚度屏蔽板屏蔽的PBX和B炸药进行了侵彻引爆实验,得到屏蔽炸药临界引爆的屏蔽板厚度;通过闪光X射线照相实验测定了与临界屏蔽板厚度相对应的射流穿靶后的剩余射流... 为得到聚能射流引爆屏蔽PBX和B炸药的临界条件,采用某制式聚能装药对不同厚度屏蔽板屏蔽的PBX和B炸药进行了侵彻引爆实验,得到屏蔽炸药临界引爆的屏蔽板厚度;通过闪光X射线照相实验测定了与临界屏蔽板厚度相对应的射流穿靶后的剩余射流头部速度和直径,得出引爆屏蔽PBX和B炸药的射流引爆判据u2d分别为38.4mm3/μs2和15.5mm3/μs2。将B炸药射流引爆判据的实验数据与文献报道数据进行对比,证实了实验结果的正确性。此外,在临界屏蔽板厚度相同条件下,对装药厚度不同的屏蔽PBX和B炸药进行了侵彻引爆实验,结果表明,药柱厚度变薄,不利于聚能射流引爆炸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聚能射流 屏蔽炸药 引爆判据 PbX b炸药
下载PDF
聚能射流引爆屏蔽B炸药的数值模拟及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利侠 周涛 +1 位作者 贺海民 周玲 《爆破器材》 CAS 2015年第5期56-60,共5页
为研究?30 mm装药的聚能射流对屏蔽B炸药的冲击起爆问题,采用非线性有限元LS-DYNA程序数值模拟了聚能射流形成、侵彻及冲击引爆屏蔽B炸药作用过程,得到了射流穿过50~75 mm不同厚度屏蔽钢板的速度、直径以及侵入炸药界面的射流能量值,... 为研究?30 mm装药的聚能射流对屏蔽B炸药的冲击起爆问题,采用非线性有限元LS-DYNA程序数值模拟了聚能射流形成、侵彻及冲击引爆屏蔽B炸药作用过程,得到了射流穿过50~75 mm不同厚度屏蔽钢板的速度、直径以及侵入炸药界面的射流能量值,得到引爆B炸药的临界屏蔽板厚度,计算获得该聚能射流临界起爆速度。最后通过试验对数值计算的B炸药起爆特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与计算符合较好。研究证明,?30 mm装药的聚能射流对屏蔽B炸药的临界引爆屏蔽板厚度为70 mm,可用于反导战斗部毁伤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聚能射流 冲击起爆 屏蔽b炸药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等离子束表面冶金Fe-Cr-Ni-B-Si-C涂层耐海水腐蚀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斐斐 李惠琪 +1 位作者 孙玉宗 巩亮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54-56,共3页
用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方法在低碳钢表面制备Fe-Cr-Ni-B-Si-C涂层,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研究了冶金层的组织形态、物相组成。用静态浸渍法检测该涂层在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内部组织均匀... 用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方法在低碳钢表面制备Fe-Cr-Ni-B-Si-C涂层,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研究了冶金层的组织形态、物相组成。用静态浸渍法检测该涂层在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该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内部组织均匀细密无缺陷,是固溶了大量Cr的-γFe相与高硬度析出相的共晶组织;其在海水中的耐蚀性远高于0Cr18Ni9Ti不锈钢,两者在海水中均表现为点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束表面冶金 Fe-Cr-Ni-b-Si-C涂层 共晶组织 海水腐蚀
下载PDF
Pseudoscalar Top-Bottom Quark-Antiquark Composite as the Resonance with 28 GeV at the LHC: Hadron Masses and Higgs Boson Masses Based on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ary Particles
4
作者 Ding-Yu Chung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8年第14期2638-2656,共19页
This paper posits that the observed resonance with 28 GeV at the LHC is the pseudoscalar top-bottom quark-antiquark composite which has the calculated mass of 27.9 GeV derived from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ary par... This paper posits that the observed resonance with 28 GeV at the LHC is the pseudoscalar top-bottom quark-antiquark composite which has the calculated mass of 27.9 GeV derived from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ary particles. The calculated mass is for the mass of?. In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ary particles, t quark (13.2 GeV) in the pseudoscalar top-bottom quark-antiquark composite is only a part of full t quark (175.4 GeV), so pseudoscalar?