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NA-211通过BIN1介导肝癌细胞PD-L1依赖的免疫逃逸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亮 艾尔哈提·胡赛音 +2 位作者 布祖克拉·阿布都艾尼 尼加提江·艾比布拉 亚力坤·赛来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01-207,共7页
目的探讨miR-211对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介导的肝癌细胞免疫逃逸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收集我院19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通过qRT-PCR检测肝癌组织中miR-211和PDL1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检测人肝癌HepG2、HCCLM3细胞和人正常肝... 目的探讨miR-211对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介导的肝癌细胞免疫逃逸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收集我院19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通过qRT-PCR检测肝癌组织中miR-211和PDL1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检测人肝癌HepG2、HCCLM3细胞和人正常肝上皮细胞HL-02中miR-211和PD-L1表达水平。将HepG2细胞分为miR-NC组(转染miR-NC)、miR-211组(转染miR-211),检测2组细胞中miR-211和PD-L1表达水平以及NK-92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11和BIN1的靶向关系。再将HepG2细胞分为miR-NC+oe-NC组(转染miR-NC和oe-NC)、miR-211+oe-NC组(转染miR-211和oe-NC)及miR-211+oe-BIN1组(转染miR-211和oe-BIN1),检测各组细胞中miR-211、BIN1和PD-L1表达及NK-92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结果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211和PD-L1表达呈正相关(r=0.6007,P=0.001)。与HL-02细胞比较,HepG2和HCCLM3细胞中miR-211、PD-L1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miR-NC组比较,miR-211组miR-211、PD-L1表达水平升高(P<0.05),NK-92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降低(P<0.05)。miR-211靶向结合并抑制BIN1。与miR-NC+oe-NC组比较,miR-211+oe-NC组miR-211、PD-L1表达水平升高(P<0.05),BIN1表达水平降低(P<0.05),NK-92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降低(P<0.05)。与miR-211+oe-NC组比较,miR-211+oe-BIN1组BIN1表达水平升高(P<0.05),PD-L1表达水平降低(P<0.05),NK-92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升高(P<0.05)。结论在肝癌细胞中,miR-211靶向抑制BIN1表达,从而促进PD-L1依赖的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1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桥联整合子1 肝癌 免疫逃逸
下载PDF
雌激素硫酸转移酶和BIN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邓文慧 吴宜勇 +2 位作者 杨丽 唐蔚青 王抒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02-1305,共4页
背景与目的:雌激素硫酸转移酶(estrogensulfotransferase,EST)是硫酸化代谢雌激素(使雌激素活性降低)的主要酶,BIN1蛋白(bridgingintegratorprotein-1)是一种新发现的具有抑癌特性的c-myc连接蛋白,两者可能在肿瘤发生中起保护作用。本... 背景与目的:雌激素硫酸转移酶(estrogensulfotransferase,EST)是硫酸化代谢雌激素(使雌激素活性降低)的主要酶,BIN1蛋白(bridgingintegratorprotein-1)是一种新发现的具有抑癌特性的c-myc连接蛋白,两者可能在肿瘤发生中起保护作用。本研究检测EST和BIN1基因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改变,探索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方法: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ESTmRNA和BIN1mRNA在人正常乳腺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STmRNA和BIN1mRNA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全部表达,而ESTmRNA在75%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降低,25%中表达缺失;BIN1在25%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降低,66.7%中表达缺失。结论:ESTmRNA和BIN1mRNA表达降低或缺失,可能是乳腺癌变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硫酸转移酶 bin1蛋白
下载PDF
c-Myc和Bin1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贾云泷 王郁 +5 位作者 王婷婷 段玉青 王淼 王洪琰 孟宪利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9-564,共6页
目的:研究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c-Myc和Bin1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肿瘤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ESCC患者肿... 目的:研究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c-Myc和Bin1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肿瘤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ESCC患者肿瘤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54例,使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Myc和Bin1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ESCC组织中的c-Myc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0.34±0.29)vs(0.17±0.16),P<0.001;55.56%vs 33.33%,P=0.033],Bin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降低[(0.25±0.19)vs(0.33±0.20),P<0.001;57.41%vs 84.48%,P=0.007]。ESCC组织中c-Myc mRNA的表达与Bin1 mRNA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790,P<0.001),c-Myc蛋白表达与Bin1蛋白表达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9)。