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8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clopidogrel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on NIHSS and Barthel score 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1
作者 Xiao-Yan Zhang Jian-Yun Shen +1 位作者 Sheng Zhang Guo-Xin Zh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12期155-159,共5页
Objective: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torvastatin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o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of intracranial aortic stenosis.Methods: Chose eighty-eight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cere... Objective: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torvastatin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o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of intracranial aortic stenosis.Methods: Chose eighty-eight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October 2015.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study group, 4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ral clopidogrel.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4 weeks. Compar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dverse reaction rate,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ex and blood lipid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compared the NIHSS score and daily life ability (ADL)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90.9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72.73%). After treatment, the NIHSS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LDL-C, TG and TC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HDL-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 Clopidogrel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large artery stenosis and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t is safe and reliable. It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PIDOGREL ATORVASTATIN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NIHSS SCORE ADL SCORE INTRACRANIAL large artery STENOSIS
下载PDF
血清HMGA2、P-gp与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相关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一鸣 王翠 +2 位作者 尹文超 徐晓琳 付煜颖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42-54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P-糖蛋白(P-g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月—2023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7例为进展组,老年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9例...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P-糖蛋白(P-g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月—2023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7例为进展组,老年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9例为非进展组;进展组根据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预后良好亚组(n=39,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亚组(n=28,mRS评分3~6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MGA2、P-gp水平,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血清HMGA2、P-gp与NIHSS评分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HMGA2、P-gp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进展组血清HMGA2、P-gp水平及NIHSS评分高于非进展组(t/P=13.672/<0.001,8.095/<0.001,8.226/<0.001)。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MGA2、P-gp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P=0.732/<0.001、0.708/<0.001);预后不良亚组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亚组,血清HMGA2、P-gp水平及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亚组(t/P=5.092/<0.001、5.103/<0.001、4.449/<0.001、2.357/0.0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和血清HMGA2、P-gp水平及NIHSS评分升高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429(1.093~1.869),1.288(1.082~1.533),1.586(1.161~2.165),1.483(1.120~1.963)];血清HMGA2、P-gp及二者联合预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38、0.740、0.895,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031/0.002、2.006/0.003)。结论血清HMGA2、P-g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异常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不良有关,早期联合检测两项指标可预测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高迁移率族蛋白A2 P-糖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预后 老年人
下载PDF
针灸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勇 张美云 +1 位作者 胡冠群 刘玲凤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来天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14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来天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14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联合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替罗非班联合针灸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96%(49/5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8.42%(39/57),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7天,联合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第14天,联合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第7天和第14天两组NIHSS评分依次显著降低,MMSE评分依次显著升高(均P<0.05)。第7天和第14天,联合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第7天和第14天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均依次显著降低(均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77%,对照组为12.2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有效降低了NIHSS评分,提高了MMSE评分,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替罗非班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江康 姚尚莹 +1 位作者 费裕朗 秦晓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107-111,共5页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丁苯酞联合治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PCI患者2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尤瑞克林组、...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丁苯酞联合治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PCI患者2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尤瑞克林组、丁苯酞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对症综合治疗,丁苯酞组行对症综合治疗+静脉注射丁苯酞,尤瑞克林组行对症综合治疗+静脉注射尤瑞克林,观察组行对症综合治疗+丁苯酞+尤瑞克林治疗。四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四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治疗后,四组脑红蛋白均高于治疗前,胱抑素C及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脑红蛋白水平:观察组>尤瑞克林组、丁苯酞组>对照组,胱抑素C及NIHSS评分:观察组<尤瑞克林组、丁苯酞组<对照组(P<0.05);尤瑞克林组与丁苯酞组的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尤瑞克林组、丁苯酞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APCI可显著提高患者血清脑红蛋白水平,降低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NIHSS评分,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丁苯酞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脑红蛋白 胱抑素C
