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背景下古文字字编类工具书的编纂与出版--以《新甲骨文编》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洪飏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古文字学界向来就有编纂工具书的传统。古文字字编类工具书,是一种以图表的形式汇集古文字字形、表现释字成果、表达学术观点的工具书。它既是资料的汇编,又包含着大量的科研成果,集学术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数字化背景下,对古文字字编类... 古文字学界向来就有编纂工具书的传统。古文字字编类工具书,是一种以图表的形式汇集古文字字形、表现释字成果、表达学术观点的工具书。它既是资料的汇编,又包含着大量的科研成果,集学术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数字化背景下,对古文字字编类工具书的编纂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编纂体例、排版用字等都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古文字学科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方便使用。以《新甲骨文编》的编纂为例,对其编纂体例、排版印刷用字、同形字和异体字的归部以及具体编纂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等都分别加以剖析总结,有助于古文字工具书的编纂和方便学术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字编类工具书 《新甲骨文编》 编撰体例 排印用字
下载PDF
基于“气化则湿亦化”论治湿滞三焦 被引量:2
2
作者 莫小英 阮威君 +1 位作者 郑锋玲 骆欢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48-1052,共5页
“气化则湿亦化”论述源于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三焦之湿均因气化不利所致,治湿皆需以行气为本,重在宣畅气机,恢复三焦气化。治湿犯上焦,需宣肺利气、化湿开郁;治湿阻中焦,重在健脾行气,使脾气畅达,既助湿化,又杜生湿之源;治... “气化则湿亦化”论述源于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三焦之湿均因气化不利所致,治湿皆需以行气为本,重在宣畅气机,恢复三焦气化。治湿犯上焦,需宣肺利气、化湿开郁;治湿阻中焦,重在健脾行气,使脾气畅达,既助湿化,又杜生湿之源;治湿滞下焦,需淡渗通阳,因势利导。治湿之“开上、宣中、导下”三法均寓有“气化湿亦化”之机理,而轻宣、开泄、芳化、淡渗等诸法也应随证而用。“气化则湿亦化”学术思想的挖掘可为中医湿证的基础研究与治湿法的临证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湿化 三焦气化 宣肺利气 健脾行气 淡渗通阳 《温病条辨》
下载PDF
基于《温病条辨》探讨吴鞠通辨治妇人产后病特色
3
作者 王宝龙 马晓北 农汉才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6期279-282,共4页
《温病条辨》确立了三焦辨证为主,卫气营血辨证为辅的辨证体系,吴鞠通对治疗妇人产后病也颇有见解,在《温病条辨·解产难》中,吴鞠通以滋阴养液为总则治疗产后三病,辨治特色表现为用药贵快勿轻、产后宜补心气、产后宜补也宜泄和产... 《温病条辨》确立了三焦辨证为主,卫气营血辨证为辅的辨证体系,吴鞠通对治疗妇人产后病也颇有见解,在《温病条辨·解产难》中,吴鞠通以滋阴养液为总则治疗产后三病,辨治特色表现为用药贵快勿轻、产后宜补心气、产后宜补也宜泄和产后治疗宜护正养阴,提倡“参古而不泥于古”的治疗理念,今系统总结,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吴鞠通 产后病 辨证论治 医家经验
下载PDF
周禹锡《瘟疫约编》论疫特色探骊
4
作者 周旭邦 岳冬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831-1833,共3页
文章对《瘟疫约编》中瘟疫的病因、传变、治法、方药及预防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周氏认为瘟疫发生的病因主要为大气污染所导致的毒菌厉气,在瘟疫传变过程中明确提出疫病之脑传变,对于瘟疫的治疗重视患者舌象的变化,提出辨舌分期使用下... 文章对《瘟疫约编》中瘟疫的病因、传变、治法、方药及预防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周氏认为瘟疫发生的病因主要为大气污染所导致的毒菌厉气,在瘟疫传变过程中明确提出疫病之脑传变,对于瘟疫的治疗重视患者舌象的变化,提出辨舌分期使用下法。临床用药重用朱砂、雄黄等辟秽解毒之品,在预防方面推崇芳香逐秽之说,独创加味清芳辟瘟汤预防瘟疫。通过对周氏论疫特色的整理,冀以对现今疫病的防治起到重要指导、借鉴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禹锡 《瘟疫约编》 瘟疫 疫病 毒菌
下载PDF
《词体明辨》“列体无序”辨
5
作者 彭哲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38-43,共6页
徐师曾《词体明辨》的列体顺序是“以字数多寡为序”,并非如万树和四库馆臣所驳之“不拘字数之多寡”“皆出臆定”。万树对《词体明辨》列体体例进行批驳的原因主要是出自他对“第一体”“第二体”体例存在等级秩序的误解及在这种误解... 徐师曾《词体明辨》的列体顺序是“以字数多寡为序”,并非如万树和四库馆臣所驳之“不拘字数之多寡”“皆出臆定”。万树对《词体明辨》列体体例进行批驳的原因主要是出自他对“第一体”“第二体”体例存在等级秩序的误解及在这种误解下“以时代为序”学理基础的不足。除此之外,亦有来自现实方面的原因,如《填词图谱》和时人创作对“第一体”“第二体”等级秩序的强化。实际上,《词体明辨》之列体体例在词谱史上有权舆之地位,它一方面是万树《词律》“又一体”体例形成的源头,另一方面也确立了《钦定词谱》以前词体无“正”的词谱学理念,对清代词谱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师曾 《文体明辨》 《词体明辨》 词谱
