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andsat的巴音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演化分析
1
作者 吴冰洁 文广超 +3 位作者 赵梅娟 谢洪波 冯雅杰 贾琳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7-234,共8页
为揭示巴音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演化特征,指导当地或类似地区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管理,选取2005—2020年12景遥感影像数据,基于研究区生态环境问题,引入地理探测器定量探究关键因子,结合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 为揭示巴音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演化特征,指导当地或类似地区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管理,选取2005—2020年12景遥感影像数据,基于研究区生态环境问题,引入地理探测器定量探究关键因子,结合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叠加分析、层次分析等方法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揭示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影响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演化的关键因子为人口数量、国内生产总值、高程和降雨量,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值从0.455增至0.533,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区内生态环境质量地域差异明显,14.9%的区域呈现退化状态,主要分布于巴音河流域附近及德令哈市区周边区域;33.6%的区域呈改善状态,分布于巴音河流域中下游湖泊以南区域。研究表明巴音河流域在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中应更注意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及其他生态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平衡,科学地进行空间格局规划,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音河流域 地理探测器 InVEST模型 生态环境质量 时空演化
下载PDF
巴音河流域植被与水文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甘小莉 郝玉培 +3 位作者 翟永洪 王建荣 巢世军 刘录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3-326,共4页
近年来流域生态环境严重退化,成为我国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而植被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最敏感的自然要素,植被覆盖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近年来流域生态环境严重退化,成为我国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而植被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最敏感的自然要素,植被覆盖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利用NASA全球数据中心16天合成全球250m的MODIS数据,分析了近11a来巴音河流域的植被分布及变化情况,并简单分析了植被生长的气候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1a来,巴音河流域7月份大部分地区植被的植被指数为0.1~0.4;植被指数变化率为0.04~0.04;植被生长与气温和降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6和0.03;巴音河流域植被处于非常低的分布状态,而自然植被的破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该区域植被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亟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音河流域 植被指数(NDVI) 生态 遥感
下载PDF
基于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定量评价巴音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 被引量:38
3
作者 文广超 王文科 +3 位作者 段磊 顾小凡 李一鸣 赵佳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4-743,共10页
以分析青海巴音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为目标,2016年8月,沿巴音河采集了23组地表水样、13组地下水样和9组泉水样,室内分析得到了其对应的主要水化学离子和氘氧稳定同位素数据,运用统计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图分析了流域水化... 以分析青海巴音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为目标,2016年8月,沿巴音河采集了23组地表水样、13组地下水样和9组泉水样,室内分析得到了其对应的主要水化学离子和氘氧稳定同位素数据,运用统计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图分析了流域水化学特征;以溶解性总固体(TDS)、氯离子(Cl-)和氧同位素(δ^(18)O)作为示踪剂,定性分析了巴音河沿程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基于质量平衡法,运用δ^(18)O定量计算了巴音河沿程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转化量。研究结果表明:TDS、Cl^-、δ^(18)O可用于定性分析巴音河流域不同河段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定量评估其转换强度;巴音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l^-Ca·Mg,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更为多样,地表水受控于岩石风化作用,地下水与泉水受到岩石风化与蒸发作用的影响;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沿巴音河流向,二者相互转化频繁,上游河段,地下水主要接受地表水渗漏和沿途侧向径流补给,补给比例分别为65.33%、34.67%,至黑石山水库上游,地表水接受上游地下水和溢出泉水的补给,补给比例分别为49.54%、50.46%;中游河段,地下水接受地表水和北部山区侧向径流补给,补给比例分别为65%、35%;下游河段,地表水接受地下水和泉水补给,补给比例分别为53.12%、46.88%。研究结果有助于建立流域水循环模式、揭示水资源形成机制,可以为巴音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稳定氢氧同位素 地表与地下水 转化关系 巴音河流域
下载PDF
近10年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段红腾 吴发启 +1 位作者 杨一凡 李陶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77,共6页
