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河清兵考论 被引量:6
1
作者 淮建利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36,共9页
河清兵是北宋时期厢军中规模最大的一支水利专业兵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堤埽,其主要职责是黄河防汛、抢险以及埽岸、堤防等相关的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在汴河沿线也分布着河清兵,承担汴河的堤防维护和河道疏浚工役。河清兵的设立及其... 河清兵是北宋时期厢军中规模最大的一支水利专业兵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堤埽,其主要职责是黄河防汛、抢险以及埽岸、堤防等相关的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在汴河沿线也分布着河清兵,承担汴河的堤防维护和河道疏浚工役。河清兵的设立及其在治河工役中广泛使用,改变了汉唐以来主要是用民力进行水利建设和水患防治的做法,不仅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而且还强化了封建政府兴修水利这一基本职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宋变革之际政府履行职能方式的变化。北宋时期的河清兵还有种种治河以外的役使,如修城、守备、运输以及官府的其他役使,甚至还存在官员私役河清兵的现象,妨碍了河清兵防汛抢险、修护堤防的本职作用的发挥。河清兵来源于破产失业的社会群体和罪犯,本身就和宋朝统治者存在着尖锐对立,沉重的劳役负担、险恶的工作环境和官僚的勒索,又引起了他们的反抗,这就从根本上削弱了河清兵防治水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河清兵 埽兵 水利 黄河 汴河
下载PDF
唐宋汴河的变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井红波 杨钰侠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7-31,共5页
唐宋汴河经历了由盛转衰、废而复通、最终堙废的变迁过程。导致其变迁的因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根本原因是黄河泥沙的长期侵袭和改道北流,战乱中以水代兵又加剧了它的淤废程度。汴河的变迁一方面阻遏了黄河的南泛,改变了淮北地貌,淤... 唐宋汴河经历了由盛转衰、废而复通、最终堙废的变迁过程。导致其变迁的因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根本原因是黄河泥沙的长期侵袭和改道北流,战乱中以水代兵又加剧了它的淤废程度。汴河的变迁一方面阻遏了黄河的南泛,改变了淮北地貌,淤泥用以肥田改土,分洪排涝保障了黄河安流;另一方面又导致土地的沙化、盐碱化,破坏了正常水系,淤塞了湖泊,致使流域经济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汴河 古河道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水溃遗迹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隆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72,共8页
水溃遗迹是近年来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最新发现之一,对于今天的运河申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水溃遗迹位于古代中原地区著名湖泊———圃田泽范围之内。圃田泽是隋唐大运河郑州—开封段用于调节水量的天然水柜。水溃... 水溃遗迹是近年来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最新发现之一,对于今天的运河申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水溃遗迹位于古代中原地区著名湖泊———圃田泽范围之内。圃田泽是隋唐大运河郑州—开封段用于调节水量的天然水柜。水溃遗迹对于研究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即汴河)河道有较为重要的价值,该遗迹的发现证明唐宋汴河河道应在其北20华里左右,而水溃遗迹东侧的古河道应为明清贾鲁河故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大运河 汴河 水溃遗迹 圃田泽
下载PDF
新汴河宿州市段水质污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其华 《宿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2期63-64,共2页
本文对新汴河1980~2000年水质资料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90年代以来,新汴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污染类型属以氨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等为主要污染物的有机污染。污染原因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工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新汴河污... 本文对新汴河1980~2000年水质资料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90年代以来,新汴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污染类型属以氨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等为主要污染物的有机污染。污染原因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工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新汴河污染是严重的,应尽早采取措施,抓紧治理河水污染,对改善宿州市环境、提高河水质量、保障居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汴河 水污染 分析
