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锥形束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的变化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博文 王艳民 +3 位作者 宋芳 刘敏 段莹 周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0-614,共5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在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拍摄其功能矫治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CBCT片,运用InViv...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在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拍摄其功能矫治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CBCT片,运用InVivoDental软件对CBCT片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线距和角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矢状向关节前间隙减小,关节上间隙和后间隙增大,冠状向关节上间隙增大(P<0.01);髁突高度、矢状向髁突角度、横断面髁突前后径增加(P<0.01)。结论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后,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和髁突部分骨性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髁突有新骨沉积,高度增加,在关节窝内的位置更向下和向前。CBCT的应用使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变化得以量化,能对正畸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安氏Ⅱ类1分类错胎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龙飞 栗震亚 +2 位作者 杨克虎 马彬 任卫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0-884,共5页
目的:评价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青少年安氏II类1分类错畸形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08.9)、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3期)、Embase(1984~2008.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08.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目的:评价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青少年安氏II类1分类错畸形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08.9)、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3期)、Embase(1984~2008.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08.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08.9)、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94~2008.9)。手工检索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4~2008)等5种中文期刊。纳入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青少年安氏II类1分类错畸形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纳入研究按照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4.2.6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标准评价。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0.0版软件。结果:共纳入4个RCT,289例受试者。Meta分析显示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覆、覆盖、ANB角、Ls-E有明显减小;SNB、Ar-Gn、鼻唇角、颏唇角有明显增大,差异在2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但在SNA、Li-E变化方面,尚无差别。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青少年安氏II类1分类错畸形,能明显减小覆盖、覆,促进下颌生长,而对上颌发育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验证Twin-block矫治器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错畸形 循证医学 系统评价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在安氏Ⅱ~1类错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进军 张莹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831-833,共3页
目的 观察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对于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探讨其矫治机制。方法选择18例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10—13岁,无矫治史的患者使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治。... 目的 观察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对于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探讨其矫治机制。方法选择18例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10—13岁,无矫治史的患者使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18例患者经过20~24个月的治疗后,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基本正常,磨牙关系中性,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结论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类错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 下颌后缩 生长发育期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软硬组织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立国 左艳萍 袁东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索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在应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后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将5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7例)接受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23例)不进行治疗,随访观察。... 目的探索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在应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后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将5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7例)接受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23例)不进行治疗,随访观察。对2组治疗(观察)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软组织指标中治疗组Ls-E、Li-E、U1-Stms、Stms-Stmi、NsLs-FH、LsNsLi、LsNsPg’、H角减小;Sn-Stms、Stmi-Me’、Ns-Me’、Sn-Me’、NsLi-FH、NsPg’-FH、A’Ls-FH、B’Li-FH、LiB’Pg’、CmSnLs、GSnPg’、Z角增大,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硬组织指标中治疗组SNB、L1-NB、IMPA增大;ANB、U1-SN、U1-NA、FMIA减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可显著改善下颌后缩患者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促进面下1/3高度的生长,使软组织侧貌趋于直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Ⅱ类1分类错 软组织侧貌 功能矫治
下载PDF
Mini-twin block矫治器与肌激动器早期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庄颖 尹通广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3期70-72,75,共4页