下载PDF
FVH-DWI不匹配联合血清IL-6、miR-155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赵迪 张小林 +1 位作者 潘燕 宋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FVH)-扩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IL)-6、miR-155对进展性脑梗死(PC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5例已确诊的脑梗死患者,将其中35例作为PCI组,70例未发生PCI(NPCI)作为NPCI...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FVH)-扩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IL)-6、miR-155对进展性脑梗死(PC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5例已确诊的脑梗死患者,将其中35例作为PCI组,70例未发生PCI(NPCI)作为NPCI组,均于入院第1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血清IL-6、miR-155表达水平,并行MRI检查,统计FVH-DWI不匹配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PCI的预测价值。结果PCI组FVH-DWI不匹配比例显著小于NPCI组(25.71%vs 5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入院第1天血清IL-6水平(121.77±30.34)ng/L、miR-155表达水平(2.07±0.56)均显著高于NPCI组的(81.27±15.09)ng/L、(1.51±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VH-DWI不匹配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IL-6、miR-155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FVH-DWI不匹配联合血清IL-6、miR-155预测PC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4.29%、97.14%。结论FVH-DWI不匹配联合血清IL-6、miR-155检测对PCI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血管高信号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联合依达拉奉右坎醇治疗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薛萍 高咏梅 崔小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1期3537-3541,共5页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联合依达拉奉右坎醇治疗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韩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男23例...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联合依达拉奉右坎醇治疗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韩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70.98±5.14)岁,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依达拉奉右坎醇;研究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71.74±5.05)岁,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右坎醇联合己酮可可碱。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脑循环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与χ^(2)检验。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13±0.64)分比(5.32±0.75)分、(1.02±0.18)分比(1.19±0.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平均流速、脑血管储备能力高于对照组[(70.03±5.41)cm/s比(66.25±5.03)cm/s、(38.24±3.35)cm/s比(34.69±3.12)cm/s、(38.69±3.36)%比(35.27±3.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3.19±0.49)g/L比(3.75±0.58)g/L、(37.68±2.63)%比(40.03±3.04)%、(1.33±0.21)mPa/s比(1.61±0.24)mP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5/41)比9.76%(4/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联合依达拉奉右坎醇治疗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脑循环及血液流变情况,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己酮可可碱 依达拉奉右坎醇 疗效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陈素芬 肖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7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P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小动脉闭塞型PC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P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小动脉闭塞型PC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评分、预后情况、凝血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LT、APTT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小动脉闭塞型PCI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小动脉闭塞型 依达拉奉右莰醇 替罗非班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与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海鸥 李妙丹 +3 位作者 谭慧敏 林鑫 邓晓江 周亮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391-397,共7页
目的比较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与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3年10月在南方医院增城院区住院诊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1例,将收集的病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n=64)应用阿加曲班+阿司匹林治疗,B组(n=37... 目的比较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与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3年10月在南方医院增城院区住院诊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1例,将收集的病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n=64)应用阿加曲班+阿司匹林治疗,B组(n=37)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及巴氏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来评估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治疗效果,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各种出血并发症来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在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A组治疗后48 h、7 d、出院时NIHSS、30 d、90 d mRS较B组均有下降(P<0.05),治疗后30 d、90 d BI较B组升高(P<0.05);在治疗小血管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两组用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A组出院时NHISS评分低于B组(P<0.05);两组治疗后30 d、90 d mRS评分均有下降(P>0.05),治疗后30 d BI指数、90 d BI指数均有上升(P>0.05);两组用药治疗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进展性脑梗死较替罗非班组效果好,两组治疗小血管闭塞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相当;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早期效果较替罗非班可能更好,两组治疗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效果相当;两组用药安全性相当,未发生严重的出血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阿加曲班 替罗非班 阿司匹林 药物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脑灌注及MMP-9影响的系列研究Ⅱ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彩霞 汪晓凯 李晓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94-300,共7页
目的研究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脑灌注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MMP-9)的影响,为APCI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9-01-2023-05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住院的APCI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61例)和B组(61例);B组应用肠... 目的研究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脑灌注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MMP-9)的影响,为APCI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9-01-2023-05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住院的APCI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61例)和B组(61例);B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氢氯吡格雷75 mg/d、阿托伐他汀钙40 mg/d等常规治疗,A组在入院时持续静脉泵入盐酸替罗非班代替肠溶阿司匹林和氢氯吡格雷,治疗前30 min内0.4μg·kg^(-1)·min^(-1)静脉泵入,之后以0.1μg·kg^(-1)·min^(-1)持续泵入,治疗至44 h复查头CT排除脑出血后加用肠溶阿司匹林和氢氯吡格雷,治疗48 h后停用盐酸替罗非班,其余治疗同B组。2组均在入院时及治疗后48 h行3.0T高场强磁共振脑灌注检查,以梗死区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评价脑灌注效果,同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MMP-9浓度。