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熟陆地棉金垦1402脱叶效果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马晓梅 李保成 +5 位作者 董承光 周小凤 王新 田琴 赵素琴 袁继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32-35,40,共5页
[目的]针对早熟陆地棉品种金垦1402,研究棉花叶片形态学指标与药剂脱叶催熟效果的规律研究,为生产中提供脱叶催熟效果优良的早熟机采棉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金垦1402不同类型叶片脱叶规律及催熟效果,寻找影响该品种在脱叶剂作... [目的]针对早熟陆地棉品种金垦1402,研究棉花叶片形态学指标与药剂脱叶催熟效果的规律研究,为生产中提供脱叶催熟效果优良的早熟机采棉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金垦1402不同类型叶片脱叶规律及催熟效果,寻找影响该品种在脱叶剂作用下单株叶片脱落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金垦1402主茎叶、果枝叶、叶枝叶叶量均高于新陆早61号,但脱叶速度、脱叶率均高于新陆早61号,在药后21 d,脱叶效果优于新陆早61号;金垦1402药后单株吐絮铃数较新陆早61号多,且单株吐絮率高,优于新陆早61号;纤维品质指标达到“双31”以上,优于新陆早61号。[结论]金垦1402生育期119 d左右,在喷施脱叶剂后21 d,脱叶效果好,说明该品种属于对脱叶剂敏感型品种;该品种施药后,吐絮率高,纤维品质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垦1402 品种 脱叶率 脱叶速度 吐絮率 纤维品质
下载PDF
Multi-Location Investigation of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and Boll Distribution of High-Yielding Cotton (G.hirsutum L.) in Hubei Province,China 被引量:24
2
作者 YANG Guo-zheng ZHOU Ming-y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SCD 2010年第12期1749-1757,共9页
Cotton yield per unit ground area has stagnated for a dozen years in Hubei Province, China, although a series of new high- yielding varieties have been commercialized. A multi-location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Cotton yield per unit ground area has stagnated for a dozen years in Hubei Province, China, although a series of new high- yielding varieties have been commercialized. A multi-location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2008 and 2009 in 13 counties to determine if increased planting population density (PPD) would break the stagnant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fields existed in theoretical yield, PPD, and bolls per square meter (BPM). The lowest yield of 1 641.1 kg ha-I was resulted from the lowest PPD of 1.7 plants m-2 and the lowest BPM of 71.8 bolls m-2, while the highest yield of 2 779.7 kg ha-~ was resulted from the highest PPD of 2.5 plants m-2, and the highest BPM of 129.4 bolls m-z. Plant mapping revealed that boll retention rate (BRR) was maintained over 30 or 40% for the first 17-18 fruiting branches (FBs) and decreased dramatically thereafter, rotten boll rate (RBR) decreased, but open boll rate (OBR) rose first and dropped later with rising FB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But BRR, RBR, and OBR were all dropped with the fruiting positions (FPs) extending outwards. The optimum range of plant density would be 2-3 plants m-2 and the proper individual plant structure would be 16-19 FBs with 5-7 FPs for cotton production in Hubei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planting population density (PPD) lint yield boll retention rate (BRR)
下载PDF
Increasing plant density increases Bt toxin concentration of boll wall in cotton by decreasing boll setting speed 被引量:1
3
