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自治到保甲:乡制重构中的历史回归问题--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两湖乡村社会为范围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先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79,共10页
在20世纪之初的中国乡制变革中,由自治取代保甲和以复兴保甲来推进自治这一看似回旋的历史过程,深深地烙印着传统皇族国家与社会结构崩解后,近代民族国家与社会结构重建的复杂性和探索性特征。以传统与现代力量都很突出的两湖地区乡村... 在20世纪之初的中国乡制变革中,由自治取代保甲和以复兴保甲来推进自治这一看似回旋的历史过程,深深地烙印着传统皇族国家与社会结构崩解后,近代民族国家与社会结构重建的复杂性和探索性特征。以传统与现代力量都很突出的两湖地区乡村社会为范围,考察乡制变革中现代自治与传统保甲体制由替代到融通的历史变异过程,可以充分展示乡村社会变迁的实况和解析其制度性回归传统的历史因由,并深刻揭示在"保甲—自治—保甲"的诡论式表象趋势中,串结着的深层历史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 保甲 乡制重构 两湖地区
下载PDF
民国时期甘肃乡镇保甲经费问题研究(1934-1949) 被引量:1
2
作者 柳德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112,共14页
初具基层政制改革色彩的国民政府保甲制度一开始便受到经费问题的困扰,如何妥善解决保甲经费问题遂成为国民政府切实推行保甲制度的关键所在。甘肃省政府自1934年推行保甲制度以来,即对保甲经费的来源、用途及其收支状况做了详细规定。... 初具基层政制改革色彩的国民政府保甲制度一开始便受到经费问题的困扰,如何妥善解决保甲经费问题遂成为国民政府切实推行保甲制度的关键所在。甘肃省政府自1934年推行保甲制度以来,即对保甲经费的来源、用途及其收支状况做了详细规定。然而单纯的法律文本既未能解决保甲经费的困竭,亦未能约束乡镇保长的就地摊派。为了从制度上彻底根除保甲经费的浮收滥支,甘肃省政府决定从1937年8月开始实行统收统支。但是,抗战爆发后物价的飞涨和乡镇保长待遇的低下,使得统收统支在实践中变得举步难行,就地摊派仍成为不争的历史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甘肃省政府 保甲经费 统收统支 就地摊派
下载PDF
HPLC-ELSD-UV联用测定保肾甲丸中黄芪甲苷、淫羊藿苷的含量
3
作者 万亚菲 常志惠 +1 位作者 胡军华 孙雷雷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8期128-129,共2页
目的:建立保肾甲丸中黄芪甲苷、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UV联用方法,Waters symmetry C_(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流速1m L·min^(-1),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70nm(淫羊藿苷)... 目的:建立保肾甲丸中黄芪甲苷、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UV联用方法,Waters symmetry C_(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流速1m L·min^(-1),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70nm(淫羊藿苷),蒸发光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黄芪甲苷)。结果:黄芪甲苷在0.3995μg^3.99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值为1.06%;淫羊藿苷在25μg·m L^(-1)~800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61%,RSD值为1.29%。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过保肾甲丸中黄芪甲苷、淫羊藿苷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肾甲丸丸 黄芪甲苷、淫羊藿苷 HPLC—ELSD-UV
下载PDF
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 被引量:51
4
作者 王先明 常书红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0-138,共9页
保甲制是清王朝实施乡村社会控制的主要制度 ,但在乡土社会权力制约下 ,国家政权向乡村社会的延伸屡受挫抑。围绕着乡村权力格局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权力力量变动 ,不仅构成了“政治近代化”过程中乡村权力结构的历史前提 。
关键词 保甲制 乡村社会 权力结构 社会控制
下载PDF
