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联合针刺下髎、长强穴治疗混合痔患者术后肛门坠胀及并发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艳 魏大明 +1 位作者 戴红 杨永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与针刺下髎穴、长强穴用于混合痔术后对患者肛门坠胀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麻醉,观察者在此基础上针刺下髎穴和长强...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与针刺下髎穴、长强穴用于混合痔术后对患者肛门坠胀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麻醉,观察者在此基础上针刺下髎穴和长强穴,观察者术后两组患者症状消退时间、肛门坠胀程度、炎性因子和疼痛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肛门坠胀及水肿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的肛门坠胀评分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肛门坠胀评分较低(P<0.05),观察组肛门坠胀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P物质(SP)、5-羟色胺(5-H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痔患者低浓度罗哌卡因麻醉术后采用与针刺下髎穴、长强穴联合治疗能有效调节机体炎性因子和疼痛因子水平,缓解肛门坠胀,缩短症状消退时间,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罗哌卡因 针刺治疗 肛门坠胀 长强穴 下髎穴
下载PDF
基于骶神经调节的电针中下髎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疗效观察
2
作者 王镇澜 廖健 +6 位作者 李进安 杨年美 贾道勇 杨碧英 王永多 王奎 汪爱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4-217,共4页
目的基于骶神经调节(SNM)理论指导下,观察电针中下髎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 目的基于骶神经调节(SNM)理论指导下,观察电针中下髎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0.5 mg,2次/d口服)治疗,中药组予煎服中药补中益气汤(100 mL,3次/d口服),针刺组在SNM理论指导下电针中下髎(3次/周),针药联合组在口服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联合电针中下髎(针刺治疗方法同针刺组,煎服补中益气汤法同中药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判断止痛疗效,采用Galzer盆底表皮肌电评分与直肠感觉功能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客观评价,?用SF-36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各维度改善程度进行评估。最后比较4组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各组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针药联合组在疼痛、Galzer盆底表皮肌电、直肠感觉功能、SF-36各维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治疗全程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基于SNM理论指导下,电针中下髎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可提高止痛疗效,客观改善患者的直肠感觉功能与盆底表皮肌电评分,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M理论 中气下陷 肛门坠胀 针药联合 电针中下髎 补中益气汤
下载PDF
深刺中髎、下髎穴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丽娟 王玲玲 张晨静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前针灸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多选用足阳明经穴,足太阳经穴(特别是中髎、下髎)未能引起重视,但深刺中髎、下髎穴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中确有较好的疗效。然而,深刺中髎、下髎穴实际临床操作上存在难度。现就通过应用此法治疗的典型病例... 目前针灸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多选用足阳明经穴,足太阳经穴(特别是中髎、下髎)未能引起重视,但深刺中髎、下髎穴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中确有较好的疗效。然而,深刺中髎、下髎穴实际临床操作上存在难度。现就通过应用此法治疗的典型病例2例进行穴位的取法、针具的选择、针刺操作、安全深度及针感等方面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刺 中髎 下髎 盆底失弛缓 便秘
下载PDF
下髎穴注射治疗肛提肌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闵丽 陈龑 +5 位作者 张少军 高洪娣 陈波 熊国华 张辉 应光耀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下髎穴注射治疗肛提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治疗组采用下髎穴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对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肛管测压进行评估,并比较临床疗效与随... [目的]探讨下髎穴注射治疗肛提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治疗组采用下髎穴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对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肛管测压进行评估,并比较临床疗效与随访6月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疼痛评分、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等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机能(PF)、躯体疼痛(BP)和社会功能(SF)等生活质量评定指标方面,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F、SF比较,P<0.05;BP比较,P<0.01);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5.00%、2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髎穴注射疗法治疗效果优于临床公认有效的生物反馈疗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提肌综合征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 下髎穴 生物反馈疗法 穴位注射 针刺
下载PDF
