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之琇《岭云诗钞》考——兼论乾嘉时期的杭州文人与文学
1
作者 冯铃珊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6期89-96,共8页
《岭云诗钞》乃鲍廷博之友魏之琇之诗词别集,是目前可见的鲍廷博最早的刻书成就。魏之琇去世后,鲍廷博又同胡涛、项墉将魏之琇生前诗词手稿汇刻为《柳洲遗稿》一卷以告慰亡友。今所见《岭云诗钞》与《柳洲遗稿》所载内容几无重合之处,... 《岭云诗钞》乃鲍廷博之友魏之琇之诗词别集,是目前可见的鲍廷博最早的刻书成就。魏之琇去世后,鲍廷博又同胡涛、项墉将魏之琇生前诗词手稿汇刻为《柳洲遗稿》一卷以告慰亡友。今所见《岭云诗钞》与《柳洲遗稿》所载内容几无重合之处,通过梳理两书刊刻流传过程,集中诗歌风格及具体内容,厘清鲍、胡、项、魏等人交游始末,可窥清中期杭州中下层文士交游、结社风气及其对文人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之琇 《岭云诗钞》 鲍廷博 杭州文人群体 文人集会
下载PDF
影印青柯亭刻本《聊斋志异》序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宗良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2期141-160,共20页
青柯亭刻本的面世,是《聊斋志异》一书传播态势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个人因素,赵起杲、余集、鲍廷博等人作出了重要贡献。青柯亭刻本对于《聊斋志异》的编次和创作年代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与他本特别是现存手稿本之间存... 青柯亭刻本的面世,是《聊斋志异》一书传播态势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个人因素,赵起杲、余集、鲍廷博等人作出了重要贡献。青柯亭刻本对于《聊斋志异》的编次和创作年代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与他本特别是现存手稿本之间存在的文字差异,都是十分重要的版本现象,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就《聊斋志异》在后世的传播而言,青柯亭刻本同样具有其他刻本难以替代的重要价值和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柯亭刻本 赵起杲 余集 鲍廷博 重要价值 文字差异 传播与影响
下载PDF
《聊斋志异》青柯亭本编刻始末 被引量:1
3
作者 袁世硕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2期5-8,共4页
青柯亭刻本是《聊斋志异》的初刊本,《聊斋志异》赖以持久广泛传播,多种外文译本均由之而出。世传青柯亭本却存在种种细微差别。本文经比较天津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分藏的两种青柯亭本的异同,梳理出两种青柯亭刻本的编刻过程,由此便可以... 青柯亭刻本是《聊斋志异》的初刊本,《聊斋志异》赖以持久广泛传播,多种外文译本均由之而出。世传青柯亭本却存在种种细微差别。本文经比较天津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分藏的两种青柯亭本的异同,梳理出两种青柯亭刻本的编刻过程,由此便可以理解多种青柯亭本存在差异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柯亭本 赵起杲 鲍廷博 余集
下载PDF
鲍廷博迁居桐乡新证
4
作者 夏春锦 沈思佳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3年第2期93-96,共4页
清代著名藏书家鲍廷博曾寓居杭州,后迁居桐乡。学界普遍认为鲍氏迁桐的时间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但根据新见的清嘉庆间初修的《青溪严氏家谱》中鲍氏的序言和嘉道年间宋咸熙所辑《桐溪诗述》中的相关史料可知,鲍廷博在定居桐乡乌镇... 清代著名藏书家鲍廷博曾寓居杭州,后迁居桐乡。学界普遍认为鲍氏迁桐的时间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但根据新见的清嘉庆间初修的《青溪严氏家谱》中鲍氏的序言和嘉道年间宋咸熙所辑《桐溪诗述》中的相关史料可知,鲍廷博在定居桐乡乌镇杨树浜之前,早于乾隆三十一至三十二年(1766—1767年)之间就在桐乡县城西北运河边的冶塘一带暂住。鲍氏在冶塘有绣溪寓舍,并在此藏书、校书。在寓居冶塘期间,以鲍廷博为主的藏书家群体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的交际网络,是清代乾嘉时期私家藏书与刻书繁荣风貌的重要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廷博 《青溪严氏家谱》 《桐溪诗述》 冶塘
