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DGGE Analysis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Structure in Babylonia areolata Culture Systems of The Subtidal Zone and The Pond Mulched Plastic Film and Sand in Bottom
1
作者 李淑芳 邱德全 +2 位作者 张继东 杨世平 邱明生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7期1535-1539,1543,共6页
To know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structure in Babylonia areolata culture systems and to research and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pattem of Babylonia areola-ta culture systems of the pond mulched plastic film and sand in ... To know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structure in Babylonia areolata culture systems and to research and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pattem of Babylonia areola-ta culture systems of the pond mulched plastic film and sand in bottom, the bacte- rial communities in Babylonia areolata culture systems of the sub-tidal zone and the pond mulched plastic film and sand in bottom were analyzed at molecular level by adopting the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ominant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Babylonia areolata culture systems of the sub-tidal zone and the pond mulched plastic film and sand in bottom, which were built on the basis of the seawater in East-island of Zhanjiang, included Proteobac- teda Chloroflexi, Cyanobacteria and Actinobacteria. The dominant bacterial groups in the above pond culture system were Garnmaproteobacteria, Alphaproteobacteria, Deltaprotecbacteda, Epsilonproteobacteda, Anaerolineae, Cyanobacteria and Acti- nobacteda. The dominant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the subtidal zone culture system were Gammaprotecbacteda, Alphaproteobacteria, Deltaproteobacteria, Anaerolineae and Cyanobacteda, and there were less Epsilonproteobacteria and Actinobacteria in the culture system. The higher diversity was detected in the above two culture sys- tems. The results of 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average (UPG- MA) showed that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of the sediment samples S1 and S2 in the above two culture systems were a cluster, the similarity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was 54.5%.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of seawater samples S3 and S4 in the above culture systems were in clusters, and the similarity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 ties was 84.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croorganism ecological level in the Babylonia areolata culture systems of the pond mulched plastic film and sand in bottom could be similar to the sub-tidal zone culture systems through changing the pond seawater and monitoring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al communities structure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Culture system of the sub-tidal zone Culture system of the pond mulched plastic film and sand babylonia areolata
下载PDF
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建华 王国福 +1 位作者 苏天凤 江世贵 《南方水产》 2006年第5期1-6,共6页
对室外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对1龄内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1400余个方斑东风螺的壳高、体重生长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壳高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0.2349H^(2.89)(R^2=0.9822,P<0.0... 对室外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对1龄内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1400余个方斑东风螺的壳高、体重生长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壳高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0.2349H^(2.89)(R^2=0.9822,P<0.01);(2)1龄内养殖方斑东风螺的壳高生长曲线和体重生长速度曲线呈现出不断升高趋势,壳高日均增长和体重日均增重为0.11 mm·d^(-1)和0.03 g·d^(-1);壳高特定增长率 IGR_H 和体重特定增重率 IGR_W 平均为0.69%和1.96%;养殖方斑东风螺在1龄以内为快速生长期,远没有达到生长的拐点;同时,方斑东风螺的生长明显受水温影响,当水温降到20.2℃时,其日均增长和日均增重降到最低,分别为0.09 mm·d^(-1)和0.01 g·d^(-1);特定增长率和特定增重率分别降到0.42%和0.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水泥池 方斑东风螺 生长特性
