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8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xicology,biosynthesis,bio-control of aflatoxin and new methods of detec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Mohamed Amine Gacem Aminata Ould El Hadj-Khelil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6年第9期808-814,共7页
Mycotoxins and their derivatives since their discoveries and until the present time are behind unspecified economic and medical damages.Aflatoxin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physical–chemical and toxicological... Mycotoxins and their derivatives since their discoveries and until the present time are behind unspecified economic and medical damages.Aflatoxin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physical–chemical and toxicological characters in the most dangerous row of the mycotoxins.These aflatoxins are in part responsible,of irreversible medical disasters that are not easily manageable such as cancer of the liver and kidneys,and in the other part,of losses in the stored cereal products.Based on these crucial findings,monitoring of this toxin became imperative in post-harvest food products,during storage,during transformation chain and even during the long phases of conservation.Vigilance of this toxin is delivered by detection methods using very advanced technologies to respond 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s.In addition,the knowledge of factors supporting the biosynthesis of aflatoxins such as the temperature,moisture content,concentration of nitrogen and carbon,and the molecules responsible for the genetic control of the synthesis will be reflected later in the choice of bio-control techniques.This control is currently based on new strategies using the bioactives substances of the plants,the lactic bacteria and some strains of actinomycetes that have good inhibiting activity against aflatoxins with fewer side effects on Man.On the other hand,this brief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new studies demonstrating the toxicity of the toxin,new detection methods and bio-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cotoxins AFLATOXINS CANCER BIOSYNTHESIS bio-controls Detection methods
下载PDF
Bio-control trials of Chaetomium spirale ND35 against apple canker 被引量:23
2
作者 XINYa-fen SHANGJin-jie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A new endophytic antagonistic fungus, Chaetomium spirale ND35 from Populus tomentosa, was reported. The bio-control trials of C. spirale ND35 against the Valsa Canker of apple were preliminarily investigated. The resu... A new endophytic antagonistic fungus, Chaetomium spirale ND35 from Populus tomentosa, was reported. The bio-control trials of C. spirale ND35 against the Valsa Canker of apple were preliminari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of dual culture on PDA plate showed that C. spirale ND35 was capable of strong antagonism against Valsa ceratosperma, and for inhibiting the mycelial growth of V. ceratosperma,.the crude extract of liquid culture of corn steep powder broth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at one of malt extract broth (MEB). The results of bio-control in greenhouse and field indicated that the disease incidence of apple tree treated with C. spirale ND35 was lower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treated by other methods. The re-isolation experiment suggested that C. spirale ND35 could colonize in stems and branches of apple trees successfully, and the ND35 colonization rate of the treatment with solid wheat bran cultu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rn steep powder broth, but the field experiment result the control effect of liquid culture of C. spirale ND35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solid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腐烂病 螺旋毛壳菌 生物防治 拮抗作用