c-Myc和Bin1蛋白表达均与患者TNM分期、肿瘤侵犯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人ESCC患者肿瘤组织中c-Myc呈高表达,而Bin1呈低表达,两者表达呈负相关,均与ESCC进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C-MYC基因 bin1基因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沉默Bin1基因对膀胱尿路上皮癌T24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罗丹 杨承纲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沉默Bin1(bridging integrator-1,Bin1)基因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取适量对数生长期膀胱尿路上皮癌(Bin1表达丰富的)T24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KD)、对照组(NC),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感染Bin1基因的shRNA病毒... 目的观察沉默Bin1(bridging integrator-1,Bin1)基因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取适量对数生长期膀胱尿路上皮癌(Bin1表达丰富的)T24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KD)、对照组(NC),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感染Bin1基因的shRNA病毒(可沉默Bin1的表达)及阴性对照病毒。采用CCK8法、凋亡实验、细胞周期检测、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两组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克隆形成情况。构建裸鼠皮下成瘤模型,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察沉默Bin1基因对T24细胞体内成瘤的影响。结果沉默Bin1基因的表达能够抑制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体内外成瘤能力(克隆形成减少,裸鼠皮下肿瘤生长减缓),能促进细胞凋亡(P值均<0.05),对细胞周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结论B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株T24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进展相关,为下一步深入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进展机制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bin1 细胞增殖
下载PDF
BIN1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可能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磊 孙太欣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75-179,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其给家庭及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全球尚无有效药物能治愈AD,故针对此病的发病机制及风险因素的研究一直备受人们关注。AD的病理特征是脑内神经元...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其给家庭及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全球尚无有效药物能治愈AD,故针对此病的发病机制及风险因素的研究一直备受人们关注。AD的病理特征是脑内神经元减少,大脑皮层萎缩,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形成,以及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形成老年斑(senileplaques,SP),这些病理变化共同作用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桥联整合子1(bin1) TAU蛋白 Β淀粉样蛋白 过度磷酸化 细胞外囊泡
下载PDF
甾类激素对原代培养附睾头部上皮细胞中Bin1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杰 卢建 +1 位作者 黄高翔 曹冬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甾类激素对原代培养的大鼠附睾头部上皮细胞中Bin1b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0^(-9),10^(-8),10^(-7) mol/L)的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10^(-9),10^(-8) mol/L)雌二醇(estradiol,E2)及(10^(-8),10^(-7) mol/L)... 目的探讨甾类激素对原代培养的大鼠附睾头部上皮细胞中Bin1b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0^(-9),10^(-8),10^(-7) mol/L)的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10^(-9),10^(-8) mol/L)雌二醇(estradiol,E2)及(10^(-8),10^(-7) mol/L)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处理原代培养的附睾头部上皮细胞0~5d,分别采用1.2%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的方法检测Bin1b mRNA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的附睾上皮细胞中Bin1b mRNA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减少,培养第2天Bin1b mRNA水平下调约40%,第3天下调约70%,5d时附睾上皮细胞中几乎检测不到Bin1b mRNA的表达。不同浓度的DHT对Bin1b mRNA表达的下降有不同程度的减缓,10-9 mol/L的DHT使Bin1b mRNA表达较对照细胞增加约37%(P<0.05),10^(-8) mol/L及10^(-7) mol/L DHT处理后Bin1b mRNA表达进一步的增加。不同浓度的E_2和Dex对Bin1b mRNA表达的下降无明显调节作用。结论雄激素能上调原代培养的附睾头部上皮细胞中Bin1b的表达,而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 Β防御素 bin1b 性腺甾类激素
下载PDF
Bin1基因通过NF-κB途径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佳丽 张翔宇 +4 位作者 邓佳 韩晓楠 王雪晓 贾云泷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目的:研究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rgrator-1,Bin1)基因过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将含有人全长Bin1基因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CMV-MCS-G... 目的:研究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rgrator-1,Bin1)基因过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将含有人全长Bin1基因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CMV-MCS-GFP-SV40-Neomycin-Bin1转染到A549细胞株,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及空质粒转染组,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各处理组细胞中Bin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Bin1过表达对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Bin1过表达对A549细胞内NF-κB磷酸化水平和迁移相关蛋白E-钙黏着蛋白、N-钙黏着蛋白、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转染组相比,Bin1转染组A549细胞中Bin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Bin1转染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均较空白质粒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穿膜细胞数:(50.50±3.15)vs(124.00±4.25),(130.00±4.37)个;均P<0.05];与空白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Bin1转染组细胞内NF-κB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p-NF-κB表达明显下调(P<0.05),N-钙黏着蛋白、MPP-9明显下调(P<0.05),E-钙黏着蛋白明显上调(P<0.05)。结论:Bin1过表达可以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NF-κB途径的失活及细胞迁移侵袭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A549细胞 桥接整合因子1基因 迁移 侵袭 NF-ΚB
