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ponse to endoscopic therapy for biliary anastomotic strictures in deceased versus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被引量:7
1
作者 Calvin HY Chan Fergal Donnellan +7 位作者 Michael F Byrne Alan Coss Mazhar Haque Holly Wiesenger Charles H Scudamore Urs P Steinbrecher Alan A Weiss Eric M Yoshida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13年第5期488-493,共6页
BACKGROUND:Endoscopic therapy has been successful in the management of biliary complications after both deceased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DDLT) and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LDLT is thought to be ass... BACKGROUND:Endoscopic therapy has been successful in the management of biliary complications after both deceased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DDLT) and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LDLT is thought to b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ates of biliary complications,but there are few studies comparing the success of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anastomotic strict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is study aims to compare our experience in the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anastomotic strictures in DDLT versus LDLT.METHODS:This is a retrospective database review of all liver transplant patients undergoing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The frequency of anastomotic stricture and the time to develop and to resolve anastomotic strictu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DDLT and LDLT.The response of anastomotic stricture to endoscopic therapy was also analyzed.RESULTS:A total of 362 patients underwent liver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2003 and 2011,with 125 requiring ERCP to manage biliary complications.Thirty-three(9.9%) cases of DDLT and 8(27.6%) of LDLT(P=0.01) were found to have anastomotic stricture.When comparing DDLT and LDLT,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mean tim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astomotic strictures(98±17 vs 172±65 days,P=0.11),likelihood of response to ERCP [22(66.7%) vs 6(75.0%),P=0.69],mean time to the resolution of anastomotic strictures(268±77 vs 125±37 days,P=0.34),and the number of ERCPs required to achieve resolution(3.9±0.4 vs 4.7±0.9,P=0.38).CONCLUSIONS:Endoscopic therapy is effective in the majority of biliary complications relating to liver transplantation.Anastomotic strictures occur more frequently in LDLT compared with DDLT,with equivalent endoscopic treatment response and outcomes for both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liver transplantation biliary tract surgical procedures biliary tree liver failure
下载PDF
Biliary tract reconstruction using jejunal tube: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dogs 被引量:2
2
作者 Eliane Anrain Trentini Eduardo Crema +3 位作者 Juan Carlos Llanos Mauro Masson Lerco Luiz Alberto Magna Luiz Sergio Leonardi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09年第2期179-185,共7页
BACKGROUND:To physiologically reconstruct the biliary tract,Crema et al suggest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nti principle to the biliary tract,already used in humans for the urinary tract.With this technique,a jejunal ... BACKGROUND:To physiologically reconstruct the biliary tract,Crema et al suggest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nti principle to the biliary tract,already used in humans for the urinary tract.With this technique,a jejunal segment is transversely retubularized.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jejunal tube interposition between the common bile duct and duodenum in dogs.METHODS:Thirteen dogs underwent a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ligature,followed by a biliodigestive connection by jejunal tube interposition after one week.The levels of glutamic-pyruvic and glutamic-oxalacetic transaminases,total bilirubins,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were assessed before surgery and thereafter weekly until euthanasia,which was performed 6 weeks after biliodigestive connection.RESULTS:Data on 9 dog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The dogs presented with obstructive jaundice after common bile duct ligature,as confirmed by biochemical examination.They show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cholestasis after biliodigestive connection by jejunal tube interposition and were healthy until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CONCLUSION: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was seen in total bilirubin and canalicular enzymes(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in the 9 dogs 6 weeks after biliodigestive connetion by jejunal tube inter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iary tract surgical procedures monti principle obstructive jaundice
