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修复材料的一维拉伸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范恒华 张伯勋 +6 位作者 梁向党 汪爱媛 崔雪梅 赵斌 孙赓 胡成栋 王岩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5年第4期19-21,共3页
目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筛选适合进行血管修复的生物材料。方法:选择兔的深筋膜、腹膜,和去抗原处理的脱细胞颈动脉、冷冻干燥颈动脉和经过戊二醛处理的犬股动脉、腹膜等进行一维力学拉伸实验,以兔正常的颈动脉、静脉作为对照。结果:所... 目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筛选适合进行血管修复的生物材料。方法:选择兔的深筋膜、腹膜,和去抗原处理的脱细胞颈动脉、冷冻干燥颈动脉和经过戊二醛处理的犬股动脉、腹膜等进行一维力学拉伸实验,以兔正常的颈动脉、静脉作为对照。结果:所有组材料的力学强度都明显大于静脉对照组,深筋膜和腹膜组又显著大于其他组;伸长率、伸长比、Lagrange张应变检测值以静脉对照组和脱细胞组最大,经过戊二醛处理组的最小;经过戊二醛处理的组织材料,滞后环变化小且不明显,伸展性降低,脆性增加,但对破坏载荷和Lagrange张应力影响不大。结论:脱细胞、冻干颈动脉的力学性质和粘弹性最接近于正常血管,正常深筋膜组次之,而经过戊二醛处理的组织材料,力学强度虽好,但粘弹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血管材料 脱细胞 冷冻干燥 戊二醛 一维拉伸 力学性质
下载PDF
主动脉病变的手术治疗与腔内血管外科治疗 被引量:7
2
作者 舒畅 吕新生 +3 位作者 汪忠镐 杨泽厚 姜晓华 黎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757-760,共4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病变的手术治疗和腔内血管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45例胸腹主动脉病变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 3 7例 ,女 8例。年龄 2 1~ 85 (平均年龄 64 .7)岁。其中胸主动脉夹层 11例 ;降主动脉夹层破裂并假性动脉... 目的 探讨主动脉病变的手术治疗和腔内血管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45例胸腹主动脉病变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 3 7例 ,女 8例。年龄 2 1~ 85 (平均年龄 64 .7)岁。其中胸主动脉夹层 11例 ;降主动脉夹层破裂并假性动脉瘤形成伴椎骨破损 2例 ;肾上 ,下型腹主动脉瘤各为 3 ,2 3例 ;腹主动脉瘤破裂 2例 ;腹主动脉瘤空肠瘘 1例 ;腹主动脉外伤性破裂 3例。 45例患者中腔内治疗者 18例 ,2 5例行人工血管置换治疗 ,3例行腹主动脉修补。围手术期死亡率为 6.7% (3 /45 )。随访 3 6例 ,随访时间 2个月~ 4年 ,均生存良好。结论 腔内血管外科治疗有着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 ,有条件行支架型人工血管腔内治疗的可优先考虑腔内治疗。传统手术方法在技巧等方面的改进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并能为不具备腔内治疗条件的患者解除疾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外科学 主动脉 胸/外科学 主动脉 腹/外科学 人工血管
下载PDF
腔内修复术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曦 王深明 +4 位作者 吴壮宏 杨建勇 陈伟 庄文权 林勇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 介绍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对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6月间 6例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均为男性 ,年龄 42~ 72岁。StandfordA型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 目的 介绍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对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6月间 6例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均为男性 ,年龄 42~ 72岁。StandfordA型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例 ,B型 5例。其中 5例经行腔内人工血管支架修复成功 ,1例中转腹主动脉夹层开窗手术。术后 1例发生髂外动脉夹层破裂 ,行腹主动脉夹层开窗人工血管移植术 ;1例术后 3d因严重心肌梗塞抢救无效死亡。 5例随访 1~ 9个月 ,情况良好。结论 腔内人工血管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简化了手术操作 ,减小了手术风险。腹主动脉夹层开窗手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外科学 主动脉瘤/外科学 支架 人工血管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余冬梅 杨瀚晅 +2 位作者 侯斌 刘益均 唐川苏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7年第6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血压变异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雷米普利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血压变异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雷米普利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雷米普利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率变异性、血压变异性、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昼收缩压变异性(SBPV)、夜间SBPV、24h SBPV、白昼舒张压变异性(DBPV)、夜间DBPV以及24 h DBPV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指标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内皮素水平均明显降低,而一氧化氮水平均明显增高,且观察组该2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脂及hs-CRP水平,同时对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血压变异性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雷米普利 高血压 自主神经功能 血压变异性 血管内皮功能 血浆内皮素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92例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国宝 周新民 +4 位作者 胡建国 尹邦良 刘锋 杨进福 吴曼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0年间 92例胸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 30d内死亡 12例 ,手术死亡率 13.0 4%。手术死亡与术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疾病 ,术前动脉瘤破裂 ...