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owa 循证实践模式在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患者卧床时间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艳 杨孟叶 +2 位作者 钱佳蓉 刘青 钮芳芳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将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卧床休息时间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Iowa循证实践模式指导开展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卧床休息时间指导的实践,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患者的舒适度、临床妊娠率、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以及各审查... 目的将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卧床休息时间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Iowa循证实践模式指导开展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卧床休息时间指导的实践,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患者的舒适度、临床妊娠率、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以及各审查指标的执行率。结果证据应用后,患者舒适度及临床妊娠率未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的知识水平有所提升(P<0.05),医护人员对新证据的执行率达到了100%,患者对新证据的执行率达到了83.53%及以上。结论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缩短卧床休息时间并不影响临床妊娠率,通过循证实践进一步提升了医护人员相关知识水平,优化了护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wa循证实践模式 宫腔内人工授精 术后卧床时间
下载PDF
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制动时间循证实践中的应用
2
作者 谭晓青 贺雄军 +8 位作者 黎凯锋 周宏星 何少玲 赖裕辉 李桂茹 黎杰 戈全荣 罗伟 刘亚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7-403,共7页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最佳证据应用于术后缩短患者卧床制动时间的可行性。方法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指导,分析临床现状和收集证据,制定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循证实践方案,对比方案应用前后审查指标执行率。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最佳证据应用于术后缩短患者卧床制动时间的可行性。方法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指导,分析临床现状和收集证据,制定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循证实践方案,对比方案应用前后审查指标执行率。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法确定方案有效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循证方案应用后,6项审查指标执行率由0~78.86%上升至96.26%~100%。术后患者卧床制动时间缩短。干预组与对照组间术后穿刺处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股静脉血栓、出血、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穿刺处淤青面积、穿刺处疼痛评分、术后当晚失眠发生率、腰背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高于干预组;两组均未发生腹膜后血肿。结论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指引下循证实践提示,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术后术侧肢体制动2 h、包扎4 h,静卧6 h是安全的,在不增加穿刺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下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但必须规范股动脉穿刺点选择、穿刺技术和压迫制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股动脉穿刺 卧床时间 循证实践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 被引量:6
3
作者 罗翠芳 欧阳莉 吴晶 《青岛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本院行THA治疗的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DVT发生的...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本院行THA治疗的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DVT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88例THA患者术后发生DVT 33例(37.50%),其余55例(62.50%)患者未发生DVT;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假体类型、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卧床时间与THA患者术后DVT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骨水泥型假体、术中出血量>400mL、手术用时>4h、术后卧床时间>4d是THA患者术后DVT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THA患者术后DVT发生与年龄、假体类型、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卧床时间有关,针对各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干预,可能减少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类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中出血量 术后卧床时间
下载PDF