近代西安城乡居住空间结构及其形态特征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任云英 朱士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通过解析城市居住空间组织结构与社会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近代西安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变的轨迹和发展规律。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因果分析及数据统计等方法。结果分析了自清中后期始逐渐形成的以保甲制度为基... 目的通过解析城市居住空间组织结构与社会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近代西安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变的轨迹和发展规律。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因果分析及数据统计等方法。结果分析了自清中后期始逐渐形成的以保甲制度为基础的社区管理、相应空间结构及其组织秩序。结论在城以“坊”、在乡以“村”为基层居住空间单元,其空间结构经历了农业经济社会背景下,封闭的地域居住空间单元向开放街巷形式的转变和规模结构的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坊 郊乡 居住空间形态 保甲 二元结构
下载PDF
近十年明清宗族研究综述 被引量:47
6
作者 常建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105,共21页
明清时期断代性综合研究以及闽粤、长江中游(鄂湘赣)、江南(江浙皖)、北方(晋冀鲁豫陕)的地域性宗族研究,展示出明清时期宗族组织普及的时间差与区域分布,地域性宗族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最有挑战性的是华北宗族研究,北方宗族形态的特色... 明清时期断代性综合研究以及闽粤、长江中游(鄂湘赣)、江南(江浙皖)、北方(晋冀鲁豫陕)的地域性宗族研究,展示出明清时期宗族组织普及的时间差与区域分布,地域性宗族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最有挑战性的是华北宗族研究,北方宗族形态的特色日渐清晰。受到乡约保甲的深刻影响,明代宗族乡约化,清代宗族受保甲影响出现族正,在闽台地区深入基层社会。宗族研究不应忽略族学、书院等地方文化内容。宗族的形成发展也与移民、开发联系在一起,祖先传说的故事结合地方社会才能深刻理解。解析祖先故事成为宗族研究的重要途径,族谱世系的早期部分也焕发出新的资料价值。田野调查与改变解读史料的方式在宗族研究中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宗族 族谱 祖先传说 乡约保甲
下载PDF
战后上海的保甲制度及其选举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圣莉 邓丁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8-104,共7页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以地方自治的名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保甲长选举。就上海来说,战后保甲制度及其选举既有与全国一致的地方,又有其独特的地域特征。一方面,战后保甲制度的基本架构在各城市间大体相类,既标明保甲是地方自治的基础,制定...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以地方自治的名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保甲长选举。就上海来说,战后保甲制度及其选举既有与全国一致的地方,又有其独特的地域特征。一方面,战后保甲制度的基本架构在各城市间大体相类,既标明保甲是地方自治的基础,制定相应的保甲长民选制度,规定保民大会,授予相应的权力,又对其权力与职能范围加以限制;另一方面,由于上海独特的历史及地域特征,它又表现出两极分化的地域特征,这一特点是国家政权在基层建构中的一般逻辑及上海地域差异性中的利益原则在上海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战后 保甲 地方自治 国家政权建设
下载PDF
东北地区地仙信仰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正爱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0,共6页
动物信仰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普遍的民间信仰。它在不同的地域反映出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华北地区的“四大门”和东北地区的“地仙”表面上虽具有相似的信仰形态,但在东北地区,动物信仰经过融合多种地方因素已经发展成一套具有地方特色... 动物信仰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普遍的民间信仰。它在不同的地域反映出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华北地区的“四大门”和东北地区的“地仙”表面上虽具有相似的信仰形态,但在东北地区,动物信仰经过融合多种地方因素已经发展成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信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仙 白人 保家仙 拟制亲属关系 认同
下载PDF
战后乡镇自治运动中的保甲制度——以嘉兴县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杨焕鹏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6-104,共9页
本文运用大量档案资料 ,分析了战后保甲制度在嘉兴地区的运作情况。在文中作者着重分析了保甲机构在战后保甲运作过程中的变动 ,保民大会在战后的具体运作 ,以及保干事和保长在保甲运作中的具体作用 ,从而对战后国民政府推行的保甲自治... 本文运用大量档案资料 ,分析了战后保甲制度在嘉兴地区的运作情况。在文中作者着重分析了保甲机构在战后保甲运作过程中的变动 ,保民大会在战后的具体运作 ,以及保干事和保长在保甲运作中的具体作用 ,从而对战后国民政府推行的保甲自治的实质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兴县 国民政府 保甲制度 乡镇自治运动 保民大会 保长 保干事 保甲经费
