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面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欧阳慧婷 童璐 +2 位作者 易嘉宁 吴昭颐 范培芝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腔面型乳腺癌(HR+/HER2-BRCA)是乳腺癌中最普遍的类型,内分泌治疗是延长患者总生存期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内分泌治疗耐药和远处复发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如何减少、延缓甚至逆转内分泌治疗耐药现象的发生,是目前研究的焦点。得益于现... 腔面型乳腺癌(HR+/HER2-BRCA)是乳腺癌中最普遍的类型,内分泌治疗是延长患者总生存期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内分泌治疗耐药和远处复发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如何减少、延缓甚至逆转内分泌治疗耐药现象的发生,是目前研究的焦点。得益于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乳腺癌耐药相关分子及基因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揭示了内分泌治疗耐药的途径,如雌激素受体α基因突变、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耐药途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耐药途径等,这些研究为推动精准治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拟总结归纳HR+/HER2-BRCA内分泌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耐药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面型乳腺癌 内分泌耐药 内分泌治疗 机制研究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低表达早期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金奕滋 林明曦 +2 位作者 曾铖 郭晴 张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2-978,共7页
内分泌治疗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早期乳腺癌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ER低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10%)人群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该群体占乳腺癌总体人群的3%~9%,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相对有限。虽然ER低表达患者在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早期乳腺癌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ER低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10%)人群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该群体占乳腺癌总体人群的3%~9%,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相对有限。虽然ER低表达患者在乳腺癌人群中占比较低,但由于乳腺癌患者整体人群数量庞大,该群体的临床需求不容忽视。多项研究提示,ER低表达乳腺癌在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患者预后等方面与ER阳性乳腺癌差异较大,更类似于ER阴性乳腺癌。对于ER低表达早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获益及疗程界定仍存在争议,缺乏大型前瞻性临床研究的证据。多项回顾性研究及meta分析结果显示,该人群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可能获益有限,应慎重考虑;联合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4/6抑制剂行辅助治疗的获益仍有待未来数据佐证。部分ER低表达乳腺癌患者可综合考虑其他危险因素进行辅助化疗。除传统化疗外,抗体药物偶联物(如戈沙妥珠单抗、Dato-DXd)、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免疫治疗ER低表达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其中包括:评估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术后高危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10%患者的Ⅲ期ASCENT-05研究,评估戈沙妥珠单抗辅助治疗术后高危HER2阴性患者的Ⅲ期SASCIA研究,以及评估Dato-DXd联合度伐利尤单抗新辅助治疗的Ⅲ期TROPION-Breast04研究;此外,一项针对奥拉帕利联合度伐利尤单抗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及ER低表达乳腺癌的研究(NCT03594396)正在探索中,结果值得期待。本文介绍ER低表达乳腺癌的定义、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患者预后,并阐述HER2阴性、ER低表达早期乳腺癌的治疗现状以及未来潜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ER低表达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靶向治疗 抗体药物偶联物
下载PDF
正强化理论下问题导向干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邹丽梅 黄秋菊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5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正强化理论下问题导向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86例,依据随机摸球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 目的:分析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正强化理论下问题导向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86例,依据随机摸球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正强化理论下问题导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疼痛程度、疾病活动度、自我管理行为、血清免疫学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低于对照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活动性评分28(DAS28)、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慢性疾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正强化理论下问题导向干预可促进症状、疼痛缓解,降低疾病活动度,提高自我管理行为,改善血清免疫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 正强化理论 问题导向干预
下载PDF
积极心理暗示联合社会支持与团体治疗对住院耐药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代莉 杨洋 +3 位作者 袁小静 黄敏 曾霞 王显芝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83-788,共6页
