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AF判决的决策层目标属性融合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曲东才 《现代防御技术》 2004年第6期6-9,13,共5页
在D-S证据理论框架下,研究了基于目标基本概率赋值(BPAF)判决的决策层目标属性融合问题。简要介绍了D-S证据组合理论框架,阐述了基于BPAF判决的决策层目标属性融合策略、步骤;分析了证据严重冲突时,Dempster证据组合规则不合理的本质原... 在D-S证据理论框架下,研究了基于目标基本概率赋值(BPAF)判决的决策层目标属性融合问题。简要介绍了D-S证据组合理论框架,阐述了基于BPAF判决的决策层目标属性融合策略、步骤;分析了证据严重冲突时,Dempster证据组合规则不合理的本质原因;提出必须对D-S证据组合规则进行改善等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基本概率赋值 D-S证据理论 证据合成 信息融合
下载PDF
双酚AF对海水青鳉仔鱼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毒性效应
2
作者 周天洋 陈月碧 +3 位作者 高佳豪 王中铎 郭昱嵩 董忠典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24-2732,共9页
为研究BPAF对海水青鳉仔鱼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以及毒性效应是否在环境恢复后可逆,本研究将海水青鳉仔鱼在7.96和82.91μg/L BPAF中暴露7d随后恢复7d,探讨了BPAF对海水青鳉仔鱼存活、生长、心率和游泳行为的影响,并结合仔鱼神经系统、心... 为研究BPAF对海水青鳉仔鱼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以及毒性效应是否在环境恢复后可逆,本研究将海水青鳉仔鱼在7.96和82.91μg/L BPAF中暴露7d随后恢复7d,探讨了BPAF对海水青鳉仔鱼存活、生长、心率和游泳行为的影响,并结合仔鱼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抗氧化系统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探究了BPAF对海水青鳉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82.91μg/L BPAF暴露显著降低了仔鱼的存活率;7.96和82.91μg/L BPAF暴露均显著抑制了仔鱼的生长、游泳行为和心率,恢复7d后仔鱼的生长得以恢复,但游泳行为和心率仍被抑制;在分子水平上,7.96μg/LBPAF暴露导致神经系统基因ache、心血管统基因tbx2b和抗氧化系统基因cat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30%、47%和56%,恢复后对ache和cat的抑制效应消失,而82.91μg/L BPAF暴露则显著下调了神经系统基因syn2a(80%)、shha(58%)、xdh(59%)、gap43(47%)、elav13(54%),心血管统基因,atp2a1(44%)、crhr1(84%)、tbx2b(60%)、arnt2(32%)、tbx6(68%)的表达水平,恢复7d后elav13的表达恢复正常水平,而gap43的表达则显著上调,抗氧化系统基因cat、sod、cox和gpx的表达水平分别比对照组低61%、71%、51%和53%.本研究为BPAF的海洋生态安全风险评估和水质基准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青鳉 bpaf 仔鱼 行为 发育毒性
下载PDF
多层融合的管道泄漏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云飞 梁伟 张来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1-176,共6页
针对传统油气管道泄漏监测和诊断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层D-S证据理论融合算法。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传感器监测管道泄漏信号。这些信号经预处理后输入到已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该网络的输出... 针对传统油气管道泄漏监测和诊断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层D-S证据理论融合算法。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传感器监测管道泄漏信号。这些信号经预处理后输入到已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该网络的输出结果被用作各初始命题的基本概率赋值函数(BPAF)。再用多层D-S证据理论,将不同源、不同测点以及不同时刻的传感器信息依次进行融合。并将此方法并应用于实验室中,模拟管道泄漏的检测和诊断。试验结果表明,用多层D-S证据理论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管道泄漏诊断的准确率,降低泄漏识别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泄漏诊断 D—S证据理论 BP神经网络 基本概率赋值函数(bpaf) 多层次信息融合
下载PDF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机载辐射源识别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杰贵 罗景青 尹成友 《信号处理》 CSCD 2002年第1期12-15,共4页
本文在阐述 Dempster-Shafer (D-S)证据理论的基础上,较系统地论述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机载辐射源识别的信息融合方法,识别实例和对比实验表明,这种信息融合识别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关键词 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 可信度分配函数 多传感器 机载辐射源识别 电子战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雷达体制识别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杰贵 罗景青 尹成友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9,共5页
在阐述 Dempster- Shafer(D- S)证据理论的基础上 ,较系统地论述了基于 D- 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雷达体制识别的数据融合方法 。
关键词 数据融合 D-S证据理论 雷达体制识别 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理论的ALV视觉信息融合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奇 顾伟康 刘济林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3-198,共6页
