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6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B/T 7714-2015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玉梅 于长英 《出版与印刷》 2016年第3期31-35,共5页
1987年我国颁布了GB/T 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国家标准,该规则详细地规定了撰写与编辑论著所引用的图书资料的著录规则。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出现,CAJ-CD B/T1-1998《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于1999年2月试... 1987年我国颁布了GB/T 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国家标准,该规则详细地规定了撰写与编辑论著所引用的图书资料的著录规则。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出现,CAJ-CD B/T1-1998《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于1999年2月试行。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普遍应用,因特网迅猛发展,2005年10月1日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简称《旧国标》)实施,该规则凸显了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随着信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文献 著录规则 G b/t 7714-2005 Gb/t 7714-2015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船型参数B/T对单桨型浅吃水肥大船阻力性能的影响——单桨型浅吃水肥大船系列试验之一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立人 《舰船科学技术》 1991年第1期11-13,共3页
在单桨型浅吃水肥大船优秀母型确定的基础上,将表征浅吃水程度和影响阻力性能的重要参数B/T在中心点3.4附近作一小范围的系列性参数变化,以形成B/T=3.0~3.8范围的常用浅吃水肥大型船系列试验阻力图谱,并回归成计算公式,以方便用户。 ... 在单桨型浅吃水肥大船优秀母型确定的基础上,将表征浅吃水程度和影响阻力性能的重要参数B/T在中心点3.4附近作一小范围的系列性参数变化,以形成B/T=3.0~3.8范围的常用浅吃水肥大型船系列试验阻力图谱,并回归成计算公式,以方便用户。 对每一B/T参数的船模,除了进行满载平浮状态的试验外,还进行了80%排水量平浮、60%排水量1.2%纵倾、45%排水量2.5%纵倾和35%排水量2.5%纵倾总计五种不同装载情况的阻力试验,以适应实船在各种不同装载航行状态下的内插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阻力 参数b/t
下载PDF
B/T淋巴细胞间抑制信号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毛丽伟 倪兵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46-49,共4页
B7-CD28家族共刺激信号分子在T淋巴细胞激活、抑制机体耐受及产生理想的T细胞免疫应答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B7-CD28家族共信号分子已经被集中的研究,并且引起免疫调控领域充分的重视。CD80/CD86/CD28/CTLA-4经典途径的新功能的发现以及... B7-CD28家族共刺激信号分子在T淋巴细胞激活、抑制机体耐受及产生理想的T细胞免疫应答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B7-CD28家族共信号分子已经被集中的研究,并且引起免疫调控领域充分的重视。CD80/CD86/CD28/CTLA-4经典途径的新功能的发现以及这一家族包括B7-H1/B7-DC/PD-1,B7-H2/ICOS,B7-H4和BTLA的新途径的确定,都拓宽了我们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调控的理解。本文就CTLA-4、PD-1和BTLA对T细胞应答的负性调节以及在维持外周耐受中起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LA 淋巴细胞 抑制信号
下载PDF
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在免疫调控和免疫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宁召臣 王晓彤 熊化保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66-1473,共8页
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是免疫调控中重要的检查点分子之一。BTLA属于CD28超家族,其蛋白质结构类似于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是免疫调控中重要的检查点分子之一。BTLA属于CD28超家族,其蛋白质结构类似于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BTLA主要在B细胞和T细胞中表达,也被发现存在于其它一些先天免疫细胞,例如树突状细胞和单核细胞中。到目前为止,疱疹病毒入侵介质(herpesvirus entry mediator,HVEM)是在人类细胞中发现的BTLA的唯一配体。HVEM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超家族,其与BTLA的相互作用直接连接了CD28和TNFR两大家族。BTLA与HVEM的结合通常介导免疫抑制效应,并在维持免疫耐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BTLA/HVEM通路除了提供负调控信号以外,还能促进T细胞的存活,这种双重信号系统的存在使得BTLA介导的免疫调控更加精细和复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TLA参与并影响了T细胞、B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等介导的免疫调控,并因此在多种免疫相关疾病,例如炎症、肿瘤、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为基础,就BTLA在免疫调控及免疫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 免疫调控 免疫相关疾病
下载PDF
超浅吃水肥大船快速性试验研究(L/B=5,B/T=4,CB≌0.816)
5
作者 刘希武 顾南雄 《舰船性能研究》 1991年第1期1-32,共32页
关键词 船舶 试验 L/b=5 b/t=4 Cb≌0.816
全文增补中
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在急性哮喘小鼠模型CD4^+ T淋巴细胞表达的研究
6
作者 靳钰 刘永安 +1 位作者 臧远胜 修清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4期15-18,共4页
