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诊静脉采血自动按压止血器设计研究
1
作者 范寅寅 周鑫海 伍稷偲 《设计》 2024年第16期121-125,共5页
针对门诊人工静脉采血现状,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探究提高止血质量,优化患者体验的设计途径。采用观察法收集现场及患者信息,通过用户旅程图洞悉患者痛点和需求,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设计要素的权重。提出能够帮助患者解放双手、正确按... 针对门诊人工静脉采血现状,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探究提高止血质量,优化患者体验的设计途径。采用观察法收集现场及患者信息,通过用户旅程图洞悉患者痛点和需求,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设计要素的权重。提出能够帮助患者解放双手、正确按压、防止屈肘的止血器设计构想,并完成“自动按压止血器”的概念设计。首先,止血产品应该由患者独立使用,患者的“无意识”屈肘需要作为重要痛点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然后,止血产品应该实现自动按压功能,其止血质量可以根据各项设计要素的权重进行把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法 用户旅程图 层次分析法 产品设计 静脉采血 按压止血
下载PDF
干斑法保存血浆中HBV、HCV、HIV病毒核酸及其保存效期研究
2
作者 张菁 邵春燕 +3 位作者 任苓苓 高玲玲 王明慧 骆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69-1874,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以干斑法为基础制作的血液采集卡保存血浆中病毒核酸的方法,通过建立阿伦尼乌斯方程,预测该种保存方法保存核酸的效期,并论证该种保存方法在血站留存血液样本进行核酸复测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将HBV、HCV、HIV核酸阳性的血... 目的:建立一种以干斑法为基础制作的血液采集卡保存血浆中病毒核酸的方法,通过建立阿伦尼乌斯方程,预测该种保存方法保存核酸的效期,并论证该种保存方法在血站留存血液样本进行核酸复测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将HBV、HCV、HIV核酸阳性的血浆样本制备成保存卡,以干浆斑的形式进行保存;将制备的保存卡分别放置于37、45、50和55℃条件下进行加速保存实验,不定期取出各个温度条件下的保存卡片,进行核酸提取操作,纯化出待测核酸样本,进行后续PCR测试,并记录CT值;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建立起失效时间与储存温度之间的模型,进而推测出血液采集卡在规定保存温度条件下保存核酸的有效期。结果:HBV、HCV、HIV 3种核酸阳性的血浆样本,在使用干斑法保存时,其保存效期与温度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1546x+31.74、y=-12949x+36.88、y=-12204x+34.48,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r均>0.98。预测HBV、HCV和HIV 3种病毒核酸使用干斑法保存时,在4℃的保存温度下,其保存效期分别为20792、19289和14285 d;在20℃的保存温度下,保存效期分别为2135、1502和1289 d。结论:血液样本中常见的3种病毒核酸,使用干斑法保存时,在加速破坏实验中符合一级反应模式,核酸降解速度与保存的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符合阿伦尼乌斯方程。经过该方程的推算,使用干斑法保存血浆核酸样本,在不高于20℃的保存条件下,核酸稳定性效期最低可达3.5年,基本可满足血站血液样本留样保存年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斑法 阿伦尼乌斯方程 血液采集卡 核酸 稳定性
下载PDF
静脉血样真空采集容器抽吸体积检测仪的设计
3
作者 孙建军 卢文博 +5 位作者 杜付鑫 张磊 张庆 苏富康 陈甜 郑力睿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3期59-62,68,共5页
为解决静脉血样真空采集容器抽吸体积检测时人工操作流程复杂、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该研究基于YY/T 0314-2021《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附录B中真空采集容器的抽吸体积检测方法,设计了一种抽吸体积检测仪。该仪器通过分析容器... 为解决静脉血样真空采集容器抽吸体积检测时人工操作流程复杂、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该研究基于YY/T 0314-2021《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附录B中真空采集容器的抽吸体积检测方法,设计了一种抽吸体积检测仪。该仪器通过分析容器内的压强,利用比例-微分-积分(PID)闭环控制系统调整容器内的压强至目标值,最后通过穿刺实验测得真空采集容器的抽吸体积。验证实验采用人工操作和抽吸体积检测仪两种方法检测5 ml规格真空采集容器的抽吸体积,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误差<1%,且抽吸体积检测仪的检测时间较人工操作缩短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采集容器 静脉血样 抽吸体积检测仪 压强 PID
下载PDF
不同静脉留置针部位采血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中的可行性研究
4
作者 张淑芸 陈雅玲 +4 位作者 李瑞玲 罗春绸 王小惠 陈欢 王清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留置针部位采血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中的可行性,为矮小症患儿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时采血部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3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就诊,需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144例矮小症患...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留置针部位采血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中的可行性,为矮小症患儿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时采血部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3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就诊,需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144例矮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摸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堵管发生率及渗血、血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78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2.4%、堵管率6.41%、并发症发生率3.8%;对照组66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2.3%、堵管发生率3.03%、并发症发生率25.7%。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堵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观察组的渗血、血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采用贵要静脉留置针采血与肘正中静脉留置针采血穿刺成功率相当,且贵要静脉留置针采血并发症少,能为临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留置针采血 贵要静脉 激素激发试验 矮小症