目的探究积极心理暗示联合社会支持与团体治疗对住院耐药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住院耐药结核患者27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137例。对照组给予积极... 目的探究积极心理暗示联合社会支持与团体治疗对住院耐药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住院耐药结核患者27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137例。对照组给予积极心理暗示联合社会支持护理,研究组给予积极心理暗示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护理,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自我感受负担的差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的面对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回避、屈服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得分变化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社会支持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社会支持的得分增加更明显(P<0.05);研究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SPBS总分分值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积极心理暗示疗法联合社会支持与团体治疗可改善耐药结核病患者身心状态、提高医学面对应对方式,缓解自我感受负担程度,且联合团体治疗护理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耐药 积极心理暗示 社会支持 团体治疗
下载PDF
抗HER2靶向药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雅君 赵燕南 王碧芸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0-146,共7页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引起女性肿瘤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早期乳腺癌可通过手术及辅助治疗得到治愈,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转移。一旦发生远处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下降。相较于其他转移部位,乳腺癌...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引起女性肿瘤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早期乳腺癌可通过手术及辅助治疗得到治愈,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转移。一旦发生远处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下降。相较于其他转移部位,乳腺癌脑转移(breast cancer brain metastasis,BCBM)患者生存时间最短,仅有3~6个月。由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增加了BCBM的治疗难度,是缩短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原因之一。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患者脑转移发生率较高,近年来各种抗HER2靶向治疗药物为HER2阳性脑转移患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希望。如何延长HER2阳性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领域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抗HER2靶向药物在HER2阳性脑转移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促进对BCBM的认识,为HER2阳性BCBM患者的治疗及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ER2阳性 脑转移 靶向药物治疗
下载PDF
眩晕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被引量:8
6
作者 宋金丽 孔晓 李春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37-1340,1347,共5页
通过阅读整理古代眩晕文献,发现历代医家大多从风、火、痰、郁、虚这5个方面进行论治,概述了古代文献关于眩晕的中医病因病机,并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现代文献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眩晕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眩晕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颈源性眩晕 中医药 非药物疗法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血管正性重构与血管管腔扩张性重构两种不同现象的区分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文波 唐垚 +6 位作者 郭德华 何艳艳 丁乾昊 马驰 贾茹峰 李天晓 贺迎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0-204,共5页
血管正性重构是一种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病变处血管发生代偿性扩张的现象,该现象与临床缺血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研究显示,在对接受血管成形术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影像随访时,部分患者病变部位管腔相较于术... 血管正性重构是一种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病变处血管发生代偿性扩张的现象,该现象与临床缺血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研究显示,在对接受血管成形术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影像随访时,部分患者病变部位管腔相较于术后即刻管腔也会出现扩张。该现象的出现能提高患者血流灌注量,可能有利于预防再发卒中,改善患者预后。然而目前临床中对这一现象尚无明确的定义,在许多研究中依然习惯性将其称为血管正性重构。因此,我们提出“血管管腔扩张性重构”这一概念,以便能够指导对两种现象的区分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正性重构 血管管腔扩张性重构 介入治疗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22例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缪华纬 曾庆曙 +2 位作者 杨明珍 倪婧 陶莉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95例Ph阳性CML慢性期(CP)患者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15例加速期(AP)和12例急变期(BC)患者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或600mg/d。结果①CP(早...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95例Ph阳性CML慢性期(CP)患者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15例加速期(AP)和12例急变期(BC)患者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或600mg/d。