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upled large earthquakes in the Baikal rift system: Response to bifurcations in nonlinear resonance hysteresis 被引量:1
1
作者 Anatoly V.Klyuchevskii Rem G.Khlebopros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709-716,共8页
The current lithospheric geodynamics and tectonophysics in the Baikal rift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a nonlinear oscillator with dissipation.The nonlinear oscillator model is applicable to the area because stress chan... The current lithospheric geodynamics and tectonophysics in the Baikal rift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a nonlinear oscillator with dissipation.The nonlinear oscillator model is applicable to the area because stress change shows up as quasi-periodic inharmonic oscillations at rifting attractor structures (RAS).The mode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pace-time patterns of regional seismicity in which coupled large earthquakes,proximal in time but distant in space,may be a response to bifurcations in nonlinear resonance hysteresis in a system of three oscillators corresponding to the rifting attractors.The space-time distribution of coupled MLH > 5.5 events has been stable for the period of instrumental seismicity,with the largest events occurring in pairs,one shortly after another,on two ends of the rift system and with couples of smaller event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rift.The event couples appear as peaks of earthquake ‘migration' rate with an approximately decadal periodicity.Thus the energy accumulated at RAS is released in coupled large events by the mechanism of nonlinear oscillators with dissipation.The new knowledge,with special focus on space-time rifting attractors and bifurcations in a system of nonlinear resonance hysteresis,may be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issues.Extrapolation of the results into the nearest future indicates the probability of such a bifurcation in the region,i.e.,there is growing risk of a pending M ≈ 7 coupled event to happen within a few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geodynamics Nonlinear oscillator with dissipation Phase portrait Bifurcation HYSTERESIS Coupled large earthquakes baikal rift system
下载PDF
Gravity and GPS Measurements at South-West Part of Baikal Rift
2
作者 Timofeev Vladimir Ducarme Bernard +5 位作者 Ardyukov Dmitriy Stus Yuriy Timofeev Anton Kalish Evgeniy Sizikov Igor Nosov Dmitriy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年第7期400-409,共10页