下载PDF
一代藏书家鲍廷博的人生画卷——读《鲍廷博年谱》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思明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8-90,共3页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刘尚恒先生所作《鲍廷博年谱》一书进行评介。通过对该书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编排形式等各方面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该书主要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首先,作者多年全身心投入是该书问世的基础;其次,全书编排井然有序,史料...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刘尚恒先生所作《鲍廷博年谱》一书进行评介。通过对该书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编排形式等各方面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该书主要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首先,作者多年全身心投入是该书问世的基础;其次,全书编排井然有序,史料丰富翔实;第三,该书从文献学和史学双重角度系统展开,体例新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廷博 年谱 藏书家 知不足斋
下载PDF
鲍廷博迁居桐乡考——兼补证刘尚恒先生“鲍廷博由杭州迁桐乡时间考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生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77,共3页
祖籍徽州的清代藏书家和刻书家鲍廷博,前半生主要在杭州活动,后半生定居浙江桐乡。同时人赵学敏对于其迁居桐乡的具体时间有清楚的记载,即乾隆四十九年(1784),鲍廷博时年49岁。此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鲍廷博的后半生藏书和刻书... 祖籍徽州的清代藏书家和刻书家鲍廷博,前半生主要在杭州活动,后半生定居浙江桐乡。同时人赵学敏对于其迁居桐乡的具体时间有清楚的记载,即乾隆四十九年(1784),鲍廷博时年49岁。此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鲍廷博的后半生藏书和刻书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廷博 迁居桐乡 刘尚恒 赵学敏
下载PDF
鲍廷博知不足斋旧藏善本流散考述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伟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78,共7页
鲍廷博是清代中期著名的徽州籍藏书家,一生藏书无数,但是其去世后所藏善本基本没有继续保存,令人惋惜。本文试图从目录学和藏书史的角度,探寻鲍廷博知不足斋所藏部分善本流散何处,希望藉此让世人更进一步了解藏书家藏书难而守书更难的... 鲍廷博是清代中期著名的徽州籍藏书家,一生藏书无数,但是其去世后所藏善本基本没有继续保存,令人惋惜。本文试图从目录学和藏书史的角度,探寻鲍廷博知不足斋所藏部分善本流散何处,希望藉此让世人更进一步了解藏书家藏书难而守书更难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廷博 知不足斋 目录学 善本
下载PDF
鲍廷博刻书理念述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生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80,共4页
清代商人鲍廷博酷爱图籍,他集收藏、校勘、刻印于一身,收藏图书上万卷,内中多宋元精品。四库全书开馆,他拣选宋元善本呈献,受到朝廷的嘉奖。而他用毕生之力刊刻的《知不足斋丛书》,收书广,刊刻精,为清代最有名的大型丛书之一。与一般的... 清代商人鲍廷博酷爱图籍,他集收藏、校勘、刻印于一身,收藏图书上万卷,内中多宋元精品。四库全书开馆,他拣选宋元善本呈献,受到朝廷的嘉奖。而他用毕生之力刊刻的《知不足斋丛书》,收书广,刊刻精,为清代最有名的大型丛书之一。与一般的私家刻书不同,他的刻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皇帝顾眷的感恩,秉承先志,不是从刻书中获利,而是注重刻书品质,为乾嘉学者服务,创造图书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廷博 知不足斋丛书 刻书理念