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0年间 92例胸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 30d内死亡 12例 ,手术死亡率 13.0 4%。手术死亡与术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疾病 ,术前动脉瘤破裂 ,术中停循环 ,术后心律紊乱、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有关(P <0 .0 5~ 0 .0 1)。结论 :外科手术是胸主动脉瘤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恰当的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将有利于提高胸主动脉瘤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瘤 治疗 外科手术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麝香通心滴丸对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会英 张丹丹 +3 位作者 周忠 许一平 景胜 吴伦 《心电与循环》 2016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服用麝香通心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12月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包括氯吡格雷和他汀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加用麝香通... 目的探讨服用麝香通心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12月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包括氯吡格雷和他汀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加用麝香通心滴丸,维持治疗6个月。分别在入选、治疗6个月时检测血NO含量、内皮素-1(ET-1)、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6个月间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等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NO、ET-1、hs-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NO、ET-1、hs-CRP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长期口服麝香通心滴丸可进一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心绞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通心滴丸 冠心病 血管内皮 保护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sodium alginate microspheres in ischemic stroke modeling in miniature pigs 被引量:2
7
作者 Yongchun Cui Yi Tian +7 位作者 Yue Tang Liujun Jia Aili Wu Peng Peng Jianzhong Yang Hong Du Xiaojuan Wang Like W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6期1473-1480,共8页
The miniature pig is an optimal animal model for studying nervous system disease because of its physiologic and pathologic features. However, the rete mirabile composed of arteries and veins at the skull base limits t... The miniature pig is an optimal animal model for studying nervous system disease because of its physiologic and pathologic features. However, the rete mirabile composed of arteries and veins at the skull base limits their application as a model of ischemic stroke by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os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an ischemic stroke model in the miniature pig by blocking the skull base retia with sodium alginate microspheres. Three Bama miniature pigs were used. Using the monitor of C-arm X-ray machine, sodium aiginate microspheres (100-300 pm), a novel embolic material, were injected through the femoral artery, aortic arch, common carotid artery, ascending pharyngeal artery and the retia. Results were evaluated using carotid arteriography, MRI, behavior observation and histology. The unilateral rete mirabile was completely blocked, resulting in disturbance in blood supply to the basal ganglia, astasia of the dght hind limb and salivation. MRI and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showed an evident infarction focus in the basal ganglia.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sodium alginate microspheres are a suitable embolic material for blocking the skull base retia in miniature pigs to establish an ischemic stroke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brain injury stroke miniature pig sodium alginate microsphere basilar bloodvessels middle cerebral artery grants-supported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结扎小肠一侧系膜肠壁血管对其血运的影响——肠壁双血运现象实验研究
8
