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Addition to Passive Exercise Has a Small Effect on Spasticity and Range of Motion in Bedridden Elderly Patients: A Pilot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y
1
作者 Hideki Kataoka Shunpei Nakashima +7 位作者 Hideki Aoki Kyo Goto Junichiro Yamashita Yuichiro Honda Yasutaka Kondo Tatsuya Hirase Junya Sakamoto Minoru Okita 《Health》 2019年第8期1072-1086,共15页
Purpose: Belt electrode skeletal 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SES) can stimulate large portions of muscles including deep sites without localisation of the stimulation are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 Purpose: Belt electrode skeletal 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SES) can stimulate large portions of muscles including deep sites without localisation of the stimulation are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both immediate treatment effects of B-SES and long-term treatment effects of B-SES with passive exercise on range of motion (ROM) and muscle tone of lower extremities in bedridde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Outcome measures before and after B-SES treatment alone (4 Hz, 20 min, both lower extremities) were examined for the immediate effect. Outcome measures were: ROM and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 of hip flexion and adduction;knee flexion and extension;and knee joint distance at position of flexion abduction in hip (distance of knee).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long-term effect of adding B-SES to passive exercise on ROM and MA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The immediate effect study had 18 patients. ROM and MAS of 4 joint angles in 2 joints and distance of kne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B-SES treatment. The long-term effect study had 11 patients. Friedman test revealed ROM and MAS of 4 joint angles in 2 joints and distance of kne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during B-SES intervention but not control intervention. B-SES in addition to passive stretch has a mo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on contracture and spasticity in large portion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of bedridden elderly patients than passive stretching alone. Conclusions: We consider B-SES a useful tool to improve the ROM in lower extremities of bedridden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dridden Patients Belt Electrode SKELETAL 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Lower EXTREMITY MUSCLE Tone RESTRICTION of Range of Joint Motion
下载PDF
Treatment of Elderly Bedridden Patients with Removable Dentures to Promote Their Daily Physical Activities: A Case-Control Study
2
作者 Yoshiro Fujii 《Advances in Aging Research》 2020年第6期116-125,共10页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edridden patients remain in bed for various reasons, such as chronic illness, old age, and disability, and they cannot perform self-care activities completely or par...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edridden patients remain in bed for various reasons, such as chronic illness, old age, and disability, and they cannot perform self-care activities completely or partially. The provision of care for bedridden patients is a major issue in the aging population. Effective rehabili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patient and the medical staff, selection of effective facilities, and the financial burde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n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of occlusion restoration using removable dentures in bedridden older people.</span><span>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is case</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ntrol study comprised 32 bedridden older patients who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s follows: denture (n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18) and no-denture (n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14). No rehabilitation was provided to any of the patients. Th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3 months after placing the denture, and the AD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the 18 bedridden patients who received removable dentures, 55.6% demonstrated improvements in the ADLs, and the effects persisted for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t least 3 months. No improvement in the ADL was observed in the no-denture</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group.</span><span>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adequate occlusal support can improve the ADL of the elderly.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take care of oral health early in life in order to maintain oral health, which could help prevent the decrease in the ADL during the later stages of life.</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dridden Patient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Older Patient Occlusal Treatment DENTURE
下载PDF
The Effect and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Sit-up Training on Elderly Bedridde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3
