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立角度估计的GEO卫星地面站和差波束干扰消除方法
1
作者 安建 姬涛 王磊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
随着地面用频设备的不断增多,卫星通信受到的电磁干扰日益严重,从波束旁瓣进入的大电平干扰信号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导致接收信号信干噪比降低,信息无法解调。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联立角度估计的和差波束干扰消除方法,一方面通过和波束... 随着地面用频设备的不断增多,卫星通信受到的电磁干扰日益严重,从波束旁瓣进入的大电平干扰信号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导致接收信号信干噪比降低,信息无法解调。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联立角度估计的和差波束干扰消除方法,一方面通过和波束及差波束估计出干扰信号的来波方向,另一方面基于估计结果利用和差波束的接收信号加权求和消除从旁瓣进入系统的干扰信号。仿真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GEO)卫星地面站的旁瓣干扰,在低信噪比和强干扰条件下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干扰抑制效果达到50 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地面站 卫星信号 旁瓣干扰 和差波束 干扰对消 角度估计
下载PDF
一种和差波束可重构的微带贴片天线
2
作者 王健 华昌洲 俞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49,共6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工作在TM03模式的单层方形和差波束可重构的开槽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由同轴探针馈电,没有复杂的和差网络和馈电结构。顶层辐射贴片上三个平行排布的矩形槽用于和波束方向图的旁瓣降低和增益增强。槽两侧的八个金属过孔... 本文设计了一种工作在TM03模式的单层方形和差波束可重构的开槽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由同轴探针馈电,没有复杂的和差网络和馈电结构。顶层辐射贴片上三个平行排布的矩形槽用于和波束方向图的旁瓣降低和增益增强。槽两侧的八个金属过孔用于产生差波束。底层金属地上设计了简单的二极管开关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和波束与差波束的切换。测试结果表明,该和差波束天线的中心工作频率为3.53 GHz,-10 dB阻抗带宽为1.4%,和波束的增益为11.35 dBi,旁瓣电平为-22.9 dB,半功率波束宽度为45°,差波束的增益为9.62 dBi,零深深度为-17.95 dB。本文提出的和差波束可重构微带贴片天线结构紧凑,低剖面、高增益,且具有良好的辐射特性,易于在PCB板上与其他平面电路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差波束天线 贴片天线 旁瓣降低 高增益 TM03模式
下载PDF
一种异形结构的低剖面单脉冲阵列天线
3
作者 金天翔 《无线通信技术》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异形结构的Ku波段低剖面单脉冲波导阵列天线。该阵列天线由开口波导辐射槽层、一分四耦合腔层以及不等分馈电网络层组成。采用空气波导结构和全并馈网络以实现宽带和高增益性能。阵列天线共有四组子阵列,对应四个输入...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异形结构的Ku波段低剖面单脉冲波导阵列天线。该阵列天线由开口波导辐射槽层、一分四耦合腔层以及不等分馈电网络层组成。采用空气波导结构和全并馈网络以实现宽带和高增益性能。阵列天线共有四组子阵列,对应四个输入口,从而实现了方位面和俯仰面的和差波束生成。此外,该设计还具有异形口径的阵列拓扑结构和9 mm的低剖面优势,可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由HFSS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天线阵列回波损耗低于-10 dB的带宽范围为15.3 GHz-22 GHz,此带宽内天线的最大增益为26.8 dBi,口径效率最高可达到85%,具有较好的天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剖面 开口波导 宽频带 高增益 和差波束
下载PDF
基于成像对消的抗压制干扰新方法
4
