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Eastern Sector of the Bangong Co-Nujiang River Suture Zone:Tethyan Evolution 被引量:10
1
作者 WANG Jianp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29-235,共7页
According to an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in the eastern sector of the Bangong Co-Nujiang River suture zone, the Tethyan evolu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1) The Embryo-Tethyan stage (Pz1): An imm... According to an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in the eastern sector of the Bangong Co-Nujiang River suture zone, the Tethyan evolu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1) The Embryo-Tethyan stage (Pz1): An immature volcanic arc developed in Taniantaweng (Tanen Taunggyi) Range, indicating the existence of an Embryo-Tethyan ocean. (2) The Palaeo-Tethyan stage (C-T2: During the Carboniferous the northern side of the Taniantaweng Range was the main domain of the Palaeo-Tethyan ocean, in which developed flysch sediments intercalated with bimodal volcanic rocks and oceanic tholeiite, and Pemian-Early Triassic are granites were superimposed on the Taniantaweng magmatic are; on the southern side the Dêngqên-Nujiang zone started secondary extension during the Carboniferous, in which the Nujiang ophiolite developed, and the Palaeo-Tethyan ocean closed before the Middle Triassic. (3) The Neo-Tethyan stage (T3-E): During the Late Triassic the Dêngqên zone developed into a relatively matural ocean basin, in which the Dêngqên ophiolite was formed. By the end of the Triassic intraocean subduction occurred, and the ocean domain was reduced gradually, and collided and closed by the end of the Early Jurassic, forming the Yazong mélange; then the Tethyan ocean was completely cl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gong Co-Nujiang river suture zone Tethyan evolution Embryo-Tethys Palaeo-Tethys NEO-TETHYS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时空分布
2
作者 高启荣 王国栋 +2 位作者 白志鸿 王东方 赵征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5期947-955,969,共10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矿产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潜力巨大,由于交通条件较差,地质找矿工作程度较低,理论研究薄弱。基于前人研究及出波松多、白库、热昌、扎罗卡矿区等典型矿床勘查成果,通过对矿床成因类型、控矿因素、成岩...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矿产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潜力巨大,由于交通条件较差,地质找矿工作程度较低,理论研究薄弱。基于前人研究及出波松多、白库、热昌、扎罗卡矿区等典型矿床勘查成果,通过对矿床成因类型、控矿因素、成岩成矿时代及岩浆岩等研究,确认成矿时代为早—中侏罗世燕山早期和早白垩世燕山晚期两个期次。矿床地质特征受地层、构造及燕山期岩浆岩的约束,铅锌多金属矿床以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为主,矿体赋存于层间破碎带或断层带内,少数为MVT型铅锌矿床,矿体呈囊状—似层状产出于碳酸盐岩地层中;金多金属矿床主要为中低温热液-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矿体或金异常分布于侵入岩体外接触带附近发育的断裂构造上;Cr-Ni-Co-Pt-Fe矿床矿体赋存于燕山早期超基性岩脉及附近断裂带中。通过对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划分出唐古拉前陆复合盆地Cu-Au-Pb-Zn、丁青Cr-Ni-Co-Pt-Fe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弧盆系Au-Cu-Ag-Pb-Zn三个成矿带,可以为该地区的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 矿床地质特征 时空分布 矿床成因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 西藏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冈瓦纳大陆北界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 被引量:219
3
作者 潘桂棠 朱弟成 +3 位作者 王立全 廖忠礼 耿全如 江新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1-382,共12页