Measurements of non-tidal variations of gravity (Ag), which were obtained from 1992 to 2012 at the Talaya seismic station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Baikal region), are interpreted together with GPS... Measurements of non-tidal variations of gravity (Ag), which were obtained from 1992 to 2012 at the Talaya seismic station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Baikal region), are interpreted together with GPS (Global Position System) observation data, which were obtained from 2000 to 2013 at the same station. An absolute gravimeter was used for gravity observation. The strongest precision requirements concern tidal gravity prediction. It is the reason why we investigated tidal effect by LCR (LaCoste & Romberg) gravimeter from 1996 to 1997 at the same station. We use tested tidal model for correction of gravity change. The linear component of gravity variations corresponds to changes in the elevation of the sit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close to the normal value of the vertical gradient of gravity. At this site, coseismic gravity variations at the time of the Kultuk earthquake (August 27, 2008, Mw = 6.5) were caused by a combined effect of the change of the site's elevation and deformation of the crust. Our estimations of the coseismic effects are consistent with results obtained by modeling based on the available seismic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itoring of gravity variations absolute and relative gravimeters baikal rift GPS-monitoring earthquake
下载PDF
Prevalent thickening and local thinning of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beneath the Baikal rift zone and its dynam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6
3
作者 SI ShaoKun TIAN XiaoBo +1 位作者 ZHANG HongShuang TENG JiWe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31-42,共12页
The Baikal rift is the most seismically active continental rift in the world and is significant for studying the dynamics of continental rifts, although its precise dynamic mechanisms remain controversial. We calculat... The Baikal rift is the most seismically active continental rift in the world and is significant for studying the dynamics of continental rifts, although its precise dynamic mechanisms remain controversial. We calculated receiver functions (1748) from Global Seismographic Network seismic stations TLY and ULN and stacked receiver functions in different bins. Here we present discontinuities at depths of 410km and 660km and thickness of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MTZ) beneath the study area. The MTZ structure shows an obvious thickening (292km) in the Baikal rift zone except for an area of limited thinning (230km), whereas it is basically normal (250km) beneath the Mongolian area, to the southeast of the Baikal rift. Combining these results with previous findings, we propose that the large-scale thickening beneath the Baikal rift zone is likely to be caused by the Mesozoic collision between the Siberian Platform and the Mongolia-North China Block or magmatic intrusion into the lower crust, which would result in crust and lithosphere thickening. Thus, the lower crust becomes eclogitized and consequently detached into