下载PDF
平议鲍廷博与汪启淑的一桩借书公案
9
作者 付嘉豪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4,共5页
鲍廷博与汪启淑都是乾嘉时期著名藏书家,因为向朝廷献书,故被列入四库馆"献书四大家"之中。作为徽籍寓杭商人,也曾发生过一桩借书公案。
关键词 鲍廷博 汪启淑 借书 公案 由来 解读
下载PDF
《知不足斋序跋题记集录》序言
10
作者 刘尚恒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2,共5页
本文以季秋华《知不足斋序跋题记》为对象,较全面地论述清代大藏书家、刻书家鲍廷博在长达七十年生涯中的藏书、校刻书事迹,指出鲍氏的序跋题记,不仅反映他藏书、校刻书的历程,更是其收藏、校刻书历程中的人生感悟、心灵独白的流露;不... 本文以季秋华《知不足斋序跋题记》为对象,较全面地论述清代大藏书家、刻书家鲍廷博在长达七十年生涯中的藏书、校刻书事迹,指出鲍氏的序跋题记,不仅反映他藏书、校刻书的历程,更是其收藏、校刻书历程中的人生感悟、心灵独白的流露;不仅是版本目录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乾嘉时代浓厚人文精神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廷博 知不足斋 序跋题记 乾嘉时代
下载PDF
鲍廷博诗集辑轶史料述略
11
作者 石梅 《图书馆研究》 2014年第4期126-128,共3页
鲍廷博不仅是清代乾嘉年间的大藏书家、大刻书家、校勘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享有盛誉的诗人,有"鲍夕照"的妙称,《花韵轩咏物诗存》是他留存世间的唯一诗集,未刊刻而不能广布,却能补充史志之阙如,反映当时江南文士生活状况,具有... 鲍廷博不仅是清代乾嘉年间的大藏书家、大刻书家、校勘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享有盛誉的诗人,有"鲍夕照"的妙称,《花韵轩咏物诗存》是他留存世间的唯一诗集,未刊刻而不能广布,却能补充史志之阙如,反映当时江南文士生活状况,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廷博 花韵轩咏物诗存 诗集 乾嘉时期 辑轶
下载PDF
清代旅浙徽州藏书家鲍廷博与吴骞的交往考察
12
作者 黄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14-120,共7页
鲍廷博与吴骞是清代旅居浙江的徽州藏书家,他们居住的地方即现在的嘉兴地区。二人因共同的藏书爱好而结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收藏书籍过程中的诗文互动、校勘题跋等活动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与此同时,在他们的交往活动中,不少江浙文化... 鲍廷博与吴骞是清代旅居浙江的徽州藏书家,他们居住的地方即现在的嘉兴地区。二人因共同的藏书爱好而结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收藏书籍过程中的诗文互动、校勘题跋等活动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与此同时,在他们的交往活动中,不少江浙文化名人也参与其中,共同的书籍收藏喜好繁荣了当地的文化,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扩展了徽州文化的影响。而《吴骞日记》更是记载了不少关于鲍廷博的生平活动,尤其是对两人以藏书活动为中心的往来有很多详细描述,这对补遗《鲍廷博年谱》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同时也为从另外一个方面了解鲍廷博的人生轨迹提供了视角。毫无疑问,鲍廷博与吴骞的这些藏书文化活动让寓居地人民对旅外徽州人的评价也产生正面影响,因此深入研究他们的交往,对后世学者了解当时旅居浙江的徽州人融入当地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廷博 吴骞 书籍交往 《鲍廷博年谱》 补遗
下载PDF
鲍廷博未刊诗集《花韵轩咏物诗存》抄本考述
13
作者 石梅 《蚌埠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2-36,共5页