迄今对冈瓦纳大陆北界的位置还存在激烈争论。随着青藏高原空白区基础地质调查以及各项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已经积累了大量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 ,为重新认识冈瓦纳大陆北界和评价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青藏高原地质研究... 迄今对冈瓦纳大陆北界的位置还存在激烈争论。随着青藏高原空白区基础地质调查以及各项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已经积累了大量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 ,为重新认识冈瓦纳大陆北界和评价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回顾早期有关冈瓦纳大陆北界不同观点的基础上 ,从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研究中所取得的大量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出发 ,重点介绍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北两侧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差异 ,认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资料 地质特征差异 地球物理特征差异 南北两侧 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 冈瓦纳大陆北界
下载PDF
藏北商旭造山型金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31
4
作者 黄瀚霄 李光明 +5 位作者 刘波 张智林 马东 曲扎 肖万峰 刘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6-496,共11页
西藏双湖县商旭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矿体赋存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浅变质复理石中,受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呈透镜体状、脉状,或者似层状产出;矿石矿物以自然金为主,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围岩蚀变特征明显。... 西藏双湖县商旭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矿体赋存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浅变质复理石中,受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呈透镜体状、脉状,或者似层状产出;矿石矿物以自然金为主,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围岩蚀变特征明显。该矿床主要受地层及构造因素控制,矿区的构造、围岩蚀变、矿物、地球化学异常等可作为找矿标志。野外地质调查和矿床对比研究显示,商旭金矿床在矿物共生组合、蚀变类型、构造类型等方面,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相似,其成因类型属于造山型金矿床。商旭金矿床的发现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等贵金属矿产的地质找矿工作开辟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造山型金矿 木嘎岗日群 商旭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西藏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洞错地区舍拉玛高压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保弟 王立全 +5 位作者 许继峰 陈莉 赵文霞 刘函 彭头平 李小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05-1616,共12页
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内中东段八宿、安多、蓬错西等地已有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报道,然而西段至今尚没有发现类似岩石出露。在班公湖-怒江西段改则洞错地区舍拉玛沟中发现高压麻粒岩(可能是退变榴辉岩),岩石呈透镜状、似层状或... 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内中东段八宿、安多、蓬错西等地已有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报道,然而西段至今尚没有发现类似岩石出露。在班公湖-怒江西段改则洞错地区舍拉玛沟中发现高压麻粒岩(可能是退变榴辉岩),岩石呈透镜状、似层状或块状产于斜长角闪岩及变质辉长岩中,详细的岩相学及矿物化学研究确认,早期矿物组合主要为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及斜长石(大部分钠黝帘石化),后期发生了较强烈的退变质作用,矿物组合为角闪石和斜长石,发育典型的"白眼圈"结构。利用LA-ICP-MS锆石U-Pb方法获得高压麻粒岩的原岩时代为254±2Ma,指示班公湖-怒江洋盆打开的时限可以追溯到晚二叠世。地质温压计估算结果表明,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为780-900℃和13-16k Pa,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为430-480℃和4.5-5.2k Pa,极有可能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壳发生高压麻粒岩相(甚至达到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的产物。它的发现说明在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内部存在高压变质带,可能是大洋深俯冲的产物,这对研究青藏高原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麻粒岩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西藏洞错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藏北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6
作者 吴浩 李才 +2 位作者 胡培远 张红雨 李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04-1814,共11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及其两侧发育的白垩世岩浆活动记录了大洋俯冲闭合过程的信息,是反演大洋演化的关键。报道了去申拉组火山岩测年结果,并对达查沟地区新发现的去申拉组玄武岩端元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2件火山岩样品的锆石U-Pb...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及其两侧发育的白垩世岩浆活动记录了大洋俯冲闭合过程的信息,是反演大洋演化的关键。报道了去申拉组火山岩测年结果,并对达查沟地区新发现的去申拉组玄武岩端元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2件火山岩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04.14Ma和104.95Ma,表明去申拉组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玄武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出Nb、Ta、Ti亏损,以及高的Zr含量、Zr/Y和(Th/Nb)N值的特征。研究认为,玄武岩是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混染地壳物质的产物。结合已报道的去申拉组酸性岩数据,研究区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特征的去申拉组是班公湖—怒江洋壳南向俯冲过程中,板片断离导致区域伸展背景下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双峰式火山岩 板片断离 LA-ICP-MA锆石U-Pb测年 地球化学
