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BY BLENDING COPOLYESTERS WITH PVA AND METAL COMPLEX FORMATION OF POLYMER BLENDS 被引量:1
1
作者 汪水平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1998年第1期33-41,48,共9页
Copolyesters having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mine salt groups in the main and side chains are prepared by chemoselective polymerization. These copolyesters are soluble in a 10% aqueous solution of poly(vinyl alcohol) ... Copolyesters having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mine salt groups in the main and side chains are prepared by chemoselective polymerization. These copolyesters are soluble in a 10% aqueous solution of poly(vinyl alcohol) (PVA) at 90 degree C and act as plasticizer in the blend films cast from the solution. Only a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s observed for all these blends indicating the formation of compatible blends from these polyesters with PVA. These blends exhibit manifol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onic conductivity, complex formation with metal ions, absorption of moisture and color changes. 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of the copolyesters and blends is in the range of 10** minus **6 Scm** minus **1. The blends with PVA forms complexes with Cu**2** plus and Co**2** plus . The coordination structure with two chelate rings is suggested for these polymer blend/metal complexes. (Author abstract) 10 Re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ve copolyester amine salt group functional polyester PVA blend polymer metal complex ion conductivity coordination structure
全文增补中
石墨负极在Et_4NBF_4+LiPF_6/EC+PC+DMC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凡群 赖延清 +2 位作者 张治安 高宏权 杨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02-1306,共5页
在PC+EC+DMC复合溶剂体系中,研究了Et4NBF4(四氟硼酸四乙基铵)与LiPF6组成的复合盐电解质对石墨负极材料界面性质的影响.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方法研究了电解液与石墨负极的相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固体电解质中... 在PC+EC+DMC复合溶剂体系中,研究了Et4NBF4(四氟硼酸四乙基铵)与LiPF6组成的复合盐电解质对石墨负极材料界面性质的影响.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方法研究了电解液与石墨负极的相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固体电解质中间相膜(SEI)的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解液中的Et4NBF4参与了SEI膜的形成;当Et4NBF4浓度为0.2和0.5mol·L-1时,电池首次充放电不可逆容量损失明显减少,循环效率分别上升到76.0%和81.6%.Et4NBF4/LiPF6复合盐电解质改善了PC基电解质与石墨负极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复合盐四氟硼酸四乙基铵 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
下载PDF
共混改性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的压缩空气除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国民 冯春生 +2 位作者 李俊凤 刘静芝 吴庸烈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7,共4页
采用干/湿相转换法制备了共混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并对其与聚酰亚胺(PI)中空纤维膜的除湿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压力、不同流量和不同吹扫比例的情况下,共混膜的除湿性能均优于PI膜,特别是增大吹扫比例时,共混膜的优越性更为明... 采用干/湿相转换法制备了共混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并对其与聚酰亚胺(PI)中空纤维膜的除湿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压力、不同流量和不同吹扫比例的情况下,共混膜的除湿性能均优于PI膜,特别是增大吹扫比例时,共混膜的优越性更为明显,虽然在抽真空的条件下,共混膜的除湿性能不如采用吹扫操作方式的,但是,同PI膜相比脱湿性能仍然好于PI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 除湿性能 吹扫比例 流量 压力
下载PDF
LiPF_6/LiFSI混合盐在高功率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萌 邱景义 +2 位作者 余仲宝 张松通 李冰川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5,共4页
