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blood rheology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ex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1
作者 Ming-Quan Liu Min Yang +2 位作者 Fei Huang Xue Yuan Jing Fan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8年第1期133-136,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blood rheology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Methods: A total of 81 elderly pat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blood rheology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Methods: A total of 81 elderly patients with T2DM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80 cases of T2DM patients without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as T2DM group, and 80 healthy elderly people as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Adama classification,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lacunar infarction group (n=28), small infarction group (n=39) and large infarction group (n=14). The blood rheology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exes levels among th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ingle factor vari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s of the high shear whole blood viscosity, plasma viscosity, low shear whole blood viscosity, APTT, PT, FIB and D-D levels among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 T2DM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high shear whole blood viscosity, plasma viscosity, low shear whole blood viscosity, FIB and D-D levels in the T2DM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T and APTT were decreased sharply,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igh shear whole blood viscosity, plasma viscosity, low shear whole blood viscosity, FIB and D-D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2DM group APTT, and P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2DM group. Lacunar infarction group, small infarction group and large infarction group with increased infarct size, with high shear whole blood viscosity, plasma viscosity, low shear whole blood viscosity, FIB and D-D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APTT and PT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nclusion: T2DM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blood rheology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the index examination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area eval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type diabetes MELLITUS Cerebral INFARCTION Blood rheology COAGULATION function detection value
下载PDF
体检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检出情况及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液流变学、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探究
2
作者 郑孝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究体检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检出情况及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液流变学、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选取862例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统计原发性高血压检出率。并抽取其中体检健康者226例进行对照。比较不同高血压分级及体检健康者的血液流变学指... 目的探究体检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检出情况及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液流变学、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选取862例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统计原发性高血压检出率。并抽取其中体检健康者226例进行对照。比较不同高血压分级及体检健康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及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与血液流变学、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862例体检人员共检出原发性高血压226例,检出率为26.2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全血高切、中切、低切粘度分别为(5.63±0.56)、(6.93±0.98)、(12.17±1.73)mPa·s,体检健康者分别为(4.71±0.33)、(6.10±0.63)、(9.63±1.26)mPa·s。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全血高切、中切、低切还原粘度分别为(8.05±1.35)、(11.15±1.33)、(18.76±2.73)mPa·s,体检健康者分别为(6.53±1.11)、(9.01±1.03)、(15.23±2.29)mPa·s。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NN50、rMSSD、SDNN、SDANN分别为(13.10±1.26)%、(22.01±1.96)ms、(105.35±12.71)ms、(101.35±15.69)ms,体检健康者分别为(16.50±1.51)%、(26.79±2.32)ms、(136.71±15.32)ms、(126.86±20.06)ms。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高于体检健康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显著低于体检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分级3级患者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显著高于高血压分级1、2级患者,高血压分级2级患者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显著高于高血压分级1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分级3级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显著低于高血压分级1、2级患者,高血压分级2级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显著低于高血压分级1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呈正相关,与心率变异性指标呈负相关(P<0.05)。结论体检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检出率较高。血液流变学、心率变异性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其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相对异常,临床检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人群 原发性高血压 检出情况 血液流变学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明全 杨敏 +2 位作者 黄飞 袁雪 范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81例老年T2DM伴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T2DM无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T2DM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老年人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依据Adama分型又可分...