作者 李龙 张金哲 +2 位作者 陈晋杰 张连柱 董瑞安 《现代手术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了解结扎切断小肠一侧系膜肠壁血管对整个肠壁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为新西兰大白兔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急性实验组10只和慢性组10只。对急性实验组动物,结扎切断15cm范围的末段回肠的一侧系膜肠壁血管,观察肠壁的血运变化;慢... 目的:了解结扎切断小肠一侧系膜肠壁血管对整个肠壁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为新西兰大白兔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急性实验组10只和慢性组10只。对急性实验组动物,结扎切断15cm范围的末段回肠的一侧系膜肠壁血管,观察肠壁的血运变化;慢性实验组动物,相同方法结扎一侧系膜血管,然后饲养一个月。再行剖腹手术观察肠管情况。实验之肠管均行血管构筑,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对照组中可见小肠系膜的Ⅲ级血管弓向两侧肠壁发出系膜肠壁血管,其主干在两侧肠壁的中1/3段内穿入肌层,在粘膜下层呈树枝状分支,与相邻和对侧的系膜肠壁血管分支相吻合形成粘膜下血管网,遍布整个粘膜下层。由此血管网向粘膜层和肌层分别发出分支形成粘膜毛细血管丛和肌层毛细血管丛。断离一侧系膜肠壁血管后30min和一个月后,肠壁的血运无障碍,肠管蠕动良好,无狭窄及造成肠梗阻者。电镜下见肠壁的粘膜下血管网及粘膜和肌层血管丛完整。结论:结扎小肠一侧系膜肠壁血管不影响整个肠壁的血运,结扎侧的肠壁靠其粘膜下的血管网供血,因此可以认为小肠壁受两侧系膜肠壁血管的双重供血,这将为单纯切除重复畸形肠管和淋巴性肠系膜囊肿术式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扎术 肠壁血管 肠系膜 血运现象 黏膜层
下载PDF
土家族麝针疗法“活血生新”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涂星 张燕 +5 位作者 文德鉴 胡泽华 郜红利 向阳 袁德培 王利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45-1448,1470,共5页
目的:探讨土家族麝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作用机制,揭示其活血化瘀诱导血管新生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缺血性脑中风大鼠模型,以Zea-longa为1~3分的大鼠为研究对象,以土家族麝针疗法干预3个疗程后,TTC染色法观察其对大... 目的:探讨土家族麝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作用机制,揭示其活血化瘀诱导血管新生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缺血性脑中风大鼠模型,以Zea-longa为1~3分的大鼠为研究对象,以土家族麝针疗法干预3个疗程后,TTC染色法观察其对大脑梗死灶体积的影响,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观察其对脑皮质区整体血流速度的影响,western-blot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1(VEGFR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缺血性脑中风大鼠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加,脑皮质区血流速度明显减缓,脑组织中VEGF蛋白和VEGFR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经给予土家族麝针疗法治疗后,脑梗死体积显著降低,脑皮质区的血流速度显著加快,脑组织中VEGF蛋白和VEGF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且其影响随着疗程的延长更为显著。结论:土家族麝针疗法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中风所致的脑梗死体积,其"活血生新"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皮质区的血流速度、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麝针疗法 缺血性脑中风 活血生新 激光散斑成像技术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1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治疗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俊 符伟国(校)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47-450,共4页
目的 综合分析国内外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治疗现状。方法 检索国内外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相关文献 ,选择其中病例数较大或试验较规范的文章 ,结合本院经验 ,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腔内修复术是一种治疗腹主动脉瘤有效、可行的新方... 目的 综合分析国内外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治疗现状。方法 检索国内外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相关文献 ,选择其中病例数较大或试验较规范的文章 ,结合本院经验 ,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腔内修复术是一种治疗腹主动脉瘤有效、可行的新方法 ,近期研究发现该法具有创伤小、失血量小、病人易接受等优点 ,移位、内漏及转为开腹手术是目前的主要问题。结论 腔内修复术是治疗腹主动脉瘤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术后随访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外科学 支架 人工血管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对高血压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家钦 苏建中 荆志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594-1595,共2页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眼部血流动力学。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image,CDI)对71例142眼高眼压患者的眼动脉(ocular artery,OA)、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和睫状后短动脉(short posterior ciliar...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眼部血流动力学。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image,CDI)对71例142眼高眼压患者的眼动脉(ocular artery,OA)、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和睫状后短动脉(short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SP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并取无高血压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高血压患者眼血管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明显增高,呈低流速高阻力状况。结论:本研究可较准确地反映外周血管的阻力和血供情况,对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高血压 眼血管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国淼 姜明敏 +3 位作者 张宁 贺丹 王佳帅 赵娟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诊断为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持续治疗2个...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诊断为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持续治疗2个月。观察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情况,并采用彩色多普勒测定血管内皮功能。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降低幅度(P<0.05);经治疗,治疗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降低幅度(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反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的反应性充血值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降低幅度(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有良好、肯定的疗效,并能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 血脂 血管内皮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肢端硬皮病外治法的研究
