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cl-w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隽 乔岐禄 +2 位作者 赵建勋 万远廉 黄筵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13-1417,共5页
目的检测 Bcl- w 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了解 Bcl- w 与临床重要病理因子的关系; 研究 Bcl- w 与Bcl- 2 基因及其 P53 基因的关系; 探讨 Bcl- w 表达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 Bcl- w,Bcl- 2 及其 P53 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W... 目的检测 Bcl- w 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了解 Bcl- w 与临床重要病理因子的关系; 研究 Bcl- w 与Bcl- 2 基因及其 P53 基因的关系; 探讨 Bcl- w 表达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 Bcl- w,Bcl- 2 及其 P53 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Western blot 进一步定量检测 Bcl- w 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TUNEL 检测大肠癌中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全组 52 例病人中, 39 例 Bcl- w 表达阳性, 占 75%。随肿瘤浸润深度增加, 淋巴转移, 肝转移, Bcl- w 表达亦增加。3 年随访中, Bcl- w 表达阳性大肠癌患者均死亡。与 Bcl- 2 相反, Bcl- w 在大肠腺瘤中并不表达。Bcl- w 与 P53 成显著正相关, Bcl- w 与肿瘤细胞凋亡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Bcl- w 与大肠癌的浸润与转移密切相关。它可能是大肠癌预后相关因素之一。与 Bcl- 2 不同, Bcl- w 在肿瘤进展阶段起重要作用。此外, Bcl-w 在大肠癌细胞中起到抗凋亡作用, P53 基因下调 Bcl- w 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w 大肠癌 浸润 转移
下载PDF
慢性高原病患者骨髓组织中Bcl-w和Bid蛋白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朝霞 崔森 +2 位作者 张萍 王花 刘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Bcl-w和Bid蛋白在慢性高原病(CMS)患者骨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CM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例CMS患者为CMS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骨髓组织中Bcl-w和Bid蛋白的表达情况。16例单纯陈旧性骨折患者为对... 目的研究Bcl-w和Bid蛋白在慢性高原病(CMS)患者骨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CM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8例CMS患者为CMS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骨髓组织中Bcl-w和Bid蛋白的表达情况。16例单纯陈旧性骨折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CMS组骨髓组织中Bcl-w及Bid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78%及11.11%,对照组骨髓组织中Bcl-w及Bid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25%及50.00%,CMS组骨髓组织中Bcl-w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MS组骨髓组织中Bid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MS组Bcl-w、Bid阳性系数分别为(4.15±2.11)及(0.33±0.18),对照组Bcl-w、Bid阳性系数分别为(0.87±0.43)及(0.93±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S组Bcl-w蛋白表达阳性系数与血红蛋白浓度呈正相关(r=0.835,P<0.05),而Bid蛋白阳性系数与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r=-0.659,P<0.05)。结论 CMS患者骨髓组织抗凋亡蛋白Bcl-w表达增高,促凋亡蛋白Bid表达降低,Bcl-w和Bid蛋白表达变化与CMS骨髓红细胞凋亡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原病 bcl-w BID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乳腺癌中bcl-w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衷敬华 王勇 +6 位作者 王祥财 许明君 施华球 王钇力 姜茂竹 孟辉 张积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bcl-w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抗凋亡基因bcl-w的转录及翻译水平(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mRNA表达情况:bcl-w的mRNA表达水平在...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bcl-w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抗凋亡基因bcl-w的转录及翻译水平(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mRNA表达情况:bcl-w的mRNA表达水平在各期乳腺癌组中均高于正常乳腺组(P<0.05);而乳腺癌TNM临床分期中,II期、III期和IV期均高于I期(P<0.05),而前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蛋白表达情况:bcl-w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各期乳腺癌组中均高于正常乳腺组(P<0.05);而乳腺癌TNM临床分期中,II期、III期和IV期均高于I期(P<0.05),而前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cl-w在乳腺癌发生及发展恶化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bcl-w表达水平,可作为乳腺癌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凋亡 bcl-w