八髎穴齐刺法结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顽固性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宝成 于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八髎穴齐刺法结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顽固性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0月经阴道分娩、确诊为顽固性尿潴留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式导尿常规处理和心理疏导,治疗组... 目的探讨应用八髎穴齐刺法结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顽固性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0月经阴道分娩、确诊为顽固性尿潴留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式导尿常规处理和心理疏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八髎穴齐刺法结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残余尿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6%),治疗组治疗后导尿时间、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髎穴齐刺法结合盆底康复训练治疗顽固性产后尿潴留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癃闭 针刺 八髎穴 盆底肌训练
下载PDF
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膀胱尿失禁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程先宽 孙迎春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会阳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膀胱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脊髓损伤神经源膀胱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 PT)、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会阳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膀胱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脊髓损伤神经源膀胱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 PT)、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 OT)、间歇导尿等治疗。治疗组加电针八髎、会阳。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残余尿量、导尿次数、导尿量、尿白细胞计数、尿失禁量表问卷评分等评定,进行疗效评价及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导尿次数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导尿量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白细胞计数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CI-Q-SF评分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八髎、会阳结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膀胱尿失禁状况,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康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脊髓损伤 神经源膀胱 尿失禁 八髎 会阳
下载PDF
针刺八髎穴超前镇痛用于清宫术的思路与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何絮然 倪光夏 毛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0-812,共3页
清宫术引发的疼痛是难以忍受的,如何减轻甚或避免这种疼痛是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现有的西药麻醉方式因其自身局限性及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受到较大限制,而针刺超前镇痛效果确切,效应时间长,已有医家将其运用于清宫术中取得良好... 清宫术引发的疼痛是难以忍受的,如何减轻甚或避免这种疼痛是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现有的西药麻醉方式因其自身局限性及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受到较大限制,而针刺超前镇痛效果确切,效应时间长,已有医家将其运用于清宫术中取得良好效果,但取穴及操作方法各不相同,缺乏规范性及手术特异性,不利于临床推广。基于此,笔者以"超前镇痛"理论为指导,查阅经典文献,结合八髎穴独特的神经解剖特点,针对清宫术疼痛的发生机理,提出针刺八髎穴超前镇痛用于清宫术的思路,并付诸于实践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宫术 八髎穴 超前镇痛 思路
下载PDF
揿针配合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于文晓 刘绍明 +2 位作者 孙宁 杨立杰 张岳阳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通过揿针针刺"八髎穴"配合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治疗,12.5... 目的:观察通过揿针针刺"八髎穴"配合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治疗,12.5 mg隔日1次,房事前1 h加用25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揿针针刺"八髎穴",揿针保留24 h,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5)以及临床症状积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改善IIEF-5评分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80%;改善临床症状积分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7.14%。经治疗,两组患者在IIEF-5评分方面呈升高趋势,其中治疗组在升高IIEF-5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经治疗,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积分方面呈下降趋势,其中治疗组在降低临床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揿针针刺"八髎穴"配合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与单纯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对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均有治疗作用,其中揿针配合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揿针 八髎穴 枸橼酸西地那非
下载PDF
干扰电刺激八髎穴、大肠俞穴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蒋惠瑜 周蔚 +2 位作者 明小红 刘海潮 吴秀香 《康复学报》 CSCD 2021年第6期501-507,共7页