13
作者 陈燕玲 赵振军 +4 位作者 狄淑珍 张义芳 赵琳 牛丽霞 王小会 《疑难病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温度对肢端硬皮病外周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说明中医外治法的作用。方法 应用9MHz彩色超声观测肢端硬皮病患者桡动脉(n=30)于温热刺激前后血管内径、血流参数和阻力指数的变化,与正常人作对...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温度对肢端硬皮病外周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说明中医外治法的作用。方法 应用9MHz彩色超声观测肢端硬皮病患者桡动脉(n=30)于温热刺激前后血管内径、血流参数和阻力指数的变化,与正常人作对照。同时计算血管内径扩张和血流速度增加的百分比。结果 温热刺激正常人与肢端硬皮病患者桡动脉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增加、阻力指数下降,各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肢端硬皮病患者桡动脉扩张程度、收缩期血液流动速度增加的百分比与正常人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温热刺激是检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一种方法,同时是中医活血化瘀、温经通络、见效快的一种外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彩色多普勒 肢端硬皮病 血管 外治法
下载PDF
缺氧冷损伤血管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钱令嘉 潘宁 +2 位作者 弓景波 李凤芝 张亦红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 观察缺氧寒冷损伤血管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的变化 ,并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维生素C(VC)对这种变化的影响 ,为缺氧寒冷损伤的防治开拓新的思路。方法 分离Wistar大鼠主动脉并使其暴露于缺氧或 /和寒冷环境中 ,以全自动... 目的 观察缺氧寒冷损伤血管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的变化 ,并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维生素C(VC)对这种变化的影响 ,为缺氧寒冷损伤的防治开拓新的思路。方法 分离Wistar大鼠主动脉并使其暴露于缺氧或 /和寒冷环境中 ,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管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 ,以Griess化学法观测血管NOS活性 ,以肾上腺素自氧化法测定血管SOD活性。结果 缺氧和寒冷损伤使血管NOS活性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分别达 18 2 %和 19 1% ,缺氧寒冷复合损伤更使血管NOS活性下降达 2 5 9% ;NOS的这种变化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并与相应血管培养液中LDH活性有显著负相关关系 ;缺氧或 /和寒冷损伤血管SOD活性亦显著下降。当血管受到缺氧或 /和冷冻后立即给与SOD(2 0 0u/ml)或VC(5 0mg/ml)可使缺氧或 /和寒冷损伤血管NOS活性升高 ,SOD活性复升 ;对血管培养液中LDH的测定表明 ,SOD和VC对缺氧冷损伤血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血管NOS活性的降低与缺氧冷损伤发生密切相关 ,可望通过抗氧化剂的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冷损伤 血管 一氧化氮合酶活性 生物学 超氧化物歧化酶 维生素C
原文传递
胸主动脉瘤合并冠心病同期外科治疗(附15例报告)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立忠 李明 +1 位作者 常谦 朱俊明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方法  1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7月 ,胸主动脉瘤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5例 ,均为男性 ;年龄 4 0~ 6 6岁 ,平均 5 7 2岁 ;体重 6 0~ 89kg ,平均 70 2kg。病种包括...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方法  1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7月 ,胸主动脉瘤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5例 ,均为男性 ;年龄 4 0~ 6 6岁 ,平均 5 7 2岁 ;体重 6 0~ 89kg ,平均 70 2kg。病种包括主动脉根部瘤 5例、升主动脉瘤 2例、弓部瘤 3例、主动脉夹层 5例。经胸骨正中切口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 14例 ;左外侧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股股转流降主动脉置换术 1例。结果 术后早期 30d内死亡 1例 ,随访 1~ 36个月 ,无远期死亡 ,无再次手术及冠心病相关事件发生。结论 胸主动脉置换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够安全同期进行 ,同期冠心病的再血管化对预防冠心病相关事件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瘤 合并症 冠心病 同期手术 外科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原文传递