下载PDF
Bcl-w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宏勇 李开宗 +4 位作者 付由池 窦科峰 阎庆国 王映梅 宴培松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11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 研究 Bcl- w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 (prim arygallbladder carcinoma,PGB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以特异性羊抗兔 Bcl- w抗体 ,DAKO Envision TM系统 (L DP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包埋的 PGBC标本中 Bcl- w蛋白的表达 .结果... 目的 研究 Bcl- w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 (prim arygallbladder carcinoma,PGB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以特异性羊抗兔 Bcl- w抗体 ,DAKO Envision TM系统 (L DP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包埋的 PGBC标本中 Bcl- w蛋白的表达 .结果  47例 PGBC中 Bcl- w阳性 2 8例 (6 0 % ) ;15例胆囊腺肌瘤样增生 (GBADH) Bcl- w阳性 14例 (93% ) ;Bcl- w在 PGBC中表达低于 GBADH(P<0 .0 5 ) ;Bcl- w在高分化PGBC中的表达高于中低分化 PGBC,其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PGBC中的 Bcl- w表达在肿块体积≤ 2 cm,男性及>5 5岁患者分别高于体积 >2 cm,女性及 <5 5岁患者 ,其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5 ,P<0 .0 1) ,但 Bcl- w表达与 PGBC的 Nevin分期无关 .结论 抗凋亡蛋白 Bcl- w参与了 PGBC发病过程的凋亡调变 ,其表达水平的不同与 PGBC临床病情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囊癌 免疫组织化学 bcl-w蛋白
下载PDF
bax、bcl-w基因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国强 徐宏勇 +1 位作者 李开宗 窦科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2期8-9,共2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包埋的人肝细胞癌 (HCC)标本中凋亡相关基因 bax、bcl- w的表达。bax在 HCC中阳性率 (18/ 4 0 )低于肝硬变 (11/ 15 ) ,而 bcl- w在 HCC中阳性率 (2 2 / 4 0 )高于肝硬变 (3/ 15 ) ,P均 <0 .0 5。高、...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包埋的人肝细胞癌 (HCC)标本中凋亡相关基因 bax、bcl- w的表达。bax在 HCC中阳性率 (18/ 4 0 )低于肝硬变 (11/ 15 ) ,而 bcl- w在 HCC中阳性率 (2 2 / 4 0 )高于肝硬变 (3/ 15 ) ,P均 <0 .0 5。高、中分化型者 ,bax表达高于低分化者 ,bcl- w表达低于低分化者。临床分期为 、 期者 ,bax表达高于临床 期者 ,bcl- w表达低于临床 期者。胎甲球蛋白 (AFP)≤ 4 0 0 μg/ L 患者 ,bax表达高于胎甲球蛋白 (AFP) >4 0 0 μg/ L 患者 ,bcl- w表达低于胎甲球蛋白 (AFP) >4 0 0 μg/ L 患者 (P <0 .0 5或 0 .0 1)。但两者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 (>6 0岁与≤ 6 0岁 )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果提示凋亡相关基因 bax、bcl- w在 HCC中表达对肝癌细胞的凋亡起调节作用 ,并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意义 肝细胞癌 BAX基因 bcl-w 基因胎甲球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凋亡
下载PDF
bcl-2、bcl-w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吴国强 徐宏勇 +1 位作者 李开宗 窦科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BCL-2 bcl-w 原发性胆囊癌 表达 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人Bcl-w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戴晓莉 王敏 杜鸿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克隆人Bcl-w基因并原核表达Bcl-w融合蛋白。方法:提取人胃癌组织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Bcl-w基因编码区,构建重组质粒pet28a/Bcl-w,转化大肠埃希菌ROS,测序鉴定后经增菌培养,30℃诱导6 h表达Bcl-w蛋白,免疫印迹法鉴定主要以包... 目的:克隆人Bcl-w基因并原核表达Bcl-w融合蛋白。方法:提取人胃癌组织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Bcl-w基因编码区,构建重组质粒pet28a/Bcl-w,转化大肠埃希菌ROS,测序鉴定后经增菌培养,30℃诱导6 h表达Bcl-w蛋白,免疫印迹法鉴定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带有His标签的融合蛋白。结果:从人胃癌组织中扩增得到Bcl-w基因,其编码区长582 bp,编码193个氨基酸,与基因库中发表的序列同源性100%;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Bcl-w,并在工程菌ROS中获得大量表达。结论:获得了人Bcl-w基因,成功制备出人Bcl-w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w基因 基因克隆 RT-PCR 原核表达