下载PDF
Bio-control of Some Food-Borne Pathogenic Bacteria by Bacteriophage 被引量:1
3
作者 S. Kalkan E. UEnal Z. Erginkaya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1年第4期237-244,共8页
关键词 生物控制剂 噬菌体 食源性致病菌 大肠杆菌O157:H7 商业化生产 安全食品 防护系统 病原细菌
下载PDF
The Role of Habitat Manipulation in the Bio-control of African Rice Gall Midge, Orseolia oryzivora Harris and Gagne (Diptera: Cecidomyiidae) in Nigeria
4
作者 E. O. Ogah J. A. Odebiyi +1 位作者 A. A. Omoloye F. E. Nwilen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1年第5期739-745,共7页
关键词 水稻品种 操纵策略 尼日利亚 控制作用 生物控制 稻瘿蚊 非洲 双翅目
下载PDF
猕猴桃采后真菌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5
作者 潘慧 龙超安 +2 位作者 钱国良 李黎 钟彩虹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猕猴桃果实易受多种病原真菌的侵染,采后易发生软腐病、灰霉病、青霉病等严重危害果实品质的真菌性病害。传统的有效防治方法主要为采前使用化学杀菌剂,但其易污染环境并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已有一系列生物防治方法被研究并报道,这... 猕猴桃果实易受多种病原真菌的侵染,采后易发生软腐病、灰霉病、青霉病等严重危害果实品质的真菌性病害。传统的有效防治方法主要为采前使用化学杀菌剂,但其易污染环境并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已有一系列生物防治方法被研究并报道,这些方法可有效防控猕猴桃采后真菌病害:第一类为天然抑菌物质,包括植物提取物和其他天然物质;第二类为拮抗微生物,包括生防酵母、生防细菌、生防木霉,生防菌也能与物理及化学方法协同发挥作用。本文概述了各类生物防治方法在猕猴桃采后真菌病害绿色防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生防机理,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生物防治 软腐病 灰霉病 青霉病
下载PDF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调控与生物防控策略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玉珍 肖怀秋 王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88-196,共9页
生物膜是很多食源性致病菌应对各种极端环境、杀菌理化因子以及维持菌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基质屏障。数据显示,有超过80%的细菌感染由生物膜引起,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见。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食品安全事故... 生物膜是很多食源性致病菌应对各种极端环境、杀菌理化因子以及维持菌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基质屏障。数据显示,有超过80%的细菌感染由生物膜引起,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见。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食品安全事故的重要风险源,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致病性和免疫逃逸与生物膜复杂的三维结构有重大关系。由于生物膜结构基因和调控因子结构相对保守,现已成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防控新的重要的效应靶点。本文从多糖细胞间黏附素、胞外DNA和生物膜形成相关蛋白等角度阐明了生物膜形成机制,从群体感应系统(如Agr系统和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全局性调控因子(如附属调节因子Sar和转录因子SigB)及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如SrrAB系统、SaeRS系统、ArlRS系统、LytRS系统和WalKR系统)等角度系统阐述了生物膜形成调控机制。最后,从抗菌肽(蛋白)、植物源化合物、生物酶、抗菌药物等角度提出新的防控策略,以期为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防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膜 基因调控因子 生物防控
下载PDF
扶余油田外围区块生物胶降黏压裂技术试验
7
作者 何增军 宋成立 +3 位作者 马胜军 王凤宇 王永忠 陈存玉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3期57-61,共5页
扶余油田外围区块原油密度大、黏度高、凝固点高、含蜡量高,采用常规胍胶携砂压裂技术无法有效开采,压裂投产后初期产量较低,达不到效益产能,外围区块基本处于未开发动用状态。为此,研发了生物胶降黏剂体系与压裂工程技术相配套的降黏... 扶余油田外围区块原油密度大、黏度高、凝固点高、含蜡量高,采用常规胍胶携砂压裂技术无法有效开采,压裂投产后初期产量较低,达不到效益产能,外围区块基本处于未开发动用状态。为此,研发了生物胶降黏剂体系与压裂工程技术相配套的降黏压裂技术,并进行了实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生物胶具有降凝、降黏、防蜡、乳化、驱油等性能,可显著提高原油流动性。现场试验分为生物胶降黏加砂压裂和生物胶降黏不加砂压裂两种技术方式,共在扶余外围及稠油区块累计实施45口井。前置液胍胶造主裂缝+支撑剂+生物胶降黏剂+支撑剂+后置液降黏剂的技术方法应用在新投产的外围及稠油区块,对比老区内部,在储层物性变差的条件下,投产后产油量超设计产能1.6倍,是老区内部的1.4倍。生物胶降黏不加砂压裂技术主要应用在老井二次压裂或多轮次压裂稠油区块或黏度上升井层,同等条件下对比,黏度由压裂前的70mPa·s下降到25mPa·s,增产量是同区块常规压裂的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胶 降黏压裂 原油流动性 防蜡 外围区块 稠油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与水分联合调控下稻田土壤氮素变化规律