下载PDF
北宋时期汴河的治理及其漕运管理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春迎 《开封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通济渠是隋代开通的大运河的中段,它由汴河故道改造而成。大运河开通之后,汴河恢复了通航功能,并延续了500余年,成为维持中原政治中心和江南经济重心联系的大动脉。北宋时期,一方面加强对汴河的治理,一方面加强对汴河漕运的管理,保证了... 通济渠是隋代开通的大运河的中段,它由汴河故道改造而成。大运河开通之后,汴河恢复了通航功能,并延续了500余年,成为维持中原政治中心和江南经济重心联系的大动脉。北宋时期,一方面加强对汴河的治理,一方面加强对汴河漕运的管理,保证了汴河漕运的正常运行。北宋时期是汴河漕运历史上的巅峰时期,汴河堪称都城东京乃至整个大宋王朝的生命保障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汴河 治理 漕运 管理
下载PDF
《清明上河图》的绘画艺术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景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7-58,共2页
“清明上河图”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致而生动地描绘了北宋汴京以汴河为中心的繁荣社会生活面貌,充分显示了画家张择端的高超技艺。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绘画 艺术 散点透视
下载PDF
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虹桥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光 刘东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86-88,共3页
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所绘之虹桥 ,是我国古代桥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座。作者通过留存史料 ,从建构、美学、力学等方面对虹桥作了详细的调查与考证 ,以有力的证据说明我国桥梁技术在历史长河中的完整性及广泛性。在世界桥梁史中 ,... 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所绘之虹桥 ,是我国古代桥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座。作者通过留存史料 ,从建构、美学、力学等方面对虹桥作了详细的调查与考证 ,以有力的证据说明我国桥梁技术在历史长河中的完整性及广泛性。在世界桥梁史中 ,我国北宋年间的这一虹桥也一直独领风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中国 力学 建构 张择端 历史 作者 宋人 古代桥梁 史料
下载PDF
北宋“导洛通汴”考略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红 周志贞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48-51,共4页
沟通北宋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的汴渠,是北宋朝廷的运输大动脉和生命线。为了确保汴渠的正常航运,北宋人曾作出不懈的努力,他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治汴的首要问题是治沙,而就当时生产力水平和治河技术来讲,他们还无力解决这一问题。导洛... 沟通北宋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的汴渠,是北宋朝廷的运输大动脉和生命线。为了确保汴渠的正常航运,北宋人曾作出不懈的努力,他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治汴的首要问题是治沙,而就当时生产力水平和治河技术来讲,他们还无力解决这一问题。导洛通汴工程的开通使汴渠避开了黄河不利因素的干扰,尽管受到洛河水暴涨暴落的影响有些不尽人意,但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益,开创了中国运河史上以水治沙的先河,发明并应用了复闸和水柜济运等工程技术,这些都为明清时期黄河的治理尤其是京杭大运河的畅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导洛通汴 汴渠
下载PDF
《清明上河图》虹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建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2-74,82,共4页
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汴河虹桥之形成、定型过程做了考察,同时,做为拱桥完整"制度"之一部分,还对桥头两侧高杆的性质做了推测.通过这样的工作,期望能够补充前人在相关研究中的不足.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北宋东京 汴河 虹桥 表木
下载PDF
略论北宋汴河漕运的维护与管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昊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76-79,共4页