(26.4 GeV) cannot exist independently, and can exist only in the top-bottom quark-antiquark composite. As shown in the observation at the LHC, the resonance with 28 GeV weakens significantly at the higher energy collision (13 TeV), because at the higher collision energy, low-mass pseudoscalar? in the composite likely becomes independent full high-mass vector? moving out of the composite.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ary particles is based on the seven mass dimensional orbitals derived from the seven extra dimensions of 11 spacetime dimensional membrane. The calculated masses of hadrons a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ed masses of hadrons by using only five known constants. For examples, the calculated masses of proton, neutron, pion (&pi;&plusmn;), and pion (&plusmn;0) are 938.261, 939.425, 139.540, and 134.982 MeV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ed 938.272, 939.565, 139.570, and 134.977MeV, respectively with 0.0006%, 0.01%, 0.02%, and 0.004%, respectively f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observed mass. The calculated masses of the Higgs bosons as the intermediate vector boson composites a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s with the observed masses. In conclusion, the calculated masses of the top-bottom quark-antiquark composite (27.9 GeV), hadrons, and the Higgs bosons by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ary particles a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ed masses of resonance with 28 GeV at the LHC, hadrons, and the Higgs boson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C CMS RESONANCE b QUARK jet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ary Particles Top QUARK bOTTOM QUARK Hadron MASSES Mass Calculation Higgs boson
下载PDF
聚能射流解体带壳B炸药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5
作者 朱瑞 郭涛 +3 位作者 毛益明 姚淼 李师 陈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2-39,共8页
为研究聚能射流对钢壳B炸药的侵彻解体问题,选取直径为20 mm的聚能装药,采用AUTODYN-2D软件模拟了聚能射流形成过程,继而模拟了射流不同炸高、不同靶板厚度条件下侵彻靶板的过程。基于Held判据,通过分析穿过靶板后射流头部速度u、直径d... 为研究聚能射流对钢壳B炸药的侵彻解体问题,选取直径为20 mm的聚能装药,采用AUTODYN-2D软件模拟了聚能射流形成过程,继而模拟了射流不同炸高、不同靶板厚度条件下侵彻靶板的过程。基于Held判据,通过分析穿过靶板后射流头部速度u、直径d和u^(2)d随板厚和炸高的变化特点,得到了u^(2)d随着靶板厚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炸高的增大而减小的变化规律,提出可以在大炸高下通过调整炸高控制u^(2)d缓慢变化。针对厚度为6 mm的靶板,采用拟合曲线对穿过靶板后射流头部的引爆能力进行了估计,并与屏蔽B炸药的爆燃反应临界值作对比。最后验证射流对不同形状带壳B炸药的引爆能力,实验结果与数值估算基本一致。结合数值模拟、数据拟合和实验现象,综合推断出聚能射流解体带壳B炸药的方法和机理,研究结果可为聚能射流侵彻解体未爆弹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冲击 解体 带壳b炸药 数值模拟 数据拟合 实验
下载PDF
国内外教育技术新发展——基于WOS与Histcits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兰国帅 张一春 王岚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120,共10页