8
作者 姚显紫 侯会静 +2 位作者 韩正砥 詹沐霖 钱翔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4,共8页
为了探究生物有机肥和控制灌溉联合调控下稻田土壤氮素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开展了水稻小区种植试验。试验设置2种灌溉模式(常规淹灌(F)、控制灌溉(C))和3种施肥模式(全施化肥(A)、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学氮肥(B)、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30... 为了探究生物有机肥和控制灌溉联合调控下稻田土壤氮素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开展了水稻小区种植试验。试验设置2种灌溉模式(常规淹灌(F)、控制灌溉(C))和3种施肥模式(全施化肥(A)、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学氮肥(B)、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30%化学氮肥(C)),分析水稻生育期内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的变化特征。试验表明:至水稻分蘖期时,相同灌溉模式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稻田土壤铵态氮含量均值均低于全施化肥处理,降幅为19.85%~48.78%,土壤硝态氮含量均值是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30%化学氮肥的处理低于全施化肥处理,降幅为15.35%~33.08%;而从水稻拔节期起,相同灌溉模式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稻田土壤铵态氮平均含量比全施化肥处理增加了12.71%~56.26%,除FB处理硝态氮含量降低外其余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平均含量比全施化肥处理增加了19.21%~105.80%。控制灌溉的水稻全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淹灌(P<0.05),而土壤铵态氮含量则是常规淹灌高于控制灌溉。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有利于水稻分蘖期后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积累,提升了稻田土壤氮素的养分累积,其中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肥的效果较好。控制灌溉使得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同时也减少了土壤铵态氮的含量。综合考虑环境与经济效益,控制灌溉与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肥的稻田水肥管理模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控制灌溉 联合调控 铵态氮 硝态氮 土壤氮素变化 水稻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的水凝胶3D打印试验台改进设计
9
作者 程广锴 李艳 +2 位作者 任铮 查运卓 孙浩伟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14,共8页
为了改善生物打印机的挤出模块无法对温度实现准确调控、沉积平台的悬臂结构精度低等问题,利用TRIZ理论对现有生物打印机进行功能分析、因果链分析,剖析问题的内在原因,并利用40个发明原理、矛盾矩阵、剪裁模型、STC算子和聪明小人法求... 为了改善生物打印机的挤出模块无法对温度实现准确调控、沉积平台的悬臂结构精度低等问题,利用TRIZ理论对现有生物打印机进行功能分析、因果链分析,剖析问题的内在原因,并利用40个发明原理、矛盾矩阵、剪裁模型、STC算子和聪明小人法求解。本文提出4个创新的解决方案:将管道接触面设计为水冷板结构;将喷嘴的驱动装置改为42步进电机并且将传动机构改为滚珠丝杠;利用19906半导体制冷片代替压缩机,可连续制冷;采用塔式散热为制冷片热端散热,提高了制冷效率。将4种方案结合使用后,打印线条的线宽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打印机 TRIZ理论 温度控制 散热 精度
下载PDF
昆明市外来入侵物种现状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和兰娣 瞿鹏 +1 位作者 武千年 曹雪梅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34-43,共10页
昆明近年来饱受生物入侵问题的困扰。通过收集和整理已出版的著作及文献,对昆明市外来入侵物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记录189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入侵植物111种,以菊科、豆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并比较了国内其他省、市外来入侵植... 昆明近年来饱受生物入侵问题的困扰。通过收集和整理已出版的著作及文献,对昆明市外来入侵物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记录189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入侵植物111种,以菊科、豆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并比较了国内其他省、市外来入侵植物物种数前5的科的占比情况,其中昆明市和云南省有显著差异,但与河南、安徽、吉林等省市无显著差异;入侵动物中以昆虫类为主,占比为59.74%。从物种原产地来看,昆明市的外来入侵物种主要来自美洲地区,占全部入侵种数的52%。基于昆明市生物入侵形势比较严峻的现状,建议加强常态化监测与建立防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昆明市 入侵植物 入侵动物 防控对策
下载PDF
高性能生物基Pickering改性沥青乳液的研究应用
11
作者 赵永飞 苏慧敏 《涂层与防护》 2024年第1期33-38,62,共7页
沥青通过特定的聚合物改性后兼具自愈合性、非极性等性能,在建筑、道路等领域大量应用,但是高性能改性沥青较难乳化且乳液极不稳定。随着社会双碳目标的深度推进,传统的沥青乳化技术以及材料性能已经无法满足高质量发展需要。本研究在... 沥青通过特定的聚合物改性后兼具自愈合性、非极性等性能,在建筑、道路等领域大量应用,但是高性能改性沥青较难乳化且乳液极不稳定。随着社会双碳目标的深度推进,传统的沥青乳化技术以及材料性能已经无法满足高质量发展需要。本研究在不改变现有乳化工艺基础上,采用生物基乳化增强剂MY提升了阳离子乳化剂性能,并制备了具备优异的机械、化学和贮存稳定性,同时还具备破乳可控的高性能Pickering改性沥青乳液,在国内外各类工程气候场景应用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 乳化增强 Pickering乳液 乳化沥青 破乳可控
