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ward to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by multi-objective zoning and nitrogen nutrient management:a case study in the Baiyangdian Basin,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meng ZHANG Xiangwen FAN +6 位作者 Wenqi MA Zhaohai BAI Jiafa LUO Jing YANG Ling LIU Jianjie ZHANG Lin MA 《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SCD 2024年第1期140-154,共15页
Although China has achieved great advancements toward national food security,the country is still confronted with a range of challenges,including natural resource stress,imbalanced diet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Op... Although China has achieved great advancements toward national food security,the country is still confronted with a range of challenges,including natural resource stress,imbalanced diet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Optimized management of crop–livestock systems is the key measure to realize agricultural green transformation.However,optimized management of crop–livestock systems that use multi-objective zoning is lacking.This study employed a multi-objective zoning management approach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four indicators:ammonia volatilization,nitrogen surplus,soil carrying capacity and ecological red line area.With its significant ecological integrity and a strong emphasis on sustainability,the Baiyangdian Basin serves as a unique and suitable test case for conducting analyses on multi-objective nutrient optimization management,with the aim to facilitate the agricultural green transformation.This study finds that less than 8%of the area in the Baiyangdian Basin meet the acceptable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standard,whereas around 50%of the area that had both nitrogen surplus and ammonia volatilization exceeded the threshold.Implementation of unified management,that is,the same management technique across the study areas,could result in an increase of areas meeting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thresholds to 21.1%.This project developed a novel multi-indicator partition optimization method,in which distinct measures are tailored for different areas to satisfy multiple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Implementation of this method,could potentially bring more than 50%area below the threshold,and areas with ammonia emissions and nitrogen surplus could be reduced to 15.8%.The multi-indicators partition optimization method represents a more advanced and efficiency-oriented management approach when compared to unified management.This approach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best available option to help China achieve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o improve efficient production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It is recommended that current policies aimed at nutrient management toward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hould shift toward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indicators partition opti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baiyangdian basin environmental emission threshold partition management
原文传递
“三水”统筹的流域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洋 汪自书 +3 位作者 吕春英 靳明 谢丹 刘毅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3期21-28,共8页