下载PDF
miR-28-3p通过抑制BIN1表达促进三阴性乳腺癌MDA-MB-468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杰 刘天旭 +4 位作者 吕微 张评梅 段玉青 王郁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miR-28-3p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MDA-MB-468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手术切除的、经病理证实的83例女... 目的:探讨miR-28-3p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MDA-MB-468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手术切除的、经病理证实的83例女性TNB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以及TNBC细胞系MDA-MB-468、HCC-1937、MDA-MB-231、MDA-MB-436、MDA-MB-453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用qPCR检测组织和细胞系中miR-28-3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用miR-28-3p抑制剂转染MDA-MB-468细胞后,用CCK-8、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miR-28-3p抑制剂对MDA-MB-468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DA-MB-468细胞中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grator-1,BIN1)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miR-28-3p的靶基因BIN1,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8-3p对BIN1的调控作用。结果:TNBC组织及细胞系中miR-28-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MCF10A细胞(均P<0.01);83例TNBC组织中共有56例(67.47%)高表达miR-28-3p,其高表达与患者的Ki-67表达水平、肿瘤大小和TNM分期密切相关(均P<0.05或P<0.01)。与miR-NC组比较,miR-28-3p抑制剂组MDA-MB-468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凋亡率升高(均P<0.05或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实验证实BIN1是miR-28-3p的靶基因,miR-28-3p抑制剂可上调MDA-MB-468细胞中BIN1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miR-28-3p在TNBC组织及细胞中呈高表达状态,mi R-28-3p抑制剂上调BIN1表达进而抑制MDA-MB-468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MDA-MB-468细胞 miR-28-3p 桥接整合因子1 增殖 侵袭 迁移 凋亡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和引流淋巴结中IDO和BIN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韩晓楠 田志辉 +3 位作者 王佳丽 王郁 贾云泷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6-281,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肿瘤组织和引流淋巴结(tumor draining lymph node,TDLN)组织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和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grator 1,BIN1)的表...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肿瘤组织和引流淋巴结(tumor draining lymph node,TDLN)组织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和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grator 1,BIN1)的表达及其在ESCC进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肿瘤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71例ESCC患者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TDLN标本,其中肿瘤组织以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转移淋巴结以未转移淋巴结作为对照组,均采用Real-time 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IDO和BIN1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与未转移淋巴结相比,转移淋巴结中IDO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增高(0.47±0.14 vs 0.22±0.09,P<0.01;90.91%vs 67.35%,P=0.042),而BIN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降低(0.15±0.11 vs 0.35±0.15,P<0.01;50.00%vs 77.55%,P=0.028)。与癌旁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IDO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增高(0.51±0.12 vs 0.24±0.11,P<0.01;81.69%vs 22.54%,P<0.01),而BIN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降低(0.17±0.10 vs 0.41±0.14,P<0.01;19.72%vs 80.28%,P=0.006)。肿瘤组织和TDLN中,IDO蛋白表达与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而BIN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结论:ESCC患者肿瘤组织和转移TDLN中IDO表达水平显著提高、BI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患者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ESCC进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肿瘤引流淋巴结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桥接整合因子1
下载PDF
BIN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福建东南部地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关联研究
10
