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s in Lyrics of Tayu Lo and Bob Dylan under 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
1
作者 Yueni Ya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0年第7期134-137,共4页
Bob Dylan,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singers in the United State in 1960s,and Tayu Lo,the godfather of Chinese music hold different stance toward“changes”.By analyzing under Uncertainty Avoidance theory by Hofstede... Bob Dylan,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singers in the United State in 1960s,and Tayu Lo,the godfather of Chinese music hold different stance toward“changes”.By analyzing under Uncertainty Avoidance theory by Hofstede,the paper would dig deeper on the sources(on philosophy,politic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b dylan Tayu Lo HOFSTEDE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下载PDF
《原酿初啜——80年代实验散文》之五 鲍勃·迪伦(Bob Dylan)在台上、我在台下的一个夜晚
2
作者 李彬勇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73-75,共3页
人们都在问:Dylan到哪去了?Dylan到哪去了?人们都在问:花儿都到哪里去了?花儿都到哪里去了?整整八年了。Dylan隐而不出。
关键词 迪伦 麦迪逊广场花园 bob dylan 广袤土地 吉他 六弦琴 拨弦乐器 永远年轻 打火机 日用五金制品 青年男女 歌词
下载PDF
Bob Dylan 炸毛的青春和消逝的爱
3
作者 塔塔 《课堂内外(高中版)(A版)》 2016年第12期13-13,共1页
“我所做过的就是唱歌,这些歌直截了当,表现了巨大的崭新现实。据说我替整整一代人发出了声音,但我和这代人基本没什么相似之处,更谈不上了解他们。”虽然鲍勃·迪伦将自己放在一个如此低调的局外人的位置,可他的听众们并不这... “我所做过的就是唱歌,这些歌直截了当,表现了巨大的崭新现实。据说我替整整一代人发出了声音,但我和这代人基本没什么相似之处,更谈不上了解他们。”虽然鲍勃·迪伦将自己放在一个如此低调的局外人的位置,可他的听众们并不这样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b dylan
下载PDF
Defamiliarization in Bob Dylan’s Lyrics
4
作者 胡梦茹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2期198-200,共3页
Defamilarization proposed by Russian formalist Shklovskij,thinks highly of the use of defamilarization to regain freshness and interest out of familiar things,invite readers to expose themselves to a strangeness and f... Defamilarization proposed by Russian formalist Shklovskij,thinks highly of the use of defamilarization to regain freshness and interest out of familiar things,invite readers to expose themselves to a strangeness and freshness.This study attempts to hav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defamilarization in Bob Dylan's lyrics.Bob Dylan,though famous as a singer,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literature,which has made him the winner of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The Nobel jurists cited him 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the study will have a thorough analysis of defamilarization in Bob Dylan's lyrics in terms of puns,parallelism,counter-intuitive expressions,metaphor,analogy and defamiliar collocation of words.In conclusion,the large amounts of use of defamilarization enable Bob Dylan to realize rich artistic conception,novelty and flexibility of language,richness of imagination,broadness of artistic realm and variety of expression me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SIAN FORMALISM Defamilization bob dylan
下载PDF
“永葆童心”——鲍勃·迪伦歌曲绘本儿童伦理教育价值探析
5
