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History
1
作者 QIU Defeng QUAN Xiaojie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20年第10期640-648,共9页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education is actually a history of the change of media technolog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different periods of media technology have different forms of education.As th...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education is actually a history of the change of media technolog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different periods of media technology have different forms of education.As the two core elements of education,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re also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technology.With the continuous emergence of new media,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the curriculum has experienced the change from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subject knowledg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y and core literacy;from static,paper-based,single to dynamic,online and network-based curriculum form;from fixed,unified,limited to personalized,unlimited and open curriculum change is tolerated.Teaching has also experienced two major changes: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forms and the adjustment of teaching subject role.In order to actively cat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ety,the futur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should focu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key abilities in the 21st century;focus on improving the“thre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cy”education;and strengthen the humanistic care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a histo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RRICULUM TEACHING paradigm change
下载PDF
Life Cycle-Stages in History of Tourism in the Republic of Macedonia
2
作者 Nikola V. Dimitrov 《Journal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7年第5期173-188,共16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rough identified stages of the life cycle (TALC) model. Many of the major destinations in the world have a far longer history and go throug...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rough identified stages of the life cycle (TALC) model. Many of the major destinations in the world have a far longer history and go through various successive cycles with different phases.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the case of Macedonia, as a Balkan mainland tourist destination.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data sources for an extended period. The article shows the life cycle of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in combination and adaptation of new TALC model that matches regulation theories and the Ford paradigm of global model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of mass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Finally, the paper suggests and recommends practical advice aimed at motivating key players in the formation of economic policy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 cycle TALC model history of tourism regulation theories Ford paradigm MACEDONIA
下载PDF
William Morris Davis: Father of Geomorphology or Father of Geology’s Unrecognized Paradigm Problem
3
作者 Eric Clausen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23年第6期579-597,共19页
