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owth Dynamics of the Middle Devonian Jukoupu Bioherm,Xinshao, Hunan
1
作者 Gong EnpuDepartment of Geology, Northeast U niversity, Shenyang, Liaonm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1期95-106,共12页
The growth process, palaeoecological features and the function of organisms in reef-building of the Jukoupu bioherm in Huna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bioherm is divided into 10 microfacies. Organisms are very abun... The growth process, palaeoecological features and the function of organisms in reef-building of the Jukoupu bioherm in Huna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bioherm is divided into 10 microfacies. Organisms are very abundant in the reef. Thirty-two genera Belonging to 7 phyla have been recognized. They make up 5 communities composed mainly of stromatopoids, Corals and algae, each of which has its own salient ecological features. An analysis of all communities shows that the organic functions are very complex. The same organisms may possess diverse functions simultaneously as the reef growth enters the late stage. The growth process of the reef may involve five stages' (l)biostrome stage, (2) stabilization stage, (3) frame-type reef-building stage, (4) binding and covering-type reef-building stage, and (5) baffle- type reef -building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nan Province Middle Devonian REEF community structure community succession growth process of bioherm
下载PDF
Bioherm Petroleum Reservoir Types and Features in Main Sedimentary Basin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4
2
作者 许红 孙晶 +10 位作者 廖晶 董刚 刘金庆 宋红瑛 王振峰 孙志鹏 金庆焕 张莉 魏凯 朱玉瑞 赵新伟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828-841,共14页
It is known from macrocomparisons and microresearches of bioherm reservoirs in main sedimentary basin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rough deep-water petroleum explorations and by means of 2D/3D seismic data and a whole-co... It is known from macrocomparisons and microresearches of bioherm reservoirs in main sedimentary basin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rough deep-water petroleum explorations and by means of 2D/3D seismic data and a whole-coring core from the Xisha Islands that there are great dif- ferences between deep-sea oil and gas fields in the world and thos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s reservoir systems of the former are mainly clastic rocks, whereas the latter have organic reefs that act as reser- voirs of their largest oil and gas fields, which are represented by large Liuhua 11-1 reef oilfield in the north and super-large L reef gas field in the south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deep-water hioherm reservoir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omparisons of organic reefs in the four large island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give evidences that such reefs in main sedimentary basins came into being during Cenozoic, especially in Neogene, and mainly occur as tower (point) reef, massive reef, platform-edge reef, and patch reef in shape, which show different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eismic reflection configurations and make up carbonate rock-bioherm formations in the island reef and sedimentary basin areas. Generally, the south and north parts differ from the east and the wes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n geologic conditions, as their corresponding continental shelf/island shelf areas are relatively wide/ narrow, large stream current systems are well developed/not so well developed, and terrigenous sediments are relatively sufficient/insufficient. The southeast and south par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had organic reefs built up earlier than the north and the reef building mainly took place in Neogene; these Neogene organic reefs all be- long to plant algal reef rocks. Liuhua oilfield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is found to mainly have red algal bindstone, Malampaya reef in the northern Palawan basin is rich in both red algal bind- stone and green algal reef segmented rock, and especially Miocene red algal framestone and green algal segmented rock are discovered in the Xisha Islands. These algal reefs created different sedimentary mi- crofacies as well as various rock structures and types, and through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mechanism of dolomitization, freshwater dolomite was discovered and grouped under products from dolomitization in mixed water that was regression reefal dolomite of good reservoir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herm reservoir type reservoir feature regression reefal dolomite freshwater dolo-mite sedimentary basin deep water South China Sea Xisha Islands.