作者 吴群涛 熊哲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媒介融合背景下,适当选用歌曲和绘本有益于儿童初步塑造道德品质、探索伦理身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歌曲Forever Young表达了关于儿童养成友善、平等和诚挚道德品质的期望。该歌曲配套绘本将音乐、绘画、歌词有机融合,... 媒介融合背景下,适当选用歌曲和绘本有益于儿童初步塑造道德品质、探索伦理身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歌曲Forever Young表达了关于儿童养成友善、平等和诚挚道德品质的期望。该歌曲配套绘本将音乐、绘画、歌词有机融合,不仅能使儿童在接受绘画艺术熏陶时同步感受歌曲传递的伦理价值观念,还能凸显儿童伦理身份重要性。绘本主要展现儿童伦理身份的构建过程,引导儿童思考何为社会伦理身份,并帮助儿童调整伦理身份定位。“因时、因地制宜”运用该歌曲绘本,有助于儿童对各类伦理品质的理解由语音层面提升至语义层面,再逐渐内化到观念层面,从而引导他们永葆纯洁善良的“童心”,为其成年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勃·迪伦 儿童歌谣 Forever Young 歌曲绘本 儿童伦理教育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之间:论鲍勃·迪伦《埃米特·蒂尔之死》的创作
6
作者 杨月妮 吴群涛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埃米特·蒂尔之死》的问世标志着鲍勃·迪伦开始参与民权运动和抗议活动,然而迪伦在不同阶段对此作的评价是不同的。通过解读歌曲原型和歌词背后的左翼思想,发现迪伦对此作评价的转变受到了民权运动、民谣复兴运动、卡普兰古... 《埃米特·蒂尔之死》的问世标志着鲍勃·迪伦开始参与民权运动和抗议活动,然而迪伦在不同阶段对此作的评价是不同的。通过解读歌曲原型和歌词背后的左翼思想,发现迪伦对此作评价的转变受到了民权运动、民谣复兴运动、卡普兰古典音乐等的影响,体现了他的民间立场和反种族主义思想。他在历史书写过程中艺术化地凸显美国南部腹地的种族偏见,折射出迪伦对公平正义的理想主义追求,并与他后期的历史纪实创作倾向形成鲜明对比。此作成为鲍勃·迪伦创作思想转变与成熟的分水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勃·迪伦 《埃米特·蒂尔之死》 蒂尔私刑案 历史纪实
下载PDF
鲍勃·迪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之流变
7
作者 马双 陈历明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鲍勃·迪伦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蜚声欧美,但直到80年代初,中国才有零星译介;改革开放以来,迪伦在中国的译介趋向相对多元;迪伦于2016年以诗人歌手的身份荣膺诺贝尔文学奖后,迪伦译介进入了相对繁盛期。检视这半个世纪以来迪伦在中国... 鲍勃·迪伦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蜚声欧美,但直到80年代初,中国才有零星译介;改革开放以来,迪伦在中国的译介趋向相对多元;迪伦于2016年以诗人歌手的身份荣膺诺贝尔文学奖后,迪伦译介进入了相对繁盛期。检视这半个世纪以来迪伦在中国的旅行可知,社会变迁与抒情传统的底蕴驱动构成了外国文艺的中国译介。梳理迪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可以管窥特定时期的文艺政策如何影响外国文艺在中国的接受与流变,借此阐明其翻译与接受之嬗变的社会文化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勃·迪伦 歌曲 译介与接受 文艺政策 审美
下载PDF
鲍勃·迪伦的多重身份解读
8
作者 罗卫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167-170,共4页
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各界对其诗人身份众说纷纭。本研究将以身份认同理论为基础,围绕身份政治认同、记忆与身份认同、族裔与身份认同的关系,结合不同阶段的迪伦诗歌展现风格,判断出根植于诗歌和诗人本身的多重身份:谱写话... 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各界对其诗人身份众说纷纭。本研究将以身份认同理论为基础,围绕身份政治认同、记忆与身份认同、族裔与身份认同的关系,结合不同阶段的迪伦诗歌展现风格,判断出根植于诗歌和诗人本身的多重身份:谱写话题诗歌的“反叛者”;集共时历时经历于一身的艺术家;具有矛盾心理的异族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勃·迪伦 身份认同 身份政治 记忆 族裔流散
下载PDF
“文学文化”与“新人”的塑造——从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说起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晶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7-213,共7页
鲍勃·迪伦及其作品,是"文学文化"的典范,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授予可谓实至名归;与一般的流行音乐不同,鲍勃·迪伦的作品属于"想象力文化",是"新感受力"的核心所在;它赓续了一个深刻的理想主义... 鲍勃·迪伦及其作品,是"文学文化"的典范,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授予可谓实至名归;与一般的流行音乐不同,鲍勃·迪伦的作品属于"想象力文化",是"新感受力"的核心所在;它赓续了一个深刻的理想主义传统,是一种思想动荡的载体。鲍勃·迪伦的作品自觉介入、参与社会议题,思考、诠释时代性问题,创造出了滋养人们隐秘生活、维护自由空间、实现公平正义的诗意的"文学文化";它通过移情、想象达成与扩大了"团结",塑造出了"新人",即"善于成为人的人",有效推动了现代社会的进步。对于"文学文化"的创构,鲍勃·迪伦获诺奖这一事件启示良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勃·迪伦 新感受力 理查德·罗蒂 文学文化 新人
下载PDF
《答案在风中飘》中的风意象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建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7-150,共4页
鲍勃·迪伦在歌曲《答案在风中飘》中"赋予美国传统歌曲新的诗歌体验",让诗歌回归到了用来唱的传统意义。歌词中"风"意象的营造基于大众心智体验的一致性,使得诗人把主观所想与客观的外界体验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鲍勃·迪伦在歌曲《答案在风中飘》中"赋予美国传统歌曲新的诗歌体验",让诗歌回归到了用来唱的传统意义。歌词中"风"意象的营造基于大众心智体验的一致性,使得诗人把主观所想与客观的外界体验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以独特的审美,创造出具有双重意义的表现形式,并向外界传递强烈的信息:"反战求和、追求自由"!这一呐喊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时代。诗人由此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奖项与其说是文学奖,还不如说是"和平奖",或者兼而有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化的歌词 鲍勃·迪伦 《答案在风中飘》 风意象