下载PDF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Neochetina eichhorniae and Neochetina bruchi and Their Potential for Use as Livestock Feed
12
作者 Ian Kimani Guchu Monica Ayieko Lorna-Grace Okotto 《Advances in Entomology》 2023年第1期38-46,共9页
Neochetina eichhorniae and Neochetina bruchi have been used for over four decades as Eichhorniae crassipes classical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globally. Despite the success of bio-control against the water hyacinth gl... Neochetina eichhorniae and Neochetina bruchi have been used for over four decades as Eichhorniae crassipes classical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globally. Despite the success of bio-control against the water hyacinth globally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biological control against water hyacinth seems to have overlooked the socio-economic sustainability in assisting the ravaged communities, gain resilience and adapt to the challenges of the invasive alien species. This manuscript evaluates the potential to draw out more from biological control of the water hyacinth by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to utilize Neochetina eichhorniae and Neochetina bruchi as feed. The live insects of the two speci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water hyacinth marts in the nearby L. Victoria in Siaya county, Kenya. Where they were then transferred for semi-cultivation in localized ponds for reproduction and closer monitoring. The ponds having been set up in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 while in the open within the same climatic region mimicked the water quality and most abiotic conditions of the lake necessary for the insects’ and host plant acclimatization and reproduction. The samples for proximate analysi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se ponds as per the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desig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Neochetina bruchi, N. eichhorniae and their larvae composite, satisfactorily compared to basic fish feed requirements, specifically as a protein source having crude protein (CP) percentage per DM of 55.0350 ± 0.025, 54.4350 ± 0.035 and 62.2750 ± 0.025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ontrol Eichhornia crassipes ENTOMOPHAGY Neochetina bruchi Neochetina eichorniae PROXIMATE
下载PDF
扇吸式生物光防治灯流场分析及结构优化
13
作者 石炜 张晓莹 张国英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6-64,共9页
针对扇吸式生物光防治灯对入口处害虫无法吸入的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对现有的扇吸式生物光防治灯内部流场进行流体力学仿真,研究不同进风口角度及风扇不同转速下扇吸式生物光防治灯内部流场的变化。通过Solidworks建立扇吸式生物光防治... 针对扇吸式生物光防治灯对入口处害虫无法吸入的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对现有的扇吸式生物光防治灯内部流场进行流体力学仿真,研究不同进风口角度及风扇不同转速下扇吸式生物光防治灯内部流场的变化。通过Solidworks建立扇吸式生物光防治灯的三维模型,并在Workbench中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生物光防治灯内部流场压力、迹线、速度及涡流黏度进行仿真分析,发现该种扇吸式生物光防治灯装置在风扇两侧有旋涡,导致害虫被气流卷到扇吸式生物光防治灯的外侧,是造成扇吸式生物光防治灯吸入害虫效率低的原因。通过改变防治灯进风口角度得到害虫进入集虫瓶内部迹线,当1800 r/min风扇工况下,虫子被吸入集虫瓶的压力为8.25 kN/m^(2),虫子被吸入集虫瓶的速度为3.6 m/s,进风口60°时,扇吸式生物光防治灯的害虫迹线是最稳定的,集虫瓶内部没有旋涡,且集虫瓶内部的压力全为负值,达到优化目的,可提升防治灯对害虫的吸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吸式生物光防治灯 集虫瓶管道 数值模拟 流场仿真 植保机械 虫害防控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刺萼龙葵的入侵特征与防治策略
14
作者 周全来 曹伟 +5 位作者 张悦 金永焕 王永翠 马瑛培 陈辉 崔雪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4-322,共9页