下载PDF
H_2O_2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MicroRNA表达及bcl-w调控机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朝晖 李天题 +4 位作者 王芬 刘松 刘艳艳 刘祥玉 庄绪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34-40,共7页
【目的】构建体外H_2O_2诱导PC12细胞模拟神经细胞凋亡模型,研究microRNA(miRNA或微小RNA)在凋亡中表达和bcl-w调控机制,从microRNA角度探讨颅脑损伤后(如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挫伤)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H_2O_2诱导PC12细胞凋亡模型,... 【目的】构建体外H_2O_2诱导PC12细胞模拟神经细胞凋亡模型,研究microRNA(miRNA或微小RNA)在凋亡中表达和bcl-w调控机制,从microRNA角度探讨颅脑损伤后(如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挫伤)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H_2O_2诱导PC12细胞凋亡模型,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变化显著的microRNA,并对其实验验证后,根据现有microRNA数据库提供的靶标的预测分析结果,搜寻其相关的靶标,通过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来验证相关microRNA的作用靶点。【结果】成功构建了体外模拟体内神经细胞凋亡模型,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6个显著下调microRNA,其中mi-422a与bcl-w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通过miR-422a可以调控bcl-w蛋白的表达,且存在负性相关关系。通过调节mi-422a的表达可调控bcl-w蛋白的表达量,证实bcl-w上的基因位点有mi-422a的作用位点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PC12细胞 bcl—w H2O2
下载PDF
大鼠力竭游泳运动外周血内mi-422a与大脑皮质Bcl-w表达与运动性中枢疲劳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立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9-71,共3页
研究目的:探讨外周血内Mir-422a可否监测运动性中枢疲劳。研究方法:健康雄性Wiste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一次性力竭运动组(E组)。力竭运动后即刻、12h和24h取各组外周血和大脑皮质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 研究目的:探讨外周血内Mir-422a可否监测运动性中枢疲劳。研究方法:健康雄性Wiste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一次性力竭运动组(E组)。力竭运动后即刻、12h和24h取各组外周血和大脑皮质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外周血Mir-422a和大脑皮质Bcl-w表达。结果:力竭运动后即刻Mir-422a表达降低(P<0.05),而Bcl-w表达升高(P<0.05);12h后Mir-422a表达逐渐升高,而Bcl-w表达逐渐降低,24h均基本恢复到安静水平。结论:外周血内Mir-422a的表达有望成为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中枢疲劳 力竭游泳运动 Mir-422a bcl—w
下载PDF
花姜酮调控miR-490-3p/Bcl-w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迁移、侵袭的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5335-5340,共6页
目的探讨花姜酮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实验检测花姜酮对肝癌Hep3B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花姜酮对Hep3B细胞凋亡率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花姜酮对Hep3B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花姜酮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实验检测花姜酮对肝癌Hep3B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花姜酮对Hep3B细胞凋亡率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花姜酮对Hep3B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qRT-PCR与Western印迹检测花姜酮对微小RNA-490-3p(miR-490-3p)、B细胞淋巴因子(Bcl)-w表达水平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490-3p与Bcl-w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花姜酮可抑制Hep3B细胞增殖(P<0.05),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减少迁移及侵袭细胞数目(P<0.05),抑制Bcl-w的表达(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490-3p能够特异性结合Bcl-w,并可调控Bcl-w的表达及活性;miR-490-3p过表达能够抑制Hep3B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与之相反,Bcl-w过表达可逆转miR-490-3p过表达对Hep3B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作用;Bcl-w过表达可逆转花姜酮对Hep3B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结论花姜酮可通过上调miR-490-3p的表达及下调Bcl-w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姜酮 miR-490-3p bcl-w 肝癌 迁移 侵袭 凋亡