作者 刘祺 李剑鹏 +2 位作者 毕敏 马琪林 童绥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3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BIN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福建东南部地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中国福建东南部地区AD患者110例(AD组)和正常对照人群123例(正常对照组),均提取其外周血DNA运用多重突变扩增系... 目的:探讨BIN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福建东南部地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中国福建东南部地区AD患者110例(AD组)和正常对照人群123例(正常对照组),均提取其外周血DNA运用多重突变扩增系统检测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型,同时采用传统Sanger测序对BIN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7561528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AD的关联性。结果:两组在BIN1基因多态位点rs7561528的基因型频率(GG、AG、AA)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N1基因多态位点rs7561528可能与中国福建东南部地区AD患者无明显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bin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中国福建东南部
下载PDF
转染或敲除Pokemon对结肠癌SF2/ASF、BIN1、eIF4E、p-eIF4E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李丽 吴孟晏 +1 位作者 陈林 王立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033-1039,共7页
目的探讨Pokemon及其相关基因SF2/ASF、BIN1、eIF4E、p-eIF4E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通过手术保存的结肠癌、结肠腺瘤及结肠炎性息肉蜡块切片购自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okemon阳性表达,免疫印迹及PCR检测Poke... 目的探讨Pokemon及其相关基因SF2/ASF、BIN1、eIF4E、p-eIF4E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通过手术保存的结肠癌、结肠腺瘤及结肠炎性息肉蜡块切片购自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okemon阳性表达,免疫印迹及PCR检测Pokemon、SF2/ASF、BIN1、eIF4E及p-eIF4E的蛋白及mRNA表达。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株HT-29进行Pokemon沉默及Pokemon扩增,观察沉默或增加Pokemon基因对结肠癌HT-29细胞SF2/ASF、BIN1、eIF4E及p-eIF4E水平影响及相关性分析。结果Pokemon在结肠癌中呈现强阳性表达,在结肠腺瘤中呈现阳性表达,在结肠炎性息肉中弱表达;与结肠炎性息肉组织相比,结肠腺瘤组织中Pokemon、SF2/ASF、eIF4E及p-eIF4E表达升高,BIN1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结肠腺瘤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Pokemon、SF2/ASF、eIF4E及p-eIF4E表达升高,BIN1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kemon转染组12 h、24 h及48 h时SF2/ASF及eIF4E/p-eIF4E表达增强,BIN1降低。Pokemon沉默组12 h、24 h及48 h时SF2/ASF及eIF4E/p-eIF4E表达降低,BIN1增加;Pokemon与SF2/ASF、eIF4E呈正相关(R _(SF2/ASF)=0.651,R_(eIF4E)=0.286;P均<0.001),与BIN1呈负相关(R=-0.527,P<0.001)。结论过表达Pokemon通过调控SF2/ASF信号抑制BIN1表达,加快eIF4E磷酸化而促进结肠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POKEMON SF2/ASF bin1 EIF4E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Bin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雪晓 安入征 +3 位作者 张翔宇 韩晓楠 贾云泷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2-386,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患者的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中Bin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58例经病理证实的ESCC患者的...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患者的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中Bin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58例经病理证实的ESCC患者的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中Bin1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上述食管鳞癌组织中Bin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比较ESCC患者Bin1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Bin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8.62%vs 25.86%,χ^2=12.76,P〈0.01),Bin1甲基化状态与患者TNM分期、肿瘤侵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ESCC组织中Bin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0.78±0.05)vs(1.03±0.03),t=9.643,P〈0.01)];发生Bin1甲基化的组织中Bin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甲基化的组织[(0.68±0.04)vs(0.85±0.07),t=2.476,P〈0.05]。结论:Bin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可能与ESCC的发生密切相关,它是ESCC中Bin1 mRNA低表达或缺失的机制之一,且与ESCC进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DNA甲基化 桥接整合因子-1基因 侵袭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Bin1甲基化对食管鳞状细胞癌TE13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雪晓 刘天旭 +3 位作者 邓佳 段玉青 吕微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株TE13中(bridge integration factor1,Bin1)甲基化状态,分析去甲基化药物5-Aza-d C去甲基化前后Bin1表达水平、甲基化状态及细胞生物活性的变化,探讨ESCC发生的...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株TE13中(bridge integration factor1,Bin1)甲基化状态,分析去甲基化药物5-Aza-d C去甲基化前后Bin1表达水平、甲基化状态及细胞生物活性的变化,探讨ESCC发生的可能机制及治疗策略。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去甲基化前后TE13细胞Bin1 mRNA的表达,MSP法检测ESCC细胞株TE13中Bin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去甲基化对TE13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in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TE13细胞株中Bin1表现为完全甲基化状态,Bin1 mRNA呈低表达,经5-Aza-d C处理后Bin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划痕试验及Transwell试验显示去甲基化处理可明显降低TE13细胞迁移、侵袭能力(P<0.01);经5-Aza-d C处理后B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MMP-2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DNA甲基化是Bin1低表达或缺失的重要机制之一,并可能通过调节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TE13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桥接整合因子-1 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BIN1基因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Tau磷酸化及p38MAPK/NF-κ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娟 满劲进 +3 位作者 李兴义 杨帆 陈显兵 袁林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年第12期696-700,共5页