本文针对Dempster-Shafer(D-S)证据推理理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新的推广,同时考虑证据的相关性与冲突性而修正了Dempster组合规则,并将推广后的D-S理论应用于ALV实际非结构化道路网环境中视觉信息... 本文针对Dempster-Shafer(D-S)证据推理理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新的推广,同时考虑证据的相关性与冲突性而修正了Dempster组合规则,并将推广后的D-S理论应用于ALV实际非结构化道路网环境中视觉信息的融合,研究并探索了信息融合实际应用中诸多具有较大难度的问题,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V 多传感器融合 信息融合 D-S证据推理
下载PDF
基于灰关联分析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 被引量:27
7
作者 俞志富 罗景青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6,共5页
提出了基于灰关联分析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该方法在单个传感器中运用灰关联分析法通过计算灰关联度给出该传感器关于识别框架的基本概率赋值,再在融合中心用D-S证据理论对多个传感器的识别结果进行融合。仿真... 提出了基于灰关联分析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该方法在单个传感器中运用灰关联分析法通过计算灰关联度给出该传感器关于识别框架的基本概率赋值,再在融合中心用D-S证据理论对多个传感器的识别结果进行融合。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关联分析 D-S证据理论 多传感器 雷达辐射源识别 目标识别
下载PDF
多传感器基于证据理论的机载雷达用途识别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杰贵 罗景青 尹成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52,共4页
雷达用途识别是分析雷达型号和进行威胁评估的基础。在简要阐述D S证据理论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较系统地论述了基于D 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机载雷达用途识别的信息融合方法。该方法同时采用多个传感器 ,并且每个传感器进行多个周期的测量 ... 雷达用途识别是分析雷达型号和进行威胁评估的基础。在简要阐述D S证据理论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较系统地论述了基于D 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机载雷达用途识别的信息融合方法。该方法同时采用多个传感器 ,并且每个传感器进行多个周期的测量 ,然后利用多传感器多测量周期的信息 ,基于Dempster组合规则 ,采用中心式融合算法 ,对机载雷达用途进行识别。识别实例表明 ,该方法识别结果令人满意 ,使原来采用单一传感器可能存在的无法识别或误识别等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 基本可信度分配函数 机载雷达 用途识别
下载PDF
双酚AF胁迫对雄性斑马鱼成鱼甲状腺组织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天乐 杨洋 +3 位作者 陈亚文 朱小乔 唐文浩 刁晓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7-133,共7页
为评价双酚AF(BPAF)的甲状腺毒性,以雄性斑马鱼成鱼为受试模式生物,采用半静态染毒的方式对雄性斑马鱼成鱼染毒14 d(0、5、50和500μg·L^(-1)),分别设置7 d、14 d 2个时间节点,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斑马鱼血浆中总三碘甲... 为评价双酚AF(BPAF)的甲状腺毒性,以雄性斑马鱼成鱼为受试模式生物,采用半静态染毒的方式对雄性斑马鱼成鱼染毒14 d(0、5、50和500μg·L^(-1)),分别设置7 d、14 d 2个时间节点,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斑马鱼血浆中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含量水平,并对14 d暴露后斑马鱼甲状腺进行组织学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暴露浓度的提高,出现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滤泡组织变形明显,细胞胶质缺失等病理学变化。雄性斑马鱼在BPAF暴露情况下,血浆中TT3、TT4、FT3、FT4含量随着暴露浓度的提升和时间的延长出现显著上升,呈现出甲状腺功能亢奋的干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F 斑马鱼 甲状腺组织 甲状腺激素水平
下载PDF
六氟双酚A型PEEK的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晓刚 龚维 +4 位作者 任万杰 高岩立 李艳玲 邓卫华 冀克俭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六氟双酚A型聚醚醚酮(PEEK)在氮气气氛中以不同速率升温时的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六氟双酚A型PEEK的热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且符合无规引发分解模型;以Kissinger最大失重率法和Ozawa等失重百分率法求得的反应活...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六氟双酚A型聚醚醚酮(PEEK)在氮气气氛中以不同速率升温时的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六氟双酚A型PEEK的热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且符合无规引发分解模型;以Kissinger最大失重率法和Ozawa等失重百分率法求得的反应活化能分别是253.02kJ/mol和290.61kJ/mol;频率因子为1.807×1014~8.983×1014min–1;预测在N2中303℃下5%失重的热老化寿命为1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双酚A型聚醚醚酮 频率因子 活化能 老化寿命
下载PDF
基于ELM和证据理论的纹理图像分类 被引量:1
11