作者 Huashuang Chen Yanling Luo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18年第5期9-12,共4页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access the effec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it-up training on elderly bedridde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A total of 150 elderly bedridde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severe pneumoni...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access the effec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it-up training on elderly bedridde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A total of 150 elderly bedridde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severe pneumonia were recruited for this study.They were divided equally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at is,75 cases in each group.All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6 to April 2018.On this basis,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the same routine nursing care except with the addition of 30–60 min situp trainings twice daily for the control group under supervision.The clinical hospitalization outcomes,length of hospital stay,and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clinical hospitalization outcomes,length of hospital stay,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found to be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In bedridde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sit-up training had positive effects and beneficial in improving the clinical outcomes and recovery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t-up TRAINING ELDERLY bedridden SEVERE PNEUMONIA
下载PDF
血栓预防操联合预警分级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曾容 王杰 +1 位作者 雷熙 陈冬梅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94-9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栓预防操联合预警分级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 目的探讨血栓预防操联合预警分级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栓预防操联合预警分层管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出院时比较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健康信念水平、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DVT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时,2组患者DVT健康信念中疾病易得感、疾病严重性、健康行为益处、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MPV和PDW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APTT、PT均长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Fb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血栓预防操联合预警分级管理,可增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健康信念,避免DVT风险的增加,改善血小板功能,纠正机体血凝状态,提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预防操 预警分级管理 老年髋部骨折 卧床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1例高龄长期卧床男性患者并发紫色尿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5
作者 苗苗 李君 +1 位作者 闫彤 孙依楠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93-95,共3页
本文总结1例高龄长期卧床男性患者并发紫色尿袋综合征(PUBS)的护理经验。PUBS的发生与尿路感染有关,护理人员应加强导管维护和相关尿路感染护理,同时给予饮食指导、便秘管理和心理护理,改善患者便秘症状,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本文总结1例高龄长期卧床男性患者并发紫色尿袋综合征(PUBS)的护理经验。PUBS的发生与尿路感染有关,护理人员应加强导管维护和相关尿路感染护理,同时给予饮食指导、便秘管理和心理护理,改善患者便秘症状,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快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尿袋综合征 高龄患者 卧床 尿路感染 细菌 便秘
下载PDF
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神经外科卧床患者肺康复干预方案构建与实践
6
作者 周娥 陈志勇 +3 位作者 何迟迟 朱智宇 黄秀红 徐春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SLT)的神经外科卧床患者肺康复干预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效果,评价神经外科卧床患者肺康复干预方案的实用性。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100例神经外... 目的探讨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SLT)的神经外科卧床患者肺康复干预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效果,评价神经外科卧床患者肺康复干预方案的实用性。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100例神经外科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且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肺康复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SLT理论制订的肺康复干预方案,首先组建研究小组,构建基于SLT理论的肺康复干预方案并实施,连续干预4周。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_(1))水平、康复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程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FVC、FEV_(1)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中的生理、心理、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LT理论制定肺康复干预计划符合神经外科卧床患者需求,该模式能够促进患者肺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患者康复依从性良好,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程度,是一种可行、可借鉴的康复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神经外科 卧床 肺康复 护理满意程度 生活质量 康复依从性
下载PDF
基于竞争风险模型分析超高龄人群跌倒致长期卧床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
7
作者 徐云佳 舒碧芸 +5 位作者 郑永韬 陈挺 来芬华 倪梦姣 罗秀兰 吴恒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92-2197,2211,共7页