An often unrecognized problem is the geology and glacial history paradigm’s inability to explain topographic map drainage system and erosional landform evidence, which means geology research studies rarely address th... An often unrecognized problem is the geology and glacial history paradigm’s inability to explain topographic map drainage system and erosional landform evidence, which means geology research studies rarely address that type of topographic map evidence. The problem originated in the late 19<sup>th</sup> century with William Morris Davis who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father of geomorphology and was one of the first geologists to interpret what in the late 19<sup>th</sup> century were newly available topographic maps. An 1889 Davis paper describes selected drainage system evidence observed on an advance copy of the 1890 Doylestown (Pennsylvania) topographic map and an 1892 Ward paper written after discussions with Davis describes additional selected drainage system evidence seen on the same map. Both papers fail to mention the majority of the Doylestown map’s drainage system features including most barbed tributaries, asymmetric drainage divides, and through (dry) valleys crossing major drainage divides. Had Davis used all of the map’s drainage system and erosional landform evidence he should have recognized the map evidence shows headward erosion of an east-oriented Neshaminy Creek valley captured southwest-oriented streams which headward erosion of the south-oriented Delaware River valley and its east-oriented tributary Tohickon Creek valley had beheaded.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Davis chose not to alert future investigators that Doylestown topographic map evidence did not support his yet-to-be-published Pennsylvania and New Jersey erosion history interpretations and instead Davis proceeded to develop and promote erosion history interpretations which the map evidence did not supp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ylestown Topographic Map Drainage Systems Geology paradigm history of Geology Robert DeCourcy Ward Topographic Map Interpretation
下载PDF
Intellectual Narration:Restoration of the Emotional Criticism “Paradigm” and the Artistic Media “Style”
4
作者 Deng Chuanju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1-265,共5页
Intellectual narration has long been the emotional propos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and it is also the basis of the western rational narration.With the tendency of the artistic media,the absence of id... Intellectual narration has long been the emotional propos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and it is also the basis of the western rational narration.With the tendency of the artistic media,the absence of identity of the intellectual has already become a new problem f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narratology research.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restoration routes such as subject,aesthetics,transmission,society and so on,and discuss the modern Chinese emotional history and the ancient Chinese emotional history,the historical value and popularization function of the artistic media style,based on which it puts forward the intellectual narrative art critic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风格 媒体 情绪 知识分子 历史价值 情感 中国 LEM
下载PDF
A retrospective view o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in XX-XXI
5
作者 Vladislav Sergeyevich Olkhovsky 《Natural Science》 2010年第3期228-245,共18页
The presented paper is dedicated to a new ret-rospective view o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in XX-XXI cc, partially including the sci-ence philosophy (mainly, the problems of the scientific realism, i.e. the cor... The presented paper is dedicated to a new ret-rospective view o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in XX-XXI cc, partially including the sci-ence philosophy (mainly, the problems of the scientific realism, i.e. the correspondence of science to reality) and also a novel scheme for different classes of sciences with different ob-jects and paradigms. There are analyzed the chosen “great” and “grand” problems of phys-ics (including the comprehens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with a recently elaborated new chapter, connected with time as a quantum obs- ervable and time analysis of quantum processes) and also of natural