the deep mantle because of negative buoyancy. The detachment not only induces asthenosphere upwelling but also accelerates mantle convection of water detached from the subducted slab, which would increase mantle melting, while both process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ft. Our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tachment and the consequent hot upwelling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ikal rift, and a small-scale mantle upwelling indicated by the located thinning may have destroyed the lithosphere and promoted this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ikal rift zon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P wave receiver function
原文传递
贝加尔裂谷和汾渭地堑成因与印度欧亚碰撞的远程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光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2-293,共12页
位于欧亚板块东部的贝加尔裂谷和汾渭地堑是两个著名的裂谷系,它们具有相似的外形和地貌特征,也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其成因机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诸多研究说明它们的形成和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密切相关,但印度与欧亚碰撞的... 位于欧亚板块东部的贝加尔裂谷和汾渭地堑是两个著名的裂谷系,它们具有相似的外形和地貌特征,也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其成因机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诸多研究说明它们的形成和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密切相关,但印度与欧亚碰撞的远程效应是如何传递到这些区域的?本文通过大陆漂移过程中的陆缘区域的地幔上涌所形成的伸展构造演化和陆缘裂解,结合欧亚大陆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印度欧亚碰撞的远程效应所导致的微陆块裂解漂移及伸展构造发展演化规律。结果说明这两个裂谷的成因与欧亚东缘新生代大规模微陆块裂解漂移密切相关。新生代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欧亚大陆东缘发生了大规模地幔上涌和陆块裂解,日本、堪察加等陆块发生了裂解漂移,它们的裂解漂移在欧亚东缘形成了差异左旋走滑环境,从而分别在西伯利亚克拉通和鄂尔多斯克拉通东南侧形成了两个裂谷系和地震带,这两个地震带和2023年2月土耳其大地震具有类似的成因机制,它们都是走滑断裂所形成的地震带。用新大陆漂移模型可以合理解释其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裂谷 汾渭地堑 印度欧亚碰撞 动力机制 远程效应
下载PDF
贝加尔裂谷构造发育的主控因素探讨:来自物理模拟的启示
5
作者 王盟楠 李江海 +1 位作者 柳晨 刘磊鑫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1-260,共10页
贝加尔裂谷位于全球最大的大陆板块中心,远离任何活跃板块边界,却是地球上现今构造活动最为活跃和复杂的地区之一,其形成演化的主控因素是地球科学界广泛讨论的问题之一并一直存在争议。文章通过物理实验模拟手段,研究了裂谷区在局部拉... 贝加尔裂谷位于全球最大的大陆板块中心,远离任何活跃板块边界,却是地球上现今构造活动最为活跃和复杂的地区之一,其形成演化的主控因素是地球科学界广泛讨论的问题之一并一直存在争议。文章通过物理实验模拟手段,研究了裂谷区在局部拉张背景下,岩石圈形变过程。贝加尔裂谷区位于较强的西伯利亚克拉通与较弱的萨彦—贝加尔造山带结合部位。克拉通一侧下地壳强度大,壳幔机械耦合程度高,实验结果显示,当区域遭受局部拉张时,应力易在克拉通一侧聚集,最先于克拉通与造山带薄弱缝合处的靠近克拉通边缘一侧发育深大断裂。随着岩石圈不断伸展,应力向造山带一侧传递,断裂也随之向造山带一侧发生迁移,呈现雁列式排列。古老克拉通相比于年轻造山带下地壳流变性质差异,决定了贝加尔裂谷窄且深凹陷的发育特征及发育结构的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裂谷 构造发育 岩石圈流变学 物理模拟
下载PDF
贝加尔裂谷区地壳上地幔复杂的各向异性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建利 田小波 +3 位作者 张洪双 司少坤 张中杰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23-2538,共16页