下载PDF
《温病条辨》对《伤寒论》承气汤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晗睿 谢婷 +1 位作者 崔健 王庆国 《中医药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3-5,共3页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大家吴鞠通的重要著作,对温病学说理论基础的建立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中,《温病条辨》对承气汤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温病下法的特色,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伤寒论》承气下法的基础上,以《...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大家吴鞠通的重要著作,对温病学说理论基础的建立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中,《温病条辨》对承气汤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温病下法的特色,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伤寒论》承气下法的基础上,以《温病条辨》12个承气汤方为代表的温病承气下法继承了《伤寒论》的理论精神,并在扶正祛邪、固护津液等方面有了深入的阐述和发挥,充分体现了《温病条辨》对《伤寒论》承气下法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伤寒论》 承气汤 发挥
下载PDF
《明经世文编》编纂群体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吴琦 冯玉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9-134,共6页
在明末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 ,在强烈的经世意识的驱使下 ,聚集松江 ,共同编纂了《明经世文编》,对时人及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围绕《明经世文编》的编纂 ,出现了一个颇具时代和地域特色的编纂群体——主... 在明末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 ,在强烈的经世意识的驱使下 ,聚集松江 ,共同编纂了《明经世文编》,对时人及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围绕《明经世文编》的编纂 ,出现了一个颇具时代和地域特色的编纂群体——主要成员均为江南松江人士 ,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 ,多为社会、文化领域的活跃分子 ,并具有强烈的经世意识。通过对该群体的构成及其活动的考察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明经世文编》在当时社会的影响 ,以及时人的经世意识 ,并从一个侧面审视那个时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经世文编》 编纂群体 松江地区 陈子龙 经济 文化 政治 社会影响 经世意识 江南地区 区域社会特性
下载PDF
辛甘化阳法在《温病条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越 陈杨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22-823,共2页
"辛甘化阳"四字常指辛温、辛热之品与甘温甘平之剂合用以扶助阳气。其实不然,寒凉之品中辛甘合用亦可有扶阳之能,又可制其温燥之性,从而化生无穷妙用。辛甘相合,其应用广泛,化阳之功用可简概为以下七种:一、扶正阻邪深入,二... "辛甘化阳"四字常指辛温、辛热之品与甘温甘平之剂合用以扶助阳气。其实不然,寒凉之品中辛甘合用亦可有扶阳之能,又可制其温燥之性,从而化生无穷妙用。辛甘相合,其应用广泛,化阳之功用可简概为以下七种:一、扶正阻邪深入,二、护阳守津液,三、扶正清余邪,四、扶阳化浊,五、通阳调气,六、生津润燥,七、护心通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甘化阳法 《温病条辨》 应用 护心通窍 护阳守津液
下载PDF
《敦煌变文集》的“但” 被引量:2
9
作者 金颖 张春秀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74,共5页
本文通过对《敦煌变文集》中出现的"但"字作穷尽式考察,描写了虚词"但"在其中的分布和使用情况,并对"但"的各个义项的形成和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历时比较初步揭示了其演变的规律及原因。
关键词 《敦煌变文集》 副词
下载PDF
吴鞠通寒湿理论在呼吸系统疾病运用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海 赵晓峰 +2 位作者 皇玲玲 陈茜 龚婕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5-1358,共4页
