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源异型盒基因B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于满 杨毅 +4 位作者 牛瑞芳 史玉荣 魏熙胤 张霖 王德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55-859,共5页
背景与目的BP1(beta-protein1)基因是新近发现的转录因子,定位于染色体17q21-22,属同源异型盒基因DLX家族,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均呈过度表达。本研究通过观察BP1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 背景与目的BP1(beta-protein1)基因是新近发现的转录因子,定位于染色体17q21-22,属同源异型盒基因DLX家族,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均呈过度表达。本研究通过观察BP1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以β-actin基因作为参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82例乳腺肿瘤组织、12例近端肿瘤旁组织和10例远端癌旁组织中BP1mRNA的表达。结果82例肿瘤组织中有53例BP1阳性(64.63%),而在近端癌旁组和远端癌旁组中则表达很弱(16.67%)或不表达(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P1基因的过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肿瘤家族史、初潮年龄、初产年龄、怀孕次数、绝经状况、雌激素受体及孕酮受体状态无关。结论BP1基因在部分乳腺癌中上调,其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bp1基因 同源异型盒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下载PDF
BP1基因和Cyclin D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永春 傅四东 +2 位作者 温小鹏 马振华 党诚学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09-714,共6页
背景与目的:BP1基因是新近发现的转录因子,属于同源盒基因的DLX家族。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显示BP1基因与人乳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目前BP1基因与细胞周期控制因子之间的关系未见进一步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拟观察人乳腺癌组织中BP1的表达... 背景与目的:BP1基因是新近发现的转录因子,属于同源盒基因的DLX家族。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显示BP1基因与人乳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目前BP1基因与细胞周期控制因子之间的关系未见进一步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拟观察人乳腺癌组织中BP1的表达情况以及BP1与Cyclin D1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86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用RT-PCR的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BP1 mRNA表达的情况。合成BP1多抗,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BP1多抗的效果,并检测86例乳腺癌组织中BP1和Cyclin D1免疫组化的情况及BP1蛋白和Cyclin D1蛋白有无共表达。结果:86例乳腺癌组织中,60例呈BP1 mRNA阳性(69.8%)。20例癌旁组织中BP1 mRNA均为阴性。乳腺癌组织中BP1 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0)。在86例乳腺癌组织中,Cyclin D1 mRNA表达率为64.0%(55/86),与BP1 mRNA共阳性的有52例,共阴性的有23例,BP1 mRNA和Cyclin D1 mRNA存在共表达(P=0.277)。另外,在86例乳腺癌组织免疫组化检测中,43例呈BP1和Cyclin D1共阳性表达,31例呈BP1和Cyclin D1共阴性。经配对χ2检验显示,Cyclin D1与BP1也存在共表达(P=0.146)。结论:BP1基因在人乳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率,BP1基因和Cyclin D1基因在人乳腺癌组织中有共表达。BP1基因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控制因子Cyclin D1导致乳腺癌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BPl基因 CYCLIN D1基因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原位杂交法检测BP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洋 郑唯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BP1同源盒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65例乳腺癌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BP1的表达,同时用二步法进行ER、p53、PCNA、bcl2、cerbB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BP1基因表达率为67.88%,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BP1同源盒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65例乳腺癌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BP1的表达,同时用二步法进行ER、p53、PCNA、bcl2、cerbB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BP1基因表达率为67.88%,免疫组化:ER70.30%、p5349.09%、PCNA74.55%、bcl253.33%、cerbB275.52%。BP1与bcl2具有相关性(P<0.01),且均与ER相关(P<0.05),与p53呈负相关(P<0.05)。BP1与PCNA、cerbB2、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结论BP1可能通过某种非依赖p53基因调控机制,与bcl2、ER协同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1基因 原位杂交法 乳腺癌组织 检测 c-erbB-2 bcl-2 临床病理指标 免疫组化染色 基因调控机制 抑制肿瘤细胞 PCNA 同源盒基因 组织学类型 淋巴结转移 p53 病理资料 患者年龄 相关性 ER 表达及 二步法 表达率 负相关
下载PDF
BP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汪华 贺静 +1 位作者 闫晓红 耿熠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4期2041-2043,共3页