目的探讨Mini-twin block矫治器和肌激动器对于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处于生长高峰期及生长高峰前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9~14岁。随机分成两组... 目的探讨Mini-twin block矫治器和肌激动器对于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处于生长高峰期及生长高峰前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9~14岁。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Mini-twin block矫治器(28例)和肌功能矫治器(28例)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X线投影测量,分析并评价其疗效。结果采用Mini-twin block矫治器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9.5个月)较肌激动器治疗组(11.8个月)更短。两组患者矫治后SNB角增加,ANB角明显减少,磨牙及尖牙达到中性关系或基本中性关系,前牙覆颌/覆盖达到正常或接近于正常,面型得到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矫治方法都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但Mini-twin block矫治器治疗时间更短,制作成本更低廉,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 Mini-twin block矫治器 肌激动器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艾虹 卢红飞 +3 位作者 蔡斌 黄红亮 安爱群 黄伟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所引起的牙、牙槽、颌骨以及软组织的改变。【方法】对16例处于生长发育期且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进行Twin-block功能矫治,并对其治疗前后软硬组织X线头影... 【目的】探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所引起的牙、牙槽、颌骨以及软组织的改变。【方法】对16例处于生长发育期且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进行Twin-block功能矫治,并对其治疗前后软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值进行比较及统计学检验。【结果】治疗后,下颌生长朝着有利的方向发生改变,覆盖、覆牙合分别减少8.13mm及4.27mm,SNB、下颌平面角、Ar-Pog及下面高分别增加1.70°、3.47°、4.06mm及2.53mm,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此外,上颌前牙冠有舌向转矩的趋势(P>0.05),鼻唇角有所增加,上唇突度亦减小(P<0.01)。下切牙与下颌平面夹角有少许减小,虽无显著性差异,但对于评价治疗后的下前牙段的稳定性是有意义的。【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具有矫形作用,可以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抑制上颌生长,同时使得上下颌牙及牙槽骨发生改变,从而协调上下颌关系,改善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 错[牙合] 安氏Ⅱ类1分类 X线头影测量 下颌生长发育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詹春华 刘冰 +1 位作者 赖晓宇 林重华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17例,Ⅰ期治疗采用Twin-block矫治器,Ⅱ期治疗采用MBT固定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后硬组织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17例,Ⅰ期治疗采用Twin-block矫治器,Ⅱ期治疗采用MBT固定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后硬组织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前后下颌骨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现在SNB角的增大和ANB角、OJ的减小,提示下颌骨的生长、面角增加和颌突角减小,上前牙轻度内收和下前牙少量前倾。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对于生长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可以产生显著的生长改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Ⅱ类1分类错 双期矫治
下载PDF
Twin block矫治Ⅱ类1分类骨性错硬软组织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韦靖 莫水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30-1332,共3页
Twin block运用于临床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简称Ⅱ1)类骨性错牙合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国内外学者对该矫治器在治疗过程中如何影响颌骨、牙槽骨及软组织侧貌的变化存在争议。文中就Twin block对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 Twin block运用于临床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简称Ⅱ1)类骨性错牙合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国内外学者对该矫治器在治疗过程中如何影响颌骨、牙槽骨及软组织侧貌的变化存在争议。文中就Twin block对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畸形患者引起硬、软组织变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 安氏Ⅱ1类错(牙合) 功能性矫治器治疗
下载PDF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侧貌及PAR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馨 沈小波 +1 位作者 彭佳美 冯兴梅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侧貌及正畸标准指数(PA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5月于我院口腔科进行诊治的42例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的病例资料,并依据治疗措施的不... 目的观察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侧貌及正畸标准指数(PA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5月于我院口腔科进行诊治的42例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的病例资料,并依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患儿Ⅰ期均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正治疗6个月,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正治疗6个月,2组Ⅱ期均给予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正。比较治疗前和Ⅰ期治疗后2组患儿颏部软组织侧貌形态和PAR指数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下唇基角、颊唇沟角增大,下唇凸点-H线距离缩小(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前牙排列、后牙排列、颊侧咬合、覆盖、覆[牙合]、中线以及PAR总分等指标均明显减小(P<0.01)。结论对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儿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有助于改善其软组织侧貌形态和PAR指数,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 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PAR指数 疗效评价 口腔正畸学
下载PDF
新型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晓龙 赵丽 +2 位作者 赵暖 刘硕 胡永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7期141-142,共2页
目的对比新型可调Twin-block矫治器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Ⅱ1错合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2例9~13.5岁的骨性Ⅱ1错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新型可调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进行功能矫治。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 目的对比新型可调Twin-block矫治器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Ⅱ1错合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2例9~13.5岁的骨性Ⅱ1错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新型可调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进行功能矫治。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新型可调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均能有效促进了下颌骨生长,改善患者的软组织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错合 功能矫治器 可调Twin-block矫治器 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
下载PDF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髁突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淑敏 张宇 +1 位作者 王振宁 徐璐璐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86-192,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30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男女各15例,平均年龄12.2岁,均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进行Ⅰ期矫形治... 目的:探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30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男女各15例,平均年龄12.2岁,均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进行Ⅰ期矫形治疗,所有患者矫治前后行CBCT扫描,利用QR-NNT软件对原始影像进行3D重建,测量矢状向、冠状向关节间隙大小,分析髁突位置变化;测量髁突内外径、前后径,关节窝宽度、深度,髁突长度,分析关节形态变化。结果:矫治后上颌牙弓宽度增加,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刺激下颌骨生长,患者双侧磨牙达中性关系,覆[牙合]覆盖明显改善,侧貌趋于直面型。导下颌向前后关节前间隙减小(0.50±0.19)mm(P<0.01),关节上间隙和后间隙分别增大(1.25±1.84)mm(P<0.01)和(1.48±1.60)mm(P<0.01),冠状向关节内间隙增大(0.91±1.92)mm(P<0.05),关节上间隙增大(0.85±1.25)mm(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髁突内外径、前后径,髁突长度,关节窝宽度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节窝深度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解除了上颌牙弓狭窄对下颌的限制,髁突在关节窝内向前向下移位,充分利用了恒牙早期生长潜力,促进下颌骨生长发育,随着髁突生长,颞下颌关节发生适应性改建,软硬组织改变,面部比例更加趋于协调,可快速、高效改善面部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锥形束CT(CBCT) 颞下颌关节 髁突位置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Angle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探讨