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超高龄人群(≥80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类人群平衡感和反应能力会明显减弱,跌倒的发生的危害也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老年人,跌倒致长期卧床常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探究超高龄人群跌倒的潜在... 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超高龄人群(≥80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类人群平衡感和反应能力会明显减弱,跌倒的发生的危害也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老年人,跌倒致长期卧床常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探究超高龄人群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可为此类人群的跌倒预防工作提供参考。目的分析超高龄人群跌倒致长期卧床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于2015年3—11月选取上海市及杭州市5个区县每年定期参与体检的超高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相关信息,随访观察跌倒致长期卧床(目标事件)和死亡(竞争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竞争风险模型分析超高龄人群跌倒致长期卧床的影响因素;将竞争风险模型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超高龄人群跌倒致长期卧床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86名超高龄老年人,其中男431名(43.7%)、女555名(56.3%),平均年龄为(89.8±5.2)岁。经过8年的随访,失访96名,失访率为9.7%;发生目标事件165名,发生率为16.7%;发生竞争事件134名,发生率为13.6%。竞争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有竞争事件的影响下,肌力的增加(HR=1.071,95%CI=1.049~1.091)、年龄>85岁(HR=1.954,95%CI=1.255~3.042)、居住地为农村(HR=1.946,95%CI=1.385~2.731)、睡眠质量较差(HR=5.756,95%CI=3.904~8.491)、白内障(HR=1.832,95%CI=1.201~2.794)、糖尿病(HR=1.549,95%CI=1.121~2.143)、认知功能损害(HR=1.717,95%CI=1.258~2.344)为超高龄人群跌倒致长期卧床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超高龄人群跌倒致长期卧床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95%CI=0.608~0.988),灵敏度为0.841,特异度为0.677。结论超高龄人群跌倒致长期卧床的发生率达16.7%,可根据肌力、年龄、居住地、睡眠质量、白内障和糖尿病患病情况、认知功能等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定期评估超高龄人群的跌倒风险,需加强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降低跌倒的发生率和跌倒致长期卧床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80以上 跌倒 长期卧床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队列研究 竞争风险模型
下载PDF
预防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体位改变证据总结
8
作者 白舸 王砚丽 +3 位作者 刘瑞芳 邢唯杰 吴燕 张凤联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6期615-623,共9页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并汇总预防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PI)的体位改变相关证据。方法根据“6S”模型进行计算机检索,检索数据库包括BMJ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临床顾问、全球协作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并汇总预防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PI)的体位改变相关证据。方法根据“6S”模型进行计算机检索,检索数据库包括BMJ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临床顾问、全球协作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JBI EBP、Cochrane图书馆等网站中,所有关于预防老年卧床患者PI的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决策、推荐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meta分析、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31日,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对证据进行提取、分类和汇总。结果共纳入12篇证据,包括2篇指南、7篇系统评价、3篇证据总结。从风险评估、间隔时间、角度和姿势、辅助和指导4个方面汇总了12个证据主题,40条最佳证据。结论护理人员应遵循最佳证据,规范老年卧床患者的体位改变管理,预防P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卧床患者 压力性损伤 体位改变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舍曲林片联合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在伴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赖允娟 温世萍 +2 位作者 赖忠红 蔡文婷 林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舍曲林片联合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在伴非自杀性自伤(NSSI)青少年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60例伴NSSI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舍曲林片联合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在伴非自杀性自伤(NSSI)青少年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60例伴NSSI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的舍曲林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舍曲林片与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后的渥太华自伤量表(O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生活质量简表(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2、4、6周后的O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4、6周后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6周后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采用舍曲林片与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联合治疗的效果较显著,不仅能有效减少其自伤行为的发生,还能减轻其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抑郁症 舍曲林片 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
下载PDF
老年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0
作者 谢志杰 宋国斌 +1 位作者 仇新军 张丽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00-303,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卧床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236例老年卧床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试... 目的分析老年卧床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236例老年卧床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36例卧床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98株病原微生物,其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3.74%)。排在前5位的病原微生物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提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7.14%和54.76%,而铜绿假单胞菌对上述两种药物耐药率分别为33.33%和30.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达10.71%,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耐药率为0。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菌株检出率57.14%,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老年卧床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致病菌多具有耐药现象,因此,应结合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卧床 肺部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改良型护理裤对留置尿管卧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11
作者 蔡燕华 李铮 黄燕鸣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156-160,共5页
