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cl-2 GENE REARRANGEMENT DETERMINED BY PCR AS AMEAN TO DETECT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MALIGNANT LYMPHOMAS
1
作者 向直富 卢玉英 +3 位作者 赖永榕 陈燕 李慧玉 邹萍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9-52,共4页
Objective: To develop a sensitive method to detect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and to elucidate the significance of bcl-2 gene rearrangement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alignant lymphoma. Methods: Using polymerase cha... Objective: To develop a sensitive method to detect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and to elucidate the significance of bcl-2 gene rearrangement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alignant lymphoma. Methods: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o detect bcl-2 gene rearrangement and using serial dilution method to define the sensitivity of PCR. Results: In 9 different malignant lymphoma cell lines, Su-DHL-4 and Su-DHL-6 were shown bcl-2(MBR)/JH rearrangement, the sensitivity of PCR was 1:105. In 16 patients with follicular lymphoma, the peripheral blood and bone marrow were PCR positive in 4 cases both at initial diagnosis and after complete remission. Conclusion: Detection of bcl-2 gene rearrangement by PCR provides a sensitive and specific assay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staging of disease, pro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reatment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MPHOM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bcl-2 gene gene rearrangement
下载PDF
Point mutation of 5' noncoding region of BCL-6gene in primary gastric lymphomas
2
作者 Da-LiuMin Xiao-YanZhou Wen-TaoYang Hong-FenLu Tai-MingZhang Ai-HuaZhen Pei-ZhengCao Da-RenSh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1-55,共5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utations of the 5' noncoding region of BCL-6 gen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rimary gastric lymphomas. METHODS: PCR and direct DNA sequencing were used to identify BCL-6 gene mutations in 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utations of the 5' noncoding region of BCL-6 gen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rimary gastric lymphomas. METHODS: PCR and direct DNA sequencing were used to identify BCL-6 gene mutations in the 5' noncoding region in 29 cases of gastric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 and 18 cases of gastric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lymphoma as well as 10 cases of reactive hyperplasia of lymph node (LRH). RESULTS: Six of 29 gastric DLBCLs (20.7%), 4 of 18 gastric MALT lymphomas (22.2%) and 1 of 10 LRHs(10%) were found to have mutations. All mutations were single-base substitutions and the frequency of single-base changes was 0.20×1O^(-2)-1.02×1O^(-2)per bp. CONCLUSION: Point mutations in the 5' noncoding region of BCL-6 gene are found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rimary gastric DLBCLs and MALT lymphomas, suggesting that they may, in some extent, participat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rimary gastric DLBCLs and MALT lymphom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lymphomas bcl-6 gene 5' noncoding region Point mutation
下载PDF
BCL-6基因重排在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文亦磊 曾丽平 +2 位作者 马韵 王名法 李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7-450,共4页