下载PDF
西藏达如错地区晚侏罗世高镁安山岩——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消减的证据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小波 王保弟 +2 位作者 刘函 王立全 陈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1-261,共11页
对出露于拉萨地块北部的达如错接奴群安山岩进行了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原位Hf同位素研究。用LAICP-MS技术测得的安山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63.3±1.7Ma,即火山活动时限为晚侏罗世早期。安山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 对出露于拉萨地块北部的达如错接奴群安山岩进行了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原位Hf同位素研究。用LAICP-MS技术测得的安山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63.3±1.7Ma,即火山活动时限为晚侏罗世早期。安山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典型高镁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所有样品均具有较高的Mg O、Mg#值,低的TFe O/Mg O值(小于1.5);所有样品都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具有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锆石εHf(t)值为较均一的负值(εHf(t)=-8.5^-6.7)。研究表明,达如错高镁安山岩很可能是班公湖—怒江洋壳在俯冲消减背景下,由俯冲沉积物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交代作用的产物,形成于与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消减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安第斯型)的构造环境。由此认为,晚侏罗世接奴群火山岩是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消减的产物,从而为班公湖—怒江洋壳的俯冲消减提供了直接的火山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镁安山岩 俯冲沉积物熔融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LA-ICP-MS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下载PDF
藏北商旭造山型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C、S、Pb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洪 李光明 +5 位作者 黄瀚霄 肖万峰 闫国强 马东方 张海 张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85-1301,共17页
西藏双湖县商旭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矿床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赋存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浅变质增生混杂岩中。本文研究主成矿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中CO_2的C同位素及共生硫化物的S—Pb同位素组成特征,并与木嘎岗日群、... 西藏双湖县商旭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矿床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赋存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浅变质增生混杂岩中。本文研究主成矿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中CO_2的C同位素及共生硫化物的S—Pb同位素组成特征,并与木嘎岗日群、虾别错—木嘎岗日山花岗岩等主要地质体对比。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中CO_2的δ^(13)C_(V-PDB)值范围为-17.8‰~-23.1‰,均值为-21.3%,接近沉积岩或者变质岩源有机碳,表明商旭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可能来自于木嘎岗日群的变质流体,而含金石英脉中发育着与虾别错—木嘎岗日山花岗岩同时代的少量岩浆锆石,暗示成矿流体还有岩浆热液的加入。共生硫化物δ^(34)S_(V-CDT)值变化于-4.5‰~4.6‰,均值为-1.6‰,具有深源硫(地幔或下地壳,δ^(34)S_(V-CDT)=-3‰~+3‰)的特征;共生硫化物Pb同位素位素[n(^(206)Pb)/n(^(204)Pb)=18.350~18.690、n(^(207)Pb)/n(^(204)Pb)=15.632~15.700、n(^(208)Pb)/n(^(204)Pb)=38.570~38.980]与早白垩世虾别错—木嘎岗日山花岗岩[n(^(206)Pb)/n(^(204)Pb)=18.558~19.169、n(^(207)Pb)/n(^(204)Pb)=15.616~15.651、n(^(208)Pb)/n(^(204)Pb)=38.838~39.154]基本一致,同时向侏罗统木嘎岗日群[n(^(206)Pb)/n(^(204)Pb)=18.630~18.970、n(^(207)Pb)/n(^(204)Pb)=15.619~15.673、n(^(208)Pb)/n(^(204)Pb)=38.887~39.260]略有漂移,暗示商旭金矿床的Pb可能来源于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同时还有部分来自木嘎岗日群中铅的加入。本次研究认为,商旭金矿的成矿物质部分来自深部壳幔岩浆作用,并被成矿热液携带至浅部。木嘎岗日群围岩也贡献了部分成矿物质,被地层中的变质热液携带到成矿流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班公湖—怒江 商旭金矿 造山型金矿床 物质来源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羌塘地体南缘改则格列戈阿尔辉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陶刚 李智武 +8 位作者 朱利东 张玉修 杨文光 陈顺 解龙 杨珍 和源 刘和 李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9-1165,共17页