目的评估改良型护理裤对留置尿管卧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12月福州市第八医院需要进行导尿及留置导尿的124例卧床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院内统一普通病员... 目的评估改良型护理裤对留置尿管卧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12月福州市第八医院需要进行导尿及留置导尿的124例卧床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院内统一普通病员裤,观察组采用改良型留置导尿管患者专用护理裤。比较两组的舒适度情况、配合度情况,对比两组尿管固定不良事件(尿管折叠、尿管污染、尿液外渗、牵拉脱管)及皮肤、黏膜受压情况(尿道黏膜红肿、大腿处压迹)。结果观察组穿戴改良护理裤1周后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戴改良护理裤1周后护理配合度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佩戴尿管期间尿管固定不良事件和皮肤、黏膜受压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导尿及留置导尿期间的卧床患者,应用改良型护理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强患者临床护理操作的配合度,同时有利于减少导尿及留置导尿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导尿及留置导尿期间的卧床患者具有重要意义,适宜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护理裤 卧床患者 舒适度 配合度
下载PDF
基于女性卧床患者的功能性服装改良设计
12
作者 陈倩倩 姚沁君 +2 位作者 饶俊 王小刚 李月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为了满足女性卧床患者日常生活的舒适性需求,针对目前卧床患者在服装穿脱便捷性、护理便捷性、穿着舒适性3个维度设计并发放问卷,根据调查问卷结果设计了一款采用对称两片式可拆卸结构的女性功能性卧床病服,实现了女性功能性卧床病服的... 为了满足女性卧床患者日常生活的舒适性需求,针对目前卧床患者在服装穿脱便捷性、护理便捷性、穿着舒适性3个维度设计并发放问卷,根据调查问卷结果设计了一款采用对称两片式可拆卸结构的女性功能性卧床病服,实现了女性功能性卧床病服的快速穿脱性和护理便捷性。结合主观评价实验与客观服装压力模拟实验,对改良病服的工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前胸、臀部、裆部改良的病服结构设计与舒适性相较于普通病服更符合卧床病人的功能性需求,且改良病服的服装压力均在舒适范围之内,可为提高卧床病服的功能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床患者 功能性病服 独立样本T检验 服装压力分布
下载PDF
老年卧床继发多重耐药菌重症肺炎患者血清CRP、PCT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13
作者 王雯娟 方天露 +2 位作者 马晓蓉 李燕 戴缤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3-3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卧床继发多重耐药菌重症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28例老年卧床继发多重耐药菌重症肺炎患者纳入研究...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卧床继发多重耐药菌重症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28例老年卧床继发多重耐药菌重症肺炎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130例同期收治的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纳入对照组。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将研究组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严重组(38例)和一般组(90例);根据治疗3个月后预后情况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00例)和预后不良组(28例)。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及研究组患者中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不同预后情况患者的血清CRP、PCT水平,统计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预后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卧床继发多重耐药菌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CRP及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严重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均高于一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氧合指数、病原菌类型、血清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氧合指数、病原菌类型、CRP及PCT水平是老年卧床继发多重耐药菌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氧合指数、病原菌类型、血清CRP及PCT水平是老年卧床继发多重耐药菌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其中血清CRP及PCT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该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卧床患者 多重耐药菌重症肺炎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预后关系
下载PDF
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老年卧床患者的影响
14
作者 兰立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3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老年卧床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广州广钢新城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卧床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使用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目的:分析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老年卧床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广州广钢新城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卧床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使用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指标、呼吸功能,排痰量及坠积性肺炎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氧合指数(PaO_(2)/FiO_(2))高于治疗前,吸入氧浓度(FiO_(2))低于治疗前,观察组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Fi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痰量情况优于对照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卧床患者采用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预防坠积性肺炎发生,患者的肺功能水平明显提升,其血气指标趋于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卧床 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坠积性肺炎
下载PDF
海绵翻身垫联合压疮风险量化评估护理在脑卒中后偏瘫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继伟 佟晓敏 姜文菊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目的探讨海绵翻身垫联合压疮风险量化评估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偏瘫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脑卒中后偏瘫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110例脑... 目的探讨海绵翻身垫联合压疮风险量化评估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偏瘫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脑卒中后偏瘫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110例脑卒中后偏瘫长期卧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海绵翻身垫联合压疮风险量化评估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得分及干预后压疮发生情况,采用脑卒中病损评估表(SIAS)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双侧肢体功能,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舒适状况,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压疮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250,P=0.040);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为16.36%(9/55),低于对照组的36.36%(2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6,P=0.017)。2组患者干预前SI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SIA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GC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GC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SS-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绵翻身垫联合压疮风险量化评估护理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后偏瘫长期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风险,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翻身垫 压疮风险量化评估 脑卒中后偏瘫 长期卧床 肢体功能 压疮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正念疗法在骨折卧床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6