刺萼龙葵是原产于北美洲的恶性外来入侵植物,在世界各地广为分布,已入侵我国北方地区,严重威胁我国农牧业安全,亟待明确刺萼龙葵入侵过程与危害,为我国制定刺萼龙葵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本文对刺萼龙葵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传播途径、入... 刺萼龙葵是原产于北美洲的恶性外来入侵植物,在世界各地广为分布,已入侵我国北方地区,严重威胁我国农牧业安全,亟待明确刺萼龙葵入侵过程与危害,为我国制定刺萼龙葵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本文对刺萼龙葵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传播途径、入侵历史和分布特征、危害、现有防除措施及存在等问题进行综述。刺萼龙葵具有花期长、花粉萌发率和结实率高、果实和种子产量大等高繁殖能力特征;能适应多变气候和异质性生境;具有自体传播、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动物传播和人为传播等多种传播途径;已先后入侵了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的55个区县,向华北、华中和华东快速入侵的可能性高;刺萼龙葵的植株及分泌物对人畜安全、动物皮毛质量、草地植被结构、农作物产量等方面造成严重危害,并帮助传播植物病虫害。然而,现有的化学和物理防除措施仍不能彻底遏制传播、消除危害和保障生产。为有效防除刺萼龙葵,应开展刺萼龙葵入侵风险评估,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制定防治措施,加强入侵机制和防控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萼龙葵 生物生态学特性 传播途径 入侵特征 防治策略
下载PDF
西沙海绵共附生放线菌ITBB-ZK-a5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研究
15
作者 齐敏 郭志凯 +3 位作者 熊子君 张世清 吴炜城 李吉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69-2578,共10页
海洋放线菌因其所处环境特殊,在生理性状和遗传背景方面均具有独特的性质,因此海洋放线菌具有产生特殊代谢产物的巨大潜力。本研究以西沙海绵为研究对象,挖掘其具有抑菌活性的共附生放线菌资源。首先,利用平板分离法从海绵样品中分离纯... 海洋放线菌因其所处环境特殊,在生理性状和遗传背景方面均具有独特的性质,因此海洋放线菌具有产生特殊代谢产物的巨大潜力。本研究以西沙海绵为研究对象,挖掘其具有抑菌活性的共附生放线菌资源。首先,利用平板分离法从海绵样品中分离纯化出一株活性放线菌菌株ITBB-ZK-a5,对其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合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菌落形态特征,确定该菌株为链霉菌。其次,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菌株ITBB-ZK-a5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广谱性和持效性。结果表明:该菌株对供试的16株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抑菌谱较广,且对峙14、30 d仍具有活性,抑菌持效性较好;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菌株平板通过产生活性物质抑制病原菌生长,对菌落边缘的无菌琼脂块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抑菌率与菌落距离呈负相关,说明放线菌可能通过向平板中分泌活性物质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该菌株连续转接5代后,仍具有较好的世代稳定性。再次,利用大米固体培养基对菌株ITBB-ZK-a5进行发酵,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得到提取物,通过滤纸片法对发酵粗提物进行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浴温度升高和紫外照射时间的增加,菌株ITBB-ZK-a5对香蕉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呈下降趋势,但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最后,测定菌株ITBB-ZK-a5对香蕉炭疽病病原菌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_(50))为38.88μg/mL,对木瓜炭疽病病原菌的EC_(50)值为11.70μg/mL。本研究对南海海绵共附生放线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筛选出具有抑制多种热带作物病原真菌活性的生防菌株ITBB-ZK-a5,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研究,为后续生防菌株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 海洋放线菌 抗植物病原真菌 抑菌活性 生防菌株
下载PDF
空间仿生可变构智能感知网络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陈亮 郭康 +5 位作者 朱玉凯 袁源 余翔 乔建忠 王晓军 郭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基于仿生集群系统感知功能与行为的视角,提出了空间感知网络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包括仿生可变构异构空间分布式智能感知网络设计、单星自主机动对准和协调操控、星群协同相对测量与控制等。在干扰对抗态势下,空间感知网络的生存智能需... 基于仿生集群系统感知功能与行为的视角,提出了空间感知网络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包括仿生可变构异构空间分布式智能感知网络设计、单星自主机动对准和协调操控、星群协同相对测量与控制等。在干扰对抗态势下,空间感知网络的生存智能需求是保持各节点的可变构型网络、异构分布式感知与协调控制,从抗扰、容错和节能等角度提出了未来智能感知网络所应具有的安全、绿色和免疫等特征。仿生空间感知网络的目标是通过可变构异构分布式星群设计,实现星群多源信息融合和“眼、耳、脑、体、群”的智能协调,提高感知网络的智能协调能力以及对于空地目标与空间态势的感知、理解、预判和机动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感知网络 干扰对抗 协调控制 仿生技术 仿生智能
下载PDF
6种香豆素类物质对4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17
作者 李琰 杨壹虎 +4 位作者 何宇辰 蔡丽蓉 周鑫鑫 杨雨晴 邬彩霞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4-1263,共10页
