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苯乙烯磺酸镧对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衰高磷血症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杰 王芃 +3 位作者 解砚英 张强 张秀芹 林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观察聚苯乙烯磺酸镧对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衰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以Yokozawz方法诱发大鼠慢性肾衰,将造模成功动物随机分为聚苯乙烯磺酸镧1.500、0.750、0.375g·kg-1·d-1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碳酸钙咀嚼片组)、模型对照... 目的:观察聚苯乙烯磺酸镧对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衰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以Yokozawz方法诱发大鼠慢性肾衰,将造模成功动物随机分为聚苯乙烯磺酸镧1.500、0.750、0.375g·kg-1·d-1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碳酸钙咀嚼片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连续用药22d。实验过程中观察动物一般状况、进食量、大小便情况,自给药开始后7、14、21d称取动物体重,观察体重变化。分别于给药10、21d自大鼠颈静脉取血检测血清BUN、Cr、磷、钙、钾,同时检测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及红细胞压积(HCT)。给药22d处死大鼠,摘取双侧肾脏,称重计算肾脏系数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聚苯乙烯磺酸镧1.500g·kg-1·d-1组给药21d血清磷为(2.47±0.38)mmol/L,钙磷乘积为6.6±0.6,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苯乙烯磺酸镧可降低腺嘌呤所致大鼠肾衰模型血清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磺酸镧 慢性肾功能衰竭 腺嘌呤 血磷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相关因素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艳萍 杨学韫 +2 位作者 黎云燕 张士明 李慎果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性别、病程、空腹血糖、血钙、血磷对骨密度 (BMD)的影响。方法 :测定了74例老年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血钙、血磷及BMD ,观察性别、病程、空腹血糖、血钙、血磷对BMD的影响 ,同时与6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 目的 :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性别、病程、空腹血糖、血钙、血磷对骨密度 (BMD)的影响。方法 :测定了74例老年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血钙、血磷及BMD ,观察性别、病程、空腹血糖、血钙、血磷对BMD的影响 ,同时与6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1.老年糖尿病组男性及女性BMD与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男性t=0.266,女性t=1.377,P>0.05)。2.病程超过5年组BMD比病程少于5年组降低 ,有显著性差别(t=2.092 ,P<0.05)。经单相关分析 ,BMD与病程显著负相关 (r= -0.2973 ,P<0.05)。3.不同的空腹血糖浓度对BMD无影响。4.血钙、血磷对BMD无影响。结论 :糖尿病的病程对BMD的影响主要在前5年 ,而空腹血糖、血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空腹血糖 血钙 血磷
下载PDF
磷酸水解法制备复合氨基酸及铁锌氨基酸口服液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元藻 万发达 +1 位作者 陈耕夫 罗少洪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93-195,共3页
建立一种制备氨基酸口服液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猪血作为复合氨基酸的主要来源,对猪血蛋白的磷酸水解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猪血水解液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与盐酸水解法和硫酸水解法比较,磷酸水解法制备的氨基... 建立一种制备氨基酸口服液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猪血作为复合氨基酸的主要来源,对猪血蛋白的磷酸水解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猪血水解液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与盐酸水解法和硫酸水解法比较,磷酸水解法制备的氨基酸口服液稳定性和口感均有较大改善。结论:磷酸水解法是制备复合氨基酸较好的方法。通过添加铁、锌、牛磺酸和中草药制备的氨基酸口服液更具有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氨基酸 磷酸水解法 口服液 铁锌氨基酸
下载PDF
围产期奶牛骨营养不良早期诊断及防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申国新 薛晓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8-120,共3页
检测血中钙、磷以及羟脯氨酸的含量对于奶牛骨营养不良症的发病机理和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河北北部围产期奶牛血清钙、血清磷以及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变化规律的监测,揭示围产期奶牛血清游离羟脯氨酸监测对骨营养调控作用机理,... 检测血中钙、磷以及羟脯氨酸的含量对于奶牛骨营养不良症的发病机理和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河北北部围产期奶牛血清钙、血清磷以及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变化规律的监测,揭示围产期奶牛血清游离羟脯氨酸监测对骨营养调控作用机理,探讨骨营养不良症的早期诊断的新途径,在骨未发生变形和临床无明显可观症状之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为防治奶牛围产期营养不良症的预防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血清钙 血清磷 血清游离羟氨酸 骨营养不良症