目的研究负向共刺激受体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在急性哮喘小鼠模型脾脏CD4+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及地塞米松对BTLA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BALB/C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 目的研究负向共刺激受体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在急性哮喘小鼠模型脾脏CD4+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及地塞米松对BTLA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BALB/C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OVA联合AL(OH)3第1和第8天分别致敏和第15~17天激发,建立急性哮喘模型。HE染色观察3组气道炎症浸润情况;Elisa检测血清IL-4和IFN-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BTLA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哮喘组肺部小气道和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EOS)明显,上皮细胞增生;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组脾脏CD4+T淋巴细胞表面BTL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BTLA在地塞米松治疗组比哮喘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TLA在急性哮喘模型表达上调参与炎症调控;地塞米松能进一步上调BTLA表达,抑制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b 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 CD4+t细胞 地塞米松
下载PDF
儿童CD19 CAR-T细胞治疗相关B细胞再生障碍的临床意义和对策
7
作者 卢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8-582,共5页
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在CD 19 CAR-T细胞治疗后普遍发生B细胞再生障碍(BCA),BCA持续的时间长短对患者的免疫状态及预后会产生影响。对BCA的充分认识有助于临床医师科学、规范、合理地选择治疗策略,减少CAR-T治疗后白血病患... 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在CD 19 CAR-T细胞治疗后普遍发生B细胞再生障碍(BCA),BCA持续的时间长短对患者的免疫状态及预后会产生影响。对BCA的充分认识有助于临床医师科学、规范、合理地选择治疗策略,减少CAR-T治疗后白血病患儿的感染机会,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 CD 19 CAR-t b细胞再生障碍 儿童
下载PDF
伴单克隆B淋巴细胞和单克隆浆细胞增殖的AITL 1例
8
作者 徐腾飞 刘金立 朱永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7期1195-1198,共4页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一种预后较差的侵袭性淋巴瘤。本文报道1例伴单克隆B淋巴细胞和单克隆浆细胞增殖AITL患者的诊疗经过,以提高对AITL的认识及诊疗水平,从而减少漏诊和误诊。
关键词 单克隆b淋巴细胞 单克隆浆细胞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ITP患者PD-1/PD-L1表达特点及其在Treg与Breg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9
作者 许腾 崔彦杰 +2 位作者 李智伟 刘红春 郝立君 《西部医学》 2024年第4期608-613,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特点及其在调节性T细胞(Treg)、调节性B细胞(Breg)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ITP患者106例作为观察...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特点及其在调节性T细胞(Treg)、调节性B细胞(Breg)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ITP患者10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患者32例,中度患者44例,重度患者3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Treg细胞百分比、Breg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表面PD-1阳性率、Breg细胞表面PD-L1阳性率等,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Breg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TGF-β、IL-10和IL-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reg细胞表面PD-1阳性率、Breg细胞表面PD-L1阳性率、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sPD-1)和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sPD-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患者Breg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患者(均P<0.05),而Treg细胞表面PD-1阳性率、Breg细胞表面PD-L1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均P<0.05)。Treg细胞表面PD-1阳性率与Breg细胞表面PD-L1阳性率呈正相关(r=0.446,P<0.05)。观察组治疗后Breg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TGF-β、IL-10和IL-4水平有所升高(P<0.05),而Treg细胞表面PD-1阳性率、Breg细胞表面PD-L1阳性率、sPD-1和IL-17水平有所降低(P<0.05),治疗前后sPD-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P患者Treg细胞表面PD-1和Breg细胞表面PD-L1阳性率明显升高,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同时Treg细胞表面PD-1和Breg细胞表面PD-L1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调节性t细胞 调节性b细胞
下载PDF
GZMB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中的表达及与T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杨卫 李媛媛 +1 位作者 张丽柯 徐全晓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颗粒酶B(granzyme B,GZMB)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中的表达及与T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3例为观察组,根据肿瘤分期分为T_(1)N_(0)M_(0)组、T_(2)N_(0)M_(0... 