结果①CP(早CP56例,晚CP39例):中位追踪15(5.0~44.0)个月,获得的总的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为97.8%,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为80.0%,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为73.6%。其中早CP(<12个月)缓解率分别为98.2%、91.0%、80.3%;晚CP(≥12个月)分别为97.4%、64.1%、56.4%。②进展期(AP和BC):中位追踪15(6.0~33.0)个月,获得总的CHR、MCyR、CCyR分别为55.6%、33.3%,22.2%。③治疗中Ⅲ级WBC和Plt减少总的发生率在CP分别为15.8%,24.2%。进展期总的发生率分别为26.0%,40.7%。Ⅲ~Ⅳ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很少发生。结论①甲磺酸伊马替尼对经干扰素(IFN-α)治疗失败的CML-CP有较高的血液学及遗传学缓解率,且早CP较晚CP疗效更好。②伊马替尼对AP、BC患者也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但与CP相比较差。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费城阳性/药物疗法
下载PDF
MIC分型评价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淋系抗原表达 被引量:12
9
作者 潘湘涛 李建勇 +1 位作者 夏学鸣 薛永权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44-946,963,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淋系抗原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75例成人AML进行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和染色体细胞遗传学(MIC)分型实验研究并对其中的64例M2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观察...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淋系抗原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75例成人AML进行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和染色体细胞遗传学(MIC)分型实验研究并对其中的64例M2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研究。结果:①AML淋系抗原阳性率31.3%,其中t(8;21)者为48.3%,无t(8;21)者为26.5%(P< 0.001)。②CD19+在t(8;21)中占38.3%,无t(8;21)中占1.9%(P<0.001);而其他淋系抗原两组比较均为P>0.05.③治疗结果(CR率):t(8;21)和无t(8;21)M2分别为66.7%和41.9%,CD19+和CD19-M2分别为76.5%和46.8%,CD19+/t(8; 21)和CD19-/无t(8;21)分别为80.0%和41.4%,以上均为P<0.05。而CD19-/t(8;21)和CD19+/无t(8;21)分别为55.6%和50.0%(P>0.05)。结论:成人AML中淋系抗原表达与核型密切相关,t(8;21)AML高表达CD19。t(8;21)和CD19都是M2预后好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费城阴性 白血病 髓样 费城阴性 抗原.CD19 药物疗法 预后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患者残余症状的前庭康复训练 被引量:33
10
作者 金曼 王斌全 +2 位作者 于文永 郑智英 杨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0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患者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0例手法复位治疗后有残余症状的BPPV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前庭康复训练(前庭康复组,n=29)、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药物组,n=30)及联合前庭康...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患者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0例手法复位治疗后有残余症状的BPPV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前庭康复训练(前庭康复组,n=29)、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药物组,n=30)及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联合组,n=31),干预6周。于入组时及干预2、4、6周末进行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结果干预后前庭康复组与药物组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DHI评分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前庭康复训练与甲磺酸倍他司汀对BPPV手法复位后伴残余症状患者治疗效果相当,两种方法联合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手法复位 残余症状 前庭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甲磺酸倍他司汀
下载PDF
双靶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及MRI参数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晓星 王星蕊 +2 位作者 肖学红 陈怡 王志龙 《西部医学》 2022年第4期536-541,共6页
目的研究双靶新辅助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及磁共振成像(MRI)参数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TCH组[曲妥珠单抗(H)+多西他赛(T)+卡铂(C)]和TCHP组[曲妥... 目的研究双靶新辅助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及磁共振成像(MRI)参数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TCH组[曲妥珠单抗(H)+多西他赛(T)+卡铂(C)]和TCHP组[曲妥珠单抗(H)+帕妥珠单抗(P)+多西他赛(T)+卡铂(C)],各56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MRI检查疗效、病理疗效和1年生存率;比较不同疗效患者的MRI检查结果;采用ROC曲线分析MRI各序列参数对HER-2阳性乳腺癌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分析不同疗效患者的1年生存率曲线。结果TCHP组的MRI检测有效率高于TCH组(P<0.05);TCHP组的病理检测有效率高于TCH组(P<0.05)。非pCR与pCR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肿瘤最大长径、EER、TIC、强化模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DC值、肿瘤最大长径、EER预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pCR的AUC为0.891(95%CI:0.818~0.942),且联合预测的AUC高于单一预测(P<0.05)。TCHP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高于TCH组(χ^(2)=4.192,P=0.041)。结论TCHP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疗效良好,1年生存率高,安全性强,联合ADC值、肿瘤最大长径、EER进行评估,可有效提高患者pCR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药物 新辅助治疗 HER-2阳性乳腺癌