徽州籍藏书家、刻书家鲍廷博一生校勘丰硕,其诗作也享有盛誉。以鲍氏唯一诗集《花韵轩咏物诗存》为研究视角,用考据比对的方法对诗集现存三部抄本厘定源流,分析诗作内容与诸家评价,佐证鲍氏生平藏书、刻书盛事及清际乾嘉年间两浙文人学... 徽州籍藏书家、刻书家鲍廷博一生校勘丰硕,其诗作也享有盛誉。以鲍氏唯一诗集《花韵轩咏物诗存》为研究视角,用考据比对的方法对诗集现存三部抄本厘定源流,分析诗作内容与诸家评价,佐证鲍氏生平藏书、刻书盛事及清际乾嘉年间两浙文人学者真实的生存状况和精神风貌,揭示此诗集弥补研究史料之缺的珍贵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廷博 藏书家 刻书家 诗集 《花韵轩咏物诗存》
下载PDF
淄博市博物馆藏青柯亭刻本《聊斋志异》述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滨 《蒲松龄研究》 2015年第4期97-101,共5页
蒲松龄的传世巨著《聊斋志异》版本众多,大都以青柯亭刻本为祖本、母本翻制刻印。青柯亭本的问世,真正实现了《聊斋志异》由稿本、抄本到刻本的突破,并且改正了一些稿本和抄本存在的讹误,又由于其最接近原作,蕴含了大量的史料,青柯亭刻... 蒲松龄的传世巨著《聊斋志异》版本众多,大都以青柯亭刻本为祖本、母本翻制刻印。青柯亭本的问世,真正实现了《聊斋志异》由稿本、抄本到刻本的突破,并且改正了一些稿本和抄本存在的讹误,又由于其最接近原作,蕴含了大量的史料,青柯亭刻本无疑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版本,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淄博市博物馆藏的青柯亭刻本《聊斋志异》,是罕见的青柯亭初刻本、首印本,因存世量极少,弥足珍贵。该套书的征集入藏,是蒲松龄故里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大收获,为《聊斋志异》的综合研究,增添了重要的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青柯亭刻本 赵起杲 鲍廷博
下载PDF
鲍廷博批校《宋林和靖先生诗集》跋考
15
作者 韦力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6年第1期70-71,84,共3页
林和靖先生诗集流传版本不多见。跋文对芷兰斋藏本《宋林和靖先生诗集》三卷本一书的辑者、辑录情况以及鲍廷博批校作了详细考述。
关键词 林和靖 诗集 鲍廷博
下载PDF
论徽商鲍廷博对《四库全书》的贡献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怀宇 《四库学》 2018年第1期197-212,共16页
徽商有一个收藏和研究古籍图书的群体。祖籍歙县的徽商鲍廷博是其中著名的文献学家,六世传承,潜心收藏研究各种古籍文献,编纂了《知不足斋丛书》。其突出贡献之一,即是古本《孝经》研究。徽商在'古本'《孝经》研究方面,~①做出... 徽商有一个收藏和研究古籍图书的群体。祖籍歙县的徽商鲍廷博是其中著名的文献学家,六世传承,潜心收藏研究各种古籍文献,编纂了《知不足斋丛书》。其突出贡献之一,即是古本《孝经》研究。徽商在'古本'《孝经》研究方面,~①做出两项重要贡献:其一,苦心孤诣,引归流传海外的三部古本《孝经》,弥补了国内失传的空白。其二,潜心研究古本《孝经》真伪,提出了学术论据,阐述了背景与由来,还历史文献以原貌。徽商关于古本《孝经》研究的这两项贡献,获得了当时学界认同,并且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嘉奖。其引归的古本《孝经》被纂入《四库全书》,失传已久的古本《孝经》再现于世,迄今为唯一的传承本。这是中国'孝经学'史和孝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也是《四库全书》对于恢复和保存'古文经学'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商 孝文化 鲍廷博 古文孝经 《四库全书》
原文传递
举全国之力,兴四库文化——乾隆帝题赠徽商“简端诗”解读之一
17
作者 周怀宇 《四库学》 2018年第2期70-87,共18页
乾隆帝题写在安徽商民鲍士恭捐赠的藏书《唐阙史》书头的'简端诗',是事关《四库全书》纂修工程的重要诗句。全诗共四联。本文通过对第一联的解读,着眼于'搜书''征书'这一环节,认为无论是以乾隆帝为首的'顶... 乾隆帝题写在安徽商民鲍士恭捐赠的藏书《唐阙史》书头的'简端诗',是事关《四库全书》纂修工程的重要诗句。全诗共四联。本文通过对第一联的解读,着眼于'搜书''征书'这一环节,认为无论是以乾隆帝为首的'顶层',以地方官员为代表的'中层',还是各类学者、藏书家等所构成的'基层',都参与四库文化的共建。正是有了如此广泛的社会基础,举全国之力修书,才成就了《四库全书》文化工程的系统、丰富和卓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 简端诗 《知不足斋丛书》 鲍廷博 鲍士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