目的:检测BP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结肠癌及相应的结肠正常组织中BP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检测BP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结肠癌及相应的结肠正常组织中BP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SP法检测示:结肠癌组织中BP1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结肠正常组织(P<0.05),BP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BP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BP1基因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bp1基因 免疫组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新基因BP1抗体制备及其在乳腺癌表达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玉皓 石建党 +1 位作者 张新 王德发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82,共4页
为了探讨新同源盒基因BP 1在乳腺癌的表达,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设计19肽,合成并偶联到大分子载体KLH上制成人工免疫原,制备兔抗BP 1多克隆抗体IgG.蛋白印迹方法检测BP 1在乳腺癌细胞系M CF 7、M DA-M B-231细胞均有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 为了探讨新同源盒基因BP 1在乳腺癌的表达,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设计19肽,合成并偶联到大分子载体KLH上制成人工免疫原,制备兔抗BP 1多克隆抗体IgG.蛋白印迹方法检测BP 1在乳腺癌细胞系M CF 7、M DA-M B-231细胞均有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P 1蛋白在乳腺癌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在雌激素受体阴性肿瘤的表达率高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组。BP 1基因的异常表达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是一种新的乳腺癌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p1 蛋白印迹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雌激素及三苯氧胺对MCF-7乳腺癌细胞BP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洋 郑唯强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00-205,共6页
目的: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在雌激素(E2)和三苯氧胺(TAM)作用后BPI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雌激素(E2)和三苯氧胺(TAM)处理培养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应用MTT比色分析法筛选最佳作用浓度。以筛选的浓度同步分组作用于MCF-7细胞7... 目的: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在雌激素(E2)和三苯氧胺(TAM)作用后BPI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雌激素(E2)和三苯氧胺(TAM)处理培养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应用MTT比色分析法筛选最佳作用浓度。以筛选的浓度同步分组作用于MCF-7细胞72h,同时设对照。用原位杂交法检测BP1基因在ER处于激活和抑制状态下的表达状况,用免疫组化检测bcl-2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状况。分析MCF-7在ER处于不同表达状态下BP1、bcl-2的表达变化和细胞凋亡变化情况。结果:E2在10-8mol/L、TAM在10-6mol/L的浓度时,刺激和抑制MCF-7细胞生长的作用最显著。在E2和TAM处理后,MCF-7细胞BP1的表达率分别为95.0%±3.94%、58.5%±5.27%,bcl-2的表达率为80.9%±1.73%、37.8%±2.39%,凋亡指数分别为0.67±0.27、6.7±0.76。分别较对照组76.1%±6.54%、63.5%±3.28%、3.2±0.79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BP1的表达受到ER传导通路的调节,E2可能通过调节BP1的表达水平而在乳腺癌的发生中起作用。BP1可能在调节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到抑制作用。BP1阳性表达可能成为预后不良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F-7细胞 bp1 细胞凋亡 原位杂交 BCL-2 免疫组化
下载PDF
BP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桂峰 徐开林 潘秀英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BP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EL白血病细胞系(BP1阳性细胞株)、92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及10名正常对照者BP1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规律及... 目的探讨BP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EL白血病细胞系(BP1阳性细胞株)、92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及10名正常对照者BP1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规律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10名正常人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中无BP1基因表达(阴性);HEL细胞系BP1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BP1基因总阳性率42.59%,在各亚型AML中均表达,AML各亚型间的阳性率无差异(P>0.05)。AML初治、复发、完全缓解的BP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0.00%、46.15%、11.11%,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ML初治患者中BP1阳性表达者首次完全缓解(CR1)后缓解持续时间短于BP1阴性表达者(P<0.01),早期病死率(确诊后3个月内死亡)明显升高(P<0.01)。结论BP1基因在AML中有异常高表达,具有髓系特异性,可作为区别淋系和髓系的标志性基因。BP1基因在AML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可作为判断AML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bp1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β-珠蛋白基因BP1蛋白结合区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顺昌 周指明 +3 位作者 彭运生 谢春英 陈群蓉 王燮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246-1249,共4页