目的:探讨BIN1基因对AD细胞模型Tau磷酸化及p38MAPK/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①构建BIN1过表达质粒与BIN1的小干扰RNA(siRNA),qPCR检测BIN1表达效果,选取效果最佳片段转染PC12细胞。②通过Aβ25-35诱导转染的PC12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利... 目的:探讨BIN1基因对AD细胞模型Tau磷酸化及p38MAPK/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①构建BIN1过表达质粒与BIN1的小干扰RNA(siRNA),qPCR检测BIN1表达效果,选取效果最佳片段转染PC12细胞。②通过Aβ25-35诱导转染的PC12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利用qPCR方法检测Tau和p-Tau的mRNA转录水平,MTT法及Caspase3活性检测判断AD模型是否建立成功。③实验分为4组:空白组,AD模型组,过表达组,siRNA组。④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BIN1表达水平及Tau、磷酸化Tau(p-Tau,Ser396位点)、p38MAPK、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⑤生化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等炎性因子表达。结果:①BIN1过表达质粒显著上调BIN1的转录水平(P<0.01),siRNA明显下调BIN1的转录水平表达(P<0.01)。②MTT实验结果显示,AD模型组细胞存活率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1);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显示,AD模型组细胞Caspase3活性较空白组显著增加(P<0.01)。③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BIN1在AD模型组、过表达组中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在siRNA组中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空白组、siRNA组、AD模型组、过表达组中Tau、p-Tau(Ser396)蛋白表达依次增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AD模型组相比较,过表达组中p38MAPK和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siRNA组中p38MAPK和NF-κB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⑤空白组、siRNA组、AD模型组、过表达组中IL-1β、TNF-α、NO水平依次增多,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IN1可能通过影响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过程,导致AD病程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连整合蛋白1 阿尔茨海默病 TAU P38MAPK 核因子κB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IDO和Bin1表达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承纲 叶丽娟 周永春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吲哚胺2,3一二氧化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和Bin1蛋白(bridging intergrator protein-1,Bin1)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07-01-12-2011-07-31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切除后石蜡标本84例...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吲哚胺2,3一二氧化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和Bin1蛋白(bridging intergrator protein-1,Bin1)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07-01-12-2011-07-31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切除后石蜡标本84例和同期新鲜标本50例,同期远离癌组织的非肿瘤性膀胱组织为正常膀胱组织共22例,所有新鲜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DO表达,石蜡标本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DO和Bin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DO阳性表达率为57.14%,Bin1阳性表达率为46.43%。IDO在浸润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型,χ2=5.600,P=0.018;随着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分级(χ2=20.268,P〈0.001)及TNM分期(χ2=12.075,P=0.007)增高,IDO阳性表达率增高;Bin1在浸润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非浸润型(χ2=7.685,P=0.007),随着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分级(χ2=15.817,P〈0.001)及TNM分期(χ2=11.104,P=0.010)增高,Bin1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DO表达强度与Bin1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306,P=0.003),与组织学分类(r=0.258,P=0.018)、组织分级(r=0.491,P〈0.001)及TNM分期(r=0.365,P=0.001)呈正相关。Bin1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类(r=-0.302,P=0.005)、组织分级(r=-0.411,P〈0.001)及TNM分期(r=-0.302,P=0.005)呈负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IDO m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平均表达水平为7.696 1±1.745 28,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的6.397 0±1.205 17,t=2.367,P=0.023;Ta和T1期IDO m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平均表达水平为6.803 4±1.567 53,明显低于T2~T4期的9.183 8±0.690 32,t=4.955,P〈0.001;IDO mRNA在Ⅰ、Ⅱ和Ⅲ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7.058 7±1.771 57、7.9342±1.530 57和9.290 7±0.574 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5,P=0.017。结论 IDO高表达和Bin1低表达或表达缺失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变进展及预后不良相关,提示IDO和Bin1可能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预后因子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胺2 3-二氧酶 bin1蛋白 膀胱尿路上皮肿瘤 荧光定量PCR 预后