诊断性腰椎穿刺术后卧床30分钟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兰大华 张曦 +3 位作者 张诚 孙爱华 杜欣 彭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目前诊断性腰椎穿刺术后卧床30min应用效果的情况。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查找比较诊断性腰椎穿刺术后卧床30 ...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目前诊断性腰椎穿刺术后卧床30min应用效果的情况。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查找比较诊断性腰椎穿刺术后卧床30 min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对纳入的RCT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合计2 626例患者。诊断性腰椎穿刺术后,卧床30 min并不会增加其头痛发生率,分别与2 h、4 h、6 h行统计分析,无统计学差异,其结果分别为2 h[OR=0.76,95%CI:0.41-1.42,P=0.40],4h[OR=0.86,95%CI:0.46-1.60,P=0.63],6h[OR=1.06,95%CI:0.54-2.05,P=0.87]。结论诊断性腰椎性穿刺术后,卧床30min后便下床活动,不会增加头痛发生率,可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护理时间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穿刺术 腰穿术后 时间 卧床 休息
下载PDF
重力条件对人速度感知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笃明 高维 +3 位作者 田雨 王春慧 葛列众 陈善广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重力条件对人的速度感知偏差及速度感知方向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速度时间估计的碰撞范式(TTC范式),开发了速度感知测试软件,在失重飞机抛物线飞行(或地面头低位模拟)重力变化条件下,开展速度感知实验研究。结果失重飞行条... 目的探索不同重力条件对人的速度感知偏差及速度感知方向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速度时间估计的碰撞范式(TTC范式),开发了速度感知测试软件,在失重飞机抛物线飞行(或地面头低位模拟)重力变化条件下,开展速度感知实验研究。结果失重飞行条件下受试者速度知觉偏差率显著大于平飞;头低位条件下受试者速度知觉偏差率相比正坐没有显著变化。在平飞阶段以及正坐实验中,受试者对竖直方向的速度感知偏差总体大于水平方向;而在失重飞行阶段和头低位条件下,这种方向效应有消退的趋势。结论重力条件会影响人的速度感知偏差及速度感知方向效应;头低位卧床产生的失重效应与失重飞行产生的失重效应对人速度感知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感知 抛物线飞行 头低位卧床 TTC范式
下载PDF
不同卧床时间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何细飞 陶敏 周舸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5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卧床时间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46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卧床72 h,观察组术后卧床12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起搏器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拆线时间... 目的探讨不同卧床时间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46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卧床72 h,观察组术后卧床12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起搏器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拆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起搏器起搏功能感知障碍发生率为5.5%,对照组为8.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缩短卧床时间对患者术后起搏器功能无影响,可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伤口愈合、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卧床时间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PTCA加支架术后病人卧床及制动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娟华 吴巧元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3年第4期435-436,共2页
目的 :为减轻PTCA加支架术后病人因长时间卧床及肢体制动而引起的不适 ,对病人进行缩短卧床时间及制动时间的研究。方法 :将住院病人根据住院时间分成实验组 (卧床时间缩短组 )和对照组 (常规卧床时间组 ) ,实验组病人拔鞘后卧床制动6h ... 目的 :为减轻PTCA加支架术后病人因长时间卧床及肢体制动而引起的不适 ,对病人进行缩短卧床时间及制动时间的研究。方法 :将住院病人根据住院时间分成实验组 (卧床时间缩短组 )和对照组 (常规卧床时间组 ) ,实验组病人拔鞘后卧床制动6h ,常规组病人按介入术后护理常规卧床制动 2 4h。结果 :实验组病人卧床时间缩短 ,舒适度明显增加 ,局部血肿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 :缩短PTCA加支架术后病人卧床时间可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A加支架术 卧床时间 制动时间
下载PDF
全埋藏永久起博器安置术后体位和卧床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红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全埋藏永久起博器安置术后患者体位和卧床时间与患者舒适度的关系。方法:随机将40例行全埋藏永久起博器安置术后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医护人员指导协助进行... 目的:探讨全埋藏永久起博器安置术后患者体位和卧床时间与患者舒适度的关系。方法:随机将40例行全埋藏永久起博器安置术后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医护人员指导协助进行术后体位的训练,调整术后卧床时间。结果:两组电极移位、出血和血肿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舒适率为100%,观察组为2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后缩短卧床时间,不会增加出血、血肿和电极移位的发生率,可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搏器 人工 体位 卧床休息 时间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早期活动组与绝对卧床组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珀 李月春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3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绝对卧床组与早期活动组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1月就诊于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幕上脑实质出血患者97例。