通过探究近10年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了解该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为评估社会经济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6年、2011年、2016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利用GIS,RS技术手段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巴音河流... 通过探究近10年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了解该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为评估社会经济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6年、2011年、2016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利用GIS,RS技术手段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定性分析了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力。结果表明:(1)2006—2016年,巴音河流域耕地、裸地、盐碱地面积分别减少0.56%,2.8%,5.32%,水域、居民地、林地、草地面积分别上升1.43%,6.24%,0.09%,3.11%;(2)2006—2011年84.14 km^2的耕地转化为裸地及草地。2011—2016年,居民建设用地面积增长12.83 km^2,主要来源于裸地及草地,草地转林地的面积是林地转草地面积的2.2倍;(3)2006—2016年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处于合理开发状态,2011年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的变化量仅为1.58,土地压力得以缓解;(4)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的转变主要受人口增长、地区产业结构改变及政府政策强制性实施等因素的影响。近10年来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是一个交替扩张和缩减的过程,但土地均处于合理开发利用状态,社会经济活动作为主要驱动力极大地影响着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何协调处理好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利用 遥感影像 驱动力 巴音河流域
下载PDF
巴音河流域德令哈市气象站近6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文广超 王文科 +3 位作者 段磊 李一鸣 赵家辉 赵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18-24,共7页
基于1956-2013年德令哈气象站逐月降水资料,借助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表征干旱,运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Mann-Kendall突变检测、滑动t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变换、R/S分析等方法,分析近60年来其降水及干旱特征。结果表明... 基于1956-2013年德令哈气象站逐月降水资料,借助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表征干旱,运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Mann-Kendall突变检测、滑动t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变换、R/S分析等方法,分析近60年来其降水及干旱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之前处于降水偏少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处于降水偏多期,且呈现出上升趋势,冬季降水变化相对平稳,秋季降水波动较大;近60年来,年及各季节降水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年降水量上升率为21.16 mm/(10a),夏季降水量上升趋势明显,上升率为12.35 mm/(10a);年及各季降水量存在显著的3~9年的短周期和18~28 a的长周期变化;降水距平和SPI显著相关,干旱呈减弱趋势,干旱变化的周期为5 a和18 a。巴音河流域降水量的变化具有持续性,未来降水将保持增多趋势,干旱呈减弱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降雨量变化 MAN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 巴音河流域
下载PDF
巴音河流域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 被引量:10
6
作者 武慧敏 吕爱锋 张文翔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9-467,共9页
通过巴音河流域1961—2019年逐月降水量和径流量数据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进而对巴音河流域气象和水文干旱的演变以及突变进行分析,并探析流域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1961—2019年巴音河流域气象干旱与水... 通过巴音河流域1961—2019年逐月降水量和径流量数据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进而对巴音河流域气象和水文干旱的演变以及突变进行分析,并探析流域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1961—2019年巴音河流域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呈减缓态势,流域降水增多,有变湿趋势,气象干旱湿润化表现尤为显著。巴音河流域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表现出时滞性,在1、3、6、12个月的时间尺度下,12个月的气象干旱指标与水文干旱指标相关性最强,水文干旱滞后于气象干旱1~2个月;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季节性响应在春、夏、秋、冬分别滞后5、6、9、8个月,在春夏的滞后时间短于秋冬的滞后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干旱 气象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 标准化径流指数 巴音河流域
下载PDF
巴音河流域气象要素变化特性探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梁晓燕 莫淑红 +1 位作者 巩瑶 陈丽丽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9年第10期82-89,共8页
开展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分析,对于高效利用当地水电、光热等清洁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德令哈气象站1956—2016年气象资料,采用趋势法、Mann-Kendall法、标准降水蒸发指数法等方法,分析了巴音河流域年和季节的平均气温、总降水量、降水... 开展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分析,对于高效利用当地水电、光热等清洁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德令哈气象站1956—2016年气象资料,采用趋势法、Mann-Kendall法、标准降水蒸发指数法等方法,分析了巴音河流域年和季节的平均气温、总降水量、降水日数和干旱情况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整体干旱趋于变缓;年和四季的平均气温、降水量以及SPEI值的Hurst指数H均大于0.5,即巴音河流域气温、降水和干旱变化存在着相同的持续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气温 干旱 巴音河流域
下载PDF
巴音河冲洪积扇前缘地下水位上升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振 陈惠娟 段隆臣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2-147,169,共7页
针对柴达木盆地巴音河冲洪积扇前缘地下水位上升,严重影响到该地区百姓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的问题,开展了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水文地质补充钻探、水文物探及水土样测试等勘察工作,阐明了研究区地下水位上升的灾害特征,并从水文气象、地... 针对柴达木盆地巴音河冲洪积扇前缘地下水位上升,严重影响到该地区百姓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的问题,开展了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水文地质补充钻探、水文物探及水土样测试等勘察工作,阐明了研究区地下水位上升的灾害特征,并从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等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导致地下水上升灾害的各影响因素权重。结果表明,研究区径流量、降水量、引水灌溉和地下水动力条件是地下水位上升的主要因素,4者权重之和为0.76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上升 层次分析法 柴达木盆地 巴音河