sciences as a whole. The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interpretation questions and slightly to the aspects, inevi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world- views of the res- earchers (which do often constitute a part of the interpretation ques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ENCE history SCIENCE realism paradigm PROBLEM of interpretation and comprehens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the WAVE-FUNCTION collapse the Einstein-Podolsky-Rosen paradox TIME as a QUANTUM observable canonically conjugated to energy maximal hermitian TIME operator TIME analysis of QUANTUM processes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s and biology PROBLEM of origin of biologic life REDUCTIONISM cosmologic PROBLEM Big Bang anthropic principle
下载PDF
美国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美学范式与谱系
6
作者 李松 陈国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140,159,160,共16页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思想多元,成就斐然。其书写路径最具代表性的是夏志清的新批评美学、许芥昱的政治美学以及王德威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不同时期美学范式的变迁反映了中美关系变迁、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冲击以及...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思想多元,成就斐然。其书写路径最具代表性的是夏志清的新批评美学、许芥昱的政治美学以及王德威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不同时期美学范式的变迁反映了中美关系变迁、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冲击以及汉学史的内在流变等诸多因素。内外因素交织的历史语境生成了文学性历史与历史性文学的辩证以及解构主义思路。通过考察三位华裔学者不同的美学范式与交叉谱系,可以更好地揭示美国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整体脉络,为国内文学史研究提供互鉴与交流的跨文化阐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美学范式 文学史谱系
下载PDF
如何看待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
7
作者 姜广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是学界最早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思想资料的著述,曾长期引领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中国思想通史》不应该预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但... 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是学界最早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思想资料的著述,曾长期引领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中国思想通史》不应该预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但古往今来的学者研究思想史或哲学史皆会预设理论框架。而且以今日视角看,《中国思想通史》仍然具备知识的“含金量”和理论的“含金量”,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种“含金量”虽然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但也具备历久弥新的永恒性。另外,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思想通史》对唯物、唯心分析工具的使用是严格把握分寸、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不能将唯物、唯心分析工具泛化、绝对化的错误归咎于《中国思想通史》所开创的学术范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外庐 《中国思想通史》 范式 学术价值
下载PDF
HUL视角下中国近现代公寓建筑遗产谱系研究
8
作者 肖竞 齐才砚 +2 位作者 谢嫣然 李若晨 曹珂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9,共10页
建筑遗产谱系研究对于城乡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中国近现代历史公寓是一种特殊的建筑遗产类型,其与中国近现代国家、城市发展历史背景紧密关联,具有城市历史景观属性。以谱系视角切入公寓建筑遗产研究,借鉴城市历... 建筑遗产谱系研究对于城乡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中国近现代历史公寓是一种特殊的建筑遗产类型,其与中国近现代国家、城市发展历史背景紧密关联,具有城市历史景观属性。以谱系视角切入公寓建筑遗产研究,借鉴城市历史景观理论,建构了以建筑功能类型和历史范型关联解析为研究路径,以时期划分、语境解析、特征识别、谱系建构为研究步骤,以建筑属性特征3要素(区位条件、权属主体、称谓方式)和形态特征3要素(空间组织、形体轮廓、装饰细部)为研究要素的城市建筑遗产谱系研究方法。通过多样区、多时段关联解析,梳理、识别出1840年—1980年间中国公寓建筑建造的历史语境、多元特征和时代价值,并据此建构出以住宅、宿舍、旅社3大类及其9亚类、18小类功能类型和以开埠通商、民族革命、抗战斗争、解放建国初、人民公社与三线建设5阶段22类历史范型为类属坐标的中国近现代公寓建筑遗产谱系。相关方法、结论可为城市建筑遗产谱系研究和公寓建筑遗产保护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历史 近现代建筑 公寓建筑 遗产谱系 历史范型 城市历史景观
下载PDF
经验、方法与情感动力: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史探寻——兼评《中国教育社会学百年:学科、学术与学问》
9
作者 周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25-30,共6页
从学科史入手探寻中国教育社会学百年发展历程,既要在身为教育社会学学子的学科情结与学科发展责任感基础上形成情感动力,又要在古今中外的学科史视野中梳理学科发展的百年历史经验,回溯教育社会学学科的问题意识,关注学科性质、方法论... 从学科史入手探寻中国教育社会学百年发展历程,既要在身为教育社会学学子的学科情结与学科发展责任感基础上形成情感动力,又要在古今中外的学科史视野中梳理学科发展的百年历史经验,回溯教育社会学学科的问题意识,关注学科性质、方法论、研究对象等学科基本问题,追问中国教育社会学还能以何种新的学术研究范式立足于世。《中国教育社会学百年:学科、学术与学问》一书,不仅率先从“教育社会学学科论”的学科史分析视野对“中国教育社会学的百年历程”展开视野广阔、学科问题明确的深入探寻,揭示了系列重要的学术发展史实与问题,而且其背后的学科史建构经验、方法与情感动力,也能为怎样围绕贯穿古今的学术问题展开中国教育社会学百年研究提供先锋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社会学 学科史 学科基本问题 研究范式 学术问题