汴河漕运在北宋的漕运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北宋政府从河道的维护治理与漕运的制度管理两个方面解决汴河漕运存在的问题,保证汴河漕运的有效运行。北宋末期,由于在汴河治理方面的懈怠与漕运管理方面的失误,使得汴河漕运不断被破坏,逐渐失... 汴河漕运在北宋的漕运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北宋政府从河道的维护治理与漕运的制度管理两个方面解决汴河漕运存在的问题,保证汴河漕运的有效运行。北宋末期,由于在汴河治理方面的懈怠与漕运管理方面的失误,使得汴河漕运不断被破坏,逐渐失去其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汴河 汴河治理 漕运管理
下载PDF
黄河与运河的纠葛:《梦溪笔谈》与运河事迹札记
11
作者 王健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113-120,共8页
黄河与运河密切相关,黄河对于运河就是唇齿相依、利弊相伴的双刃剑。这种状况不但在明清时期表现突出,北宋就已经存在。北宋以开封为都,实施引黄济运,使汴河成为地上河,极大影响了汴河航运功能的发挥,需要巨额费用加以治理。北宋各时期... 黄河与运河密切相关,黄河对于运河就是唇齿相依、利弊相伴的双刃剑。这种状况不但在明清时期表现突出,北宋就已经存在。北宋以开封为都,实施引黄济运,使汴河成为地上河,极大影响了汴河航运功能的发挥,需要巨额费用加以治理。北宋各时期,汴河漕运功能应该是不一样的,需要动态研究。沈括《梦溪笔谈》提供了珍贵资料,使我们对汴河的地上悬河状况、形成原因、治理情况、工程质量等有所了解。这对动态研究唐宋运河,客观评价唐宋运河的历史作用及其与唐宋帝国盛衰间的关系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运河 汴河 唐宋 《梦溪笔谈》
下载PDF
论卞之琳的小说创作——“延安小说”视野中的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包中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2期76-82,共7页
"延安小说"视野中考察卞之琳的小说创作,可见其小说内在的思想演变轨迹。卞之琳在"延安小说"语境中的短篇小说由单纯乐观开始生发了新的主题。《山山水水》放弃了单纯反映现实的视角,以他去延安之前的思想准备作为... "延安小说"视野中考察卞之琳的小说创作,可见其小说内在的思想演变轨迹。卞之琳在"延安小说"语境中的短篇小说由单纯乐观开始生发了新的主题。《山山水水》放弃了单纯反映现实的视角,以他去延安之前的思想准备作为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点。在《山山水水》中通过自语和对话思考了"延安小说"语境的功能和意义,进而观照人物、邦国和社会的历史和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之琳 “延安小说” 《山山水水》
下载PDF
地理空间区位与开封兴衰变迁研究
13
作者 朱军献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6-151,共6页
在开封自南宋以来的变迁历程中,因中原地区地理空间区位形势所造成的频繁战患直接导致开封城市的破坏与衰落,更重要的是开封在黄河泛滥区中所处的地理中心位置,不仅使开封周边地区土壤严重沙化,而且还在堰塞其水运河道的同时,也使其失... 在开封自南宋以来的变迁历程中,因中原地区地理空间区位形势所造成的频繁战患直接导致开封城市的破坏与衰落,更重要的是开封在黄河泛滥区中所处的地理中心位置,不仅使开封周边地区土壤严重沙化,而且还在堰塞其水运河道的同时,也使其失去了成为现代铁路交通枢纽的机会。区域环境因素发生的重要改变导致中原地区区域政治中心在建国初从开封迁离,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自由流动程度的加强,更多的发展资源向邻近的郑州集聚,也造成开封经济发展的弱势。但随着国家及河南省政府利用开封地理空间区位形势所实施的"郑汴一体化"等当代发展策略的介入,开封将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下降趋势而实现复兴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地理空间区位 黄河泛滥 土壤沙化 郑汴一体化 开封市
下载PDF
北宋运河走向与政治、经济中心转移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卓然 梁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34-136,共3页
古代开挖大运河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沟通,这也无形中影响了运河的走向。北宋运河走向的变化,与当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日渐分离,政治、经济中心向东、向南的转移有关。北宋运河也成为大运河历史走向从"弓... 古代开挖大运河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沟通,这也无形中影响了运河的走向。北宋运河走向的变化,与当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日渐分离,政治、经济中心向东、向南的转移有关。北宋运河也成为大运河历史走向从"弓背"向"弓弦"转变的过渡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汴河 经济中心 运河
下载PDF
从《清明上河图》浅谈世俗化艺术的积极社会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飞鹏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1-92,共2页
本文以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作为世俗化艺术作品的代表,通过对其画面细节的分析,摒弃陈旧的思想意识,打破“雅”等于美,“俗”等于丑的传统观念,树立“雅”、“俗”并举,两者辩证统一的观念,重新审视世俗化艺术形式,发掘其积极意义。
关键词 世俗化 艺术形式 《清明上河图》
下载PDF
沈从文创作心理三部曲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爱文 黄彩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3-27,共5页