改则格列戈阿尔辉长岩侵入于羌塘地体南缘木嘎岗日群,为研究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改则地区的演化提供新的强有力的约束。本文对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格列戈阿尔辉长岩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2.9±1.6Ma,... 改则格列戈阿尔辉长岩侵入于羌塘地体南缘木嘎岗日群,为研究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改则地区的演化提供新的强有力的约束。本文对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格列戈阿尔辉长岩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2.9±1.6Ma,表明该辉长岩体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早白垩世辉长岩具有高Al2O3(15.39%~16.83%)、低Ti O2(0.78%~0.92%)、贫P2O5(0.09%~0.17%)和低碱(Na2O+K2O=3.93%~4.41%)的特点。稀土元素总量(ΣREE)为63.37×10^-6~73.76×10^-6,平均为68.84×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La/Yb)N介于2.43~3.09之间,δEu=0.89~1.03,表现弱的负铕异常,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特征。岩石微量元素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Th、U等,显著亏损高场强元素(HFES)Nb、Ta、P、Ti等,Nb/Ta、Zr/Hf比值接近或略低于原始地幔组成。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和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结果表明,该辉长岩源区为被俯冲改造的岩石圈地幔源岩浆,岩浆在演化过程中遭受了上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并经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格列戈阿尔辉长岩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向北俯冲构造环境下的岛弧环境,表明至少在122.9±1.6Ma期间班公—怒江洋盆正在向北俯冲。结合区域资料,研究区班公—怒江洋盆闭合时间应介于110~85M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岛弧环境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羌塘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发现侏罗纪洋岛型岩石组合 被引量:6
10
作者 巴桑玉珍 李才 +2 位作者 徐梦婧 徐建鑫 范建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3-566,共4页
那东洋岛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西段,洋岛型岩石组合平行于蛇绿混杂岩带南侧展布,夹持于侏罗系木嘎岗日群之中。那东洋岛玄武岩与木嘎岗日群复理石砂板岩呈过渡接触关系。那东洋岛岩石组合主要由3种岩石组成:玄武岩、... 那东洋岛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西段,洋岛型岩石组合平行于蛇绿混杂岩带南侧展布,夹持于侏罗系木嘎岗日群之中。那东洋岛玄武岩与木嘎岗日群复理石砂板岩呈过渡接触关系。那东洋岛岩石组合主要由3种岩石组成:玄武岩、玄武质砾岩、灰岩或礁灰岩,那东洋岛的岩石组合具有多旋回性。对那东洋岛中的玄武岩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玄武岩为OIB型玄武岩。以往研究认为班公湖-怒江洋盆在侏罗纪处于大洋演化阶段,那东洋岛的发现对揭示班公湖-怒江洋在侏罗纪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那东洋岛 构造演化
下载PDF
西藏羌塘地体南缘改则嘎布扎花岗闪长岩侵位时代、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秦川 李智武 +3 位作者 朱利东 张玉修 杨文光 黄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改则地区的嘎布扎花岗闪长岩侵入于南羌塘地体南缘的侏罗系色哇组,为研究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演化提供新的约束。岩浆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为(143.8±0.5)Ma,显示花岗闪长岩的侵位时代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交。花岗闪长岩具... 改则地区的嘎布扎花岗闪长岩侵入于南羌塘地体南缘的侏罗系色哇组,为研究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演化提供新的约束。岩浆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为(143.8±0.5)Ma,显示花岗闪长岩的侵位时代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交。花岗闪长岩具有准铝质I型花岗岩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稀土元素为轻稀土富集型,存在弱的Eu负异常;明显富集Rb、Ba、K、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研究表明花岗闪长岩的岩浆源区可能经历了陆壳物质、俯冲沉积物与幔源楔等不同性质的岩浆混合,并经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改则嘎布扎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向北俯冲的岛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锆石U-Pb年龄 俯冲 岛弧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下载PDF