下载PDF
血清Bcl-w和Bid蛋白在哮喘急性重度发作患儿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微 张冰 +2 位作者 陈旭央 胡莉蔓 施冰玲 《浙江实用医学》 2016年第6期44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凋亡因子Bcl-w和Bid蛋白在哮喘急性重度发作患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50例哮喘患儿分别在哮喘急性重度发作期、缓解期采集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Bcl-w和Bid蛋白的水平。结果哮喘组急性期血清Bcl-w和Bid的水平分别... 目的探讨凋亡因子Bcl-w和Bid蛋白在哮喘急性重度发作患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50例哮喘患儿分别在哮喘急性重度发作期、缓解期采集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Bcl-w和Bid蛋白的水平。结果哮喘组急性期血清Bcl-w和Bid的水平分别为(57.14±2.23)ng/m L和(78.00±2.13)ng/m L,显著高于缓解期(40.48±1.66)ng/m L和(57.42±2.01)ng/m L(均P<0.01);两指标呈直线正相关(r=0.32,P<0.01)。结论哮喘儿童急性期血清Bcl-w和Bid的水平升高,缓解期下降,共同起着保持凋亡动态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凋亡 发病机制 bcl-w BID
下载PDF
Bcl-w蛋白在小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沉默后对小肠腺癌HuTu-80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文娟 金珠 王爱英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Bcl-W蛋白在小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沉默该蛋白表达对小肠腺癌细胞HuTu-80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w蛋白在7例小肠腺癌和35例正常小肠组织中的表达。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Bcl-w蛋白在小肠腺癌细胞HuTu-80中... 目的探讨Bcl-W蛋白在小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沉默该蛋白表达对小肠腺癌细胞HuTu-80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w蛋白在7例小肠腺癌和35例正常小肠组织中的表达。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Bcl-w蛋白在小肠腺癌细胞HuTu-80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沉默效果,以流式细胞仪检测Bcl-w基因沉默后对HuTu-80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观察沉默该蛋白是否影响化疗药物氟尿嘧啶(5-Fu)的促凋亡作用。结果Bcl—w蛋白在小肠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6/7)和25.7%(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Bcl—WsiRNA可以沉默小肠腺癌HuTu.80细胞中Bcl—w蛋白的表达,但并不影响小肠腺癌HuTu-80细胞的凋亡水平[转染组和未转染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2.4±2.2)%和(8.6±1.7)%,P〉0.05]。加入5-Fu后,5-Fu单独处理组细胞的凋亡率为(45.7±2.1)%,Bcl-WsiRNA联合5-Fu处理组细胞的凋亡率为(71.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w蛋白在小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可能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在小肠腺癌HuTu-80细胞中,单独沉默Bcl-w蛋白对HuTu-80细胞的凋亡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促进5-Fu引起的细胞凋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HuTu-80细胞 凋亡 bcl-w蛋白 RNA干扰 氟尿嘧啶
原文传递
乳腺癌中Bcl-w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玉文 李怡晓 +5 位作者 李玉聪 杜小明 李文琴 李丽 于世英 付欣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6104-610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抗凋亡基因Bcl-w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54例乳腺组织中的抗凋亡基因Bcl-w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通过检测发现,临床各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抗凋亡基因Bcl-w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54例乳腺组织中的抗凋亡基因Bcl-w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通过检测发现,临床各期乳腺癌组中Bcl-w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P<0.05),TNMⅣ期、Ⅲ期和Ⅱ期mRNA表达均高于Ⅰ期(P<0.05),TNMⅣ期、Ⅲ期和Ⅱ期之间Bcl-w基因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临床各期乳腺癌组中Bcl-w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P<0.05),TNMⅣ期、Ⅲ期和Ⅱ期均高于Ⅰ期(P<0.05),TNMⅣ期、Ⅲ期和Ⅱ期之间Bcl-w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cl-w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抗凋亡作用,抑制Bcl-w表达水平可能作为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cl-w基因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Bcl-w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麒 张连华 +1 位作者 杨国良 薄隽杰 《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838-841,共4页