《计算机与教育》和《英国教育技术杂志》是国际教育技术领域两本权威学术期刊,其所刊登的论文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状况。透过两刊关注国际教育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动向,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 《计算机与教育》和《英国教育技术杂志》是国际教育技术领域两本权威学术期刊,其所刊登的论文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状况。透过两刊关注国际教育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动向,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信息源,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上述两刊十年(2004-2013年)间的文献数据,从时间分布、国家(地区)与高产出学术研究机构分布、高产出与高影响力研究学者、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方法等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并利用文献统计软件Bibexcel和信息可视化软件NetDraw对两刊高影响力学者共引、文献关键词共现等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计算机与教育》在选题上呈现集中性,作者之间有较强的连接性,即选题接近,引证关系较为密切。《英国教育技术杂志》具有较强的本土化特征,选题呈分散性,作者也呈分散性,作者之间的连接性相对较弱。2)我国台湾地区的发文数和质量均居亚洲之首,显示出较强的国际交流潜力与实力,中国大陆显示出一定的发展潜力,但与台湾地区相比,在高产出学术研究机构、发文总量与质量方面差距还很大。3)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交互式学习环境的创设,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学习环境与资源、策略与方法、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媒体技术等五类主题内容。4)研究方法逐渐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5)理查德·梅耶、维果茨基和戴维·乔纳森等著名学者及其经典理论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仍有较高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与教育》 《英国教育技术杂志》 国外教育技术发展 WOS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防渗墙下游高压旋喷加固区强度对深覆盖层处面板堆石坝防渗系统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津磊 包腾飞 +2 位作者 程琳 黄潇霏 顾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0-73,共4页
针对深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的防渗系统变形较大问题,提出对防渗墙后侧一定范围内地基进行旋喷加固处理,并对不同的旋喷加固参数及加固范围设定了不同的加固方案,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就不同旋喷加固方案对大坝防渗系统变形性状的影响进... 针对深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的防渗系统变形较大问题,提出对防渗墙后侧一定范围内地基进行旋喷加固处理,并对不同的旋喷加固参数及加固范围设定了不同的加固方案,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就不同旋喷加固方案对大坝防渗系统变形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技术论证。计算结果表明,防渗墙后侧设置一定范围的旋喷加固区能有效地改善由混凝土面板、趾板、连接板和防渗墙组成的防渗系统的变形,面板缝、周边缝及其他接缝的三向位移变形也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深覆盖层 旋喷桩 E—b模型
下载PDF
液体射流泵空化噪声与振动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龙新平 王磊 《排灌机械》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针对液体射流泵的空化噪声与振动进行了试验研究;运用B&K加速度仪和水听器对射流泵各部位在不同工况下的空化噪声与振动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射流泵空化噪声以单极子声源为主,随着流速和紊流度的增大,偶极子作用逐渐增大;(2)... 针对液体射流泵的空化噪声与振动进行了试验研究;运用B&K加速度仪和水听器对射流泵各部位在不同工况下的空化噪声与振动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射流泵空化噪声以单极子声源为主,随着流速和紊流度的增大,偶极子作用逐渐增大;(2)射流泵空化噪声与振动随空化程度加剧而更强烈,最强烈处也从喉管向扩散管转移;(3)射流泵面积比越小,达到临界空化前噪声频谱波动越强,临界空化之后噪声谱级趋于平稳,随频率增加而递减;(4)初生空化出现前后噪声在整个频域范围内都有一个较大的跃升,约5-10 dB,此跃升可作为判断初生空化的参考方法;(5)泵体3个正交方向振动并不相同,径向振动较轴向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泵 空化噪声 振动 频谱分析 b&K加速度仪
下载PDF
稳态雷暴冲击风风速剖面模型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邹鑫 汪之松 李正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74-79,共6页
雷暴冲击风是非台风地区形成极值风荷载的主要原因。采用静止型冲击射流装置和大涡模拟分别对雷暴冲击风风场进行了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考察了径向风速和竖向风速的分布特征。将大涡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与现有实测数据和理论模型进行了对... 雷暴冲击风是非台风地区形成极值风荷载的主要原因。采用静止型冲击射流装置和大涡模拟分别对雷暴冲击风风场进行了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考察了径向风速和竖向风速的分布特征。将大涡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与现有实测数据和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针对现有的径向风速模型并不适用于所有径向位置处径向风速的问题,结合物理实验和大涡模拟的结果,提出了沿径向变化的径向风速剖面模型。同时,根据风场竖向风速的特点将其沿径向位置分为三个区域,给出了三个区域竖向风速剖面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冲击风 冲击射流模型 大涡模拟 风场特性
