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developing blood donor program for Suzhou city
1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325-,共1页
关键词 The developing blood donor program for Suzhou city
下载PDF
The First cord blood banking program in taiwan
2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413-,共1页
关键词 The First cord blood banking program in taiwan
下载PDF
基于口腔pH值的氧疗湿化方案应用于干燥综合征继发肺纤维化病人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徐小华 王秀涛 +1 位作者 王培 李健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8期3440-3442,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口腔pH值的氧疗湿化方案对干燥综合征继发肺纤维化病人动脉血气指标及痰液黏稠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98例干燥综合征继发肺纤维化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究基于口腔pH值的氧疗湿化方案对干燥综合征继发肺纤维化病人动脉血气指标及痰液黏稠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98例干燥综合征继发肺纤维化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高流量氧疗湿化方案,观察组实施基于口腔pH值的氧疗湿化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和干预7 d后的口腔感染情况[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动脉血气指标及痰液黏稠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干预1、3、7 d后的OHIP-14中文版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观察组病人的动脉血气pH值和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观察组痰液黏稠度为Ⅰ级的病人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痰液黏稠度为Ⅲ级的病人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口腔pH值的氧疗湿化方案可明显减轻干燥综合征继发肺纤维化病人的口腔感染程度,改善其动脉血气指标,降低痰液黏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继发性肺纤维化 氧疗湿化方案 动脉血气指标 口腔感染
下载PDF
基于“补肾活血、降浊排毒法”的CRF疾病管理方案研究
4
作者 何亚鑫 樊威伟 +2 位作者 朱媛媛 高垒 褚明妍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旨在观察应用“补肾活血、降浊排毒法”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疾病管理方案,对CRF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纳入2019—2021年门诊及住院CRF患者,选取该院收治的237例CRF患者,将入组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旨在观察应用“补肾活血、降浊排毒法”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疾病管理方案,对CRF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纳入2019—2021年门诊及住院CRF患者,选取该院收治的237例CRF患者,将入组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7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降浊排毒法”的CRF疾病管理方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尿素氮、肌酐、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等临床指标和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方面总有效率达64.23%,高于对照组的39%(P<0.05);同时,观察组在实验室指标和症状积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改善(P<0.05)。[结论]“补肾活血、降浊排毒法”的CRF疾病管理方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除了能有效改善肾功能等相关临床指标外,还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为慢性肾脏病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 疾病管理方案 补肾活血降浊排毒
下载PDF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程序干预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王婉琴 崔玉梅 李康莲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期121-123,127,共4页
目的 探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程序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东莞市石排医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 目的 探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程序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东莞市石排医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程度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程序干预模式可显著改善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整体护理程序 血糖水平 并发症
下载PDF
中医干预的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方案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范珍珍 蒋娟 赖亚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方案对高尿酸血症(HUA)患者单核细胞(MONO)、血尿酸(BUA)、体质量指数(BMI)和MON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等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宁海县第一医院肾内科门诊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3例HUA...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方案对高尿酸血症(HUA)患者单核细胞(MONO)、血尿酸(BUA)、体质量指数(BMI)和MON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等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宁海县第一医院肾内科门诊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3例H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奇偶数)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1例,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对照组(52例,实施常规管理模式)。比较不同种管理方法两组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6、12、24个月MONO、BUA、BMI、MHR水平的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时MONO、BUA、BMI及M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和出院后6、12、24个月MONO、BUA、BMI及MHR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出院24个月后达到最低水平,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MONO(×10^(9)/L):0.34(0.16)比0.37(0.18),BUA(μmol/L):329.7±70.5比381.2±71.7,BMI(kg/m2):21.3±1.1比24.2±0.9,MHR:0.24(0.16)比0.27(0.15),均P<0.05〕。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92%(2/51)比15.38%(8/52),P<0.05〕。结论科学、合理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对降低患者MONO、BUA、BMI、MHR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方案 高尿酸血症 单核细胞 血尿酸 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7