Bcl-2家族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研究表明Bcl-w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从下游效应和上游调控两个方面对Bcl-w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BCL-2 bcl-w 细胞凋亡 侵袭 肿瘤转移 膀胱肿瘤
原文传递
Bcl-w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对化疗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郝占伟 姜德清 黄继超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12期1867-1868,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Bcl-w(B细胞淋巴因子-w)在胃癌中的表达对化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人胃癌组织中Bcl-w的表达。结果①100例胃癌中Bcl-w表达的阳性率为69.0%。②胃癌组织中Bcl-w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分... 目的探讨Bcl-w(B细胞淋巴因子-w)在胃癌中的表达对化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人胃癌组织中Bcl-w的表达。结果①100例胃癌中Bcl-w表达的阳性率为69.0%。②胃癌组织中Bcl-w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1)。③Bcl-w表达与胃癌的整体生存时间及5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阴性预后好(P<0.01);Bcl-w阳性患者中化疗患者与非化疗患者预后无显著差异;Bcl-w阴性者化疗患者预后优于非化疗患者。结论①Bcl-w在抑制胃癌细胞凋亡,促进胃癌侵袭转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②Bcl-w在胃癌中的表达与预后负相关,Bcl-w在胃癌中的表达干扰了化疗效果,可作为胃癌预后以及化疗敏感性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bcl-w 化疗 预后分析
原文传递
miR-203抑制bcl-w表达促进膀胱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晓燕 《肿瘤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研究miR-20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对膀胱癌细胞T24凋亡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23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iR-203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bcl-w蛋白的表达情况,Pearson法分析miR-203表达... [目的]研究miR-20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对膀胱癌细胞T24凋亡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23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iR-203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bcl-w蛋白的表达情况,Pearson法分析miR-203表达与bcl-w蛋白表达相关性;转入miR-203-mimic建立高表达mi R-203的T24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miR-203表达对T24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miR-20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40±0.47,显著低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2.99±0.59)(P=0.0001);miR-20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与bcl-w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952,P〈0.001);miR-203靶向抑制T24细胞中bcl-w蛋白的表达,转入miR-203-mimic 24h和72h后,T24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33%±0.58%和17.07%±0.7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4细胞的3.63%±0.32%和4.16%±0.28%(P=0.012,P〈0.001)。[结论]mi R-203在膀胱癌组织中低表达,其可以通过靶向抑制bcl-w的表达促进膀胱癌细胞T24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3 bcl-w 膀胱肿瘤 凋亡
原文传递
bcl-w、bcl-x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7
作者 徐宏勇 李开宗 +4 位作者 窦科峰 付由池 阎庆国 王映梅 李景梦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7-47,58,共2页
关键词 肝细胞癌 bcl-w基因 BCL-X基因 基因表达 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Bcl-w对膀胱肿瘤细胞5637增殖、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18