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发现岩墙岭蛇绿岩残片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伟 胡培远 +3 位作者 王明 陈景文 张天羽 李馨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2-647,共6页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多龙矿集区是青藏高原新近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远景的、典型的富金斑岩型铜矿集区,其成岩成矿地质背景是解决班公湖-怒江洋构造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发现,多龙矿集区南侧出露岩墙岭蛇绿...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多龙矿集区是青藏高原新近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远景的、典型的富金斑岩型铜矿集区,其成岩成矿地质背景是解决班公湖-怒江洋构造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发现,多龙矿集区南侧出露岩墙岭蛇绿岩残片,应该是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岩墙岭蛇绿岩主要由席状岩墙群、枕状玄武岩和硅质岩组成,整体呈棱形或透镜体状断续分布于侏罗系复理石沉积内,构成典型的网结状构造。糜棱岩普遍发育在岩墙岭蛇绿岩和围岩的接触部位。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认为多龙矿集区早白垩世成岩成矿作用应该形成于增生楔之上伸展拉张的构造环境。岩墙岭蛇绿岩的发现和确定进一步约束了多龙矿集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同时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延伸及其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多龙矿集区 岩墙岭蛇绿岩 席状岩墙群
下载PDF
藏北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康穷地区发现铬铁矿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兴奎 李才 王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15-1819,共5页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康穷地区发育一套各端元出露比较齐全的蛇绿岩岩石组合,向东与八乌错、米素、赤日、孜如错、桑日一带的超基性岩共同构成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基性超基性岩带。2012年,于康穷地区变质橄榄岩岩体边部...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康穷地区发育一套各端元出露比较齐全的蛇绿岩岩石组合,向东与八乌错、米素、赤日、孜如错、桑日一带的超基性岩共同构成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基性超基性岩带。2012年,于康穷地区变质橄榄岩岩体边部发现一处铬铁矿体,首次证实这一巨大的超基性岩带内存在铬铁矿。铬铁矿露头良好,地表见有2条矿体,在露头西侧还见有大片残坡积铬铁矿,残坡积之下的深部情况尚难确定。矿体以冶金级富铬矿石为主,Cr2O3含量最高可达59.11%,矿体围岩主要为方辉橄榄岩,见有少量纯橄榄岩。初步研究认为,康穷铬铁矿类型为豆荚状铬铁矿。该矿体的发现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铬铁矿的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洞错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铬铁矿 蛇绿岩
下载PDF
西藏班戈县达如错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跃 翟庆国 +4 位作者 刘通 王军 胡培远 强巴扎西 索朗赤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02-1811,共10页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达如错地区侵入于蛇绿岩中的花岗斑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及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和Hf同位素研究。用LA-ICP-MS技术测得达如错花岗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10±1Ma,该年龄被解释为达如错花岗斑岩的形...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达如错地区侵入于蛇绿岩中的花岗斑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及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和Hf同位素研究。用LA-ICP-MS技术测得达如错花岗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10±1Ma,该年龄被解释为达如错花岗斑岩的形成年龄,并且锆石具有明显负的εHf(t)值(-5.5^-2.6)。全岩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达如错花岗斑岩具有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岩的特征,且A/CNK>1.1,富集Rb、Ba、Pb、Th,亏损Ta、Nb、Ti,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富集,同时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以上特征表明,花岗斑岩属于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结合前人资料认为,达如错花岗岩岩体形成于同碰撞的构造环境,是加厚的大陆地壳发生重熔的产物,其形成还可能与同时期拉萨地块底部软流圈热物质上涌有关。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在110Ma左右已经闭合,并发生了陆-陆碰撞。花岗斑岩侵入于蛇绿岩中,暗示110Ma之前该地区蛇绿岩就已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同碰撞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下载PDF
班-怒结合带西段革吉地区帕阿岩基的成因: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宝龙 彭勃 +4 位作者 秦广洲 侯淋 周磊 李宇飞 杨绍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7-704,共18页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是藏北一条重要的特提斯主洋残余,在洋盆消减过程中发生了强烈岩浆作用,在其南缘形成了沿狮泉河-永珠缝合带两侧广泛分布的白垩纪大规模岩浆岩和火山岩,为了解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俯冲和闭合过程提供了良好窗口。本文...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是藏北一条重要的特提斯主洋残余,在洋盆消减过程中发生了强烈岩浆作用,在其南缘形成了沿狮泉河-永珠缝合带两侧广泛分布的白垩纪大规模岩浆岩和火山岩,为了解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俯冲和闭合过程提供了良好窗口。本文对出露于革吉地区帕阿花岗闪长岩岩基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全岩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和其闪长质包体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55. 7±1. 0Ma(谐和年龄,MSWD=0. 26,N=18)和156. 5±2. 3Ma(年龄加权平均值,MSWD=2. 