基于“三水”(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统筹,开展流域空间精细化管控对推进新时代流域协同保护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三水’问题识别—‘三水’分区划定—质量目标确定—管控单元集成”的思路,构建了流域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 基于“三水”(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统筹,开展流域空间精细化管控对推进新时代流域协同保护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三水’问题识别—‘三水’分区划定—质量目标确定—管控单元集成”的思路,构建了流域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方法。以白洋淀流域为实践对象,识别出流域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衔接现有水生态环境管理分区与政策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及资源利用上线;明确“三水”分区域差异化生态环境管理目标与资源环境承载约束,聚类叠“三水”分区并综合划定水生态环境综合管控单元、制定结构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水”统筹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环境质量底线 白洋淀流域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典型河流水化学季节性变化控制机理
3
作者 杨曦 蒋小伟 +3 位作者 耿晓虹 马荣涛 姬韬韬 张志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5,共11页
为查明白洋淀入淀河流水化学组分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控制机理,选择白洋淀流域的安格庄水库—中易水河—南拒马河—白沟引河为研究对象,对比2023年雨季前、雨季和雨季后的河流水化学组成,利用描述性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端元图以... 为查明白洋淀入淀河流水化学组分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控制机理,选择白洋淀流域的安格庄水库—中易水河—南拒马河—白沟引河为研究对象,对比2023年雨季前、雨季和雨季后的河流水化学组成,利用描述性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端元图以及PHREEQC模拟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游安格庄水库水化学组分在2023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下游河流水化学组成;易水河与南拒马河交汇后水化学组分与易水河更接近,指示易水河流量占优并控制了两者混合后的南拒马河水化学组分;易水河—南拒马河在雨季前、雨季后因流量小、风化作用弱表现出主要离子随径流距离无明显变化,而在雨季水库大流量放水期间,河道内碳酸盐岩矿物的强烈风化导致主要离子浓度随径流距离急剧增大。端元分析和PHREEQC模拟结果表明雨季河水主要发生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为方解石、石膏、石盐和白云石的溶解/风化。作为直接汇入白洋淀的河流,白沟引河在雨季前的水化学组分受蒸发浓缩作用控制,而在雨季和雨季后的水化学组分受南拒马河与白沟河混合作用控制。该研究加深了对河流水化学组分控制机理的认识,有助于分析白洋淀的水化学季节性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流域 地表水 水化学 季节变化 化学风化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
4
作者 闫丰 李晨阳 +4 位作者 鲁志雪 黄雪寒 庞娇 刘鑫 陈亚恒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5-353,363,共10页
[目的]评估白洋淀流域长时间序列植被生长状况及驱动机制,为进一步保护雄安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2007—2020年NASA MOD17A3H的NPP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Hurst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白洋淀流域植被NP... [目的]评估白洋淀流域长时间序列植被生长状况及驱动机制,为进一步保护雄安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2007—2020年NASA MOD17A3H的NPP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Hurst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白洋淀流域植被NPP的时空分异、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结果]①白洋淀流域植被年均NPP值在217.1~357.6 g/(m^(2)·a)之间变化,在空间上呈现西北部山区较高,东南部平原区较低的分布规律;②超过80%的研究区域植被NPP具有明显波动性,其中西北山区和东南平原波动性最强;③绝大部分植被NPP随年份呈增加趋势,并且由东南至西北,从不显著增加逐渐过渡到显著增加状态;④研究区内,西北部地区为Hurst指数小于0.5的反向持续性区域,未来植被NPP可能会出现增加趋势减缓的问题,西南地区为正向持续区,未来变化趋势良好;⑤研究区植被NPP空间分异的主导驱动因素为温度、人口、第三产业等,双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力明显高于单因子,其中降水和温度的交互作用最强。[结论]2007—2020年,白洋淀流域植被NPP逐渐增强,温度虽是影响NPP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但社会因素发挥的作用在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变化 驱动因子 白洋淀流域 雄安新区
下载PDF
Baseflow Separation and Its Response to Meteorological Drought in a Temperate Water-limited Basin,North China 被引量:3
5
作者 LIU Qiang YAN Sirui +4 位作者 LI Miao MA Kiaojing LIANG Liqiao ZHANG Junlong PAN Jihu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5期867-876,共10页
Baseflow,a component of the total streamflow,plays a key role in maintaining aquatic habitats,particularly during extreme drought events.This study investigated baseflow response to a prolonged and extreme meteorologi... Baseflow,a component of the total streamflow,plays a key role in maintaining aquatic habitats,particularly during extreme drought events.This study investigated baseflow response to a prolonged and extreme meteorological drought event in the Baiyangdian Basin(BYD basin),a temperate water-limited basin in North China.Applying a precipitation series,piecewise regression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is extreme meteorological drought event,while the Automatic Baseflow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ABIT)was used to estimate a recession parameter(α),which was used to isolate baseflow