下载PDF
致命性医源性胆道出血的影像学特征和治疗对策
3
作者 王晨 王敏 +3 位作者 张科 张金星 刘莉 范志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70-2074,共5页
目的分析致命性医源性胆道出血(LIH)的影像学特征和发病机制,评价经动脉腔内治疗LIH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23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269例,对其中确诊为LIH并得到治疗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 目的分析致命性医源性胆道出血(LIH)的影像学特征和发病机制,评价经动脉腔内治疗LIH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23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269例,对其中确诊为LIH并得到治疗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LIH的医源性原因、血管造影结果和动脉腔内治疗方法。23例患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和弹簧圈进行动脉栓塞(TAE),1例患者使用覆膜支架进行隔离。评估疗效的主要标准是手术技术成功率、相关并发症和长期疗效的临床随访。结果12例LIH是由介入手术引起,12例是由肝胆胰外科手术所致。主要表现为显著的血压或持续血红蛋白下降(n=13)和上消化道出血(n=18)。2例患者在手术期间即出现症状,4例患者在24 h内出现症状,18例患者在24 h后出现症状。血管造影术显示出血阳性率为100%(24/24)。表现为假性动脉瘤(n=15)、肝动脉截断(n=3)、造影剂外渗(n=5)、肝动脉胆道瘘(n=3)。23例患者行TAE,1例患者行支架置入术。23例患者成功止血,技术成功率为95.8%(23/24)。4例TAE术后出现肝坏死和脓肿。治疗止血后无再出血复发。结论多种肝内外医源性损伤均可引起致命性胆道出血且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综合影像诊断联合动脉腔内治疗是LIH最佳的有效救命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胆道出血 胆道外科手术 诊断显像
下载PDF
急诊Ⅰ期手术和控制性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唐成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6期703-706,共4页
目的比较肝胆外科损伤患者分别采取急诊Ⅰ期手术和控制性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的94例肝胆外科损伤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 目的比较肝胆外科损伤患者分别采取急诊Ⅰ期手术和控制性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的94例肝胆外科损伤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控制性手术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Ⅰ期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相关指标、炎症指标、凝血指标、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手术前,两组患者炎症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凝血指标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WBC、CRP、APTT、PT、T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6.38%,与对照组的17.0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损伤患者采取控制性手术方案,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维持凝血功能的稳定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处理 胆道外科手术 出血 炎症趋化因子类 凝血酶原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对胆道疾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罗双佳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4期65-68,共4页
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是否可以快速恢复关系到患者预后效果。为此探讨了不同处理方式给胆道疾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带来的影响。将80例胆道疾病患者分成试验1组和试验2组,常规术后处理是试验1组采取的处理方式,早期营养支持是试验... 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是否可以快速恢复关系到患者预后效果。为此探讨了不同处理方式给胆道疾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带来的影响。将80例胆道疾病患者分成试验1组和试验2组,常规术后处理是试验1组采取的处理方式,早期营养支持是试验2组采取的处理方式,观察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预后效果。结果显示,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来看,试验2组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试验1组;从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方面来看,试验2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试验1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试验1组,生活质量高于试验1组。研究发现,对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胆道疾病患者,需要采取正确的术后处理方式,早期进行营养支持,以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处理方式 胆道疾病 外科手术 胃肠功能 恢复速度
下载PDF
腹腔镜胆肠Roux-en-Y吻合术在胆道再次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成 安东均 +2 位作者 王羊 徐垚 何进程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术(LRCJS)在再次胆道手术中的应用指征、操作技巧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首次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应用LRCJS再次行胆道手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实施Roux-... 目的:探讨腹腔镜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术(LRCJS)在再次胆道手术中的应用指征、操作技巧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首次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应用LRCJS再次行胆道手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实施Roux-en-Y胆肠吻合的原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三角区严重粘连或解剖变异致胆管损伤后修复19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式选择不当7例,胆总管复发结石3例,Mirizzi综合征肝总管狭窄4例,胆总管囊肿2例,胆总管中段腺瘤1例。LRCJS再次手术前患者均行CT、MRCP等检查,诊断为胆肠吻合口瘢痕狭窄伴结石形成25例、肝总管狭窄伴结石4例、肝左叶胆管结石伴胆管炎7例。经术前评估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难以取出结石与纠正狭窄。25例行原胆肠吻合口拆开扩大+胆道镜取石再吻合术,4例行原胆肠吻合口拆开取石+左右肝管整形+胆肠吻合术,7例行肝左叶切除+右肝管空肠吻合术。随访6个月至4年,2例偶发右上腹疼痛、发热等急性胆管炎症状,余者均痊愈。结论:胆肠吻合术后再次行LRCJS具有痛苦少、创伤小、康复快的优势,但手术难度较大,有损伤腹腔脏器的风险,术者需具备娴熟的操作技巧。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LRCJS已成为治疗胆道疾病再次手术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外科手术 再手术 腹腔镜检查 胆肠吻合 吻合术 Roux-en-Y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0