作者 邹瑢 张丽芹 韩珂语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分析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5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 目的:分析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5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对比两组DVT发生情况、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股总静脉、胭静脉、髂静脉血液流速。结果:研究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研究组APTT、P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研究组股总静脉、胭静脉、髂静脉血液流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在产妇剖宫产术后的应用,可减小对产妇术后凝血指标、静脉血液流速的影响,有效降低DVT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 剖宫产 深静脉血栓 血液流速
下载PDF
Results of National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 in Croatia(2007-2011) 被引量:2
8
作者 Miroslava Katii Nataa Antoljak +7 位作者 Milan Kujundzi Valerija Stameni Dunja Skoko Poljak Danica Kramari Davor timac Marija Strnad Peikan Mirko amija Zdravko Ebli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2期4300-4307,共8页
AIM:To study the epidemiologic indicators of uptake and characteristic colonoscopic findings in the Croatian National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METHODS:Colorectal cancer(CRC) was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 AIM:To study the epidemiologic indicators of uptake and characteristic colonoscopic findings in the Croatian National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METHODS:Colorectal cancer(CRC) was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mortality in men(n = 1063,49.77/100 000),as well as women(n = 803,34.89/100 000) in Croatia in 2009.The Croatian National CRC Screening Program was esta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Social Welfare,and its implementation started in September,2007.The coordinators were recruited in each county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with an obligation to provide fecal occult blood testing(FOBT) to the participants,followed by colonoscopy in all positive cases.The FOBT was performed by hypersensitive guaiac-based Hemognost card test(Biognost,Zagreb).The test and short questionnaire were delivered to the home addresses of all citizens aged 50-74 years consecutively during a 3-year period.Each participant was required to complete the questionnaire and send it together with the stool specimen on three test cards back to the institute for further analysis.About 4% FOBT positive cases are expected in normal risk populations.A descrip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RESULTS:A total of 1 056 694 individuals(born between 1933-1945 and 1952-1957) were invited to screening by the end of September 2011.In total,210 239(19.9%) persons returned the envelope with a completed questionnaire,and 181 102 of them returned it with a correctly placed stool specimen on FOBT cards.Until now,12 477(6.9%),FOBT-positive patients have been found,which is at the upper limit of the expected values in European Guidelines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CRC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European Union(EU) Guidelines].Colonoscopy was performed in 8541 cases(uptake 66%).Screening has identified CRC in 472 patients(5.5% of colonoscopied,3.8% of FOBT-positive,and 0.26% of all screened individuals).This is also in the expected range according to EU Guidelines.Polyps were found and removed in 3329(39% of colonoscopied) patients.The largest number of polyps were found in the left half of the colon:64%(19%,37% and 8% in the rectum,sigma,and descendens,respectively).The other 36% were detected in the proximal part(17% in the transverse colon and 19% in ceco-ascending colon).Small polyps in the rectum(5-10 mm in diameter),sigmoid and descending colon were histologically found to be tubular adenomas in 60% of cases,with a low degree of dysplasia,and 40% were classified as hyperplastic.Polyps of this size in the transverse or ceco-ascending colon in almost 20% had a histologically villous component,but still had a low degree of dysplasia.Polyps sized 10-20 mm in diameter were in 43% cases tubulovillous,and among them,32% had areas with a high degree of dysplasia,especially those polyps in the cecoascending or transverse part.