下载PDF
论20世纪60年代鲍勃·迪伦形象的自塑与他塑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春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青年以民谣和摇滚乐作为反叛的武器,民谣摇滚天王鲍勃·迪伦成为青年心中的反叛斗士。然而鲍勃·迪伦的“斗士”形象却是媒体“他塑”的结果。60年代中期之后,鲍勃·迪伦极力重塑“反叛歌手”...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青年以民谣和摇滚乐作为反叛的武器,民谣摇滚天王鲍勃·迪伦成为青年心中的反叛斗士。然而鲍勃·迪伦的“斗士”形象却是媒体“他塑”的结果。60年代中期之后,鲍勃·迪伦极力重塑“反叛歌手”形象。鲍勃·迪伦形象的自塑与他塑看似存在分歧,其实则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勃·迪伦 反战 民权运动 民谣摇滚
下载PDF
正典不拒绝民谣与摇滚——从鲍勃·迪伦获诺奖说起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化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84-89,共6页
2016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摇滚歌手和民谣诗人鲍勃·迪伦,令人倍感惊讶,尽管获奖者曾屡被推荐与提名。惊讶的潜在原因主要是迪伦的流行音乐艺术家身份,这与长期以来人们把诺奖与所谓主流严肃文学等同的意识密切相关。其实,以... 2016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摇滚歌手和民谣诗人鲍勃·迪伦,令人倍感惊讶,尽管获奖者曾屡被推荐与提名。惊讶的潜在原因主要是迪伦的流行音乐艺术家身份,这与长期以来人们把诺奖与所谓主流严肃文学等同的意识密切相关。其实,以鲍勃·迪伦对当代文化的贡献、高度的成就和影响力而言,他获奖名至实归。就这一现象,本文从诗歌起源及原初特征、文学观念的历史变迁、文学与艺术的密切关系、大众文化的生命力等因素,说明迪伦获奖的积极意义,包括引发理论界关于文学或文学属性、功能及传播方式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勃.迪伦 流行文化 诺贝尔文学奖 摇滚歌手 民谣诗人 诗歌 音乐家
下载PDF
诗化音乐:解析鲍勃·迪伦的民谣诗意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萍萍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82-84,共3页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鲍勃·迪伦(Bob Dylan)已经成为影响美国文化社会的重要人物之一。2016年10月,瑞典学院公布鲍勃·迪伦成为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评价其"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创作了新的诗意表达",一时间,"...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鲍勃·迪伦(Bob Dylan)已经成为影响美国文化社会的重要人物之一。2016年10月,瑞典学院公布鲍勃·迪伦成为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评价其"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创作了新的诗意表达",一时间,"音乐与诗歌"、"音乐与文学"成为当下最为热议的话题。通过研究鲍勃·迪伦的歌曲意境及创作表达,探讨诗歌与音乐之间的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勃·迪伦(bob dylan) 音乐 诗歌 文化社会
下载PDF
“嚎叫”之后的时代强音——探析金斯堡对鲍勃·迪伦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垚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1-97,共7页
金斯堡和鲍勃·迪伦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文化的标志,一个是"垮掉的一代"的桂冠诗人,一个是摇滚乐的灵魂人物。金斯堡的创作影响了包括鲍勃.迪伦在内的一大批创作者。从创作形式和技法、作品风格和意境、思想和精神追求等... 金斯堡和鲍勃·迪伦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文化的标志,一个是"垮掉的一代"的桂冠诗人,一个是摇滚乐的灵魂人物。金斯堡的创作影响了包括鲍勃.迪伦在内的一大批创作者。从创作形式和技法、作品风格和意境、思想和精神追求等三方面分析金斯堡的诗歌对鲍勃·迪伦歌词创作的影响。和金斯堡一样,鲍勃.迪伦极大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伦·金斯堡 鲍勃·迪伦 垮掉的一代 摇滚乐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A Hard Rain's A-Gonna Fall 歌词的翻译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建兵 孔蒙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96-100,共5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A Hard Rain's A-Gonna Fall是一首融入了时代气息的民谣,其文学价值远远大于音乐价值。从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视角,选取白婴《一场凶暴的雨就要来了》、廖伟棠先生的《苦雨将至》和Waters的《暴雨...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A Hard Rain's A-Gonna Fall是一首融入了时代气息的民谣,其文学价值远远大于音乐价值。从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视角,选取白婴《一场凶暴的雨就要来了》、廖伟棠先生的《苦雨将至》和Waters的《暴雨将至》三种汉译本,分析了这三种译文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白婴的目的在于达意,采用的是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廖伟棠的目的是欣赏,选择了以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Waters的目的在于传唱,采用的是异化和归化并重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勃·迪伦 汉译本 目的论 歌词翻译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鲍勃·迪伦的歌词象似性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成汹涌 丁运梦 《中州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64-69,共6页