7
作者 伍强 周波 +3 位作者 袁涛 刘孟刚 刘宏鸣 陈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787-178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72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所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患者均无结石残留,痊愈出院。172例患者随访1~2年,复发率为2.33%(4/17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72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所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患者均无结石残留,痊愈出院。172例患者随访1~2年,复发率为2.33%(4/172),胆囊壁厚度较术前明显变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可以有效地解决术中胆囊结石残留问题,是安全、易行的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胆囊结石病 胆道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被引量:62
8
作者 周平红 姚礼庆 +5 位作者 徐美东 陈巍峰 钟芸诗 马黎丽 张轶群 秦新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1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19例消化道SMT(食管6例,胃6例,十二指肠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5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1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19例消化道SMT(食管6例,胃6例,十二指肠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5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18例病变位于黏膜下层,1例位于固有肌层),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ESD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病变最大直径0.5~3.0cm(平均1.6cm)。18例成功完成ESD治疗,手术时间15~105min(平均45min)。2例ESD术中出现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1例成功保守治疗(三腔管食管囊压迫),1例转开腹手术。无术后出血。ESD穿孔3例:2例术中消化道穿孔(十二指肠球部和胃底),应用金属夹缝合成功,未转开腹手术;1例直肠类癌剥离深至肌层,术后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气肿减退。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结论ESD治疗消化道SMT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下层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应慎行E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外科手术 黏膜下肿瘤 消化道
下载PDF
留置皮下通道多术式联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智 凌晓锋 +3 位作者 王立新 侯纯升 王港 周孝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留置皮下通道多术式联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和狭窄的疗效及长期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从1993年4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符合做留置皮下通道的病例共156例,手术采用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肝... 目的:探讨留置皮下通道多术式联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和狭窄的疗效及长期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从1993年4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符合做留置皮下通道的病例共156例,手术采用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肝门部胆管切开成形、狭窄纠正、病变肝组织切除和留置皮下通道的方式。结石位于左半肝占23.7%(37/156)、右半肝占14.1%(22/156)、左右半肝均有结石占62.2%(97/156),另外,结石合并狭窄占63.5%(99/156)。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5.9%(56/156)。146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4.8%,中位随访时间为7年,随访发现胆管炎发作者占13.0%(19/146),再发结石者占21.9%(32/146),新发现胆管狭窄者占8.2%(12/146),另外,利用皮下通道切开胆道置管引流、取石或狭窄支撑35例,占24.0%(34/146)。结论:留置皮下通道、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多术式联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和狭窄的方法安全、有效,对再发结石和狭窄的处理符合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肝内 结石 胆道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管引流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复杂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铃福 侯纯升 +5 位作者 徐智 王立新 凌晓锋 王港 崔龙 修典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管引流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复杂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因复杂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管引流(C管技术)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管引流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复杂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因复杂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管引流(C管技术)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18例患者中,13例采用传统C管技术,5例采用改良C管技术,手术时间(161±59)min(82~279 min),术后经C管造影均无结石残留及胆道狭窄,C管最大引流量为(500±163)mL/d(180~820 mL/d),3例C管脱落患者早期拔除C管,其余15例患者拔除C管的中位时间为8 d(5~12 d),18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2±3)d(7~21 d)。5例患者出现C管相关不良事件,均发生在采用传统C管技术的患者中,包括C管位置异常2例、早期脱落3例,均未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1级并发症,该例患者采用的是改良C管技术,患者拔管后出现一过性发热,拔管后保留的腹腔引流管无胆汁,进一步行CT检查亦无明显胆漏,保守观察后第2天平稳出院。患者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1~20个月),所有患者的肝功能均于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彩超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检查未见结石复发征象。结论:腹腔镜下C管引流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复杂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上安全可行,近期效果良好,改良C管技术可能会减少C管脱落及胆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道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胰胆管造影
下载PDF