12
作者 窦伟 雍敏 陆迅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 介绍Twin—block矫治器制作要点,比较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前后牙及骨骼的变化。方法 选择生长发育以下颌后缩为主的Ande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8例,磨牙均为远中关系,男5例,女3例... 目的 介绍Twin—block矫治器制作要点,比较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前后牙及骨骼的变化。方法 选择生长发育以下颌后缩为主的Ande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8例,磨牙均为远中关系,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10±1.6)岁,采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10~11个月,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矫治10~11个月后,患者面型明显改善,磨牙为中性关系,上前牙前突减小,覆盖关系正常。X线头影测量的结果,牙齿的改变主要是角U1-L1增大,平均增大7.25°;U1-NA角减小,平均小5.5°;L6-MP的增大,平均增大3.68mm,颌骨的改变,主要是角SAB增大,平均增大4°;角ANB减小,平均减小4.5°。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可使上下牙槽骨得到改建,并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促进下颌生长发育,从而协调上下颌关系,改善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Angle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下颌骨
下载PDF
应用Twin Block和隐适美矫治器对安氏Ⅱ~1类患者行双期矫治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阳 朱宪春 +1 位作者 庄金良 陈远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40-1444,I0022,共6页
目的:探讨Twin Block和隐适美矫治器双期矫治对安氏Ⅱ1类患者的矫治结果,为该方案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例下颌后缩伴牙列拥挤的患者,诊断为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毛氏Ⅱ2+Ⅳ1+Ⅰ1类错[牙合]畸形,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矫治方法的... 目的:探讨Twin Block和隐适美矫治器双期矫治对安氏Ⅱ1类患者的矫治结果,为该方案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例下颌后缩伴牙列拥挤的患者,诊断为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毛氏Ⅱ2+Ⅳ1+Ⅰ1类错[牙合]畸形,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矫治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Twin Block和隐适美矫治器行双期矫治,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牙弓长度及宽度,比较矫治前后测量值;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Ricketts审美平面变化。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患者SNB角增大1.7°,ANB角减小0.7°,L1/MP角增大8°,U1/L1角减小6°;U1-NA距减小,L1-NB距增大;上颌牙弓中段宽度增加3.8 mm,下颌牙弓后段宽度增加3.4 mm;上下颌牙弓长度亦有所增加。Ricketts审美平面分析,矫治后颏部前移。结论:对安氏Ⅱ1类患者行Twin Block和隐适美矫治器双期矫治,可改善患者侧貌,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给患者带来良好的矫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 Twin block矫治器 隐适美矫治器 牙弓长度 牙弓宽度
下载PDF
新型可调Twin-block矫治器在双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中颌面硬组织变化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仲影 刘硕 +3 位作者 梁晓龙 仇立斌 李炜 王琳 《武警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研究新型可调Twin-block矫治器双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的骨骼改变。方法选择22例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Ⅰ期采用可调Twin-block矫治器,Ⅱ期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 目的研究新型可调Twin-block矫治器双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的骨骼改变。方法选择22例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Ⅰ期采用可调Twin-block矫治器,Ⅱ期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后硬组织的测量和分析。结果患者正畸前后产生了明显的骨改变,治疗后SNB、SND、N-Me及ANS-Me显著性增加,分别为78.38°±3.32°、75.47°±3.85°、(115.96±4.82)mm及(60.15±4.68)mm,与治疗前75.45°±3.30°、72.26°±3.22°、(111.06±4.60)mm及(57.62±4.2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在替牙期、恒牙早期采用新型可调Twin-block矫治器能改善上下颌骨间不调,取得较好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 TWIN-block矫治器 双期矫治
下载PDF
sDR5-Fc inhibits macrophage M1 polarization by blocking the glycolysis 被引量:1
15
作者 Guang-Yao ZHAI Shu-Yan QIE +2 位作者 Qian-Yun GUO Yue QI Yu-Jie ZHOU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4期271-280,共10页
BACKGROUND M1 polarization of macrophages is an important pathological process in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which is the major obstacl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urrently, the st... BACKGROUND M1 polarization of macrophages is an important pathological process in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which is the major obstacl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urrently, the strategies and mechanisms of inhibiting M1 polarization are poorly explored.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oluble death receptor 5-Fc(s DR5-Fc) in regulating M1 polarization of macrophages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and explore the mechanisms from the aspect of glycolysis.METHODS Extreme conditions were induced in RAW264.7 cells.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western blot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m RNA and proteins, respectively. Cell counting kit-8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liferation activity of cells. Expression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were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RESULTS We found that s DR5-Fc rescues the proliferation of macrophages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including nutrition deficiency, excessive peroxide, and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In addition, administration of s DR5-Fc inhibits the M1 polarization of macrophages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LPS) and interferon-gamma(IFN-γ), as the expression of M1 polarization markers CD86, 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0,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as well as the secret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terleukin(IL)-1β and IL-6,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 DR5-Fc can recover the LPS and IFN-γ induced p H reduction, lactic acid elevation, and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hexokinase 2 and glucose transporter 1, which were markers of glycolysis in macrophages.CONCLUSIONS s DR5-Fc inhibits the M1 polarization of macrophages by blocking the glycolysis, which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es in the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IFN sDR5-Fc inhibits macrophage M1 polarization by blocking the glycolysis