随机分为绝对卧床组和早期活动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脱水,降颅压,对症治...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绝对卧床组与早期活动组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1月就诊于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幕上脑实质出血患者97例。随机分为绝对卧床组和早期活动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脱水,降颅压,对症治疗,同时均接受早期肢体康复,即发病48h内行常规康复治疗。早期活动组在充分风险管理下鼓励早期坐起,早期站立,早期生活自理。绝对卧床组要求绝对卧床2~3周。对2组患者的预后及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欧洲生活质量EuroQ评分有显著差异(F值9.874,P<0.05),修正的Rankin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F值3.575,P<0.05)。两组间血肿扩大发生率无显著差别(t=0.023,P>0.05),呼吸系统感染率有显著差异(t=5.425,P<0.05)。预后与NIHSS评分及出血量呈负相关,与活动度呈正相关。结论在充分评估风险的前提下,早期活动的幕上脑实质出血患者预后良好,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绝对卧床 早期活动 预后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减少卧床时间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玉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6期341-342,共2页
目的 :为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减少卧床时间 ,增加心排量的效果。方法 :将病人分为观察组 5 0例 ,对照组 49例 ,两组一般资料及手术方法无差异。术后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 ,术后 12~ 2 4h拔除气管插管 ,病人卧床 48~ 72 h;观察... 目的 :为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减少卧床时间 ,增加心排量的效果。方法 :将病人分为观察组 5 0例 ,对照组 49例 ,两组一般资料及手术方法无差异。术后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 ,术后 12~ 2 4h拔除气管插管 ,病人卧床 48~ 72 h;观察组在传统方法上加以改进 ,术后 4~ 6 h拔除气管插管 ,病人卧床 12~ 2 4h搀扶下床活动。结果 :观察组术后无再梗塞 ,肺部感染 1例 ;对照组再梗塞 2例 ,肺部感染 4例 ,但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观察组食欲下降、烦躁、腹胀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术后住 ICU、住院天数观察组较对照组分别平均缩短2 d、5 d。结论 :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及各种引流管 ,早期下床活动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身体的恢复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卧床时间 护理
下载PDF
非均匀沙运动特性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琳娟 曹文洪 刘春晶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1-848,共8页
天然河流床沙通常为非均匀沙,准确把握非均匀沙颗粒运动规律是模拟和预测天然河流河床演变的基础。开展了恒定均匀流条件下的非均匀沙推移质运动水槽试验,床沙粒径范围为0.10~20mm。利用摄像机从顶部拍摄了粗化条件下的推移质颗粒... 天然河流床沙通常为非均匀沙,准确把握非均匀沙颗粒运动规律是模拟和预测天然河流河床演变的基础。开展了恒定均匀流条件下的非均匀沙推移质运动水槽试验,床沙粒径范围为0.10~20mm。利用摄像机从顶部拍摄了粗化条件下的推移质颗粒运动,获取大量非均匀沙颗粒的运动轨迹,提取了颗粒运动速度、走停时间等基本运动参数,推移质运动颗粒粒径范围为0.74~8.19mm。试验结果表明,非均匀沙床面聚集体或大颗粒使推移质颗粒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与均匀沙成果相比,非均匀沙推移质颗粒的纵向运动速度减小,横向运动速度增大;推移质颗粒纵向运动速度遵循指数分布,单次运动速度遵循r分布,横向运动速度及运动速度矢量角则遵循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推移质 运动速度 运动轨迹 运动/静止时间 概率分布 水槽试验
下载PDF
肝癌介入术后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茹海凤 周元林 《中国临床护理》 2009年第3期178-179,182,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术后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股动脉穿刺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低过敏性弹力绷带压迫穿刺部位,患肢制动6h后,患者可左右移动或取侧卧位,静卧...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术后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股动脉穿刺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低过敏性弹力绷带压迫穿刺部位,患肢制动6h后,患者可左右移动或取侧卧位,静卧12h后行床旁活动。对照组术后常规采用低过敏性弹力绷带压迫穿刺部位,患肢制动8h,静卧24h。观察并比较两组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失眠等舒适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进后的护理方法显著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卧床时间 舒适度 护理
下载PDF