胆道再手术原因分析:附828例报告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忠廉 崔乃强 +4 位作者 苗彬 赵二鹏 张鸿涛 郑云 陈凌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分析导致再次胆道手术的原因,以期减少胆道再手术率。方法总结1990—1999年间收治的再次胆道手术患者828例的临床资料,对胆道疾病再次手术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结石复发或残留,占65.10%;结石合并Oddi括约肌... 目的分析导致再次胆道手术的原因,以期减少胆道再手术率。方法总结1990—1999年间收治的再次胆道手术患者828例的临床资料,对胆道疾病再次手术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结石复发或残留,占65.10%;结石合并Oddi括约肌狭窄占33.82%;单纯Oddi括约肌狭窄占9.54%;胆管损伤性狭窄和胆肠吻合口狭窄占10.39%;胆道系统肿瘤占6.52%。结论胆道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仍以结石复发或残留为主,其次为Oddi括约肌狭窄;损伤性胆管狭窄等与手术有关的因素不容忽视。减少胆道再次手术的关键在于初次手术的彻底性和手术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外科手术 再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与控制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诊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晓武 尚培中 +4 位作者 贾国洪 苗建军 李永庆 王金 张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诊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ABP经保守治疗后,早期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术中利用CB30L胆道镜探查、静脉注射胰高血糖素后加压冲洗...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诊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ABP经保守治疗后,早期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术中利用CB30L胆道镜探查、静脉注射胰高血糖素后加压冲洗及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开取石等方法进行诊断性探查及胆总管结石的清除。结果①46例均经手术治疗后痊愈,术后发热5例、胆漏2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②术前超声、MRCP检查灵敏度为35.7%(10/28)、95.2%(20/21);③单纯胆囊结石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前部分生化指标及胆总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MRCP检查由于各自的局限性常漏诊胆总管下段的小结石,及早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治疗ABP安全有效,术中选择适宜的胆道探查、结石清除方法可简化手术操作并提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外科手术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道外科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樊献军 谭黄业 +3 位作者 肖咏梅 孟承果 龙游 廖斌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在胆道外科围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00例择期行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FTS组309例和对照组291例,FTS组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优化围术期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缩短患者术前的...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在胆道外科围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00例择期行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FTS组309例和对照组291例,FTS组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优化围术期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缩短患者术前的禁食时间,术前口服含碳水化合物的液体,不留置胃管、尿管,尽量不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早期进食,尽早下床活动等;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处理方法。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FTS组不同术式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在胆道外科围术期处理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快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胆道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先福 安东 王向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情况对比结果:术中出血量研究组比对照组差不多,术后并发症的切口感染率、结石残留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症状疗效可与开腹手术相似,且具有微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腹腔镜检查 胆道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芦斌 吕小慧 郭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354-135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术中处理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2006年12月-2014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围手术期内发现的Mirizzi综合征32例,总结术中诊断、术式选择和疗效评价。结果32例Mir...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术中处理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2006年12月-2014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围手术期内发现的Mirizzi综合征32例,总结术中诊断、术式选择和疗效评价。结果32例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8例,余均为LC术中诊断。按Csendes分型,Ⅰ型23例,Ⅱ型7例,Ⅲ型1例,Ⅳ型1例。30例完成LC手术,分别为Ⅰ型(23例)和Ⅱ型(7例)。1例Ⅱ型患者于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2例患者中转开腹,分别为Ⅲ型(1例)和Ⅳ型(1例)。Ⅲ型患者行胆管端端吻合术,Ⅳ型患者行胆肠吻合术。结论 Mirizzi综合征诊断困难,B超是首选检查方法,结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可提高术前诊断率。多数Ⅰ型和Ⅱ型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对于Ⅲ型和Ⅳ型,应尽量开腹手术,避免损伤胆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IZZI综合征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道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胆道镜治疗术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230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12
16
作者 赵国平 胡建平 王吉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66-2169,共4页