原文传递
组织桥接整合因子1、Ⅰ型胶原蛋白基因、核转运蛋白基因2与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关系
16
作者 郇金亮 高庆佳 +3 位作者 唐小龙 易宜 吴凯铠 黄雄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43-1347,共5页
目的探究组织桥接整合因子1(BIN1)、Ⅰ型胶原蛋白基因(COL1A1)、核转运蛋白基因2(KPNA2)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术后复发关系及联合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NBC病人80例,根据术后2年... 目的探究组织桥接整合因子1(BIN1)、Ⅰ型胶原蛋白基因(COL1A1)、核转运蛋白基因2(KPNA2)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术后复发关系及联合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NBC病人80例,根据术后2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组织BIN1、COL1A1、KPNA2基因表达,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组织BIN1、COL1A1、KPNA2基因表达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组织BIN1、COL1A1、KPNA2基因表达与复发时间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比较不同组织BIN1、COL1A1、KPNA2基因表达病人无复发生存期(RFS)。结果复发组T分期、N分期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组织BIN1mRNA表达为0.24±0.07,低于未复发组的0.35±0.10(P<0.05),复发组组织COL1A1mRNA、KPNA2mRNA表达分别为2.07±0.62、2.91±0.84,高于未复发组的1.48±0.43、1.85±0.60(P<0.05);T分期、N分期、COL1A1 mRNA、KPNA2 mRNA均是复发相关独立危险因素,BIN1 mRNA是复发相关独立保护因素(P<0.05);BIN1 mRNA、COL1A1 mRNA、KPNA2 mRNA的AUC分别为0.76、0.80、0.78,三者联合的AUC为0.94;BIN1mRNA与复发时间呈负相关(r=-0.79,P<0.001),COL1A1mRNA、KPNA2mRNA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r=0.77、0.78,均P<0.001);BIN1mRNA高水平病人RFS长于低水平病人,COL1A1mRNA、KPNA2mRNA高水平病人RFS短于低水平病人(P<0.05)。结论BIN1mRNA、COL1A1mRNA、KPNA2mRNA与TNBC术后复发风险、复发时间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预测术后复发的一个可靠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组织桥接整合因子1 Ⅰ型胶原蛋白基因 核转运蛋白基因2(KPNA2) 复发 预测价值
下载PDF
Unveiling DNA methyl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a review of array-based human brain studies
17
作者 Victoria Cunha Alves Eva Carro Joana Figueiro-Silva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2365-2376,共12页
The intricaci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genesis are being increasingly illuminated by the exploration of epigenetic mechanisms,particularly DNA methylation.This review comprehensively surveys recent human-centere... The intricaci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genesis are being increasingly illuminated by the exploration of epigenetic mechanisms,particularly DNA methylation.This review comprehensively surveys recent human-centered studies that investigate whole genome DNA methyl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pathology.The examination of various brain regions reveals distinctive DNA methylation patterns that associate with the Braak stage and 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ion.The entorhinal cortex emerges as a focal point due to its early histological alterations and subsequent impact on downstream regions like the hippocampus.Notably,ANK1 hypermethylation,a protein implicated in neurofibrillary tangle formation,was recurrently identified in the entorhinal cortex.Further,the middle temporal gyrus and prefrontal cortex were shown to exhibit significant hypermethylation of genes like HOXA3,RHBDF2,and MCF2L,potentially influencing neuroinflammatory processes.The complex role of BIN1 in 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is underscored by its association with altered methylation patterns.Despite the disparities across studies,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ntricate interplay between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and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y.Future research efforts should address methodological variations,incorporate diverse cohorts,and consid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unravel the nuanced epigenetic landscape underlying 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s disease ANK1 bin1 DNA methylation epi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HOXA3 MCF2L RHBDF2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对人正常乳腺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邓文慧 吴宜勇 +3 位作者 段金虹 杨丽 王抒 戴顺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6-570,共5页