沈从文家世的衰落和在社会(主要是在北京)遭到的拒绝使他产生了自卑心理,在摆脱自卑的重负和与城市搏斗的过程中,他形成了“乡下人”的审美立场,构建了城乡异趣的文学世界,从而使自己获得了自尊,达到了生命中的“高峰体验”,进而达到超... 沈从文家世的衰落和在社会(主要是在北京)遭到的拒绝使他产生了自卑心理,在摆脱自卑的重负和与城市搏斗的过程中,他形成了“乡下人”的审美立场,构建了城乡异趣的文学世界,从而使自己获得了自尊,达到了生命中的“高峰体验”,进而达到超越自卑的境界,成了“自我实现的人”。在心理的迁移过程中,沈从文的创作呈现了三部曲:感伤/回忆—嘲讽/抒情—白描/写实。在此基础上,《边城》意蕴、《长河》残卷也有了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自卑 超越 《边城》 《长河》
下载PDF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历史考述 被引量:5
17
作者 鲍君惠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18,共11页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全长约19公里,始于公元前360年开凿的鸿沟水道,是古代黄淮平原沟通黄河与淮河、长江的水路交通网中的重要一段。隋唐时期,郑州段运河西连洛阳通长安,东接淮河达杭州,位居大运河的中心。北宋时期,郑州段运河作为...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全长约19公里,始于公元前360年开凿的鸿沟水道,是古代黄淮平原沟通黄河与淮河、长江的水路交通网中的重要一段。隋唐时期,郑州段运河西连洛阳通长安,东接淮河达杭州,位居大运河的中心。北宋时期,郑州段运河作为汴河上游,直通国都开封,在国家漕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蒙元时期,因黄河泛滥而开凿的贾鲁河,沟通了黄淮水系,郑州段运河成为贾鲁河一部分,在元明清时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郑州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现为郑州市一条重要的排涝河和景观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 郑州 鸿沟 通济渠 汴河 贾鲁河
下载PDF
北宋汴河水运述论
18
作者 孙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9-31,共3页
北宋汴河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息息相关,却并非总是相宜。宋都汴梁不断进行的开发建设,地质地形的局限,都加重了汴河的淤塞。为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北宋政府不断完善以汴河为主的水运网,通过设置提举汴河堤岸司、河防兵等,起到了... 北宋汴河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息息相关,却并非总是相宜。宋都汴梁不断进行的开发建设,地质地形的局限,都加重了汴河的淤塞。为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北宋政府不断完善以汴河为主的水运网,通过设置提举汴河堤岸司、河防兵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后继统治者疏于维护,以致金蒙元时期,汴河的水运价值不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汴河 汴梁
下载PDF
黄洛汴水运与北宋东京能源安全探析
19
作者 柴国生 何金龙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8-73,共6页
北宋都城东京能源供给倚重汴河。北宋前期引黄入汴,冬春停运疏浚河道,又因气候变化造成大雪严寒天气频仍,严重影响东京能源供给,加剧供需矛盾,引发燃料荒,而百姓薪粮储备有限,因而数次致人畜大量冻饿而死。为保障东京能源安全,北宋朝廷... 北宋都城东京能源供给倚重汴河。北宋前期引黄入汴,冬春停运疏浚河道,又因气候变化造成大雪严寒天气频仍,严重影响东京能源供给,加剧供需矛盾,引发燃料荒,而百姓薪粮储备有限,因而数次致人畜大量冻饿而死。为保障东京能源安全,北宋朝廷导洛通汴,保障汴河四季畅通;推广利用煤炭,繁荣燃料贸易,增加燃料供给;建立燃料常平仓,增加储备,提升赈灾备荒能力。这些措施较好缓解了东京能源供需矛盾,避免了人畜冻饿而死状况的再发生,保障了东京发展繁荣的能源供给。对于今天城市能源安全保障,北宋朝廷的相关措施仍不失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东京 能源安全 黄河 汴河 水运
下载PDF
郑汴洛沿黄旅游资源带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艳娜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93-97,共5页
本文对郑汴洛沿黄旅游资源带进行了旅游资源的类型归类和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对旅游资源带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提供了旅游资源带形成的物质基础,两种文化区的相互融合提供了旅游资源带形成的社会基础,古代城市... 本文对郑汴洛沿黄旅游资源带进行了旅游资源的类型归类和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对旅游资源带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提供了旅游资源带形成的物质基础,两种文化区的相互融合提供了旅游资源带形成的社会基础,古代城市选址的风水理论为在此建都提供了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汴洛 沿黄旅游资源带 人文旅游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