from total streamflow.Results showed that:1)annual precipitation exhibited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s(P<0.05)with an average change of–1.81 mm/yr^(2).The precipitation deficit revealed that the start and end date of the extreme meteorological drought event was from August 1996 to May 2011,respectively,persisting for a total of 178 months(roughly 15 yr);2)hydrological drought(including streamflow and baseflow)lagged behind meteorological drought while predictably persisting longer than extreme meteorological drought(i.e.,precipitation);and 3)baseflow decreased dramatically under meteorological drought at both seasonal and annual scales,resulting in significantly decreasing trends during drought periods.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confirmed that hydrological events caused by extreme meteorological drought can alter the magnitude and duration of baseflow and total streamflow,which will have an inevitable influence on aquatic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EFLOW extreme drought recession parameter baiyangdian basin
下载PDF
白洋淀鱼类产卵场初步调查
6
作者 杨春晖 许玉甫 +3 位作者 王慎知 张超 张德昭 张海鹏 《河北渔业》 2024年第2期24-28,共5页
为了解白洋淀鱼类产卵场,更好地保护渔业资源,于2021年4—6月首次进行了白洋淀鱼类产卵场调查,掌握了3种黏草性卵鱼类:鲫(Carassius auratus)、小黄黝鱼(Micropercops swinhonis)、鲤(Cyprinus carpio)的产卵及产卵场分布情况,其中后塘... 为了解白洋淀鱼类产卵场,更好地保护渔业资源,于2021年4—6月首次进行了白洋淀鱼类产卵场调查,掌握了3种黏草性卵鱼类:鲫(Carassius auratus)、小黄黝鱼(Micropercops swinhonis)、鲤(Cyprinus carpio)的产卵及产卵场分布情况,其中后塘淀产卵场分布最为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鱼类 产卵场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白洋淀流域景观格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高星 宋昭颖 +1 位作者 李晨曦 汤怀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4-183,共10页
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是景观格局优化的现实依据,景观格局优化是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和维护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白洋淀流域为研究区,从自然、人类活动和景观因素3个方面选取11个指标,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对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识别... 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是景观格局优化的现实依据,景观格局优化是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和维护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白洋淀流域为研究区,从自然、人类活动和景观因素3个方面选取11个指标,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对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识别出面积大于0.001 km^(2)的水体和面积大于0.005 km^(2)的林地作为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和网络结构评价法对流域景观格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度、径流量等自然因素对白洋淀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最强烈,景观因素对生态风险的影响最小。(2)白洋淀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较大,高风险区域位于研究区东南部和西北部,低风险区域零星分布在西部林地中。提取的生态源地总面积为11319.85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5%。(3)构建了由39条生态廊道和21个生态节点组成的生态网络格局,形成道路型廊道、河流型廊道、绿带型廊道,优化后景观格局网络闭合度、节点连接率、网络连接度较高,景观格局连通度得到明显提升。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景观格局优化研究,可为全面推进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维护和修复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风险 景观格局 空间主成分分析 生态网络 白洋淀流域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高星 梁鑫雨 +2 位作者 刘蕊 孙兴兵 尹兴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3年第4期40-49,共10页
研究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以白洋淀上下游涉及的河北省35个县(市、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4期遥感影像及统计年鉴,结合遥感技术,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提取... 研究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以白洋淀上下游涉及的河北省35个县(市、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4期遥感影像及统计年鉴,结合遥感技术,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提取白洋淀流域农村居民点信息,从区域—城镇—农村三个角度构建影响农村居民点演变的指标体系,分析农村居民点时间和空间演变特征;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提取影响农村居民点演变的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20年白洋淀流域农村居民点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增加速率由快转慢,再转快,呈“V”字形;(2)白洋淀流域中部和东南部农村居民点面积分布较广,居民点分布较密集,中西部居民点较为稀疏;(3)地形因素、人口因素、交通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具有显著影响。