作者 潘麒 张连华 +1 位作者 杨国良 薄隽杰 《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55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的Bcl-w蛋白对膀胱肿瘤细胞5637的增殖能力、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质粒pcDNA3.1(+)构建Bcl-w过表达载体,转染5637细胞后用Western blot验证过表达效果,用CCK-8、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pcDNA3.1-Bcl-... [目的]探讨过表达的Bcl-w蛋白对膀胱肿瘤细胞5637的增殖能力、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质粒pcDNA3.1(+)构建Bcl-w过表达载体,转染5637细胞后用Western blot验证过表达效果,用CCK-8、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pcDNA3.1-Bcl-w细胞和对照组细胞的增殖和生存曲线、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结果]成功构建pcDNA3.1-Bclw重组质粒并转染5637细胞。pcDNA3.1-Bcl-w细胞增殖曲线在24、48、72h均高于对照组(0.814±0.022 vs 0.727±0.017,P=0.006;1.259±0.017 vs 1.078±0.027,P=0.001;1.787±0.024 vs1.520±0.02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克隆形成能力高于对照组(60.67±6.03 vs48.67±6.1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处于G0/G1期的比例低于对照组(50.76%vs57.02%,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30、50、70、90、110μmol/L各浓度顺铂处理下生存曲线高于对照组[(83.8%±1.7%)vs(93.9%±1.2%),P<0.001;(59.5%±0.7%)vs(72.5%±1.9%),P=0.028;(50.5%±2.2%)vs(57.2%±1.2%),P=0.007;(37.2%±0.7%)vs(45.7%±1.4%),P<0.001;(29.1%±0.5%)vs(33.2%±0.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表达的Bcl-w增强了膀胱癌细胞5637的增殖能力,削弱了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5637细胞 bcl-w 增殖 顺铂
原文传递
Bcl-w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郝占伟 姜德清 夏春咸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7期458-461,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因子-w(Bcl—w)在胃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Bcl—w和MMP-2(基质金属蛋白-2)的表达。结果(1)100例胃癌中Bcl-w和MMP-2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9.0%、77.0%;(2)胃...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因子-w(Bcl—w)在胃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Bcl—w和MMP-2(基质金属蛋白-2)的表达。结果(1)100例胃癌中Bcl-w和MMP-2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9.0%、77.0%;(2)胃癌组织中Bcl-w和MMP-2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3)胃癌组织中Bcl—w表达与MMP-2表达显著相关(P=0.002);(4)Bcl—w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低于Bcl-w阴性患者。结论(1)Bcl—W在抑制胃癌细胞凋亡、促进胃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Bcl-w在胃癌中的表达与预后负相关,可作为胃癌预后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Bcl—w 基质金属蛋白-2 预后
原文传递
季德胜蛇药通过调控miR-335抑制肝癌Huh-7细胞增殖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玉 邵建国 +3 位作者 陈琳 卞兆连 刁花玉 达坤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452-456,共5页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并进一步从miRNA层面探讨其抑制增殖的调控机制。方法以肝癌Huh-7细胞为模型,制备不同浓度的兔含药血清后培养Huh-7细胞,并同时设置相应浓度的对照组。CCK-8实验检测转染miR-335入Huh-...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并进一步从miRNA层面探讨其抑制增殖的调控机制。方法以肝癌Huh-7细胞为模型,制备不同浓度的兔含药血清后培养Huh-7细胞,并同时设置相应浓度的对照组。CCK-8实验检测转染miR-335入Huh-7细胞后对该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季德胜蛇药含药血清对Huh-7细胞中miR-335的调控作用;CCK-8实验检测季德胜蛇药含药血清对Huh-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miR-335潜在靶向Bcl-w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miR-335过表达后CCK-8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其OD值显著降低(P<0.01)。含药血清干预下,与对照组相比,同等浓度的蛇药组miR-335表达水平较高,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含药血清浓度越高,miR-335在Huh-7细胞中的表达也相继增高;此外,CCK-8实验下季德胜蛇药含药血清组都较正常血清组OD值低,且浓度越高,其OD值越低,都有较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上调miR-335后,Huh-7细胞Bcl-w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季德胜蛇药通过调控miR-335能抑制肝癌Huh-7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德胜蛇药 人肝癌细胞 miR-335 bcl-w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