将传统锂盐六氟磷酸锂(LiPF_6)与新型锂盐双氟代磺酰亚胺锂(LiFSI)混合作为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导电锂盐,可充分发挥LiFSI离子导电性好、不易水解的优势,相比传统的LiPF_6电解液,混合锂盐电解液应具有更好的功率特性和化学稳定性... 将传统锂盐六氟磷酸锂(LiPF_6)与新型锂盐双氟代磺酰亚胺锂(LiFSI)混合作为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导电锂盐,可充分发挥LiFSI离子导电性好、不易水解的优势,相比传统的LiPF_6电解液,混合锂盐电解液应具有更好的功率特性和化学稳定性。利用恒电位极化法、循环伏安法及交流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手段,详细研究了(LiPF_6/LiFSI)/(EC+DMC+EMC)(质量比1∶1∶1)电解液在以LiFePO_4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适量LiFSI的加入能明显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和Li+迁移数,改善LiFePO_4电极Li+嵌入/脱出反应的可逆性并降低电极界面阻抗。18650型全电池的倍率放电结果表明,在大倍率放电情况下,混合盐电解液表现出明显优于纯LiPF_6电解液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功率 电解液 LiFSI LIPF6 混合盐
下载PDF
四氟硼酸四乙基铵对超级电容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汪红梅 刘胜奇 +2 位作者 刘素琴 刘建生 李永坤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研究了四氟硼酸四乙基铵(Et4,NBF4)添加到LiPF6基电解液(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质量比为1∶1∶1)对(LiMn2O4+活性炭(AC))/Li4Ti5O12超级电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线性扫描(LSV)、循环伏安(CV)及电池充放电... 研究了四氟硼酸四乙基铵(Et4,NBF4)添加到LiPF6基电解液(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质量比为1∶1∶1)对(LiMn2O4+活性炭(AC))/Li4Ti5O12超级电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线性扫描(LSV)、循环伏安(CV)及电池充放电等测试结果表明:Et4NBF4盐改变了复合电解液中离子对的结构,提高了复合电解液的高电压稳定性和电导率.在实验条件下,随着复合盐电解液中Et4NBF4含量的增加,电池放电容量也增加,含有Et4NBF4与LiPF6物质的量的比为4∶1的电解液的电池电化学性能最好,在4C倍率下循环5,000周后,容量还有86.8,mA·h,保持率为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氟硼酸四乙基铵 复合盐 超级电容电池 (LiMn2O4+AC) LI4TI5O12 Et4 NBF4 (LiMn2 O4+AC) Li4 Ti5 O12
下载PDF
LiPF_6/LiBOB混合锂盐改善LiFePO_4/石墨动力电池高温循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海申 赖延清 +2 位作者 李劼 刘业翔 张治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849-2853,共5页
分别以LiPF6、LiBOB和LiPF6/LiBOB混合盐为电解质,研究了不同电解液对LiFePO4/石墨动力电池高温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BOB盐抑制了正极溶铁行为,并提高了正极高温循环充放电效率;由于LiBOB基电解液对正极的保护及在负极表面良好... 分别以LiPF6、LiBOB和LiPF6/LiBOB混合盐为电解质,研究了不同电解液对LiFePO4/石墨动力电池高温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BOB盐抑制了正极溶铁行为,并提高了正极高温循环充放电效率;由于LiBOB基电解液对正极的保护及在负极表面良好的成膜作用,使得LiFePO4/石墨电池高温循环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增大了电池阻抗。LiPF6/LiBOB混合盐可以发挥LiBOB盐的优点增加正极稳定性,在石墨表面形成致密的SEI膜并能够有效改善电池高温循环性能,同时避免了单纯使用LiBOB盐时阻抗较高的缺点。使用LiPF6/LiBOB混合盐,利用LiPF6盐低阻抗特性及LiBOB盐对正、负电极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LIBOB 混合盐 LIFEPO4 循环 高温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季铵盐复合对致病菌的杀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文斌 张辉 李秋小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3-267,289,共6页
以传统季铵盐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IB)、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为主的双8-10(D8-10)和新型季铵盐双癸基甲基羟乙基氯化铵(DEQ)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BAN)、格尔伯特醇聚氧乙烯(5~6)... 以传统季铵盐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IB)、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为主的双8-10(D8-10)和新型季铵盐双癸基甲基羟乙基氯化铵(DEQ)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BAN)、格尔伯特醇聚氧乙烯(5~6)醚(BAE)、异辛醇聚氧乙烯(5~6)醚(HYT)、烷基多苷(FCET)、仲醇聚氧乙烯(7)醚(STTS)、仲醇聚氧乙烯(9)醚(STTN)、仲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7)醚(DSES)、仲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9)醚(DSEN)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单一组分及复合组分的季铵盐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菌以及白色念珠菌作用20 min后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70 mg·L-1时,单一组分的1227,IB,D8-10,DEQ作用20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均大于1;在质量浓度为60 mg·L-1,复合组分的1227,IB,D8-10,DEQ按一定比例复合作用20 min后,对金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均大于1;无论是1227,IB,D8-10,DEQ单一组分,还是复合,作用20 min后对金黄色葡萄菌的杀灭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次之,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季铵盐 复合 致病菌 杀菌性能