下载PDF
复方α-酮酸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1期1787-1790,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联合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82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组采用HD+HP治疗,同时口服复方α-... 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联合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82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组采用HD+HP治疗,同时口服复方α-酮酸片,4片/次,每日3次。对照分析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钙(Ca)、血磷(P)、全段甲状旁腺素(i PTH)、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体质量指数(BMI)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同时期对照组(P<0.05);两组血钙水平明显升高、血磷水平均减低,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P TH水平明显减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复方α-酮酸联合血液灌流能明显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钙磷代谢和营养状况,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复方Α-酮酸 血液灌流 微炎症状态 钙磷代谢 营养状况
下载PDF
饲粮磷水平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张玉诚 薛白 +6 位作者 肖俊 闫方权 焦振辉 景小平 王立志 王之盛 卜登攀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9-755,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体重、泌乳天数、胎次、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15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磷水平为0.29%、0.35%和0.42%的饲粮(干物质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体重、泌乳天数、胎次、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15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磷水平为0.29%、0.35%和0.42%的饲粮(干物质基础)。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热应激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0.29%组产奶量显著低于0.35%组和0.42%组(P<0.05)。2)0.29%组的乳脂率显著低于0.35%组和0.42%组(P<0.05),但对于乳糖率、乳蛋白率、乳非脂固形物率和饲料转化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血清磷含量随饲粮磷水平的提高而极显著上升(P<0.01);0.29%组血清羟脯氨酸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0.35%组和0.42%组(P>0.05)。4)随饲粮磷水平的升高,血清甲状旁腺素和骨钙素含量逐渐升高,0.35%组和0.42%组极显著高于0.29%组(P<0.01);血清降钙素含量逐渐降低,0.42%组极显著低于0.29%组和0.35%组(P<0.01)。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血液指标和生产性能,热应激奶牛的适宜饲粮磷需要量为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奶牛 生产性能 血液指标
下载PDF
活性血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测定
7
作者 张兴萍 李海朝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2期40-44,共5页
利用猪血粉为原料,分别以磷酸、氯化锌和氯化镁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了3种活性血炭,通过BET、SEM对3种活性血炭进行了表征,通过亚甲基蓝吸附实验、碘吸附实验和酸性品红吸附实验评价了3种活性血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浸渍比... 利用猪血粉为原料,分别以磷酸、氯化锌和氯化镁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了3种活性血炭,通过BET、SEM对3种活性血炭进行了表征,通过亚甲基蓝吸附实验、碘吸附实验和酸性品红吸附实验评价了3种活性血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浸渍比为2∶1、浸渍时间为24 h时,分别以磷酸、氯化锌、氯化镁为活化剂(活化温度分别为500℃、550℃、600℃)得到的3种活性血炭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其中以磷酸为活化剂制备的活性血炭的吸附性能最好,其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900.00 mg·g^-1、碘吸附值为810.00 mg·g^-1、酸性品红吸附值为2200.00 mg·g^-1。活性血炭的研究为充分利用畜禽血液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血粉 活化剂 磷酸 化学活化 吸附性能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章盛 许平辉 《智慧健康》 2022年第25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对慢性肾衰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收入慢性肾衰总共62例患者,结合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仅予以血液透析)和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分别包含31例,比较两组治疗前...