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的贝加尔裂谷是最典型的大陆裂谷之一,其形成的动力机制与演化过程一直是地学界争论的焦点.本研究使用一种改进的横波分裂测量方法———全局最小切向能量法,对研究区宽频带固定台站ULN和TLY记录的SKS震相和接收... 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的贝加尔裂谷是最典型的大陆裂谷之一,其形成的动力机制与演化过程一直是地学界争论的焦点.本研究使用一种改进的横波分裂测量方法———全局最小切向能量法,对研究区宽频带固定台站ULN和TLY记录的SKS震相和接收函数PmS震相进行分裂测量,得到了裂谷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的各向异性属性.ULN台的SKS分裂测量结果表明,台站下方存在双层各向异性结构,其中,上层的快波偏振方向为N74°E,快、慢波分裂时差为0.80s,下层的快波偏振方向为N128°E,快、慢波分裂时差为0.80s;PmS震相分裂测量结果表明,台站下方地壳内存在单层各向异性结构,其快波偏振方向为N77°E,与SKS分裂测量的上层各向异性的快波偏振方向相近,快、慢波分裂时差为0.26s,这说明SKS分裂测量的上层各向异性同时包含了地壳和地幔岩石圈.对TLY台进行SKS分裂测量时发现,台站下方上地幔结构表现出横向非均匀性:当反方位角<90°时,快波偏振方向在N60°E左右,快、慢波分裂时差为1.27s;当反方位角>90°时,快波偏振方向约为N120°E,快、慢波分裂时差为1.40s;PmS震相分裂测量没有获得有效的结果,并且不同方位的PmS震相到时基本一致,说明TLY台下方地壳结构接近各向同性.根据分裂测量结果,结合贝加尔裂谷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得到以下结论:(1)ULN台双层各向异性的上层主要是岩石圈原始结构的反映,并且存在地壳与地幔岩石圈的一致性形变,而下层指示着现今软流圈地幔的流动;(2)由于刚性的西伯利亚克拉通的阻挡,地幔流动方向在克拉通南缘发生了偏转,在深部绕克拉通边缘流动,因此形成了TLY台下方上地幔结构的横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各向异性 贝加尔裂谷 SKS分裂 水平分量极性偏差
下载PDF
蒙古—贝加尔地区上地幔小尺度对流及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8
7
作者 熊熊 单斌 +1 位作者 王继业 郑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94-1604,共11页
上地幔小尺度对流是控制区域地球动力学过程的主要机制之一,蒙古—贝加尔地区的一些区域动力学过程被认为与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相关.本文目的在于利用重力资料研究蒙古—贝加尔地区的上地幔小尺度对流,并探讨其与构造动力学的关系.基于区... 上地幔小尺度对流是控制区域地球动力学过程的主要机制之一,蒙古—贝加尔地区的一些区域动力学过程被认为与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相关.本文目的在于利用重力资料研究蒙古—贝加尔地区的上地幔小尺度对流,并探讨其与构造动力学的关系.基于区域均衡重力异常与上地幔小尺度对流的相关方程,本文利用区域均衡重力异常资料反演了蒙古—贝加尔地区上地幔小尺度对流流场及作用于岩石层底部的应力场.结果显示,蒙古—贝加尔地区地幔流场及对流应力场呈现非常复杂的图像,流场及应力场分布与地表构造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西伯利亚地台和蒙古褶皱带下地幔流场和对流应力场均较弱,这与这些地区现今较弱的构造活动性是一致的.贝加尔裂谷区下存在地幔上升流,对流应力场呈拉张状态,但应力场的幅值较小(约8 MPa),表明地幔对流不是贝加尔裂谷开裂的主要控制因素.Hangay高原、阿尔泰和戈壁—阿尔泰下存在地幔上升流,对流应力场为拉张状态,这一方面可能构成Hangay高原隆升的深部动力机制,另一方面,也为Amurian板块西边界划分提供了动力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贝加尔地区 地幔对流 地幔对流应力场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贝加尔裂谷带通京盆地新生代火山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益龙 周汉文 +2 位作者 Лабац кая 严溶 曾广策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63,共8页
位于贝加尔裂谷带西南端通京盆地的尚加泰火山玄武岩由高拉长石—中长石、贵橄榄石、次透辉石、火山玻璃组成,据对S iO2与全碱(N a2O+K2O)的关系判断,均为碱性橄榄玄武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布型式与板内碱性玄武岩一致,推测原始岩浆... 位于贝加尔裂谷带西南端通京盆地的尚加泰火山玄武岩由高拉长石—中长石、贵橄榄石、次透辉石、火山玻璃组成,据对S iO2与全碱(N a2O+K2O)的关系判断,均为碱性橄榄玄武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布型式与板内碱性玄武岩一致,推测原始岩浆来源于上地幔距地表200 km^250 km深度处,在距地表约40 km处即莫霍面附近开始冷却结晶,该火山活动区可能成因于异常地幔凸起中的物质-能量流沿着断裂在通京盆地内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玄武岩 异常地幔 通京盆地 贝加尔裂谷
下载PDF
蒙古-贝加尔裂谷区地壳应变场及其地球动力学涵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刁法启 熊熊 +1 位作者 郑勇 许厚泽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43-1251,共9页
蒙古-贝加尔地区是现今构造最活跃的大陆地区之一,其地壳构造运动及变形对我们理解大陆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融合的这一区域的GPS速度场,本文计算了该区应变率场和应变能变化率场.结果显示,蒙古褶皱带以南区域表现为NNE-SS... 蒙古-贝加尔地区是现今构造最活跃的大陆地区之一,其地壳构造运动及变形对我们理解大陆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融合的这一区域的GPS速度场,本文计算了该区应变率场和应变能变化率场.结果显示,蒙古褶皱带以南区域表现为NNE-SSW方向的压缩状态,主压应变率约为-2.0×10^(-9)/a,剪应变及面膨胀均较弱,表明蒙古褶皱带比较稳定.贝加尔裂谷整体处于拉张状态且伴有较强的剪应变和面膨胀,暗示可能有多种机制控制裂谷的张裂过程.蒙古高原西部有两条高应变率的构造带,结合深部存在地幔热柱等证据,我们认为这两条构造带及所围限的区域共同构成Amurian板块的西部边界—一条弥散变形的边界带.蒙古-贝加尔地区剪应变分布与0~40 km的地震活动性基本一致,表明该地区形变在地壳尺度耦合程度较高.地幔对流拖曳力场与主应变轴方向及应变率场的一致性表明,地幔对流可能是蒙古贝加尔地区区域构造动力学过程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贝加尔裂谷区 地壳运动 地壳应变率 构造动力学