下载PDF
飞行员高血压药物治疗前后立位耐力和+Gz耐力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军 刘成刚 +6 位作者 刘晶 刘玉华 付兆君 崔丽 徐蜀宣 熊巍 徐先荣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飞行员患高血压病及药物治疗后立位耐力和+Gz耐力的变化。方法选择10例患高血压病的歼(强)击机飞行员,平均年龄(36±6)岁,经临床检查未发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在药物治疗前和服降血压药血压恢复正常后分别进行20min立位耐力试... 目的观察飞行员患高血压病及药物治疗后立位耐力和+Gz耐力的变化。方法选择10例患高血压病的歼(强)击机飞行员,平均年龄(36±6)岁,经临床检查未发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在药物治疗前和服降血压药血压恢复正常后分别进行20min立位耐力试验和+Gz耐力试验。结果药物治疗前立位耐力试验显示,平卧位平均血压为(147±16/92±10)mmHg(1mmHg=0.133kPa),立位(150±18/99±12)mmHg,卧立位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立位耐力试验结果阳性,5例+Gz耐力未达到所飞机种要求。降压药物治疗后,平卧位血压(131±10/80±7)mmHg,立位(130±8/87±3)mmHg,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P<0.05),立位耐力试验均为阴性;3例+Gz耐力未能达到所飞机种要求。结论高血压病对立位耐力和+Gz耐力有不利影响;药物治疗后+Gz耐力改善与病情和用药种类、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药物疗法 飞行员 立位耐力 正加速度
下载PDF
局部气道给药联合化疗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82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永胜 李佩波 +4 位作者 刘泽明 钟利 任晓华 陈文 黄永茂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5期5-6,共2页
目的观察单纯化疗与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对痰菌阳性的结核近期疗效。方法将82例痰菌阳性的结核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在给予常规抗痨基础上给予异烟肼+丁胺卡拉+盐酸氨溴索(沐舒坦)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抗痨药物。结... 目的观察单纯化疗与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对痰菌阳性的结核近期疗效。方法将82例痰菌阳性的结核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在给予常规抗痨基础上给予异烟肼+丁胺卡拉+盐酸氨溴索(沐舒坦)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抗痨药物。结果疗程末,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7.5%和78.0%,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95.1%和73.1%,治疗2个月症状缓解率分别为100%和60.9%。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规范全身抗痨治疗同时辅以氧气雾化治疗痰菌阳性结核疗效肯定,且操作简单易于接受,便于临床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药物治疗 氧气雾化 痰涂阳性
下载PDF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癫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勇 时宝林 +2 位作者 吴春丽 张晓霞 张言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34-1236,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癫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患者癫发作频率的影响。方法 42例癫合并OSA患者根据是否能够耐受呼吸机分为持续正压通气(CPAP)组20例和药物组22例,CPAP组给予CPAP加抗癫药物治疗,药物组给予抗癫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癫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患者癫发作频率的影响。方法 42例癫合并OSA患者根据是否能够耐受呼吸机分为持续正压通气(CPAP)组20例和药物组22例,CPAP组给予CPAP加抗癫药物治疗,药物组给予抗癫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和24周时的癫发作频率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 2组治疗前癫发作频率和A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PAP组在治疗后4周和24周较治疗前发作频率明显减少(P<0.01),而药物组在治疗后4周和24周较治疗前发作频率无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4周和24周时,CPAP组的癫发作频率明显低于药物组(P<0.01),治疗24周后,CPAP组的AHI明显下降(P<0.01),而药物组AHI无变化(P>0.05)。结论 CPAP治疗癫合并OSA患者,短期和长期均能明显减少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癫癎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不同频次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15
作者 赵永华 陈长浩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764-76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次无抽搐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 目的:探讨不同频次无抽搐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按区组随机化法分成治疗A组(n=30)、治疗B组(n=30)和治疗C组(n=30),治疗A组给予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B组、C组均给予MECT联合单一抗精神药物治疗,MECT治疗频次分别为1次/周和2~3次/周,均观察8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和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试共识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分变化。结果:治疗B组、C组治疗4周、8周后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A组(P<0.05),PANSS减分率、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治疗A组(P<0.05),治疗B组、C组上述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B组、C组治疗8周MCCB量表5项评分明显高于治疗A组(P<0.05),治疗B组“言语学习和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2项评分明显高于治疗C组(P<0.05)。结论:不同频次M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均能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疗效相当,但1次/周MECT对改善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效果可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频次 抗精神病药物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诱导性调节T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其对小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彤心 李光玲 郭旭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96-901,共6页