作者 张继龙 姚广峰 +1 位作者 张继康 王栋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解决雷达抗压制干扰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成像对消的抗压制干扰新方法。基于虚拟透镜成像技术,采用和/差波束成像精确测定干扰角度坐标。根据测定的干扰坐标,采用点目标拟合压制干扰源,生成对应的阵列接收信号。通过对拟合的干... 为了解决雷达抗压制干扰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成像对消的抗压制干扰新方法。基于虚拟透镜成像技术,采用和/差波束成像精确测定干扰角度坐标。根据测定的干扰坐标,采用点目标拟合压制干扰源,生成对应的阵列接收信号。通过对拟合的干扰及阵列信号进行干扰成像重建和对消,进而消除或降低压制干扰对目标检测的影响。最后进行了抗干扰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对抗副瓣干扰和近主瓣干扰,同时对主瓣干扰也具有一定的对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透镜成像 抗干扰 和/差波束成像 小信号检测 雷达对抗
下载PDF
X射线TICT在复合材料工件检测中的射束硬化拟合校正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彭光含 蔡新华 +2 位作者 韩忠 周日峰 杨学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82-1885,共4页
X射线TICT中,X射线透射物质时,发生了能谱硬化现象。使图像重建时出现伪影。因此必须进行修正。文中对X射线硬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X射线TICT在检测复合材料工件中,X射线射束和与透射厚度的关系,并根据Beer定律和X射线与物质作用的特... X射线TICT中,X射线透射物质时,发生了能谱硬化现象。使图像重建时出现伪影。因此必须进行修正。文中对X射线硬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X射线TICT在检测复合材料工件中,X射线射束和与透射厚度的关系,并根据Beer定律和X射线与物质作用的特点,通过获取X射线射束和数据,首先拟合出射束和与透射厚度的关系式,然后推导出X射线射束和校正为单色射线射束和的等效厚度与透射厚度的关系及其等效方法,最终得出X射线TICT在检测复合材料工件中X射线等效单色射线的衰减系数的射束硬化拟合值,再对此衰减系数拟合值进行卷积反投影重构,即可有效消除X射线TICT在检测复合材料工件中射束硬化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透射式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 射束硬化 拟合校正 射束和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工业CT在工件检测中X射线硬化校正 被引量:5
6
作者 彭光含 蔡新华 +1 位作者 韩忠 杨学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26-1429,共4页
X射线工业CT中,由于X射线能谱具有多色性,X射线在透射物质时,能量较低的射线优先被吸收,X射线能量越高,衰减系数越低。也即较高能量的X射线的衰减系数比较低能量的X射线的衰减系数小。射线随透射厚度增大,变得更易穿透,也就是发生了能... X射线工业CT中,由于X射线能谱具有多色性,X射线在透射物质时,能量较低的射线优先被吸收,X射线能量越高,衰减系数越低。也即较高能量的X射线的衰减系数比较低能量的X射线的衰减系数小。射线随透射厚度增大,变得更易穿透,也就是发生了能谱硬化现象。由于射线硬化现象使图像重建时出现伪影,因此必须修正。文中对X射线硬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均匀物质中,X射线射束和与透射厚度的关系。并根据Beer定律和X射线与物质作用的特点,通过获取X射线射束和数据,拟合出射束和与透射厚度的关系式。然后得出在同一透射厚度时,X射线射束和校正为单色等效射束和的关系及其等效方法。最终得出X射线等效单色射线的衰减系数的拟合值。再对此衰减系数拟合值进行卷积反投影重构,即可有效消除X射线射束硬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ICT 硬化校正 射束和
下载PDF
X射线TICT中射束硬化拟合校正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彭光含 杨学恒 +3 位作者 韩忠 周日峰 蔡新华 乔闹生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7-141,共5页
X射线TICT中,由于射线硬化现象使图像重建时出现伪影。文中对X射线硬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均匀物质中,X射线射束和与透射厚度的关系,并根据Beer定律和X射线与物质作用的特点,通过获取X射线射束和数据,首先拟合出射束和与透射厚度... X射线TICT中,由于射线硬化现象使图像重建时出现伪影。文中对X射线硬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均匀物质中,X射线射束和与透射厚度的关系,并根据Beer定律和X射线与物质作用的特点,通过获取X射线射束和数据,首先拟合出射束和与透射厚度的关系式,然后得出X射线射束和校正为单色射线射束和的等效厚度与透射厚度的关系及其等效方法,最终得出X射线等效单色射线的衰减系数的拟合值,再对此衰减系数拟合值进行卷积反投影重构,即可有效消除X射线射束硬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 射束硬化 拟合校正 射束和