结果A组治疗前MTT(4.45±1.03)s,TTP(11.52±2.19)s,治疗48 h后MTT(2.06±1.41)s,TTP(8.17±2.01)s,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治疗前rCBV(18.15±8.14)mL,rCBF(3.86±0.77)mL/min,治疗48 h后rCBV(37.42±6.17)mL,rCBF(8.18±0.51)mL,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前血清MMP-9水平(205.04±41.15)μg/L,治疗48 h后为(158.22±62.07)μg/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B组治疗前MTT(4.84±1.73)s,TTP(12.06±2.33)s,治疗48 h后MTT(3.74±1.25)s,TTP(10.93±1.62)s,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治疗前rCBV(18.04±7.25)mL,rCBF(3.91±0.63)mL/min,治疗48 h后rCBV(25.81±6.09)mL,rCBF(5.76±0.82)mL/min,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前血清MMP-9水平(198.82±40.95)μg/L,治疗48 h后为(176.35±51.79)μg/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48 h后A组和B组相比,MTT和TTP均明显缩短,rCBV和rCBF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A组血清MMP-9较B组下降更明显(t=15.07,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APCI患者脑灌注、降低血清MMP-9水平,明显减轻APCI患者脑组织损伤,疗效优于传统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盐酸替罗非班 高场强磁共振 脑灌注 基质金属蛋白-9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彩霞 汪晓凯 李晓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替格瑞洛组(54例,接受常规治疗和替格瑞洛治疗)和联合组(54例,接受...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替格瑞洛组(54例,接受常规治疗和替格瑞洛治疗)和联合组(54例,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颅底血流动力学水平、神经损伤标志物[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泛素c端水解酶-L1(UCH-L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mRS评分、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替格瑞洛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躯体生活自理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提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替格瑞洛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动脉、前动脉及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提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替格瑞洛组(P<0.05);两组S100-β、UCH-L1、NSE、ROS、MDA、GSH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替格瑞洛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可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神经损伤,提升脑内血流,且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替格瑞洛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边慧 牛慧云 刘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7期66-68,共3页
目的针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引入替罗非班治疗,评估其实践价值。方法317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67例)与对照组(150例)。观察组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常规对症治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 目的针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引入替罗非班治疗,评估其实践价值。方法317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67例)与对照组(150例)。观察组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常规对症治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血小板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5.42±0.98)分低于对照组的(7.24±1.16)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68.82±4.96)分高于对照组的(60.83±4.21)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10.61±1.25)%、血小板聚集率(28.46±2.18)%、血小板粘附率(34.44±3.22)%均低于对照组的(13.02±1.84)%、(32.83±2.56)%、(37.80±3.8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78%(13/167)低于对照组的15.33%(23/150)(χ^(2)=4.4732,P=0.0344<0.05)。结论将替罗非班治疗应用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安全性
下载PDF
针刺通过调节Wnt/β-联蛋白信号通路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郝铃钰 张英杰 +1 位作者 陈吕佳 徐鸣曙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52-1859,共8页
Wnt信号通路对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决定性作用,针刺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越来越充分、确切、多样,Wnt/β-联蛋白信号通路是针刺改善脑卒中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总结了针刺通过该信号通路改善梗死后损伤的现有研究,阐明了相关机... Wnt信号通路对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决定性作用,针刺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越来越充分、确切、多样,Wnt/β-联蛋白信号通路是针刺改善脑卒中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总结了针刺通过该信号通路改善梗死后损伤的现有研究,阐明了相关机制和靶点,为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梗死 脑缺血 神经血管单元 脑白质 Wnt/β-联蛋白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士骏 唐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180-184,共5页
睡眠障碍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见并发症,患者发病与神经功能复原、生活品质、身心健康、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关联密切,部分病情严重病例还会增加患者脑梗死风险。因此,防治急性脑梗死后伴发的睡眠障碍问题,了解急性缺血性卒中... 睡眠障碍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见并发症,患者发病与神经功能复原、生活品质、身心健康、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关联密切,部分病情严重病例还会增加患者脑梗死风险。因此,防治急性脑梗死后伴发的睡眠障碍问题,了解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发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十分重要。本文对急性脑梗死并发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进行简要综述,了解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睡眠时间增加、觉醒障碍以及失眠,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以期能够为脑梗死伴发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良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睡眠障碍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病变情况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沈金金 郭鹏 +1 位作者 范玲玲 马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40-1343,共4页
目的:探究腔隙性脑梗死(LACI)患者脑白质病变情况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6例L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完成MRI检查,并采用Fazekas量表评估纳入者脑白质病变情况;同时留取患者入院确诊时静脉血样,用于测定血清... 目的:探究腔隙性脑梗死(LACI)患者脑白质病变情况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6例L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完成MRI检查,并采用Fazekas量表评估纳入者脑白质病变情况;同时留取患者入院确诊时静脉血样,用于测定血清HIF-1α、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分析血清HIF-1α与脑白质病变情况的关系。结果:纳入者中72.45%出现脑白质病变,其中42.96%轻度病变,33.80%中度病变、23.24%重度病变。与非脑白质病变组相比,病变组患者年龄和高血压占比明显增大,血清HIF-1α和Caspase-3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脑白质不同程度病变者收缩压和血清HIF-1α和Caspase-3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重度病变者明显高于中度病变者,中度病变者高于轻度病变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和血清HIF-1α、Caspase-3水平均是影响LACI患者脑白质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IF-1α对LACI患者脑白质病变发生及重度脑白质病变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840、0.874)。结论:LACI伴有脑白质病变患者体内HIF-1α呈高表达状态,且其表达水平升高与脑白质病变加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脑白质病变 病情进展 缺氧诱导因子1Α 相关性
下载PDF
首发脑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与恐惧疾病进展、家庭功能的相关性
15
作者 郑佳 杨惠 +4 位作者 杨婷 温馨 严宇璐 谢松霖 杨翔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68-277,共10页