目的探讨胆道镜治疗在术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处理方法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江宁医院应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胆... 目的探讨胆道镜治疗在术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处理方法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江宁医院应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胆道镜治疗时机、持续时间、取石次数、术中相关并发症,并随访1~3个月,观察结石残余、T管滑脱、术后消化道反应等指标。结果 230例患者中经胆道镜检查发现229例合并良性胆管狭窄,1例合并恶性胆管狭窄。总共实施胆道镜检查692人次,患者接受胆道镜检查2~7次,平均(3.9±1.1)次。每次胆道镜检查持续时间25~60 min,平均(40.9±11.5)min。术后胆道镜治疗时间为术后90~120 d,平均(105.0±9.5)d。T管滑脱8例,成功重置T管6例。胆道镜治疗后残石4例,残石率1.73%;术后并发发热、恶心或腹泻等症状共83人次,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胆道镜是对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外科治疗的重要补充,具有高效、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管狭窄 胆道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同步和内镜-腹腔镜序贯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宋德静 安东 +3 位作者 施开德 丁振 王向阳 蒋维维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LCBDE同步)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序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旨在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选择合理的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LCBDE同步)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序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旨在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选择合理的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LC-LCBDE同步治疗及40例采用EST-LC序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资料(共80例)。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LC-LCBDE组37例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腹,EST-LC组36例完成序贯治疗手术,4例因内镜下插管失败改行LC-LCBDE。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总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比较,LC-LCBDE组优于EST-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0±1.23)d比(13.50±2.41)d,t=3.006,P=0.004;(1.93±0.21)万元比(2.67±0.34)万元,t=3.132,P=0.003]。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中,LC-LCBDE同步治疗在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优于EST-LC序贯治疗,在技术条件允许下应列为首选。在胆总管相对较细(<0.8 cm),结石位置较低直径较小,可以选择EST-LC序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 腹腔镜检查 胆道外科手术
下载PDF
全腹腔镜胆囊肝管型皮下通道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1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涛 崔龙 +4 位作者 王港 凌晓锋 侯纯升 王立新 徐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5-918,共4页
肝内胆管结石病情复杂多变、治愈率低、易复发等,一直困扰临床治疗,随着目前诊断技术的发展及精准外科理念的提出,对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微创治疗更是目前的治疗热点,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不断成熟,手... 肝内胆管结石病情复杂多变、治愈率低、易复发等,一直困扰临床治疗,随着目前诊断技术的发展及精准外科理念的提出,对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微创治疗更是目前的治疗热点,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不断成熟,手术安全性不断提高,在腹腔镜下完成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已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肝内 结石 胆道外科手术 腹腔镜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在肝胆外科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姜超 王海久 +5 位作者 任利 阳丹才让 侯立朝 周灜 温浩 樊海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89-393,共5页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三维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肝胆外科的临床实践中。CT三维重建能够将二维图像进行分割重建形成三维投影图像,可清晰地显示病灶位置与肝内管道系统之间的关系,对术前评估肝体积,制订诊疗决策,术中精准操作及术后个...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三维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肝胆外科的临床实践中。CT三维重建能够将二维图像进行分割重建形成三维投影图像,可清晰地显示病灶位置与肝内管道系统之间的关系,对术前评估肝体积,制订诊疗决策,术中精准操作及术后个体化管理等具有重要价值,推进了肝胆外科和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在临床应用上显示出了极大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成像 三维 肝疾病 胆道外科手术 综述
下载PDF
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硬化伴胆道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华 汪涛 汤礼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应用于胆道结石手术伴有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越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9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52例胆道结石伴肝硬化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FTS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FTS组采用FTS理念指...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应用于胆道结石手术伴有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越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9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52例胆道结石伴肝硬化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FTS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FTS组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总住院金额、术后并发症情况。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TS组术后肠道通气恢复时间[(22.84±10.78)h vs(27.90±14.22)h](t=2.239,P=0.045)和术后住院日[(10.64±5.23)d vs(11.87±5.08)d](t=4.246,P=0.038)明显缩短,总住院金额[(3.84±2.61)万元vs(3.95±2.63)万元](t=3.045,P=0.033)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应用于胆道结石伴肝硬化患者的围手术期是安全有效的,在不增加手术风险前提下,可加速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肝硬化 快速康复外科 胆道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