60d头低位卧床对人体膝关节软骨磁共振T_2值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华 刘跃 +8 位作者 潘振宇 万玉民 王双坤 王红晖 申皓 郭晓娟 郭佑民 翟仁友 李莹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基于MRT2map技术研究60d模拟失重条件对人体膝关节软骨T2值的影响。方法7名健康男性头低位-6°卧床60d,应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卧床前后膝关节矢状位多回波多层面序列扫描,使用profile软件测量实验前后膝关节非承重、承重软骨... 目的基于MRT2map技术研究60d模拟失重条件对人体膝关节软骨T2值的影响。方法7名健康男性头低位-6°卧床60d,应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卧床前后膝关节矢状位多回波多层面序列扫描,使用profile软件测量实验前后膝关节非承重、承重软骨,髌软骨的T2弛豫时间,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实验前后软骨T2值改变。结果卧床实验前后软骨T2值具有相同的空间分布形态。60d模拟失重条件下胫骨内外侧髁承重软骨、股骨非承重软骨卧床后软骨深部T2值有降低趋势,近表面T2值有升高趋势,但是只在胫骨外侧髁承重软骨距骨软骨下骨质0.3处、胫骨内侧髁承重软骨距骨软骨下骨质0.0,0.1处、股骨非承重软骨距骨软骨下骨质0.0处T2值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胫骨内侧髁承重软骨距骨软骨下骨质0.4,0.5处T2值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处软骨实验前后T2值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6°头低位卧床60d前后膝关节软骨T2值空间分布相似,胫骨内外髁承重软骨、股骨非承重软骨深部T2值发生改变,但总体来看头低位卧床对膝关节软骨T2特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低位卧床 膝关节 关节软骨 磁共振成像 T2弛豫时间
下载PDF
AMI患者行急诊PTCA加支架术卧床时间的观察
14
作者 崔星慧 郑洪芝 孙金红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50-251,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直接经皮冠脉内成型(PTCA)+支架术后卧床时间与早期康复之间关系。方法选择行急诊PTCA+支架术的AM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绝对卧床12h,48h后可在床边站立;对照组需卧床24h,...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直接经皮冠脉内成型(PTCA)+支架术后卧床时间与早期康复之间关系。方法选择行急诊PTCA+支架术的AM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绝对卧床12h,48h后可在床边站立;对照组需卧床24h,术后5d才可床边站立。观察两组患者便秘、腰背痛、焦虑、抑郁、穿刺处出血、心绞痛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便秘、腰背痛、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穿刺处出血、心绞痛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行PTCA加支架术的AMI患者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PTCA+支架植入术 卧床时间
下载PDF
骨穿术后患者平卧时间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黄萍 《现代护理(上旬版)》 2007年第8期2069-2071,共3页
目的探讨骨穿患者术后不同卧床时间与穿刺部位出血、疼痛与患者血压、脉搏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出较有效的卧床时间,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住院经骨髓穿刺术患者共135例,共行骨穿135次。按卧床时间30、60、90、120min分... 目的探讨骨穿患者术后不同卧床时间与穿刺部位出血、疼痛与患者血压、脉搏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出较有效的卧床时间,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住院经骨髓穿刺术患者共135例,共行骨穿135次。按卧床时间30、60、90、120min分成4组,观察骨髓穿刺部位出血面积大小、疼痛程度与患者血压、脉搏情况。结果不同卧床时间与穿刺部位出血、疼痛与患者血压、脉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穿术后卧床30min就能达到避免骨穿术后出血、疼痛。并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提高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穿术 平卧时间 护理
下载PDF
脊柱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患者卧床时间与再骨折的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廷瑞 郝定均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椎体成形术后患者卧床时间与再骨折的关系。方法将200例OVCF椎体成形术后患者(OVCF组)依据术后1年是否再骨折分为再骨折组(n=50)和无再骨折组(n=150)。记录两组卧床时间。同期选取非OVCF志愿... 目的探讨脊柱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椎体成形术后患者卧床时间与再骨折的关系。方法将200例OVCF椎体成形术后患者(OVCF组)依据术后1年是否再骨折分为再骨折组(n=50)和无再骨折组(n=150)。记录两组卧床时间。同期选取非OVCF志愿者50例(非OVCF组)作为对照。检测所有研究对象骨转换指标[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1NP)]、椎体骨密度(BMD),分析卧床时间与再骨折的关系。结果OVCF组β-CTX明显高于非OVCF组,OVCF组P1NP、椎体BMD明显低于非OVC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再骨折组术后卧床时间、β-CTX明显高于无再骨折组,P1NP、椎体BMD明显低于无再骨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卧床时间与β-CTX呈正相关(P<0.001),与P1NP、椎体BMD呈负相关(P<0.001)。结论OVCF椎体成形术后患者卧床时间与再骨折的发生有关,卧床时间长可能会引起骨转换紊乱而导致BMD下降,从而引起再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质疏松骨折 椎体成形术 卧床时间 再骨折
下载PDF
经股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体位及卧床时间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阎淑婷 滕中华 +2 位作者 白素芳 崔玥 龙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20期3071-3075,共5页