背景 研究表明,CD4+CD25+自然调节性T细胞(nTregs)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及自身免疫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体外诱导和扩增的诱导性调节性T细胞(iTregs)可通过过继转移的方式抑制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目前iTregs的诱导方法仍在不... 背景 研究表明,CD4+CD25+自然调节性T细胞(nTregs)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及自身免疫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体外诱导和扩增的诱导性调节性T细胞(iTregs)可通过过继转移的方式抑制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目前iTregs的诱导方法仍在不断优化,且其对角膜移植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 研究iTregs的体外诱导和扩增方法,及其在体内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和在体外对效应T细胞(Teffs)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从C57B L/6小鼠股骨骨髓组织中提取和培养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s);取BALB/c小鼠脾脏,磁珠分选CD4+ CD25+T细胞和CD4+ CD25-T细胞,将CD4+ CD25-T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单纯CD4+CD25-T细胞)、CD3/28抗体珠组(CD4+ CD25-T细胞+抗鼠CD3/28抗体珠)、2.5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组和10.0 ng/ml TGF-β1诱导组.在不同质量浓度TGF-β1和抗CD3/CD28抗体珠(细胞和抗体珠比例为1:1)条件下诱导iTregs的生成,并使用抗CD3/CD28抗体珠(细胞和抗体珠比例为1:2)、白细胞介素-2(IL-2)和TGF-β1体外扩增iTreg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s各表面因子的表达,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体外扩增iTregs对Teffs的抑制能力.建立同种异体小鼠角膜移植模型(C57BL/6→BALB/c),并将模型分为nTregs注射组、iTregs注射组和PBS组;根据分组经小鼠对侧眼球后静脉丛分别注射0.1 ml nTregs、体外扩增iTregs悬液和PBS,观察注射后3个组小鼠植片情况.结果 阴性对照组、CD3/28抗体珠组、2.5 ng/ml TGF-β1诱导组和10.0 ng/ml TGF-β1诱导组中CD4+CD25-T细胞表达CD4+ CD25+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6±3)%、(91±4)%、(91±3)%和(86±6)%,其中CD3/28抗体珠组、2.5 ng/ml TGF-β1诱导组和10.0 ng/mlTGF-β1诱导组CD4+CD25+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D3/28抗体珠组、2.5 ng/ml TGF-β1和10.0 ng/ml TGF-β1诱导组Foxp3+T细胞比例分别为(1.18±0.20)%、(8.70±1.80)%和(21.80±3.36)%,其中2.5 ng/ml TGF-β1诱导组和10.0 ng/ml TGF-β1诱导组Foxp3+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D3/28抗体珠组,且10.0 ng/ml TGF-β1诱导组Foxp3+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2.5 ng/ml TGF-β1诱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体外扩增iTregs中CD69+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nTregs,PD-1+、Foxp3+和CD25+T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nTreg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1:1、1:2、1:4、1:8和1:16Tregs/Teffs比例条件下,iTregs与Teffs混合培养后Teffs的增生能力明显低于nTregs与Teffs混合培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Tregs注射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为4周,永久耐受者占50%,而nTreg组小鼠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为3周,永久耐受者占17%,2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可诱导CD4+ CD25-T细胞生成iTregs并高表达Foxp3,体外扩增iTregs较nTregs具有更强的抑制淋巴细胞增生能力,从而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T淋巴细胞/细胞学 调节性T细胞/药物作用 角膜移植/治疗 免疫耐受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锦红 徐伟来 钱文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 (以下简称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86例应用伊马替尼(每天400mg)治疗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新诊断患者61例,干扰素治...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 (以下简称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86例应用伊马替尼(每天400mg)治疗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新诊断患者61例,干扰素治疗失败患者25例;采用R显带技术和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遗传学和BCR-ABL融合基因进行疗效分析比较。