目的研究BCL-6基因重排在广西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不同免疫类型中的发生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126例结外DLBCL进行CD10、BCL-6、MUM1、Ki67检测,采用Hans免疫分型方法将结外DLBCL分为生发中心样(GCB样)... 目的研究BCL-6基因重排在广西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不同免疫类型中的发生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126例结外DLBCL进行CD10、BCL-6、MUM1、Ki67检测,采用Hans免疫分型方法将结外DLBCL分为生发中心样(GCB样)和非生发中心样(非GCB样)两个免疫亚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BCL-6基因重排。结果 126例DLBCL中,GCB样型48例(38.1%),非GCB样型78例(61.9%)。BCL-6基因重排阳性率42.9%(54/126),其中GCB样型的BCL-6基因重排阳性率31.3%(15/48),非GCB样型的BCL-6基因重排阳性率50.0%(39/78),非GCB样型的基因重排阳性率高于GCB样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在GCB样型还是在非GCB样型中BCL-6基因重排与Ki67表达均未表现出相关性(P>0.05)。结论结外DLBCL以非GCB样免疫类型占多数,两种亚型中均有一定比例发生BCL-6基因重排,其中预后较差的非GCB样型发生该基因重排的概率更高,提示该基因异常对结外DLBCL患者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在GCB样型和非GCB样型中,BCL-6基因重排与Ki67表达均未表现出相关性,提示BCL-6基因重排可能并未对结外DLBCL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起到直接或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分型 bcl-6基因重排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唇腺组织BCL-6基因重排的检测及意义
4
作者 杨敏 梁胜翔 +3 位作者 李宝贞 石宇红 许佳 莫汉有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4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 SS)并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唇腺组织BCL-6基因重排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p SS并发NHL组(16例),p SS未并发NHL组(20例),NHL未并发p SS组(阳性对照组,20例),健康人群组(阴性对照组,20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 SS)并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唇腺组织BCL-6基因重排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p SS并发NHL组(16例),p SS未并发NHL组(20例),NHL未并发p SS组(阳性对照组,20例),健康人群组(阴性对照组,20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组研究对象唇腺组织BCL-6基因的重排情况。结果 p SS并发NHL组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为56.2%(9/16),p SS未并发NHL组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为20.0%(4/20),NHL未并发p SS组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为50.0%(10/20),正常人群组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为5.0%(1/20)。4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25,P=0.000)。p SS并发NHL组与NHL未并发p SS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1,P=0.139)。p SS并发NHL组BCL-6基因重排发生率显著高于p SS未并发NHL组(χ2=78.658,P=0.000)及健康人群组(χ2=88.391,P=0.000)。结论 BCL-6基因重排与p SS并发NHL相关,BCL-6基因重排可作为预测p SS并发NHL的生物学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非霍奇金淋巴瘤 bcl-6基因 基因重排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伴有MYC、Bcl-2和/或Bcl-6基因易位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研究
5
作者 李思静 闫淑芳 +5 位作者 马志萍 苏丽萍 杨美虹 杨柳青 刘波 李新霞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9期746-750,755,共6页
目的探讨伴有MYC、Bcl-2和/或Bcl-6基因易位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CL)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48例DLBCL石蜡组织切片,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基因检测进一步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形态学特点。结果FISH筛... 目的探讨伴有MYC、Bcl-2和/或Bcl-6基因易位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CL)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48例DLBCL石蜡组织切片,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基因检测进一步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形态学特点。结果FISH筛选出的18例为伴有MYC、Bcl-2和/或Bcl-6基因易位的HGBCL,形态学以中心母细胞型为主,可见星空现象、凝固性坏死,核分裂象和凋亡小体;MYC/Bcl-6基因易位双打击淋巴瘤(MYC/Bcl-6 DHL)12例;MYC/Bcl-2基因易位双打击淋巴瘤(MYC/Bcl-2 DHL)2例;MYC/Bcl-2/Bcl-6三打击淋巴瘤(THL)4例。Hans分型10例为GCB型,8例为non-GCB型;随访时间24个月,MYC/Bcl-6 DHL比MYC/Bcl-2 DHL患者中位生存期长、但总生存率相似(P=0.133)。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HL和骨髓累及的伴有MYC、Bcl-2和/或Bcl-6基因易位HGBCL患者总生存期(OS)低,病理分型与预后无关。