下载PDF
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减菌处理及其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摄食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方伟 赵旺 +3 位作者 邓正华 陈明强 黄星美 温为庚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2年第4期42-46,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灭菌方法对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减菌处理效果及其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摄食率的影响,本研究通过H_(2)O_(2)溶液处理、酒精处理、臭氧处理及紫外线处理等4种灭菌方法对鸢乌贼进行减菌处理,并将... 为了探讨不同灭菌方法对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减菌处理效果及其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摄食率的影响,本研究通过H_(2)O_(2)溶液处理、酒精处理、臭氧处理及紫外线处理等4种灭菌方法对鸢乌贼进行减菌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鸢乌贼作为食物投喂体质量为(0.53±0.14)g的方斑东风螺稚螺5 d。结果显示,不同灭菌方法处理后的样品,其异养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数量显著减少(P<0.05);通过H_(2)O_(2)溶液和酒精处理后的鸢乌贼对方斑东风螺摄食率的影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经过紫外线处理和臭氧处理后,其摄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在实际生产作业中,使用臭氧处理方法对鸢乌贼进行20 min减菌化处理为最优方案,不仅可以除去鸢乌贼中大量有害细菌,而且不会影响方斑东风螺的摄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减菌处理 东风螺 摄食率
下载PDF
方斑东风螺人工养殖、环境生理和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筱 冼健安 +5 位作者 张秀霞 张泽龙 李军涛 郑佩华 吴恒梅 鲁耀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8,117,共7页
方斑东风螺作为新兴的养殖品种,其养殖技术、疾病防控、环境生理和营养需求研究尚不完善。本文综述了方斑东风螺在人工育苗、病害防控、营养需求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方斑东风螺现阶段的研究进行讨论并展望,以期为方斑东风螺人工养... 方斑东风螺作为新兴的养殖品种,其养殖技术、疾病防控、环境生理和营养需求研究尚不完善。本文综述了方斑东风螺在人工育苗、病害防控、营养需求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方斑东风螺现阶段的研究进行讨论并展望,以期为方斑东风螺人工养殖和饲料营养需求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养殖技术 病害 环境生理 营养需求
下载PDF
陶粒材质和粒径对方斑东风螺存活、生长和底质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5
作者 黄瑞频 张磊 +5 位作者 张伟霄 刘洺源 隋长润 王宝龙 刘鹰 张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为了探索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室外水泥池养殖适宜的底质,采用海砂(SS)、细陶粒(FC)、粗陶粒(CC)和海砂+粗陶粒混合(SS+CC)4种底质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陶粒材质和粒径大小对体质量为(4.692±1.033)g的方斑东风螺存活... 为了探索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室外水泥池养殖适宜的底质,采用海砂(SS)、细陶粒(FC)、粗陶粒(CC)和海砂+粗陶粒混合(SS+CC)4种底质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陶粒材质和粒径大小对体质量为(4.692±1.033)g的方斑东风螺存活与生长、养殖水质及底质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底质条件下方斑东风螺的存活率均大于90%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FC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最高,为(1.3864±0.2196)%/d,显著高于CC、SS、SS+CC组(P<0.05);不同底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不同,SS组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低,FC组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较高;FC组底质微生物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相对丰度较高;FC、SS+CC组中弧菌(Vibrio)相对丰度较低,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和盐单胞菌(Halomonas)相对丰度较高,表明细陶粒对抵抗病原弧菌、防止水质恶化具有积极作用;微生物功能预测显示,FC组中微生物不同物质代谢相关通路的相对丰度增加;水质分析显示,24 h内CC和FC组的NH_(4)^(+)-N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SS、SS+CC组(P<0.05),FC组NO_(2)^(-)-N质量浓度显著低于CC组(P<0.05)。研究表明,底质材质对方斑东风螺生长和底质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有显著影响,选用细陶粒作为方斑东风螺室外养殖池底质材料,能促进其体质量增长,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并对养殖池水质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底质 陶粒 存活 生长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湛江市方斑东风螺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6
作者 蒋启成 许芮 +4 位作者 刘晓坤 席润梓 陈小钰 余家兴 吕文刚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7期135-142,共8页