下载PDF
机载雷达单脉冲前视成像算法 被引量:21
8
作者 吴迪 朱岱寅 朱兆达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2-469,共8页
单脉冲技术通过比较单个脉冲多路回波信号的信息实现对目标角度位置的精确测量,广泛运用于跟踪雷达中。将其运用于成像中可以实现合成孔径雷达(SAR),多普勒波束锐化(DBS)等技术难以实现的前视成像,针对这一点,提出了一种单脉冲前视成像... 单脉冲技术通过比较单个脉冲多路回波信号的信息实现对目标角度位置的精确测量,广泛运用于跟踪雷达中。将其运用于成像中可以实现合成孔径雷达(SAR),多普勒波束锐化(DBS)等技术难以实现的前视成像,针对这一点,提出了一种单脉冲前视成像算法。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实波束成像相比,可以显著改善图像质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脉冲 前视成像 和差波束 测角
下载PDF
微弱信号源的和波束定向方法与分裂波束定向方法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启虎 朴大志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9-134,共6页
本文讨论水下辐射噪声源的精确定向问题,给出被动声纳和波束定向与分裂波束定向方法的性能比较。指出在一定信噪比下,分裂波束精确测向技术比和波束定向技术具有较高的定向精度。但是,随着信噪比的下降,两者趋于一致。推导了估计定向精... 本文讨论水下辐射噪声源的精确定向问题,给出被动声纳和波束定向与分裂波束定向方法的性能比较。指出在一定信噪比下,分裂波束精确测向技术比和波束定向技术具有较高的定向精度。但是,随着信噪比的下降,两者趋于一致。推导了估计定向精度的分析表达式,给出在直线阵和圆弧阵情况下,延时估计和声源入射角偏差之间的换算公式和数值模拟结果。同时给出数字式声纳用以计算入射信号左波束和右波束数据的互谱来实现分裂波束定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波束 分裂波束 精确定向 互谱
下载PDF
一种基于和差波束的机载SAR定位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韦北余 朱岱寅 +1 位作者 吴迪 宋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64-1470,共7页
机载SAR绝对定位技术可以直接对地面目标进行定位,无需地面参考点,对于军事及民事应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机载SAR对地定位方法,主要研究在无地面参考点的情况下,利用和差波束SAR图像直接对地面目标定位,获取地面目标... 机载SAR绝对定位技术可以直接对地面目标进行定位,无需地面参考点,对于军事及民事应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机载SAR对地定位方法,主要研究在无地面参考点的情况下,利用和差波束SAR图像直接对地面目标定位,获取地面目标3维坐标信息。论文分析了载机速度、高度及测角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并与传统基于距离多普勒模型的定位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定位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定位 无参考点定位 和差波束 经纬度 3维坐标
下载PDF
6.2W外腔和频589nm黄光激光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雷 鲁燕华 +3 位作者 刘东 唐淳 王卫民 高松信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01-1503,共3页
报道了一台800Hz,6.2W外腔和频的589nm黄光激光器。基频激光器均采用双棒串接平平对称腔,增益介质为Nd:YAG晶体,采用声光调Q方式分别获得11.1W的1 064nm激光和12.6W的1 319nm激光。和频晶体采用三硼酸锂(LBO),尺寸为4mm×4mm×3... 报道了一台800Hz,6.2W外腔和频的589nm黄光激光器。基频激光器均采用双棒串接平平对称腔,增益介质为Nd:YAG晶体,采用声光调Q方式分别获得11.1W的1 064nm激光和12.6W的1 319nm激光。和频晶体采用三硼酸锂(LBO),尺寸为4mm×4mm×30mm,采用Ⅰ类非临界相位匹配。将两束激光通过分光镜合束,聚集后注入LBO晶体,获得589nm黄光最大输出功率为6.2W,脉宽为50ns,和频效率26.2%。x方向和y方向的光束质量平方因子分别为3.20和3.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黄光 三硼酸锂 和频 光束质量
下载PDF
宽带和差双圆极化波束形成网络 被引量:3
12