目的将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体位及卧床时间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以减轻患者术后因长时间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及护理质量。方法以JBI证据应用模式进行经股动脉术后体位及卧床时间的相关证据检索,并运用卫... 目的将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体位及卧床时间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以减轻患者术后因长时间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及护理质量。方法以JBI证据应用模式进行经股动脉术后体位及卧床时间的相关证据检索,并运用卫生保健中心证据分级(2014版)作为评估检索文献质量的标准,结合GRADE系统证据降级或升级因素确定证据等级,按照JBI FAME方法判断证据实施的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有效性4个方面,并结合证据的JBI推荐强度确定推荐级别。将采纳的证据转化为临床审查指标,通过查看护理记录单、手术记录单、现场查看、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比较证据应用前(2020年7月—2021年1月,n=42)和应用后(2021年2—9月,n=40)经股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舒适度、腰背部疼痛率及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证据应用后,经股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证据应用前;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评分低于证据应用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据应用前和证据应用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最佳证据将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体位和卧床时间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缩短了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的卧床时间,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术后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和舒适度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动脉介入术 体位 卧床时间 循证实践 舒适度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后患者缩短绝对卧床时间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晓玲 田金萍 +2 位作者 蒋龙凤 刁玲玲 胡馨予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后患者绝对卧床时间缩短为2h的安全性。方法将160例行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术后绝对卧床2h,对照组按常规绝对卧床6h。结果两组术后均无出血、胆漏、气胸发生;两组穿刺...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后患者绝对卧床时间缩短为2h的安全性。方法将160例行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术后绝对卧床2h,对照组按常规绝对卧床6h。结果两组术后均无出血、胆漏、气胸发生;两组穿刺处渗血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后患者绝对卧床时间缩短为2h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活检 绝对卧床 卧床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止血方法的科学卧床时间控制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小萍 王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2期157-159,共3页
目的评估基于止血方法的科学卧床时间控制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促进该方法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普及。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 目的评估基于止血方法的科学卧床时间控制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促进该方法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普及。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卧床干预,即对所有患者实施统一卧床时间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止血方法的科学卧床时间控制干预,即依据不同止血方法,制定不同的卧床时间干预方案。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12 h,观察组脉搏、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6、12 h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卧床时间对患者术后康复状况的影响较大,应用基于止血方法的科学卧床时间控制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术 卧床时间 舒适度
下载PDF
胚胎移植术后卧床的最佳证据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祝凤 周恒曦 +3 位作者 罗琴红 李凤香 李朝艳 刘玲 《循证护理》 2021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收集有关胚胎移植后卧床的最佳证据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以优化胚胎移植后的护理规范,改善病人临床结局。方法:采用PIPOST格式构建循证问题,并进行证据检索,最终纳入指南1篇、系统评价5篇,在对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后,依据最佳证据,制定5... 目的:收集有关胚胎移植后卧床的最佳证据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以优化胚胎移植后的护理规范,改善病人临床结局。方法:采用PIPOST格式构建循证问题,并进行证据检索,最终纳入指南1篇、系统评价5篇,在对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后,依据最佳证据,制定5条审查指标,遵循分析障碍、构建策略、采取行动3个步骤实施变革,在变革前后进行基线审查和证据应用后的再审查,并比较两次审查数据。结果:基线审查时病人离院前休息时间为(36.93±20.09)min,首次排尿时间为(18.54±10.00)min,回家后平均增加卧床时间为(3.75±3.01)h,证据应用后再审查阶段,病人离院前休息时间为(26.25±24.33)min,首次排尿时间为(12.18±10.48)min,回家后平均增加卧床时间为(2.26±2.89)h,证据应用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据应用前后胚胎着床率分别为45.57%、57.50%,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8.70%、75.00%,证据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移植术后任何时长的卧床均无益于病人结局,延长卧床时间反而不利于提高妊娠成功率。表明循证护理实践可促进证据向临床实践转化,优化护理规范,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病人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移植 卧床 休息时间 证据应用 循证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