结果:新诊断组和干扰素治疗失败组治疗6个月时就获得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的患者分别为50/61(81.9%)和9/25(36.0%);两组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的患者分别为53/61例(86.9%)和17/25例(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两组患者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0个月(3~34个月)和5个月(1~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新诊断组和干扰素治疗失败组获得完全分子生物学反应分别为43/61(70.4%)和10/25(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3)。两组患者中有28例是细胞遗传学耐药,新诊断组为14例(22.9%),其中原发性细胞遗传学耐药4例;干扰素治疗失败组为14例(56.0%),均为原发性细胞遗传学耐药。结论: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其原发耐药发生率高,治疗6个月和12个月获得最佳反应的患者比例低;提示这些患者应适时更换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系 慢性 bcr-abl阳性/药物疗法 哌嗪类/治疗应用 嘧啶类/治疗应用 干扰素类/治疗应用 融合蛋白质类 bcr-abl/治疗应用 治疗结果 费城染色体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配伍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给31例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经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每次100-200mg/kg。然后拔管给予NCPAP呼吸支持...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给31例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经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每次100-200mg/kg。然后拔管给予NCPAP呼吸支持治疗。结果:31例患儿在固尔苏给药后5min呼吸窘迫明显缓解。其中16例NCPAP给氧1h后,11例NCPAP给氧2h后改用面罩给氧,并逐步撤氧。仅4例死亡。结论:NCPAP及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地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具有氧疗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 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疗法 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应用 正压呼吸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肝孕妇应用抗病毒药物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慧慧 陈武玲 朱焕金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10期146-148,共3页
目的观察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肝孕妇应用抗病毒药物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方法将收治在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肝孕妇(孕28周),经过纳入、排除筛选后共60例纳入研究... 目的观察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肝孕妇应用抗病毒药物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方法将收治在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肝孕妇(孕28周),经过纳入、排除筛选后共60例纳入研究,其中30例配合抗病毒药物阻断治疗至分娩后42 d止的孕妇为研究组,另30例未配合抗病毒药物阻断治疗的孕妇为对照组。孕妇的婴儿出生后均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并在出生6 h内、1月龄和6月龄时,肌内注射乙肝疫苗各10μg,均于出生后6 h内和1月龄时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各200 IU。比较两组孕妇在孕28周和分娩时血清HBV DNA载量,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并统计孕妇不良反应。检测婴儿出生后6 h内(于主、被动免疫前抽股静脉血)和7月龄血清HBsAg阳性率及HBV DNA载量。结果研究组孕妇在分娩时的血清HBV DNA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同组在孕28周时,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6 h内,研究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月龄时,研究组婴儿HBsAg均为阴性,对照组73.33%为阴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婴儿出生及7月龄时血清HBV DNA阳性率均为0.00%,两组婴儿出生后6 h内及7月龄时的HBV DNA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前的孕妇血清HBV DNA检查时的载量相对升高,孕妇危险性增加。而在HBV DNA高载量孕妇孕晚期时应用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妊娠晚期孕妇血清HBV DNA载量,提升新生儿的血清HBsAg转阴率,对母婴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病毒载量 HBEAG阳性 慢性乙肝孕妇 抗病毒药物 阻断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HBV) 母婴传播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大庆 张国梁 +3 位作者 杨素霞 施卫兵 蔡淑玲 刘永华 《山西中医》 2008年第6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验方肝乐冲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70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单用肝乐冲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治疗组HBeAg阴转... 目的:观察验方肝乐冲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70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单用肝乐冲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治疗组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分别为60.6%(20/33)、78.8%(26/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12/35)、54.3%(19/35)(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检测HBVYMDD变异株:治疗组仅有2例(6.06%),对照组有9例(25.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乐冲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有协同作用,比单用拉米夫定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降低病毒变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肝乐冲剂 拉米夫定 耐药性 联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