作者 易丐 李国进 王祥铜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17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前纹理图像分类有不同的方法,但对纹理的描述还不够全面,而且当有新方法提取的特征加入时,系统的可扩展性也不够,通用性不好。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将D-S证据理论与极限学习机相结合的决策级融合模型,用来对纹理图像进行分类。... 目前纹理图像分类有不同的方法,但对纹理的描述还不够全面,而且当有新方法提取的特征加入时,系统的可扩展性也不够,通用性不好。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将D-S证据理论与极限学习机相结合的决策级融合模型,用来对纹理图像进行分类。采用三种不同方法来提取特征以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纹理表现形式,并对提取的每种特征向量用极限学习机建立相应的分类器,最后用D-S证据理论在不确定性表示、度量和组合方面有着的优势来进行决策级融合。对于证据理论中基本概率赋值函数(BPAF)难以有效获取的问题,由于极限学习机具有学习速度快,泛化性能好的优点并且产生唯一的最优解的优点,所以利用其来构造其基本概率赋值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比单个分类器具有更高的识别正确率,降低了识别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图像分类 特征提取 D-S证据理论 极限学习机 基本概率赋值函数
下载PDF
双酚AF型聚芳醚腈的制备及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菁 胡鹏 +2 位作者 雷雅杰 罗世凯 邓昭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73,共4页
以六氟双酚A(BPAF)与2,6-二氯苯甲腈(DCBN)为主要原料,采用经典的亲核芳香取代缩聚反应,优化合成与纯化工艺,得到了高纯度双酚AF型聚芳醚腈(BPAF-PEN)树脂粉末,为制备聚芳醚类微孔材料提供了新思路。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法表征了... 以六氟双酚A(BPAF)与2,6-二氯苯甲腈(DCBN)为主要原料,采用经典的亲核芳香取代缩聚反应,优化合成与纯化工艺,得到了高纯度双酚AF型聚芳醚腈(BPAF-PEN)树脂粉末,为制备聚芳醚类微孔材料提供了新思路。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法表征了BPAF-PEN的结构,并通过热失重分析(TGA)研究了BPAF-PEN的热分解动力学。首先利用无模型的Friedman法确定了该热分解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活化能约为230~260 k J/mol。采用了基于动力学模型的非线性优化拟合方法揭示了反应机理,得到双酚AF型聚芳醚腈热分解过程可以通过连串反应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实验值和模拟值的相关系数为0.997。其中,第一步为成核生长反应,第二步为N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F型聚芳醚腈 热失重 无模型法 动力学模型 连串反应
下载PDF
一种融合MBI的多特征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俞晓飞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年第11期144-146,150,154,共5页
多特征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是目前变化检测研究的趋势与方向,本文基于形态建筑物指数(MBI)改进模型与特征融合方法,提出了基于证据融合的城市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该法首先利用搜索窗口与匹配窗口计算两时相影像的结构相似度,然后利用Demps... 多特征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是目前变化检测研究的趋势与方向,本文基于形态建筑物指数(MBI)改进模型与特征融合方法,提出了基于证据融合的城市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该法首先利用搜索窗口与匹配窗口计算两时相影像的结构相似度,然后利用Dempster-Shafer理论构造基本概率赋值函数,由函数值界定的阈值决定像素变化,进而提取变化信息。实验发现,融合MBI的多特征建筑物检测方法能有效提高变化检测精度,且对影像辐射校正要求较低,明显优于单特征变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检测 基本概率赋值函数 结构相似度 形态建筑物指数
下载PDF
基于模糊集和指纹特征的辐射源识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楠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40-144,共5页
针对辐射源识别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集和指纹特征的特定辐射源分布式传感器信息融合识别算法。利用特定辐射源脉冲上升沿和下降沿作为指纹特征,借助模糊集理论构造基本概率赋值函数,然后由分布式传感器进行时域、空域融合,最... 针对辐射源识别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集和指纹特征的特定辐射源分布式传感器信息融合识别算法。利用特定辐射源脉冲上升沿和下降沿作为指纹特征,借助模糊集理论构造基本概率赋值函数,然后由分布式传感器进行时域、空域融合,最后基于基本概率赋值函数的决策规则和专家经验知识完成特定辐射源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搭建的识别系统实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辐射源识别 分布式信息融合 模糊集 基本概率赋值函数 指纹特征
下载PDF
六氟双酚A对斑马鱼肝脏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15
作者 洪煜宇 杨慧山 谭伟军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第1期16-18,共3页
为研究六氟双酚A(BPAF)对斑马鱼肝脏细胞的毒性机制。试验以斑马鱼肝脏细胞为研究模型,选择不同浓度的BPAF(0、10、20、30μmol/L)作用于斑马鱼肝脏细胞系ZFL细胞,检测BPAF对ZFL细胞的细胞毒性以及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0、20... 为研究六氟双酚A(BPAF)对斑马鱼肝脏细胞的毒性机制。试验以斑马鱼肝脏细胞为研究模型,选择不同浓度的BPAF(0、10、20、30μmol/L)作用于斑马鱼肝脏细胞系ZFL细胞,检测BPAF对ZFL细胞的细胞毒性以及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0、20、30μmol/L BPAF均可极显著抑制ZFL细胞的细胞活性(P<0.01);与对照组相比,10μmol/L BPAF组细胞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20、30μmol/L BPAF组细胞MDA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20、30μmol/L BPAF组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10、20、30μmol/L BPAF组细胞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20、30μmol/L BPAF组ZFL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研究表明,BPAF可通过干扰细胞的氧化应激,对ZFL细胞产生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双酚A 斑马鱼 肝脏细胞 氧化应激 凋亡
