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战略要求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艳国 罗斌华 《岭南学刊》 2024年第2期18-31,119,共15页
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战略性、创造性、前瞻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命题,对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指导作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入认识... 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战略性、创造性、前瞻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命题,对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指导作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入认识其本质内涵,科学掌握其发展规律,精准切入其实践路径,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高度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科学谋划、综合施策、系统推进,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和清洁美丽世界,不断创新人类文明新形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又是其要求;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也是衡量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准则和标志;既是中国道路的有机内容,又是中国治理的重要视点。因此,无论是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角度,还是从中国道路与中国治理的视角,抑或是从中国与世界、中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切入点来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下载PDF
美丽中国建设的四重愿景与实践进路
2
作者 刘海霞 李晓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要义,美丽中国建设包含实现自然生态美、人文社会美、生态法治美和地球生命美的四重愿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 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要义,美丽中国建设包含实现自然生态美、人文社会美、生态法治美和地球生命美的四重愿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在深入理解美丽中国建设四重愿景的基础上,多管齐下、多路并进,重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生态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绿色发展,主动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人民为中心 生态治理 绿色发展
下载PDF
《故都的秋》的人文之美
3
作者 徐蕊 黄昕玥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故都的秋》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写景抒情散文。中学教师在授课时注重于对文章“秋味”的分析,将作品的写景手法与抒情方式作为教学重点,而往往忽视对作品深厚的人文底蕴的品味。北平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北平人敬畏自然与热爱生活,追求天... 《故都的秋》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写景抒情散文。中学教师在授课时注重于对文章“秋味”的分析,将作品的写景手法与抒情方式作为教学重点,而往往忽视对作品深厚的人文底蕴的品味。北平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北平人敬畏自然与热爱生活,追求天人合一的文化意蕴;作者郁达夫对尽情、尽性、有情趣的生命形式的追求,这些共同构成了整篇作品的内在人文之美。只有带领学生深入体悟这份人文之美,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才不会被掩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都的秋》 人文之美 和谐自然 有情趣的生命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美丽中国建设重要论述的出场语境及其内涵意蕴
4
作者 刘海霞 王阳 《新疆社科论坛》 2024年第3期5-10,共6页
习近平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在思考国际国内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推进和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概括和总结。习近平关于美丽中国建设重要论述... 习近平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在思考国际国内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推进和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概括和总结。习近平关于美丽中国建设重要论述是在回答人与自然关系本质的基础之上,对于美丽中国之“美丽”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路径所作出的解答,主要涵盖了三部分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论;“四美合一”的价值论;生态文明优化的策略论。从理论向度来看,习近平关于美丽中国建设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在实践向度上,习近平关于美丽中国建设重要论述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和现实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习近平 人与自然
下载PDF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本体论基础与美丽中国建设
5
作者 程广丽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本体论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念在本体论层面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休戚与共、共生共荣的关系,既为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本体论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念在本体论层面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休戚与共、共生共荣的关系,既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与美丽中国建设在价值论指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共同推动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美丽中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立足于唯物史观研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本体论基础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关系,有利于从理论上阐释“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实质,从而更好地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本体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美丽中国建设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真善美意蕴 被引量:14
6
作者 方世南 《学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3期28-36,共9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反思传统现代化弊端基础上对现代化的重新定位,是最为集中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个重大聚焦点、创新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反思传统现代化弊端基础上对现代化的重新定位,是最为集中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个重大聚焦点、创新点和闪光点,充分反映了人与自然基于一种真善美关系而推进的人类新型现代化和新型文明的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追求实现合规律性之真的现代化、合目的性之善的现代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辩证统一之美的现代化,全面地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真善美意蕴,超越了西式现代化将人与自然关系对立起来的背离真善美发展方向的现代化道路和现代化模式,全方位地展示出迈向现代化的中国将以富强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安全中国等方面的整体性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成就而进入自然与人文、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当下发展与永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绿色经济社会并着力构建地球美好家园的一种全新现代化和全新人类文明形态的真善美璀璨之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现代化 真善美 内涵