下载PDF
清代地方乡村治理的传统特征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绍方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3-88,共6页
乡村社会是清代国家的基础。封建国家两个最主要的追求:赋税和安宁,都落实在乡村。清代乡村的治理主要依靠这样几种权力和权威:以保甲制为载体的官权、基于血缘关系的族权、以对乡村知识的垄断而形成的绅权和源于皇权的封建教化权。在... 乡村社会是清代国家的基础。封建国家两个最主要的追求:赋税和安宁,都落实在乡村。清代乡村的治理主要依靠这样几种权力和权威:以保甲制为载体的官权、基于血缘关系的族权、以对乡村知识的垄断而形成的绅权和源于皇权的封建教化权。在上述诸权的合治下,民生低下,民权被严重压抑以至于基本不存在。这一切构成了清代乡村治理的传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保甲 族权 绅权 封建教化
下载PDF
控制阴影下的自治:战后杭州地区的保甲制度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焕鹏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4-132,共9页
本文运用杭州市档案馆所藏大量档案资料,分析了战后保甲制度在杭州地区的运作情况。在文中作者对保甲制度在法律层面及在实际操作层面作了细致的分析,作者着重分析了保民大会在战后的具体运作,保甲经费的筹集,从而对战后国民政府推行的... 本文运用杭州市档案馆所藏大量档案资料,分析了战后保甲制度在杭州地区的运作情况。在文中作者对保甲制度在法律层面及在实际操作层面作了细致的分析,作者着重分析了保民大会在战后的具体运作,保甲经费的筹集,从而对战后国民政府推行的保甲自治的实质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 保甲 控制 法律 保民大会 保甲经费
下载PDF
国家权力和乡村势力间的调适与冲突——抗战时期广东黄冈保甲示范乡透视 被引量:6
12
作者 沈成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6-70,共5页
广东黄冈保甲示范乡的设立,是因应重庆国民政府抗战需求,最大限度统制乡村人力物力而实施的紧急性的省级社会动员。它是战时广东乡村保甲政策在黄冈乡具体而微的体现。讨论示范乡工作的成败得失,将为战时国民政府的乡村政策及国家对乡... 广东黄冈保甲示范乡的设立,是因应重庆国民政府抗战需求,最大限度统制乡村人力物力而实施的紧急性的省级社会动员。它是战时广东乡村保甲政策在黄冈乡具体而微的体现。讨论示范乡工作的成败得失,将为战时国民政府的乡村政策及国家对乡村社会控制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社会控制 保甲制度 保甲示范乡
下载PDF
《康熙休宁县保甲烟户册》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栾成显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6,共7页
明清户籍制度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清代的户口统计从依据编审册转到保甲册,是明清户籍制度的一个重大转变。《康熙休宁县保甲烟户册》对保甲与户籍制度、徽州地方社会等研究有重要价值。保甲册中多数人户载有同居人口,反映了人户构成形... 明清户籍制度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清代的户口统计从依据编审册转到保甲册,是明清户籍制度的一个重大转变。《康熙休宁县保甲烟户册》对保甲与户籍制度、徽州地方社会等研究有重要价值。保甲册中多数人户载有同居人口,反映了人户构成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保甲册还记载了多样的生理行业和广泛的人口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保甲烟户册 户与家庭 同居 人口流动
下载PDF
民国时期乡村自治推行之前因后果——从《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谈起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皓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78,83,共9页
民国时期推行乡村自治 ,与其说是受民主潮流的冲击 ,不如说是统治者探索以何种方式统治乡村的结果。这样 ,乡村自治不但自始至终受到统治者的严密控制 ,而且实际上变成了推行保甲制度 ,变成了“绅治”。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统治者的阶级... 民国时期推行乡村自治 ,与其说是受民主潮流的冲击 ,不如说是统治者探索以何种方式统治乡村的结果。这样 ,乡村自治不但自始至终受到统治者的严密控制 ,而且实际上变成了推行保甲制度 ,变成了“绅治”。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统治者的阶级本质 ,决定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村民自决的乡村自治 ,不可能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自治 保甲制度 回归
下载PDF
从自治到保甲——近代北京郊区的乡村政治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二苓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95,共11页