通过系统总结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寒湿理论,认为寒湿疾病的病因与发病强调内生寒湿与外感寒湿同气相求,合邪致病,病机演变为易损人体三焦阳气,导致阳气虚损,寒饮内停。治疗寒湿疾病当时时顾护心脾肾阳气,给予宣肺化湿、健脾渗湿、通小... 通过系统总结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寒湿理论,认为寒湿疾病的病因与发病强调内生寒湿与外感寒湿同气相求,合邪致病,病机演变为易损人体三焦阳气,导致阳气虚损,寒饮内停。治疗寒湿疾病当时时顾护心脾肾阳气,给予宣肺化湿、健脾渗湿、通小便利湿等多种方法,使阳气恢复而寒湿倶去。后期变证有寒化热化、伤气伤血等多种变化,皆具有湿邪黏滞而不易速愈的特性,临床治疗当细心分辨,精心诊治。临证若寒湿外感侵犯人体卫表和经络肌肉用桂枝姜附汤治疗;寒湿不解、湿郁化热成为热饮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寒湿咳嗽用杏仁薏苡汤治疗;寒湿咳喘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寒湿支饮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吴鞠通寒湿理论可广泛用于寒湿引起的感冒、咳嗽、咳喘、支饮和痰热咳喘等疾病,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肺心病急性发作以及寒湿疫病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理论 《温病条辨》 呼吸系统疾病 吴鞠通
下载PDF
《全唐文补编》文字校勘举隅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阿根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4-560,共7页
在认真对照拓片、研读录文的基础上,利用文字学、词汇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校读了《全唐文补编》所收录的五代墓志录文,发现其五代墓志录文在校勘方面存在诸多可商榷之处,兹择其要者,敷衍成文,以期有助于墓志等古籍的研究和整理。
关键词 《全唐文补编》 五代墓志 校勘
下载PDF
《维摩诘经讲经文》新校 被引量:4
12
作者 项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2,共5页
《敦煌变文集》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敦煌变文的研究。1997年出版的《敦煌变文校注》是迄今录文最可靠、内容最丰富、校注最精当的变文全辑本。本文对其中几篇《维摩诘经讲经文》提出若干补校意见。
关键词 敦煌变文 《维摩诘经讲经文》 校注
下载PDF
略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文体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洪波 崔常俊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43-47,共5页
《取经诗话》似与谈诗论诗之作了不相涉,叙述唐三藏西天取经故事,借以宣传佛教之威严,并非诗论家之诗话。其实,《取经诗话》之体制与文人之诗话大有相关之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诗话"为名,与《本事诗》及《六一诗话》等... 《取经诗话》似与谈诗论诗之作了不相涉,叙述唐三藏西天取经故事,借以宣传佛教之威严,并非诗论家之诗话。其实,《取经诗话》之体制与文人之诗话大有相关之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诗话"为名,与《本事诗》及《六一诗话》等"诗话"著作的体制有关,它借鉴说部的文体特征,汲取变文的体制因素,又有所突破和创新,以空间转换来叙事,具有独特的文体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文体 诗话 变文
下载PDF
论徐师曾《词体明辨》的词谱性质——兼论《啸馀谱》与《词体明辨》之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仲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56,共6页
明代徐师曾所著《文体明辨》是一部文体学著作,其附录中"诗馀"部分九卷,即清初沈雄《古今词话》所称为《词体明辨》者,共收录词调332调,424体,例词573首;前为平仄谱,后为例词,事实上具有很明显的词谱性质。这是继周瑛《词学... 明代徐师曾所著《文体明辨》是一部文体学著作,其附录中"诗馀"部分九卷,即清初沈雄《古今词话》所称为《词体明辨》者,共收录词调332调,424体,例词573首;前为平仄谱,后为例词,事实上具有很明显的词谱性质。这是继周瑛《词学筌蹄》、张綖《诗馀图谱》之后的明代第三部词谱著作。而成书于晚明,在清代影响颇大的《啸馀谱》,实际是程明善杂取各书纂辑而成的;其中《诗馀谱》部分正是完全照搬徐氏的《词体明辨》。由于《文体明辨》卷帙繁重而流行不广,晚明以来的词学家尽管时时提到《啸馀谱》,却无人发现并指出其剽窃《文体明辨》的同书异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谱 《文体明辨》 《词体明辨》 《啸馀谱》
下载PDF
从《文编》看唐顺之的“文法”说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4期123-127,共5页
唐顺之编纂的大型古文选本《文编》旨在授人以古文之法,本文通过对《文编》选文及评点的研究,揭示出唐顺之"文法"说主要包括"文必有法"、"有法之法"和"文无定法"这三个层面的内涵。《文编》的... 唐顺之编纂的大型古文选本《文编》旨在授人以古文之法,本文通过对《文编》选文及评点的研究,揭示出唐顺之"文法"说主要包括"文必有法"、"有法之法"和"文无定法"这三个层面的内涵。《文编》的编选勾勒出自秦汉至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创作正统,唐顺之的"文法"说正是对此古文传统的总结和继承,为清代集大成的文法思想作了理论铺垫。"文法"说是唐顺之文学思想中最为成熟和重要的理论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顺之 《文编》 文法
下载PDF