下载PDF
EDTAK_(2)抗凝真空采血管质量分析
5
作者 朱武莲 刘园园 +3 位作者 刘磅 颜敏 罗洁 曾思思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474-478,共5页
目的 通过对EDTAK_(2)真空采血管公称液体容量、泄漏、添加剂的实际量3个关键性能的检验,评价真空采血管的质量。方法 实验样品共27批。样品分布在6个省份的10家生产企业,其中山东4批(14.8%),河北1批(3.7%),广东1批(3.7%),湖北1批(3.7%)... 目的 通过对EDTAK_(2)真空采血管公称液体容量、泄漏、添加剂的实际量3个关键性能的检验,评价真空采血管的质量。方法 实验样品共27批。样品分布在6个省份的10家生产企业,其中山东4批(14.8%),河北1批(3.7%),广东1批(3.7%),湖北1批(3.7%),湖南18批(66.7%),贵州2批(7.4%)。按照行业标准YY/T 0314—2007《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检测27批真空采血管公称液体容量、泄漏和添加剂的实际量3个关键性能。结果 公称液体容量合格率为85.2%,泄漏合格率为100%,添加剂的实际量合格率为60%。通过产品技术要求与行业标准比对,发现部分企业产品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存在缺陷或检验方法不具操作性,甚至方法错误,存在不合理、不科学。产品标签上未写明具体添加剂的种类、未明确具体使用海拔等问题。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采血管生产中抽真空工艺不稳定、添加剂的配制和添加剂的加注量不准确、质量控制不严、产品技术要求编写不严谨,文件编写审核机制不健全等。结论 部分厂家生产的真空采血管存在质量问题,各方应高度重视真空采血管质量控制因素,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K_(2)抗凝真空采血管 公称液体容量 泄漏 添加剂的实际量
下载PDF
规范护理人员血培养采集方法对预防血液标本污染的影响分析与对策
6
作者 周华 章亿香 +1 位作者 蒋庭玲 姚东海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7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护理人员采集血培养操作方法提高血培养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的10名护理人员与其采集的患者血培养标本19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操作流程。选取2023年1—6月本院10名护理人... 目的探讨规范护理人员采集血培养操作方法提高血培养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的10名护理人员与其采集的患者血培养标本19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操作流程。选取2023年1—6月本院10名护理人员及其采集的患者血培养标本299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标本采集管理。两组护理人员为同一批。比较两组血培养标本污染发生情况、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污染率(2.51%)低于对照组(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1,P<0.05)。观察组分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法管理护理人员,对于预防血液标本污染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标本 采集方法 对策
下载PDF
四分之一定位及触摸法联合便利蜷曲对重症肺炎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疼痛程度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7
作者 强永梅 张宁 马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究四分之一定位及触摸法联合便利蜷曲对重症肺炎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疼痛程度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30例重症肺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和观察... 目的探究四分之一定位及触摸法联合便利蜷曲对重症肺炎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疼痛程度及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30例重症肺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和观察组(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每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四分之一定位及触摸法联合便利蜷曲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桡动脉采血疼痛程度、生理应激反应指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穿刺时及穿刺后1、10 min,观察组的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时、穿刺后30 min,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分之一定位及触摸法联合便利蜷曲用于重症肺炎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护理中,不仅能减轻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疼痛及生理应激反应,还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之一定位 触摸法 便利蜷曲 重症肺炎 新生儿 桡动脉采血 疼痛程度 生理应激反应
下载PDF
集血袋联合称重器在经产妇剖宫产手术中出血量统计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晶 闫秋菊 +1 位作者 王云飞 王炎烔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5期207-211,共5页
评价集血袋联合称重器在高危经产妇剖宫产手术中出血量统计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选取在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经产妇,按照术中出血量估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目测法统计出血量,观察组采用集血袋联合... 评价集血袋联合称重器在高危经产妇剖宫产手术中出血量统计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选取在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经产妇,按照术中出血量估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目测法统计出血量,观察组采用集血袋联合称重器统计出血量,分别将两组估算出血量与临床普遍应用的实验室测量法(血红蛋白法)估算出血量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估算出血量所需要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测出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0.630,P<0.05);观察组与实验室测量法估算出血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计算出血量所需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8,t=3.810;P<0.05),观察组能够节省统计术中出血的时间,能够精准实时计算出术中出血量,能够准确及时为临床医生的备血、输血治疗及给药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血袋联合称重器 经产妇剖宫产 出血量 血红蛋白法