作者 白鑫 杨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0期131-133,共3页
目的: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正念疗法在骨折卧床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12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100例骨折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正念疗法在骨折卧床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12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100例骨折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正念疗法。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腹胀、便秘、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社会能力、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社会能力、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正念疗法在骨折卧床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减轻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贴敷 正念疗法 骨折卧床 便秘
下载PDF
中药煎剂联合集束化护理会阴冲洗对预防ICU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娜 朱伯慧 +5 位作者 王庭敏 张树光 韩双双 崔玥 杨文娜 孔立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11期1983-1986,共4页
目的 观察中药煎剂联合集束化护理会阴冲洗对降低ICU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住院的卧床时间≥30 d,排除膀胱造瘘的年龄≥60岁的老年... 目的 观察中药煎剂联合集束化护理会阴冲洗对降低ICU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住院的卧床时间≥30 d,排除膀胱造瘘的年龄≥60岁的老年非炎性留置导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煎剂联合集束化护理会阴冲洗进行日常护理。观察两组在第7、14、21、28天患者是否有尿路刺激征、尿液及沉渣中的白细胞计数、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以此判断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第7、14天的尿道白细胞计数及感染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第21、28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煎剂联合集束化护理会阴冲洗可降低ICU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中药煎剂 集束化护理 ICU 长期卧床 老年患者
下载PDF
年龄-时期-队列视角下老年人死亡质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龚秀全 龚晨曦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9-93,共15页
老年人死亡质量是反映公共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聚焦于我国老年人死亡质量变化情况,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因素追踪调查(CLHLS)2005—2018五期的调查数据,应用分层APC交叉分类随机效应模型,从年龄、时期和队列三个维度分解出中国老年人... 老年人死亡质量是反映公共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聚焦于我国老年人死亡质量变化情况,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因素追踪调查(CLHLS)2005—2018五期的调查数据,应用分层APC交叉分类随机效应模型,从年龄、时期和队列三个维度分解出中国老年人死亡安详程度和临终卧床天数的变化趋势,并分性别、城乡及收入进行分组比较,以分析不同群体老年人死亡质量差异。研究发现:第一,老年人死亡安详程度与临终卧床天数的年龄效应显著,高龄老人的死亡安详程度高的同时临终卧床天数也较高。第二,和男性相比,女性卧床天数显著更长;在任何年龄段内,城镇老人比农村老人死亡质量高,高收入老人比低收入老人死亡质量高,且两者的差距随年龄增长在不断扩大。第三,从时期效应来看,2002年以来我国所有群体老年人临终前的卧床天数都呈上升趋势,整体老年人死亡时的安详程度没有显著变化,但城镇老人和高收入老人安详程度有所波动。第四,各出生队列老年人死亡质量没有明显差距。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构建以健康产出为目标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安宁疗护体系建设等来提升老年人死亡质量,并加大对农村、女性和低收入老年人的支持力度,以缩小死亡质量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时期—队列效应 死亡质量 安详程度 卧床天数
下载PDF
泻腑贴方穴位贴敷预防长期卧床骨盆骨折患者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顾天姣 刘迎春 +4 位作者 董子青 丁娣 邓丽霞 杨燕辉 毛玲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0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泻腑贴方穴位贴敷对长期卧床单纯骨盆骨折患者功能性便秘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既往排便功能无异常且便秘主要症状评分≤3分的单纯骨盆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便秘常规预防护理,治疗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泻腑贴方穴位贴敷对长期卧床单纯骨盆骨折患者功能性便秘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既往排便功能无异常且便秘主要症状评分≤3分的单纯骨盆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便秘常规预防护理,治疗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泻腑贴方穴位贴敷。于入院当天、卧床第7、14天,记录便秘主要症状评分,并记录卧床14d内辅助排便措施介入情况。结果卧床第7、14天治疗组便秘主要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卧床第14天治疗组粪便性状、排便费力、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排便频率、腹胀条目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辅助排便介入措施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泻腑贴方对于长期卧床骨盆骨折患者功能性便秘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是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卧床 骨盆骨折 功能性便秘 中医护理 泻腑贴 小承气汤
下载PDF
轻中度卧床老人腕戴产品的交互设计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艳河 车奇鸿 +1 位作者 杜嘉庆 陈熹睿 《设计》 2023年第9期142-144,共3页
针对轻中度卧床老人腕戴产品可控性不高的问题,探讨了其交互设计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卧床老人、腕戴产品和交互设计三个部分。卧床老人在能力、限制、行为等方面存在优势与不足,由此产生了控制、检测和呼叫三类需求。卧床老人与腕戴产... 针对轻中度卧床老人腕戴产品可控性不高的问题,探讨了其交互设计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卧床老人、腕戴产品和交互设计三个部分。卧床老人在能力、限制、行为等方面存在优势与不足,由此产生了控制、检测和呼叫三类需求。卧床老人与腕戴产品的交互设计主要体现在信息感知与控制产品两个环节。前者主要涉及触觉、听觉和视觉方面的9种交互方式;后者主要涉及屏幕和声音方面的6种交互方式。该研究有助于降低轻中度卧床老人腕戴产品的操作难度,并有望为卧床老人和可穿戴产品的设计实践、理论研究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中度卧床老人 腕戴产品 用户体验 用户需求 交互设计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