下载PDF
青海省巴音河流域节水前后灌溉回归水计算
9
作者 李茜 逄勇 罗缙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67-171,共5页
为了解巴音河流域灌区工程节水措施对灌溉回归水的影响程度以及灌溉回归水与灌溉总水量、灌溉面积等的关系,并了解滴灌比例对灌溉回归水的影响程度,对不同年份的灌溉回归水量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出2011年和2014年巴音河流域灌区灌溉回... 为了解巴音河流域灌区工程节水措施对灌溉回归水的影响程度以及灌溉回归水与灌溉总水量、灌溉面积等的关系,并了解滴灌比例对灌溉回归水的影响程度,对不同年份的灌溉回归水量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出2011年和2014年巴音河流域灌区灌溉回归水量分别为6170.2万m3和3736万m3。根据2011年和2014年这两个不同年份的灌溉回归水量,将滴灌和漫灌两种造成回归水量变化的灌溉方式考虑在内,确定出灌溉回归水量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水量 节水措施 滴灌 巴音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SWAT-MODFLOW耦合模型的巴音河中游泽令沟盆地地表水-地下水转换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傅笛 金鑫 +2 位作者 金彦香 毛旭锋 翟婧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4-1132,共9页
为准确刻画资料缺乏、地表水–地下水转换频繁的泽令沟盆地地表水-地下水不同时空尺度上的转换关系,利用河道径流数据、遥感蒸散发数据、地下水位观测数据等对SWAT-MODFLOW耦合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泽令沟盆地水循环过程进... 为准确刻画资料缺乏、地表水–地下水转换频繁的泽令沟盆地地表水-地下水不同时空尺度上的转换关系,利用河道径流数据、遥感蒸散发数据、地下水位观测数据等对SWAT-MODFLOW耦合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泽令沟盆地水循环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1)SWAT-MODFLOW耦合模型模拟效果较好,率定期和验证期月径流量的R~2≥0.73,NSE≥0.67,PBIAS在-20%~20%。其各子流域实际蒸散发的R~2均大于0.91,NSE均大于0.85,PBIAS在-10%~10%。此外,模拟地下水位与实测值误差在0.6 m以内,R~2为0.94。(2)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河道占整个河道长度90.31%,年平均补给量占年总交换水量的50.20%;季节尺度上,补给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为331043.31 m~3/d,最小值出现在12月份,为41208.33 m~3/d。地下水对地表水的补给量较为稳定,季节性变幅在-2.5%~2.5%,年际变幅处于-6.5%~0.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MODFLOW模型 地表水-地下水转换关系 巴音河 泽令沟盆地
下载PDF
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佳楠 张志 《地理空间信息》 2023年第2期35-40,共6页
分析了近27 a青海省海西州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可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和尕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依据。在野外考察基本土地利用类型基础上,利用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7年Landsat卫星影像使用随机森林... 分析了近27 a青海省海西州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可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和尕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依据。在野外考察基本土地利用类型基础上,利用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7年Landsat卫星影像使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获取4期土地利用现状信息,通过运用转移矩阵、重心迁移模型定量计算,从面积变化、类型转化和空间格局变化三方面研究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确定了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间段内,林地、水域、草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耕地、建设用地、水域重心迁移明显,耕地、建设用地重心向西南方移动,水域重心向东北方移动。人类活动是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最主要的原因,近年来温度升高和降水量的增加也是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巴音河流域 LANDSAT 重心迁移 随机森林
下载PDF
青海省巴音河流域LUCC遥感调查及驱动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严应存 校瑞香 +4 位作者 肖建设 刘宝康 李甫 伏洋 郭广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6-283,共8页
利用1988年、2006年的LandSat-TM遥感数据及气候因子数据,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青海省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18a来的变化趋势及其气候驱动,并定性分析了社会驱动。结果表明,1980—2007年间年降水量以12.9mm/10a的幅度波动增... 利用1988年、2006年的LandSat-TM遥感数据及气候因子数据,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青海省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18a来的变化趋势及其气候驱动,并定性分析了社会驱动。结果表明,1980—2007年间年降水量以12.9mm/10a的幅度波动增加;日照时数以83.3h/10a的幅度减少;年平均气温、地温分别以0.6℃/10a和0.8℃/10a的幅度波动升高。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下,未利用土地分布最广,占面积的71.43%。1988年至2006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为城镇用地、农业用地和天然草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土地面积也增加,其中裸岩、荒地、盐碱地、沙地面积明显增加,分别增加6.28km2.a-1、5.82km2.a-1、2.76km2.a-1和0.21km2.a-1;而不同类型的湿地生态面积呈退缩趋势,其中冰川、湖泊、苇地、沼泽、河流的面积退缩明显,分别减少12.13km2.a-1、0.43km2.a-1、0.41km2.a-1、0.27km2.a-1和0.21km2.a-1。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呈退化趋势。日照时数和降水与各类型生态面积的关联度变化大,分别在0.667~0.997和0.668~0.986之间,气温次之,关联度在0.669~0.835之间,地温最小,在0.667~0.856之间。大部分类型的生态面积变化其驱动因素主要为降水,其次为日照时数,气温和地温影响较小。不合理的社会用水促进了土地的荒漠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巴音河流域 遥感调查 驱动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