作者 ZHOU Mingyuan CHEN Chen +4 位作者 TAMBEL Leila I.M. CHEN Yuan ZHANG Xiang CHEN Yuan CHEN Dehua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2021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Background: In order to uncover the mechanism of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sect resistance at the late developmental stage in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ll setting rate under different plan... Background: In order to uncover the mechanism of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sect resistance at the late developmental stage in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ll setting rate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and Bacillus thuringiensis(Bt)insecticidal concentrations in the boll wall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Two studies were arranged at Yangzhou,China during the 2017–2018 cotton growth seasons.Five planting densities(15000,25000,45000,60000 and 75000 plants per hectare)and the flower-removal treatment were imposed separately on Bt cotton cultivar Sikang3 to arrange different boll setting rates,and the boll setting rates and Bt toxin content were compared.Results: Higher boll setting rate together with lower Bt toxin contents in boll wall was observed under low planting density,whereas lower boll setting rate and higher Bt toxin contents were found under high planting density.Also,higher Bt protein concentr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soluble protein content,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and glutamic oxaloacetate transaminase(GOT)activities,but lower amino acid content,and protease and peptidase activities.It wa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a higher boll setting rate with lower Bt protein content under flower-removal.Conclusio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secticidal efficacy of boll walls was significantly impacted by boll formation.Reduced protein synthesis and enhanced protein degradation were related to the reduced Bt toxin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 cotton boll setting rate Bt toxin Protein metabolism
下载PDF
脱叶催熟剂对棉花产量影响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金路路 徐敏 王子胜 《农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5-39,共5页
为了研究脱叶催熟剂欣噻利对棉花产量影响及其应用效果,本试验设计了2个播种密度、2个施用量,对棉花产量、脱叶率、开絮率、纤维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为112500株/hm^(2)、用量2700 mL/hm^(2)处理霜前皮棉、籽棉总产最高;密度... 为了研究脱叶催熟剂欣噻利对棉花产量影响及其应用效果,本试验设计了2个播种密度、2个施用量,对棉花产量、脱叶率、开絮率、纤维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为112500株/hm^(2)、用量2700 mL/hm^(2)处理霜前皮棉、籽棉总产最高;密度为82500株/hm^(2)、用量1800 mL/hm^(2)处理衣分最高;欣噻利对各处理的子指、株高、第一果枝高度、果枝数无明显影响。脱叶方面,密度为82500株/hm^(2)时,各处理脱叶效果较好,上部、中部叶片脱叶率达到100%;112500株/hm^(2)各处理脱叶率92%以上。催熟方面,密度为82500株/hm^(2)时,各处理的开絮率整体高于112500株/hm^(2)。欣噻利对棉花纤维品质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略有下降。