下载PDF
橡胶软管对喷气燃料颜色影响的试验研究
10
作者 李涛 郭冬磊 +1 位作者 都长飞 梁妙楠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10期35-36,49,共3页
喷气燃料的颜色是使用过程中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长期浸润在橡胶软管中的喷气燃料颜色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使用性能,本文选用了6根飞机压力加油用导静电橡胶胶管,分别以喷气燃料和液体B为试验介质,开展了橡胶软管对液体颜色变化的试... 喷气燃料的颜色是使用过程中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长期浸润在橡胶软管中的喷气燃料颜色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使用性能,本文选用了6根飞机压力加油用导静电橡胶胶管,分别以喷气燃料和液体B为试验介质,开展了橡胶软管对液体颜色变化的试验研究,并与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对于软管性能改进、指导软管实际加油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软管 喷气燃料 液体b 赛波特值
下载PDF
基于Oldroyd-B模型的弹性流体液滴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洁 洪若瑜 +1 位作者 丁剑敏 杨骏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73-1178,共6页
本文采用Oldroyd-B模型对弹性流体中线串珠结构的动力学进行数学模拟。相对于牛顿流体而言,非牛顿流体液丝破裂过程非常缓慢。这种缓慢的破裂过程为流体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显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液滴的排泄和移动。通过主要作用力的总... 本文采用Oldroyd-B模型对弹性流体中线串珠结构的动力学进行数学模拟。相对于牛顿流体而言,非牛顿流体液丝破裂过程非常缓慢。这种缓慢的破裂过程为流体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显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液滴的排泄和移动。通过主要作用力的总合近似分析液丝拉伸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弹性力在弹性液丝动力学中起重要作用,它显著阻碍了液丝从拉伸到排泄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液丝) 模拟 弹性流体 OLDROYD-b 动力学
原文传递
粉末细化对钕铁硼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昕 李建 +3 位作者 陈杰 周磊 刘涛 喻晓军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9年第4期12-15,共4页
通过调整粉末制备工艺研究了粉末粒度的细化对钕铁硼磁体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粉末表面积平均粒度(SMD)从2.8μm降低至2.3μm时,出粉效率降至原有水平的40%左右,粉末均匀度逐步提升,而烧结后磁体的氧质量分数从1000×10^-... 通过调整粉末制备工艺研究了粉末粒度的细化对钕铁硼磁体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粉末表面积平均粒度(SMD)从2.8μm降低至2.3μm时,出粉效率降至原有水平的40%左右,粉末均匀度逐步提升,而烧结后磁体的氧质量分数从1000×10^-6提高至2700×10^-6左右。通过微观结构观察发现,采用细化粉末烧结后富钕相分布更加均匀稠密,烧结后晶粒尺寸分布在3~8μm之间。通过粉末细化,在成分不变的情况下,磁体的矫顽力提升了175k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钕铁硼 粉末粒度 气流磨 矫顽力
原文传递
夸克喷注和胶子喷注硬度特性的研究
13
作者 陈刚 刘连寿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9-474,共6页
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研究了Z0 强子衰变中的三喷注事件 .用b标记方法辨别 ,得到夸克喷注和胶子喷注 .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硬度 .分别计算了发射了胶子的夸克喷注和胶子喷注的硬度分布 .通过胶子和夸克喷注的平均多重数和平均横动... 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研究了Z0 强子衰变中的三喷注事件 .用b标记方法辨别 ,得到夸克喷注和胶子喷注 .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硬度 .分别计算了发射了胶子的夸克喷注和胶子喷注的硬度分布 .通过胶子和夸克喷注的平均多重数和平均横动量对硬度的依赖性以及他们的多重数和横动量在相同硬度区间内的分布情况的计算与比较 ,发现夸克喷注和胶子喷注的硬度特性有显著的差别 .夸克喷注的特性几乎与硬度无关 ,而胶子喷注的特性与硬度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 .当Hd>10GeV时 ,胶子喷注的平均多重数和平均横动量都明显地大于夸克喷注的平均多重数和平均横动量 ;而当Hd <6GeV时 ,结果正好相反 .这表明 ,只是对于较硬的胶子 ,胶子喷注比夸克喷注“胖”的结论才能成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物理学 胶子喷注 夸克喷注 硬度 b标记 蒙特卡洛模拟 量子色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