原文传递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OYSTER BIOHERMS AND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 AND THE PAL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3
作者 耿秀山 傅命佐 +1 位作者 徐孝诗 李培英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2年第7期882-896,共15页
In this paper, the morphology, sedimentary structure, bioherm--building mollusk assem-blages and their growing and piling-up models of modern oyster bioherms in the estuariesof the Zimaigou and Xiaoqing Rivers are des... In this paper, the morphology, sedimentary structure, bioherm--building mollusk assem-blages and their growing and piling-up models of modern oyster bioherms in the estuariesof the Zimaigou and Xiaoqing Rivers are described and expounded, the environmental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yster bioherms, such as the dynamical geomorphicbackground, water depth, hydrodynamic factors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estuaries,ar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uccessively seaward migrating of oyster biohermswith average annual sea-level changes and the erosion--accretion processes in the estuariesare probed and explained, and the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oyster bioherms in the studyof Quaternary marin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RN OYSTER bioher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verage annual sea level PALAEO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元坝气田长兴组超深层高含硫生物礁底水气藏持续稳产关键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彤楼 王勇飞 柯光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3-101,共9页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为高含硫生物礁底水气藏,具有礁体多期叠置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的特征,开发初期部分气井底水锥进迅速,产量、压力下降快,预测天然气稳产期短,且存在部分小礁体储量动用不充分等问题。为实现...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为高含硫生物礁底水气藏,具有礁体多期叠置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的特征,开发初期部分气井底水锥进迅速,产量、压力下降快,预测天然气稳产期短,且存在部分小礁体储量动用不充分等问题。为实现气井见水时间预测与防控、剩余气精准高效挖潜、压降控制和硫堵防治,梳理了气田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复杂生物礁底水气藏控水稳气、剩余气高效动用及保压稳产等系列气藏持续高产稳产关键技术,并提出了气藏持续稳产的攻关技术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控水稳气技术可实现产水井采侵平衡和水气比总体稳定,可有效提高气藏开发效果;②剩余气高效动用技术可对剩余气进行精细描述和潜力评价,实现了调整井的高产高效,夯实气藏稳产基础;③保压稳产配套技术可有效控制气藏压降速率,保障了气田长期稳定生产;④综合应用上述多项技术,元坝气田高产稳产年限由方案设计的6年延长至9.7年,气藏采收率提高了12.8%,持续稳产效果显著。结论认为,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储层高含硫、强非均质性、气水关系复杂、底水锥进迅速、剩余气区礁体分布“小、散、薄、深”、压降速率过快和井筒硫沉积等方面的难题,对实现同类气田长期高效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 长兴组 生物礁底水气藏 多期叠置礁体 控水稳气 剩余气动用 保压稳产 硫堵
下载PDF
河北秦皇岛驻操营剖面寒武系张夏组均一石生物丘沉积特征
5
作者 朱一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3-1416,共14页