综合来看,棉花脱叶催熟剂欣噻利的应用效果较好,在机械化采收前或秋季棉花旺长不能正常成熟时,可以及时适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脱叶催熟剂 脱叶率 开絮率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氮素营养对棉铃形成与脱落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胡明芳 田长彦 +3 位作者 马英杰 王林霞 吕昭智 卞生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8,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氮肥用量下棉株的棉铃数量与分布及其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棉铃数量与氮肥施用量密切相关,蕾铃脱落率与氮肥施用量呈显著负相关,充足的氮素营养是增加有效铃数和降低脱落率的必要条件;施...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氮肥用量下棉株的棉铃数量与分布及其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棉铃数量与氮肥施用量密切相关,蕾铃脱落率与氮肥施用量呈显著负相关,充足的氮素营养是增加有效铃数和降低脱落率的必要条件;施用氮肥延长棉铃增长的时间,并相对滞后脱落率上升的趋势;施用氮肥增加了棉株各个部位的有效铃数,尤其提高了中下部果枝上有效铃所占比重,同时施用氮肥降低了中下部果枝上的蕾铃脱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 氮素营养 氮肥施用量 氮肥 果枝 蕾铃脱落 棉株 增加 数量 比重
下载PDF
棉花化学封顶对植株上部枝叶形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娄善伟 赵强 +1 位作者 朱北京 魏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67,共6页
为探讨化学封顶剂的主要作用部位和效果,提高化学封顶效率,挖掘高产潜力。以人工打顶为对照,设置不同化学封顶剂量,通过用药前对上部主茎、果枝、叶片进行标记,研究化学封顶剂对棉花上部枝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封顶处理棉花最终... 为探讨化学封顶剂的主要作用部位和效果,提高化学封顶效率,挖掘高产潜力。以人工打顶为对照,设置不同化学封顶剂量,通过用药前对上部主茎、果枝、叶片进行标记,研究化学封顶剂对棉花上部枝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封顶处理棉花最终株高高于人工打顶处理5cm以上,但封顶剂剂量越大对株高抑制越明显。化学封顶剂抑制株高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上部主茎节间伸长,但对下部主茎节间伸长可能有促进作用。化学封顶标记的上部主茎直径相比人工打顶处理变小,果枝长度缩短,叶宽变窄,SPAD值有上升趋势,更利于通风透光和光合作用。棉花上部蕾铃数增加且增长速度加快,但最后成铃率不高。分析认为,化学封顶剂影响上部枝叶形态,使株型紧凑,蕾铃增多,但对最后成铃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化学封顶 枝叶形态 成铃率
下载PDF
脱叶剂瑞脱龙对新疆石河子主栽机采棉品种脱叶敏感性和吐絮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宋敏 高文伟 +3 位作者 李贤超 陈全家 吴鹏昊 曲延英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4,共5页
为探究新疆石河子机采棉适宜品种,研究选取生育期不同的10个主栽品种棉花进行检测。使用瑞脱龙(80%噻苯隆450g/hm^2)喷施棉花正常植株,分析施药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棉花生育期与脱叶率和吐絮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喷施脱叶剂... 为探究新疆石河子机采棉适宜品种,研究选取生育期不同的10个主栽品种棉花进行检测。使用瑞脱龙(80%噻苯隆450g/hm^2)喷施棉花正常植株,分析施药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棉花生育期与脱叶率和吐絮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喷施脱叶剂瑞脱龙后脱叶率与棉花生育期呈负相关,而脱叶率与吐絮率成正相关,t检验结果显示,脱叶剂瑞脱龙对棉花品质无显著影响;喷施脱叶剂瑞脱龙后第10天至第15天的脱叶率可作为选择机采棉花品种脱叶敏感性参照指标。不同棉花品种喷施脱叶剂后,生育期短的品种对脱叶剂敏感性强,吐絮率高,适于喷药后机械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机采棉 脱叶率 吐絮率
下载PDF
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余渝 陈冠文 +1 位作者 林海 王登伟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29-33,共5页
经过3a(1996~1998年)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率达80%以上,且落蕾率高于落铃率。落蕾在现蕾6d后直到开花前比例较大,而落铃主要集中在开花后12d以内。蕾铃脱落的主要时期出现明显的峰值,... 经过3a(1996~1998年)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率达80%以上,且落蕾率高于落铃率。落蕾在现蕾6d后直到开花前比例较大,而落铃主要集中在开花后12d以内。蕾铃脱落的主要时期出现明显的峰值,随年份不同而有所不同。中部果枝现蕾较多,脱落率也较高;同一果枝第一果节以落铃为主,第二果节以落蕾为主。栽培措施、气候条件与棉花的蕾铃脱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蕾铃脱落率 防止措施 蕾铃脱落规律
下载PDF