作为当代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论域,象似性从语言符号的本质出发,研究和论证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的一种自然的可论证的联系。鲍勃·迪伦作为西方音乐界泰斗级人物,其作品除了结合美国传统歌谣的韵律外,更由于歌词中蕴含了丰富... 作为当代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论域,象似性从语言符号的本质出发,研究和论证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的一种自然的可论证的联系。鲍勃·迪伦作为西方音乐界泰斗级人物,其作品除了结合美国传统歌谣的韵律外,更由于歌词中蕴含了丰富的象似性,深受美国民众喜爱并传唱至今。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象似性在诗歌创作中运用频率较高,逐渐成为增加诗歌韵律、升华文学作品艺术情感的独特写作方法。基于语音象似、数量象似、对称象似和隐喻象似四个方面解读鲍勃·迪伦作品中的象似性,尝试探蹊文学作品的整体结构与意义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象似 数量象似 对称象似 隐喻象似 鲍勃·迪伦
下载PDF
变革抑或回归——从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探讨中国歌诗叙事学科的建设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50-56,92,共8页
"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方面反映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观念变革和边界拓宽,文学与音乐的连接再次得到世界文化界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诺奖评审们很想通过对鲍勃·迪伦的作词给予"诗意"的评... "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方面反映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观念变革和边界拓宽,文学与音乐的连接再次得到世界文化界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诺奖评审们很想通过对鲍勃·迪伦的作词给予"诗意"的评价,肯定其对美国社会文化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认为,在中美文化、文学交融与合流发展的语境中,通过研究迪伦获奖的发展动态,有助于建立中国"歌诗艺术"的叙事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勃·迪伦 诺贝尔文学奖 理想主义倾向 歌诗艺术叙事学
下载PDF
走进鲍勃·迪伦经典音乐创作空间——探索歌诗叙事学理论跨界运作的成功经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艺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60-166,共7页
阐发走进鲍勃·迪伦经典音乐创作空间的一把钥匙——后经典叙事学的歌诗叙事学理论的跨界运作,同时阐发在传统与创新之间进行音乐创作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在"歌诗叙事学"方面的发明和应用。最后对鲍勃·... 阐发走进鲍勃·迪伦经典音乐创作空间的一把钥匙——后经典叙事学的歌诗叙事学理论的跨界运作,同时阐发在传统与创新之间进行音乐创作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在"歌诗叙事学"方面的发明和应用。最后对鲍勃·迪伦运用歌诗叙事学拓展经典音乐创作空间能够带给中国学者开发和延续自己的歌诗叙事学传统的启示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对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的本土化的理论创新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勃·迪伦 经典音乐创作空间 歌诗叙事学理论 跨界运作
下载PDF
鲍勃·迪伦歌词创作资源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正兰 《职大学报》 2017年第1期32-35,共4页
2016年,美国创作型歌手鲍勃·迪伦以其"在伟大的美国歌谣传统中,创造了崭新的诗意表达"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世界最高文学奖项,实际是对迪伦歌词文学意义的高度认同。应该通过对迪伦创作中体现出的民歌传统、西方文... 2016年,美国创作型歌手鲍勃·迪伦以其"在伟大的美国歌谣传统中,创造了崭新的诗意表达"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世界最高文学奖项,实际是对迪伦歌词文学意义的高度认同。应该通过对迪伦创作中体现出的民歌传统、西方文学与宗教传统以及同时代的诗歌精神资源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深刻的歌词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勃·迪伦 歌词 民歌 诗歌精神
下载PDF
鲍勃·迪伦诗化歌词汉译过程中的美学再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远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57-63,共7页
翻译迪伦的诗化歌词,应合理再现其美学元素。从翻译美学的视角看,迪伦诗化歌词的汉译,应匹配原曲节奏并兼顾韵式对应以再现歌词的语音美;注意优化选词以凸显歌词的文字美;利用句法变异和频度以再造歌词的句段美;充分应用移情的手段,在... 翻译迪伦的诗化歌词,应合理再现其美学元素。从翻译美学的视角看,迪伦诗化歌词的汉译,应匹配原曲节奏并兼顾韵式对应以再现歌词的语音美;注意优化选词以凸显歌词的文字美;利用句法变异和频度以再造歌词的句段美;充分应用移情的手段,在正确把握意蕴的基础上显现歌词的意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勃·迪伦 诗化歌词 英汉翻译 美学再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