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的旅游地: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地方重构——以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郑诗琳 薛熙明 朱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70,共12页
灾害发生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地方在短时间内经历着急剧的解构和重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当前灾后重建影响研究聚焦于重建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在灾后重建对地方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方面缺乏相应的探讨;现有社会文化地理研究对灾害... 灾害发生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地方在短时间内经历着急剧的解构和重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当前灾后重建影响研究聚焦于重建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在灾后重建对地方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方面缺乏相应的探讨;现有社会文化地理研究对灾害与地方话题亦缺少必要的关注。研究以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为案例,通过访谈法,借用地理学"地方"的理论对灾后重建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此透视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地方重构过程,探寻灾后重建影响下的地方形态、功能、活动和意义的变化。研究表明,白鹿镇的地方重构特征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的升级、生活空间的变革、地方产业的转型、地方生活的转变,以及地方特性的重构和地方情感的强化等方面。灾后重建背景下白鹿镇的地方重构实质上是旅游景观、旅游活动和旅游形象对原有乡村景观、活动和形象进行替代的城镇化和现代化过程。"地震"某种程度上成为白鹿镇发展的"契机",借助灾后重建资本和政策的支持,白鹿镇实现了地方的"新生",不仅修复了地震带来的破坏,还突破了原有的土地和景观问题以及地方发展的资金局限,实现了地方的转型、升级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重建 地方重构 新生旅游地 四川白鹿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