下载PDF
评估5种真空采血管对常见微量元素检测的影响
9
作者 罗薇 程倩 +2 位作者 于佳磊 禹松林 邱玲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7期1225-1229,共5页
目的评估不同真空采血管对ICP-MS法检测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5种真空采血管采集超纯水和11名健康志愿者静脉血,采用ICP-MS方法检测血清/血浆微量元素钴、铬、铜、锰、钼、镍、硒、锶、锌、锂,比较5种真空采血管测定不同微量元... 目的评估不同真空采血管对ICP-MS法检测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5种真空采血管采集超纯水和11名健康志愿者静脉血,采用ICP-MS方法检测血清/血浆微量元素钴、铬、铜、锰、钼、镍、硒、锶、锌、锂,比较5种真空采血管测定不同微量元素的差异,分析采血管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血清管中锂、铬、锰、锶、钼、镍本底含量较高。锂在红帽血清管中含量显著高于微量元素管,铬、锰、钴、硒、镍在不同采血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量元素管检测结果比血清管测定结果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采血管的选择对微量元素的检测影响很大,各实验室应根据检测元素评估选择最适宜的微量元素专用真空采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真空采血管
下载PDF
静脉采血中快速小角度直刺法对减轻疼痛的作用
10
作者 张乐 徐营 韩冰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31-536,共6页
目的 探讨静脉采血中快速小角度直刺法对减轻疼痛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行静脉采血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采血,观察组采取快速小角度直刺法采血,比较... 目的 探讨静脉采血中快速小角度直刺法对减轻疼痛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行静脉采血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采血,观察组采取快速小角度直刺法采血,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按压止血时间、进针时间及对护士采血技术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无痛率高于对照组(83.33%vs.31.67%,P<0.001),轻度、中度、重度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100.00%vs.76.67%,P <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67%vs.20.00%,P=0.032);观察组对护士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工作流程满意度及满意度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按压止血时间、进针时间均较短(P <0.001)。结论 对静脉采血患者采取快速小角度直刺法,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缩短其进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采血 快速小角度直刺法 疼痛 不良反应 满意度
下载PDF
三角形定位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娟 刘凤萍 王小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5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足跟两侧定位法与三角形定位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瑞金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疾病筛查的8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 目的探讨足跟两侧定位法与三角形定位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瑞金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疾病筛查的8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足跟两侧定位法,观察组采用三角形定位法。两组均观察至采血结束后24h。比较两组新生儿采血时间、采血后24h红肿瘀斑消退情况、穿刺时疼痛评分、穿刺一次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及干预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穿刺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采血后24h红肿瘀斑消退率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角形定位法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过程中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其能够缩短穿刺时间,减少新生儿足跟红肿瘀斑的发生,有效提高标本合格率、一次穿刺成功率,整体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筛查 新生儿 足跟两侧定位法 血液标本采集 三角形定位法
下载PDF
不同定位方法在新生儿血样本采集中的应用及对一针穿刺成功率、足跟瘀斑、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凤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27-12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定位方法在新生儿血样本采集中的应用及对一针穿刺成功率、足跟瘀斑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江西省瑞金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的11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血样本采集定位方法不同分为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定位方法在新生儿血样本采集中的应用及对一针穿刺成功率、足跟瘀斑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江西省瑞金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的11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血样本采集定位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足跟两侧定位法进行穿刺,观察组采用三角形定位法进行足跟穿刺。比较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足跟瘀斑发生率、穿刺疼痛程度评分以及两组新生儿采血所需时间、血标本直径、血标本合格率。结果两组的一针穿刺成功率、足跟瘀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采血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标本直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三角形定位法进行足跟穿刺对提高新生儿血样本采集时一针穿刺成功率及降低足跟瘀斑发生率有一定效果,可显著增大血标本直径,缩短采血时间,减轻针刺时新生儿疼痛不适,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方法 新生儿 血样本采集 一针穿刺成功率 足跟瘀斑 穿刺疼痛