下载PDF
氧化壳聚糖/明胶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亚娟 蒋岚 +1 位作者 袁冰 单志华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2-16,共5页
试验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氧化壳聚糖与明胶的共混膜,通过测定不同醛基含量的氧化壳聚糖/明胶共混膜的红外光谱图、不同温度下的运动黏度以及热变性温度,证实了氧化壳聚糖可以与明胶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而且经过氧化壳聚糖处理后的明胶... 试验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氧化壳聚糖与明胶的共混膜,通过测定不同醛基含量的氧化壳聚糖/明胶共混膜的红外光谱图、不同温度下的运动黏度以及热变性温度,证实了氧化壳聚糖可以与明胶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而且经过氧化壳聚糖处理后的明胶耐热性有一定的提高;同时考察了氧化壳聚糖的醛基含量对共混膜理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及溶液pH对共混膜及单独明胶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膜的平衡溶胀度普遍比纯明胶膜的低,共混膜具备一定的pH敏感性和盐敏性,作为一类潜在的生物医学材料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醛基壳聚糖 共混膜 溶胀性 盐敏性
下载PDF
全氟磺酸浓度对聚氯乙烯-全氟磺酸中空纤维共混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程亮 许振良 +2 位作者 魏永明 袁海宽 宁文娟 《净水技术》 CAS 2010年第4期40-43,共4页
以聚氯乙烯(PVC)为膜材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及全氟磺酸(PFSA)为共混改性材料,采用湿法纺丝制备了不同荷电密度的PVC-PFSA中空纤维共混超滤膜。PFSA在制备的共混膜中能够以较稳定的形式存在,膜水通量可达... 以聚氯乙烯(PVC)为膜材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及全氟磺酸(PFSA)为共混改性材料,采用湿法纺丝制备了不同荷电密度的PVC-PFSA中空纤维共混超滤膜。PFSA在制备的共混膜中能够以较稳定的形式存在,膜水通量可达153 L/(m^2·h·bar)。磺酸基团的引入,使PVC-PFSA中空纤维共混超滤膜对无机盐产生一定程度的截留,对2 mmol/L的MgSO_4和NaCl溶液的截留率分别达15.8%和7.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全氟磺酸 共混膜 超滤 无机盐
下载PDF
不同环境下杜仲胶/丁腈橡胶共混胶的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琎 康海澜 +1 位作者 杨凤 方庆红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5-319,共5页
将杜仲胶(EUG)与丁腈橡胶(NBR)共混,研究了共混胶的硫化特性、结晶行为、力学性能以及不同环境下的老化性能。结果表明,当EUG用量为10份(质量,下同)时,EUG/NBR混炼胶的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以及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均达到最大... 将杜仲胶(EUG)与丁腈橡胶(NBR)共混,研究了共混胶的硫化特性、结晶行为、力学性能以及不同环境下的老化性能。结果表明,当EUG用量为10份(质量,下同)时,EUG/NBR混炼胶的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以及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均达到最大值。添加一定量的EUG对NBR硫化胶的耐盐雾和耐紫外线性能均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而共混硫化胶的硬度和耐油性能均在EUG用量为20份时体现最佳值。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共混硫化胶中存在的微晶及EUG与NBR的相容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胶 丁腈橡胶 共混胶 力学性能 耐盐雾性能 耐紫外线性能 耐油性能
下载PDF
季胺盐对共混聚酰亚胺膜气体除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国民 李俊凤 +1 位作者 刘静芝 吴庸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3-237,共5页
考察了一系列共混改性聚酰亚胺(PI)膜的亲水性、共混溶液的表观粘度,结果表明,随着季胺盐(BAN)量的增加,膜的亲水性增强,溶液的表观粘度增大,出现了盐增粘现象。测试了一系列共混改性中空纤维膜组件的除湿性能,增大压力和增加吹扫气流量... 考察了一系列共混改性聚酰亚胺(PI)膜的亲水性、共混溶液的表观粘度,结果表明,随着季胺盐(BAN)量的增加,膜的亲水性增强,溶液的表观粘度增大,出现了盐增粘现象。测试了一系列共混改性中空纤维膜组件的除湿性能,增大压力和增加吹扫气流量,对组件除湿十分有利,尽管组件的除湿性能并不是一直随着膜的亲水性增强而提高,但是适当增加亲水性盐(BAN),膜的除湿性能会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改性 聚酰亚胺 季胺盐 亲水性 除湿
下载PDF
膜接触器-复合有机胺溶液捕集CO_2(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建刚 陈敏东 +1 位作者 嵇艳 张慧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0-746,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氨基酸盐的CO2复合吸收剂,采用膜接触器-复合溶液耦合技术研究了吸收CO2的性能,并与单一氨基酸盐溶液吸收性能进行了比较,讨论了气液流速等因素对气液出口CO2浓度、捕集效率和总传质系数的影响,开发了一个阻力层模型预...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氨基酸盐的CO2复合吸收剂,采用膜接触器-复合溶液耦合技术研究了吸收CO2的性能,并与单一氨基酸盐溶液吸收性能进行了比较,讨论了气液流速等因素对气液出口CO2浓度、捕集效率和总传质系数的影响,开发了一个阻力层模型预测膜接触器的总传质系数。结果表明:复合溶液的性能明显好于单一氨基酸盐溶液;与单一溶液比较,使用复合溶液,气相出口CO2浓度较低,液相出口CO2浓度较高,捕集效率也较高;复合溶液的总传质系数明显高于单一溶液。可以证实,在膜吸收过程中氨基酸盐基复合溶液是一高效的CO2吸收剂。模型的预测值符合实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盐 一乙醇胺 复合溶液 膜接触器 CO2捕集 模型