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oatian CRC Screening National Program in the first 3 years were as follows:relatively low percentage of returned FOBT,higher number of FOBT-positive persons but still in the range for population-based programs,and higher number of pathologic findings(polyps and cancers).CONCLUSION:These results suggest a need for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that include organizational changes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o improve awareness of CRC screening usefulness and increase participation 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Fecal occult blood testing Croatian National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 Colonoscopy Uptake
下载PDF
Cardiovascular Automatic Feedback Control Instrument for Rescuing Critical Patients With Abnormal Blood Pressure
9
作者 Ge Yuzhi Wu Zhiting Sheng Guotai Li Gang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06年第2期86-92,共7页
Objectives Most medical instruments are designed for diagnosis purpose but very few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ur research aim is to design and develop a cardiovascular automatic feedback control instrument (CAFCI) fo... Objectives Most medical instruments are designed for diagnosis purpose but very few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ur research aim is to design and develop a cardiovascular automatic feedback control instrument (CAFCI) for rescuing the critical patients with abnormal blood pressure. Methods The CAFCI wa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abundant clinical experiences and on successful mathematic modeling of our blood pressure, pulmonary experimental data. The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and rates of heart beat were measured and inputted into a computer and drugs were chosen by a doctor through a user-friendly interface with the computer. The responses to medication were rapidly acquired and feed back to the computer by automatic detection system in a close-loop system. every 7.5 sec in order to dosage The data were refreshed regulate the speed and of the medications that were given.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ten dogs showed that the CAFCI system took samples promptly and accurately so that the targeted blood pressure could be reached reliably based on our input parameters and our designing requirements. Conclusions Since the depend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CAFCI system are much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to rescue the critical patient warrants evaluation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edback control Instrument blood pressure program
下载PDF
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气滞血瘀痰阻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伟伟 刘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4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气滞血瘀痰阻型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气滞血瘀痰阻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39例(脱落1例),中医综合组40例;西药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中医综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通窍蠲痛汤+针刺+穴位贴敷...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气滞血瘀痰阻型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气滞血瘀痰阻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39例(脱落1例),中医综合组40例;西药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中医综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通窍蠲痛汤+针刺+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4周及停药3个月后的临床效果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头痛影响测试问卷(HIT-6)、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DAS)评分情况。结果中医综合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西药组的74.36%(29/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组停药3个月后随访的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西药组的58.97%(23/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组治疗后及停药3个月后随访的临床症状和SAS、HIT-6、MIDAS评分改善情况较西药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组停药3个月后随访的临床症状、SAS、HIT-6、MIDAS评分与本组治疗4周后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停药3个月后随访的临床症状、SAS、MIDAS评分与本组治疗4周后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气滞血瘀痰阻型偏头痛效果显著,同时也有较好的远期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风 偏头痛 气滞血瘀痰阻证 中医综合方案