6,N=16),岩浆侵位于晚侏罗世,不是以往所认为的白垩纪岩浆产物。花岗闪长岩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高铝饱和指数(A/CNK=0. 91~1. 04),显示了过铝质特征。花岗闪长岩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5. 51~8. 54,(La/Yb)N=6. 27~20. 2)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Sr、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中等至弱Eu负异常(δEu=0. 61~0. 85)。锆石Hf同位素分布集中,花岗闪长岩和闪长质包体的锆石εHf(t)均为负值,分别为(-9. 4~-6. 3)和(-10. 9~-8. 6),Hf地壳模式年龄分别为(1. 32~1. 48Ga)和(1. 44~1. 56Ga),指示了帕阿花岗闪长岩岩基主体系古老地壳基底部分熔融产物,存在少量地幔物质的加入,形成于弧环境,可能属于班公湖-怒江洋盆南向俯冲到拉萨地块古老结晶基底重熔形成的一套具弧属性的未分异I型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阿岩基 锆石U-Pb年龄 岩石和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成因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东巧地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对大洋演化和地壳增厚的指示 被引量:9
16
作者 强巴扎西 吴浩 +4 位作者 格桑旺堆 次仁欧珠 巴桑顿珠 琼达 女达娃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8-666,共19页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的岩浆作用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分析,在辉绿岩中获得138.7±1.0Ma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在流纹岩中获得了110.4±0.4Ma的谐和年龄,表明区内岩浆作用具有2期成因。地球化学研...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的岩浆作用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分析,在辉绿岩中获得138.7±1.0Ma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在流纹岩中获得了110.4±0.4Ma的谐和年龄,表明区内岩浆作用具有2期成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辉绿岩是地幔熔融的产物,花岗闪长岩为岩石圈地幔熔融的产物,而流纹岩显示2类不同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低Sr流纹岩为古老岩石圈地幔熔体经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高Sr流纹岩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为增厚下地壳熔融的产物。综合已有的研究,早白垩世岩浆作用在缝合带两侧均有展布,其中早期岩浆岩为班公湖-怒江洋双向俯冲的产物,末期岩浆岩是碰撞后俯冲洋壳前缘断离形成的。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洋经历了双向俯冲到大洋闭合的演化过程,并在早白垩世末期发生了俯冲洋壳的断离事件。同时,高Sr流纹岩的发现表明,早白垩世末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地壳增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早白垩世 双向俯冲 板片断离 地壳增厚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沙木罗组的发现 被引量:57
17
作者 陈国荣 刘鸿飞 +3 位作者 蒋光武 曾庆高 赵守仁 张相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3-194,共2页
On the basis of a study of the Muggar Kangri Group-complex and its cover sediments in the central segment of the Bangong Co-Nujiang River suture zone, Tibet, it has been ascertained that the Shamuluo Formation (J3-K1s... On the basis of a study of the Muggar Kangri Group-complex and its cover sediments in the central segment of the Bangong Co-Nujiang River suture zone, Tibet, it has been ascertained that the Shamuluo Formation (J3-K1s) consists of sediments of a relict sea basin overlying unconformably on the Muggar Kangri Group-complex. From above, the authors think that the central segment of the Bangong Co-Nujiang River suture zone closed in the Late Jurassic. This provides new evide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Tethys O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结合带 羌塘板片 上侏罗统 下白垩统 特提斯演化 生物特征 年代地层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改则地区洋岛组构模式与找矿重大发现——据西藏改则县1:5万I45E021005等六幅区调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头平 杨修明 +1 位作者 褚慧力 林光隆 《中国地质调查》 2015年第2期12-23,共12页
西藏改则县1∶5万六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计划项目的子项目,项目研究区位于成矿带的西段。重新厘定了区内地层,将测区岩石地层划分为8组、16个段;进一步将区内划分残留海盆沉积区—蛇绿混杂堆积带—构造... 西藏改则县1∶5万六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计划项目的子项目,项目研究区位于成矿带的西段。重新厘定了区内地层,将测区岩石地层划分为8组、16个段;进一步将区内划分残留海盆沉积区—蛇绿混杂堆积带—构造混杂岩带—洋岛—海山火山岩带—陆缘海盆沉积区—裂陷盆地—火山岩带—早期残留盆地沉积区的"七维一体"构造相组合;对区内原仲岗洋岛进行解体,发现洋岛组合"二层、三层结构",重新厘定了蛇绿混杂岩,发现了舍拉玛铜金多金属矿、洞措北镍金属矿2处矿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构造相 洋岛组合蛇绿混杂岩 铜金多金属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