下载PDF
食盐添加量和盐擂时间对墨鱼鱼丸综合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跃文 郑丽莉 +5 位作者 严婷婷 蒋丹丹 刘飞建 蔡文强 韦剑玲 沈诗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3-28,共6页
以持水性、水分含量、质构、白度、挥发性盐基氮(TVB-N)、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研究食盐添加量和盐擂时间对墨鱼鱼丸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盐添加量和盐擂时间对墨鱼鱼丸制品的各项品质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食盐添加量为3%盐擂... 以持水性、水分含量、质构、白度、挥发性盐基氮(TVB-N)、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研究食盐添加量和盐擂时间对墨鱼鱼丸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盐添加量和盐擂时间对墨鱼鱼丸制品的各项品质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食盐添加量为3%盐擂10 min时,墨鱼鱼丸凝胶特性、保水性和白度值较优;食盐添加量为3%盐擂10 min时,制品的TVB-N为4.01 mg N/100 g,随着食盐添加量的提高TVB-N的产生量呈下降趋势;相同食盐添加量,盐擂时间为10和15 min时,墨鱼鱼丸的保水性、质构特性、口感滋味等综合感官品质优于20 min,但过长的盐擂时间会导致制品温度上升而影响其品质。综合各项相关指标,确定食盐添加量3%、盐擂时间10~15 min为最优的墨鱼鱼丸盐擂技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鱼鱼丸 盐擂条件 持水性 挥发性盐基氮( TVB-N) 质构 感官分析
下载PDF
葡萄糖酯基季铵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昊曙 甘昌胜 +2 位作者 王园 赵珍珍 尹彬彬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以葡萄糖和氯乙酰氯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葡萄糖氯乙酸酯(GCAE),再与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在正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制备了产物葡萄糖酯基季铵盐(CAGE)。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与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中间体及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 以葡萄糖和氯乙酰氯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葡萄糖氯乙酸酯(GCAE),再与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在正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制备了产物葡萄糖酯基季铵盐(CAGE)。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与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中间体及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产物与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复配体系的稳定性、表面活性、泡沫性能和润湿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产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γcmc=24.5 mN·m-1);与K12的复配稳定性好,表现出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当n(CAGE)∶n(K12)=0.5∶1时,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可低至0.158 mmol.L-1,大大低于单一组分的cmc,表面张力与CAGE的相当,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也好于单一组分,润湿性比K12略差,比CAGE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酯基季铵盐 合成 表征 复配 性能
下载PDF
季铵盐类高聚物含量对聚季铵盐/聚醚砜共混膜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毛健康 王灿 沈新元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48,共5页
通过聚季铵盐与聚醚砜共混制备一种抗菌膜,研究了聚季铵盐含量对聚季铵盐/聚醚砜共混膜的水通量、截留率、孔隙率、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在聚季铵盐质量分数为1.5%时,共混膜的水通量和孔隙率取得极小值.随着聚季铵盐含... 通过聚季铵盐与聚醚砜共混制备一种抗菌膜,研究了聚季铵盐含量对聚季铵盐/聚醚砜共混膜的水通量、截留率、孔隙率、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在聚季铵盐质量分数为1.5%时,共混膜的水通量和孔隙率取得极小值.随着聚季铵盐含量的增加,截留率整体呈增大趋势,共混膜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则逐渐降低.抗菌性能测试显示,共混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大于聚醚砜膜,并且随聚季铵盐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类高聚物 聚醚砜 共混膜 抗菌性
下载PDF