下载PDF
指尖采血部位轮换结合微课视频学习方法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应用
13
作者 邱锦媚 苏培颖 +5 位作者 吴柳欢 黎东眉 莫绮雯 甘志梅 刘蔚艳 苏若琼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7期2669-2674,共6页
目的探讨指尖穿刺点采血部位有序轮换结合微课视频学习的方法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0月糖尿病患者4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指尖穿刺点采血部位有序轮换结合微课视频学习的方法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0月糖尿病患者4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0例。对照组采用遵循患者的意愿选择采血穿刺点,观察组采用轮换提示卡进行采血部位轮换方法,结合微课视频学习和以实物的形式现场演示讲解轮换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监测认知率、血糖监测依从程度、疼痛程度及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监测认知率、血糖监测依从程度均高于对照组;而疼痛程度、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尖采血部位有序轮换结合微课视频学习的方法,为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提供正确的技术指导,增强血糖监测意识,减轻焦虑情绪,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认知技能和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监测 指尖采血 轮换方法 轮换提示卡 微课视频
下载PDF
疾控中心采血人员职业暴露中针刺伤的安全防范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惠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6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究疾控中心采血人员职业暴露中针刺伤的安全防范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疾控中心采血人员20名,依据干预时间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实施后);对照组(循证护理实施前),所有疾控中心采血人员年龄为23~52岁,... 目的探究疾控中心采血人员职业暴露中针刺伤的安全防范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疾控中心采血人员20名,依据干预时间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实施后);对照组(循证护理实施前),所有疾控中心采血人员年龄为23~52岁,平均(38.44±1.06)岁,男性8例,女性12例。比较分析护理前后针刺伤防护理论知识考核结果、针刺伤发生率,以及相关知识知晓率、对工作的满意度、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评分等。结果同对照组的针刺伤防护理论知识考核结果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针刺伤发生率为1例(5.00%)低于对照组的6例(30.00%),统计学比较结果为P<0.05;观察组的职业暴露针刺伤安全防范知识知晓率为19例(95.00%)高于对照组的14例(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总满意度[13例(65.00%)]相比,观察组总满意度[19例(95.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为(6.07±0.20)分,低于对照组的(9.50±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结果为P<0.05。结论针对疾控中心采血人员,通过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针刺伤发生率,提升防护理论知识考核结果,以及对于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善采血人员的睡眠质量水平,降低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提升对自己职业暴露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控中心采血人员 针刺伤 职业暴露 循证护理 安全防范
下载PDF
热敷法在气温较低时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钟清朋 林俊填 +2 位作者 吴雪红 陈晓琼 林焯颖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2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热敷法在气温较低时对静脉采血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3月于佛山市中心血站献血车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3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70例。观察组用热水袋(水温60~70℃)加垫巾置... 目的:研究热敷法在气温较低时对静脉采血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3月于佛山市中心血站献血车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3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70例。观察组用热水袋(水温60~70℃)加垫巾置于献血者行静脉穿刺的手臂下,对照组用垫巾垫手臂。比较两组采血时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非标量血液情况。结果:观察组献血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观察组非标量血液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冬季采用热水袋加垫巾热敷手臂可以缩短采血时长,减少因采血时长过长造成的血液浪费、献血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敷法 静脉采血 血液流速 献血反应
下载PDF
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表投影定位法在股静脉穿刺采血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林艳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5期178-180,共3页