结论本研究中MYC/Bcl-6 DHL的患病率较高,以non-GCB型多见;伴有基因易位的HGBCL患者治疗效果差,诊断有赖于荧光原位杂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 MYC bcl-2 bcl-6 基因易位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基因重排检测技术联合玻璃体液中IL-10和IL-6检测对PIOL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吕永川 彭金萍 +4 位作者 管英朝 张阳 张淑清 树玲博 陶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研究基因重排检测技术联合玻璃体液中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细胞因子检测对原发性眼内淋巴瘤(PIOL)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01/2019-12收治的拟诊断为PIOL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经诊断性玻璃体切割术病理检... 目的:研究基因重排检测技术联合玻璃体液中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细胞因子检测对原发性眼内淋巴瘤(PIOL)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01/2019-12收治的拟诊断为PIOL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经诊断性玻璃体切割术病理检查确诊PIOL患者21例,葡萄膜炎6例;回顾性分析其基因重排检测结果及玻璃体液中IL-10、IL-6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基因重排检测技术、玻璃体液中IL-10、IL-6水平及两者联合对PIOL的诊断价值。结果:纳入的21例PIOL患者中,15例IhH FR2单克隆性重排序列,阳性率为71%(15/21);4例检出TCRG克隆性基因重排序列;经ROC曲线分析显示基因重排检测技术诊断PIOL的曲线下面积值(AUC)为0.857,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1.43%、100.00%;PIOL患者玻璃体液中IL-10及IL-10/IL-6水平均显著高于葡萄膜炎患者,但两种病变患者IL-6水平无差异(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IL-10诊断PIOL的AUC值最高,以170.90pg/mL为IL-10的cut-off,其诊断PIOL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6.67%、100.00%;而以1.95为IL-10/IL-6比值的cut-off,其诊断PIOL的敏感性为52.40%、特异性为100.00%;基因重排检测技术联合玻璃体液中IL-10、IL-10/IL-6水平检测诊断PIOL的AUC为0.893,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24%、83.33%。结论:单一基因重排检测技术诊断PIOL敏感性欠佳,联合玻璃体液中IL-10、IL-6水平检测可获得更佳的诊断敏感性,且特异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眼内淋巴瘤 基因重排检测技术 细胞因子 白介素-10 白介素-6
下载PDF
弥漫大 B 细胞性淋巴瘤中 bc1-6基因异常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7
作者 周晓燕 闵大六 +3 位作者 杨文涛 陆洪芬 郑爱华 施达仁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5期382-386,共5页
目的:观察中国人弥漫大 B 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 bcl-6基因突变、基因重排及蛋白表达的特征,探讨其存 DLBCL 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51例淋巴结内外 DLBCL 和10例淋... 目的:观察中国人弥漫大 B 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 bcl-6基因突变、基因重排及蛋白表达的特征,探讨其存 DLBCL 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51例淋巴结内外 DLBCL 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石蜡切片组织中 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高频区段E1.7、E1.8、E1.10、E1.11、E1.12的突变和蛋白表达;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32例淋巴结内 DLBCL 和5例 RLH 中 bcl-6基因的重排。结果:①12/51(23.5%)DLBCL 存在 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主要集中于 E1.11、E1.12和 E1.10,2/10(20.0%)RLH 的生发中心细胞亦可见有 bcl-6突变;②9/32(28.1%)DLBCL 有 bcl-6基因重排,而 RLH 中均未检测到 bcl-6基因重排;③38/51 (74.5%)DLBCL 中可见 bcl-6蛋白细胞核表达,表达形式有滤泡样型、中间型、散在型,RLH 中可见生发中心细胞均呈 bcl-6阳性表达;④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重排和蛋白表达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①bcl-6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均可同时发生于 DLBCL 和 RLH 的生发中心,表明两者是生发中心和生发中心细胞起源 DLBCL 的标志,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②bcl-6蛋白在不同病例中的不同表达形式不仅反映了 DLBCL 的异质性,还可能与 DLBCL 的分子亚型和预后有关:③bcl-6基因重排仅发生于 DLBCL而不发生于 RLH,表明其可能参与了部分 DLBCL 的发生,并可作为 DLBCL 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 bcl-6 突变 基因重排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融合基因异构体分型与bcl-2表达、临床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柳金 齐振华 曹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64-566,共3页