糖苷基季铵盐与α-烯基磺酸钠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金涛 王万绪 +1 位作者 王丰收 杜志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研究了糖苷基季铵盐(CAPG)与α-烯基磺酸钠(AOS)复配体系的稳定性以及在表面和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形成胶束的能力、降低表面张力的效能及效率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当n(CAPG)∶n(AOS)=1∶1时增效作... 研究了糖苷基季铵盐(CAPG)与α-烯基磺酸钠(AOS)复配体系的稳定性以及在表面和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形成胶束的能力、降低表面张力的效能及效率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当n(CAPG)∶n(AOS)=1∶1时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其cmcT(临界胶束浓度)、γcmc(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和cπ=40(表面张力为40mN.m-1时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分别为4.4×10-5mol.L-1,24.9mN.m-1和1.7×10-5mol.L-1,混合表面活性剂在表面和胶束中的相互作用参数βσ和βm分别为-15.93和-14.29,表现出很好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苷基季铵盐 α-烯基磺酸钠 复配体系 表面活性 协同作用
下载PDF
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邱丹丹 王超 +1 位作者 于春焕 赵国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9,共3页
以氯丙醇、铵盐、乙酰丙酸、氨基酸作为鉴别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的指标,采用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顶空衍生化固相微萃取法等检测酸水解植物蛋白液(HVP)的氯丙醇,采用凯氏定氮法、近红外光谱法检测酱油中的铵盐与氨基酸,采用... 以氯丙醇、铵盐、乙酰丙酸、氨基酸作为鉴别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的指标,采用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顶空衍生化固相微萃取法等检测酸水解植物蛋白液(HVP)的氯丙醇,采用凯氏定氮法、近红外光谱法检测酱油中的铵盐与氨基酸,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检测HVP中的乙酰丙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酱油中的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酱油 配制酱油 氯丙醇 铵盐 乙酰丙酸 氨基酸
下载PDF
N,N'-对苯二亚甲基-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AEO_9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刚森 赵林秀 +3 位作者 王培义 苏豪 翟家彬 江东方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92-396,共5页
以对二氯苄(XDC)和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为原料,合成了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N,N'-对苯二亚甲基-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XBDDMA)。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进行了确认。研究了XBDDMA与... 以对二氯苄(XDC)和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为原料,合成了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N,N'-对苯二亚甲基-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XBDDMA)。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进行了确认。研究了XBDDMA与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AEO_9)按不同摩尔比复配所得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平衡表面张力(γ_(cmc))及动态表面张力。结果表明,当n(XBDDMA)∶n(AEO_9)=1∶9~9∶1时,随XBDDMA含量增加,复配体系的cmc先降低后升高,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表面上的极限占有面积(A_(min))持续降低,当n(XBDDMA)∶n(AEO_9)=1∶1时复配体系的cmc最小,为2.27×10^(-6)mol/L,γ_(cmc)也最小,为33.06 m N/m;XBDDMA的添加降低了吸附初期的扩散能,从而降低了AEO_9的动态表面活性,二者复配不具有动态表面活性的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双子表面活性剂 复配体系 协同效应 动态表面张力
下载PDF
皂荚胶及其与黄原胶复配胶的耐盐稳定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永利 李海红 +3 位作者 陈志龙 郭小平 李春 李佳蔚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 2003年第3期21-22,26,共3页
对皂荚胶及皂荚胶与黄原胶复配胶的耐盐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皂荚胶的耐盐稳定性较好,可单独应用于高盐食品中,而皂荚胶与黄原胶复配胶的耐盐稳定性较差,不能用于高盐食品中。
关键词 皂荚胶 黄原胶 复配胶 耐盐稳定性 食品 应用
下载PDF
添加盐类对硫酸分解磷矿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崔益顺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7,共3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通过人工添加K2SO4、Na2SO4、CuSO4、ZnSO4等盐类物质改变磷矿中各组分的含量,研究其对硫酸分解磷矿的分解率和磷酸收率及硫酸钙结晶状况的影响,为人工配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磷矿 盐类添加剂 人工配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