河北秦皇岛驻操营剖面寒武系张夏组顶部强迫型海退体系域集中发育一套数十米厚的均一石生物丘,指示这些均一石形成于浅海、高能环境。通过野外考察及镜下观察,分析该区均一石的形成机制及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均一石生物丘为灰白色致密... 河北秦皇岛驻操营剖面寒武系张夏组顶部强迫型海退体系域集中发育一套数十米厚的均一石生物丘,指示这些均一石形成于浅海、高能环境。通过野外考察及镜下观察,分析该区均一石的形成机制及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均一石生物丘为灰白色致密均一的块状泥晶灰岩,无明显宏观构造,直接覆盖在下部叠层石生物丘之上。在显微镜下,均一石由致密泥晶和少量微亮晶构成。其中,致密泥晶中发现多样化的钙化蓝细菌鞘化石,包括基座菌(Hedstroemia)、附枝菌(Epiphyton)、肾形菌(Renalcis)以及葛万菌(Girvanella),表明均一石形成于微生物复杂的代谢作用及诱发碳酸盐原地沉淀作用。更为特别的是,均一石中可见底栖鲕粒和白云石晶体,表明在富营养条件下,其产出过程中较为明显的与球状微生物膜钙化作用相关的显微组构以及白云石选择性表达。均一石自命名以来相关实例并不多,秦皇岛张夏组中均一石生物丘为了解均一石的形成机制与沉积环境提供了一个典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一石生物丘 河北秦皇岛 张夏组 微生物碳酸盐岩 钙化蓝细菌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储层展布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45
6
作者 席胜利 李振宏 +1 位作者 王欣 郑聪斌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5-412,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沉积时期,处于“三隆两鞍两坳陷”的古构造格局。3个隆起在平面上呈“L”型展布,共同控制着奥陶系的沉积相带,并控制着不同类型储层的区域展布。奥陶系主要的储集类型包括东部坳陷的盐下储集体、古隆起斜坡带的风化...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沉积时期,处于“三隆两鞍两坳陷”的古构造格局。3个隆起在平面上呈“L”型展布,共同控制着奥陶系的沉积相带,并控制着不同类型储层的区域展布。奥陶系主要的储集类型包括东部坳陷的盐下储集体、古隆起斜坡带的风化壳岩溶储集体、古隆起鞍部的马家沟组四段白云岩储集体、古隆起西部的中奥陶统重力流储集体和古隆起南部斜坡带的生物礁储集体。风化壳岩溶是最有利的储集体,在该储集体中目前已发现靖边大气田。其他4种类型储集体的勘探虽然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但结合储层特征及油气运聚分析,仍存在较大的勘探潜力,是开拓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勘探新领域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生物礁 膏盐岩 风化壳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川东上二叠统生物礁气藏多元信息综合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刘划一 王一刚 +3 位作者 杨雨 张静 余晓锋 李红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3-18,共6页
川东上二叠统生物礁气藏属碳酸盐岩岩性圈闭,礁岩和非礁地层物性差异小,非均质性强,地震识别预测难度大,多解性问题突出。在进一步研究生物礁气藏分布规律,深化对地震异常现象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寻找较大型的陆棚边缘礁气藏为... 川东上二叠统生物礁气藏属碳酸盐岩岩性圈闭,礁岩和非礁地层物性差异小,非均质性强,地震识别预测难度大,多解性问题突出。在进一步研究生物礁气藏分布规律,深化对地震异常现象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寻找较大型的陆棚边缘礁气藏为主要目标,以沉积相—地震相精细解释为核心内容,以地质为基础,测井为桥梁,地震为主要拓展手段的生物礁多元信息综合预测方法。包括三个方面相互有机联系的工作:①通过大量钻井和测井资料对比研究,重塑上二叠统岩相古地理环境,建立了本区长兴组碳酸盐岩缓坡相沉积相模式;②精细对比解释地震相及其变化的地质含义,建立了与沉积相模式对应的地震相变响应模式,进而解释沉积微相展布,预测陆棚边缘礁发育的有利地区;③针对有利相带内的边缘礁目标,探索应用各种正反演精细处理手段,进一步落实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油气藏 沉积相 气藏 地震勘探 二叠统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部晚三叠世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的转换过程 被引量:41
8
作者 刘树根 杨荣军 +2 位作者 吴熙纯 孙玮 陈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6-565,共10页