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 ,测定 2 8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APL)患者的抗凋亡基因 bcl 2 蛋白 /mRNA表达水平 ,并分析APL融合基因异构体分型与bcl 2基因表达、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 ,异构体之间的bcl 2蛋白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显... 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 ,测定 2 8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APL)患者的抗凋亡基因 bcl 2 蛋白 /mRNA表达水平 ,并分析APL融合基因异构体分型与bcl 2基因表达、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 ,异构体之间的bcl 2蛋白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P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基因 预后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融合基因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各分子亚型中的bcl-6基因重排与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方平 刘艳辉 +8 位作者 骆新兰 庄恒国 李丽 罗东兰 许洁 张芬 张明辉 杜欣 李文瑜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1-376,共6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各分子亚型中的bcl-6基因重排、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运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149例DLBCL组织中bcl-6基因重排进行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各分子亚型中的bcl-6基因重排、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运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149例DLBCL组织中bcl-6基因重排进行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法)检测bcl-6以及细胞增殖指标Ki-67、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3、p27^Kip及Geminin等蛋白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49例DLBCL可被分成3个分子亚型,其中40例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样)亚型,75例为活化的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ABC样)亚型,34例为Type3亚型。有118例成功进行了FISH检测,33例可检测到bcl-6基因重排,阳性率为28.0%。其中35.5%(22/62)的ABC样亚型DLBCL呈现bcl-6基因重排;较GCB样亚型(6/31,19.4%)和Type3亚型(5/25,20.0%)的bcl-6基因重排高(P=0.160)。在绝大部分(26/33,78.8%)有bcl-6基因重排的DLBCL中,伴随有bcl-6蛋白的过度表达,明显高于无bcl-6基因重排的病例(53/84,62.4%,P=0.088)。有bcl-6基因重排的DLBCL中,24例(24/33,72.7%)cyclin D3呈现高水平表达,明显高于bcl-6基因无易位DLBCL组中的cyclin D3表达(37/81,45.7%,P=0.009)。在33例bcl-6基因易位的DLBCL中,29例(87.9%)为Ann Arbor Ⅲ~Ⅳ期,较bcl-6基因无易位高者(65/85,76.5%,P=0.167)。单变量Cox风险比模型分析发现,bcl-6基因重排与患者的生存率呈负相关,是一个危险因子,相对危险度(RR)为1.842。结论bcl-6基因重排导致的bcl-6蛋白表达上调参与了部分DLBCL的发病过程,并可能成为DLBCL的ABC样亚型的一个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基因 bcl-6 基因重排 免疫表型分型 预后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bcl-6蛋白表达及基因重排 被引量:4
10
作者 闵大六 夏海龙 +5 位作者 周晓燕 孙孟红 杨文涛 张太明 郑爱华 施达仁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bcl-6和CD10蛋白表达以及基因重排的特点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分析51例DLBCL(22例为淋巴结内,29例为淋巴结外)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石蜡组织中bcl-6蛋白表达,并与CD1...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bcl-6和CD10蛋白表达以及基因重排的特点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分析51例DLBCL(22例为淋巴结内,29例为淋巴结外)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石蜡组织中bcl-6蛋白表达,并与CD10的表达作比较分析;应用断裂分离探针及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32例淋巴结内DLBCL(22例为石蜡组织,10例为新鲜组织)和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石蜡组织中bcl-6基因的重排。结果(1)淋巴结内、外DLBCL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bcl-6蛋白均呈细胞核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7%(16/22)、75.9%(22/29)、100.0%(10/10);CD10的阳性率分别为40.9%(9/22)、41.4%(12/29)、100.0%(10/10),所有CD10阳性肿瘤均共同表达bcl-6蛋白。(2)40.9%(9/22)的淋巴结内DLBCL和41.4%(12/29)的淋巴结外DLBCL为两蛋白共同阳性表达;将之与两蛋白均不表达的DLBCL(27.3%,6/22和24.1%,7/29)相比,前者(Ⅰ或Ⅱ期)的临床分期低于后者(Ⅲ或Ⅳ期,P<0.05)。(3)淋巴结内DLBCL样本中bcl6基因重排阳性率为28.1%(9/32),其中石蜡组织样本阳性率为27.3%(6/22),新鲜组织样本阳性率为30.0%(3/10),P>0.05。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样本中均未检测到bcl-6基因重排,与DLBCL相比P<0.05。结论(1)在DLBCL中bcl6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bcl-6和CD10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以协助DLBC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cl6和CD10共同阳性的DLBCL可能具有更好的预后。(2)bcl-6基因重排可能参与了部分DLBCL的发生,并可作为DLBCL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排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荧光原位杂交(FISH) DLBCL 表达及 瘤组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ENVISION法 bcl-6基因 诊断和鉴别诊断 CD10 临床病理意义 免疫组织化学 石蜡组织 P〉0.05 蛋白表达 淋巴结外 组织样本 细胞核表达
