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个奥利亚罗非鱼品系对无乳链球菌的耐受性研究
1
作者 李可心 祝璟琳 +5 位作者 李大宇 邹芝英 肖炜 喻杰 陈炳霖 杨弘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3,共12页
为探讨两个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品系对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耐受性,研究以奥利亚罗非鱼埃及品系(AE品系)和“夏奥1号”(AX品系)为研究对象,人工腹腔注射无乳链球菌,并在感染后0、7h、24h、48h、72h、120... 为探讨两个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品系对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耐受性,研究以奥利亚罗非鱼埃及品系(AE品系)和“夏奥1号”(AX品系)为研究对象,人工腹腔注射无乳链球菌,并在感染后0、7h、24h、48h、72h、120h和168h采集罗非鱼血液和脾脏,比较感染后7d存活率差异,研究血清生化指标和脾脏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后AE奥利亚罗非鱼存活率显著高于AX奥利亚罗非鱼。感染后两种奥利亚罗非鱼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球蛋白(GLO)、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和溶菌酶(LZM)含量在感染后都显著升高;甘油三酯(TG)和白蛋白/球蛋白(A/G)显著下降,呼吸暴发受抑制;且AE品系的血清GLO和SOD水平在感染后期显著高于AX品系。定量PCR结果显示两种奥利亚罗非鱼脾脏TNF-α、IL-1β和IL-6表达在感染后7h都显著升高,但AE品系在感染后期3种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都显著低于AX品系。研究表明,AE品系对无乳链球菌的抗病力强于AX品系,在感染后期的抗氧化能力更强,炎症程度更轻,从而保持对无乳链球菌更大的耐受性。研究结果为培育抗链球菌病的奥尼罗非鱼提供抗性的亲本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血清生化指标 促炎性细胞因子 抗病力 疾病耐受性 奥利亚罗非鱼
下载PDF
一个奥利亚罗非鱼雌性特异性SCAR标记的建立 被引量:6
2
作者 杨玲 孟庆磊 +5 位作者 李娴 付佩胜 安丽 董学飒 张龙岗 刘羽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40,共7页
以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为实验材料,通过对800多条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了1个奥利亚罗非鱼雌性特异性的、长度为1 488 bp的RAPD标记片段RAPD71699-1488,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回收、克隆、测序,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PCR特异引物,再... 以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为实验材料,通过对800多条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了1个奥利亚罗非鱼雌性特异性的、长度为1 488 bp的RAPD标记片段RAPD71699-1488,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回收、克隆、测序,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PCR特异引物,再经PCR条件优化,成功地将该RAPD标记片段转化为实验结果稳定、操作简便的SCAR标记,即SCAROaF1488。采用双重PCR技术,以mtDNA 16S rRNA基因片段为PCR扩增阳性对照,对该标记的有效性在两个群体共200个个体(雌、雄各100个)中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标记检测结果与表型性别的符合度为100%。SCA-ROaF1 488标记的获得为奥利亚罗非鱼遗传性别鉴定及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有效工具,为深入研究鱼类性别相关基因及性别决定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利亚罗非鱼 性别 分子标记 RAPD SCAR
下载PDF
罗非鱼雌、雄群体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董在杰 农肖颖 +2 位作者 黄代中 李丽娟 佟雪红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5-318,共4页
从40个随机引物中分别筛选出15和18个,对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雄群体进行RAPD分析,结果显示:奥利亚罗非鱼雌性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56.25%,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358,Shannon氏指数为0.3417,群体内的遗传相似指数为0.8625;雄性群... 从40个随机引物中分别筛选出15和18个,对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雄群体进行RAPD分析,结果显示:奥利亚罗非鱼雌性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56.25%,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358,Shannon氏指数为0.3417,群体内的遗传相似指数为0.8625;雄性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57.50%,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356,Shannon氏指数为0.3418,群体内的遗传相似指数为0.8375。尼罗罗非鱼雌性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47.44%,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788,Shannon氏指数为0.2637,群体内的遗传相似指数为0.7667;雄性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64.10%,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347,Shannon氏指数为0.3486,群体内的遗传相似指数为0.6769。试验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雌、雄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程度接近,而尼罗罗非鱼雄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要比雌性群体丰富,遗传变异比雌性群体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利亚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遗传差异 RAPD
下载PDF