把握白洋淀流域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能够为白洋淀流域农村合理规划村庄布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面积变化 时空演变特征 白洋淀流域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核心区农牧系统未利用氮量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海璇 张亦涛 +8 位作者 李文超 马文奇 翟丽梅 居学海 陈涵婷 康锐 孙志梅 习斌 刘宏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目的】农牧系统过量投入产生的未利用氮素是地表水体中污染负荷的重要来源之一,量化农业未利用氮素的空间分异特征,为氮素的分区管理,实现流域农业源氮素有效管理提供基础。【方法】以白洋淀流域核心区保定市范围内的农牧系统为研究对... 【目的】农牧系统过量投入产生的未利用氮素是地表水体中污染负荷的重要来源之一,量化农业未利用氮素的空间分异特征,为氮素的分区管理,实现流域农业源氮素有效管理提供基础。【方法】以白洋淀流域核心区保定市范围内的农牧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氮素输入、输出量,分析2016年保定市各县(区)种植业、畜牧业以及农牧系统的未利用氮素空间分布情况。种植业的未利用氮量为各输入项(化肥、有机肥、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种子、非共生固氮和秸秆还田)与输出项(作物籽粒和秸秆)的差值;畜牧业未利用氮量为养殖粪污产生量与施用量的差值;农牧系统未利用氮量为种植业与畜牧业未利用氮量之和。【结果】(1)保定市各县(区)种植业氮未利用强度在90.27-581.73 kg·hm-2之间,其中定兴县氮未利用强度最小,满城区的氮未利用强度最大;种植业中蔬菜生产是未利用氮贡献最多的产业,占种植业未利用氮量的31.3%,其次是果树(29.0%)、小麦(27.8%)和玉米(11.9%);化肥是种植业未利用氮的主要输入源(占61.8%),其次是有机肥(16.8%)、秸秆还田(8.9%)、大气沉降(5.2%)、灌溉(3.4%)、非共生固氮(3.0%)和种子(0.9%)。(2)各县(区)畜牧业未利用氮水平在0.06万-2.48万t之间,其中徐水区的未利用氮量最大,莲池区的最小。畜牧业中肉牛是未利用氮贡献最多的养殖种类,占未利用氮量的71.0%。(3)农牧系统未利用氮水平在0.43万-4.97万t之间,其中,徐水区的未利用氮量最高。农牧系统中,种植业是未利用氮的主要贡献产业,占农牧系统未利用氮的55.8%。【结论】白洋淀流域核心区保定市各县(区)未利用氮量空间分异显著,其中,徐水区的未利用氮量最高,是竞秀区未利用氮量的10.4倍;对农牧系统未利用氮量贡献最大的是种植业,其中,蔬菜生产是贡献最多的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流域 未利用氮量 种植业 畜牧业 县域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种植结构及氮盈余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紫薇 尹高飞 +6 位作者 赵海璇 朱聪 马文奇 王佳宝 习斌 李文超 刘宏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19,共9页
针对种植业氮素过量投入造成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该研究以白洋淀流域核心区域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研究对象,以粮经比为种植结构评价指标,从氮素平衡角度考虑,探究白洋淀流域种植结构变化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白洋... 针对种植业氮素过量投入造成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该研究以白洋淀流域核心区域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研究对象,以粮经比为种植结构评价指标,从氮素平衡角度考虑,探究白洋淀流域种植结构变化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白洋淀流域种植结构时空变化明显,时间上,研究期内白洋淀流域粮经比总体呈小幅度上升趋势(4.47~5.72);空间上,距白洋淀淀区距离越大,区域内粮经比越小,临白洋淀区粮经比(15.11~19.23)明显高于白洋淀上游粮经比(2.44~2.64);2)白洋淀流域种植业氮盈余量时空分异特征明显,时间上,研究期内白洋淀流域种植业氮盈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6.29~18.49)×10^(4)t);空间上,各区域种植业氮盈余量表现为:白洋淀中游((10.39~14.48)×10^(4)t)、白洋淀下游((4.35~7.09)×10^(4)t)、临白洋淀((2.24~2.64)×10^(4)t)、白洋淀上游((1.51~2.58)×10^(4)t);3)白洋淀流域种植业氮盈余强度与粮经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其中,研究期内某一区域粮经比基础值越小,其上升幅度越大,种植业氮盈余强度下降幅度越大;4)通过调控粮经比可明显改变区域内种植业氮盈余强度,如将白洋淀中游粮经比调整到12.13~17.79,其区域内种植业氮盈余强度可由Ⅳ级水平(>220~260kg/hm^(2))降低到Ⅱ级水平(≥140~180 kg/hm^(2))。因此,基于区域种植结构与氮盈余强度的关系,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来调控氮盈余强度,从而控制氮盈余量以降低种植业氮素投入的环境风险。研究结果可为白洋淀流域和其他流域种植业氮素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种植结构 氮盈余 时空特征 白洋淀流域
下载PDF
基于GIS的白洋淀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佳欢 张晨星 +2 位作者 杨新兵 杨文姬 米秋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4,共7页
为分析白洋淀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白洋淀流域及周边64个气象站点2003—2018年的日雨量资料,采用日雨量模型、线性逐步回归、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以及克里金插值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白洋淀流域年均降... 为分析白洋淀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白洋淀流域及周边64个气象站点2003—2018年的日雨量资料,采用日雨量模型、线性逐步回归、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以及克里金插值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白洋淀流域年均降雨侵蚀力为2 284.54 (MJ·mm)/(hm^(2)·h),西南阜平县和东北霞云岭降雨侵蚀力较大,在东南—西北方向上呈先增后降趋势。(2)气象站点降雨侵蚀力与经纬度、海拔的关系为:降雨侵蚀力=-0.115×纬度+0.414×经度-0.235×海拔,降雨侵蚀力与纬度、海拔呈负相关,与经度呈正相关。