不同长绒棉品种的蕾铃脱落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士荣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2 位作者 宁新民 阿力甫 冯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5-121,共7页
对南疆6个长绒棉品种新海7号、新海3号、新海14号、新海16号、新海20号和新海21号的蕾铃脱落规律的系统调查研究表明:长绒棉蕾铃脱落率高于50%,落铃率高于落蕾率,品种之间差异明显,新海14号脱落率最高,达到65%以上。蕾铃脱落的峰期出现... 对南疆6个长绒棉品种新海7号、新海3号、新海14号、新海16号、新海20号和新海21号的蕾铃脱落规律的系统调查研究表明:长绒棉蕾铃脱落率高于50%,落铃率高于落蕾率,品种之间差异明显,新海14号脱落率最高,达到65%以上。蕾铃脱落的峰期出现在7月下旬,而且蕾铃脱落率的变化趋势与7月中下旬最高气温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6个品种不同果枝之间的脱落率变化规律相似,上部果枝蕾铃脱落率高于中下部果枝,主要是因为上部果枝的落蕾率显著的高于中下部果枝,新海16号甚至高出了35个百分点。除了新海3号和新海16号中部结铃数高于两端以外,其余4个品种结铃数皆是下部>中部>上部,即通常指的“中空”现象。从产量上看,蕾铃脱落率高的品种其最终产量偏低,相反蕾铃脱落率低的品种,最终其产量也高,总体来讲新海7号>新海20号>新海3号>新海21号>新海16号>新海14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绒棉 品种 蕾铃脱落 产量
下载PDF
南疆机采棉田脱叶剂配方筛选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贝贝 李平 +2 位作者 李镇源 肖海兵 董红强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64-69,共6页
为提高机采棉脱叶、吐絮效果,探索脱叶剂的施药方法,筛选出适合于南疆各垦区的棉花脱叶剂产品。分别采用50%噻苯隆WP、80%噻苯隆WP、40%乙烯利水剂、50%敌草隆WP按不同配比在阿拉尔垦区、库尔勒垦区、沙井子垦区、塔里木垦区进行了田间... 为提高机采棉脱叶、吐絮效果,探索脱叶剂的施药方法,筛选出适合于南疆各垦区的棉花脱叶剂产品。分别采用50%噻苯隆WP、80%噻苯隆WP、40%乙烯利水剂、50%敌草隆WP按不同配比在阿拉尔垦区、库尔勒垦区、沙井子垦区、塔里木垦区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40 g/L敌草隆·噻苯隆SC 300 m L/hm^2加乙烯利1 050 m L/hm^2处理棉花后脱叶率提高了9.95%,吐絮率提高了7.07%,棉纤维长度增加了-0.91%,增产率达2.42%,其关联系数可达0.720 6,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的关联度。综合各脱叶剂处理棉花后的脱叶、吐絮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程度,南疆棉区使用540 g/L敌草隆·噻苯隆SC 300 m L/hm^2加乙烯利1 050 m L/hm^2更优于其他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叶剂 脱叶率 吐絮率 关联度
下载PDF
吡草醚对棉花催熟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冲 张田田 +2 位作者 吴翠霞 宋敏 路兴涛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2期262-266,共5页
为了明确吡草醚对棉花催熟效果,探明吡草醚催熟对棉花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及室内药效测定方法,对施用2%吡草醚ME后棉花叶片脱落速度、吐絮率及产量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吡草醚ME脱叶、吐絮效果明显,与常规脱叶剂... 为了明确吡草醚对棉花催熟效果,探明吡草醚催熟对棉花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及室内药效测定方法,对施用2%吡草醚ME后棉花叶片脱落速度、吐絮率及产量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吡草醚ME脱叶、吐絮效果明显,与常规脱叶剂噻苯隆相当;药后30天收获籽棉产量比清水对照区增加10.75%-21.60%,霜前花比例增加显著;单铃重减小、僵桃增多;对衣分、纤维长度等品质指标影响不明显。吡草醚具有安全性好、脱叶速度快、棉铃吐絮早、大幅度提高霜前花比例等优点,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棉花脱叶催熟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草醚 棉花 催熟剂 脱叶率 吐絮率
下载PDF
施氮量与播种期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及棉铃对位叶光合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敬然 赵文青 +3 位作者 周治国 董合林 赵新华 孟亚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1-961,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施氮量调控不同播种期棉铃对位叶光合产物形成与运转的生理机制,以期为棉花的合理氮肥运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05和200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黄河流域黄淮棉区)进行,以科棉1号和...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施氮量调控不同播种期棉铃对位叶光合产物形成与运转的生理机制,以期为棉花的合理氮肥运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05和200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黄河流域黄淮棉区)进行,以科棉1号和美棉33B品种为材料,设置大田不同播种期(4月25日和5月25日)和不同施氮量[低氮N 0 kg/hm^2(N0)、适氮N 240 kg/hm^2(N240)、高氮N 480 kg/hm^2(N480)]处理,研究施氮量对不同播种期棉花产量和品质及棉铃对位叶光合产物的影响。