原文传递
胃腺癌中ROS1基因重排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亚宁 王娅南 +2 位作者 贾友超 谭莉莉 臧爱民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11期1386-1389,共4页
目的分析ROS1基因重排与胃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60例胃腺癌肿瘤组织中ROS1基因的重排;采用siRNA和Real-time PCR检测ROS1重排与胃癌细胞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中ROS1基因... 目的分析ROS1基因重排与胃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60例胃腺癌肿瘤组织中ROS1基因的重排;采用siRNA和Real-time PCR检测ROS1重排与胃癌细胞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中ROS1基因重排发生率为1.7%(1/60)。ROS1基因高表达与胃肿瘤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生部位、肿瘤直径、Laurén分类、病理分级、HP感染、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等无关。ROS1阳性表达肿瘤组织中IL-6、TNF-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ROS1阴性组织。结论 ROS1基因重排可能与炎症因子基因协同发挥促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1 基因重排 胃腺癌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因素探讨及IgH基因重排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丽 王莉芬 +2 位作者 唐颖 张丽 吕秀鹏 《医学与哲学(B)》 2010年第1期64-65,75,共3页
为了探讨CD10、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之间的关系及IgH基因重排检测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CD10、bcl-6两种蛋白在DLBCL中的表达,半巢式PCR方法检测IgH基因重排。结果发现CD10、bc... 为了探讨CD10、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之间的关系及IgH基因重排检测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CD10、bcl-6两种蛋白在DLBCL中的表达,半巢式PCR方法检测IgH基因重排。结果发现CD10、bcl-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9%和65.6%,bcl-6阳性组预后较好。32例DLBCL中基因重排阳性率为78.1%。结论认为CD10、bcl-6蛋白表达与DLBCL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判断DLBCL预后的参考指标。IgH基因重排检测在DLBCL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CD10 bcl-6 预后 IGH基因重排
下载PDF
The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Curcumin on Cell Cycle Proteins and Regulating Proteins of Apoptosis in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燕 吴裕丹 +1 位作者 何静 陈文娟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2年第4期295-298,共4页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Bcl- 2 gene family is involved in m odulating mechanism of apoptosis and change of cell cycle protein induced by curcumin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HL - 6 0 cell line and primary acute m y...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Bcl- 2 gene family is involved in m odulating mechanism of apoptosis and change of cell cycle protein induced by curcumin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HL - 6 0 cell line and primary acute m yelogenous leukem ic cells,the Bcl- 2 family member Mcl- 1,Bax and Bak and cell cycle proteins including P2 7kipl,P2 1wafl,cyclin D3and p Rbp-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ex- pression detected by SABC imm uno- histochem ical stain m ethod.The attitude of sub- G1 peak in DNA histogram was determined by FCM.The TU NEL positive cell percentage was identified by term 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 T ) - m ediated Biotin d U NP end labeling technique.It was found that when HL - 6 0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2 5μm ol/ L curcumin for 2 4 h,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cl- 1was down- regulated,but that of Bax and Bak up- regulated time- dependently.