肿瘤微环境与肺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丽华 史健 《中国肿瘤》 CAS 2015年第6期501-504,共4页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靶向治疗应用成为肺癌治疗的里程碑,但仍有部分肺癌患者在治疗的早期就出现转移。近年大量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在肺癌侵袭转移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全文...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靶向治疗应用成为肺癌治疗的里程碑,但仍有部分肺癌患者在治疗的早期就出现转移。近年大量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在肺癌侵袭转移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全文就肿瘤微环境的概念、作用机制及其与肺癌复发转移及治疗的相互关系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肿瘤血管 VEGF 进展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小口径血管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振宗 任华 +3 位作者 刘洪生 宋剑非 郑民 王玮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采用在动物体外构建初级组织工程化血管、体内强化的方法,探讨构建小口径组织工程化血管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用含全反式维甲酸(AT-RA)、双丁酰环磷酸腺苷(db-cAMP)的DMEM-LG培养液和含血管内皮... 目的采用在动物体外构建初级组织工程化血管、体内强化的方法,探讨构建小口径组织工程化血管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用含全反式维甲酸(AT-RA)、双丁酰环磷酸腺苷(db-cAMP)的DMEM-LG培养液和含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培养液诱导BMSC分别向血管平滑肌样细胞和血管内皮样细胞分化。免疫荧光观察平滑肌样细胞B肌动蛋白的表达和内皮样细胞vWF的表达。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诱导的血管平滑肌样细胞和血管内皮样细胞,分层种植于胶原包埋聚乙醇酸(PGA)的复合支架表面,将细胞和支架复合体种植于动物皮下,于植入后第4、8周再次麻醉动物,取出植入皮下的组织工程化血管,行组织学检查、压力实验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诱导14d后,BMSC能够分化为血管平滑肌样细胞和血管内皮样细胞:B肌动蛋白和vWF呈阳性表达,电镜证实细胞出现了相应的形态学改变。人工血管组织学观察见管壁结构清晰。单纯支架组可承受100~150mmHg(1mmHg=0.133kPa)的血管腔内压力,实验组则均可承受200mmHg的血管腔内压力不破裂。实验组皮下培养8周Brdu标记细胞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部分细胞核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结论以动物皮下为生物反应器可构建出组织工程化血管,其大体结构和天然血管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 生物反应器 组织工程 血管 种子细胞
原文传递
血管贝赫切特综合征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18
作者 沈晨阳 何长顺 +1 位作者 潘浩 张小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贝赫切特综合征(BS)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26例血管BS患者的术前诊断、治疗方法和远期疗效。男性23例,女性3例,年龄20-76岁,平均(37±6)岁。病变仅涉及动脉系... 目的分析血管贝赫切特综合征(BS)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26例血管BS患者的术前诊断、治疗方法和远期疗效。男性23例,女性3例,年龄20-76岁,平均(37±6)岁。病变仅涉及动脉系统12例,表现为动脉狭窄、闭塞4例,动脉瘤8例;病变仅涉及静脉系统13例,表现为静脉炎或静脉血栓形成;同时涉及动静脉系统1例。全组共有11例患者接受了22例次的外科治疗,包括介入治疗8例次,手术治疗13例次,介入与手术杂交治疗1例次。结果随访率84.6%(22/26),随访时间3-9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9.3个月。随访期间病死率23.1%(6/26)。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病死率为1/11。介入治疗患者治愈率7/8,复发率5/8;传统手术患者治愈率8/13,复发率7/8。结论临床诊断为Bs同时合并有各种血管病变的患者,应警惕血管Bs,根据病情和病变时机选择恰当的外科治疗方法,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赫切特综合征 动脉闭塞性疾病 动脉瘤 静脉炎 血管假体植入
原文传递
BVES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过表达对胆囊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程剑 赵炎 +8 位作者 王敏 田锐 李旭 郭兴军 彭丰 张航 冯业晨 朱峰 秦仁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58-964,共7页
目的 :探讨血管心外膜活性物质(blood vessel epicardial substance,BVES)在胆囊癌中的表达,以及其过表达对胆囊癌GBC-SD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VES在胆囊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用BVES过表达的慢... 目的 :探讨血管心外膜活性物质(blood vessel epicardial substance,BVES)在胆囊癌中的表达,以及其过表达对胆囊癌GBC-SD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VES在胆囊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用BVES过表达的慢病毒感染胆囊癌GBC-SD细胞,以感染含空载体慢病毒的GBC-SD细胞作为阴性对照,以未感染的GBC-SD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感染后各组细胞中BVES蛋白的表达,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情况。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BVES阳性表达率低于其相应的癌旁组织(P <0.01)。BVES过表达慢病毒感染后,GBC-SD细胞中BVES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值均<0.05);过表达BVES后GBC-SD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结论 :BVES在胆囊癌中阳性表达率较低。BVES过表达可以抑制胆囊癌GBC-SD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细胞增殖 肿瘤浸润 血管心外膜活性物质
原文传递
脑血管网织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
20
作者 洪瑞锋 廖耿辉 叶晓芬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6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网织细胞瘤的CT、MRI影像表现及诊断.方法:观察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网织细胞瘤的MRI和CT的影像.结果:11例病灶位于幕下,单发9例,多发2例.囊结节型5例,实质肿块型2例,囊实性肿块型4例.影像表现为囊样低密度影伴囊... 目的:探讨血管网织细胞瘤的CT、MRI影像表现及诊断.方法:观察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网织细胞瘤的MRI和CT的影像.结果:11例病灶位于幕下,单发9例,多发2例.囊结节型5例,实质肿块型2例,囊实性肿块型4例.影像表现为囊样低密度影伴囊腔壁结节和类圆形实质肿块或囊实性肿块,CT平扫实质呈等密度或稍高于囊液密度.MRI示T1WI高于囊液信号,T2WI呈稍高或等信号.壁结节和实质肿块明显强化,并可见流空信号.结论:血管网织细胞瘤有特征性表现,CT及MRI对血管网织细胞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均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网织细胞瘤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