【结果】1)4月25日播种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棉铃对位叶中蔗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淀粉含量增加;随播种期的推迟,N240、N480处理下的棉铃对位叶蔗糖和淀粉含量差异不明显,但均显著高于N0处理;花后24-45 d,棉铃对位叶中蔗糖含量与叶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随花后天数的增加而降低;花后17-24 d,蔗糖转化量与叶氮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至花后31-52 d,反而呈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棉铃对位叶中适宜叶氮浓度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累积。2)4月25日播种条件下,N0、N480处理对棉花单株铃数、铃重和皮棉产量影响为负效应,对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影响较小;晚播低温条件下,N480处理的棉花铃重、皮棉产量、纤维比强度均有所提高,麦克隆值得以优化。因此,施氮量与播种期对纤维比强度和麦克隆值的影响存在补偿效应,晚播棉花增加施氮量可减小因低温而造成的纤维比强度降低的幅度,优化麦克隆值。【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播种期(温度)和施氮量对棉铃对位叶光合产物含量、棉花产量和品质存在互作效应,其主导因素是播种期(温度),施氮量对其有补偿效应。随播种期的推迟,施氮量N 240 kg/hm^2时棉花单铃重、产量及纤维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晚播低温使棉铃对位叶中的光合产物(蔗糖和淀粉含量)增加,抑制了光合产物向棉铃及纤维的运输。晚播低温条件下,适量追施氮肥可调节棉铃对位叶中的氮浓度并提高光合产物再利用的能力,促进棉花单铃的形成,降低棉纤维比强度的下降幅度,优化麦克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棉铃对位叶 播种期 施氮量 光合产物 产量和品质
下载PDF
土壤水分对棉花蕾铃脱落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邓天宏 朱自玺 +2 位作者 方文松 赵国强 付祥军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1998年第3期8-13,共6页
1991~1995年在人工控制水分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对棉花蕾铃脱落与纤维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壤水分不足或过大,均易造成蕾铃脱落增加和品质下降。有利于增蕾保铃和提高纤维品质的土壤湿度,约相当于田间持... 1991~1995年在人工控制水分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对棉花蕾铃脱落与纤维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壤水分不足或过大,均易造成蕾铃脱落增加和品质下降。有利于增蕾保铃和提高纤维品质的土壤湿度,约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55%~75%。不同生育阶段的棉花蕾铃脱落率和对水分的敏感系数不同。蕾铃脱落对水分的敏感系数以开花盛期-吐絮期最大,蕾期相对较小。脱落率以开花盛期-吐絮期最大,开花-开花盛期次之,吐絮期居第三位,现蕾-开花期最小。这些阶段有利于增蕾保铃的土壤湿度分别为60%、66%、64%和63%。有利于增加纤维长度、改善纤维细度和增加纤维强度的土壤相对湿度为6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棉花 蕾铃脱落 纤维品质
下载PDF
遮光条件下氮肥用量对棉铃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丽丽 田彦君 +1 位作者 徐新霞 徐文修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5,共7页
人工模拟果棉间作遮光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光照、施氮水平对棉铃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和氮肥共同影响着棉铃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高低,且光照比氮肥的影响更大;遮光使棉铃体积减小、棉铃干物质积累下降、发育推... 人工模拟果棉间作遮光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光照、施氮水平对棉铃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和氮肥共同影响着棉铃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高低,且光照比氮肥的影响更大;遮光使棉铃体积减小、棉铃干物质积累下降、发育推迟;遮光施氮量为0kg/hm2(N0)、320kg/hm2(N1)、480kg/hm2(N2)处理棉铃体积分别比对照(光照处理)减少2.1%、5.6%、3.7%,铃壳、棉籽、纤维干物质最大积累量分别减少11.8%、8.1%、5.4%,适当增加施氮量会减少其降低程度;遮光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的棉花平均产量比自然光照减少56.9%,中等施氮处理(N1)能获得相对最高皮棉产量(2 931.28kg/hm2),其分别比未施肥处理N0和高施肥处理N2增产63.97%和17.94%。因此,在新疆果棉间作模式下,通过合理增施氮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遮光导致的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光 施氮量 棉铃 产量