湛江市是广东省水产养殖大市,有着“对虾之都”“金鲳鱼之都”“生蚝之都”等美誉,其中贝类产品在湛江市水产品产量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以湛江市新兴养殖品种方斑东风螺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养殖发展状况,为后续东风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湛江市是广东省水产养殖大市,有着“对虾之都”“金鲳鱼之都”“生蚝之都”等美誉,其中贝类产品在湛江市水产品产量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以湛江市新兴养殖品种方斑东风螺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养殖发展状况,为后续东风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实地调研以及专家访谈的方式,对目前湛江市方斑东风螺养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养殖过程中出现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剖析评价。调查研究发现湛江市方斑东风螺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养殖过程中缺乏优质种苗;(2)养殖过程中病害频发;(3)缺乏水产专业技术人才支持;(4)养殖规划不合理,养殖污染问题日益严重;(5)市场开发力度不够。以上几点问题成为制约湛江市方斑东风螺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实际生产角度出发提出一些针对性措施,引导方斑东风螺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贝类产业 水产养殖
下载PDF
方斑东风螺3个选育世代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梁园 付敬强 +3 位作者 沈铭辉 骆轩 游伟伟 柯才焕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5-93,共9页
采用12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泰国选育系TF4~TF6连续3代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3个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30、0.717和0.708,均高于0.5,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平均等位基因数(A)... 采用12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泰国选育系TF4~TF6连续3代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3个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30、0.717和0.708,均高于0.5,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平均等位基因数(A)、有效等位基因数(A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1.667~12.583、6.334~6.915、0.658~0.672、0.737~0.787和1.837~2.003,整体呈降低趋势,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仅占总变异的0.95%;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介于0.00569~0.01324,处于低等分化水平(Fst<0.05)。主坐标分析和STRUCTURE分析结果显示,3个群体呈现出相似的遗传背景和遗传结构。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连续多代的人工选育,方斑东风螺选育群体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变异和遗传分化水平较低,遗传结构趋于稳定,仍具有较高的遗传选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选育群体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盐度和氨氮对方斑东风螺存活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建聪 顾志峰 +5 位作者 叶丙聪 刘闯 羊玉梅 刘春胜 王爱民 石耀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4-112,共9页
为了探究盐度和氨氮对方斑东风螺生理代谢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和氨氮浓度条件下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存活以及能量收支变化。结果显示,方斑东风螺的存活率随着盐度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 为了探究盐度和氨氮对方斑东风螺生理代谢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和氨氮浓度条件下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存活以及能量收支变化。结果显示,方斑东风螺的存活率随着盐度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盐度为25和30时,方斑东风螺的存活率为100%,低盐96 h LC50为10.14,高盐为44.36;方斑东风螺存活率随氨氮浓度上升逐渐下降,当氨氮质量浓度为0~20 mg/L时,存活率均为100%;氨氮96 h LC50为253.83 mg/L。盐度和氨氮对方斑东风螺的摄食率、排粪率、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盐度实验中,方斑东风螺的摄食率、排粪率和排氨率在盐度30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50、8.62和0.07 mg/(g·h),耗氧率在盐度35时达到最大值,为1.84 mg/(g·h)。氨氮实验中,摄食率和排粪率在10 mg/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58和10.42 mg/(g·h),耗氧率和排氨率在20 mg/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9和0.13 mg/(g·h)。通过能量收支方程发现,随着盐度和氨氮浓度的上升,方斑东风螺生长能占比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在盐度30和氨氮浓度5mg/L时达到最大值。本研究首次从能量收支角度出发,探讨了盐度和氨氮对方斑东风螺生理代谢的影响,可为其工厂化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盐度 氨氮 存活率 能量收支
下载PDF
pH急性胁迫对方斑东风螺行为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丁瑞霞 黄星美 +6 位作者 赵旺 邓正华 陈恒大 温为庚 马振华 王江勇 郑忠明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2年第6期84-90,共7页