作者 万笑梅 张轶江 王小陆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21-424,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宽带8路双圆极化和差波束形成网络,推导了网络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设计实例。这种网络具有结构简单、对称性好、损耗低、幅相一致性好等优点,在电子对抗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波束形成网络 和模 差模 双圆极化
下载PDF
单脉冲和差波束测角的精度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方棉佳 吕涛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3年第6期645-649,共5页
精密跟踪雷达中单脉冲测角是一种重要的技术体制,测角精度的好坏将关系到雷达对作战目标的跟踪性能。对于影响系统测角误差的诸多因素展开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给出了各种噪声影响的测角误差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测角精度有影响... 精密跟踪雷达中单脉冲测角是一种重要的技术体制,测角精度的好坏将关系到雷达对作战目标的跟踪性能。对于影响系统测角误差的诸多因素展开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给出了各种噪声影响的测角误差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测角精度有影响的接收机热噪声、目标振幅起伏噪声、目标角噪声、伺服系统噪声和多径传播噪声等因素进行了梳理、仿真,通过仿真结果给出了相互影响关系,文章的结论对于该类系统的设计与使用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雷达 测角误差 和差波束 单脉冲
下载PDF
基于聚类算法的最优子阵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熊子源 徐振海 +2 位作者 张亮 吴迪军 肖顺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15-2621,共7页
系统研究了大型阵列雷达中的最优子阵划分问题.分析了权矢量逼近准则下最优子阵划分方法的理论基础,得出最优子阵划分方案是否具有邻接性的判断依据,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子阵划分方法.与传统的基于聚类算法的子阵划分方法相比,新方法能... 系统研究了大型阵列雷达中的最优子阵划分问题.分析了权矢量逼近准则下最优子阵划分方法的理论基础,得出最优子阵划分方案是否具有邻接性的判断依据,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子阵划分方法.与传统的基于聚类算法的子阵划分方法相比,新方法能够进一步减少权矢量逼近误差,获得更优的波束性能.在给定面阵结构及和差波束形成框架下,对提出的新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并与两种传统的子阵划分方法相比较,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相控阵天线 子阵划分 和差波束 单脉冲 聚类算法
下载PDF
相控阵中频数字和差波束形成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忠传 邰新军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13,共5页
单脉冲测角所需的和差波束形成有模拟和数字两种方式。研究了中频数字正交技术,对中频数字化和差波束形成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中频进行数字和差波束形成可以提高角度估计精度,更方便地获得低旁瓣。
关键词 单脉冲 和差波束 中频采样 数字波束形成
下载PDF
机载相控阵雷达和差通道地面杂波功率谱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宋旭东 汪学刚 向敬成 《信号处理》 CSCD 2002年第1期91-96,共6页
本文采用沿距离门一等多普勒线区域积分求杂波功率的方法,通过建立和差波束天线方向图模型,对机载相控阵雷达在常规脉冲高、中、低脉冲重复频率(PRF)时和差通道的地面杂波功率谱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杂波功率谱受载机速度、PRF... 本文采用沿距离门一等多普勒线区域积分求杂波功率的方法,通过建立和差波束天线方向图模型,对机载相控阵雷达在常规脉冲高、中、低脉冲重复频率(PRF)时和差通道的地面杂波功率谱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杂波功率谱受载机速度、PRF、脉冲宽度、波束指向等参数影响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对机载相控阵雷达杂波模拟和雷达信号处理都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相控阵雷达 差通道 地面杂波 信号处理