下载PDF
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胡明芳 田长彦 王林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3-109,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为棉花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施氮肥为对照,采用2种氮肥用量(150,300kg/hm2)与不同施用时期(播前全部基施、1/2播前基肥+1/2蕾期追肥、1/3... 【目的】探讨不同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为棉花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施氮肥为对照,采用2种氮肥用量(150,300kg/hm2)与不同施用时期(播前全部基施、1/2播前基肥+1/2蕾期追肥、1/3播前基肥+1/3蕾期追肥+1/3花铃期追肥)进行组合的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氮肥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棉铃生长发育及各生育时期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供试区土壤较为瘠薄的情况下,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使棉花产量、株有效铃数、成铃率、单铃质量分别显著增加44.8%~80.0%,1.0~2.3,4.3%~8.1%和0.66~1.36g,且高氮处理>低氮处理。氮肥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低氮处理中以1/2基肥+1/2蕾期追肥方式获得相对高产(2.99t/hm2);高氮处理中以播前1/2基肥+1/2蕾期追肥或播前1/3基肥+1/3蕾期追肥+1/3花铃期追肥方式处理的棉花产量较高,分别为3.36,3.40t/hm2。高氮分施可显著提高棉花株有效铃数、成铃率及单铃质量,2次分施可明显提高株有效铃数与成铃率,而3次分施更有利于单铃质量的增加。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各生育期0~40cm土层土壤矿质氮含量,且高氮处理>低氮处理。氮肥全部基施使苗期土壤矿质氮含量显著提高,但在生育后期含量较低,分施处理则使生育中后期土壤矿质氮含量显著提高。此外,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对氮肥农学效率也有显著影响。【结论】在土壤养分瘠薄的地区,在施用磷钾肥基础上增加氮肥用量是提高棉花产量的有效措施,并可以通过不同氮肥用量与施用时期耦合的策略对棉花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进行平衡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施用时期 棉花 棉铃 矿质氮
下载PDF
新陆早60号基于两种机采种植模式下化学脱叶催熟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麒 李吉莲 +3 位作者 宁新柱 刘萍 邓福军 林海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9-144,共6页
为研究早熟陆地棉新陆早60号在两种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化学脱叶催熟效果,采用两种机采种植模式:一膜6行机采模式M1(株行距配置为66cm+10cm)和一膜3行机采模式M2(76cm等行距),分析两种模式下喷施脱叶剂后棉花脱叶率、挂枝率、吐絮率、纤维... 为研究早熟陆地棉新陆早60号在两种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化学脱叶催熟效果,采用两种机采种植模式:一膜6行机采模式M1(株行距配置为66cm+10cm)和一膜3行机采模式M2(76cm等行距),分析两种模式下喷施脱叶剂后棉花脱叶率、挂枝率、吐絮率、纤维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24DAS(Days after Spraying Defoliant)时,两种机采种植模式下新陆早60号脱叶率表现为M2>M1,挂枝率表现为M2<M1,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喷施药剂后吐絮率表现为M2>M1,3DAS时,差异达显著(P<0.01)水平;10DAS和17DAS时,吐絮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喷施药剂后单铃重表现为M2>M1,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表现为M1>M2,但差异不显著(P>0.05)。喷施药剂后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的表现为M2>M1,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合来看,新陆早60号在M2机采模式下喷施脱叶剂后脱叶、吐絮效果较好,单铃重较高,产量略降低,但其纤维品质性标略有提升,因此新陆早60号配套M2机采模式更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陆早60号 机采棉 种植模式 株行距配置 吐絮率 脱叶剂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对棉铃空间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娇 江振 +3 位作者 徐文修 项伟 郝建强 孙健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陆地棉棉铃空间分布及产量的影响,明确该地区的最佳氮肥施用量。