本研究旨在对中国汉族人群β-珠蛋白基因BP1蛋白结合区序列进行分析,获取β-珠蛋白基因BP1蛋白结合区的多态性信息,为探讨BP1蛋白结合区多态性与β-珠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奠定基础。收集110例健康中国汉族人群的外周血,并抽提基因组DNA,通... 本研究旨在对中国汉族人群β-珠蛋白基因BP1蛋白结合区序列进行分析,获取β-珠蛋白基因BP1蛋白结合区的多态性信息,为探讨BP1蛋白结合区多态性与β-珠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奠定基础。收集110例健康中国汉族人群的外周血,并抽提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β-珠蛋白基因BP1蛋白结合区序列,经DNA测序确定BP1蛋白结合区的多态性序列。结果显示:在中国汉族人群的β-珠蛋白基因BP1蛋白结合区共发现2个多态性位点,它们分别是-551位点C/T、-530位点(AC)n(AT)xTy。在-551位点存在C和T碱基,其频率分别为60.4%和39.6%,而-530位点(AC)n(AT)xTy多态性序列存在(AC)2(AT)9T5、(AC)2(AT)8T5、(AC)2(AT)7T7、(AC)3(AT)7T5、(AC)2(AT)8T9、(AC)3(AT)8T5、(AC)2(AT)10 T3、(AC)2(AT)11 T3和(AC)2(AT)7T5共9种单倍型,它们在人群中的频率分别为33.2%、29.1%、24.1%、5.4%、3.2%、1.8%、1.4%、0.9%和0.9%。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β-珠蛋白基因BP1蛋白结合区内,-530位点(AC)n(AT)xTy多态性信息丰富,其中(AC)2(AT)9T5、(AC)2(AT)8T5和(AC)2(AT)7T7是三种常见单倍型。(AC)3(AT)8T5是一种新类型多态性序列。这些(AC)n(AT)xTy多态性与β-珠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汉族人群 Β-珠蛋白基因 bp1蛋白结合区 多态性
下载PDF
同源异盒基因BP1在肺癌和肺结核鉴别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线胤生 弓显凤 阎春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922-1924,共3页
目的:研究BP1基因mRNA对肺癌与肺结核鉴别诊断的意义,为肺癌与肺结核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在Rotor-Gene3000型检测仪上定量检测肺癌的癌组织、肺结核组织中BP1基因的表达程度及意义。结果:实时... 目的:研究BP1基因mRNA对肺癌与肺结核鉴别诊断的意义,为肺癌与肺结核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在Rotor-Gene3000型检测仪上定量检测肺癌的癌组织、肺结核组织中BP1基因的表达程度及意义。结果: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出BP1基因在46例肺癌组织中有36例呈高表达(78.3%),在52例肺结核组织中仅4例有表达(7.7%),肺癌组织和肺结核组织中BP1基因的表达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21例高分化标本中检出13例呈中高表达,在25例低分化标本中检出22例呈中高表达,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BP1基因表达程度在20例Ⅰ-Ⅱ期肺癌标本检出12例呈中高表达,在26例Ⅲ-Ⅳ期标本中检出15例呈中高表达,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P124例鳞癌中21例呈高表达,22例腺癌中19例高表达,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P1基因的检测可以作为肺癌诊断以及与肺结核鉴别诊断的指标;BP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肺癌分化程度有关,与病理类型和TNM分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1基因 肺癌 肺结核 RT-PCR
下载PDF
肝细胞癌ARF—BP1基因治疗影响HepG2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张法标 方哲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期14-15,18,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ARF—BP1基因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分为细胞转染组、脂质体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将100nmol/LARF—BP1 siRNA采用脂质体包裹计数,转染至HepG2细胞;脂质体对照组不加si...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ARF—BP1基因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分为细胞转染组、脂质体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将100nmol/LARF—BP1 siRNA采用脂质体包裹计数,转染至HepG2细胞;脂质体对照组不加siRNA片段,只加脂质体;转染阴性siRNA片段为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基,不加siRNA片段和脂质体。各组ARF-BPl干扰后不同时间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哇蓝光吸收法测定,各组转染72h后HepG2胞周期及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F—BP1 siRNA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不同时间点ARF—BP1 mRNA、p53mRNA、mcl-1 mRNA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结果在24h、48h和72h,ARF-BP1对转染组的HepG2胞抑制效率逐渐增强(P〈0.05);各时间点细胞增殖情况转染组〈脂质体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转染72h后,HepG2细胞凋亡率为转染组〉脂质体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纽;G1期细胞转染组〈脂质体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G2期细胞转染组〉脂质体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在ARF—BP1 siRNA转染72h后,p53mRNA和mcl—1 mRNA的相对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ARF-BP1基因在HepG2中被降低表达可促进HepG2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ARF—bp1基因 HEPG2细胞
下载PDF
同源异盒基因BP_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线胤生 党诚学 +3 位作者 阎春霞 李和平 Sidney W.Fu 王作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73-1175,共3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BP1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的研究,探讨BP1mRNA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和肺癌的临床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6例肺癌病人的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标本中BP1mRNA的表达程度及...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BP1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的研究,探讨BP1mRNA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和肺癌的临床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6例肺癌病人的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标本中BP1mRNA的表达程度及意义。结果在46组标本中,肺癌组织中有36例BP1mRNA呈阳性表达(78.26%),癌旁组织6例呈阳性表达(13.04%),正常组织中未检出阳性表达。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BP1mRNA的表达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BP1基因的表达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21例高分化标本中13例呈中高表达,25例低分化标本中22例呈中高表达,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20例Ⅰ-Ⅱ期肺癌标本中12例BP1基因呈中高表达,26例Ⅲ-Ⅳ期标本中15例呈中高表达,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P1基因的表达程度在24例鳞癌中21例呈高表达,在22例腺癌中19例呈高表达,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P1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BP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肺癌分化程度有关,与病理类型和TNM分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bp1基因 基因表达 RT-PCR