(3)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中,夏季较大,平均1 826.75 (MJ·mm)/(hm^(2)·h),冬季较小,平均1.77 (MJ·mm)/(hm^(2)·h);降雨侵蚀力年际分布中,2011—2014年较大,平均2 584.82 (MJ·mm)/(hm^(2)·h);2003—2006年较小,平均2 053.79 (MJ·mm)/(hm^(2)·h)。(4)降雨侵蚀力时间变化中,春季和夏季降雨侵蚀力倾向率分别为49.81 (MJ·mm)/(hm^(2)·h)和162.84 (MJ·mm)/(hm^(2)·h),秋季和冬季分别为-89.47 (MJ·mm)/(hm^(2)·h)和-0.07 (MJ·mm)/(hm^(2)·h),多年平均24.54 (MJ·mm)/(hm^(2)·h),整体上降雨侵蚀力呈逐年增加趋势,但这种趋势不显著。研究表明,白洋淀流域降雨侵蚀力呈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性变化,整体上逐年增加,西南—东北方向的海拔起伏带和山前平原区降雨侵蚀力较大,因此,加强流域内重点区域、重要时间节点降雨侵蚀力的监测工作是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必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时空分布特征 白洋淀流域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回顾与展望
12
作者 张绵绵 范晔 康全影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2期94-98,共5页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污染防治是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根本,把以水环境为核心的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好、保护好,对于雄安新区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年来,白洋淀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取...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污染防治是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根本,把以水环境为核心的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好、保护好,对于雄安新区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年来,白洋淀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2021年白洋淀淀区及上游有水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梳理了1980年以来不同时期各阶段的水环境保护政策,并分析了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成效,结合当下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的新要求,围绕“三水统筹”的系统治理思路,从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定位、重要手段、重要保障3个方面提出了水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建议,以期为实现白洋淀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流域 水环境 治理 水环境保护政策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明阳 王克林 +2 位作者 何萍 谢志仁 高吉喜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4-140,共7页
通过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对白洋淀流域1986年和2000年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①在景观尺度上,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下降,斑块形状更加简单规则,斑块类型分布更加离散,空间连接性减小,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 ②在... 通过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对白洋淀流域1986年和2000年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①在景观尺度上,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下降,斑块形状更加简单规则,斑块类型分布更加离散,空间连接性减小,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 ②在景观要素类型尺度上,耕地面积减少,并且更加破碎,形状更加复杂,而与此相对的是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增加,形状规则;尽管林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自草地的转化,但是林地和草地的破碎化程度、斑块形状和连通性等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域面积减小,形状变得规则且斑块集中; ③林牧和农牧交错带的景观格局变化非常明显,说明了其景观生态比较脆弱和易变; ④人类活动对白洋淀流域的干扰主要集中在东部旱地区,同时西部山区的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空间格局 旱地 斑块 封山育林 白洋淀 林地面积 增加 耕地面积 规则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理论与管理方法 被引量:69
14
作者 白杨 王敏 +2 位作者 李晖 黄沈发 Juha M.Alatalo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846-5852,共7页
生态系统服务是当前可持续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环境保护与管理需求的不断增加,政策制定者希望将生态系统服务信息更多地融入管理实践中。由于理论的不确定性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如何准确地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如何考虑不同利益相关... 生态系统服务是当前可持续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环境保护与管理需求的不断增加,政策制定者希望将生态系统服务信息更多地融入管理实践中。由于理论的不确定性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如何准确地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如何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提取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信息给决策者参考,仍然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难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传递和消耗过程,区分生态系统服务的潜在供给、实际供给和人类需求;引入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和供给率两个指标,为区域间自然资源资产的比较提供一种方法;以白洋淀流域为案例,采用生态系统服务矩阵法,结合GIS空间模拟技术,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空间特征。