下载PDF
Ag/P-g-C_3N_4复合材料可见光催化降解双酚AF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苗 郭昌胜 +4 位作者 吴琳琳 裴莹莹 张远 胡春华 徐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97-1508,共12页
利用简单的热聚合及原位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质量比(1%~10%)的Ag/P-g-C_3N_4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UV-Vis DRS、FTIR、BET和XPS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光学特性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利用合成材料光催化降解双酚AF... 利用简单的热聚合及原位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质量比(1%~10%)的Ag/P-g-C_3N_4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UV-Vis DRS、FTIR、BET和XPS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光学特性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利用合成材料光催化降解双酚AF(BPAF),研究了溶液初始pH、溶解性有机质(DOM)对BPAF降解的影响,并对光催化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pH=7时,5%Ag/P-g-C_3N_4表现出最强的光催化性能,其在90 min内对BPAF的降解率达到100%.DOM在低浓度(0.5 mg·L^(-1))时促进了BPAF的光降解,而在高浓度时(2~10 mg·L^(-1))抑制了BPAF的光降解.活性基团捕获实验结果表明,在Ag/P-g-C_3N_4降解BPAF过程中,h^+和·OH起主要的作用,直接参与了BPAF的降解.相对于P-g-C_3N_4,Ag/P-g-C_3N_4光催化性能的增强主要是因为Ag的负载促进了e^-和h^+的分离,同时Ag单质的SPR效应提高了复合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率,延长了光生载流子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P-g-C3N4 光催化降解 bpaf 影响因素 催化机理
原文传递
双酚AF胁迫对斑马鱼早期发育相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天乐 杨洋 +2 位作者 陈亚文 朱小乔 刁晓平 《生物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7,共7页
[目的]探讨双酚AF胁迫对斑马鱼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半静态染毒的方式暴露受精卵7d(0、5、50和500μg/L),通过显微观察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孵化率及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50、500μg/L BPAF暴露影响斑马鱼胚胎72 h孵... [目的]探讨双酚AF胁迫对斑马鱼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半静态染毒的方式暴露受精卵7d(0、5、50和500μg/L),通过显微观察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孵化率及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50、500μg/L BPAF暴露影响斑马鱼胚胎72 h孵化率,分别下降44.97%、49.44%;下丘脑trh基因在各暴露组无明显变化,而下丘脑crh基因在胚胎(幼鱼)期各暴露组分别上调了44.14%(40.45%)、38.55%(95.17%)、70.65%(83.25%);胚胎期垂体tsh-β基因表达水平在50、500μg/L浓度组显著上调,而幼鱼期tsh-β基因表达水平仅在50μg/L暴露组显著上调。[结论]双酚AF胁迫能够降低斑马鱼胚胎72 h孵化率,crh基因对BPAF胁迫较敏感,最低有影响浓度LOEC为5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F 斑马鱼 早期发育 下丘脑 垂体
原文传递
太湖流域双酚AF和双酚S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金 王晓南 +4 位作者 李霁 李雯雯 艾舜豪 范博 刘征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764-2770,共7页
作为双酚A(Bisphenol A, BPA)的替代物,双酚AF(Bisphenol AF, BPAF)和双酚S(Bisphenol S, BPS)在工业中被广泛使用.近年来,BPAF和BPS在水环境中不断被检出,由于其难降解特性和较高的毒性效应,可能会对水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作为双酚A(Bisphenol A, BPA)的替代物,双酚AF(Bisphenol AF, BPAF)和双酚S(Bisphenol S, BPS)在工业中被广泛使用.近年来,BPAF和BPS在水环境中不断被检出,由于其难降解特性和较高的毒性效应,可能会对水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太湖的人体健康基准研究,依据本土化人体暴露参数、水质参数、BPAF和BPS的生物累积系数等相关数据,推导出太湖流域BPAF和BPS基于人体健康风险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值(Ambient Water Quality Criteria, AWQC)分别为0.4455μg·L^-1和10.02μg·L^-1.此外,通过对特殊人群和普通人群的人体健康基准值进行比较,发现特殊人群的基准值均低于普通人群的基准值.该研究推导的BPAF和BPS基于人体健康风险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值,可为我国双酚替代物的环境风险管理、人体健康基准研究和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健康水质基准 双酚AF 双酚S 太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