【方法】采用纯氮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施氮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5个处理中N3处理的棉铃空间分布结构最优,上部果枝的结铃...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陆地棉棉铃空间分布及产量的影响,明确该地区的最佳氮肥施用量。【方法】采用纯氮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施氮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5个处理中N3处理的棉铃空间分布结构最优,上部果枝的结铃数和单铃重,比未施氮肥的N1处理分别增加了35.08%和17.44%,比施氮水平高的N5处理分别提高了5.25%和3.06%;外围单铃重分别比施氮水平最低和施氮水平最高的提高了3.24%和3.64%。此外,施肥处理均比未施肥处理的籽棉和皮棉产量有所提高,中等施氮量的N3增产幅度最大,达到13.01%;高施氮量的N5增产幅度最小,达到5.86%。【结论】中等施肥量有利于优化棉铃空间分布结构,是棉田获得高产的基础。由棉花产量和施氮量建立的氮肥效益方程获得棉花最高产量的施氮肥量为332.4 kg/hm2,经济施氮量为290.1 kg/hm2,其相对应的最高产量为5 210.4 kg/hm2和经济产量为5 200.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施氮量 棉铃空间分布 产量
下载PDF
不同药剂催熟对棉花脱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邹茜 刘爱玉 李瑞莲 《棉花科学》 2015年第4期25-29,共5页
以常规棉品系C619为材料,研究乙烯利和百草枯不同施药方法对棉花脱叶吐絮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400 g/L乙烯利900 ml/hm2与200 g/L百草枯600 ml/hm2混配施用对棉花的催熟脱叶效果较好,处理后第21天的脱叶率和吐絮率分别为60.5%... 以常规棉品系C619为材料,研究乙烯利和百草枯不同施药方法对棉花脱叶吐絮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400 g/L乙烯利900 ml/hm2与200 g/L百草枯600 ml/hm2混配施用对棉花的催熟脱叶效果较好,处理后第21天的脱叶率和吐絮率分别为60.5%和73.25%,但理论籽棉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各药剂处理对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籽指及衣指的影响不明显。除处理2(分两次单施乙烯利)棉花伸长率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他施药处理棉花纤维品质指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催熟方法 脱叶率 吐絮率
下载PDF
华南地区不同父母本行比对棉花天然制种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建农 何觉民 +2 位作者 莫俊杰 肖宇强 何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3-483,485,共2页
[目的]探索棉花天然制种合适的父母本比例,提高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方法]利用核不育两型系进行杂交棉天然制种,设置1∶5、1∶6、1∶7、1∶8、1∶9的父母本行比,研究行比对异交结铃率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父母本行比为1∶6的平... [目的]探索棉花天然制种合适的父母本比例,提高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方法]利用核不育两型系进行杂交棉天然制种,设置1∶5、1∶6、1∶7、1∶8、1∶9的父母本行比,研究行比对异交结铃率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父母本行比为1∶6的平均结铃率最高,1:5的次之,1∶9的平均结铃率最低,平均结铃率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1∶6>1∶5>1∶7>1∶8>1∶9。各个父母本行比间的平均结铃率在0.01水平上存在差异,单株产量在0.05水平上存在差异。父母本行比为1∶6与1∶9的结铃率和单株产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在供试的各父母本行比中,父母本行比为1∶6的结铃率、单株产量最高,父母本行比为1∶9的结铃率和单株产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本行比 核不育两型系 天然制种 单株产量 结铃率
下载PDF
内源激素对棉蕾铃脱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应明 蔡永萍 林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7-601,共5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生长时间的皖安庆大铃2号、GP75、秘鲁棉和陕白引矮株等4种棉蕾铃中内源激素含量及棉蕾铃脱落率。结果表明,棉蕾铃中内源激素与脱落率具有强相关性,不同内源激素也具有交互作用,棉蕾铃中细胞分裂素(ZR)、生长素(IAA)、茉... 试验研究了不同生长时间的皖安庆大铃2号、GP75、秘鲁棉和陕白引矮株等4种棉蕾铃中内源激素含量及棉蕾铃脱落率。结果表明,棉蕾铃中内源激素与脱落率具有强相关性,不同内源激素也具有交互作用,棉蕾铃中细胞分裂素(ZR)、生长素(IAA)、茉莉酸类茉莉酸(JA)和脱落酸(ABA)等内源激素含量与脱落率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蕾铃 内源激素 脱落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