为揭示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在低pH和高pH胁迫时的急性毒性和生理变化,以pH=8.0为对照组,pH=5.0、6.0、7.0和9.0为试验组,测定方斑东风螺体内4种免疫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酸性... 为揭示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在低pH和高pH胁迫时的急性毒性和生理变化,以pH=8.0为对照组,pH=5.0、6.0、7.0和9.0为试验组,测定方斑东风螺体内4种免疫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时间pH胁迫对免疫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而不同pH胁迫对免疫酶的活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方斑东风螺经过pH急性胁迫后,在低pH和高pH的水体养殖6 h后都出现了活力下降、爬壁缓慢,而在48 h后开始出现死亡;各试验组GSH-PX活性均呈现“抑制-诱导”的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各pH处理组CAT活力均呈现“诱导-抑制-诱导”的变化趋势;POD活性总体表现出了“诱导-抑制”的趋势;低pH处理组(pH=5.0、6.0)ACP活性表现出“诱导-抑制”的趋势。该研究对于方斑东风螺的养殖具有参考意义,同时丰富贝类免疫系统方面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免疫酶 行为 pH急性胁迫
下载PDF
不同温度对方斑东风螺生理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云超 马蜻霞 +4 位作者 王爱民 杨毅 於锋 顾志峰 刘春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3-190,共8页
为了研究温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能量收支的影响,作者采用室内静水法,分析了不同养殖水体温度条件下方斑东风螺幼螺的摄食率、排粪率、耗氧率、排氨率、黏液排泄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摄食率、排粪率、耗氧... 为了研究温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能量收支的影响,作者采用室内静水法,分析了不同养殖水体温度条件下方斑东风螺幼螺的摄食率、排粪率、耗氧率、排氨率、黏液排泄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摄食率、排粪率、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各温度处理组摄食率差异显著(P<0.05),在23℃时最低为2.548±0.093mg/(g/h),29℃时最高为4.958±0.150 mg/(g/h);排粪率为1.695±0.037~2.892±0.074 mg/(g/h),在29℃时达到最高;耗氧率在29℃时最高为0.437±0.054mg/(g/h),23℃时最低为0.202±0.027 mg/(g/h);在本实验条件下,方斑东风螺排氨率为0.009±0.001~0.025±0.003mg/(g/h),各温度处理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在29℃时最高为0.025±0.003 mg/(g/h)。黏液排泄率在23℃时最高为0.030±0.001 mg/(g/h),显著高于其他各温度组(P<0.05)。基于不同温度下能量收支方程,得出26℃下方斑东风螺生长余能最多,占摄入总能量的37.855%,其次是29℃、32℃和23℃,分别为37.850%、32.098%和30.4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温度 生理代谢 黏液排泄率 能量收支
下载PDF
方斑东风螺肿吻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新中 文万侥 +2 位作者 冯永勤 谢珍玉 周永灿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2,共6页
从海南省文昌县某养殖场患病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吻、肌肉和肝脏中分离到2株优势菌。人工感染证实其中1株为致病菌,经形态学检测和生化鉴定,该病原菌为鳗弧菌生物变种Ⅰ(Vibrio anguillarum Biovar Ⅰ)。该病原菌对... 从海南省文昌县某养殖场患病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吻、肌肉和肝脏中分离到2株优势菌。人工感染证实其中1株为致病菌,经形态学检测和生化鉴定,该病原菌为鳗弧菌生物变种Ⅰ(Vibrio anguillarum Biovar Ⅰ)。该病原菌对方斑东风螺的LD50值为1.7×10^6cfu/g。药敏试验表明派拉西林、罗红霉素、红霉素、洁霉素、氟哌酸、先锋必、妥布霉素、菌必治、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复达欣、呋喃妥因等12种抗生素类药物对该病原菌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鳗弧菌生物变种Ⅰ(Vibrio ANGUILLARUM BIOVAR I) 分离 鉴定 药敏分析
下载PDF
方斑东风螺“急性死亡症”的病原病理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江勇 王瑞旋 +5 位作者 苏友禄 吴开畅 郭志勋 姜敬哲 刘广锋 赵旺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99,共7页
对海南发生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急性死亡症"进行了病原分离纯化、人工感染试验,以及病原16S rDNA分析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显示病原菌为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对常见的抗菌药物... 对海南发生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急性死亡症"进行了病原分离纯化、人工感染试验,以及病原16S rDNA分析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显示病原菌为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对常见的抗菌药物如恩诺沙星、复合磺胺等敏感,而对青霉素表现为耐药;组织病理结果显示鳃叶、腹足、肝胰腺、消化道、肾等器官的细胞出现变性、坏死、血细胞浸润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风螺 “急性死亡症” 哈维弧菌 组织病理
下载PDF
方斑东风螺对饲料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许贻斌 柯才焕 +2 位作者 王德祥 魏永杰 吕剑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216-220,共5页