目的:探讨颗粒酶B(granzyme B,GZMB)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中的表达及与T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3例为观察组,根据肿瘤分期分为T_(1)N_(0)M_(0)组、T_(2)N_(0)M_(0)组、T_(2)N_(1)M_(0)组、T_(3)N_(0)M_(0)组及T_(3)N_(1)M_(0)组;选择同期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物患者9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GZMB及T淋巴细胞水平;对乳腺癌患者GZMB与T淋巴细胞参数完成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患者GZ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不同分期下CD_(8)^(+)水平无统计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中T_(3)N_(1)M_(0)组GZMB水平高于其余4组(P<0.05),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低于其余4组(P<0.05);乳腺癌患者分期越高,GZMB水平越高,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越低;Pearson相关性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GZMB水平与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GZMB在乳腺癌患者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在不同分期中存在差异,且与T淋巴细胞水平存在相关性,可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酶b 乳腺癌 乳腺良性肿物 t淋巴细胞水平 相关性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BAFF调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Th17/Treg平衡的研究
11
作者 李巍 马西虎 +4 位作者 刘晓 费飞 秦兰 买尔吾甫·木合布力 白玉盛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267-1272,共6页
目的:探讨B细胞激活因子(BAFF)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体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制备豚鼠抗小鼠血小板抗血清(GP-APS),并将150只无特定病原级别的成年雄性BALB/c小鼠(7~8周龄)... 目的:探讨B细胞激活因子(BAFF)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体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制备豚鼠抗小鼠血小板抗血清(GP-APS),并将150只无特定病原级别的成年雄性BALB/c小鼠(7~8周龄)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分别为对照组(空白对照)和ITP组(GP-APS诱导),ITP+rhBAFF组(ITP组联合静脉注射50μg/kg/50μL重组人BAFF蛋白),并在ITP+rhBAFF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联合Notch1的抑制剂(DAPT)或PI3K/Akt的抑制剂Polygalacin D(PGD),设立ITP+rhBAFF+DAPT组和ITP+rhBAFF+PGD组,除对照组和ITP组外,均为静脉注射给药,DAPT注射剂量100μg/kg;PGD注射剂量25μg/kg,静脉注射总体积均为50μL,每日1次。1周后取小鼠1mL外周血并分离血清和单个核细胞。用免疫荧光化学检测单个核细胞中BAFF和Notch1的定位。对外周血中的血小板进行计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小鼠外周血血清BAFF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I3K、AKT、Notch1、p-Akt(Thr308)、p-Akt(Ser473)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单个核细胞中Th17/Treg的比例变化。结果:ITP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BAFF与Notch1共定位在细胞膜。与对照组比较,ITP组BAFF、Notch1、p-Akt(Thr308)、p-Akt(Ser473)的表达增加,血小板数目和Treg比例减少,Th17比例增加(P<0.05)。与ITP组比较,ITP+rhBAFF组BAFF、Notch1、p-Akt(Thr308)、p-Akt(Ser473)的表达增加,血小板数目和Treg比例减少,Th17比例增加(P<0.05)。与ITP+rhBAFF组比较,ITP+rhBAFF+DAPT组BAFF、Notch1、p-Akt(Thr308)、p-Akt(Ser473)的表达降低,血小板数目和Treg比例增加,Th17比例降低(P<0.05)。与ITP+rhBAFF组比较,ITP+rhBAFF+PGD组BAFF、Notch1、p-Akt(Thr308)、p-Akt(Ser473)的表达降低,血小板数目和Treg比例增加,Th17比例降低(P<0.05)。结论:BAFF通过激活Notch1/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体内Th17比例增加及Treg比例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激活因子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小鼠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的平衡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F-κB、CD64水平预测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价值
12
作者 王菲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核因子-κB(NF-κB)、簇分化抗原64(CD64)水平预测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95例新生儿败血症,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80)和死亡...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核因子-κB(NF-κB)、簇分化抗原64(CD64)水平预测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95例新生儿败血症,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80)和死亡组(n=15)。比较两组患儿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短轴缩短率(FS)、升主动脉内径(AAO)、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F-κB、CD64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新生儿败血症预后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电图指标及实验室指标预测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儿肌酸激酶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FS、AAO及LVEF高于死亡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儿CD3^(+)、CD4^(+)水平高于死亡组,NF-κB、CD64水平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S、LVEF、CD64是影响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FS、LVEF、CD64联合预测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0.827、0.895和0.877(P<0.05)。