目的:创伤后成长能明显提升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疾病康复结局。脑卒中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心理和家庭功能都可影响其躯体功能及心理健康,与其创伤后成长水平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首发脑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与恐惧疾病进展... 目的:创伤后成长能明显提升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疾病康复结局。脑卒中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心理和家庭功能都可影响其躯体功能及心理健康,与其创伤后成长水平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首发脑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与恐惧疾病进展、家庭功能间的相关性,为护理人员制订有效的积极心理护理方案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7月于成都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13例首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创伤后成长与恐惧疾病进展、家庭功能间的相关性。结果:首发脑梗死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得分为32.04±7.40,家庭功能得分为6.06±2.13,创伤后成长得分为52.27±11.57,均处于中等水平。创伤后成长总分与恐惧疾病进展各维度得分及其总分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家庭功能各维度得分及其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业状况、性格、病程、合并其他慢性病数量、恐惧疾病进展和家庭功能是其创伤后成长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首发脑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其创伤后成长与恐惧疾病进展呈负相关,与家庭功能呈正相关。护理人员可通过降低首发脑梗死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心理、改善其家庭功能状况来提高其创伤后成长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创伤后成长 恐惧疾病进展 家庭功能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16
作者 王满利 黄每芹 +2 位作者 张震 李艾帆 樊玉香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337-1338,共2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APCI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36例,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和研究组(36例,采用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APCI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36例,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和研究组(36例,采用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5.00%(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ADL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与参照组的11.1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可明显改善APCI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依达拉奉右莰醇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章华 王芳芳 宋彦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8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6例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6例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大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ea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NSE和MMP-9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BDNF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Vmean和PI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RI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可有效改善PCI患者神经功能和大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丁苯酞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神经功能
下载PDF
Hcy、HIF-1α对P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沈佳慧 李瑞霞 +1 位作者 汲晓沛 张莹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低氧诱导因子-1 α (HIF-1 α)对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178例,其中PCI患者95例为进展组,非PCI患者8...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低氧诱导因子-1 α (HIF-1 α)对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178例,其中PCI患者95例为进展组,非PCI患者83例为非进展组。根据治疗90d时预后将PC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64例和预后不良组31例。检测各组血清Hcy、HIF-1α水平,分析两项因子与梗死体积、NIHSS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Hcy、HIF-1α对PC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进展组中易损斑块比例、梗死体积、NIHSS评分高于非进展组,血清Hcy、HIF-1 α水平也高于非进展组(均P<0.05)。进展组患者血清Hcy及HIF-1 α水平与梗死体积、NIHSS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Hcy、HIF-1α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Hcy联合HIF-1α预测PCI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25,联合预测敏感度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血清Hcy、HIF-1 α水平与PCI患者病情密切相关,检测血清Hcy、HIF-1α水平有助于早期评估PCI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低氧诱导因子-1Α 预后
下载PDF
抗凝血酶Ⅲ、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
19
作者 朱珊 王玉 胡益飞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进展性脑梗死47例为观察组,非进展性脑梗死48例为对... 目的探讨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进展性脑梗死47例为观察组,非进展性脑梗死48例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的45名志愿者为健康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治疗前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AT-Ⅲ活性、血清Lp-PLA2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组治疗前血浆AT-Ⅲ活性、血清Lp-PLA2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浆AT-Ⅲ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均P<0.05),血清Lp-PLA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均P<0.05);而对照组血浆AT-Ⅲ活性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3、5、7天血浆AT-Ⅲ活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而血清Lp-PLA2水平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治疗第5天比较,治疗第7天血浆AT-Ⅲ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Lp-PLA2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浆AT-Ⅲ活性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24,P<0.001),血清Lp-PLA2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87,P<0.001)。结论血浆AT-Ⅲ活性、血清Lp-PLA2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发展及神经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抗凝血酶Ⅲ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神经功能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周明星 李世举 +4 位作者 吴松鹰 张天石 吴金灿 施方圆 张蔚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脑梗死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特征是大脑某一部位的血流突然中断,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受损,从而引发出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氧自由基损伤、炎症因子损害、细胞凋亡等。长期以来,因单一的治疗... 脑梗死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特征是大脑某一部位的血流突然中断,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受损,从而引发出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氧自由基损伤、炎症因子损害、细胞凋亡等。长期以来,因单一的治疗方案不足以明显改善功能及预后导致其在临床防治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天麻钩藤饮是平肝降逆之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其有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流变、加速血管新生、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应激、促进神经修复等作用,临床中应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死十分广泛,文章就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死的相关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脑梗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