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对慢性肾衰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收入慢性肾衰总共62例患者,结合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仅予以血液透析)和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血液灌流)分别包含31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血磷(P)、血钙(Ca)及钙磷乘积等钙磷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BUN、Scr、UA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UN、Scr、U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Ca、钙磷乘积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钙磷乘积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a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头晕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出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能改善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与钙磷代谢,减少不良反应产生,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肾功能 钙磷代谢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降钙素原两种定量检测与血培养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郭绘芳 郭玉亮 周艳芬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154-1157,I0001,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定量检测方法测量血清降钙素原的结果和血培养结果有无差异。方法收集1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种定量检测方法与血培养进行比较,其中一种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方法为电化学发光法,另一种定量检测方法为上转发光法。... 目的:比较两种定量检测方法测量血清降钙素原的结果和血培养结果有无差异。方法收集1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种定量检测方法与血培养进行比较,其中一种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方法为电化学发光法,另一种定量检测方法为上转发光法。结果血培养阳性率与血清降钙素原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率,以及上转发光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531、43.671,均P<0.05);上转发光法检测阳性率为66.1%,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率为75.5%,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7, P<0.05),电化学发光法较上转发光检测法灵敏度更高。在界值下,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对血培养的诊断灵敏度为93.7%,特异度为33.3%,阳性预测值为40.7%,阴性预测值为91.5%,ROC曲线下面积为0.628;上转发光法检测对血培养的诊断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46.5%,阳性预测值为45.7%,阴性预测值为90.7%,ROC曲线下面积为0.554。结论血清降钙素原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优于血培养检测和上转发光法检测结果,可快速定性和准确定量检测,可在短时间内有效的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指导用药,并预测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上转发光法检测 血培养
原文传递
肝纤维化大鼠血清有机磷酸酯酶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刚毅 靳晓红 +2 位作者 吴纯启 王慧芬 刘文军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6年第7期369-370,393,共3页
目的评价血清有机磷酸酯酶(PE)与肝纤维化的联系。方法用40%CCl41ml/kg体重皮下注射,2次/周,共14周诱发SD大鼠肝纤维化,分别于1,2,3,5,7,10和14周处死动物,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PE、磷酸二酯... 目的评价血清有机磷酸酯酶(PE)与肝纤维化的联系。方法用40%CCl41ml/kg体重皮下注射,2次/周,共14周诱发SD大鼠肝纤维化,分别于1,2,3,5,7,10和14周处死动物,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PE、磷酸二酯酶Ⅰ(PDEⅠ)、单胺氧化酶(MAO)、结合甘胆酸(CG)、β2_微球蛋白(β2_MG)、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PCⅢ)等。结果血清PE、PDEⅠ和CG于染毒后逐渐升高并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相关,AKP和GPT也升高,但呈不规则变化。MAO,β2-MG,HA和PCⅢ无变化。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增加,其它指标无变化。结论血清PE活性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有机磷酸酯酶 血清
全文增补中
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有机磷酸酯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刚毅 靳晓红 +1 位作者 姜新民 范西红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6年第7期366-368,共3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急性肝损伤对血清有机磷酸酯酶的影响。方法用10%D_氨基半乳糖盐酸盐1次腹腔注射,诱发Wistar大鼠急性肝坏死;另施手术结扎胆道诱发SD大鼠胆汁淤积。采尾血测定血清有机磷酸酯酶(PE)、磷酸二酯酶I(... 目的观察实验性急性肝损伤对血清有机磷酸酯酶的影响。方法用10%D_氨基半乳糖盐酸盐1次腹腔注射,诱发Wistar大鼠急性肝坏死;另施手术结扎胆道诱发SD大鼠胆汁淤积。采尾血测定血清有机磷酸酯酶(PE)、磷酸二酯酶I(PDEI)等。结果大鼠急性肝坏死或胆道结扎早期均可见血清ALT、碱性磷酸酶(ALP)和PDEI活性增高。血清PE活性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肝损伤 有机磷酸酯酶 酶活性 血清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