【结论】FS、LVEF联合CD64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临床可通过密切监测上述指标及时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采取相关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脓毒症 超声心动描记术 t淋巴细胞亚群 NF-κb/血液 预后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疾病时期外周血中ILC、B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张海燕 王禹舟 迪军荣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431-1434,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不同疾病时期外周血中固有淋巴细胞(ILC)、B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神木市医院收治的90例SLE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组),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不同疾病时期外周血中固有淋巴细胞(ILC)、B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神木市医院收治的90例SLE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组),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评价所有SLE患者的病情活动程度,其中活动组(SLEDAI≥5分)32例,非活动组(SLEDAI<5分)58例,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9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的外周血ILC1、ILC2、ILC3、记忆B细胞、静止B细胞和CD4^(+)、CD8^(+)、CD4^(+)/CD8^(+)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ILC、B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LC1、记忆B细胞、CD8^(+)水平分别为(20.35±2.51)%、(25.45±6.70)%、(36.20±2.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55±1.20)%、(21.79±6.53)%、(31.28±2.74)%,ILC2、ILC3、静止B细胞、CD4^(+)、CD4^(+)/CD8^(+)水平分别为(10.12±1.34)%、(6.20±1.12)%、(60.23±8.14)%、(30.85±3.30)%、0.81±0.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49±3.48)%、(14.36±2.41)%、(42.05±3.38)%、(42.05±3.38)%、1.53±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患者的ILC1、记忆B细胞、CD8^(+)水平分别为(22.40±2.53)%、(32.02±9.12)%、(39.36±3.16)%,明显高于非活动组的(18.64±2.04)%、(26.88±6.45)%、(34.90±2.20)%,ILC2、ILC3、静止B细胞、CD4^(+)、CD4^(+)/CD8^(+)水平分别为(8.66±0.81)%、(5.73±1.10)%、(56.86±10.42)%、(27.96±3.10)%、0.68±0.05,明显低于非活动组的(19.68±1.85)%、(8.50±1.84)%、(62.03±11.25)%、(34.50±3.62)%、0.98±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LC1、记忆B细胞、CD8^(+)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均呈正相关(r=0.726、0.549、0.500,P<0.05),LC2、ILC3、静止B细胞、CD4^(+)、CD4^(+)/CD8^(+)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均呈负相关(r=-0.503、-0.715、-0.705、-0.668、-0.734,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ILC、B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对其监测有助于评估疾病进展和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固有淋巴细胞 b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疾病活动度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T、B细胞表位的免疫信息学预测与分析
14
作者 李渊源 孙琦 +3 位作者 杨齐 黄转青 张莹 徐风华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6,共8页
旨在通过免疫信息学方法预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结构蛋白的T、B细胞表位,为非洲猪瘟(ASF)表位疫苗的设计研制提供参考。从NCBI和RCSB数据库获取ASFV蛋白质序列和三维结构,利用IEDB、DTU Health Tech等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对ASFV的5... 旨在通过免疫信息学方法预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结构蛋白的T、B细胞表位,为非洲猪瘟(ASF)表位疫苗的设计研制提供参考。从NCBI和RCSB数据库获取ASFV蛋白质序列和三维结构,利用IEDB、DTU Health Tech等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对ASFV的5种结构蛋白p72、p17、p49、M1249L和H240R的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线性B细胞和构象B细胞表位进行鉴定。结果显示:5种蛋白质均为亲水性,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仅M1249L例外;预测到抗原性良好、无毒、无致敏的细胞毒性T细胞优势表位27个,线性B细胞优势表位35个;预测到仅针对p72的构象B细胞优势表位2个。结论:ASFV的5种蛋白质可能具有多个潜在T、B细胞表位,其中B细胞表位相对占优,5种蛋白质中p72和M1249L最具疫苗研发前景,可结合蛋白质相关参数信息为构建ASF表位疫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预测 表位 t细胞 b细胞 免疫信息学
下载PDF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白介素-28B及高尔基体蛋白7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张馨心 刘亚清 +1 位作者 崔永辉 许春进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白介素-28B (IL-28B)及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112例健...