目的研究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α-ZAL)对人正常乳腺的影响。方法将人正常乳腺组织分别植入30只9~10周裸鼠体内,然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不给药)、α-ZAL1mg/kg组和5mg/kg组(于植入2~6周时隔日肌肉注射给药)。植入... 目的研究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α-ZAL)对人正常乳腺的影响。方法将人正常乳腺组织分别植入30只9~10周裸鼠体内,然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不给药)、α-ZAL1mg/kg组和5mg/kg组(于植入2~6周时隔日肌肉注射给药)。植入6周后取出所有植入乳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抑凋亡基因Bcl-2、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蛋白表达熏并观察给药前后植入组织块体积的改变和组织形态学特征;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雌激素硫酸转移酶(EST)mRNA和BIN1的表达水平。结果α-ZAL对植入乳腺上皮细胞的Bcl-2、PCNA、PR和ER蛋白表达及植入组织块体积的改变和组织形态学无明显影响。α-ZAL上调植入乳腺组织BIN1mRNA的表达,但对EST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α-ZAL对人正常乳腺的组织形态学和细胞增殖及凋亡特征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强肿瘤抑制蛋白BIN1mRNA的表达,提示对乳腺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玉米赤霉醇乳腺 增殖 凋亡 ESTmRNA bin1mRNA
下载PDF
桥接整合因子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微 贾云泷 +3 位作者 王佳丽 刘天旭 段玉青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探讨桥接整合因子1(BIN1)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及BIN1对EOC细胞A2780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切除的67例EOC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同期因其他妇科疾... 目的:探讨桥接整合因子1(BIN1)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及BIN1对EOC细胞A2780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切除的67例EOC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同期因其他妇科疾病手术切除的30例非肿瘤患者的卵巢组织(正常对照组)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OC组织和非肿瘤卵巢组织中BIN1蛋白的表达水平,χ;检验分析BIN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Kaplan-Meier法分析BIN1表达与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用qPCR和WB法检测EOC细胞SKOV3、A2780和人卵巢上皮细胞IOSE80中BIN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BIN1质粒CMV-MCS-GFP-SV40-NeomycinBIN1和空载体质粒CMV-MCS-GFP-SV40-Neomycin分别转染到A2780细胞以构建过表达BIN1细胞及其对照,用qPCR和WB法分别检测转染细胞中BI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过表达BIN1对A27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EOC组织中BIN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BIN1表达与EOC患者较晚的术后病理分期、较差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腹膜转移存在正向关联(均P<0.05);BIN1低表达组患者的DFS和OS均短于BIN1高表达组患者(均P<0.05)。SKOV3和A2780细胞中BI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IOSE80细胞(均P<0.01);过表达BIN1显著抑制A278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或P<0.01)。结论:BIN1在EOC组织和细胞中呈低表达状态,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过表达BIN1可降低EOC细胞A2780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整合因子1 上皮性卵巢癌 A2780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桥接整合因子1去甲基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EC109细胞增殖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天旭 张翔宇 +3 位作者 邓佳 王雪晓 王佳丽 刘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54-1259,共6页
目的:分析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grator-1,Bin1)去甲基化对Bin1基因表达和食管鳞状细胞癌EC10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法检... 目的:分析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grator-1,Bin1)去甲基化对Bin1基因表达和食管鳞状细胞癌EC10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法检测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处理后EC109细胞Bin1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用qPCR、Western blotting和MTT法分别检测单独5-Aza-dc和5-Aza-dc加转染Bin1基因干扰片段(Bin1 siRNA)处理对EC109细胞Bin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5-Aza-dc处理后EC109细胞周期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与CDK4)表达的变化。结果: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后,EC109细胞Bin1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去甲基化。5-Aza-dc处理的Bin1去甲基化EC109细胞Bin1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均P<0.05),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阻滞在G0/G1期,表现为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CDK4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5)。Bin1去甲基化EC109细胞转染Bin1 siRNA后,Bin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均P<0.05)。结论:Bin1基因启动子区域在EC109细胞中呈完全甲基化状态,5-Aza-dc去甲基化可使食管鳞癌细胞EC109细胞Bin1表达升高,通过降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EC109细胞增殖。证实表观遗传学变化可能与食管癌细胞恶性增殖有关,可为食管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EC109细胞 甲基化 桥接整合因子1基因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