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菩提达磨来华年代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学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107,共7页
关于佛教史上达磨来华的年代这一问题,虽然长期以来聚讼纷纭,但在将多种佛教史著与正史资料加以参照并做了综合分析之后,认为宋人契嵩所主张的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年)说,是较为可信的一说。
关键词 菩提达磨 道宣 契嵩 胡适 来华年代
下载PDF
菩提达摩付授四卷本《楞伽经》考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世金 马振颖 《唐都学刊》 2018年第6期57-63,共7页
《楞伽经》对于禅宗的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一度是禅门单传印心的重要工具,受到禅门释子的推崇。自这部经典传入中土之后,译经僧人前后进行四次翻译,现存版本有四卷本、七卷本、十卷本等。但是从影响力来讲以四卷本《楞伽经》为最... 《楞伽经》对于禅宗的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一度是禅门单传印心的重要工具,受到禅门释子的推崇。自这部经典传入中土之后,译经僧人前后进行四次翻译,现存版本有四卷本、七卷本、十卷本等。但是从影响力来讲以四卷本《楞伽经》为最,并受到达摩禅系的重视,将其作为传宗印心的基本工具。达摩之所以选择四卷本《楞伽经》作为传法的工具是因其产生时间早,语言简练,特别是在思想上符合达摩禅系的要求,从而为四卷本《楞伽经》的广泛流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楞伽经》 菩提达摩 禅宗 传法印心
下载PDF
论契嵩禅宗谱系说对菩提达摩的考证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佳佳 《科学.经济.社会》 2017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北宋云门宗禅僧契嵩撰著《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定祖图》和《传法正宗论》三书,构建新的禅宗谱系说,力图为禅宗重构历史的正统性与合法性进行辩护。本文拟从契嵩禅宗谱系说中对菩提达摩人名、传记演变、入华纪年和达磨道这四个方面的... 北宋云门宗禅僧契嵩撰著《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定祖图》和《传法正宗论》三书,构建新的禅宗谱系说,力图为禅宗重构历史的正统性与合法性进行辩护。本文拟从契嵩禅宗谱系说中对菩提达摩人名、传记演变、入华纪年和达磨道这四个方面的考证进行学术探讨,对契嵩护宗弘宗的宗教目的进行合理的阐释,揭示出契嵩对菩提达摩的缜密考证,回应了长久以来僧俗对菩提达摩的诸般质疑,为确立菩提达摩祖师的正统地位和宋代禅宗的振兴作出了巨大的宗教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嵩 禅宗谱系说 菩提达摩
下载PDF
近代学者的菩提达磨研究——以汤用彤先生为中心的考察
4
作者 姚彬彬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8-92,共5页
以汤用彤先生对菩提达磨的研究为考察中心,回顾并总结了近代汤用彤、胡适、吕澂为代表的几位佛教史研究学者的研究成绩。对于汤用彤等学者经考证辨伪,所厘定之文献中记述的菩提达磨生平的史实与传说的界限、其思想理路之来源与关于其与... 以汤用彤先生对菩提达磨的研究为考察中心,回顾并总结了近代汤用彤、胡适、吕澂为代表的几位佛教史研究学者的研究成绩。对于汤用彤等学者经考证辨伪,所厘定之文献中记述的菩提达磨生平的史实与传说的界限、其思想理路之来源与关于其与后世禅宗之关系,进行总结和探讨。文章认为,汤用彤先生等近代学者对菩提达磨的研究,确立其历史地位并还其非神圣的形象,援引史实,判定真伪,大体上阐明了菩提达磨的思想理路及其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提达磨 汤用彤 佛教史
下载PDF
一条关于达摩入华的另类资料
5
作者 方广锠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63,共7页
依据唐道宣《唐高僧传》载,南北朝时,菩提达摩入华传播禅法,创立禅宗,曾受到当时部分佛教僧人的"讥谤",但所谓"讥谤"的详情不清。本文依据在敦煌遗书中发现的8世纪上半叶写本《成唯识论述记解前杂叙》(拟)来探讨这... 依据唐道宣《唐高僧传》载,南北朝时,菩提达摩入华传播禅法,创立禅宗,曾受到当时部分佛教僧人的"讥谤",但所谓"讥谤"的详情不清。本文依据在敦煌遗书中发现的8世纪上半叶写本《成唯识论述记解前杂叙》(拟)来探讨这一问题。指出当时僧人"讥谤"达摩的方法之一,可能是质疑达摩传法的合法性。或许正因为有类似的质疑,达摩不得不以"教外别传"应之,并为早期禅宗的传法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解读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提达摩 入华 讥谤 教外别传
下载PDF
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东京静嘉堂本《罗汉图》身份考
6
作者 弓新丹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74-80,共7页
本文通过解读牧溪静嘉堂藏本《罗汉图》,将其与宋代相类罗汉图、罗汉像连结为同一图系母题考察之,结合原始文献记载,考证以披布、坐禅为主要特征的罗汉形象实为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关键词 牧溪 《罗汉图》 披布罗汉 阿氏多尊者 菩提达摩