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cl- 1,Bax and Bak between the curcumin- treated groups and control group(P<0 .0 5 - 0 .0 1) .At the sam e time,curcumin had no effect on progress of cell cycle in prim aty acute m yelogenous leukemia at newly diagnosis,but could in- crease the peak of Sub- G1 (P<0 .0 5 ) ,and down-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Mcl- 1and up-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Bax and Bak with the difference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expression of P2 7kipl,P2 1wafl and p Rbp- were elevated and thatof cyclin D3decreased in the presence of curcum in.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the Bcl- 2 gene fam ily indeed participated in the regulatory process of apoptosis induced by curcumin in HL - 6 0 cells and AML cells.Curcumin can induce apoptosis of primary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c cells and disturb cell cycle progression of HL - 6 0 cells.The m echanism appeared to be m ediated by perturbing G0 / G1 phases checkpoints which associated with up- regulation of P2 7kipl,P2 1wafl and p Rbp- expression,and down- regulation of cyclin 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cum in bcl- 2 gene family cell cycle protein HL - 6 0 cell prim ary leukemic cell
下载PDF
滤泡性淋巴瘤的细胞遗传学改变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燕 殷于磊 +2 位作者 朱雄增 RichardIrons 陈慧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滤泡性淋巴瘤(FL)的细胞遗传学改变。方法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57例来自中国上海地区的FL患者的染色体改变情况,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t(14;18)和Bel-6、IgH基因重排情况。结果57例FL中,常见的断裂点(发生频率... 目的探讨中国人滤泡性淋巴瘤(FL)的细胞遗传学改变。方法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57例来自中国上海地区的FL患者的染色体改变情况,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t(14;18)和Bel-6、IgH基因重排情况。结果57例FL中,常见的断裂点(发生频率≥10%)分别为14q32(68.4%)、18q2I(38.6%)、3q27(21.1%)、lqlO(15.8%)和lq21(12.3%),有19例(33.3%)F1L存在t(14;18)。18q21断裂点和t(14;18)在1-2级FL中的发生频率较高(57.6%和54.5%),而在3级FL中较低(12.5%和4.2%,P〈0.05);而3q27/Bel-6则主要发生在3级F1L(37.5%)中,较少发生在1-2级FL(9.1%,P〈O.05)中。在染色体数目改变上,发生频率≥10%的染色体的获得或缺失有X+(21.1%)、lq+(35.1%)、5+(10.5%)、6p+(12.3%)、7+(22.8%)、12q+(10.1%)、18q+(17.5%)、1p-(14.0%)、6q-(14.0%)和14q32-(15.8%)。1-2级FIJ中18q+的发生频率高于FL3级(P〈0.05)。t(14;18)-F1L中14q32-的发生频率高于t(14;18)+FL(P〈0.05)。结论中国上海地区FTJ在细胞遗传学改变上主要为t(14;18)明显偏低以及1q+发生频率较高,且在3级FL中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滤泡型 细胞遗传学 t(14 18) bcl-6基因重排
原文传递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银银 干惠珠 许新新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0年第12期765-768,共4页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传统上被用作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统称,这种B细胞淋巴瘤在形态学上表现出高级别特征,包括多个有丝分裂象、星空图案、较高的Ki-67等。但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淋巴瘤分类重新定义的HGBL包括伴有myc、bcl-2和(...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传统上被用作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统称,这种B细胞淋巴瘤在形态学上表现出高级别特征,包括多个有丝分裂象、星空图案、较高的Ki-67等。但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淋巴瘤分类重新定义的HGBL包括伴有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HGBL,也称为双重打击淋巴瘤(DHL)或三重打击淋巴瘤(THL)和不伴myc、bcl-2、bcl-6重排的HGBL,也称为HGBL,非特指型(HGBL-NOS)。HBGL具有高度侵袭性、疾病进展快、预后差、对常规化疗方案反应差等特点。准确地识别HGBL很重要,因为它可能会改变临床治疗方案。但经济有效的诊断方法及合理的治疗方案尚未达成一致的共识。文章对HGBL的生物学特征、诊断评估和最新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基因重排 B淋巴细胞 MYC基因 bcl-2基因 bcl-6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