下载PDF
俄罗斯贝加尔湖区伸展构造及与中国东部伸展构造对比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巍然 隋志龙 Mats VD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5-49,共5页
在晚白垩世—始新世夷平面基础上,由于断裂作用形成了贝加尔裂谷系。断裂作用最大幅度超过10km。在裂谷系中心部位发育的断层长度最大、最深、最早,并以准对称形式向四周扩展。贝加尔裂谷系是在地幔隆起和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双重作用下... 在晚白垩世—始新世夷平面基础上,由于断裂作用形成了贝加尔裂谷系。断裂作用最大幅度超过10km。在裂谷系中心部位发育的断层长度最大、最深、最早,并以准对称形式向四周扩展。贝加尔裂谷系是在地幔隆起和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双重作用下形成。贝加尔裂谷系与中国东部新生代断陷盆地和汾渭裂谷系同时形成,并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它们的形成不仅受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制约和影响,而且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地幔流发散中心,呈扇状向太平洋区流动,可能是它们在更深层次上的共同场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贝加尔湖 伸展构造 中国 断陷盆地 岩石圈构造 地幔流动
下载PDF
俄罗斯贝加尔湖—日本仙台断面地震波速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平 关晓坤 +4 位作者 赵震宇 杨宝俊 丁见焕 冯晅 刘万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77-3284,共8页
本文以中俄、俄日学者合作所得到的地球物理资料为主,结合其它相关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组构了俄罗斯贝加尔湖—日本仙台(BS)4000km长断面,用于区域性大尺度地研究东北亚洲地壳结构和一系列地质构造问题.研究BS断面地震波速结果表明:(1)... 本文以中俄、俄日学者合作所得到的地球物理资料为主,结合其它相关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组构了俄罗斯贝加尔湖—日本仙台(BS)4000km长断面,用于区域性大尺度地研究东北亚洲地壳结构和一系列地质构造问题.研究BS断面地震波速结果表明:(1)西伯利亚板块和黑龙江板块地壳结构变化较大,并可分为上、中、下部地壳,欧亚板块东部陆缘带地壳结构较简单,基本两分.贝加尔裂谷带下部地壳厚度比松辽盆地的薄约7km,而上部地壳则相反,前者的比后者的厚约9km.两个裂谷带在Moho界面之下的波速分布差异也较大.(2)结合前人认识,综合分析认为,贝加尔裂谷带属主动式裂谷,松辽盆地属于混合型裂谷.贝加尔裂谷形成动力主要来自地球构造圈B″层物质上涌所形成的地幔热柱的垂向作用,由BLV带佐证,松辽盆地形成动力主要来自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的中远程效应.(3)日本国所位于的西太平洋岛弧带是多地震带,除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浅部效应、地壳中断裂与流体的直接作用等因素,本文指出仙台等速块的物性条件是岛弧带的主要不稳定因素.同时指出需要关注日本东海岸深约30~40km的大级次地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贝加尔湖—日本仙台断面地震波速分布 地壳可分性 主动式裂谷与混合型裂谷 贝加尔湖低速带(BLV带) 仙台等速块
下载PDF
贝加尔裂谷带通京盆地呼兰霍博克火山的玄武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溶 周汉文 +1 位作者 余朝丰 李泉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5年第3期10-17,共8页
位于贝加尔裂谷带西南端通京盆地的呼兰霍博克火山为玄武岩质碎屑锥,玄武岩由高拉长石、贵橄榄石、普通辉石和火山玻璃组成,其矿物组成及SiO2-(Na2O+K2O)图和Hf-Th-Ta图指示为碱性玄武岩。CIPW标准矿物特征、岩石化学成分和单斜辉石化... 位于贝加尔裂谷带西南端通京盆地的呼兰霍博克火山为玄武岩质碎屑锥,玄武岩由高拉长石、贵橄榄石、普通辉石和火山玻璃组成,其矿物组成及SiO2-(Na2O+K2O)图和Hf-Th-Ta图指示为碱性玄武岩。CIPW标准矿物特征、岩石化学成分和单斜辉石化学成分特征表明岩石属碱性系列,钠质型。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为裂谷初期玄武岩。初步推断原始岩浆来源于上地幔,斑晶可能于16.5 km深处的次生壳层岩浆房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裂谷初期 贝加尔裂谷
下载PDF
贝加尔裂谷带中部的新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周传 邹付戈 +2 位作者 盛玲 朱国荣 张庆龙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7年第3期157-164,共8页