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白介素-28B (IL-28B)及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11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28B、GP73及T淋巴细胞水平,分析IL-28B、GP73、T淋巴细胞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IL-28B、GP73及CD8^(+)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3^(+)、CD4^(+)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380、13.155、9.827、9.939、16.367、11.453,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28B、GP7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低分化、有血管浸润者血清中IL-28B、GP73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无血管浸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中CD3^(+)、CD4^(+)、CD8^(+)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水平在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分化程度及血管浸润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者血清GP73、IL-28B水平均高于生存者,CD4^(+)/CD8^(+)指标低于生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29、2.082、9.267,P<0.05)。结论: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IL-28B、GP73及CD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D3^(+)、CD4^(+)及CD4^(+)/CD8^(+)指标下降,IL-28B、GP73及CD4^(+)/CD8^(+)水平与相关病理特征、预后具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癌 t淋巴细胞 白介素-28b 高尔基体蛋白73
下载PDF
HBV相关肝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研究
16
作者 刘晨瑞 李亚萍 +5 位作者 王怡恺 张雯 郝苗 王文俊 李婷 党双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93-301,共9页
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与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不同疾病程度的HBV相关肝病患者的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及与肝病阶段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探究.目的探究不同阶段HBV相关... 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与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不同疾病程度的HBV相关肝病患者的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及与肝病阶段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探究.目的探究不同阶段HB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细胞因子变化特点及关联性.方法本研究为一项观察性研究,共纳入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6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decompensated cirrhosis,DCC)患者122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109例,收集患者一般信息、病史、治疗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Child-Paugh分级及HCC患者肿瘤巴塞罗那分期,分析各项指标,尤其是T细胞亚群计数及细胞因子的组间差异及特征.结果HBV相关肝硬化、HCC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与Child分级A到C呈负相关.HCC患者CD8^(+)T细胞绝对计数显著低于DCC[240(150-379)cells/μLvs 277(154-435)cells/μL,P<0.05]及CHB[240(150-379)cells/μL vs 452(269-706)cells/μL,P<0.001]患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在HCC组均最高.DCC、HCC患者Child-Paugh分级越差,CD3^(+)、CD8^(+)T细胞水平越低,IL-6水平越高.HCC患者CD3^(+)、CD8^(+)T细胞水平随着肿瘤巴塞罗那分期由A到D呈下降趋势,IL-6呈上升趋势.且肝硬化、HCC患者CD3^(+)(r=-0.340,P<0.001)、CD8^(+)(r=-0.353,P<0.001)T细胞水平与IL-6升高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HBV相关肝硬化、HCC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计数与Child分级(由A到C)呈负相关,且IL-6水平与CD8^(+)T细胞计数存在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肝细胞癌 t细胞亚群计数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伴B淋巴细胞增生2例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17
作者 范玲 李文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23年6~9月确诊的2例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病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的小RN... 目的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23年6~9月确诊的2例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病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的小RNA(Epstein-barr virus encoded small RNA,EBER)检测,观察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原位杂交EBER检测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老年男性患者,病变部位均为右侧鼻腔,组织学特征为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细胞大中小不等,以中大细胞为主,胞核不规则,胞质淡染或透明,核椭圆形,染色质呈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较多见,凝固性坏死及凋亡明显;背景见小淋巴细胞灶状聚集,淋巴滤泡散在分布。免疫组织化学CD2,CD3,CD56,TIA-1和颗粒酶B(GrB)阳性表达;CD20,CD79a和PAX-5局灶阳性表达;CD21,CD23及CD35见残存FDC网;CD5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约30%。原位杂交检测EBER肿瘤细胞阳性。病理诊断:ENKTL伴B淋巴细胞增生。结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伴B淋巴细胞增生少见,尤其是B淋巴细胞增生形成淋巴滤泡时,经验不足很容易造成诊断困扰,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综合分析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b淋巴细胞增生 反应性增生
下载PDF
CAR-T细胞治疗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王楣艳 蔡梦洁 +1 位作者 朱明清 仇惠英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3期381-386,共6页