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81例老年T2DM伴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T2DM无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T2DM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老年人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依据Adama分型又可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n=28)、小梗死组(n=39)和大梗死组(n=14)三组,比较各组间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T2DM组和观察组间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APTT、PT、FIB及D-D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和观察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FIB及D-D水平均显著升高,APTT、P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FIB及D-D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APTT、PT水平显著低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腔隙性脑梗死组相比,小梗死组与大梗死组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加,患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FIB及D-D水平依次显著升高,而APTT、PT水平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凝血功能异常,其指标检测对脑梗死面积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凝血功能 检测价值
下载PDF
53例肺癌患者血液流变学测定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前锋 王萱 +1 位作者 徐兆惠 张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13期1194-1196,共3页
目的 :了解血液流变学对肺癌诊断、治疗的价值。方法 :分别对 5 3例肺癌患者和 5 1例健康对照者 12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对生存期在 18个月以上的 19例无转移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和确诊时已有转移并于 18个月以内死亡的 2 0例患者 ... 目的 :了解血液流变学对肺癌诊断、治疗的价值。方法 :分别对 5 3例肺癌患者和 5 1例健康对照者 12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对生存期在 18个月以上的 19例无转移肺癌患者治疗前、后和确诊时已有转移并于 18个月以内死亡的 2 0例患者 ,确诊时及死亡前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临床确诊的肺癌患者 ,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在肺癌的发展过程中 ,其多项指标大都显著异常 ,已有转移的比无转移的患者异常更为明显。无转移的患者 ,经合理的综合治疗血液流变学大多数指标可恢复或接近正常。晚期转移患者病情恶化至临终前 ,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 (P <0 0 1)。结论 :血液流变学检查可作为肺癌临床诊断、估计病情发展程度、判断疗效和预后的重要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液流变学 检测
下载PDF
多血质貌新生儿血黏度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彭运生 万胜明 +3 位作者 陈群蓉 蔡朝民 曹建华 李万旺 《血栓与止血学》 2007年第6期264-265,269,共3页
目的研究多血质貌新生儿血黏度的变化,并对其临床表现、实验检测项目与检测的理想时间进行探讨。方法对有临床症状的69例多血质貌新生儿(排除有慢性缺氧史患儿)进行微量血气分析:血红蛋白(Hb)、血球比积(Hct)和血液流变学检测... 目的研究多血质貌新生儿血黏度的变化,并对其临床表现、实验检测项目与检测的理想时间进行探讨。方法对有临床症状的69例多血质貌新生儿(排除有慢性缺氧史患儿)进行微量血气分析:血红蛋白(Hb)、血球比积(Hct)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等。治疗36~72h后复查。结果69例新生患儿Hb〉200g/L;Hct〉0.6;血液流变学显示:血黏滞度各项测定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治疗前后Hb、Hct、血液流变学的差异呈显著性(P〈0.001)。结论多血质貌新生患儿虽Hb、Hct值未达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但血液黏稠度明显增高,需及时进行相关调整和治疗。新生儿出生3~4d后,为血液流变学检测的较为理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多血质貌 血黏度检测
下载PDF
血液流变学检测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崔丽 王佳秋 任丽萍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7年第2期79-81,共3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血液流变学的应用与发展,以及开展此项检查的应用经验,并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归纳出影响全血粘度的诸多因素,探讨了有关测定血液粘度时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临床检测 血液粘度测定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血液黏度的有创检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吴萍 乔爱科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4-559,共6页
目的 检测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中老年人群的血液黏度值,并找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血液黏度影响因素及拟合经验公式.方法 采集被测者静脉血液和生理病理信息,利用LG-R-80系列旋转黏度计检测血液黏度,通过SPSS软件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血液黏... 目的 检测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中老年人群的血液黏度值,并找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血液黏度影响因素及拟合经验公式.方法 采集被测者静脉血液和生理病理信息,利用LG-R-80系列旋转黏度计检测血液黏度,通过SPSS软件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血液黏度影响因素并拟合经验公式.结果 血液黏度随年龄、体重指数BMI的增加而增加,男性60岁达峰值5.35 mPa ·s,女性50岁达峰值4.45 mPa·s,此后变化趋于平稳,不再升高;各年龄段内男性血液黏度值均明显高于女性,其差值范围在0.28 ~0.90 mPa·s内;高血压患病者伴有明显的血液黏度值增加,且其与对照组的黏度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1).结论 心血管疾病高发年龄段人群血液黏度值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所得到的不同影响因素与血液黏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对于探讨不同生理条件下血液黏度变化、不同黏度值对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程度以及进一步研究血液黏度的无创检测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黏度 有创检测 血液流变学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丽萍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舒血宁注射液组)61例和对照组(丹参滴注液组)59例,在治疗前和治疗两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舒血宁注射液组)61例和对照组(丹参滴注液组)59例,在治疗前和治疗两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疗效检测。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也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基本治愈19例,显著有效22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5.1%。对照组基本治愈12例,显著有效15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67.8%。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丹参滴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血液流变学 疗效检测
下载PDF
复合驱油体系质量检测评价新方法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崔长玉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7年第4期6-9,共4页
界面流变是描述油水界面膜性质的重要参数,其通过改变油滴在油藏中的启动和聚并,最终影响三元复合体系的驱油效率。通过探讨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界面流变性质量检测评价方法,并分别考察了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对复合体系的界面流变性... 界面流变是描述油水界面膜性质的重要参数,其通过改变油滴在油藏中的启动和聚并,最终影响三元复合体系的驱油效率。通过探讨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界面流变性质量检测评价方法,并分别考察了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对复合体系的界面流变性的影响。指出烷基苯磺酸盐的表面扩张模量随频率增大而增大,而相角随频率的增大而降低。烷基苯磺酸盐的表面扩张模量随浓度增大出现极大值,而后逐渐降低;相角随浓度增大出现极小值,而后逐渐增大。为使三元复合体系性能评价更加全面、准确,建议选用表面扩张模量和相角2个参数作为评价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流变性能指标。实验工作频率选0.1~0.2Hz作为质量检测技术指标;表面扩张相角小于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油体系 质量检测 新方法 界面流变性 表面扩张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