下载PDF
世界历史进程中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及范式建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波 赵宬斐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6,共7页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自“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以来,现代化表现出西方式、苏联式、混合式、东亚式等多样化的范式。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相互激荡、叠加共振的时空维度中出场,在中国...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自“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以来,现代化表现出西方式、苏联式、混合式、东亚式等多样化的范式。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相互激荡、叠加共振的时空维度中出场,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探索的实践中系统性建构起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范式,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创新逻辑和全新图景。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历史逻辑的统摄性中获得了因果性和必然性,重塑了世界文明新格局,引领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范式建构
下载PDF
范式转换视域下的出版学发展简史与学科定位
11
作者 方卿 丁靖佳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4,共10页
从范式转换视域出发,在简述范式和范式转换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出版学研究范式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寄生于古典文献学时期的出版研究、融入营销学时期的出版学和依附于传播学时期的出版学,并提出未来出版学研究应当通过批判性继承与创新... 从范式转换视域出发,在简述范式和范式转换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出版学研究范式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寄生于古典文献学时期的出版研究、融入营销学时期的出版学和依附于传播学时期的出版学,并提出未来出版学研究应当通过批判性继承与创新、内部横向整合和外部融合拓展等路径构建多元的出版学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学 出版史 研究范式 范式转换
下载PDF
范式的转向:党内法规党外效力证成范式的学说演进及其反思
12
作者 王建芹 陈思羽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20-131,共12页
学界对党内法规党外效力证成范式的发展,经过了间接影响论、宪制逻辑论、社会系统论和党政关系论四重范式的转向。无论何种进路,在理论供给侧均无法满足证成的需求,或与党内法规实践相脱节,或存在逻辑上的矛盾,或在证成性、说服性与方... 学界对党内法规党外效力证成范式的发展,经过了间接影响论、宪制逻辑论、社会系统论和党政关系论四重范式的转向。无论何种进路,在理论供给侧均无法满足证成的需求,或与党内法规实践相脱节,或存在逻辑上的矛盾,或在证成性、说服性与方法科学性上有待商榷。文章总结反思了不同进路的优缺点,认为只有从党内法规生长的本土逻辑与自我指向中才能建构一套符合党内法规党外效力证成需求的理论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党外效力 正当性 证成范式 学说史
下载PDF
何以可能,何以实现:论概念史范式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3
作者 李冉 郭小凡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95,共12页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将概念史范式引入该学科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就应用可行性而言,该范式的适用条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典型特征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处于由社会实践...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将概念史范式引入该学科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就应用可行性而言,该范式的适用条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典型特征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处于由社会实践变革引起概念巨变的“鞍形期”之中。就必要性而言,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离不开对于概念形成充分的理论认知、通过历史研究彰显学科厚度、经由概念史范式揭示术语革命精神。应当主要在学科本体概念、基础理论概念、学科重要概念这三个论域内展开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更好地应用概念史范式,应当在加强与唯物史观的融合中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规制作用、在加快对相近学科的借鉴中形成合乎自身定位的方法与策略、在加深对同类概念的集成中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史 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下载PDF
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14
作者 杨玉蝶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14,共6页
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资料,包括族谱、碑刻、契约、账本、日记、书信、唱本、剧本、赋役文书、礼仪文书、诉讼文书、堪舆书、医药书等,是对民间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相较于官方制书、正史以及文人文集... 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资料,包括族谱、碑刻、契约、账本、日记、书信、唱本、剧本、赋役文书、礼仪文书、诉讼文书、堪舆书、医药书等,是对民间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相较于官方制书、正史以及文人文集,它们更具有民间性、草根性和真实性,对复原历史上的乡村民众生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基于田野调查的民间历史文献研究,能更准确地反映发生在中国大地的过往历史,反映普通百姓视角下的中国历史进程,基于此形成的经验总结、理论概括,有助于推进形成基于中国经验的学术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献 学术史 新视域 研究范式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历史出场、学理阐释及其发展方法论