下载PDF
“在欲行禅”与“祖师西来”——论佛教视域中的“临去秋波那一转”
7
作者 王艺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91-96,共6页
“临去秋波那一转”作为《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初遇时的经典描写,引起后人无限的遐想。徐士范将其称为《西厢记》之“关窍”。在对此句的众多解读中,佛教视域中的“临去秋波那一转”尤其值得我们注意。才子佳人中的情欲与戒律森严的... “临去秋波那一转”作为《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初遇时的经典描写,引起后人无限的遐想。徐士范将其称为《西厢记》之“关窍”。在对此句的众多解读中,佛教视域中的“临去秋波那一转”尤其值得我们注意。才子佳人中的情欲与戒律森严的佛教看似矛盾,却凭此语契于一处,甚至成为勘悟禅门话头“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的关键。而贯穿于其中的借欲悟道的方式,其理论依据源于佛教经典中的“在欲行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去秋波 禅门公案 在欲行禅 祖师西来
下载PDF
阿育王的“达摩”政治宗教性治国政策
8
作者 左金众 《黑河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12-115,共4页
阿育王是古印度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孔雀王国在阿育王任期内达到了鼎盛。阿育王融合了当时社会和各个宗教共同认可的伦理道德,制定了其"达摩"的统治思想;推崇佛教,但却没有在帝国形成佛教独尊的局面;阿育王是一名佛教徒,但其&qu... 阿育王是古印度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孔雀王国在阿育王任期内达到了鼎盛。阿育王融合了当时社会和各个宗教共同认可的伦理道德,制定了其"达摩"的统治思想;推崇佛教,但却没有在帝国形成佛教独尊的局面;阿育王是一名佛教徒,但其"达摩"思想却不等同于佛教的"达摩"。在其"达摩"政治宗教性治国政策的原则下,对包括佛教在内的各宗教,既宽容,又予以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印度 阿育王 达摩 治国政策
下载PDF
论菩提达摩二入四行禅法
9
作者 温珍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2-57,共6页
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初祖,从印度来中国弘扬二入四行禅法。二入四行禅法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和融摄性,涵盖佛教的基本见地(理法)、教化方法(教法)和行证方法(行法),是一套完整的禅法体系。这一禅法体系为早期禅宗话语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本范... 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初祖,从印度来中国弘扬二入四行禅法。二入四行禅法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和融摄性,涵盖佛教的基本见地(理法)、教化方法(教法)和行证方法(行法),是一套完整的禅法体系。这一禅法体系为早期禅宗话语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本范式,也为后世禅宗五家七宗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提达摩 禅宗 二入四行 禅法体系
下载PDF
从《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看敦煌藏汉对音的方言差异 被引量:1
10
作者 倪博洋 《民族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6-89,共14页
《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对音现象特殊。通过梳理其音变现象,并与其他敦煌藏汉对音文献进行比较,可归纳出该材料的8条创新特征与4条滞后特征。以这些特征衡量其他文献,可以看出不同文献间音系差异不能用时代先后来解释,无法总结出... 《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对音现象特殊。通过梳理其音变现象,并与其他敦煌藏汉对音文献进行比较,可归纳出该材料的8条创新特征与4条滞后特征。以这些特征衡量其他文献,可以看出不同文献间音系差异不能用时代先后来解释,无法总结出一条演变链,说明其中存在不同的方言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 藏汉对音 唐五代西北方音 方言变体
原文传递
在古书画临摹复制中领悟古法——以明张路《达摩像》为例
11
作者 祖莪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7-159,共3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国古书画临摹复制的知识。并以明代画家张路所绘《达摩像》的临摹过程为例,解读古法用笔之妙,以及古书画临摹中用笔、设色、作旧等方法。本文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古画临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关键词 古书画临摹复制 《达摩像》用笔 作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