目的:观察干扰电刺激八髎穴、大肠俞穴联合口服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便秘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干扰电刺激八髎穴、大肠俞穴联合口服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便秘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给予口服莫沙必利片治疗,5 mg/次,3次/d,持续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干扰电(ICT)穴位刺激,穴位选择双侧“八髎穴”和“大肠俞穴”,频率(4000±100)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20 min/次,1次/d,持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多功能生物刺激反馈仪测量盆底肌表面肌电;采用Laycock评分体系评估盆底肌力;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便秘症状积分评定表评估其便秘症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盆底肌表面肌电、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盆底肌表面肌电值: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前基线平静期肌电、后基线平静期肌电降低,快肌收缩期肌电、综合肌收缩期肌电及慢肌收缩期肌电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前基线平静期肌电、后基线平静期肌电明显降低,快肌收缩期肌电、综合肌收缩期肌电及慢肌收缩期肌电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盆底肌力: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临床疗效:与治疗前比较,2组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状、排便困难/费力、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阻塞感等便秘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便秘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SF-36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电刺激“八髎穴”和“大肠俞穴”联合口服莫沙必利能有效加快糖尿病便秘患者胃肠道蠕动、松弛肛门括约肌、激活盆底肌,改善糖尿病便秘患者排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便秘 干扰电刺激 八髎穴 大肠俞穴 盆底肌力 盆底肌表面肌电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电针“中髎”“下髎”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5-羟色胺信号系统及粪便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嘉泽 陈鹏 +2 位作者 张加敏 丁康 周惠芬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01-1106,1112,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中髎”“下髎”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结肠5-羟色胺(5-HT)信号系统及粪便中短链脂肪酸(SCFA)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STC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洛哌丁胺灌胃建立... 目的:观察电针“中髎”“下髎”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结肠5-羟色胺(5-HT)信号系统及粪便中短链脂肪酸(SCFA)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STC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洛哌丁胺灌胃建立STC大鼠模型。阳性药组予6 g/kg乳果糖灌胃治疗,电针组电针“中髎”“下髎”,每次30 min,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干预14 d。观察各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及粪便含水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4受体(5-HT4R)、色氨酸羟化酶1(TPH1)、5-HT转运体(SERT)相对表达量;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5-HT含量及粪便中SCF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延长(P<0.05),粪便含水率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5-HT含量及5-HT4R、TPH1、SERT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血清SP含量降低(P<0.05),VIP含量升高(P<0.05);粪便SCFA含量(除异丁酸外)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阳性药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缩短(P<0.05),粪便含水量升高(P<0.05);结肠组织中5-HT含量及5-HT4R、TPH1、SERT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粪便中乙酸及丁酸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血清SP含量升高(P<0.05),VIP含量降低(P<0.05)。电针组大鼠血清VIP含量较阳性药组显著降低(P<0.05);结肠组织TPH1、SERT蛋白表达量较阳性药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中髎”“下髎”可以通过干预5-HT信号系统的多个环节促进肠道动力,从而缓解S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电针 中髎 下髎 5-羟色胺信号系统
原文传递
电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66
11
作者 龙庆 李艳 +4 位作者 李俊 闻永 杜位良 万川 岳朝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0-584,共5页
目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评价电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探寻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将90例行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耳穴贴压组和电针联合耳穴贴压组(针耳联合组),每组30例。3组均... 目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评价电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探寻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将90例行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耳穴贴压组和电针联合耳穴贴压组(针耳联合组),每组30例。3组均在术前30min进行干预,电针组予下髎、长强穴电针治疗,每天1次;耳穴贴压组取穴双耳神门、皮质下、交感及肛门,予耳穴贴压,每天按压3~6次,每次按压3~5 min;针耳联合组为电针加耳穴贴压联合干预。3组均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6分时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比较3组患者术后第4、12、24、48、72小时各时间点肛门疼痛VAS和肢体活动评分情况;术后第1~3天24h内最大VAS评分(T24max VAS)和术后72h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的剂量。结果:针耳联合组在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的VAS评分、肢体活动评分、术后第1~3天T24max VAS和术后72h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的剂量,均低于电针组及耳穴贴压组(均P<0.05);在术后第4、12、24小时的VAS评分、肢体活动评分及术后第1天T24max VAS,电针组低于耳穴贴压组(均P<0.05);在术后第48、72小时的VAS评分、肢体活动评分及术后第2、3天T24max VAS,耳穴贴压组低于电针组(均P<0.05)。结论:电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优于单纯应用电针或耳穴贴压,电针镇痛起效快,耳穴贴压镇痛持续时间长,两者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疼痛 外剥内扎术 电针 耳穴贴压 下髎 长强 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