下载PDF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谋划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 被引量:7
7
作者 王雨辰 周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共9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分别从尊重生态规律的客观性和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对工业文明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反思、对发展问题的反思和中国式现代化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五个维度,强调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分别从尊重生态规律的客观性和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对工业文明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反思、对发展问题的反思和中国式现代化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五个维度,强调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就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开了系统的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和理论基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必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必将创造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 美丽中国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钟贞山 吴东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5-202,共8页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具时代意义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美丽中国建设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具时代意义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美丽中国建设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丰富了“两山论”的实践维度,厚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开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为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和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机制提供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中国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下载PDF
流化与新证:中国美学语境中“自然美”话语嬗变历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光琳 徐向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87-93,共7页
自然美作为美学上的难题,一直在不断地被阐释与定义,将其放在中国美学语境中进行历时性的梳理,总结自然美的内涵义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然美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其显隐程度在各个时期存... 自然美作为美学上的难题,一直在不断地被阐释与定义,将其放在中国美学语境中进行历时性的梳理,总结自然美的内涵义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然美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其显隐程度在各个时期存在着差异。中国现代美学将自然美限定在“美的本质”这一问题之下,从而自然美陷入“失语”的困境。以生态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生态美学重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自然美走向自我涌现的“澄明”之路。从“自然人化”到“生态系统整体性”,自然美的含义在生态美学语境之中不断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美 自然人化 恰当自然审美 生态美学
下载PDF
人栖居于美丽自然界之中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孟勤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9-120,共12页
当代人为什么要保护自然环境并使自然界美丽?一般认为,是为了避免自然界继续破败,保证人生活在美好自然环境中。与之不同,论文所要表明的是:让自然界美丽是为了实现人之为人的存在,彰显人的善美和高贵。人类在加工改造自然界时,必然将... 当代人为什么要保护自然环境并使自然界美丽?一般认为,是为了避免自然界继续破败,保证人生活在美好自然环境中。与之不同,论文所要表明的是:让自然界美丽是为了实现人之为人的存在,彰显人的善美和高贵。人类在加工改造自然界时,必然将自己的本质印刻在自然界身上,自然界由此成为见证人性的根据,成为人的栖身之所。自然界美丽,成就着人性崇高;自然界残破,显现着人性为恶。人之为人栖居于美丽自然界当中,美丽自然界才是人的真正家园。人的栖身之所是由人自己筑造的,由此生成一个规范改造自然界活动且处于优先地位的道德律令:人必须为自己筑造美丽的栖身之所,保证人有美好的居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美丽自然 栖身之所 道德律令
下载PDF
建设新时代美丽城市的总体思路与战略任务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昌波 吕红迪 +3 位作者 于雷 陆文涛 万军 王雅萌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3年第6期40-44,共5页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城市是实施新型城镇化、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是美丽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与具体呈现。面对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整体部署及美丽...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城市是实施新型城镇化、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是美丽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与具体呈现。面对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整体部署及美丽城市建设现实需求,本文明确建设新时代美丽城市的工作背景及重大意义,评估我国美丽城市建设的进展、成效,分析识别当前新时代美丽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从重点任务、工作机制、政策支撑、带动示范等层面提出开展新时代美丽城市建设的思路与任务建议,为推动建设新时代美丽城市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城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民城市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个坚持”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建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8-35,共8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个坚持”的基本命题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和深厚的哲学意蕴,其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实践论三个基本维度进行思想体系构建。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为思想原点,解决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元哲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个坚持”的基本命题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和深厚的哲学意蕴,其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实践论三个基本维度进行思想体系构建。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为思想原点,解决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的元哲学问题;以生态历史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等为逻辑展开,从文明形态、发展道路、价值立场等方面进行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理论建构;以生态政治领导观、生态系统治理观、生态法治观、生态全民行动观、生态全球共赢观等为方法论指导,回答了“怎么建设生态文明”现实问题,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总的遵循,为建设美丽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美丽中国 美丽世界