下载PDF
与猪PD-1和PD-L1互作表位多肽的筛选及其免疫调节功能
11
作者 岳锋 周娟娟 +6 位作者 史叶萍 朱艳平 孙国鹏 李鹏 郭东光 刘兴友 王选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本试验旨在筛选和鉴定与猪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PD-L1)相互作用的表位多肽,为阻断猪PD-1/PD-Ls通路逆转机体的免疫功能提供新策略。根据已解析人与鼠的PD-1与PD-L1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信息,分析猪PD-1与PD-L1蛋白相互结... 本试验旨在筛选和鉴定与猪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PD-L1)相互作用的表位多肽,为阻断猪PD-1/PD-Ls通路逆转机体的免疫功能提供新策略。根据已解析人与鼠的PD-1与PD-L1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信息,分析猪PD-1与PD-L1蛋白相互结合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在关键氨基酸位点处设计系列表位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表位多肽;分离自然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PCV2)仔猪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检测表位多肽与猪重组蛋白PD-1、PD-L1和PBMC的结合能力,选取能结合猪PD-L1和PBMC的表位多肽pPD-15,检测其对猪PBMC增殖的影响,分析其作为佐剂免疫后对小鼠猪瘟病毒(CSFV)抗体水平的影响,最后,高效液质联用色谱法(HPLC-MS)检测表位多肽pPD-15的纯度和氨基酸序列正确性。结果显示,表位多肽pPD-15能结合猪PD-L1和PBMC;增殖试验显示,pPD-15组M1的平均荧光强度(74.20%)比空白对照组M1的平均荧光强度(4.37%)提高了69.83%,表明表位多肽pPD-15可促进猪PBMC的增殖;动物免疫试验显示,pPD-15作为佐剂可以提高CSFV抗体水平;HPLC-MS结果显示,合成的表位多肽pPD-15纯度高,氨基酸序列正确。本试验证实,表位多肽pPD-15具有提高体内外免疫力的能力,为研制新型免疫调节佐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因子1 表位多肽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以IMB理论模型为导向的个性化护理程序在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静 王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7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实施基于信念-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理论模型)的个性化护理程序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住院治疗的168例... 目的探讨针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实施基于信念-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理论模型)的个性化护理程序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住院治疗的168例GDM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取基于IMB理论模型导向的个性化护理程序,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与分娩时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母婴结局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干预1个月与分娩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母婴不良结局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IMB理论模型导向的个性化护理程序,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好,可以有效改善母婴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B理论模型 个性化护理程序 妊娠期糖尿病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母婴结局
下载PDF
低体重女性单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针对MCS^(+)血细胞分离机UPP程序
13
作者 韩烨 牛校敏 +2 位作者 张超 魏晓丽 常缨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943-945,共3页
目的 降低低体重高血小板计数的女性献血者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献血者在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的舒适度,增加重复献血者比例。方法 采取对照组(n=32)、观察组(n=18)对比方法,利用Mcs^(+)中的血液采集过程程序软件,寻找... 目的 降低低体重高血小板计数的女性献血者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献血者在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的舒适度,增加重复献血者比例。方法 采取对照组(n=32)、观察组(n=18)对比方法,利用Mcs^(+)中的血液采集过程程序软件,寻找采集循环中可能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通过增加10%葡萄糖酸钙的口服次数,增加采集循环数,降低最后1个循环的峰值血浆量等改善措施,对比观察献血反应发生率是否减少。结果 每一循环的峰值血浆量能够体现影响诱因,两组人群对比后发现,观察组的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3/18),对照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2%(26/32);观察组再次献血人数比例为77.7%(14/18),对照组的再次献血人数比例为31.2%(10/32),提高献血者献血满意度,可有效提高再次献血者比例。结论 低体重,高血小板计数的女性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应在采集过程中被给予更多的关怀,增加10%葡萄糖酸钙的口服次数,工作人员应主动增加一个采集循环,降低每个循环内献血者峰值血浆量的收集,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补充上盐水,可有效降低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提高献血者献血满意度,增加再次献血人群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s^(+)血细胞分离机 UPP程序 单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彦逵 刘慧慧 +2 位作者 孙雪 王勇 马武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5期96-102,共7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低剂量罗哌卡因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术期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待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不同硬膜外...