目的 探讨CAR-T细胞疗法治疗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CAR-T治疗的21例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CAR-T的有... 目的 探讨CAR-T细胞疗法治疗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CAR-T治疗的21例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CAR-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21例老年B-ALL患者CAR-T治疗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分别为:38.1%(8/21),42.9%(9/21)和28.6%(6/21);与CAR-T回输前相比,CAR-T后一周白细胞绝对计数无显著差异,一个月后显著升高(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在CAR-T后一周和一个月均无显著差异(P>0.05),C反应蛋白在CAR-T后7天显著升高,30天后显著降低(-3 d vs 7 d,P=0.007;30 d vs 7 d,P=0.000 6);首次输注CAR-T后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为85.7%(18/21),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CAR-T后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81.0%,与性别、CAR-T细胞类型、费城染色体、高肿瘤负荷、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次数、LDH值以及血小板计数均无相关性(P>0.05),中位PFS为13个月;R/R B-ALL患者CAR-T治疗后CR率为75%(6/8),PFS率为67.5%,中位PFS时间为12个月;回输CAR-T后复发时间平均为10.2个月。结论 CAR-T细胞疗法用于治疗老年B-ALL患者具有较好的缓解率,为预后差的老年B-ALL患者提供有潜能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CAR-t细胞疗法 预后
下载PDF
靶向BCMA CAR-T治疗RRMM的局限性及优化策略
19
作者 刘汇洪 王立茹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5期183-188,共6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快速发展,为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带来新的曙光,尤其B细胞成熟抗原(BCMA)作为迄今为止最成功的靶标,靶向BCMA CAR-T疗法可以使MM的症状获得持久且深度的缓解,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治疗中取...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快速发展,为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带来新的曙光,尤其B细胞成熟抗原(BCMA)作为迄今为止最成功的靶标,靶向BCMA CAR-T疗法可以使MM的症状获得持久且深度的缓解,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由于抗原逃逸、CAR-T衰竭等因素,多数患者仍会进展或复发,靶向BCMA CAR-T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患者的后续治疗缺乏标准方案。同时,复杂、昂贵且耗时的个性化CAR-T制造流程也限制其临床疗效的发挥。针对此现状,该综述总结了靶向BCMA CAR-T治疗的局限性及其机制,同时结合MM治疗领域新进展,提出改善进展或RRMM患者结局的潜在优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成熟抗原 CAR-t疗法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耐药性
下载PDF
银杏内酯B通过调控脑内T细胞特性及与胶质细胞间相互作用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的神经功能恢复
20
作者 刘佳 叶岩荣 +4 位作者 沈赟 唐启瑛 陈梅卿 易可慧 陈少壮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目的探究银杏内酯B调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小鼠的脑内T细胞生物学特性及T细胞与胶质细胞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6只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PBS组)和银杏内酯B组(GB组)。Sham组仅给予假手术处理;PBS组和GB... 目的探究银杏内酯B调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小鼠的脑内T细胞生物学特性及T细胞与胶质细胞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6只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PBS组)和银杏内酯B组(GB组)。Sham组仅给予假手术处理;PBS组和GB组均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损伤即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并于损伤后连续14 d分别鼻饲等体积的PBS和银杏内酯B溶液。采用转棒实验及神经功能评分法评估3组小鼠的神经功能变化;并于实验第15天取PBS组和GB组小鼠脑损伤区及周边皮层、胼胝体及纹状体的新鲜组织,采用单细胞测序方法评估该区域中T细胞及其亚群的生物学特性,并进一步探索T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机制。结果与Sham组相比,PBS组和GB组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上升(P<0.001),掉落前运动时程均显著降低(P<0.001);与PBS组相比,GB组在缺血性脑损伤后5、10、15d的神经功能评分有下降趋势,掉落前运动时程有上升趋势,尤其15d时的掉落前运动时程显著上升(P<0.05)。与PBS组相比,GB组小鼠在脑损伤后15d时脑内T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0.05),增殖性T细胞数量及脂质代谢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所有T细胞的细胞外基质重塑显著增多(P<0.05);同时,GB组小鼠脑内T细胞与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小胶质细胞自身、小胶质细胞与少突胶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均显著增强,主要表现为CD74与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CSF1R)与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CSF1)的相互作用增强(P<0.05),但T细胞的炎性水平与PBS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线栓法MCAO损伤手术可成功构建小鼠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银杏内酯B可能通过调控小鼠脑内T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胶质细胞间的互作关系,促进小鼠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缺血性脑卒中 t细胞 胶质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