15
作者 申浩然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6-53,共8页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新质生产力既是理论命题,又是实践命题,从理论维度看,基于元概念—理论基础—演化路径的逻辑,确立新质生产力的唯物史观研究范式,以此加强新质生产力的学理阐释,提升相关研究的整体性、系统...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新质生产力既是理论命题,又是实践命题,从理论维度看,基于元概念—理论基础—演化路径的逻辑,确立新质生产力的唯物史观研究范式,以此加强新质生产力的学理阐释,提升相关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从实践维度看,基于“六个必须坚持”,明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立场”“原则”“精神”“实践”“理念”“全局”方法论,进而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历史出场 理论范式 方法论
下载PDF
作为观念史现象与审美范式的浪漫主义——洛夫乔伊与艾布拉姆斯浪漫主义研究之比较
16
作者 于鑫宇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洛夫乔伊、艾布拉姆斯从各自不同的理论方法出发开展浪漫主义研究,其不同之处在于洛夫乔伊运用观念史的研究方法研究浪漫主义,通过挖掘浪漫主义形成时期的实证材料消解浪漫主义的整体性和统一内涵,进而考察浪漫主义形成的源头与历史发... 洛夫乔伊、艾布拉姆斯从各自不同的理论方法出发开展浪漫主义研究,其不同之处在于洛夫乔伊运用观念史的研究方法研究浪漫主义,通过挖掘浪漫主义形成时期的实证材料消解浪漫主义的整体性和统一内涵,进而考察浪漫主义形成的源头与历史发展过程。艾布拉姆斯则从美学理论的逻辑思维出发概括了浪漫主义理论的整体特征与核心内涵,并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凭借其直觉,关注文学的隐喻性,详尽阐释浪漫主义经典作品,完成了对浪漫主义的完整把握。洛夫乔伊与艾布拉姆斯都为浪漫主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全新的视野,但也都没能完全解决当前浪漫主义研究所面临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夫乔伊 艾布拉姆斯 浪漫主义 观念史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审美范式
下载PDF
技术史视角下中国早期超高层建筑结构技术转移演变述略(1970—1985年) 以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为例
17
作者 肖靖 崔宁 +2 位作者 黄俊龙 孙心悦 张彤彤 《时代建筑》 2024年第1期158-164,共7页
1970—1985年间,早期超高层建筑作为国内一种标志性的建筑类型,其先锋性的结构技术发展是决定其特有结构和空间型制的根本驱动力。文章从技术史学视角出发,梳理对中国超高层建筑技术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技术转移历程,通过整理同期建筑结构... 1970—1985年间,早期超高层建筑作为国内一种标志性的建筑类型,其先锋性的结构技术发展是决定其特有结构和空间型制的根本驱动力。文章从技术史学视角出发,梳理对中国超高层建筑技术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技术转移历程,通过整理同期建筑结构等相关工程技术资料和文献,将该类型建筑设计发展史放置于结构技术的引入和演变脉络之中,强调从“工法创新”到“结构创新”的思维转变,并以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作为“筒体”超高层案例分析,以期构建中国早期超高层建筑设计的独特技术价值及时代意义,为理解现当代建筑提供一种可能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技术史学 结构型制 技术转移 筒体结构
下载PDF
中国当代历史文学:面向全球化的新语境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秀明 荆亚平 赵卫东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1期94-102,共9页
面向“全球化”新语境的历史题材创作不仅在小说、戏剧和影视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繁荣 ,也为文学反思民族历史、建立全球化的对话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一认识背景下召开的“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 ,突破性地将历史真... 面向“全球化”新语境的历史题材创作不仅在小说、戏剧和影视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繁荣 ,也为文学反思民族历史、建立全球化的对话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一认识背景下召开的“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 ,突破性地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历史翻案”现象以及历史题材的概念内涵等新旧命题提升到历史观的层面展开广泛争鸣 ;对于影视创作中的庸俗化弊病 ,则提出了精神价值底线的新考量原则 ;从叙事学的角度进入对历史叙事可能性的探讨也别开生面 ;而新批评方法的实验和呼吁则直接针对严重落后于创作的理论批评。所有这些讨论表明 ,全球化不仅仅作为创作背景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观 历史叙事 批评范式 全球化
下载PDF
建国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本历史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静静 田小飞 +1 位作者 王娜 吴彤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5-129,共5页
以现代化范式为主要参照系,同时考虑到革命化范式的影响,考察了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过程,以此为背景主要展现了建国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本历史,并对这段历史做了分期。分析了与之相关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概念的历史变化。
关键词 公民科学素质 历史变迁 现代化范式 建设 中国 过程 展现 建国以来 考察 中国公民
下载PDF
深圳城市规划发展及其范型的历史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百浩 王玮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0-76,共7页
以历史研究的方法,对深圳城市规划发展历程进行剖析,探讨其范型的来源与运用,认为在“模仿、转换、吸收、定型及形成自身文化的过程”中,深圳城市规划完成了从“技术性”向“制度性”的转变,体现了西方、香港及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对其... 以历史研究的方法,对深圳城市规划发展历程进行剖析,探讨其范型的来源与运用,认为在“模仿、转换、吸收、定型及形成自身文化的过程”中,深圳城市规划完成了从“技术性”向“制度性”的转变,体现了西方、香港及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对其的影响,最后指出“制度性”是深圳城市规划的精髓,只有围绕社会政治、经济,寻求适合本土的发展方式,才是城市真正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近现代城市规划史 规划制度 范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