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低剂量罗哌卡因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术期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待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不同硬膜外镇痛方法,将其随机分为PIEB组与持续背景输注(CEI)组,两组各40例,均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低剂量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临床资料和围术期的血糖浓度、血浆皮质醇浓度、肾上腺素浓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产妇不同时间的镇痛效果;比较两组产妇围术期镇痛的满意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的血糖浓度和出生1min、5min时的Apgar评分。结果 PIEB组产妇的胰岛素使用量和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CEI组(t值分别为10.882、5.889,P<0.05)。PIEB组产妇T1、T3、T4、T5时点的血糖浓度及T1~T5时点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和肾上腺素浓度均明显低于CEI组(t=2.084~21.299,P<0.05);PIEB组产妇T2时点的血糖浓度和肾上腺素浓度均明显高于T0时(t值分别为18.552、2.467,P<0.05);CEI组产妇T1~T5时点的血糖浓度(t=2.963~16.757,P<0.05)、血浆皮质醇浓度(t=2.562~4.328,P<0.05)、肾上腺素浓度(t=2.123~3.896,P<0.05)均明显高于T0时。PIEB组产妇T4、T5时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EI组(t值分别为12.764、18.692,P<0.05);两组产妇在实施镇痛后T1~T5时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T0时(t=13.679~27.784,P<0.05)。PIEB组产妇围术期镇痛满意率明显高于CEI组(χ^(2)=5.000,P<0.05),PIEB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CEI组(χ^(2)=4.021,P<0.05)。PIEB组新生儿出生即刻的血糖浓度明显高于CEI组(t=7.013,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min、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低剂量罗哌卡因PIEB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术期镇痛效果明显,有利于维持其分娩过程血糖的稳定,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下载PDF
多学科血糖管理方案在颅脑损伤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方方 樊毅婷 丁朵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血糖管理方案在颅脑损伤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84例颅脑损伤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84例患者按照护理干预方法分组,将其中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40例患者设为... 目的探讨多学科血糖管理方案在颅脑损伤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84例颅脑损伤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84例患者按照护理干预方法分组,将其中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40例患者设为常规组,使用多学科血糖管理方案干预的44例患者设为多学科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血糖达标率、临床指标[胰岛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结果干预后多学科组患者Hb A1c、FPG、2h PG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多学科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为70.53%高于常规组患者血糖达标率40.53%(P<0.05);多学科组患者胰岛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多学科血糖管理方案在颅脑损伤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血糖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 血糖管理方案 颅脑损伤 应激性高血糖 应用研究
下载PDF
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对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价值
16
作者 耿彪 孙珍贵 +1 位作者 汪丽静 陈兴无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外周血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0例晚期N... 目的探讨治疗前外周血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0例晚期NSCLC患者病历资料。收集所有NSCLC患者治疗前血常规PLR数值,根据外周血PLR分为低PLR组(PLR<200,43例)和高PLR组(PLR≥200,4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6个周期的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进行疗效评价,分析比较2组NSCLC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情况,分析PLR与治疗疗效、PFS、OS之间的关系。结果90例患者中,治疗前低PLR组有43例,高PLR组有47例,经过6个周期治疗后,有18例患者取得完全缓解,42例患者取得部分缓解,14例患者病情达到稳定,另有16例患者发生疾病进展,客观缓解率为66.7%,疾病控制率为82.2%。统计分析显示,低PLR组经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后其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高PLR组(χ^(2)=4.595,P=0.032;χ^(2)=9.706,P=0.002)。Kaplan-Meier分析显示,低PLR组的PFS、OS均比高PLR组延长。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表明,PLR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1.312,P=0.035)。结论治疗前患者高PLR值可能对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的敏感性下降,生存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血小板 淋巴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预后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宫颈癌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PD-1/PD-L1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余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2-307,共6页