通过对上三叠统马鞍塘组及其生物礁的分布特征、岩相特征、古生物特征和物源区等的研究,认为上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的转换过程约束了马鞍塘组生物礁的发育范围和绝灭时间。川西海相碎屑岩物源主要来自北面的秦岭地区,在时间上从... 通过对上三叠统马鞍塘组及其生物礁的分布特征、岩相特征、古生物特征和物源区等的研究,认为上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的转换过程约束了马鞍塘组生物礁的发育范围和绝灭时间。川西海相碎屑岩物源主要来自北面的秦岭地区,在时间上从卡尼期开始到结束经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碎屑注入过程,在空间上经历了从北向南的扩展过程。揭示出龙门山造山带的形成与崛起具有从北到南的递进过程,并受控于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这个转变过程是四川叠合盆地构造演化的一个关键点,它约束了马鞍塘组海相烃源岩的发育和生物礁发育序列。近川中地区地腹中可能有马鞍塘组高能礁体发育,值得油气勘探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塘组 海相沉积转换 生物礁 油气勘探 晚三叠世 四川盆地西部
下载PDF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形成控制因素与发育模式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宏涛 肖开华 +3 位作者 龙胜祥 游瑜春 刘国萍 李秀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4-755,共12页
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和地震资料,重点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碳酸盐岩层序、沉积相、储层类型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生物礁储层结构和发育控制因素,总结了储层发育模式。研究结果显示,长兴组生物礁主要发育在SQ2中的台地... 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和地震资料,重点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碳酸盐岩层序、沉积相、储层类型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生物礁储层结构和发育控制因素,总结了储层发育模式。研究结果显示,长兴组生物礁主要发育在SQ2中的台地边缘相带,纵向上由两个明显的成礁旋回构成,横向上呈"东早西晚"不对称分布,是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生物礁(滩)型优质储层以低孔、中低渗溶孔云岩为主,主要发育于四级层序上部生物礁礁盖部位,具典型"双层储层结构"。成岩早期大气水溶蚀和白云岩化是储层发育最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综合分析认为,受高频层序控制生物礁沉积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也是控制长兴组生物礁准同生期的大气水溶蚀和白云岩化作用的关键因素。埋藏溶蚀、埋藏白云岩化以及破裂作用进一步改善储集岩物性。元坝气藏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具有"岩相控储、早期形成、后期改造"的发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层结构 生物礁 层序 长兴组 元坝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北开县满月甘泉剖面长兴组生物丘构成及成丘模式 被引量:10
10
作者 荣辉 焦养泉 +4 位作者 吴立群 李荣 王瑞 王世虎 杨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7,共9页
川东北开县满月甘泉剖面长兴组早期发育两期生物丘,分别位于两个向上变浅的沉积旋回中上部。通过露头解剖、镜下鉴定和X衍射等手段,对该剖面生物丘构成进行精细研究发现:第一期生物丘在角砾灰岩的基础上发育,造丘生物以蓝绿藻为主;岩性... 川东北开县满月甘泉剖面长兴组早期发育两期生物丘,分别位于两个向上变浅的沉积旋回中上部。通过露头解剖、镜下鉴定和X衍射等手段,对该剖面生物丘构成进行精细研究发现:第一期生物丘在角砾灰岩的基础上发育,造丘生物以蓝绿藻为主;岩性为泥晶灰岩和含云灰岩;由丘基和丘核构成。第二期生物丘在生物碎屑滩的基础上发育,造丘生物早期主要为蓝绿藻和粗枝藻,后期以各类海绵和珊瑚为主;岩性为泥—微晶灰岩,局部白云岩化;发育丘基、丘核和丘顶,最终向礁骨架演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期生物丘成丘模式:前者属于低能生物丘,形成于台缘前斜坡相带内,经历了两个演化阶段;而后者属于高能生物丘,形成于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相带内,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丘 成丘模式 长兴组 川东北
下载PDF
川东二叠系生物礁油气藏的地震勘探技术 被引量:22
11
作者 殷积峰 李军 +2 位作者 谢芬 李登华 程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5,共6页
生物礁油气藏是一种特殊的岩性油气藏,由于其地质特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生物礁的地震勘探难度很大。本文针对川东地区二叠系生物礁的地质特点和资料情况,以生物礁气藏为研究对象,从已知井井震响应特征分析出发,通过地震反射结构分... 生物礁油气藏是一种特殊的岩性油气藏,由于其地质特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生物礁的地震勘探难度很大。本文针对川东地区二叠系生物礁的地质特点和资料情况,以生物礁气藏为研究对象,从已知井井震响应特征分析出发,通过地震反射结构分析、神经网络波形分类处理、地震属性分析、三维可视化解释、多参数地震反演等多项地震特殊处理和解释方法,建立了生物礁和生物礁储层的判别模式,形成了有针对性的地震勘探配套技术。其中以伽马、补偿中子及声波为目标曲线的多参数地震反演技术对于预测和评价生物礁特别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地震反射结构 波形分类 三维可视化 多参数地震反演