位于贝加尔裂谷带中部的滨奥里洪地区主要包括3个大地构造单元:西部滨海山脉、滨奥里洪高原和小海地堑。笔者着重对该地区中新世以来的新构造活动特征,特别是对第四纪夷平面的变化、断层的发育、河流的变迁、河流阶地的发育等进行了研究... 位于贝加尔裂谷带中部的滨奥里洪地区主要包括3个大地构造单元:西部滨海山脉、滨奥里洪高原和小海地堑。笔者着重对该地区中新世以来的新构造活动特征,特别是对第四纪夷平面的变化、断层的发育、河流的变迁、河流阶地的发育等进行了研究,表明该地区在中新世以来具有强烈的拉张运动与升降运动特征,是贝加尔裂谷带新构造运动表现最强烈的地区。新生代贝加尔裂谷带的发育受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碰撞、西太平洋俯冲引起弧后扩张作用的影响;中部滨奥里洪地区受到NW-SE向拉张作用,发育了强烈的新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机制 新构造运动 滨奥里洪地区 贝加尔裂谷带 俄罗斯
下载PDF
贝加尔裂陷新构造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易明初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7-14,共8页
贝加尔裂谷系的断裂发育阶段和沉积作用过程基本一致,除沉积作用前的前裂谷断裂已经活化外,整个裂谷系的发育及演化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始新世中晚期—上新世早期(E2-32—N12)的开始阶段和上新世中晚期—第四纪(... 贝加尔裂谷系的断裂发育阶段和沉积作用过程基本一致,除沉积作用前的前裂谷断裂已经活化外,整个裂谷系的发育及演化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始新世中晚期—上新世早期(E2-32—N12)的开始阶段和上新世中晚期—第四纪(N2-32—Q)的主要阶段。前者属塑性形变,地形反差小,断裂活动弱;后者属脆性形变,地形反差大,断裂活动强。贝加尔裂谷拗陷是贝加尔裂谷系中发育最早、规模最大的水下拗陷,新构造运动表现明显,升降幅度自西南向东北增大。区内及其四周断块山体及盆地多显示了自西向东翘起的特点。夷平面及冲、洪积扇发生大量拱曲和拗曲。各方向断裂力学属性组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裂谷系 新构造 拱曲 裂陷 断裂构造
下载PDF
汾渭与贝加尔裂谷系相似性的统计分析
15
作者 吴珍汉 崔盛芹 +1 位作者 王连庆 马寅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31-40,共10页
在野外观测与遥感综合解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内已积累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从7个方面分别计算分析了汾渭与贝加尔裂谷系的相似性系数。显著性统计检验表明,两裂谷系在几何形态、三维构造格局、历史与现今活动... 在野外观测与遥感综合解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内已积累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从7个方面分别计算分析了汾渭与贝加尔裂谷系的相似性系数。显著性统计检验表明,两裂谷系在几何形态、三维构造格局、历史与现今活动性各方面都存在显著的相似性。结合空间测量与两裂谷系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实测资料分析,推断汾渭与贝加尔裂谷系高度相似性产生的动力学机制与东亚大陆这一地带南、北块体间不等速西向运动所造成的大规模S形张裂作用存在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渭裂谷系 贝加尔裂谷系 相似性系数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俄罗斯贝加尔裂谷带中呼兰霍博克火山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16
作者 郭璇 朱永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21-1033,共13页
位于贝加尔裂谷带通京盆地中的呼兰霍博克火山火山锥由火山弹、火山灰等火山碎屑岩和基性熔岩(橄榄玄武岩)组成。橄榄玄武岩中橄榄石可分为具有较高Mg^#值的捕虏晶和Mg^#值相对较低的斑晶。部分斜长石斑晶具有核-幔一边结构,且幔部... 位于贝加尔裂谷带通京盆地中的呼兰霍博克火山火山锥由火山弹、火山灰等火山碎屑岩和基性熔岩(橄榄玄武岩)组成。橄榄玄武岩中橄榄石可分为具有较高Mg^#值的捕虏晶和Mg^#值相对较低的斑晶。部分斜长石斑晶具有核-幔一边结构,且幔部发生减压分解,一些单斜辉石晶体(俘虏晶)边部发生了减压分解。根据岩石的化学成分,该玄武岩属于橄榄粗玄岩系列,轻稀土强烈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轻重稀土之间分异较大,具有与OIB相似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橄榄玄武岩的源区和岩浆的形成可能与地幔柱活动有关;岩浆演化经历了压力骤减的过程,在岩浆快速上升过程中,深部形成的矿物(可能是地幔矿物的俘虏晶)减压分解。快速上升的岩浆几乎未受大陆地壳的混染,仅捕获了少量流纹质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裂谷 橄榄玄武岩 减压分解 俄罗斯
下载PDF
贝加尔湖滨奥里洪地区新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模式初探
17
作者 葛荣峰 张庆龙 +2 位作者 朱国荣 郭志伟 林昱 《江苏地质》 2007年第2期90-95,共6页