以白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设计了8个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在水温26.90±1.52℃,盐度27.6±0.5及遮光的条件下对初始个体体质量为2.16±0.05g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ink)进行为期60d的生长实验.统计... 以白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设计了8个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在水温26.90±1.52℃,盐度27.6±0.5及遮光的条件下对初始个体体质量为2.16±0.05g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ink)进行为期60d的生长实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蛋白含量对方斑东风螺的相对增质量率呈抛物线回归关系,在饲料蛋白含量为43.10%时,相对增质量率达到最大值(p〈0.05).饲料效率、饲料系数在蛋白含量35.17%以上基本上无显著差异(p〉0.05),蛋白质效率随着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各蛋白组间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以相对增质量率为指标,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方斑东风螺饲料蛋白质适宜含量为36.47%~4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蛋白质需要量 相对增质量率
下载PDF
温度与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及幼虫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吴进锋 陈素文 +2 位作者 陈利雄 张汉华 郭奕惠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2-656,共5页
在水温14~33℃(盐度34)、盐度18~40(水温25.5~26℃)范围内各设12个梯度,采用突变法进行温、盐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卵囊孵化及幼虫生长实验.结果显示:(1)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适宜水温为23~31℃,最适水温为25~30... 在水温14~33℃(盐度34)、盐度18~40(水温25.5~26℃)范围内各设12个梯度,采用突变法进行温、盐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卵囊孵化及幼虫生长实验.结果显示:(1)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适宜水温为23~31℃,最适水温为25~30℃;适宜盐度为28~38,最适盐度为30~38.在适宜水温和盐度范围内,孵化速度随水温和盐度升高而加快,但以水温的影响效应最明显;温度或盐度超过其适宜范围时,孵化率明显下降或幼虫畸形率明显增大.(2)幼虫适宜水温及最适水温与胚胎发育的基本一致;适宜盐度和最适盐度存在向高盐度延伸的现象,其适宜和最适盐度下限分别为30和32.温盐度超过适宜范围时,死亡率明显增大,生长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水温 盐度 胚胎发育 幼虫生长
下载PDF
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33
15
作者 刘建勇 绍杰 卓健辉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40,共6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盐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根据方斑东风螺个体大小设立A、B、C(壳高分别为6.86±0.24、4.75±0.37、3.15±0.12cm,软体部干重分别为11.064±0.361、4.245±...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盐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根据方斑东风螺个体大小设立A、B、C(壳高分别为6.86±0.24、4.75±0.37、3.15±0.12cm,软体部干重分别为11.064±0.361、4.245±0.690、2.015±0.122 g)3组,盐度设13、18、23、28、33等5个梯度,实验水温为27—28℃。结果表明:(1)盐度、个体大小对方斑东风螺的耗氧率有显著的影响(p<0.01)。盐度在13—28之间时,3组方斑东风螺的耗氧率都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盐度升至33时,耗氧率下降。方斑东风螺的软体部干重(W)与单位体重耗氧率(O)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O=aWb,其中a值的范围为1.365 5—3.072 2,平均值是2.236 8,b值的范围为-0.195 2—-0.093 6,平均值为-0.130 6。(2)盐度、个体大小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对方斑东风螺的排氨率有显著的影响(p<0.01)。盐度在13—28之间时,3组方斑东风螺的排氨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盐度升至33时,排氨率下降。方斑东风螺的软体部干重(W)与单位体重排氨率(N)之间的关系也符合幂函数方程N=c Wd,其中c值的范围为261.769 4—360.427 9,平均值为320.643 4,d值的范围是-0.325 3—-0.189 0,平均值是-0.248 5。(3)单位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与盐度(S)、软体部干重(W)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O=1.208-0.039W+0.039S(R=0.578,F=10.517,显著性概率=0.000)、N=-210.442-9.255W+2.965S(R=0.813,F=40.834,显著性概率=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盐度 耗氧率 排氨率
下载PDF
不同pH和盐度下氨氮对方斑东风螺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师尚丽 冯奕成 +3 位作者 郑莲 黄翔鹄 罗杰 蔡佳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36-40,共5页
在不同海水盐度和pH的条件下进行了氨氮对日龄30 d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海水盐度和pH对氨氮的毒性有较大的影响,水温为29~30 ℃条件下,当盐度为18、23、28时,氨氮对方斑东风螺的安全浓度分别为9.3... 在不同海水盐度和pH的条件下进行了氨氮对日龄30 d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海水盐度和pH对氨氮的毒性有较大的影响,水温为29~30 ℃条件下,当盐度为18、23、28时,氨氮对方斑东风螺的安全浓度分别为9.39、10.40、11.97 mg/L,盐度越低氨氮毒性越强;当pH为6.5、7.5、8.5时,氨氮对方斑东风螺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8.500、14.080、10.200 mg/L,pH值越高氨氮毒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急性毒性试验 氨氮 安全浓度
下载PDF
7月龄方斑东风螺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赵旺 于刚 +3 位作者 王江勇 严俊贤 杨蕊 吴开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2-88,共7页