下载PDF
气烟囱效应——礁滩相岩性气藏的典型地震响应特征 被引量:25
12
作者 刘殊 范菊芬 +1 位作者 曲国胜 郭旭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2-55,共4页
品质良好的地震剖面上出现的地震模糊带称为气烟囱,发现和识别气烟囱是寻找大型气藏的有效方法。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气藏是礁滩相岩性气藏,礁、滩作为一个独立的岩性体,与周围的地层、岩性结构差异较大,由此在构造应力场中形成力学尖... 品质良好的地震剖面上出现的地震模糊带称为气烟囱,发现和识别气烟囱是寻找大型气藏的有效方法。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气藏是礁滩相岩性气藏,礁、滩作为一个独立的岩性体,与周围的地层、岩性结构差异较大,由此在构造应力场中形成力学尖点,从而产生气烟囱效应。已知的黄龙场、普光等气田,其气烟囱普遍存在。点礁通常形成下方的气烟囱,台缘礁通常在上方形成气烟囱;礁滩相在构造运动中控制了断层的发育过程,凸起的礁滩相上方可能发育对冲断层;斜坡较陡的台缘礁可能发育叠置的逆冲断层;礁、滩两侧边缘的断层一般都比较发育。断层发育加强了气烟囱效应。模拟试验验证了地震剖面解释结果。根据气烟囱地震相特征,预测黑池梁存在一个大型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 生物礁 地震勘探 地震解释
下载PDF
北京西郊下苇甸剖面寒武系崮山组叠层石生物丘的沉积组构 被引量:45
13
作者 梅冥相 郭荣涛 胡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73-2486,共14页
北京西郊下苇甸剖面的崮山组,属于寒武系第三统顶部,自下而上从陆棚相泥灰岩向上变浅至鲕粒滩相灰岩,组成一个淹没不整合型三级沉积层序。在该组上部的一层块状鲕粒滩相颗粒灰岩中,发育串珠状分布的、可以归为叠层石生物丘的穹窿状构造... 北京西郊下苇甸剖面的崮山组,属于寒武系第三统顶部,自下而上从陆棚相泥灰岩向上变浅至鲕粒滩相灰岩,组成一个淹没不整合型三级沉积层序。在该组上部的一层块状鲕粒滩相颗粒灰岩中,发育串珠状分布的、可以归为叠层石生物丘的穹窿状构造。这些叠层石生物丘,典型的地势隆起和突变的边界代表了明显的早期石化作用特征。叠层石生物丘中的柱状叠层石,为典型的泥晶相叠层石,其内部除了黏结较多的三叶虫生物碎屑外,还不均匀地分布着放射-纤维状方解石(或文石?)组成的底栖鲕粒。这些底栖鲕粒,以其较小的粒径、多样的类型、平滑但不连续的鲕粒圈层以及外部边缘的泥晶套等特征,明显区别于宿主岩石中的颗粒滩相悬浮鲕粒,而且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与微生物活动相关的微组构。鉴于叠层石是典型的微生物席建造物,该叠层石生物丘特别的宏观和微观沉积组构还可以进一步将其归为较为典型的"微生物礁",从而成为研究中奥陶生物大辐射事件之前贫乏骨骼的浅海环境的沉积作用样式、以及更加深入理解这一特殊时期的微生物造礁作用特征提供了一个较为典型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组构 叠层石生物丘 寒武系第三统 下苇甸剖面 北京
下载PDF
北京西山寒武系滑塌构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苏德辰 孙爱萍 +2 位作者 郑桂森 吕金波 郭荣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67-1075,共9页
北京西山地区的寒武系层序完整,剖面出露好,是中国地质学家研究寒武系的经典地区之一。前人对北京地区寒武系的研究集中于百花山北麓清水河—永定河流域的军庄、丁家滩、下苇甸、青白口至军饷之间的露头。作者等在北京房山地区百花山南... 北京西山地区的寒武系层序完整,剖面出露好,是中国地质学家研究寒武系的经典地区之一。前人对北京地区寒武系的研究集中于百花山北麓清水河—永定河流域的军庄、丁家滩、下苇甸、青白口至军饷之间的露头。作者等在北京房山地区百花山南麓进行地质考察中,在上寒武统崮山组下部的中薄层条带状灰岩和砾屑灰岩中发现了典型的滑塌变形层,变形主要表现为发育大量的小型层间微型断裂或褶皱,大部分断裂表现为小型的低角度逆冲性质,断裂面呈舒缓波状,平均倾角10°左右,微型断裂面上盘还可见更次级的微型褶曲或断层和布丁。滑塌变形层之下还发现了与古地震有成因关系的楔状构造和特殊的砾岩。结合前人在寒武系中已经发现的震积岩,初步认为,这种典型的滑塌变形的直接触发机制很可能是伴随着华北古板块在中寒武世末与晚寒武世之间的"翘翘板式运动"而发生的古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塌构造 生物丘 寒武系 软沉积物变形 古地震 北京西山
下载PDF
柴西生物礁储集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与最优判别 被引量:7
15