白洋淀流域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率和供需比分别是:0.4966和0.1131,说明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状态较好,且处于盈余状态。对流域内供给率较高且供给处于盈余的区域,应作为生态保护与补偿的主要区域;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较大的区域应进行必要的生态建设与修复。研究结果为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实际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给 需求 白洋淀流域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5
15
作者 栾芸 刘静玲 +1 位作者 邓洁 曾宝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3-710,共8页
有效的公众参与是提高流域水资源管理效率和流域综合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选取白洋淀流域的典型城市模块(保定市)、乡村模块(涞水县)及水敏感区(安新县)进行研究,综合采用问卷调查、利益群体访谈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对政府管理人员、流域... 有效的公众参与是提高流域水资源管理效率和流域综合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选取白洋淀流域的典型城市模块(保定市)、乡村模块(涞水县)及水敏感区(安新县)进行研究,综合采用问卷调查、利益群体访谈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对政府管理人员、流域居民的环境意识及水资源管理参与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比较与评估了政府及相关利益群体的环境知识、环境满意度、信息流通渠道、参与意愿、实际参与度、政府行为及其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结果表明: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现状是水敏感区的参与效果好于城镇模块,且城镇模块好于乡村模块;公众获取环境知识与环境信息的途径主要以亲身感受与媒体宣传的被动接受形式为主;参与途径不畅通,实际参与度低于有参与意愿的比例,参与意愿不确定性高;公众对于政府行为的认知度为41.3%,接受度仅为19%;管理者对于公众参与在水资源管理中作用的认识仍有待提高,参与活动以宣传教育为主,缺乏整体考虑及上下游沟通与设计,缺乏全过程参与,居民尚未形成共同认可的流域价值观.建议加强全过程参与、环保民间团体的作用以及学校环境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水资源管理 白洋淀流域
下载PDF
近60年来白洋淀流域河川径流演变及湿地生态响应 被引量:8
16
作者 尹德超 王旭清 +5 位作者 王雨山 王晓燕 王茜 吴斌 刘肖肖 龚磊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22-2133,共12页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核心生态功能区,近几十年来面临水源不足、湿地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选取白洋淀流域上游王快、西大洋及拒马河3个子流域开展河川径流演变研究,结合1969年以来18期白洋淀湿地遥感影像,揭示白洋淀流域河川径流驱动湿地...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核心生态功能区,近几十年来面临水源不足、湿地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选取白洋淀流域上游王快、西大洋及拒马河3个子流域开展河川径流演变研究,结合1969年以来18期白洋淀湿地遥感影像,揭示白洋淀流域河川径流驱动湿地演变的过程机制.结果表明:近60年来白洋淀流域山区径流量呈持续衰减趋势,从P1阶段(1961—1979年)至P3阶段(1997—2019年),典型子流域年径流系数均值由0.29降至0.12,山区年径流总量由30.84×10^(8)m^(3)/a降至11.37×10^(8)m^(3)/a,降幅达63.1%,梯田修建、地下水开采等人类活动是导致径流衰减的主要原因;不同子流域产流和基流减少对径流衰减的贡献率存在差异,以变质岩为主的王快子流域径流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地表产流减少,碳酸盐岩分布较广的拒马河子流域径流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基流减少;白洋淀湿地面积变化受控于地表水位波动,近60年来白洋淀湿地退化的直接原因是入淀流量减少,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山区径流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流域 水文循环 径流衰减 基流 生态演变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降水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丹丹 吴现兵 +1 位作者 程伍群 王建国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117,共5页
选取白洋淀流域6个雨量站1959年-2009年日降水量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运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检验法及小波分析法对该流域降水特性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域内,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且主要由年降水日数显著下降引... 选取白洋淀流域6个雨量站1959年-2009年日降水量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运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检验法及小波分析法对该流域降水特性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域内,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且主要由年降水日数显著下降引起;年内各月降水量的不均匀程度呈减小趋势;不同量级降水频率波动较小,但呈现小强度降水比例增加、较大强度降水比例减少的结构变化;暴雨雨量和暴雨强度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降水潜力下降;年降水量存在4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16a变化为主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流域 降水 滑动平均 Mann2Kendall 非参数秩次检验法 小波分析 趋势分析 周期分析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湿地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闫欣 牛振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9200-9210,共11页