从晚清开始,国家权力逐渐深入农村。京郊政治的近代转型建立在国家力图榨取社会财富服务于战争的基础之上。在自治时期,增加附加税等榨取财富的方式,促成了农村以看护青苗为主要功能的自发自治组织——青苗会的巩固和壮大,以寺庙为公共... 从晚清开始,国家权力逐渐深入农村。京郊政治的近代转型建立在国家力图榨取社会财富服务于战争的基础之上。在自治时期,增加附加税等榨取财富的方式,促成了农村以看护青苗为主要功能的自发自治组织——青苗会的巩固和壮大,以寺庙为公共空间的地方政权名变而实未变。自日伪落实保甲以后,为村民服务的地方社区领袖逐渐分化,部分人成为政府搜刮民脂民膏的工具。村庄旧有的文化网络被打破,地方行政最终被收编,保甲制彻底破坏了农村的自治组织。在这些变迁中,地方社会与国家行政的博弈值得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郊区 公共空间 青苗会 自治 保甲
下载PDF
国民政府行政院行使权力的困境(1932~1935)——以推行保甲制度的程序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大禹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20-127,共8页
20世纪30年代初期,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院,在内忧外患的施政环境中,由于军权的介入,制度上的权力在实际运作中陷入了困境。行政院与军事委员会两者之间是平行及互不隶属的关系,但行政院应当处于权力的核心。然而通过各省市停办自... 20世纪30年代初期,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院,在内忧外患的施政环境中,由于军权的介入,制度上的权力在实际运作中陷入了困境。行政院与军事委员会两者之间是平行及互不隶属的关系,但行政院应当处于权力的核心。然而通过各省市停办自治办理保甲的程序考察,发现行政院制度上的权力与实际运作中存在着较大的偏差。行政院权力运行出现困境,必然导致军政一体化的产生,其后果是阻碍了国民政府治权的真正实现与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院 保甲制度 权力困境
下载PDF
理想的超越与现实的沉沦——《红楼梦》中甄宝玉的形象价值论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雪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156,共6页
《红楼梦》中的甄宝玉与贾宝玉思想个性先同后异,并最终彻底分化。小说中二者并置,互相映衬,意在表现离经叛道与回归仕途两种不同的人生模式和人生态度。甄、贾二玉性格由合而分的过程,是作者在世俗化与个性化之间徘徊游移并最终取舍的... 《红楼梦》中的甄宝玉与贾宝玉思想个性先同后异,并最终彻底分化。小说中二者并置,互相映衬,意在表现离经叛道与回归仕途两种不同的人生模式和人生态度。甄、贾二玉性格由合而分的过程,是作者在世俗化与个性化之间徘徊游移并最终取舍的过程;二玉最终的性格分裂,也流露了作者创作心理的矛盾:他虽然最终令贾宝玉选择了出世之路,但在感情上又不能全然跳脱俗世的牵绊,因此让甄宝玉从贾宝玉身上分离出来,选择了另一条人生道路。二者相互补充,既可以写出仕途经济对一个人的荼毒和异化,又可以突出贾宝玉最终抉择的艰难和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甄宝玉 贾宝玉 形象价值
下载PDF
清华简《保训》补释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怀信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保"当如字读,"保训"即关于"保"(所当保守者)的训教;"前夗"宜读"前冕",指前任君王;"詷"字义应为相同的言辞;"恐求中"之"恐"当涉上文衍,"中"... "保"当如字读,"保训"即关于"保"(所当保守者)的训教;"前夗"宜读"前冕",指前任君王;"詷"字义应为相同的言辞;"恐求中"之"恐"当涉上文衍,"中"即"中庸"(用中)之"中";"自诣厥志"之"诣"不必读为"稽";"言不易实变名"之"言不易实"当读断;"假中"谓学来中道;"宿不详"之"详"当如原简释"羕",义同"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在江西的推行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腊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5-110,共6页
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在江西的推行经历了"剿共"、建设、抗战和全面内战四个时期,从推行、完善、进一步加强到最后崩溃历经了18年时间。保甲制度的推行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关键词 国民政府时期 保甲制度 “剿共” 建设 抗战 全面内战
下载PDF
清华简《保训》“假中于河”新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全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43,共7页
《保训》"假中"之"假"习见于传世文献,是"祭者致神"之义,"假中于河"即通过祭祀"河"得到"中"。"假中于河"之"河"是河神之谓,与传世文献中的"冥&q... 《保训》"假中"之"假"习见于传世文献,是"祭者致神"之义,"假中于河"即通过祭祀"河"得到"中"。"假中于河"之"河"是河神之谓,与传世文献中的"冥"关系密切。上甲微通过祭祀河神来凝聚人心、积蓄力量,并赋予攻打有易的正义性,"假中于河"即通过精诚的祭祀来获得神灵公正的裁决。因此,"中"就是具有公正、正义、公道含义的思想观念,"得中"就是公平、公正地裁决事理。这一点可以结合"中"的功能从汤、舜、尧以及周文王的事迹中得到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保训》 假中 祭祀 上甲微 河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