作者 温志峰 钟建华 +3 位作者 王芳 李勇 王海侨 高剑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柴西地区发育了储集物性极好、广泛分布、油气储量较高的生物礁储集层。该区生物礁主要包括藻礁、叠层石和凝块石礁。但湖相生物礁在柴西地区分布不均,变化很大,难以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勘探和开发。利用岩心和测井数据总结了生物礁各种类... 柴西地区发育了储集物性极好、广泛分布、油气储量较高的生物礁储集层。该区生物礁主要包括藻礁、叠层石和凝块石礁。但湖相生物礁在柴西地区分布不均,变化很大,难以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勘探和开发。利用岩心和测井数据总结了生物礁各种类型的测井响应,提出了适合柴西地区生物礁储集层的测井曲线特征。对生物礁储集层的测井曲线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利用最优分割、聚类和逐步判别等方法,判定了各种生物礁类型的最佳判别函数,并将结果应用到测井解释中,从而为油田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储集层 测井响应 测井曲线 勘探 测井数据 储集物性 油田 岩心 测井解释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与坎坡斯盆地深水油气地质条件的对比 被引量:13
16
作者 马玉波 吴时国 +2 位作者 袁圣强 董冬冬 付彦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我国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其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位于琼东南与珠江口盆地南侧。通过对该地区烃源条件、储层条件、圈闭条件及成藏模式等的初步研究,认为其具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有效勘探面积和勘探潜力巨大,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我国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其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位于琼东南与珠江口盆地南侧。通过对该地区烃源条件、储层条件、圈闭条件及成藏模式等的初步研究,认为其具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有效勘探面积和勘探潜力巨大,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坎坡斯盆地位于巴西大西洋大陆边缘,是一个中生代到古新近纪含油气盆地,其内部的Garoupa,Carapeba,Namorado,Roncador,Marlim等深水油田的地质储量十分丰富,随着各个油田开发的深入,对该地区的深水含油气系统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本文通过两个地区在构造演化,烃源条件,储层条件,圈闭条件以及成藏模式的对比研究,对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油气 构造演化 烃源岩 生物礁碳酸盐岩储层 坎坡斯盆地 南海
下载PDF
五台山古元古代巨型叠层石的结构特征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10
17
作者 高危言 李江海 +1 位作者 白翔 毛翔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7-674,共8页
山西省五台山地区的古元古代滹沱群地层中发育大量各种形态和大小的叠层石,最近在东冶亚群地层中发现体量巨大的叠层石。本文在对其进行形态学分析、显微结构分析、地质剖面实测以及生长环境特征分析研究后认为,这一宏观上的穹窿形叠层... 山西省五台山地区的古元古代滹沱群地层中发育大量各种形态和大小的叠层石,最近在东冶亚群地层中发现体量巨大的叠层石。本文在对其进行形态学分析、显微结构分析、地质剖面实测以及生长环境特征分析研究后认为,这一宏观上的穹窿形叠层石是由柱状叠层石组成的生物岩礁,柱体在底质基础上放射状生长,其表面圆形、长条形的凸起为叠层石柱体顶部横断面及斜切面形态。通过标本切片,镜下观察到组成柱体并充填柱间的均为泥晶方解石,并发现纤细的丝状微生物遗迹,这些丝状体相互交织构成暗层的重要组分。叠层石体量巨大,需要较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深水环境;泥晶方解石结晶较好,指示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沉积速率较快的温暖浅海环境,可能形成于潮下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古元古代 叠层石 生物岩礁 潮下带
下载PDF
北大巴山与志留纪火山作用相关的碳酸盐岩沉积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被引量:16
18
作者 闫臻 王宗起 +3 位作者 张英利 向忠金 闫全人 王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40,共10页