湿地在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调节、缓解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区域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和价值。作为我国北方平原湿地系统之一,白洋淀流域湿地对于保障雄安新区的水资源安全和良好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了解目... 湿地在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调节、缓解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区域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和价值。作为我国北方平原湿地系统之一,白洋淀流域湿地对于保障雄安新区的水资源安全和良好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了解目前白洋淀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对于新区建设和未来科学规划也具有重要意义。以2017年9月欧空局提供的10米分辨率的Sentinel-2B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并结合谷歌地球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分辨率0.23m),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和机器自动分类等多种方式,绘制了白洋淀流域最新的湿地生态系统网络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白洋淀流域湿地的连通性(包括水文连通性和景观连通性)。结果显示:(1)2017年白洋淀流域湿地面积为4596.6km^2,包括沼泽、洪泛区、沟渠、湖泊、河流,主要分布在坡度为0°至2°,海拔在100m以下的平坦地区;而流域内非湿地面积约86%,以耕地和林地为主。(2)2017年白洋淀流域河道长度为2440km,面积为514 km^2,其中山区河道177 km^2,平原河道337 km^2。河道内耕地面积比例达27%,建设用地比例约为8%,河道占用明显。河道两侧1km、2km和3km距离范围内耕地比例分别占61.77%、62.53%、62.63%。随着距离的扩大,湿地面积减少,非湿地面积增加。(3)由于人类活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河道的水文连通性下降,与河道没有受到干扰时的连通性水平相比,减少了三分之一。(4)从景观格局指数SPLIT和DIVISION指示的流域湿地连通性看,景观级别上流域内自然湿地的景观连通性最差,人工湿地次之。在类型级别上沼泽类型的连通性最差,河流、沟渠与洪泛区湿地类型的连通性较好,湖泊的景观连通性最好。为保障白洋淀流域水安全,以流域湿地网络为整体,恢复和增强流域湿地网络连通性,将有效提高雄安新区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流域 湿地遥感 湿地连通性 Sentinel-2B 河道占用
下载PDF
近30年来白洋淀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吕晨旭 贾绍凤 季志恒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5-68,共4页
白洋淀流域平原区是华北平原的农业高产区域,灌溉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近几十年来,白洋淀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在1974年-2007年,该区域地下水埋深以平均每年0.51m的速率下降,1980年以后下降速率明显加速,在2000年-2007年年均下降速率达到... 白洋淀流域平原区是华北平原的农业高产区域,灌溉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近几十年来,白洋淀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在1974年-2007年,该区域地下水埋深以平均每年0.51m的速率下降,1980年以后下降速率明显加速,在2000年-2007年年均下降速率达到了0.99m。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超采严重,且用水高峰期遭遇枯水期,尤其体现在1980年以后年降水偏枯,同时社会经济用水量维持在高峰阶段。低效的农业用水模式及地下水超采已经严重制约了白洋淀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流域 平原区 地下水埋深 降水量 用水量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响应关系 被引量:36
20
作者 高彦春 王金凤 封志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7-477,共11页
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法,对白洋淀流域1957—2012年7个气象站点气温、降水和3个典型水文站点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突变点及周期性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径流与降水和气温的响应关系,以期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法,对白洋淀流域1957—2012年7个气象站点气温、降水和3个典型水文站点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突变点及周期性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径流与降水和气温的响应关系,以期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气温呈上升的趋势,并在1988年后上升趋势增大,其中,冬季和春季的气温增幅对气温升高贡献较大;降水量变化相对复杂,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其中,夏季降水量减少幅度最大,达1.72 mm·a^(-1)。受气温升高和降水量的直接影响,典型站点径流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并在年际尺度上与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在年内尺度上,则与气温和降水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夏季径流量减少幅度最大,阜平、倒马关和紫荆关站分别下降0.85 m^3·s^(-1)·a^(-1)、0.72 m^3·s^(-1)·a^(-1)和0.66 m^3·s^(-1)·a^(-1)。3个指标的周期性变化都比较明显,其中径流和降水的波动变化基本一致,表明径流对降水的响应比较突出。径流变化不仅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还受到水利工程建设、各类农业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气温 径流响应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 累计距平法 小波分析法 白洋淀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