贝加尔裂谷带是全球典型的大陆裂谷带之一,新构造运动强烈。滨奥里洪地区是贝加尔裂谷带断裂发育最完好的地区。位于滨奥里洪中部的萨尔玛河谷和奥里洪门新构造运动非常强烈,萨尔玛河谷在地形上呈规则的折线状,而奥里洪门发育有两侧对... 贝加尔裂谷带是全球典型的大陆裂谷带之一,新构造运动强烈。滨奥里洪地区是贝加尔裂谷带断裂发育最完好的地区。位于滨奥里洪中部的萨尔玛河谷和奥里洪门新构造运动非常强烈,萨尔玛河谷在地形上呈规则的折线状,而奥里洪门发育有两侧对称的湖湾。沿萨尔玛河谷发育有一组X型节理,而奥里洪门两侧发育有完好的断层三角面山,因此,萨尔玛河谷和奥里洪门可能是在早期追踪张裂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滨奥里洪地区还发育有一系列NE和NW走向的次级断裂,它们的发育受滨海断裂铲式枢纽断层特征的控制。分析这些次级断裂的特征和性质,提出了与它们发育有关的三种作用力:①枢纽断层造成的NE-SW向局部拉张;②铲式断层的旋转效应产生反向滑动;③铲式断层的不均匀旋转产生剪切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对滨奥里洪地区的新构造运动过程作了概括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裂谷带 新构造 滨海断裂 铲式枢纽断层 奥里洪 俄罗斯
下载PDF
蒙古Khuvsgul湖HDP09湖芯中地下玄武岩的K-Ar年龄:对贝加尔裂谷起始时间的估计(英文)
18
作者 HASEBE Noriko ITO Kazumi +4 位作者 HASEBE Akihiro NARANTSETSEG Ts OYUNCHIMEG Ts IVANOV Egor V KASHIWAYA Kenji 《地球环境学报》 2011年第3期462-466,共5页
HDP09 core drilled in Lake Khuvsgul,Mongoria,at 50°52'48 'N,100°26'30' E where the water depth is 222.25 m reached to the depth of ~60 m below lake floor in 2006.The bottom part of the core c... HDP09 core drilled in Lake Khuvsgul,Mongoria,at 50°52'48 'N,100°26'30' E where the water depth is 222.25 m reached to the depth of ~60 m below lake floor in 2006.The bottom part of the core consists of alkali basalt.This basalt consists of the basement of the lake Khuvsgul based on its bulk chemistry and core position plotted on the seismic profile.K-Ar age of the basalt is(8.5±0.2) Ma,which is concordant with the on-land basalt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lake,and implies the maximum age of the Lake Khuvsgul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e Khuvsgul baikal rift zone alkali basalt K-Ar dating
下载PDF
俄罗斯贝加尔湖—日本石卷地学断面西段地质—地球物理基本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FAISAL S 杨宝俊 +2 位作者 于平 李瑞磊 王世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7-231,共5页
对于贝加尔湖—石卷地学断面 (BAMSIP)的西段俄罗斯贝加尔湖—中国满洲里断面域内的地质构造背景、地震剖面波类型和基本特征等研究发现 :( 1)断面域中贝加尔裂谷带地震波速度结构存在异常地幔带 ;结晶地壳物质成分基性程度较高 ;基底... 对于贝加尔湖—石卷地学断面 (BAMSIP)的西段俄罗斯贝加尔湖—中国满洲里断面域内的地质构造背景、地震剖面波类型和基本特征等研究发现 :( 1)断面域中贝加尔裂谷带地震波速度结构存在异常地幔带 ;结晶地壳物质成分基性程度较高 ;基底顶面和Moho界面未观察到明显的镜象关系 ;( 2 )西伯利亚南部的复杂褶皱基底由古生代和前寒武纪岩层所组构 ;区域构造由古褶皱系、中生代沉积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湖-石卷地学断面 俄罗斯 地质构造 地震剖面波 古生代 沉积盆地 裂谷带
下载PDF
试论汾渭“S”型旋转拉分构造体系及其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述靖 吕古贤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0-1266,共7页
汾渭地堑系位于我国东部阴山与秦岭纬向带之间,自北向南,由集宁、怀来、大同、蔚县、忻州、太原、晋中、汾渭、天水、礼县、西和、成县等10余个NE向斜列的新生代断陷盆地组成,它们呈“S”形展布,反映华北地块在新生代时期发生了顺时针旋... 汾渭地堑系位于我国东部阴山与秦岭纬向带之间,自北向南,由集宁、怀来、大同、蔚县、忻州、太原、晋中、汾渭、天水、礼县、西和、成县等10余个NE向斜列的新生代断陷盆地组成,它们呈“S”形展布,反映华北地块在新生代时期发生了顺时针旋转,使古老地块发生裂解,可称之为“S”型旋转拉分构造体系。这个构造体系对中国东部构造格局和构造发展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强烈改造了秦岭—大别山纬向构造带和江南地块北缘的构造格局,使新华夏系形成分段特征,启动了华北地块伸展构造发展模式,影响所及直达琉球海沟。无独有偶,亚洲中部俄罗斯、蒙古境内有贝加尔地堑系,由反“S”形分布的新生代断陷盆地组成,它们也发育于古老结晶地块之中,可与之对比,是逆时针旋转的反“S”型旋转拉分构造体系。说明它们是同一类型的旋转构造型式,是古老地块裂解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渭地堑系 汾渭“S”型旋转拉分构造体系 新华夏系NW向高级伴生断裂带 新华夏系分段性 贝加尔反“S”型旋转拉分构造体系 古老地块裂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