应县木塔《大乘杂宝藏经劝善文》变文浅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成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0-34,共5页
1974年发现的应县木塔辽代秘藏,是继1899年敦煌文书发现之后,同类文物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其中有许多辽代僧人辑撰的经讲和俗讲,是研究辽代俗文学的珍贵资料。《大乘杂宝藏经劝善文》变文与敦煌莫高窟所出《维摩诘经变文》在形式和内容... 1974年发现的应县木塔辽代秘藏,是继1899年敦煌文书发现之后,同类文物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其中有许多辽代僧人辑撰的经讲和俗讲,是研究辽代俗文学的珍贵资料。《大乘杂宝藏经劝善文》变文与敦煌莫高窟所出《维摩诘经变文》在形式和内容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县木塔 辽代秘藏 劝善文 变文
下载PDF
略论刘勰的文学史撰述策略——以《文心雕龙》之《辨骚》《诠赋》为中心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海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0,共6页
《文心雕龙》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文学史著述,却带有明显的文学史意味,其中《辨骚》、《诠赋》等篇尤具代表性。刘勰并非有意撰写文学史,而是在探求各体文学特征和写作规范的过程中不期然而然地走向分体文学史,在文体论和创作论的交汇中不... 《文心雕龙》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文学史著述,却带有明显的文学史意味,其中《辨骚》、《诠赋》等篇尤具代表性。刘勰并非有意撰写文学史,而是在探求各体文学特征和写作规范的过程中不期然而然地走向分体文学史,在文体论和创作论的交汇中不期然而然地勾画出各体文学发展流变的历史脉络。这种异于近现代文学史写作的撰述策略使《文心雕龙》得以融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于一体,值得今人思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文学史 《辨骚》 《诠赋》
下载PDF
王韬与郑观应交往论略——兼及王韬对郑观应思想之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萧永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4-255,共12页
王韬和郑观应的交往主要围绕着郑观应《易言》、《盛世危言》等著作的出版和修订而展开,此外,在格致书院考课命题、会见孙中山并帮助其上书李鸿章、会见康有为、为解决王韬生计求助盛宣怀等活动中,郑、王二人均多有往来。他们之间的交往... 王韬和郑观应的交往主要围绕着郑观应《易言》、《盛世危言》等著作的出版和修订而展开,此外,在格致书院考课命题、会见孙中山并帮助其上书李鸿章、会见康有为、为解决王韬生计求助盛宣怀等活动中,郑、王二人均多有往来。他们之间的交往,主要以王韬对郑观应思想的影响为主脉。王韬的《易言》跋,推动了《易言》的更新和《盛世危言》的问世,是郑观应救时自强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指南和推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韬 郑观应 《易言》跋 《盛世危言》 《弢园文录外编》
下载PDF
从《敦煌变文集》“V+(X)+了”中的“V”看“了_1”“了_2”的产生 被引量:1
19
作者 岳秀文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3期156-160,共5页
"了1"的形成是一种合力的结果,从"V+了"后添宾,从"V+O+了"前移,"V+O+了"中"了"的句法位置,相关句法结构的影响等都可能导致"了"的虚化。考察《敦煌变文集》中的"V+(... "了1"的形成是一种合力的结果,从"V+了"后添宾,从"V+O+了"前移,"V+O+了"中"了"的句法位置,相关句法结构的影响等都可能导致"了"的虚化。考察《敦煌变文集》中的"V+(X)+了",其中的"V"的不同类型影响到了1的产生方式。在吴福祥(1998)的分类基础上,我们认为还应该考虑动词的及物性,"了"首先是在"Vi瞬间+了"组合中发生虚化的。"了1""了2"都是从表"终了、完结"义的动词"了"发展而来,但从事态助词"了s"到"了2"的演变过程和"了s"的功能研究还有待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变文集》 了1 了2
下载PDF
《龙文鞭影》文化传播中的编辑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卫芬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36,共3页
在《龙文鞭影》的文化传播过程中,编辑主体担任着重要的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从文化选择、文化整合到文化传播,这些具体的编辑活动均是在编辑主体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龙文鞭影》文化传播中编辑主体思想指导下的编辑策略表现在四个方面... 在《龙文鞭影》的文化传播过程中,编辑主体担任着重要的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从文化选择、文化整合到文化传播,这些具体的编辑活动均是在编辑主体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龙文鞭影》文化传播中编辑主体思想指导下的编辑策略表现在四个方面:教育蒙童的编选原则,传承文化的编辑意图,音韵和谐的编辑体例,情节生动的故事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文鞭影》 文化传播 编辑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