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期长江口南支扁担沙洲演变特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华凯 程和琴 +1 位作者 颜阁 滕立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39,共7页
河口沙洲演变直接关系到港口设施和航运的安全,河口沙洲治理是航道整治的关键。基于近30年来长江口南支历史水深数据资料,分析了扁担沙洲的演变过程及特征。结合多波束数据,进一步讨论了扁担沙洲的演变对周边河床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 河口沙洲演变直接关系到港口设施和航运的安全,河口沙洲治理是航道整治的关键。基于近30年来长江口南支历史水深数据资料,分析了扁担沙洲的演变过程及特征。结合多波束数据,进一步讨论了扁担沙洲的演变对周边河床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986-2015年扁担沙洲-2 m和-5 m等深线以内的面积基本不变,0 m等深线以上沙体在2002年后快速增长,沙洲体的质心下移。南北港分流口工程的修建,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其向下游延伸。1998-2013年南支河段槽冲滩淤,主槽冲刷下泄泥沙是扁担沙洲淤积量增大的重要泥沙来源。扁担沙洲的淤积量增大不仅抑制南支主槽与新桥水道的水量交换,也造成南支河槽深泓线的摆动。扁担沙洲的南移是加剧南北港分流口新浏河沙滩头局部冲刷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扁担沙洲 发展趋势 南支水道
下载PDF
1861—1953年长江口南支冲淤状况重建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威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8,67,共8页
本研究基于GIS技术构建网格体系,处理三份近代实测海图汇编资料,重建了长江口南支河段(徐六泾口-吴淞口)1861-1953年期间的冲淤强度及其分布,基本理清了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现代观测制度确立前研究区内河槽冲淤状况及变化过程,19... 本研究基于GIS技术构建网格体系,处理三份近代实测海图汇编资料,重建了长江口南支河段(徐六泾口-吴淞口)1861-1953年期间的冲淤强度及其分布,基本理清了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现代观测制度确立前研究区内河槽冲淤状况及变化过程,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南支处于强烈冲刷阶段,至20世纪中期冲淤大体平衡而略有淤积;其中≤3m和≥10m水域的冲淤变化状况最为明显。今南支航道体系的形成是在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自然冲淤基础上进行人工整治的产物。在重建冲淤状况的基础上,对崇明县城南侧扁担沙——南丰沙的变迁过程进行重建,以此为例探讨了典型河槽断面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南支 冲淤 扁担沙 南丰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