目的:探究木犀草素对宫颈癌(CC)大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通路蛋白表达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取雌性SD大鼠,在左侧腋窝处皮下注射人宫颈癌HeLa细胞悬液构建CC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探究木犀草素对宫颈癌(CC)大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通路蛋白表达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取雌性SD大鼠,在左侧腋窝处皮下注射人宫颈癌HeLa细胞悬液构建CC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C)、木犀草素低(5 mg/kg)、中(25 mg/kg)、高(50 mg/kg)剂量组;另取10只雌性SD大鼠,在左侧腋窝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各组于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经腹腔注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2次/d,共30 d,Control组和CC组经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末次给药12 h后,处死大鼠,测量大鼠体质量,剥取瘤体,测量移植瘤体积及瘤重,并计算抑瘤率,取肿瘤组织,ELISA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及外周血中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取大鼠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4^(+)T、CD8^(+)T、CD4^(+)CD25^(+)T百分比,计算其比值;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D-1、PD-L1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C组大鼠瘤体体积及质量、肿瘤组织VEGF含量、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25^(+)T百分比、IL-10和TGF-β含量、外周血单核细胞中PD-1、PD-L1蛋白表达升高(P<0.05),大鼠体质量、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T及CD8^(+)T比例降低(P<0.05);与CC组相比,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瘤体体积及质量、肿瘤组织VEGF含量、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25^(+)T百分比、IL-10和TGF-β含量、外周血单核细胞中PD-1、PD-L1蛋白表达降低(P<0.05),大鼠体质量、抑瘤率、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T、CD8^(+)T占比均升高(P<0.05),且木犀草素各剂量组上述指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木犀草素可能通过抑制CC模型大鼠外周血PD-1、PD-L表达,逆转CD4^(+)T、CD8^(+)T细胞抑制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宫颈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 外周血T细胞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DCD4表达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丽君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9-32,37,共5页
目的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表达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27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评分结果将95例患者分到轻度... 目的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表达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27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评分结果将95例患者分到轻度病变组(0~30)分,102例患者分到中度病变组(31~60)分、73例患者分到重度病变组(>60)分。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连续24 h血压监测,记录24 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 h mSBP-SD)、24 h平均舒张压标准差(24 h mDBP-SD)、白天平均收缩压标准差(d mSBP-SD)、白天平均舒张压标准差(d mDBP-SD)、夜间平均收缩压标准差(n mSBP-SD)和夜间平均舒张压标准差(n mDBP-S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CD4+T细胞PDCD4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CD4+T细胞PDCD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ACS患者PDCD4 mRNA和蛋白表达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压变异性方面: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与轻度病变组比较、重度病变组与中度病变组比较,患者的24 h mSBP-SD、24 h mDBP-SD、d mSBP-SD、d mDBP-SD、n mSBP-SD与n mDBP-SD数值均明显增加(均P<0.01)。三组患者CD4+T细胞PDCD4 mRNA和蛋白表达等分子生物学数据方面,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与轻度病变组比较、重度病变组与中度病变组比较,患者CD4+T细胞PDCD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均P<0.01)。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ACS患者CD4+T细胞PDCD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与24 h mSBP-SD、24 h mDBP-SD、d mSBP-SD、d mDBP-SD、n mSBP-SD及n mDBP-SD呈正相关(P<0.01)。结论 PDCD4与ACS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有关,可能用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血压变异性 冠脉造影
下载PDF
人体重要生命体征数据监测与智能分析系统设计
19
作者 阮群生 陈福林 +2 位作者 张鹏 胡文俊 陈俊企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34期53-57,共5页
在健康大中国背景下,该文围绕人体心率和血氧饱和度2项重要生命体征的数据动态监测及健康状况评估需求,研发一款集心率与血氧饱和度数据实时采集硬件和数据智能分析软件为一体的简易式人体心率监测与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系统具体包括生... 在健康大中国背景下,该文围绕人体心率和血氧饱和度2项重要生命体征的数据动态监测及健康状况评估需求,研发一款集心率与血氧饱和度数据实时采集硬件和数据智能分析软件为一体的简易式人体心率监测与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系统具体包括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数据动态监测与可视化、数据预测分析和健康智能分析等主要功能模块。系统具有设计简洁、造价成本低廉、专业化程度高等特点,其创新性和特色体现为AI智能算法的深度应用、数据采集准确、软硬集成性好。产品可满足体育运动评估、病人或个人生命体征居家监测等需求,适用于医疗、运动、健康管理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血氧饱和度 数据监测 智能分析系统 C++编程技术
下载PDF
新颖心血管循环反馈治疗仪 被引量:5
20
作者 葛郁芝 朱兴煌 +3 位作者 盛国太 曹平良 刘冬生 吴志婷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55-256,266,共3页
心血管循环反馈治疗仪(CFCTI)是一种在线闭环检测自动反馈控制给药系统,具有监控、报警、故障自诊断和智能化运行等特点。CFCTI是综合临床成功经验,结合实验中的模型将数据汇编成程序。人体的重要生理参数,经压力传感器、A/D转换等实时... 心血管循环反馈治疗仪(CFCTI)是一种在线闭环检测自动反馈控制给药系统,具有监控、报警、故障自诊断和智能化运行等特点。CFCTI是综合临床成功经验,结合实验中的模型将数据汇编成程序。人体的重要生理参数,经压力传感器、A/D转换等实时连续地输入计算机。通过界面由医生选择药物,经微量输液泵控制药量,而机体的反应又反馈回计算机,使后者不断更新计算机结果,调节给药的速率及剂量。该仪器可避免临床人为的误差,弥补取样间隔时间过长等不足,因此用它来抢救危重病人,可靠性、精确性大大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反馈 治疗仪 血压 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