下载PDF
才子佳人小说与骑士小说比较研究刍议
13
作者 张成军 曾思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5-181,共7页
植根于中西两块不同文化土壤上的才子佳人小说与骑士小说,其实存在着诸多的相似之处。第一,二者在界定、流行及衰落等表层不乏相似。第二,在题材、主题方面,二者均以男女爱情及婚姻为题材,颂扬了纯真、忠贞的爱情,表现了反禁欲的倾向。... 植根于中西两块不同文化土壤上的才子佳人小说与骑士小说,其实存在着诸多的相似之处。第一,二者在界定、流行及衰落等表层不乏相似。第二,在题材、主题方面,二者均以男女爱情及婚姻为题材,颂扬了纯真、忠贞的爱情,表现了反禁欲的倾向。第三,在叙事模式上,二者大致都包含三个组成部分:“缘”起(情有所钟)、延宕(种种变故)、团圆(终成眷属、皆大欢喜)。尤其是二者不约而同具有的大团圆结局,更是引人深思。才子佳人小说与骑士小说的相似再次有力证明了人性的深层的相似、相通。这亦提醒我们:在这充满矛盾、充满变局的当今之世,面对矛盾、分歧,我们应尽力寻求对话、沟通的解决方式,通过坦诚、深入的对话,达成相互理解,而非相互攻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骑士小说 主题 叙事模式 大团圆 人性
下载PDF
中国环境哲学的研究图景及未来展望
14
作者 周国文 耿奖研 王虹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53-165,共13页
环境哲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虽然从更深层次的观念反思,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思考价值坐标及解决方案,呈现出鲜明的“本土化“”学科化”“多元化”与“现实化”的特征,但新时代环境哲学在美丽中国的... 环境哲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虽然从更深层次的观念反思,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思考价值坐标及解决方案,呈现出鲜明的“本土化“”学科化”“多元化”与“现实化”的特征,但新时代环境哲学在美丽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式建设中仍任重道远。在人类社会知识总和突变式的发展中,当今环境哲学在前沿学科进一步迭代升级中面临着学科定位尚模糊、实践面向还缺失、理论研究仍薄弱等问题,需要在明确学科归属与学术界域的基础上,融通实践属性、拓展理论基础、重视社会人群的培养,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锻造可靠的环境哲学之思想价值观念。在实现未来环境哲学融合式发展的进程及路径锻造中,不断加强生态文明的政治引领,注重相关交叉学科的互联互通,连接传统文化的生态底蕴,在全球气候变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中积极思考持续有效的对策方案,共同建构厚实有力并长久的环境哲学理论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哲学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关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百年探索与实践经验
15
作者 安宝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5-72,共8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百年来,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治理主要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百年来,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治理主要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积累了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科学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统筹协调的系统思维方法等一系列宝贵经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为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生态治理现代化 百年探索 实践经验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美丽中国
下载PDF
解读汪曾祺《八千岁》中的“变”与“不变”
16
作者 王欣桐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7-90,共4页
当代小说家汪曾祺的《八千岁》以短篇的形式展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市民世界。小说的精彩之处在于通过设置别具一格的“变”与“不变”形式,串联人物关系,推进情节发展,表现主题内涵。“变”的是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以个体和群体的命... 当代小说家汪曾祺的《八千岁》以短篇的形式展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市民世界。小说的精彩之处在于通过设置别具一格的“变”与“不变”形式,串联人物关系,推进情节发展,表现主题内涵。“变”的是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以个体和群体的命运浮沉影射社会阶层和时代风云的变幻;“不变”的是市民世界中的百味人生与人性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千岁》 “变” “不变” 市井生活 个体命运 人性之美
下载PDF
数学美的本质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玉峰 孟爱红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6,共3页
数学家庞加勒曾把数学美的内容和基本特征概括为统一性、简洁性、对称性、协调性和奇异性.徐利治教授认为这一概括十分精辟,也为大多数数学家所承认.数学美的概念与其它的事物一样,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数学美是现实美的反映,它是... 数学家庞加勒曾把数学美的内容和基本特征概括为统一性、简洁性、对称性、协调性和奇异性.徐利治教授认为这一概括十分精辟,也为大多数数学家所承认.数学美的概念与其它的事物一样,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数学美是现实美的反映,它是现实肯定实践的一种自由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形式数学美 现实美 自然的人化
下载PDF
生态学视野中的当代美学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成纪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60,共7页
新时期以来 ,人的问题是中国当代美学的核心问题 ,但对“人”的过度重视却导致了“自然”在美学研究中的长期缺席。在当代美学中 ,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已因过度的“人化”而失去其固有的审美属性 ,成为仅仅为人而存在的感性形式。在这种背... 新时期以来 ,人的问题是中国当代美学的核心问题 ,但对“人”的过度重视却导致了“自然”在美学研究中的长期缺席。在当代美学中 ,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已因过度的“人化”而失去其固有的审美属性 ,成为仅仅为人而存在的感性形式。在这种背景下 ,只有承认自然的生命属性 ,将自然美看作生命的样态之美 (生态美 ) ,将生态价值看作自然的第一价值 ,才能防止人学的美学进一步退化为人类自我中心论的美学 ,并使人与自然的平等对话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 自然美 生态美 生态学 价值
下载PDF
论英国戏剧的衰落 被引量:5
19
作者 侯新民 何树勋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76-79,共4页
戏剧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英国戏剧在莎士比亚、肖伯纳和贝克特的时代分别达到了三个巅峰。莎士比亚之后的英国戏剧如日落西山,甚至在三个三十年间几乎没有戏剧演出。戏剧的本质是反映人生、人性,而人性是复杂多变的;复... 戏剧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英国戏剧在莎士比亚、肖伯纳和贝克特的时代分别达到了三个巅峰。莎士比亚之后的英国戏剧如日落西山,甚至在三个三十年间几乎没有戏剧演出。戏剧的本质是反映人生、人性,而人性是复杂多变的;复杂变化的生活和人性要求有新的戏剧思想和戏剧形式。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英国戏剧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其作品本身美的流失、接受者的变化以及世俗生活的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戏剧 衰落 人性二重性 美的流失 接受者
下载PDF
按照美的规律建造法——审美的法思维范式初探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吕世伦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49-54,共6页
传统的法思维包括:中国的道德主义和工具主义二分范式与西方的价值、规范、事实三分范式。按照美的规律建造法,是一种审美的法思维范式。这种新的范式,最基本的是复现人的类本质即美的极限。这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正确地表达法的外在... 传统的法思维包括:中国的道德主义和工具主义二分范式与西方的价值、规范、事实三分范式。按照美的规律建造法,是一种审美的法思维范式。这种新的范式,最基本的是复现人的类本质即美的极限。这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正确地表达法的外在特征,二是正确地表达法的内在价值。审美的法思维范式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范式 法学 法治建设 意识形态 审美观 法律文化 审美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