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朝词臣北朝客”——陈隋间入北的南方文人及其文学活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51,共10页
公元6世纪末叶,伴随着杨隋政权对南方的两次政治军事斗争胜利,大量南方文人由南入北,进入关中政权。其中,柳!等后梁文人的入关,继王褒、庾信等人之后再次加强了南朝文学在关中的优势地位,成为南北文学合流的重要一环。而陈代文人借鉴了... 公元6世纪末叶,伴随着杨隋政权对南方的两次政治军事斗争胜利,大量南方文人由南入北,进入关中政权。其中,柳!等后梁文人的入关,继王褒、庾信等人之后再次加强了南朝文学在关中的优势地位,成为南北文学合流的重要一环。而陈代文人借鉴了前代文人的经验教训,以其文学积极依附于关陇勋贵,参与学术文化活动,在隋唐之际致身通显。江总则以其南北流寓的悲剧命运、脆弱忧伤的文学形象,成为六朝文人在后代的典型记忆。从文人流动的视角来观察南北朝隋唐之际的历史运动,文学艺术上的"南朝化"趋势很明显,南朝文学优势地位的取得有其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 江总 南朝文学 北朝文学 “南朝化”
下载PDF
《维摩诘经讲经文》新校 被引量:4
2
作者 项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2,共5页
《敦煌变文集》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敦煌变文的研究。1997年出版的《敦煌变文校注》是迄今录文最可靠、内容最丰富、校注最精当的变文全辑本。本文对其中几篇《维摩诘经讲经文》提出若干补校意见。
关键词 敦煌变文 《维摩诘经讲经文》 校注
下载PDF
白族说唱文学的类型及起源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董秀团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3-27,共5页
白族的说唱文学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史诗类说唱、本子曲说唱、大本曲说唱,三者之间存在继承和演进的关系。白族说唱文学的源头应该追溯到白族古老的民间叙事传统,同时,在白族说唱文学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又受到了俗讲、变文等中国传统... 白族的说唱文学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史诗类说唱、本子曲说唱、大本曲说唱,三者之间存在继承和演进的关系。白族说唱文学的源头应该追溯到白族古老的民间叙事传统,同时,在白族说唱文学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又受到了俗讲、变文等中国传统讲唱文学形式及其子孙说话、宝卷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唱文学 白族 本子曲 大本曲 俗讲 变文
下载PDF
“跑”字小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念波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88-90,共3页
"跑"字二音二义,阳平páo表兽足刨地,上声pǎo意为"急走"。音义分别,本不该相混。然今人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见了"虎跑泉"便念"虎pǎo泉",此种误读之普遍,反映了我们语音史... "跑"字二音二义,阳平páo表兽足刨地,上声pǎo意为"急走"。音义分别,本不该相混。然今人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见了"虎跑泉"便念"虎pǎo泉",此种误读之普遍,反映了我们语音史、词汇史研究在"跑"字上的缺位,以致诸多大型权威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普遍失误。阳平表兽足刨地之"跑",是早在汉代产生的老词,上声之意为"急走"pǎo,是晚至元代才出现的一个新词。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也会直接影响到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文学史的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字 《边将》诗 权威字词典 平仄格律
下载PDF
关于1572超新星的一条新史料
5
作者 乔晓华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3年第2期87-89,共3页
本文对明代孙承恩《文简集》中"星变"一诗的内容和科学性进行了研究,证明"星变"诗中描述的天象实际上是1572超新星。因为这颗超新星出现在孙承恩去世后,所以"星变"诗的作者不可能是孙承恩本人。
关键词 文简集 超新星 明代
下载PDF
汴河——华夏历史上最早的“江”水
6
作者 韩鹏 《开封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25-32,共8页
中国历来有江、河、淮、济"四渎"之说,一般人都将"四渎"之一的"江"认做"长江"。可是,当我们结合开封人文历史对"江"进行研究时发现:"江"在上古时期并非指"长江"... 中国历来有江、河、淮、济"四渎"之说,一般人都将"四渎"之一的"江"认做"长江"。可是,当我们结合开封人文历史对"江"进行研究时发现:"江"在上古时期并非指"长江"。它被先人排在"四渎"之首绝不是偶然的,原因就在于它在养育、繁衍、传承华夏民族及其人文历史方面,有着河、淮、济"三渎"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和历史贡献。"江水"的主要流域,不仅是炎黄二帝生长、称帝、建都的地方,还是商代之前的统治者称帝称王、建都城的地方,即昆仑山"中央之国"的核心地区。"江水"流域比"黄河"流域的人文历史更早,地理上更接近华夏民族和华夏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深厚、独特的华夏历史文化资源。"鸿沟"、"汴河"文化比"江"文化晚了数千年之久,它们是"江"文化的直系传承者。当我们大力发掘"鸿沟"、"汴河"文化并申报这一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江"文化是"鸿沟"、"汴河"文化的鼻祖这一华夏人文历史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沟 汴河 黄帝 昆仑山 华夏历史
下载PDF
《历代名画记》“国初二阎”句句读辨正——兼论张彦远“渐变所附”说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剑滨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3-140,共8页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山水树石》篇是研究晋唐山水画史的基础文献,其中"国初二阎,擅美匠学,杨、展精意宫观,渐变所附"一句广为征引,影响颇深。然此句在断句上的失当,既导致文本歧义,且"擅美匠学"亦不合...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山水树石》篇是研究晋唐山水画史的基础文献,其中"国初二阎,擅美匠学,杨、展精意宫观,渐变所附"一句广为征引,影响颇深。然此句在断句上的失当,既导致文本歧义,且"擅美匠学"亦不合古语构词规则,进而影响了对"渐变所附"说的理解。滕固与许祖白"国初二阎擅美,匠学杨展,精意宫观,渐变所附"的句读,不仅文意通畅明白,文辞也工整合理,惜二者均未加申论,以致鲜有采用;而"渐变所附"的释读,亦非画史通常理解的"逐渐把树石(或山水)从宫观(或人物)画背景中独立出来",应指"逐渐改变了附于宫观的树石的画风画法"。基于句读辨正的文本释读,为晋唐之际山水画演变轨迹提供新的观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擅美匠学” “渐变所附” 山水画史
原文传递
赵抃知江原县事迹钩沉
8
作者 王瑞来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0-141,159,160,共14页
与“包青天”齐名,被誉为“铁面御史”的北宋名臣赵抃,曾四度入蜀任官,与四川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赵抃初次入蜀担任江原知县,传世文献没有集中记载,今人研究亦过于简略。然而,根据赵抃本人的诗文以及现存文献,可以从入蜀、施政、交... 与“包青天”齐名,被誉为“铁面御史”的北宋名臣赵抃,曾四度入蜀任官,与四川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赵抃初次入蜀担任江原知县,传世文献没有集中记载,今人研究亦过于简略。然而,根据赵抃本人的诗文以及现存文献,可以从入蜀、施政、交游等几个层面,对赵抃担任江原知县期间的事迹,应当能够做出较为全面且详细的考述,并可以订正文献记载中的一些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抃 江原 施政 交游 罨画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