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向死而生——吉本芭娜娜小说的现代性死亡书写解读 |
王宗杰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2
|
“厨房情结”:为什么让女性欲罢不能——评吉本芭娜娜的《厨房》与《满月》 |
陶兰
|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3
|
|
3
|
死亡·救赎·重生的主题嬗变——以吉本芭娜娜的处女作《月影》为研究对象 |
戴玉金
|
《龙岩学院学报》
|
2010 |
1
|
|
4
|
论吉本芭娜娜《厨房》主人公的人物设定——“轻”与“重”并存 |
赵东玲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4 |
0 |
|
5
|
吉本芭娜娜文学作品中的梦境叙事 |
张璋
宋波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
2019 |
0 |
|
6
|
吉本芭娜娜小说集《白河夜船》中的梦境意象研究 |
张璋
宋波
|
《长春大学学报》
|
2019 |
0 |
|
7
|
村上春树与吉本芭娜娜文学中的睡眠书写——以《天黑以后》和《白河夜船》为例 |
张璋
宋波
|
《晋中学院学报》
|
2021 |
0 |
|
8
|
吉本芭娜娜小说的空间叙事与女性意识 |
郭燕梅
|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
2019 |
0 |
|
9
|
浅析《哀愁的预感》的叙事艺术 |
吴梦
|
《太原大学学报》
|
2014 |
0 |
|
10
|
神秘介质与吉本芭娜娜的小说风格 |
刘旸
|
《外国问题研究》
|
2010 |
2
|
|
11
|
试论吉本芭娜娜作品中的异型组合艺术 |
马良霄
|
《开封大学学报》
|
2012 |
2
|
|
12
|
生命绚烂之色——从《哀伤的预感》中体味日本民族对于色彩的审美 |
朱玥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3
|
浅析吉本芭娜娜《厨房》中的非血缘家庭 |
姜春强
|
《经济研究导刊》
|
2010 |
0 |
|
14
|
吉本芭娜娜作品的女性主义疗愈研究——以《厨房》、《彩虹》、《白河夜船》为例 |
唐令
|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5
|
吉本芭娜娜初期文学中“家庭伦理观”形成因素探析 |
张华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6
|
吉本芭娜娜小说《尽头的回忆》同名电影的改编策略 |
余幕英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7
|
色彩的世界——从川端康成的《雪国》到吉本芭娜娜的《哀伤的预感》 |
周阅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8
|
吉本芭娜娜:漫画与文学 |
杨伟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9
|
从《白河夜船》看吉本芭娜娜文学的超现实体验 |
陈晓芝
向卿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20
|
“给予”——拯救灵魂的力量——浅析吉本芭娜娜小说《厨房》中的生存与爱情 |
王璐璐
|
《三江高教》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