下载PDF
有限尺寸矩形截面螺线管轴向分量磁场的理论及模拟计算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裴士伦 赵世琦 李小平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34,共4页
在多层多匝矩形截面螺线管轴向分量磁场解析表达式难以求得的情况下,利用单匝矩形线圈及单层多匝矩形截面螺线管轴向分量磁场的解析表达式,采用切片求和的方法,求得了可用于软件编程的矩形截面螺线管轴向分量磁场分布的表达式,并编写了... 在多层多匝矩形截面螺线管轴向分量磁场解析表达式难以求得的情况下,利用单匝矩形线圈及单层多匝矩形截面螺线管轴向分量磁场的解析表达式,采用切片求和的方法,求得了可用于软件编程的矩形截面螺线管轴向分量磁场分布的表达式,并编写了相应的Matlab计算程序.最终,利用所编写的计算程序,对各类小型加速器中应用较多的束流轨道校正磁铁轴向分量磁场的分布进行了计算,并与三维静态电磁场计算软件CST EM Studio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截面螺线管 轴向分量磁场 切片求和 束流轨道校正磁铁 CST EM STUDIO
下载PDF
HLSⅡ储存环条带束流位置检测器的离线标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芳芳 周泽然 +6 位作者 孙葆根 杨永良 卢平 栗武斌 马天骥 邹俊颖 程超才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71-2975,共5页
针对合肥光源二期改造工程设计了一条带束流位置检测器(BPM),用于储存环中束流参数在线测量。对条带BPM进行了位置信号的离线标定,采用差比和法和对数比法进行计算,获得了灵敏度系数、映射图和拟合经验多项式,发现采用对数比法得到的灵... 针对合肥光源二期改造工程设计了一条带束流位置检测器(BPM),用于储存环中束流参数在线测量。对条带BPM进行了位置信号的离线标定,采用差比和法和对数比法进行计算,获得了灵敏度系数、映射图和拟合经验多项式,发现采用对数比法得到的灵敏度大小和线性范围好于差比和法。对和信号进行离线标定,发现和信号相对中心位置处的归一化值在(-5mm,-5mm)到(5mm,5mm)范围内变化不超过±6%。该条带BPM也用来测量合肥光源储存环上束团横向四极振荡,所以需对横向四极分量进行标定。采用二维网格结构高斯加权法模拟高斯束团,使用差比和法进行计算,并将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比较,发现横向四极分量随(σx2-σy2)线性变化的灵敏度与模拟结果相同,均为0.001 1mm-2。得到的拟合经验公式用于在线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束流位置检测器 差比和法 高斯加权法 横向四极分量
下载PDF
子阵级和差波束形成及测角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雪亚 刘张林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6,共5页
大型面阵采用子阵级波束形成降低了计算量和接收通道数,由于只有一套功分网络,无法有效抑制差波束的副瓣。针对单脉冲相控阵系统,在子阵级采用数字加权抑制差波束的副瓣,使用虚拟子阵差波束的加权系数对子阵级输出进行幅度修正,改善了... 大型面阵采用子阵级波束形成降低了计算量和接收通道数,由于只有一套功分网络,无法有效抑制差波束的副瓣。针对单脉冲相控阵系统,在子阵级采用数字加权抑制差波束的副瓣,使用虚拟子阵差波束的加权系数对子阵级输出进行幅度修正,改善了差波束的副瓣性能。基于对称取反的子阵级差波束形成,提出了改进的基于正弦空间坐标系的和差波束测角误差曲线建立及方法,对不同频率及不同波束指向只需建分别立方位和俯仰各一条误差曲线,降低了查表运算量和数据存储需求。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阵 低副瓣 和差波束 测角
下载PDF
基于改进GS算法的衍射光学光束整形元件的设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邹杰宇 卢亚雄 +2 位作者 黄子强 王俐 蔡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48-52,共5页
利用不动点迭代法解非线性方程以加速迭代过程的思想对 GS 算法进行了改进,用改进的 GS 算法设计了将高斯光束整形为两束圆形光束的16台阶衍射光学元件.模拟结果表明,相对于 GS 算法,用改进的算法设计出的衍射光学光束整形元件,均方误差... 利用不动点迭代法解非线性方程以加速迭代过程的思想对 GS 算法进行了改进,用改进的 GS 算法设计了将高斯光束整形为两束圆形光束的16台阶衍射光学元件.模拟结果表明,相对于 GS 算法,用改进的算法设计出的衍射光学光束整形元件,均方误差(SSE)减少了33.05%,拟和系数(η)提高了0.68%,优化了整形光束的性能质量;同时该算法能减小 GS 算法对迭代初值的依赖性,促使 GS 算法跳出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学元件 光束整形 改进的GS算法 均方误差 拟和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