目的:观察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表投影定位法在股静脉穿刺采血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128例需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蛙式... 目的:观察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表投影定位法在股静脉穿刺采血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128例需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蛙式体位触摸股动脉搏动定位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组采用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表投影定位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组采血时长、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血时长短于对照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形体表投影定位法应用于股静脉穿刺采血患儿可缩短采血时长,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蛙式体位触摸股动脉搏动定位法采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式体位 股三角体表投影法 股静脉穿刺采血 患儿 不良反应 家长满意度
下载PDF
沟通方法在体检静脉采血护理中的应用优势评价
17
作者 李雪梅 《智慧健康》 2023年第7期264-267,共4页
目的 评价体检静脉采血护理中有效沟通方法的应用优势。方法 选择200例体检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100例/组,对照组在静脉采血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SBAR沟通法。对比疼痛评分、不良反应、采血满意度。结果 ... 目的 评价体检静脉采血护理中有效沟通方法的应用优势。方法 选择200例体检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100例/组,对照组在静脉采血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SBAR沟通法。对比疼痛评分、不良反应、采血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体检者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采血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在体检静脉采血护理中采用实施SBAR沟通法,可以减轻采血疼痛感,减少不良反应,让体检者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 静脉采血 沟通方法 保健
下载PDF
肝素帽联合采血针在血液透析标本采集的应用
18
作者 江粉铃 郭秀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0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素帽联合采血针在血液透析前血液标本采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对照研究2022年11月23日至2023年2月23日于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行血液透析治疗且血管通路为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肝素帽联合采血针在血液透析前血液标本采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对照研究2022年11月23日至2023年2月23日于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行血液透析治疗且血管通路为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32例采用注射器采血,试验组131例准备同对照组,待血液充满穿刺针后,更换穿刺针塞子为肝素帽。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51%,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采血满意度率为93.13%,对照组为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帽联合采血针应用于血液透析前采集血标本,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采血 采血针 肝素帽 不良事件 满意度
下载PDF
大鼠颌下静脉丛采血技术方法及其效果比较
19
作者 韩穆轩 邢影 +5 位作者 王岳睿 张家钰 张浩 李自发 耿希文 魏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目的 介绍一种操作简便、可多次、大量采血的大鼠采血方法以及采血点的定位。方法 通过大鼠自身的体表特征,判定最佳进针点,使用注射器针头刺入动物颌下静脉丛缓慢抽取血液。结果 非麻醉状态下,单人平均77.46 s可完成一只大鼠的采血操作... 目的 介绍一种操作简便、可多次、大量采血的大鼠采血方法以及采血点的定位。方法 通过大鼠自身的体表特征,判定最佳进针点,使用注射器针头刺入动物颌下静脉丛缓慢抽取血液。结果 非麻醉状态下,单人平均77.46 s可完成一只大鼠的采血操作,平均采血量为0.53 mL;双人平均56.28 s可完成采血操作,平均采血量为0.59 mL。麻醉状态下,单人大鼠的采血操作平均耗时28.67 s,平均采血量为0.56 mL。结论 颌下静脉丛采血成功率高,对动物创伤小,且操作简单,采血量大,可作为药理毒理实验中大批量动物活体多次采血的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颌下静脉丛 采血方法 动物福利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与电位滴定法测定采血管中EDTA含量对比研究
20
作者 彭健 赵长帅 +3 位作者 沈永 孟晓依 刘敏 张曼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3-58,共6页
为了准确检测出采血管中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含量,本文拟对离子色谱法和电位滴定法检测EDTA含量的方法学进行对比。离子色谱法以TSK gel Super IC-AZ阴离子交换柱为分离柱,通过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EDTA;电位滴定法以Ca^(2+)选择电极,以0... 为了准确检测出采血管中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含量,本文拟对离子色谱法和电位滴定法检测EDTA含量的方法学进行对比。离子色谱法以TSK gel Super IC-AZ阴离子交换柱为分离柱,通过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EDTA;电位滴定法以Ca^(2+)选择电极,以0.05 mmol/L Ca^(2+)标准溶液为滴定液,电位突跃法判定滴定终点,记录消耗滴定液的体积,计算EDTA含量。离子色谱法中,采血管中EDTA的质量浓度为1.48 mg/mL,样品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51%(n=6);当加标样品中EDTA的质量浓度为2.12~30.00 mg/L时,其回收率为104.07%~113.60%;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9和0.29 mg/L。电位滴定法中,采血管中EDTA的质量浓度为1.51 mg/mL,样品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45%(n=6);当加标样品中EDTA的质量浓度为1.89~31.70 mg/L时,其加标回收率为100.16%~100.97%。2种方法均可准确测定采血管中EDTA的含量,离子色谱法可在定量限附近准确测定低浓度EDTA含量,电位滴定法无需标准物校准即可实现采血管中EDTA含量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管 EDTA 离子色谱法 电位滴定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