两种罗非鱼的耐寒性能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杜雪松 林勇 +5 位作者 梁国琨 黄姻 宾石玉 陈忠 覃俊奇 赵怡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4-179,共6页
本文采用人工室内垂直降温模式对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进行不同降温速度的低温胁迫实验,计算出实验鱼的半致死低温与低温胁迫死亡水温范围,计算不同温度下实验鱼的死亡率,得出致死低温范围,讨论持续性低温的伤害。另外,通过双变量Lo... 本文采用人工室内垂直降温模式对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进行不同降温速度的低温胁迫实验,计算出实验鱼的半致死低温与低温胁迫死亡水温范围,计算不同温度下实验鱼的死亡率,得出致死低温范围,讨论持续性低温的伤害。另外,通过双变量Logistic模型拟合降温速度、降温时间和死亡率关系的三维曲面,分别计算2种罗非鱼的冷伤害上限温度(ULCIZ)和半致死伤害积温(SIT)。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的ULCIZ分别为15.44℃和15.00℃、SIT分别为-0.0389h·℃和-0.1044h·℃,说明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的耐寒能力较尼罗罗非鱼群体的强,尼罗罗非鱼耐寒性能有待进一步选育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 双变量Logistic模型 耐寒性能 半致死伤害积温(SIT)
下载PDF
不同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亲本群体的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伍勇 赵金良 +4 位作者 简伟业 郭金涛 罗明坤 李传阳 梁从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58-161,共4页
从86对尼罗罗非鱼遗传图谱标记中筛出17对种间差异性微卫星引物,分别对杂交亲本尼罗罗非鱼苏丹群体、新吉富群体,奥利亚罗非鱼以色列群体、茂名群体的遗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罗非鱼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新吉富(2.8)>苏丹(2.7... 从86对尼罗罗非鱼遗传图谱标记中筛出17对种间差异性微卫星引物,分别对杂交亲本尼罗罗非鱼苏丹群体、新吉富群体,奥利亚罗非鱼以色列群体、茂名群体的遗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罗非鱼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新吉富(2.8)>苏丹(2.72),以色列(2.96)>茂名(2.6);遗传杂合度:苏丹(0.73)>新吉富(0.68),以色列(0.89)>茂名(0.56);多态性含量:苏丹(0.58)>新吉富(0.51),以色列(0.56)>茂名(0.52),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分别以新吉富、茂名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尼罗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3057,尼罗罗非鱼苏丹群体与新吉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07,奥利亚罗非鱼以色列群体与茂名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268,尼罗罗非鱼苏丹群体与奥利亚罗非鱼茂名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 亲本群体 遗传特征 微卫星
下载PDF
罗非鱼鱼鳞对染料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梁志 胡鑫鑫 车文成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3-56,共4页
通过吸附实验,考察鱼鳞用量、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和溶液pH等因素对罗非鱼鱼鳞吸附水中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BET、SEM、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分析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7、温度为30℃,吸附剂用量为3 g/L、吸附... 通过吸附实验,考察鱼鳞用量、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和溶液pH等因素对罗非鱼鱼鳞吸附水中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BET、SEM、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分析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7、温度为30℃,吸附剂用量为3 g/L、吸附时间为30 min,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40 mg/L时,吸附效果最好;罗非鱼鱼鳞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属于物理吸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罗非鱼鱼鳞中的胶原蛋白和羟基鳞灰石均参与了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鱼鳞 亚甲基蓝 吸附 性能
下载PDF
奥利亚罗非鱼Piwi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肖俊 周毅 +5 位作者 陈文治 钟欢 唐瞻杨 郭忠宝 罗永巨 甘西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62-368,共7页
Piwi基因是影响鱼类生殖细胞发育的重要因子。通过设计特异引物,以奥利亚罗非鱼的精巢R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两种基因序列,分别长2 571 bp和3 204 bp。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两个片段与尼罗罗非鱼的Piwil-1和Piwi... Piwi基因是影响鱼类生殖细胞发育的重要因子。通过设计特异引物,以奥利亚罗非鱼的精巢R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两种基因序列,分别长2 571 bp和3 204 bp。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两个片段与尼罗罗非鱼的Piwil-1和Piwil-2相似性都达到99%。通过翻译,Piwil-1和Piwil-2的蛋白序列具有典型的PAZ和Piwi结构域。因此,这两个基因为奥利亚罗非鱼的Piwil-1和Piwil-2基因。另外,生物信息学分析也表明Piwil-1和Piwil-2在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上十分相似,说明在奥利亚罗非鱼基因组中这两个基因分化时间则较短。本研究为后续研究鱼类生殖机理和罗非鱼进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WI 奥利亚罗非鱼 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