下载PDF
化痰通络方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血浆ICAM-1、脑钠肽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朱建 王缘 +1 位作者 桑穆惠 范涛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方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血浆ICAM-1、脑钠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江阴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每组40...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方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血浆ICAM-1、脑钠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江阴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每组40例。西药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化痰通络方。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评分(NIHSS)、脑损伤标志物[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脑钠肽]、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1)。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血浆ICAM-1和脑钠肽水平低于西药组(P<0.01),联合组的IL-2、IL-6及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方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患者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及神经功能,并有效降低炎症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风痰阻络证 化痰通络方 依达拉奉右莰醇 ICAM-1 脑钠肽
下载PDF
拉姆Block1和SLAM-ER导弹均通过作战适应性试验
17
作者 刘英姿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3-,共1页
关键词 导弹 SLAM-ER block1 拉姆 ER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1错■畸形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娜君 赵春洋 +1 位作者 吴可 马俊青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082-1084,1112,共4页
目的通过锥体束CT研究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上、下颌骨的改变,探讨Twin-block矫治器的矫治机制。方法选取31例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1患者,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矫治前后拍摄锥形束CT测量、分析。结果 31例患者矫... 目的通过锥体束CT研究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上、下颌骨的改变,探讨Twin-block矫治器的矫治机制。方法选取31例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1患者,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矫治前后拍摄锥形束CT测量、分析。结果 31例患者矫治后下颌升支长度(Co-Go)、下颌体长度(Pog-Co)都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B-冠状面、B-水平面,距离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下颌向前向下生长。ANB减小,U1/SN减小、L1/MP增加,有显著差异(P<0.01),上颌骨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能够有效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 生长改良治疗 TWIN-block矫治器 锥形束CT
下载PDF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联合自锁托槽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方莉 王双 +2 位作者 周楠 杨晓晓 王燕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TB)联合自锁托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TB)联合自锁托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MBT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TB联合自锁托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头影测量指标、软组织变化情况及同行评估等级(PAR)指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下颌平面角、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间夹角、上切牙的倾斜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切牙的倾斜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上唇基角、下唇基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面凸角、软组织面角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R指数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R指数总分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TB联合自锁托槽具有良好的矫正效果,可调整上下颌关系,纠正软组织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 错[牙合]畸形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 自锁托槽 临床效果
下载PDF
Effect of subarachnoid nerve block anesthesia on glutamate transporte GLAST and GLT-1 expressions in rabbits 被引量:1
20
作者 Ke-Qing Xiao Mei Xiao +6 位作者 Li Meng Xiang-Yang Du Jing Hu Bao-Feng Gao Wen-Qiang Yu Xin-Jie Wang Yan-Lin Ban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5年第7期562-565,共4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ubarachnoid nerve block anesthesia on glutamate transporter glutamate-aspartate transporter(GLAST) and GLT-1 expressions in rabbit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ripheral ner...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ubarachnoid nerve block anesthesia on glutamate transporter glutamate-aspartate transporter(GLAST) and GLT-1 expressions in rabbit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ripheral nerve anesthesia on the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of the spinal cord. Methods: Twenty healthy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0 rabbits in each group. For spinal nerve anesthesia, 5 g/L of bupivacaine was u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sterile saline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30 min of cardiac perfusion, GLAST and GLT-1 protein expression in spinal neuron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Results: GLAST and GLT-1 protein-positive cells increased in neur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s: After subarachnoid nerve block anesthesia, rabbit glutamate transporter GLAST and GLT-1 expression is increased; and spinal cord nerve cell function is inhibi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ARACHNOID nerve block ANESTHESIA GLUTAMATE TRANSPORTER GLAST GLT-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