下载PDF
BP1基因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慧 徐开林 +2 位作者 潘秀英 汪海岩 李振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研究 β蛋白 1(BP1)基因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并分析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方法 用RT PCR方法分别检测 7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10名健康对照者及HEL细胞系中BP1基因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人外周血、骨髓和完全缓解的患者骨髓中... 目的 研究 β蛋白 1(BP1)基因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并分析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方法 用RT PCR方法分别检测 7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10名健康对照者及HEL细胞系中BP1基因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人外周血、骨髓和完全缓解的患者骨髓中均没有检测到BP1基因的表达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中BP1表达阳性率为 5 7% (35例中 2 0例 ) ,在AML M5中阳性率高达 80 % (10例中 8例 ) ;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无表达。结论 BP1与AML有一定的相关性 ,可作为AML的一种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1基因 成人 急性白血病 RT-PCR法 原癌基因
原文传递
BP1和C-er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13
作者 李孟圈 李靖若 李江涛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研究BP1与C-erbB-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乳腺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BP1、C-erbB-2基因的表达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运用χ2检验对各组间差别及相... 目的研究BP1与C-erbB-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乳腺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BP1、C-erbB-2基因的表达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运用χ2检验对各组间差别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BP1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40/62)和0.05%(3/6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BP1阳性表达率在E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为(47.3%)(18/38),在E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为91.7%(22/24),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BP1阳性表达率在Ⅰ期乳腺癌中为36.3%(4/11),在Ⅱ期乳腺癌中为64.3%(27/42),在Ⅲ期乳腺癌中为100%(9/9),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在乳腺癌组织中C-erbB-2阳性表达率为46.8%(29/62),C-erbB-2与BP1共阳性者23例,共阴性者16例。结论BP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BP1表达与乳腺癌雌激素受体状态及组织学分级有关,与C-erbB-2共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1 C-ERBB-2基因 乳腺肿瘤
原文传递
BP1基因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4
作者 王奇龙 孙学军 +2 位作者 王林古 张仕运 成亮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检测BP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甲状腺癌组织(研究组)和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对照组)中的BP1表达。结果原位杂交方法检测BP1mRNA阳性率在研究组中... 目的检测BP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甲状腺癌组织(研究组)和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对照组)中的BP1表达。结果原位杂交方法检测BP1mRNA阳性率在研究组中为78.3%(47/60),对照组中为20%(4/20),BP1基因在2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9,P〈0.05);甲状腺癌各病理类型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乳头状癌81.7%(40/49)、滤泡状癌85.7%(6/7)、髓样癌25.0%(1/4);髓样癌分别与乳头状癌、滤泡状癌之间BP1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1,P〈0.05);免疫组化检测研究组中BP1蛋白阳性率为93.3%(56/60),对照组中BP1蛋白阳性率为10.0%(2/20),2组间BP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5,P〈0.05)。国际抗癌联盟(UICC)Ⅰ~Ⅱ期BP1mRNA阳性率90.9%(40/44),Ⅲ~Ⅳ期43.8%(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2,P〈0.05)。但BP1mRNA表达与性别、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BP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BP1基因的表达与其UICC分期、病理学类型有关,而与年龄、性别及淋巴转移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bp1基因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