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礁是造山带内最为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可以形成于多种构造环境。研究这些岩石组合的结构组成及生物赋存状态可为古地理恢复及造山带演化提供依据。分布于北大巴山地区与富TiO2碱性火山岩紧密相关的碳酸盐岩组合... 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礁是造山带内最为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可以形成于多种构造环境。研究这些岩石组合的结构组成及生物赋存状态可为古地理恢复及造山带演化提供依据。分布于北大巴山地区与富TiO2碱性火山岩紧密相关的碳酸盐岩组合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被动陆缘台地相组合。该套碳酸盐岩组合主要由生物礁、生物碎屑灰岩、砂屑灰岩、泥质灰岩、角砾灰岩共同构成。砂屑灰岩及生物灰岩中常伴随有薄层凝灰岩夹层;同时这些碳酸盐岩中富含不同比例的火山碎屑成分,发育粒序层理、平行层理、波纹斜层理和滑塌构造。生物碎屑灰岩通常与凝灰质砂岩、泥岩构成韵律层,火山质碎屑在类岩石中主要表现为粒径0.5~3 mm的棱角状—次棱角状玄武岩和凝灰岩碎屑,具有近源沉积特征;生物礁中通常出现1~2.5 cm棱角状—次棱角状玄武岩碎屑,且在生物礁之间的砂岩夹层中含有丰富的0.5~1 mm的次圆状玄武岩碎屑;砂屑灰岩中含有棱角状—次棱角状玄武岩和辉石两类碎屑,其中辉石碎屑粒径通常为1~2 mm,同时该类岩石中还含有丰富的黄铁矿,这些黄铁矿通常因其粒径变化而发育粒序结构特征。角砾状灰岩可分别由砂屑灰岩、生物礁及生物碎屑灰岩构成,也可由三者共同构成,玄武岩碎屑仅出现于角砾状生物礁灰岩中。这些碳酸盐岩中的生物化石具有曾经历过明显的搬运改造特征,其中生物碎屑灰岩和砂屑灰岩中的化石碎屑以次圆状为主,生物礁中的生物化石平行于砂岩夹层分布且发生不同程度的压扁和挤压变形,岩石中普遍发育滑塌沉积构造。这些特征共同表明,该套碳酸盐岩与下伏的碱性玄武岩形成密切相关,二者共同构成了与现代大洋中典型洋岛/海山相一致的结构特征,且这些碳酸盐岩多沿着下伏玄武岩的周边沉积,具有深水—斜坡环境的沉积组合,同时因其中所包含的生物化石经历了一定距离搬运作用而发生再沉积,进一步表明这些生物发育时代可能要略微早于该套火山—沉积组合的形成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生物碎屑灰岩 火山-沉积作用 洋岛/海山 志留系 北大巴山地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龙岗地区礁滩型储层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4
19
作者 谢冰 周肖 +2 位作者 唐雪萍 梁涛 张树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8-31,104,共4页
随着四川盆地龙岗、普光等大型礁滩型气藏的发现,礁滩型气藏的勘探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随着勘探的深入,发现该类气藏储层受沉积相、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等特点,不同沉积相带储层品质差异较大,储层... 随着四川盆地龙岗、普光等大型礁滩型气藏的发现,礁滩型气藏的勘探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随着勘探的深入,发现该类气藏储层受沉积相、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等特点,不同沉积相带储层品质差异较大,储层有效性评价存在困难,从而导致探井测井解释符合率偏低。为此,开展了针对龙岗地区礁滩型储层的测井评价技术攻关,从有利储层的主控因素入手,分析研究不同沉积相、不同岩性、不同孔隙结构储层的有效性,将常规测井与成像测井相结合,利用自然伽马、地层倾角、成像测井等方法识别沉积相,ECS元素俘获测井识别岩性,常规测井结合MDT流度、斯通利波流体移动指数等测井新技术评价储层有效性。该方法较之以往更注重沉积相的识别及储层渗透性评价,经勘探、开发实践验证,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使该区测井储层解释符合率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岗地区 早三叠世 晚二叠世 生物礁 鲕滩 测井 符合率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礁相碳酸盐岩的地球物理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马玉波 吴时国 +3 位作者 张功成 王大伟 董冬冬 米立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39,共7页
利用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通过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对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中新世礁相碳酸盐岩分布进行研究,并采用地球物理反演及地震属性研究方法,分析已有钻井的礁相碳酸盐岩的储层物性。结果表明:储层物性良好的礁相碳酸盐岩具有较高... 利用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通过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对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中新世礁相碳酸盐岩分布进行研究,并采用地球物理反演及地震属性研究方法,分析已有钻井的礁相碳酸盐岩的储层物性。结果表明:储层物性良好的礁相碳酸盐岩具有较高渗透率、高孔隙度、高波阻抗及高P波速度,同时纵向及横向上具有不均一性;储集物性较差的礁相碳酸盐岩渗透率和孔隙度都比较低,而纵向及横向均一性较好,波阻抗也相对较高;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礁相碳酸盐岩在储层物性上接近于流花11-1(LH11-1)储层,表现为高速度、强波阻抗以及横向上的不均一性,可以作为较好的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礁相碳酸盐岩 深水油气 地球物理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