为探明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对7月龄方斑东风螺的体质量(Y)和11个(X_1-X_(11))形态性状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7月龄方斑东风螺体质量与各形态性状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为探明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对7月龄方斑东风螺的体质量(Y)和11个(X_1-X_(11))形态性状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7月龄方斑东风螺体质量与各形态性状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发现壳宽(X_2)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373),其次为体螺层高(X_7)、壳口高(X_3),而次螺层宽(X_(10))主要通过X_2、X_3及X_7间接影响体质量;决定系数分析显示,这4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之和为0.852,说明体质量主要受这些性状的影响;经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7月龄方斑东风螺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将回归方程中的X_2、X_3、X_7和X_(10)等4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分别进行模型拟合,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Y=0.0034X_2^(2.5128),Y=0.0034X_3^(2.4349),Y=0.0015X_7^(2.5967),Y=-6.4964+1.3293X_(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olata) 形态性状 体质量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方斑东风螺早期发育过程中几种消化酶的活性 被引量:13
18
作者 魏永杰 黄斌 +2 位作者 柯才焕 许贻斌 王德祥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9,共5页
将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的早期发育从早期面盘幼体到变态后15d的稚贝分成6个阶段,分别测定各阶段蛋白酶(P)、脂肪酶(L)、淀粉酶(A)和纤维素酶(C)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幼体发育的推进,蛋白酶比活力逐渐减小,脂肪酶比活... 将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的早期发育从早期面盘幼体到变态后15d的稚贝分成6个阶段,分别测定各阶段蛋白酶(P)、脂肪酶(L)、淀粉酶(A)和纤维素酶(C)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幼体发育的推进,蛋白酶比活力逐渐减小,脂肪酶比活力逐渐增加,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比活力则在变态前逐渐增加,而变态后逐渐减小。比较A/P和(A+C)/(P+L)两种指标指示方斑东风螺幼体发育过程中的食性变化,提出(A+C)/(P+L)用于指示方斑东风螺食性变化更合理、准确。综合比较幼体发育各阶段4种消化酶活性,发现在面盘幼体向稚贝变态期间,幼体消化能力最弱,原因与幼体的变态过程有关。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贝类具有分泌纤维素酶的能力,该酶在东风螺对纤维素分解中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 消化酶 比活力 食性 变态
下载PDF
氨氮胁迫对方斑东风螺六种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谭春明 赵旺 +5 位作者 吴开畅 张玥 杨蕊 温为庚 陈旭 于刚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5,共8页
本文研究了氨氮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急性毒性及不同浓度的氨氮溶液(22、47.5、102和220mg/L)对其体内六种免疫酶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本文研究了氨氮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急性毒性及不同浓度的氨氮溶液(22、47.5、102和220mg/L)对其体内六种免疫酶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氨氮浓度越大,其毒性作用越强,方斑东风螺死亡率越高;500mg/L氨氮处理组于24h便出现(20.3±2.1)%死亡率,并且96h后存活率降为0。而相同条件下,随试验时间的延长,方斑东风螺死亡率也越高。氨氮浓度和处理时间均对方斑东风螺免疫酶活力有显著的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CAT和AKP活性均表现出“诱导-抑制”的趋势,ACP和T-SOD活性表现出“抑制-诱导”的趋势,CSH-PX活性呈现“诱导-抑制-诱导”的趋势,而氨氮对处理个体POD活性的影响整体表现为抑制作用。可见,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会对方斑东风螺免疫酶活性产生较大的影响。本研究从生态现象和生理指标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氨氮对方斑东风螺个体的致毒特性,将对方斑东风螺的养殖具有实用意义,同时丰富了氨氮对贝类毒理实验免疫性能层面的基础数据,并为其他贝类氨氮胁迫实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氨氮胁迫 免疫酶
下载PDF
方斑东风螺“翻背症”的病原及初步治疗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旺 吴开畅 +4 位作者 王江勇 凌慧 杨蕊 岑小勇 叶乐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2-556,共5页
对海南发生"翻背症"的方斑东风螺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药敏分析及药物治疗试验。结果显示,病原为哈维弧菌,该菌对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敏感,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耐药;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诺氟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苯... 对海南发生"翻背症"的方斑东风螺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药敏分析及药物治疗试验。结果显示,病原为哈维弧菌,该菌对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敏感,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耐药;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诺氟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苯扎溴铵及对照组的最终存活率分别为39.05%、32.38%、29.52%和14.29%,诺氟沙星的治疗效果较好,可用于治疗方斑东风螺"翻背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翻背症 哈维弧菌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