香豆素类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且具有很强的杂草防除潜力,本试验利用培养皿生物检测法,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perenne)、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和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为受体材料,研究了6种香豆素... 香豆素类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且具有很强的杂草防除潜力,本试验利用培养皿生物检测法,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perenne)、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和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为受体材料,研究了6种香豆素类物质水溶液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7-羟基香豆素、6-甲基香豆素、4-羟基香豆素、简单香豆素对黑麦草、狗尾草、白三叶种子的萌发有很强的抑制作用(P<0.05);7-羟基香豆素、4-羟基香豆素处理的狗尾草和马齿苋根长显著降低(P<0.05);6-甲基香豆素与简单香豆素处理显著降低了狗尾草与马齿苋的鲜重与干重(P<0.05)。因此,结合香豆素类化合物功能结构与合成水平,推测简单香豆素、6-甲基香豆素、7-羟基香豆素、4-羟基香豆素具有较大潜力开发,可作为除草剂或除草剂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香豆素 香豆素衍生物 除草活性 生物源除草剂
下载PDF
用于动态调控的响应启动子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进展
18
作者 马定 高思远 +1 位作者 王昕 陈可泉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3年第6期589-598,共10页
随着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兴起,作为细胞工厂的微生物在生产生物基单体、药物前体及氨基酸等物质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传统的化学合成以及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产品相比,细胞工厂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也保护了自然... 随着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兴起,作为细胞工厂的微生物在生产生物基单体、药物前体及氨基酸等物质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传统的化学合成以及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产品相比,细胞工厂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也保护了自然资源。动态调控作为代谢工程的新兴策略,能够实现代谢流的适时分布和改向,对微生物生长、代谢及应用起到重要作用。响应启动子作为动态调控的重要元件之一,在动态调控的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动态调控系统的发展和原理、响应启动子的结构和调控机制、响应启动子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响应启动子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代谢工程 动态调控 响应启动子 生物制造 群体感应
下载PDF
辣椒根腐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生防作用
19
作者 李树江 张韵霞 +6 位作者 刘羽 周闯闯 张芝琴 冯道 杨友联 吴迪 张晓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9-76,共8页
为获得高效的辣椒根腐病生防菌,从健康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出真菌菌株,通过与辣椒根腐病病原菌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进行对峙培养,筛选出对茄镰刀菌抑制率达到79.29%的生防菌株M20210527-2。结合形态学及ITS分子生物学分析,将菌株M2... 为获得高效的辣椒根腐病生防菌,从健康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出真菌菌株,通过与辣椒根腐病病原菌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进行对峙培养,筛选出对茄镰刀菌抑制率达到79.29%的生防菌株M20210527-2。结合形态学及ITS分子生物学分析,将菌株M20210527-2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株M20210527-2可通过重寄生、快速争夺生长空间以及分泌抗真菌代谢产物来高效抑制茄镰刀菌的生长。菌株M20210527-2处理对辣椒根腐病相对防效高达94.25%,可显著降低根腐病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培养条件研究表明,菌株M20210527-2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佳pH为6~7,最适生长碳源为蔗糖、葡萄糖和淀粉,最适生长氮源为蛋白胨、酵母粉和牛肉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根腐病 茄镰刀菌 生防真菌 哈茨木霉 鉴定 培养特性
下载PDF
气动挤压式3D生物打印机搭建与应用
20
作者 高志刚 李晓瑞 罗勇 《实验室科学》 2023年第3期167-171,共5页
3D生物打印技术可精准控制支架的三维结构、细胞分布、生物信号,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生物材料使用范围广等特点。为了更好地拓展生物打印技术科教结合,在传统3D打印机的基础上,设计搭建了气动控制的挤压式生物打印机,测试了打印机温... 3D生物打印技术可精准控制支架的三维结构、细胞分布、生物信号,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生物材料使用范围广等特点。为了更好地拓展生物打印技术科教结合,在传统3D打印机的基础上,设计搭建了气动控制的挤压式生物打印机,测试了打印机温度控制范围,完成了温敏型生物墨水的制备并考察其可打印性。此外,利用所搭建的生物打印机,打印乳腺癌细胞MCF7,实验结果表明所打印的细胞能够均匀地分布在三维支架中,细胞存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表明所搭建的打印机能够满足生物打印要求,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式生物打印 气动控制 生物墨水 乳腺癌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